首页    >    教育资讯
【聚焦高考错题复习·学科指导】语文:围绕错题开展高质量备考

2024-03-25

中国教育报 程立海■聚焦高考错题复习·学科指导在高考复习中,师生都应该充分认识错题的重要性,进而切实利用好、发挥好错题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为高质量的备考做好功课。下面,以语文学科高考复习中的错题为例,加以具体说明。错题是知识的盲区复习是对既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温习与重现,具有温故知新的作用。学生在复习中依然会反复出现错题,一定要分析原因:如果是粗心所致,就要养成仔细、认真、精心的习惯与良好品质,克服粗心大意;如果是对所检测的知识点或内容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理解、没掌握,对这种“知识盲区”就要及时地补差补缺,确保今后不再因此而再错、再失分。如2023年12月上海市的一模考试中,有这样一道之前遇到过的“积累运用”题:《史记·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兼具《诗经》“风”“雅”的特点,这个评价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道题,既是对所学古诗文知识点积累情况的考查,又是对“风”“雅”特点的理解与运用,二者缺一不可。再如下面这题:在撰写关于《乡土中国·礼治秩序》的读书报告时,需要一些论据来解释“礼治”这一概念,以下选项最适合的一项是( )。A.宋太祖赵匡胤采纳赵普的建议,在宴会上威逼利诱石守信等大将,迫使其交出兵权。B.没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C.蔺相如为国家利益,处处忍让廉颇,廉颇得知真相后,背上荆条,主动向蔺相如请罪。D.曹操虽然兵权在握,但不愿背上篡汉的罪名,只享有权臣膜拜之礼,最终放弃了称帝。作答本题,在知识要求上,就必须知悉: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中提到“威逼利诱”,主要是通过人治与利益交换来达到目的,不属于礼治,故A错误;2.廉颇负荆请罪,更多是因为得知真相后自感惭愧,长期教化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部分错;3.曹操更多是迫于舆论压力才不愿意称帝,并不是主动服膺于君臣之礼,故D错误;4.曾子属于主动服膺于传统的等级秩序,   故B正确。以上各个选项中所包蕴的文学和历史方面的知识点,都在名著《乡土中国·礼治秩序》、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和历史书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故事中,考生只有对此心知肚明,方可给出正确的选择。可见,知识的盲区,是导致做错题的重要原因。对策:复习时,不仅要依据考纲,做到全面复习,不留死角,而且同时,对出现的知识盲区,一定要查遗补漏,并经常性提及、复习和检测,以引起高度关注,让学生知道自己掌握的熟练度。错题是复习的难点复习中的题目之所以会成为错题,说明这一知识点是难点,个中道理不言自明。既然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避免。例如在一次复习考试中,我们选了清代钱大昕所写《记先大父逸事》一文,其中有这样一题:从通常的对偶知识看,第③段列举的词句不构成对偶,但钱大昕祖父给出了富有创见的解释。他的解释给你带来哪些新知和启示?该题错的学生比较多,通过研究发现导致出错的直接原因是:学生没有正确筛选、辨析出文言文中双声叠韵的对仗,以及句内虚与实构成的对偶。这道题非常突出地暴露出学生在这个知识板块上的欠缺与不足,成为知识的难点、作答的拦路虎。而一部分掌握了这一知识难点的学生,则能够选出正确答案。对策:对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了高考命题重点及命题的依据和逻辑;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讲解与练习巩固,稳扎稳打,攻坚克难。错题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重点,也是复习时命题、做题、考题中遇到最多的内容和知识,出错的概率就高。例如不久前我们复习做题时出现了社科类文本的内容,是由两则内容关联的短文(节选自阎云翔《多元化:心态秩序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军《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心态秩序的维系》)与《乡土中国》中有关内容组成的一道题:“躺平”“内卷”是目前颇能反映社会心态的高频词,结合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请就此现象阐述建立“心态秩序”的必要性。从本道试题来看,具有这样的显著特点:1.整篇阅读题由两则或三则内容关涉的内容组成。2.与课内的文章或是名著阅读有关联。3.与当下社会现实、现象等紧密联系。4.需要运用所学理论、原理等作出理性、客观的分析,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这类试题既考知识点,又有灵活性,是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必备知识等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具体体现。一部分学生对这样题型的答题技巧、方法掌握得不好,答题就显得捉襟见肘,出现了错题现象。对策:储备应有的知识;建立和打通课内与课外知识、能力的关联和迁移;对错题进行反思、总结;趁热打铁,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作者:程立海《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01日第6版 版名:课程周刊·考试招生(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教育报》,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中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聚焦高考错题复习·总体策略】知改化优:以错导正四字诀

