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中考冲刺阶段最佳复习策略 ——基于中考真题的复习

2024-03-13

一、使用中考真题的优势和意义1.理解考试趋势和题型结合九年级化学一线教学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考真题复习策略最高效实用。中考真题是反映历年考试内容和形式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这些真题,同学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考试的命题趋势、重点难点以及常见的题型。例如,近年来的中考化学试卷中,选择题通常占有一定的比重,而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则是区分同学水平的关键部分。通过对过去五年中考化学真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操作描述题出现的频率高达80%,这意味着同学在复习时需要特别重视实验操作和现象的描述能力。2.巩固和深化知识点中考真题涵盖了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如原子结构、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的性质变化等。通过反复练习这些真题,同学们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巩固和深化。例如,在中考化学真题中经常出现酸碱中和反应的题目,该题目不仅考察了同学对氧化还原概念的理解,还涉及到了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类题目的出现,帮助同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3.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练习中考真题可以让同学们熟悉考试的节奏和时间分配,从而在实际考试中更加从容不迫。通过连续三个月每周至少完成一套中考化学真题的同学,其平均解题速度提高了20%,且错误率降低了15%。这种训练方式使同学们在面对真实考试时能够迅速识别题目要求,准确运用解题策略,有效提升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4.增强应试能力和信心中考真题的模拟训练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更是对同学应试能力的全面锻炼。通过模拟考试的方式,同学们可以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检验自己的备考效果,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上的漏洞。此外,每一次成功的模拟考试都会增强同学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心态,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经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初中生的调查显示,那些在考前坚持使用中考真题进行模拟训练的同学,其考试焦虑水平普遍低于未进行充分模拟训练的同学,且整体表现更为出色。二、结合同学实际情况的中考真题使用复习方法方法一:分类归纳,专项突破同学们可以根据中考化学的大纲和历年真题,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然后针对每个类别进行专项复习和突破。例如,若发现在无机化学部分的配平方程式题型上存在问题,就可以专门挑选这类题型进行集中训练。据观察,采用这种方法的同学在相关题型的正确率提高了30%以上。方法二:错题回顾,查漏补缺同学们在完成中考真题后,应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是否是概念不清、计算失误还是阅读不仔细。通过建立错题本,记录下每次练习中的错题和易混淆点,定期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查漏补缺。实践证明,坚持错题回顾的同学在相同题型上的再次错误率下降了约40%。方法三:时间管理,模拟实战在复习过程中,同学应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按照实际考试时间限制来完成真题。这不仅能够帮助同学掌握时间分配,还能够提高在压力下的解题能力。数据显示,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管理训练,同学的综合解题效率提升了25%。       方法四: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对于每一道中考真题,同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做出正确答案,而应该深入分析题目背后的原理和解题思路,学会举一反三。例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年份的真题中的相似题型,同学可以发现出题规律,从而在遇到新题型时能够迅速适应。案例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同学在面对新颖题型时的正确率提高15%。方法五:交流合作,共同进步同学可以组建学习小组,与同伴一起讨论中考真题中的难题和疑惑。通过集体智慧,往往能够找到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调查数据表明,参与小组学习的同学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成功率比单独学习的同学高出20%。方法六:心态调整,保持平衡中考冲刺阶段,同学往往会感到压力巨大。因此,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同学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的同学在考试中的表现要优于经常焦虑紧张的同学,平均分数高出10分以上。三、中考真题复习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使用中考真题在中考冲刺阶段的复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同学了解考试趋势、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还能增强应试能力和信心。实践证明,系统地利用中考真题进行复习的同学在中考中的整体表现要显著优于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学。坚持使用中考真题进行复习的同学,其平均成绩比不使用的同学高出12分。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我们鼓励每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中考复习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对中考真题的定期练习、错题的回顾、时间管理的训练、深入分析题目、与同学的交流互助以及良好的心态调整。记住,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正确的复习方法是通往成功的关键。有的同学在距离中考还有两个月时开始制定复习计划,每天安排特定的时间来专门针对弱项进行训练,结果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超出了自己和家长的预期。这样的例子激励着每一位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只要有恒心和毅力,每个人都能够在中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免责声明:文章选自《武仁文》微信公众号,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删除处理。)

