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5年02月26日 10:01 天津日前,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各在津招生高等学校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本校2027年招生各专业(类)科目要求。市高招办汇总公布《2027年拟在津招生高等学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以下简称“27版目录”),现对《27版目录》作如下说明:1.《27版目录》供2027年及以后参加高考的考生,即2024年及以后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选科时参考。学生应依据个人兴趣、专长,并参考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类)的科目要求,合理选择选考科目。2.《27版目录》中部分高校报送的选考科目要求,为高校在全国范围内的选科要求,关于各高校相关专业是否在津招生,请以高考当年我市正式公布的在津招生计划为准。3.普通高职院校在津招生专科专业不做选考科目要求,录取时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4.2025年、2026年高考选科要求,仍以《2024年拟在津招生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 》(见http://www.zhaokao.net/gkck/system/2021/12/31/030004385.shtml) 作为参考。识别二维码查看附表内容附:1.《2027年拟在津招生高等学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2.《2027年军队院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
2024-10-13
津工E家 2024年10月11日 20:17 天津今天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2025年高考工作时间安排全文如下↓↓考生朋友们,2025年普通高考有关事项将陆续启动,市高招办根据往年高考工作安排,梳理了全年需要考生关注的报考事项,希望能对备考中的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一起来看——2024年10月我市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将于2024年10月28日-11月6日进行,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信息两个阶段。考生可及时关注“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和考区、学校的通知,了解有关要求。报名前请考生充分了解报名相关政策,准备好有关证件及相关材料。艺术类统考、体育类统考也同时报名。空军、海军、民航招飞陆续启动。综合评价招生高校也将陆续启动报名等工作。有报考意愿的考生可参看相关部门、院校的具体安排。2024年11月-12月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我市2025年艺术类专业市级统考将于2024年11月底至12月上旬举行。考生将根据所报科类被安排在不同考点和不同时间参加考试,请考生及时关注市招考院、考区和学校发布的有关信息。香港、澳门高校内地招生咨询活动陆续启动,部分高校入学申请系统也将开放。有报考意愿的考生可及时关注相关招生动态。2025年1月-2月我市高考小语种第一次考试(含听力)将于1月上旬举行,请相关考生及时关注。从往年情况来看,各高校特殊类型招生简章通常会在年底至第二年初集中发布。有相关报考意愿的考生可重点关注各院校的本科招生网、微信公众号等,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选择报考院校。2025年艺术类高校校考通常安排在这个时段,请有意向报名参加的考生及时关注相关政策,仔细阅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清楚掌握考试专业、考试安排等具体事宜。2025年3月 我市普通高考英语第一次考试(笔试)、英语听力计算机化考试、英语口语考试、高职分类招生考试将于3月中下旬举行。2025年英语听力机考将延续同场两次考试的模式,取最高成绩计入总分,考生在指定考点、分场次参加测试,试题题型及题量与往年相比保持不变。为帮助考生熟悉英语听力机考的流程,市招考院将于考前组织模拟演练,请考生关注。我市高考体检以及政策照顾申报工作将于3月启动。3月下旬开始,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也将陆续发布。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根据高校简章要求提交相关申请材料,按时完成报名。2025年4月我市体育类专业市级统考将于4月上旬举行,请相关考生届时关注市招考院、考区和学校发布的有关信息。2025年5月-6月6月,同学们将走进高考考场,迎接人生路上一次大考。6月下旬,我市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分数线,志愿填报随之开展。请考生及时关注我市填报志愿的有关政策和时间安排,根据市高招办下发的招生计划,用好“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和统计资料,合理填报志愿。2025年7月-8月7月上旬,我市高招录取陆续开始,考生和家长可关注各批次录取进程,及时查询录取结果。以上内容如有变动,请以教育部、市高招办和高校发布的最新政策及时间要求为准。
2024-08-16
网信武清 2024年08月15日 10:20 天津天津市中小学2024~2025学年度教学行政历日前市教委在网站公布中小学2024~2025学年度教学行政历新一学年度开学、寒暑假时间安排来了!一起来看看!市教委关于印发中小学2024~2025学年度教学行政历的通知各区教育局、市教委直属学校:现将天津市中小学2024~2025学年度教学行政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一、义务教育学校第一学期于2024年9月1日(周日)开学,2025年1月11日(周六)结束本学期工作。2025年1月12日(周日)至2月16日(周日)放寒假。第二学期于2025年2月17日(周一)开学,2025年7月6日(周日)结束本学期工作。2025年7月7日(周一)至8月31日(周日)放暑假。二、普通高中学校第一学期于2024年9月1日(周日)开学,2025年1月18日(周六)结束本学期工作。2025年1月19日(周日)至2月16日(周日)放寒假。第二学期于2025年2月17日(周一)开学,2025年7月13日(周日)结束本学期工作。2025年7月14日(周一)至8月31日(周日)放暑假。具体教学行政历如下来源: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审核:刘浩杨编发:苏纪元