2024-03-25

中国教育报 赵晓华■聚焦高考错题复习·总体策略高考备考复习中,做错题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如何以错题为落点,强化能力提升。这就要求高考学子要高度重视备考过程中的错题复习,查漏补缺,在“知、改、化、优”上做文章、下功夫,使高考错题复习成为能力提升的垫脚石、成绩提高的助力器。  知——试卷分析,明晰缺漏  高中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是“箍桶匠”——这个“桶”的缝隙、缺漏越少,失分就越少。检验“桶”的缺漏,就要通过高考复习阶段的各种模拟考试、练兵测验来查漏补缺。  首先,要通过试卷分析发现缺漏。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的在于发现缺漏,明晰缺失,引发警醒。教师批改试卷后,要进行认真的试卷分析,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便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强化学生的薄弱环节,确保复习效果。  其次,对待失分失误要“闻过则喜”。考试取得较好成绩固然可喜,验证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成绩不好失分较多,知屋漏者在宇下,也能因此发现缺漏,引发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漏。  改——试卷讲改,纠错补漏  首先,教师要做好试卷讲解。面对高考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情况,试卷讲解应突出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讲清、讲透、拓展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难点、疑点问题。如果考试中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在同一道试题上出现错误,就应该引起重视。如数学、物理、化学中牵扯到诸多知识点、公式应用的综合题,既要讲公式应用,又要讲思维过程;对语文、英语中的作文讲解,则需要开拓思维。  其次,学生要重视并强化改错意识。学生必须清晰认识到,改错就是补漏,要对知识点的缺失进行修补巩固,如果淡漠处置,漏洞依然存在,失分的隐患并未消除,依然可能在同类试题上失分,模拟考试也就失去意义。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试卷讲解,对自己的失分点进行红笔标注,分清主次,认真修改。对试卷中50%左右的简单基础题、30%左右的中档题,要通过课堂错题复习及时完成补漏整改,确保准确率和熟悉度。  再次,完善疑难试题错题本。高考命题中,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难题占比约为20%,备考试卷大多也体现出同样的特征。错题本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抽象思维、综合性强的试题极为重要,学生要将教师试卷讲解中依然一知半解、模糊懵懂的问题归集到错题本上,予以重点处理。  化——咀嚼反思,攻坚克难  高考错题复习的“化”,主要体现在试卷中综合性较强的能力考查题上,这类试题具有知识点融合多、问题情境复杂、思维要求高、计算量大且步骤多等特点,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分析能力、解题策略和方法等诸多方面提出较高要求,成为拉分题。这就要求学生对这类试题切忌囫囵吞枣。  首先,要咀嚼反思、攻坚克难。通过回归课本、回归教材,对涉及的公式、定理、定义等知识点进行再度梳理学习,寻求破解之道,力求对疑难试题实现自我破解。这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也会强化学生应考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不留问题死角,拒绝得过且过。对于历经周折依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向教师、同学请教的方式妥善解决,直到弄通、明白为止,并在错题本上对解题思路、方式、方法、步骤进行总结记录。  优——化短为长,滴水不漏  高考错题的复习,是一个梳理、巩固、强化、提高的过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最优秀的教师、最优秀的学生,也难免有缺失,但要力求在高考迎考错题复习中化短为长。  首先,在错题复习中完善知识框架。高考试题灵活多样,错题复习对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错题不仅是学生知识盲点的反映,更是提升的关键,通过分析错题原因,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完善知识体系,不仅能避免同类错误的重复出现,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有效提升复习效率。  其次,在错题复习中力求化短为长。复习考试中大多数学生的疑难失分点,是学生的迎考之短。尽管学生在错题本上进行了记录总结,教师也需通过“回头看”检验其对试卷中共性错题和疑难问题的掌握情况,这是“化短为长”的有效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相似但不相同的题目,让学生在新情境中再次思考和解答,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应变能力。通过持续的练习和反馈,学生可以逐渐将原本的短处转化为长处,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再次,在错题复习中养成良好习惯。高考错题复习既是查漏补缺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一是养成卷面整洁的习惯。力求字体清晰工整、卷面整洁,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为高分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强化应得尽得意识。高考命题中基础题、中档题是主体,要力戒粗心失误,避免出现简单计算错误、审题马虎、答题卡涂错等简单性错误。这些细节须在错题复习中反复强调、不断敲打,让学生记于心、见于行,通过错题复习养成细致答题的习惯。三是强化速度意识。面对高考试题题量大、有学生做不完的情况,要在错题复习中强化学生的答题速度意识。  总之,错题复习既是高三学子的弯道超车之路,也是进阶之道。要立足学科特点查漏补缺,通过知、改、化、优用好错题,实现高效备考。  (作者系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01日第5版 版名:课程周刊(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教育报》,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中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中考冲刺阶段最佳复习策略 ——基于中考真题的复习