跨学科主题学习六年级课例

2024-03-05

课例1:毕业礼物——为母校“hua”像(一)设计思路跨学科主题学习”毕业礼物——为母校“hua”像“安排了6个课时5个任务10个活动,是依托六年级毕业典礼这一真实情境,整合了数学学科的校园平面图和美术学科的”二十年后的学校“的内容,设计出来的三个密切联系的主要任务:画校园——为校园画一幅数学画像;做校园——为校园做一个缩小模型;话数学——为校园写一篇小传。数学味、情感味足,实践性、综合性强,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第一课时  明确“画校园”任务要求,规划方案活动1:明确任务完成的基本要求。充满情感地布置为母校画像的要求:准确地画出校园的平面图。活动2:讨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基本步骤。画什么——量什么——怎么量。出示航拍图展开交流。活动3:制定详细的绘制方案。测量哪些边线的长度?怎样测量?第二课时  初次测量数据,在测量中调整方案活动4:按照方案进行数据测量和记录,根据需要调整测量方案。边测量边调整草图。注意细节,保证准确性。关注学生遇到的“重重困难”。第三、四课时  补测数据,绘制平面图活动5:对照测量数据,确定比例尺,补测数据,完成校园平面图的绘制。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兼顾长宽,与航拍图比对,在“试误—校正”积累经验。活动6:(课后)梳理总结测量绘制过程,准备小组汇报材料。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用到了哪些测量方法?遇到了哪些具体困难?哪里可以更简洁?第五课时  反思、交流、分享经验活动7:各小组分享汇报,交流评价。交流时重在说一说值得学习的地方建议改进的地方。第六课时  明确“做校园”和“话校园”任务要求,布置展览活动8:布置“做校园”任务,指导迁移画平面图的经验。因为立体,需要缩小比例尺。与美术老师沟通后联合上课。活动9:布置“话校园”任务,联系建筑历史,撰写校园小传。激活学校的记忆,从校史馆,家长等多处寻找信息和切入点。活动10:明确“毕业礼物——为母校‘hua’像”展览任务,毕业前完成策展。(二)特色亮点1.情感味足。激活校园记忆,激发浓厚情感。2.数学味足。比例尺这一知识得到充分运用。3.实践性强。反复调整、测量数据,多次遇到困难并解决。4.综合性强。从数学出发,主动寻找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跨出去,为“综”,联系起来,为“合”。课例2.设计营养午餐食谱(一)设计思路本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了4个课时9个活动,主要运用数学、美术、科学和信息技术四个学科的知识,依托学校午餐食谱更新这一真实情境,在长程学习中经历“明确研究问题—讨论设计食谱的基本步骤—查找资料、调查访谈—初步制定食谱—调整食谱设计、成本核算—成果展示、分享评价”等具体活动,发展数据意识、应用意识、信息素养、反思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第一、二课时 明确任务要求、制订方案 活动1:明确要完成的任务。设计15元左右的的营养午餐食谱。活动2:讨论设计食谱的关键要素。兼顾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种类丰富、成本合理。活动3:讨论明确基本的探究步骤。第1步:什么是营养?第2步:青少年儿童的营养标准是什么?第3步:调查常见食材还有哪些营养成分,含有多少?第4步:计算营养含量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第五5步,搭配。第6步,了解每种食材的单价。第7步,调查用量。第8步,计算成本。活动4:制订小组探究方案。帮助学生构建行动地图。活动5:(课后)调查收集信息,初步设计食谱。跟踪指导,提示思路。第三课时  讨论并确定食谱活动6:布置设计班服任务,明确设计要素讨论分析食谱的合理性。从四个要素分析完成食谱设计学生的合理性。活动7:测算调整后,绘制出营养食谱图。第四课时  分享食谱,交流反思活动8:分享食谱,评出“最棒食谱”。每组分享后,全班进行贴星评价。交给食堂,作为下周每一天的午餐食谱。活动9:分享收获,反思不足,组织评价。从情感态度,合作交流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进行组内评价。(二)特色亮点1.蕴含丰富的数学要素。营养午餐热量、脂肪、维生素、糖类、膳食纤维碳水等营养的搭配要和食物的具体含量进行统筹安排和计算。搭配好之后还要考虑市场价格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素养的提升。2.行动地图的设计利于项目的开展。从分析要素,到确定步骤,再到绘制行动地图,逐渐明晰的实践路径,保障了项目的有序推进,操作性强,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广阔的高原》公众号原文整理,作者:王广科。本栏目转载只为交流与分享,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海淀区期末数学试卷释放了哪些信息?

