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孩子初中掉下的成绩,都是小学欠下的账!

2022-07-27

孩子初中掉下的成绩,都是小学欠下的账!孩子,是要穷养出吃苦奋斗的精神,还是富养出疏阔温厚的性格?是要让他深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得来不易,还是让他在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尽撒才华?不论选择哪一种养育模式,或者说不论能给孩子哪种养育方式,在阅读这件事儿上绝不能吝啬。《人民日报》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励孩子根据兴趣进行大量阅读。事实上,对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大量阅读”可不是一件课余里锦上添花的事儿,而是实打实的学习需求!《人民日报》的刊文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初中掉下的成绩,可能都是小学欠下的阅读账? 01 读书可以任性一点父母应鼓励孩子根据兴趣大量阅读藏书多,读书少?你家有这种情况吗?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少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书架,但是如果问一问孩子书架上的书都读过吗,那么答案十有八九会让父母失望,从头到尾认真读过的书不过少数几本,能反复阅读的就更少了。也就是说,孩子的阅读量和拥有的图书量不成比例,这就意味着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图书时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父母认为好的书,孩子不感兴趣;孩子喜欢的书,家长认为不值得读。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 02 把选书权交给孩子对此,不少朋友难以接受,他们说:“小孩子懂什么?怎么能让他们自己去选呢?读到坏书怎么办?”其实,“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孩子自己。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图书不论多么优秀,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不进去,还是没用的。更何况,所谓父母为孩子挑选图书如今已经沦为根据销量排名和网站评论买书的“跟风”,未必就真的适合孩子。▣ 培养专注的阅读习惯最重要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重要的不是读什么,而是培养一种以书为伴的良好习惯,而这种习惯只能通过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再读一本的循环不断的过程才能培养出来。阅读是需要耐心的,如果书中的故事抓不住孩子的心,以小孩子的专注程度,很快就会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了。所以,我们的目标其实是通过阅读培养专注和耐心,这两种品质的价值远远超过某本书所传递的知识。实际上,决定孩子未来人生和事业成就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专注和耐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就不必再纠结于孩子读什么书,而应该着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和耐心。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有可能认真地耐心地读完。完完整整读完一本书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会使孩子更加自信,不会因书太厚而产生畏惧感。▣“量”比“质”重要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有时候“量”比“质”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阅读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提高。所谓阅读能力,本质就是记忆与理解。如同健身时必须通过反复提举重物才能促使肌肉生长,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刺激大脑掌握阅读技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的输入输出。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大量阅读是极其重要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会因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大量阅读,而不必过于计较读什么。    越是年幼的孩子对阅读材料的趣味性要求越高,此时如果家长一味强调要读好书,读名著,反而容易使孩子以为读书就是这么没意思,难以真正建立阅读习惯。反之,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自己随便选,只要去的次数足够多,孩子最终将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读书的劲头就会大大增强。犹太人有一个传统,在给孩子的第一本书上涂蜂蜜,让孩子从小就认为读书是一件甜蜜的事,目的正在于此。读书,还是要任性一点儿的。 03 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而在阅读常有家长问:我家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常常考100分,为什么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初三,突然就被落下了?其实,小学成绩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而初中成绩不好,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小学时,家长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阅读能力,需要两个条件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孩子的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看似复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通过一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去习得,这种能力就是“阅读能力”。▣ 总的来说,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    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没有量的累积,就没有质的提升。年级学期阅读量合格学期阅读量优秀每天阅读量不少于一2万字4万字150字二3万字6万字250字三20万字40万字1500字四25万字50万字2000字五45万字90万字3500字六55万字110万字4500字看看阅读有多重要!要知道,不论男孩女孩,不论穷养富养,对孩子的书架,请一定舍得投资。 04 小学欠下的阅读账,早晚会暴露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小学阶段的孩子,尤其是儿童,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是因为课本内容相对单一。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事实上,小学阶段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因为孩子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去了,自然就没有时间大量读书,而这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满分,对孩子的未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    因此,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更大的成长力量。请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培养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本文源自网络,贵在分享,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如涉及内容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感谢作者。(文章摘录于:父母汇公众号)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二

2022-07-25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二——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应做的必要准备,“备课”一词是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大家都知道,备课主要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布置学生预习。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网上备课一时兴起,无纸化办公也受到了人们的推崇,网上搜集信息成为当下教师备课的首选。有的学校虽然要求教师手写教案,但一些老师在网上搜集信息,直接抄在教案上,这种使用未经自己加工的教案的现象屡见不鲜,势必造成低效授课,影响教学质量。事实上,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先进,在教学中如何使“传道、授业、解惑”精致、高效,使备课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都是老师们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深入思考。一、积蓄力量、厚积薄发上课游刃有余,讲者洒脱、听者享受,在愉悦的教学活动中、讲解中、训练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可以说,这是每位老师梦寐以求的。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达到这一程度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历史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老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请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1个小时吧?”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仅如此,我讲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这是对教师备课、素养、气质、能力等积累的诠释,积累的是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思维的挖潜、适时的激励等。所以,老师应该处处留心、事事留意,博览群书、增长阅历,让自己在备课时信手拈来,在上课时得心应手。一位物理老师讲过,每一个物理现象一定缘于一个原理,每个原理一定可以解释多个物理现象。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数不尽的物理现象,老师们应善于捕捉这些现象,再用原理进行解释,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这,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让我们来看以下两个例子:现象1:夏天雷雨过后,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对应的原理:因为在闪电时,空气发生化学变化,空气中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而少量的臭氧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现象2:为什么对着大山喊一声就会出现回声,而在普通的房间内说话,听起来感觉比室外说话声音大?电影院的墙壁为什么要做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对应的原理:回声是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但是如果回声和原声的间隔时间小于0.1秒,那么人就不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也就是说,发声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有17米,人才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普通房间长宽均小于这个距离,因而产生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人耳不能分辨出来,但它加强了原声,因此听起来声音比室外大。