2024-03-13

一、使用中考真题的优势和意义1.理解考试趋势和题型结合九年级化学一线教学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考真题复习策略最高效实用。中考真题是反映历年考试内容和形式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这些真题,同学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考试的命题趋势、重点难点以及常见的题型。例如,近年来的中考化学试卷中,选择题通常占有一定的比重,而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则是区分同学水平的关键部分。通过对过去五年中考化学真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操作描述题出现的频率高达80%,这意味着同学在复习时需要特别重视实验操作和现象的描述能力。2.巩固和深化知识点中考真题涵盖了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如原子结构、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的性质变化等。通过反复练习这些真题,同学们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巩固和深化。例如,在中考化学真题中经常出现酸碱中和反应的题目,该题目不仅考察了同学对氧化还原概念的理解,还涉及到了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类题目的出现,帮助同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3.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练习中考真题可以让同学们熟悉考试的节奏和时间分配,从而在实际考试中更加从容不迫。通过连续三个月每周至少完成一套中考化学真题的同学,其平均解题速度提高了20%,且错误率降低了15%。这种训练方式使同学们在面对真实考试时能够迅速识别题目要求,准确运用解题策略,有效提升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4.增强应试能力和信心中考真题的模拟训练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更是对同学应试能力的全面锻炼。通过模拟考试的方式,同学们可以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检验自己的备考效果,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上的漏洞。此外,每一次成功的模拟考试都会增强同学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心态,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经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初中生的调查显示,那些在考前坚持使用中考真题进行模拟训练的同学,其考试焦虑水平普遍低于未进行充分模拟训练的同学,且整体表现更为出色。二、结合同学实际情况的中考真题使用复习方法方法一:分类归纳,专项突破同学们可以根据中考化学的大纲和历年真题,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然后针对每个类别进行专项复习和突破。例如,若发现在无机化学部分的配平方程式题型上存在问题,就可以专门挑选这类题型进行集中训练。据观察,采用这种方法的同学在相关题型的正确率提高了30%以上。方法二:错题回顾,查漏补缺同学们在完成中考真题后,应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是否是概念不清、计算失误还是阅读不仔细。通过建立错题本,记录下每次练习中的错题和易混淆点,定期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查漏补缺。实践证明,坚持错题回顾的同学在相同题型上的再次错误率下降了约40%。方法三:时间管理,模拟实战在复习过程中,同学应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按照实际考试时间限制来完成真题。这不仅能够帮助同学掌握时间分配,还能够提高在压力下的解题能力。数据显示,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管理训练,同学的综合解题效率提升了25%。       方法四: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对于每一道中考真题,同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做出正确答案,而应该深入分析题目背后的原理和解题思路,学会举一反三。例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年份的真题中的相似题型,同学可以发现出题规律,从而在遇到新题型时能够迅速适应。案例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同学在面对新颖题型时的正确率提高15%。方法五:交流合作,共同进步同学可以组建学习小组,与同伴一起讨论中考真题中的难题和疑惑。通过集体智慧,往往能够找到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调查数据表明,参与小组学习的同学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成功率比单独学习的同学高出20%。方法六:心态调整,保持平衡中考冲刺阶段,同学往往会感到压力巨大。因此,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同学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的同学在考试中的表现要优于经常焦虑紧张的同学,平均分数高出10分以上。三、中考真题复习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使用中考真题在中考冲刺阶段的复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同学了解考试趋势、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还能增强应试能力和信心。实践证明,系统地利用中考真题进行复习的同学在中考中的整体表现要显著优于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学。坚持使用中考真题进行复习的同学,其平均成绩比不使用的同学高出12分。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我们鼓励每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中考复习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对中考真题的定期练习、错题的回顾、时间管理的训练、深入分析题目、与同学的交流互助以及良好的心态调整。记住,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正确的复习方法是通往成功的关键。有的同学在距离中考还有两个月时开始制定复习计划,每天安排特定的时间来专门针对弱项进行训练,结果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超出了自己和家长的预期。这样的例子激励着每一位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只要有恒心和毅力,每个人都能够在中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免责声明:文章选自《武仁文》微信公众号,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删除处理。)