2024-02-26

随笔:海淀区期末数学试卷释放了哪些信息?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海淀区的期末考试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笔者关注到《牛献礼》微信公众号,对此做了详细分析,稍作整理分享给大家。海淀区的期末试卷传递出的命题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教学的“风向标”。研究测评试题,明确命题导向,方能“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般来说,正式进入命题之前命题者需要深入思考三个问题:(1)我们期望学生学会什么?(2)什么样的学生表现表明学生达到了预期要求?(3)什么样的测评问题能够有效地测评学生的表现?下面以笔者学校期末考试中使用的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命制的五、六年级数学试卷为例,简要分析一下两份试卷的命题是以怎样的方式回应了以上三个问题,又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带来哪些启示。      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适当提高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题目设置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应当说,这两份期末试卷聚焦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很好地回答了以上三个问题,体现了课标的命题原则。      1.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素养导向下的数学学习是理解性学习,那种让学生通过机械记忆、简单模仿、大量操练来学习数学的方式因为缺少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知识的理解肤浅,不能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本质。当面对某些特定的问题时,可能会囿于某些思维定势,不懂变通,无法及时提取、应用知识,下面的题目很有可能就会做错。     五年级试卷中的两道选择题:六年级试卷中的选择题: 启示: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本质,让学生有“知其所以然”的理解与思想方法的感悟。只有深刻理解了数学本质,理解了通性通法,才能在需要时及时提取、灵活运用。     2.注重考查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素养?素养往往体现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真实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史宁中语)。当前,试卷命题的一大趋势就是凸显试题的情境性,注重试题情境的真实性,体现时代性,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学会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产生亲切感,体会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价值。下面的几道试题均取材于真实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试题:六年级试题:启示:数学课,要创设真实情境,搭建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推动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3.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试题命制中,要“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避免死记硬背、机械刷题”。考查思维过程方面的试题,能够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要知道“结论”,还要经历“探究这个结论的过程”,这是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六年级试题:简析:此题没有直接考查圆面积计算公式这个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是否经历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想象推理、归纳概括的机会,学生没有真正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那么问题一定会暴露出来。    五年级试题: 简析:学生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容易出现“将平行四边形通过推拉转化成长方形,从而用邻边相乘求面积”的错误想法,此题考查的就是这一学习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割补转化”与“推拉转化”的不同,即将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成长方形之后面积并没有变化,而“推拉转化”成长方形之后面积却变大了。进而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本质上是图形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决定每行有几个面积单位的是图形的“高”而不是“斜边”。如果教学中关注了上述学习难点的突破,自然就能正确解答此题。    4.注重数学运用,考查数学思维。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将一道题目分解成一个个逐步递进的小问题,给予学生答题支架,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的空间,问题具有思考性和探究性,学生做题的过程也就变成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习数学时也会更加积极。同时,试题兼具开放性,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学生做这种开放性的试题时,从写出的多种解题思路或答案中,教师能分析出学生思路的条理性、全面性和灵活性。学生还会明白,不是所有问题都有唯一的解法或唯一的答案,这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提升。五年级试题:六年级试题:5.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前的各科试卷中都编制有文字多、干扰信息多、阅读量大的题目,这两份试卷也不例外。      六年级试题:启示:上述试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得阅读者得天下”同样适用于数学学习。      数学阅读有区别于其他阅读的特性:(1)数学语言形式多样,有文字语言、图表语言和符号语言,数学阅读需要有灵活的内部语言转化能力;(2)数学阅读是一种是十分精确的阅读,阅读时需要认真细致、逐字逐句地读,不可跳跃;(3)数学阅读是一种思考性阅读,往往着眼于问题解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还可以开设“数学阅读课”等特色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拓展学生视野。(免责声明:本文作者:牛献礼,来源于《牛献礼》微信公众号,稍作整理,。转载只限于交流与分享,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高中生物:原因分析类题的解题策略