但是对着大山喊的时候,距离超过了17米,因此能听到回声。电影院的墙做得凹凸不平,能使各个反射面产生的回声互相抵消,使影片的音效更好。可是,现在有些老师每天忙于事务,难以静下心来读书、看报,很难谈得上知识积累。但正确的榜样也不乏其人,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课就很受学生欢迎。有学生说:“有一种快乐是陈果讲课,另一种快乐是听陈果讲课。”这一语概括了她受欢迎的程度和讲课时的自如洒脱。可想而知,她一定是善学、善思之人。因为若没有大量的知识积累,就谈不上需要时的提取。大家想一想,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又有哪一位不是业务骨干、教学精英呢?老师们,坐下来读读书吧,让我们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成为值得社会、学生、家长尊重的群体。二、静下心、研教材教材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媒介。随着“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备考之风渐弱,老师们应转变观念,在思考教什么、怎么教问题时,重点围绕“育”字做文章。首先,应研究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做到备得“准”,有的放矢。如果老师备课时不研究课标,教材中有什么教什么,这样的教学就缺乏针对性。教到什么程度,学生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的几个层次应该到什么程度,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最关键的依据就是《课程标准》。笔者曾经到一所重点校听一节高三复习课。整节课下来,老师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很认真也积极配合,大多听课老师都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老师的精彩讲解、严谨的推理笔者也是倍感佩服。评完课,大家就闲聊起来,笔者说:“有三个问题想和你探讨一下。”这位老师很热情地说:“什么问题?您说。”我说:“感觉知识A你讲得很细致,知识B你只一带而过,知识C你用了大约3分多钟的时间,不知你是怎么考虑的?”这个老师很实在:“我没怎么考虑,平时就这样讲,我已经教6年高三了,也熟悉了。”我反问道:“你研究过《课程标准》吗?”他说:“还真没有,平常没怎么看过,就是用教材教,用练习讲,会有问题吗?”我说:“你研究一下《课程标准》吧,这三个知识点,我认为你还没有弄清课标要求。”听了我的话,这位老师的脸一下就红了,当天晚上就打来电话深表歉意,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研读课标。其次,应研究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做到心里“明”。备课时,很多老师把重点、难点混淆,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因为重点是从知识的角度确定的,而难点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确定的,一味地把重点当作难点,把难点当作重点,缺乏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了解是不可行的。只有对教材研究得透、对学生了解得透,才能确定好重点和难点。再次,应研究拆解难点,把“难”容易化,把“繁”简单化,做到备得“透”。只有老师备课由“透”到“精”,才能把课讲得明白,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掌握牢固。最后,应研究“育”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德育”,要做到育“心”。“育”,必须做到因人而育、因时而育、因地而育、因教材而育。要挖掘科学知识背后的故事,也就是知识形成、发现的过程及提炼与完善知识过程中科学家付出的艰辛。比如,科学家为什么不畏艰苦地工作,科学知识对人类进步的贡献与影响等。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等科学家的故事,都是我们最好的教材。用好这些“教材以外的教材”,会潜移默化地达到“育”的效果,“传道”也自然会水到渠成。三、躬下身、研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知识基础、性格特点、接受能力等,才能更好地“备学生”。一味地给学生布置作业,上课讲练习,学生机械地记答案,无助于挖掘潜能、开发智力。由于作业太多,学生都是机械地去做而不去思考,何谈高效?何谈掌握知识?靠大作业量提高成绩,老师不用心备课,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负责任,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贬低,是对教师威信的伤害。老师应利用考试、小测、口头问答、解释说明等,以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知识底数,确定授课的讲解度,即讲到什么层次,就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善于利用谈话、座谈、班会和向家长了解情况等多种形式,根据心理学所讲的“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课上、课下与学生的实际接触,准确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老师们一定要拿起心理学的“武器”,结合教学实践,仔细品读心理学的真谛,围绕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等内容展开备课。我们应该摒弃那些违背科学、违背学生意愿的教学行为,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技能迈向更高层次。四、沉下心、研教法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事实上,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因为单一方法的运用极为少见,很多时候都需要各种方法的穿插运用、交叉为之,切不可生搬硬套、僵硬死板。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指导思想。再次,所有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必须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掌握方法,能力较差的学生产生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习惯于讲授法和练习法的运用,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一味地讲授,只会突出教师主导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练习,虽然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务必遵从实际教学内容,必须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切莫为“求关注、赶时髦”而流于形式,应力求遵从教学原则,体现实际效果。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几个问题

2022-07-25

【好文共赏】靳玉乐,胡月 ||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几个问题我们劳动是否作为独立开设的课程进入国家课程方案之中,对此有过不同的认识。在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明确了劳动作为国家课程的地位,并要求从2022年秋季开始,一至九年级都要开设劳动课程。作为新的国家课程,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地位与特点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同时明确指出:“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由此,进一步彰显了劳动课程的重要地位和突出特点。(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地位劳动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指的就是“劳动是人的本质”。只有劳动才赋予人的本质力量以可感知的外部客观存在形式,在其中呈现着人的能动性的显明的印迹,闪烁着人的创造才能与智慧的光辉。可见,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其本质。只有正确理解了劳动的本质,明确了劳动对人本身的意义之后,才不会随意对待劳动,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劳动课程的本质内涵。过去,劳动教育处于从属地位,被列入智育或道德教育中,导致劳动教育没能被单独列为一项教育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将劳动独立为新科目,既是新时代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迫切需要。这不仅正视了劳动课程应有的价值,同时体现了劳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同等地位。从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来看,劳动课程的重要地位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首先,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把劳动课程规定为国家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劳动课程具有了“官方”的权威性,体现了国家意志,既是国家专门为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而设计的,也是依据未来劳动者需要达到的素养而设计的。因此,地方和学校须严格落实劳动课程,依据相关课程标准来计划、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劳动课程会成为“普及型课程”。这里的“普及”是指劳动课程将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各学段的特点提出适宜的劳动课程标准、设计恰当的劳动课程任务。其次,新课程方案对劳动课程的课时进行明确规定。针对学校劳动教育被弱化、劳动课程名存实亡的情形,不仅在新课程方案中规定了劳动课程的教学时数,而且在劳动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设置劳动周的必要性,并指出劳动周与劳动课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这些规定和安排,充分保证了劳动课程的独立性、必修性,从过去的从属地位转变成独立地位,充分体现了劳动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及其育人价值。如今,国家正稳步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具备劳动能力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加以培育。可以说,新课程方案明确将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并列,从政策层面确立劳动课程的重要地位。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二)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特点从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对劳动课程性质的规定来看,劳动课程具有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1.鲜明的思想性劳动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共同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劳动课程必须坚持坚定正确方向,着重强调思想性。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思想性突出表现在劳动课程理念和劳动课程目标上。在课程理念上,新课程方案将“坚持育人导向”摆在首要位置,强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课程目标上,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为“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由此来强调“价值体认”的重要性。