跨学科主题学习六年级课例

2024-03-05

课例1:毕业礼物——为母校“hua”像(一)设计思路跨学科主题学习”毕业礼物——为母校“hua”像“安排了6个课时5个任务10个活动,是依托六年级毕业典礼这一真实情境,整合了数学学科的校园平面图和美术学科的”二十年后的学校“的内容,设计出来的三个密切联系的主要任务:画校园——为校园画一幅数学画像;做校园——为校园做一个缩小模型;话数学——为校园写一篇小传。数学味、情感味足,实践性、综合性强,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第一课时  明确“画校园”任务要求,规划方案活动1:明确任务完成的基本要求。充满情感地布置为母校画像的要求:准确地画出校园的平面图。活动2:讨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基本步骤。画什么——量什么——怎么量。出示航拍图展开交流。活动3:制定详细的绘制方案。测量哪些边线的长度?怎样测量?第二课时  初次测量数据,在测量中调整方案活动4:按照方案进行数据测量和记录,根据需要调整测量方案。边测量边调整草图。注意细节,保证准确性。关注学生遇到的“重重困难”。第三、四课时  补测数据,绘制平面图活动5:对照测量数据,确定比例尺,补测数据,完成校园平面图的绘制。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兼顾长宽,与航拍图比对,在“试误—校正”积累经验。活动6:(课后)梳理总结测量绘制过程,准备小组汇报材料。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用到了哪些测量方法?遇到了哪些具体困难?哪里可以更简洁?第五课时  反思、交流、分享经验活动7:各小组分享汇报,交流评价。交流时重在说一说值得学习的地方建议改进的地方。第六课时  明确“做校园”和“话校园”任务要求,布置展览活动8:布置“做校园”任务,指导迁移画平面图的经验。因为立体,需要缩小比例尺。与美术老师沟通后联合上课。活动9:布置“话校园”任务,联系建筑历史,撰写校园小传。激活学校的记忆,从校史馆,家长等多处寻找信息和切入点。活动10:明确“毕业礼物——为母校‘hua’像”展览任务,毕业前完成策展。(二)特色亮点1.情感味足。激活校园记忆,激发浓厚情感。2.数学味足。比例尺这一知识得到充分运用。3.实践性强。反复调整、测量数据,多次遇到困难并解决。4.综合性强。从数学出发,主动寻找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跨出去,为“综”,联系起来,为“合”。课例2.设计营养午餐食谱(一)设计思路本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了4个课时9个活动,主要运用数学、美术、科学和信息技术四个学科的知识,依托学校午餐食谱更新这一真实情境,在长程学习中经历“明确研究问题—讨论设计食谱的基本步骤—查找资料、调查访谈—初步制定食谱—调整食谱设计、成本核算—成果展示、分享评价”等具体活动,发展数据意识、应用意识、信息素养、反思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第一、二课时 明确任务要求、制订方案 活动1:明确要完成的任务。设计15元左右的的营养午餐食谱。活动2:讨论设计食谱的关键要素。兼顾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种类丰富、成本合理。活动3:讨论明确基本的探究步骤。第1步:什么是营养?第2步:青少年儿童的营养标准是什么?第3步:调查常见食材还有哪些营养成分,含有多少?第4步:计算营养含量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第五5步,搭配。第6步,了解每种食材的单价。第7步,调查用量。第8步,计算成本。活动4:制订小组探究方案。帮助学生构建行动地图。活动5:(课后)调查收集信息,初步设计食谱。跟踪指导,提示思路。第三课时  讨论并确定食谱活动6:布置设计班服任务,明确设计要素讨论分析食谱的合理性。从四个要素分析完成食谱设计学生的合理性。活动7:测算调整后,绘制出营养食谱图。第四课时  分享食谱,交流反思活动8:分享食谱,评出“最棒食谱”。每组分享后,全班进行贴星评价。交给食堂,作为下周每一天的午餐食谱。活动9:分享收获,反思不足,组织评价。从情感态度,合作交流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进行组内评价。(二)特色亮点1.蕴含丰富的数学要素。营养午餐热量、脂肪、维生素、糖类、膳食纤维碳水等营养的搭配要和食物的具体含量进行统筹安排和计算。搭配好之后还要考虑市场价格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素养的提升。2.行动地图的设计利于项目的开展。从分析要素,到确定步骤,再到绘制行动地图,逐渐明晰的实践路径,保障了项目的有序推进,操作性强,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广阔的高原》公众号原文整理,作者:王广科。本栏目转载只为交流与分享,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海淀区期末数学试卷释放了哪些信息?