2024-06-18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6-18 10:50 天津为帮助广大考生了解今年我市普通高考各批次的设置情况,熟悉志愿填报的流程和规范,实战演练志愿填报的各个环节,为即将到来的正式志愿填报做好准备,市高招办将组织全市模拟填报志愿工作。模拟填报志愿时间6月19日12:00至6月21日12:00。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自愿参加网上模拟填报志愿。模拟填报志愿是一次重要的掌握和熟悉志愿填报系统的机会,请广大考生一定按时认真参加演练,千万不要错过!登录方式要记好考生可以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或者直接点击链接:https://zytb.zhaokao.net,进入模拟填报系统。根据提示输入本人的考生号、登录密码、图形验证码和手机验证码(登录密码默认为报名时的登录密码,手机验证码须为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号码接收),通过获取手机验证码的方式,登录系统进行模拟志愿填报。招生计划已更新今年招生计划下达时间较往年略晚,市高招办工作人员经过前期夜以继日的工作已完成核对。为了能让考生和家长第一时间就查阅到2024年正式招生计划,市高招办已将今年在津高校招生计划导入到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和“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中,考生可以用2024年正式招生计划进行模拟志愿填报。用好志愿辅助系统我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因其公益性、权威性、便捷性,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和一致好评。今年的志愿辅助系统再次升级,增加了按选考科目筛选和录取分数排位(位次)筛选等功能,并同步更新了2024年正式招生计划。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充分利用好这个系统,在模拟填报志愿阶段,结合个人实际和院校招生章程等信息,充分研究并筛选自己心仪的院校,待高考分数出来后,再根据分数在全市排位情况筛选确定最终的院校志愿。考生和家长不需要通过社会上的有偿咨询服务、“志愿卡”或高价志愿指导,同样能填好志愿。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牢记志愿填报系统的登录密码,确保手机号码准确,并注意做好个人信息及手机接收信息的安全保管。内容编辑 | 秦川内容审核 | 王松岭 梁媛
2024-06-18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6-18 16:46 天津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各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切勿轻信“高价”指导咨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这里,梳理汇总了近几年志愿填报市场上的一些典型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防范。一、“内部数据”并不神秘【案例】一些机构或个人宣称拥有所谓的“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确保考生进入心仪的专业,从而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服务。经核实,这些数据并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多名考生因信赖此类数据而填报失误。【提醒】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咨询机构或个人所使用的参考数据均通过该公开渠道搜集汇总。但由于一些咨询机构和个人对招生批次、招生政策没有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存在盲区和误区,反而对学生和家长产生误导。二、“专家团队”并不专业【案例】一些机构打出“高考志愿规划师”“权威专家团队”等旗号,以此增加自己的权威性,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并无相关资质和经验,有的甚至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可能报错志愿。【提醒】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各地各高校都组织了各类免费的线上线下招生咨询活动,并加强对高三年级班主任的培训,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细致周到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同时,高考志愿填报是高中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填报志愿的过程,本身也是考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重要一步。考生应依据自身的高考成绩、兴趣志向以及高校的招生政策,自主合理填报,规划好个人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之路,切莫简单交付于某个机构或个人。三、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案例】一些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且定价不透明,服务内容“看人下菜”,存在价格欺诈的嫌疑。某机构推出高达数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声称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但多名家长反映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些通用的填报建议,服务内容与实际宣传严重不符,且收费畸高,感觉受到欺骗。【提醒】教育部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持续整治高价收费、虚假和夸大宣传、恶意曲解政策、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考生和家长也要注意甄别,立足自身实际理性填报,切勿盲目消费、冲动消费。四、渲染焦虑过度营销【案例】一些志愿填报指导机构过度强调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制造“热门专业”的假象,甚至发布所谓的“专业排名”,以此来吸引考生购买服务。这种“专业决定论”,刻意渲染出焦虑氛围,而背后的真实目的还是兜售课程、贩卖咨询服务,以此牟利。有的考生听信这类指导,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入学以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不适合所报考的专业。【提醒】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厚基础、宽口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均制定了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为学生入校后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许多高校还推行辅修专业制度,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因此,考生和家长不必对专业选择过分焦虑,“热门专业”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只有与兴趣和志向匹配的专业,才能实现个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相较于考虑一时的专业“冷热”,学生更应该将目光聚焦于自身,结合个人志趣与自身所长,追寻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职业方向。转自:微言教育内容转载 | 吴曼内容审核 | 王松岭 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