所谓“价值体认”,就是劳动课程要始终贯彻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不断地感受、思考与领悟,以此获得有意义的价值体验,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际上,对思想性的强调意在削弱过去劳动课程过度表现出的活动性,致力转向活动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新课程方案虽然明确指出劳动课程要重视学生的经历体验,但这“绝不只是肢体的和体力的付出和消耗,更是内在思想价值观的生成和理性思维品质的提升”。这就是说,劳动课程要避免停留在表层的、泛化的活动设计,要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强调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价值,进而培育劳动精神。2.突出的社会性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要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尤其要强调现代劳动内容。一方面,劳动课程的性质决定其无法脱离社会生活,主张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课程,势必会与社会生活相关联,强调基于时令特点和地区特色来选择课程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正如杜威所说:“一个课程方案必须考虑课程能适合现有共同体生活的需求;必须带着改善共同生活的意图来挑选课程方案,从而使未来比过去更美好。”因此,劳动课程必须考虑现存社会需要,尤其要审慎思考如何将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合理融入学校劳动课程之中。这样一来,劳动课程不仅能够回应现代社会的基本发展诉求,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总之,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将劳动课程视为联通学生与社会关系的桥梁,认为劳动课程必须充分考虑社会要素,同时指向学生社会责任的发展。这样一种带有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向学生呈现这样的情境:在这里,研究的问题要与共同生存的问题相关;学生观察和互通的信息旨在发展其社会洞察力和社会兴趣。简言之,就是劳动课程呈现的情境要源于社会生活;反之,又必须影响社会生活。3.显著的实践性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虽然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但其仍然属于活动课程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时代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活动课程,劳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本质区别集中体现在实践性上,这一特性可以说是劳动课程的核心要义。进一步地讲,相较于学科课程,劳动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匡正当下教育偏向于让学生被动接受间接经验的缺陷,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要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劳动课程结构,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设计劳动项目,强调通过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来落实劳动课程,以学生经历体验为基本要求,让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达到锤炼学生实践品格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作出理性判断以及求真创造。比如,劳动课程围绕生产劳动构建内容结构,应设计让学生直接去经历物质财富创造的过程这一关键环节,使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劳动价值,明白创造性劳动的意义,进而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物质产品。总之,新时代劳动课程要引导学生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即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由此决定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体系。(一)升华学生的劳动观念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学生懂得尊重、理解和崇尚。首先,劳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逐步消除当前存在的劳动歧视、职业歧视等错误观念。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强调基于体验去领悟劳动的意义,进而形成尊重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多类劳动项目,去认识不同类型劳动对国家富强、人类发展的意义,进而学会平等地对待各行业劳动者,并自觉向各类优秀的劳动榜样学习。其次,劳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劳动观念,尤其是当前社会重视的消费观和闲暇观。理解,通常包含更多认知的成分,与学生的脑力有紧密相关。而强调实践与合作的劳动课程,是增强学生脑力的重要途径,因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也就是说,劳动课程能够提升学生脑力,使其能明辨是非,能辨析“攀比消费”和“过度闲暇”的不良现象,由此而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和正确的闲暇观。最后,劳动课程能够促使学生崇尚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强调,劳动课程要着重打破学生对劳动的固化认知,使劳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进而升华劳动观念,并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即“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综上可见,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和见解。(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完成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具体包括学生体力、智力、操作力等方面。首先,劳动课程最基本的价值,是回归最朴素的体格培养。“无论何种形式的劳动,都一定能还原到对劳动者身体的使用上去。”因此,重视实践的劳动课程实际是为学生提供了使用其身体的机会。通过选择一项合适的劳动项目,让学生的身体得以适度使用,不仅解决当前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的机会,而且能使其更为强健、灵活与协调。其次,劳动课程能够增强学生智力。今天的劳动课程,不再片面地强调艰苦与忍耐,更多是通过有意义的劳动来提升学生智力。当今社会,劳动形态越发多样,劳动任务的高效完成不再完全依赖体力和耐力,更多依靠人的智力。好的劳动课程则能够为学生提供锻炼智力的机会。譬如,选择对学生脑力有益的劳动,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究,同时要求他们作出好的判断与选择。长此以往,学生的智力将得到不断提升,劳动能力也随之得以持续增强。最后,劳动课程有助于去除学生的“钝感力”,提高其操作力。所谓“钝感力”,其实指的是一种较为迟钝的能力。当我们习惯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上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然而然被忽视。于是,就有了许多“四体”不勤但考试成绩优良的学生。劳动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样的片面发展。在劳动课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体验获得更多劳动技能,逐渐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以及增强“敏锐力”。总之,如果学生具有强健的体力、较高的智力,以及较为灵活的操作力,那么他们就具有了完成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这样的胜任力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劳动乐趣,还能让学生获得相应的价值感。这就是劳动课程能够带给学生的巨大成长。(三)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在稳定学生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上有所作为,即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优良的劳动品质。首先,劳动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习惯是处在身体、思想、感情、行为的交会之处的,它将人之分散的“心絮”和“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而又连续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理解劳动习惯,便知道这是一种能够自觉、稳定且持续参与劳动行为的倾向。那么,注重实践的劳动课程,就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和思想参与,更强调情感的投入和行为的付出。这样,学生就能逐渐生成一颗劳动的心,在今后面对劳动任务时,能够具有“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一旦具备这样的欲望,学生便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劳动倾向,可以自觉遵守各类规范,进而有始有终地完成各项任务。其次,劳动课程还有助于培育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包括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方面。这些品质既是学生应该具备且能够具备的美德,更是为今后顺利进入劳动世界所作的必要准备。事实上,一个经受过良好劳动课程的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劳动任务时,同样能够高品质地完成这些任务,这是因为劳动课程让学生具备了应有的品质,懂得如何去行动与改善,更懂得如何分工与合作。另外,在劳动课程中形成的劳动集体,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获得广阔的人际交往机会,这将激发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逐渐养成自主、自觉、自省的习惯,最终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学生相互鼓励,养成学生坚韧的个性品质,更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勇于担当的社会品质。总的来说,这些品质不仅让学生具有了主动性,还让他们越发懂得如何通过劳动去获得智慧力量。(四)养成学生的劳动精神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精神被视为一种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是通过劳动课程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劳动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其实,劳动课程让学生从事的劳动不同于成人世界的劳动,学生劳动是一种能锻炼其体魄、磨炼其心智的实践活动。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深层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劳动课程还能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其个人志向和志趣,懂得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相关联。其次,劳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秉持关于劳动的人格特质。因为“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即是说,只有劳动能够证明人之为人,能够突出人的独特性。显然,注重实践的劳动课程能帮助学生人格得以进一步完善。为此,劳动课程应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注意避免把实践活动“沦为”表层的游戏体验。因为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和理解,而游戏体验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表层感受,它不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领悟。