2024-02-26

随笔:海淀区期末数学试卷释放了哪些信息?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海淀区的期末考试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笔者关注到《牛献礼》微信公众号,对此做了详细分析,稍作整理分享给大家。海淀区的期末试卷传递出的命题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教学的“风向标”。研究测评试题,明确命题导向,方能“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般来说,正式进入命题之前命题者需要深入思考三个问题:(1)我们期望学生学会什么?(2)什么样的学生表现表明学生达到了预期要求?(3)什么样的测评问题能够有效地测评学生的表现?下面以笔者学校期末考试中使用的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命制的五、六年级数学试卷为例,简要分析一下两份试卷的命题是以怎样的方式回应了以上三个问题,又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带来哪些启示。      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适当提高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题目设置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应当说,这两份期末试卷聚焦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很好地回答了以上三个问题,体现了课标的命题原则。      1.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素养导向下的数学学习是理解性学习,那种让学生通过机械记忆、简单模仿、大量操练来学习数学的方式因为缺少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知识的理解肤浅,不能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本质。当面对某些特定的问题时,可能会囿于某些思维定势,不懂变通,无法及时提取、应用知识,下面的题目很有可能就会做错。     五年级试卷中的两道选择题:六年级试卷中的选择题: 启示: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本质,让学生有“知其所以然”的理解与思想方法的感悟。只有深刻理解了数学本质,理解了通性通法,才能在需要时及时提取、灵活运用。     2.注重考查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素养?素养往往体现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真实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史宁中语)。当前,试卷命题的一大趋势就是凸显试题的情境性,注重试题情境的真实性,体现时代性,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学会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产生亲切感,体会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价值。下面的几道试题均取材于真实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试题:六年级试题:启示:数学课,要创设真实情境,搭建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推动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3.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试题命制中,要“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避免死记硬背、机械刷题”。考查思维过程方面的试题,能够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要知道“结论”,还要经历“探究这个结论的过程”,这是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六年级试题:简析:此题没有直接考查圆面积计算公式这个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是否经历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想象推理、归纳概括的机会,学生没有真正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那么问题一定会暴露出来。    五年级试题: 简析:学生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容易出现“将平行四边形通过推拉转化成长方形,从而用邻边相乘求面积”的错误想法,此题考查的就是这一学习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割补转化”与“推拉转化”的不同,即将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成长方形之后面积并没有变化,而“推拉转化”成长方形之后面积却变大了。进而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本质上是图形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决定每行有几个面积单位的是图形的“高”而不是“斜边”。如果教学中关注了上述学习难点的突破,自然就能正确解答此题。    4.注重数学运用,考查数学思维。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将一道题目分解成一个个逐步递进的小问题,给予学生答题支架,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的空间,问题具有思考性和探究性,学生做题的过程也就变成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习数学时也会更加积极。同时,试题兼具开放性,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学生做这种开放性的试题时,从写出的多种解题思路或答案中,教师能分析出学生思路的条理性、全面性和灵活性。学生还会明白,不是所有问题都有唯一的解法或唯一的答案,这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提升。五年级试题:六年级试题:5.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前的各科试卷中都编制有文字多、干扰信息多、阅读量大的题目,这两份试卷也不例外。      六年级试题:启示:上述试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得阅读者得天下”同样适用于数学学习。      数学阅读有区别于其他阅读的特性:(1)数学语言形式多样,有文字语言、图表语言和符号语言,数学阅读需要有灵活的内部语言转化能力;(2)数学阅读是一种是十分精确的阅读,阅读时需要认真细致、逐字逐句地读,不可跳跃;(3)数学阅读是一种思考性阅读,往往着眼于问题解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还可以开设“数学阅读课”等特色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拓展学生视野。(免责声明:本文作者:牛献礼,来源于《牛献礼》微信公众号,稍作整理,。转载只限于交流与分享,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