显然,新时代劳动课程强调前者而非后者。这样一来,劳动课程对学生而言就不是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是丰盈内在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获得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三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实施为实现劳动课程育人价值,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对劳动课程实施提出七方面的建议:劳动项目开发、劳动过程指导、劳动周设置、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劳动课程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根据以上建议,劳动课程实施可以归纳为以下主要方面。(一)合理设置劳动时间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科目的教学时间主要包括每周至少1课时的劳动课以及每学年设立的劳动周。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劳动课程得以有效落实。劳动课程作为活动课程,其对应课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校本课程的课时统筹使用。由于课时作为教学活动的时间单位,主要依据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长和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制定。因此,劳动课时的安排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劳动项目难易程度来决定。在周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安排劳动课时。以劳动项目难易程度为例,如对于“收纳与整理”这一类较容易的劳动项目而言,可以把每周至少1课时的时间拆分开来安排,将40分钟的劳动课时拆为2个20分钟或是4个10分钟。而对于较难或是需要长期跟进的劳动项目,则可以采取延长单次劳动课时长度的方式,或是课时连排的方式进行。虽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前提在于保证每周至少不能少于1课时。此外,劳动周作为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与劳动课时相互替代。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周是“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为充分发挥劳动周的意义,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周一般每学年至少一次。可以是某个节假日,也可以是某个纪念日,还可以是某个时节。第二,劳动周应当以集体劳动为主,且可以打破年级限制。一方面在于丰富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其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在于增强学生的劳动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热爱劳动的思想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形成”。通过集体劳动,学生能够更加懂得劳动对个人、他人和社会的意义,进而丰富自身的劳动情感。第三,劳动周应以校外劳动为主。为加强学生与劳动世界的联系,劳动周必须为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的机会,如到种植基地、加工车间去实践、感受与领悟。第四,要有明确的任务规划。为避免劳动周出现只有“劳动”没有“教育”情形,在设置劳动周时必须提前明确相关目标与任务,重视实践的内化,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精神的自由以及品格的完善。(二)积极开发劳动项目劳动项目作为落实劳动课程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为确保劳动项目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在开发劳动项目时须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制订清晰的项目目标,即明确劳动项目应当达成的劳动素养。如“三维打印制作家用小台灯”这一项目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要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品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二是要选择适当的项目内容。虽然,劳动教育必然包含“苦”的部分,但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当代社会的劳动项目不应过于强调“忍耐劳苦”,这样很可能带来学生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排斥。因此,在开发劳动项目时,必须考虑学生身体和心灵的承受能力,要选择适当难度的项目,这些项目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又能带来一定的挑战。三是要确定合适的劳动场地。场地是实施劳动项目的基础条件,不同项目所需要的场地是不尽相同的。如生产劳动类项目多发生在农场、工厂里,而服务性质的劳动项目则多集中在社区场域下。劳动项目在设计之初,就需要确定项目场地,由此才能确保项目的有效开展与完成。四是要提供安全的操作方法。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有效模拟完成劳动项目,与教师是否提供了安全的操作方法息息相关。比如,在制作面食项目上,教师是否提炼出面食制作过程,以及是否向学生传授了厨具的使用方法,直接关系着该项目能否顺利进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课程育人价值,劳动项目还需要与本土文化、其他学科课程相联系。通过与本土文化相联系,劳动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增长文化自信,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进而自觉自愿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出自身力量。例如,剪纸、刺绣、竹编等传统工艺制作项目的开发,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独有技艺,还能使学生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培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劳动项目与其他课程相联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在设计劳动项目时,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跨学科完成项目的思路。譬如,结合所学的物理、美术等知识去制作陶艺实用器皿。(三)构建协同育人环境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学校劳动课程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从而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环境。这是因为家庭、学校、社区在劳动课程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且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作为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域,其对劳动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劳动素养。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乃至当下,由于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缺失,家庭劳动教育都较为缺乏。一方面,“劳动价值观的代际分歧”使家庭劳动教育出现偏差,即劳动仍被大部分家长视为一种生产性技能,未能关注劳动之于自我实现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劳动被家长置于边缘地带。基于此,学校必须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作为当务之急,帮助家长对劳动、劳动课程、劳动教育形成正确认知。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能为学校劳动课程实施提供丰富外部资源。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同,社区往往会基于劳动教育资源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关系,从经济生产的角度来对待劳动教育,借“教育之名”行“劳动之事”,由此使劳动教育成为“无教育”的“纯粹劳动”。这样就导致劳动教育走向不良结果。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沟通,打通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围墙”,尽力将社区资源发展为可借的、可用的劳动课程资源。其实,要想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环境,最关键的是让家庭、社区理解劳动的本质。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机构,为了充分落实劳动课程,有责任帮助家庭、社区相关成员理解劳动的价值,让他们知道“劳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它可以揭示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创造精神,揭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意义。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这样一来,相关者才会重视劳动课程实施,也才能形成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环境。基于此,学校需要给予家庭、社区一定的指导,将其发展成实施劳动课程的重要主体。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并不是绝对主导,如果从权力角度展开与家庭和社区的对话,那么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四)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评价须对促进目标实现、保障实施效果发挥重要意义。为此课程评价不能局限最终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和阶段成果。这就要求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这里包括三个步骤:编制评价细则、确立评价工具、提供持续反馈。首先,编制详细的、可用的评价细则。在表现性评价中,可操作性评价细则的缺乏使教师和学生失去努力的方向,让评价者无法诊断自己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更无法比较学生表现水平上的差异。为此,相关责任人应当编制出相应的评价细则,以此来解决当前表现性评价中容易产生的主观行为。比如,根据学生参与频度、参与时长、任务完成度等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同时确定出每个维度的评价标准。由此才能让师生明确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才能生成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其次,确立合适的评价工具。表现性评价通常会使用到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工具。一般来说,不同评价工具有着不同的功效。劳动任务单一般带有“考核”的性质,要求记录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劳动清单侧重记录学生劳动参与情况;劳动档案袋是一种过程性记录,要求收集学生在整个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基于侧重点的不同,在展开每项任务时,应当提前确立好相应的评价工具,由此才能获得理想中的评价结果。比如,生产性劳动评价一般更关注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因此常常采用劳动任务单这一工具;而家务劳动更多是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因而会用劳动清单来记录学生参与的劳动种类。最后,带着改进的目的提供持续反馈。劳动课程表现性评价,重在测量学生在真实劳动世界里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要使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持续提升,就必须重视反馈结果。这就需要使频繁的反馈和有使用这些反馈的机会成为评价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可以说是任何有效表现性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有效反馈应成为劳动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它既要能够让师生即刻感知并使用,同时还能让其通过调整得到改进。(五)加快课程资源建设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资源建设是实施劳动课程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确保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根据载体形式,课程资源载体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生命载体主要包括教育领域的相关利益者,如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等;非生命载体主要是一种非生命的物化形式,如文字、资源包、场地、设施等。劳动课程的实施需要生命载体资源的支持。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建设专职的教研员和教师队伍是劳动课程实施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劳动课程高质量实施离不开教研员的支持与引领。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劳动课程教研员的专业能力,确保关于劳动课程的教研活动能够常态化发展,以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各类难题。另一方面,专职劳动课程教师是实施劳动课程的主体。劳动课程育人价值实现与否,教师是一个关键要素。对于劳动课程教师而言,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劳动教育能力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只有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及培训,向其传达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和知识,肯定其关于劳动课程的规划能力和组织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劳动课程的主体,劳动课程的实施才能得以成功。劳动课程的实施还涉及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这类“条件性的课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劳动课程的实施程度。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要着重开发、整合、利用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课程资源,坚持以学生劳动素养发展为导向,并结合具体实际以满足劳动课程实施的需要。首先,要形成特色的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基于实际情况的不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须明确手册编写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指导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参照。其次,还要重视场地的建设,包括各类场馆、劳动实践室、劳动基地等。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以此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日常劳动场地。例如,在学校内建设“小苗圃”或“小农场”,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劳动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外资源对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性,通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此外,农村学校要注意充分利用其“天然场域”来开展日常农业生产活动,以弥补由于场馆缺失而对劳动课程实施所造成的影响。 (作者靳玉乐系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月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本文刊发于《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7期第19—26页,参考文献略。

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

2022-07-18

【好文共赏】王光明,刘静 || 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教育的基本方针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了落实党中央对教育的决策部署,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课标》)进行修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课标》)于2022年4月颁布实施。本研究将首先分析《2022课标》顶层设计的变化,再从课程标准主要组成部分——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方面对《2011课标》和《2022课标》(小学部分)进行比较研究,探析《2022课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策略。一课程标准发展取向:从“内容为纲”到“内容为纲+质量驱动”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学科课程标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过渡期(2001—2014年)和初创期(2014年至今)。前者实现了从学科教学大纲到学科内容标准的逐渐过渡;后者实现了从学科内容标准到核心素养统领的“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初步发展。随着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意见》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两个核心内容。本次义务教育课标修订在课程标准中融入学业质量标准,使“内容为纲+质量驱动”的课程标准发展取向逐渐趋于成熟。(一)《2011课标》:实现从“教学大纲”到“内容标准”的过渡2001年以前,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纲领性文件以规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为主。据史宁中教授回忆,直至1999年制定我国最后一个教学大纲时,编制者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仍是“应当教哪些内容”“应当教到什么程度”。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拉开了21世纪国家层面课程改革的序幕,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从教学大纲时代迈入课程标准时代。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双基”,以及经《2011课标》的修订和完善后提出的“四基”“四能”与“十个关键词”,凸显了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例如,《2011课标》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要求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能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学段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全面、持续与和谐发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虽然也提到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思想品德的养成,但主要是规定各学科的知识内容。由此可见,《2011课标》实现了从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大纲到关注个体发展的内容标准的过渡,不失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但处于过渡期(2001—2014年)的课程标准尚未形成与内容标准相一致的评价体系。(二)《2022课标》:实现从“内容标准”到“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统整发展数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课程标准不能仅仅停留在规定学生“学什么”的内容为纲取向,应关注学生“学会什么”“发展了什么核心素养”。过去在课程标准中缺少学业质量标准,缺少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基本规定,作为教学指导依据的课标的指导力就会大打折扣。鉴于此,需要制定刻画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学业质量标准,积极回应并落实《意见》关于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使课程标准走向“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统整。《2022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22课标》小学阶段学业质量标准分别描述了各学段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以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主题为载体,形成与发展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情况。如果说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依据,那么学业质量标准则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和评价的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是现有课程标准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二者联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022课标》实现了从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两方面构建更为完善的义务教育阶段育人体系的飞跃。这一来自顶层设计的变化,引领着我国课程标准从“内容为纲”时代走向“内容为纲”与“质量驱动”并驾齐驱的新时期。二课程理念与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21世纪初期新课程改革的主题词是“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突破了“双基”只关注知识本身的局限,体现了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关注和要求。但“三维目标”仍有不足之处:其一是缺乏对教育内在性、人本性、整体性和终极性的关注;其二是缺乏对人的发展内涵特别是关键的素质要求进行清晰地描述和科学地界定。正因如此,“核心素养”一词首次在《意见》中被提出,其目的是借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培养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被作为此次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之一。下面根据《2022课标》的章节架构,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呈现数学新课标在小学阶段的课程理念与目标。(一)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至今为止,数学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思想在本质上有三个:抽象、推理和模型。据此,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为了彰显数学课程在培养不同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具有整体性与一致性的特点,《2022课标》直接以“三会”为课程目标进行顶层设计,以此统领“四基”“四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系。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因此需要通过数学特有的手段,比如“量化”“符号化”等方法,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的眼光可以看作数学抽象的门槛,更接近一种从数学出发看问题的角度,况且对义务教育而言,整体上也确实“拔”不到数学抽象能力那么高的程度。因此在小学阶段,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形成和发展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数学具有抽象的特征。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在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之后,需要借助数学的方法得到数学的研究结果,逻辑推理是数学得以严谨发展的有效方法。小学阶段需要有推理意识,包括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或运用算法法则,体会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过程,但还达不到逻辑推理的高度。因此在小学阶段,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形成和发展推理意识、运算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数学具有严谨性的特征。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描述与交流现实世界的表达方式。在得到数学的研究结果后,反过来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现实世界,构建数学模型是应用数学的基本途径。小学阶段需要有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如能够意识到生活中的大量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但还达不到数学建模的难度。因此在小学阶段,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数据意识,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数学具有广泛应用性的特征。(二)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2011课标》提出了体现数学内涵的“十个关键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因此,把这十个表述称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恰当的。《2022课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量感”,将这“十一个关键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并依据“三会”观点进行了归类。此外,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核心素养还具有可发展性,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表现分为了小学与初中两个层次,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1.数学眼光: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在小学阶段,数学眼光意味着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基本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观察,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及其现实背景,具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并感悟到符号的数学功能,能学会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并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此外,数学眼光还体现在学生能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因而《2022课标》指出在小学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相比于《2011课标》增加了量感。2.数学思维:推理意识、运算能力在小学阶段,数学思维意味学生拥有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知道可以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以及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能够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2022课标》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将《2011课标》中的推理能力弱化为推理意识,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3.数学语言: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在小学阶段,数学语言是指学生能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能够意识到生活中的大量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数学语言也体现在学生能够感悟数据的意义与价值,有意识地使用真实数据表达、解释与分析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现象。因此,《2022课标》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将《2011课标》中的“模型思想”改为更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模型意识”,“数据分析观念”弱化为“数据意识”。三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主要变化在课程内容部分,《2022课标》未改变《2011课标》对小学数学内容领域的划分,仍包括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不同的是,《2022课标》调整了学段划分以及部分领域的内容结构,并更加注重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布局(见表1)。表1 两版课标小学阶段课程内容主题的比较由表1可见,《2022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结构化特征,分别对四个内容领域进行了整合或调整。其中小学阶段“数与代数”将五个主题整合为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两个主题;“图形与几何”部分将四个主题整合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统计与概率”把“分类”调整为“数据分类”;“综合与实践”设计了“主题式学习”。此外,与以往不同的是,《2022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呈现上,分别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展开描述,以对教学实施与评价提供依据,提高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新课标对四个内容领域中具体知识点作出的改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与代数:强调代数推理1.新增“计数单位”,感悟运算的一致性《2022课标》要求学生在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意义的同时,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巩子坤、史宁中等人论述了借助计数单位进行算理推演、算法推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实现小学分数运算与整数、小数运算前后算法的一致性上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数与运算”中,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均要以“计数单位”作为核心要素统领,使学生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都要在相同计数单位下进行,感悟数运算的一致性。2.补充“基本事实”,推动小学代数推理《2011课标》只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提到“基本事实”,用于几何推理。实际上,代数中也存在广泛的演绎推理。小学阶段的代数推理主要体现在理解符号的意义与数字的不同属性,明晰加减乘除运算中的算理等。鉴于此,《2022课标》在“数与代数”部分增加了数学基本事实:“等量的等量相等”和“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目的在于关注代数领域的逻辑推理,并作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推理的依据,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除此之外,基于保证数学概念教学完整性的考虑,《2022课标》将数与代数中的负数、方程、反比例等知识点调整到初中阶段进行系统学习,其中负数会作为主题活动与项目学习的知识在第三学段“综合与实践”中出现。(二)图形与几何:加强几何直观1.增加两个“尺规作图”,加强几何直观《2022课标》在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增加了两个尺规作图:“作给定线段”和“作三角形周长”。目的是改善小学生动手操作少的现象,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图形的性质,增强几何直观。2.借助实物,提升空间想象力《2022课标》多次提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在于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三维立体图形与展开后的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三)统计与概率:形成数据意识1.将“分类”调整为“数据分类”,形成数据意识《2022课标》将《2011课标》第一学段中的“分类”调整为“数据分类”。“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信息对事物进行分类。除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物体的简单分类外,也提倡让学生经历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程,感悟如何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确定标准,依据标准区分事物,形成不同的类。在学习统计图表时,学生将进一步认识数据的分类,从中感悟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不仅为统计学习,也为数学学习奠定基础。2.增加“百分数”的统计意义,顺应大数据时代《2011课标》将“百分数”放在“数与代数”部分,要求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化。《2022课标》则将“百分数”放在“统计与概率”部分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并结合统计图体会百分数中蕴含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四)综合与实践:强调跨学科的应用意识1.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2022课标》的重要变化之一。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跨学科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发展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感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与表达,进而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2.低学段以“主题式学习”为主,加强学科关联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其中小学以主题式学习为主。主题活动又分为两类: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与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将面对现实的背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2022课标》分别为小学三个学段提供了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的名称及具体活动内容,要求教材编写与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主题内容的选取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达到主题活动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四课程实施:转变“基于经验的教学”为“基于课标的课程实施”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标准,是课程开发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的准绳。然而,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忽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考试大纲设计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往往带有机械和模式化的成分,未深刻反映课程标准在相关内容上的要求。我国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领,将其贯穿课程标准修订的全过程,使课程标准的各个组成部分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贯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理念,将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目标制订、教材编写、考试评价等一系列课程实施活动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经比较发现,《2022课标》与《2011课标》同样重视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与考试命题、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上的指导作用。不同的是,《2022课标》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独列出。(一)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起着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作用,它规定着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目的。立德树人是本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落实此项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应当成为贯穿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底色。为此,《2022课标》明确指出: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由于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所以教学目标的制订应有所区分。就数学推理而言,小学阶段仅要求学生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进行初步感悟,而初中阶段则进一步要求学生具有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另外,《2022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2011课标》以“四基”“四能”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准确把握数学内容,充分理解核心素养,在培养“四基”“四能”的过程中构建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的桥梁。对此,黄翔等人也曾提出要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以“四基”为基础,“四能”为途径,“三会”为行为表现,形成“四基—四能—三会”这样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二)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考试评价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促进教学的重要作用,《2022课标》提倡以教学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种方式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对于教学评价而言,日常教学评价应兼顾方式丰富、维度多元、主体多样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低学段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方式为主,小学高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评价做到关注学生的进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对于学业水平考试而言,当前“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教育现象深刻反映了考试评价对于日常教学的驱动效应。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学生学习是具有指挥棒作用的。因此,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学业水平考试应严格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在命题的内容与水平要求方面,应以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为蓝图,明确考查意图,合理创设情境,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三)关注核心素养发展的教材编写教材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彰显《2022课标》课程理念的教材正在如火如荼研制中。章全武提到,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建设的素养化是落实小学数学课程素养化的关键,也是小学数学教师落实数学素养的支撑与依据。我们期待具有如下内容特点的教材问世:首先,在内容结构上注重整体性,以便利于教师组织基于自然单元并以核心内容为线索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其次,在内容组织上注重一致性,使核心素养的培养能贯穿义务教育阶段始终;最后,在内容的认知要求上满足阶段性的特征,遵循螺旋上升原则,助力“三会”的数学素养从意识到能力的形成。(四)促进教师深化落实课标的教师培训从目标、内容到评价,课程标准制定了详尽的理论框架,但最终落实的效果主要靠小学数学教师的实施情况决定。施良方曾指出:实施新的课程,要求实施者(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为了帮助教师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思路和要求,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意图,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2022课标》特别提出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一方面,《2022课标》提倡以研促学,以研促教,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寻求优化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2022课标》指出教师培训应面向全体教师,并坚持“先培训后实施”,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哪个级别的培训,乡镇、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与城市教师均存在显著差异。[22]为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2022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的培训活动中,应促进不同地区之间培训资源的均衡发展。五结语《2022课标》的颁布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正式进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深化课程改革阶段。《2022课标》是对《2011课标》的继承与发展,它将原有课程目标中的“四基”“四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根本,用“三会”观点作为顶层设计进行统整,完成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完善了课程标准的体系构建。课程标准改革的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师是课程标准顺利实施的关键,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领悟和学习新课程标准所具有的“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特点的同时,在新课程实施中特别要对以下三点予以重视。(1)教学目标的制订: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强调在“四基”“四能”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素养,这时三维目标将难以落实新课标改革的理念与目标,教学目标的三维机械化设计模式需要予以扭转。(2)教学内容的安排:小学数学的四个内容领域均蕴含了丰富的核心素养育人价值,教师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代数推理,并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与数的运算的一致性;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在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中应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在综合与实践部分,教师应选择适当的问题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组织学生通过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并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和发展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3)学业成就的评价: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育人体系更加完整,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学业质量标准,在阶段性数学课程学习后,评价学生“四基”“四能”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业表现,有效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作者王光明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静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稿件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公众号)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一

2022-07-18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一——研读课标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可以说,它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实事求是地讲,以前老师们对《课程标准》并不重视,有的知道,有的可能根本不知道,更谈不上使用和研读。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减负提质已势在必行,研读课标就是老师教学的必修课了。一、为什么要研读课标一位老师讲:“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没有研读过课标,只是凭经验教学,对教材哪一点都不肯放过,唯恐哪个知识漏掉了耽误学生。通过研读课标自己清楚了哪里该删、哪里该增,不仅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提高了效率,学生也对学习任务更加明确,我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了。”老师的这番话虽然道出了研读课标的重要性,但研读课标的意义不止于此,还应包括:1.研读课标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老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依据,就必须熟悉课标、研究课标。人在黑夜中行走,如果既没有指南针又不熟悉地理环境,只能看北斗星辨别方向。《课程标准》就是教学的“北斗星”。教学中,只有通过研读教材来理解课标,同时用对课标的理解来把握教材,才能突出目的性、针对性,让新课程改革落地生根。2.研读课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上每一节课之前都需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要将学生带向哪里(目标问题);二是怎么样将学生带向那里(方法问题);三是怎样确定已将学生带向那里(评价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加之学生积极努力,课堂才可能高效。也只有将这三个环节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推进,老师的教学才能步入正确的轨迹,否则,教学就会偏离方向,就不会有高效率。3.研读课标是多元化方法实施的需要。从课程标准到学生学习,其中存在较多的变量,有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则是无法控制的。如教师、学生这2个变量就是无法控制的——我们不可能让所有教师一个样,更不可能让所有学生一个样。那么,如何在同一个标准下实现不同的课堂价值追求呢?当然,方法是多样的,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多元的方法来实现,这就要求老师学习、创新各具特色的方法来落实课标的要求。二、怎样研读课标研读课标应该从整体研读、精细研读、对比研读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研读要清楚各学段(小学、初中、高中)教学的基本任务、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各学段分别有多少知识点。比如:小学一、二年级为一个学段,三、四年级为一个学段,五、六年级为一个学段,但在整体教学工作中,一至六年级又可划分为一个学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整体清楚小学3个学段的课程标准,仅以识字和写字、阅读为例:(一)识字与写字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三至四年级)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五至六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在这样的标准下,完全清楚小学一至六年级需要认识的汉字数和会写汉字数,可以让老师心中有数,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学生认识3000个汉字,也已基本掌握了常用汉字。(二)阅读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三至四年级)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2.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至六年级)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2.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三个学段要求学生分别背诵优秀诗文50篇、50篇、60篇,累计背诵诗文160篇,累计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此标准下,老师既清楚整体要求,又清楚各个学段要求,可结合教材有的放矢地授课,减少很多无效功,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精细研读是要让学生清楚各知识点的目标要求,也就是需要掌握的程度,主要在于了解、理解、掌握、迁移运用等方面。比如:七至九年级为一个学段,作为七年级语文教师,既要研学七年级的课标,也应研学整个学段的课标。应根据课标要求,清楚教学工作应落实到什么程度。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老师一般只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在书写速度上关注不够。可从中高考试题的量上看,也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书写速度都有明确的要求。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学生这方面的训练。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需要老师平时组织学生培训。现在很多学生书写姿势、握笔方法都不正确,字也写得七扭八歪。这与作业量大有关,也与老师不做要求密不可分。(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阅读速度的要求,肯定是中考出题的依据。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培养好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阅读训练,既会有好的效果,还不会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负担。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可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时,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时,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其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3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一至六年级需背诵160篇,七至九年级需背诵80篇,九年级毕业累计应背诵240篇优秀诗文)。(三)写作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在表达方式方面力求有新意。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出常见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四)口语交际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的交流方式。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5.讲述见闻时,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时,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6.讨论问题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五)综合性学习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与他人共同讨论并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的大事,就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并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或调查成果。在语文知识运用中,学会识别、纠正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注意拼写规则。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通过仔细研读课标,老师应清楚语文教学的各项要求,并在教学实际中得以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的分解落实定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教学效率自然提高。对比研读要把教材和课标进行对比,确定知识点和教学任务。教材是对课标的权威解释,是对课标知识点的重新布局。老师应对照课标搞清楚,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可以降低标准的。这样做,既不会给学生增加负担,也有利于教学。在做好以上“三个研读”的基础上还应突出一点,那就是最好把《课标》背下来。当然这是硬功夫,但只有对课标烂熟于心,备课、教学才会随心所欲、得心应手,才会高效备课、高效上课。研读课标的过程中,可考虑用思维导图架构知识网络,即在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网格,让每个知识点都单独呈现在网格中,闭上眼睛就能清晰梳理出所有知识。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思维导图,也就是在知识相对孤立的基础上,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如果思维导图仅仅停留在单一知识架构上,就不能用来解决问题,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架构出清晰的路径。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老师们应进一步研究这个课题,因为思维导图的运用目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一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对减负提质将是一次革命性的推动。三、课标研读应注意的问题老师们在细心研读课标后会发现,课标讲得很清晰,要求很到位。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还是把握不准确,也不明白如何验证自己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课标要求。实际上,教师在研读课标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可操作的角度去构思教学工作的下一个环节。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韩彪老师对此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第一,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来呈现心理动词。在物理学科课标中,一般是用“了解、认识、理解”等心理动词描述,不具有可操作性,如“理解密度的概念”。由于“理解”不具备可观测性,所以无法评价。但是如果将其分解为“能用密度概念解释具体事例,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把“理解”用“解释”和“计算”呈现,就具有了可观测性和可评价性。某些心理动词,可对应分解为如下词语:了解:再现、回忆、看懂、描述、说出、列举认识:辨认、识别、表示、区分、比较、判断、引用理解:解释、说明、判断、分类、归纳、计算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第二,用具体可描述的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比如,认识“分子的热运动”就是一个整体知识体系,它包括分子的结构特征、分子的运动规律、分子热运动的内能等。这几个部分,都可让学生分别用语言描述出来。第三,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比如,“说出或描述分子的热运动”一题中的行为动词“说出”“描述”,与其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就可以用“通过观察氮气气体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来呈现。第四,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估任务去验收目标达成的程度,并用相应的题目来评估(根据需要)。如:分子的热运动,要求学生100%掌握,可以用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和小测的方式来检测。这些只是在老师们研读课标时的简单提醒,其中心要意就是实现教学高效。其实,研读课标还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老师们在工作过程中要倍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