2024-01-30

高中生物:原因分析类题的解题策略高中生物情境信息类非选择题是生物学考试中的热门题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考生应当能够客观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能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转换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原因分析类题的解题策略:做这类题时重点是提取新信息,将其与教材的知识进行结合、转化、分析。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去粗存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解题模板如下:审题时要抓住题干信息中“事因”与“结果”第一步:描述事实(因):第二步: 分析本质,找联系第三步:得出结论(果) 【典题示例】(2022·湖南卷节选)将纯净水洗净的河沙倒入洁净的玻璃缸中制成沙床,作为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基质。某水稻品种在光照强度为8~10 μmol/(s·m2)时,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开花。将新采收并解除休眠的该水稻种子表面消毒,浸种1天后,播种于沙床上。将沙床置于人工气候室中,保湿透气,昼/夜温为35 ℃/25 ℃,光照强度为2 μmol/(s·m2),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条件下,该水稻种子    (填“能”或“不能”)萌发并成苗(以株高≥2厘米,至少1片绿叶视为成苗),理由是                      。(2)若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于上述沙床上,光照强度为10 μmol/(s·m2),其他条件与上述实验相同,该水稻    (填“能”或“不能”)繁育出新的种子,理由是                                     (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能 在此条件下满足种子萌发所需的一定的水分、足够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且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光照有利于叶片叶绿素的形成(2)不能 光照强度为10 μmol/(s·m2)时,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此光照条件下植物没有有机物的积累,黑暗中细胞呼吸仍需消耗有机物;且每天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植株不能开花繁育出新种子【分步解题示范】第一步:描述事实(因)。种子萌发初期,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有机物含量逐渐减少;当幼苗出土、形成绿叶后,开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植株有机物开始增加。第二步:分析本质。种子萌发初期,由于没有长出叶,因此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同时光照有利于细胞中与叶绿素合成有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合成叶绿素;当种子萌发成适龄秧苗后,要使其繁育出种子,则需要有机物的合成多于有机物的消耗,即适龄秧苗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且植株能开花结子。第三步:得出结论(果)。(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足够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将沙床置于人工气候室中,保湿透气,昼/夜温为35 ℃/25 ℃,所以沙床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水稻种子能在此条件下萌发,且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在光照强度为2 μmol/(s·m2),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条件下,虽然光照强度低于光补偿点,但光照有利于叶片叶绿素的形成,种子仍能萌发成幼苗。(2)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于上述沙床上,光照强度为10 μmol/(s·m2),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此光照条件下,没有有机物的积累,黑暗中细胞呼吸仍需消耗有机物,且每天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植株不能开花,因此该水稻不能繁育出新的种子。(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原创 华哥 喜爱高中生物》,版权归属于原作者,转载仅限于交流与分享,如涉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寒假应该怎么过? ——给学生假期自主学习的几点建议

2024-01-30

寒假应该怎么过?——给学生假期自主学习的几点建议作者:  杨希发寒假已经开始,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不少学生和家长关于假期学习如何安排有很多困惑,甚至焦虑。那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宝贵的寒假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呢?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建议一:制定计划,认真落实假期自主学习有好的效果,必须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这个学习计划要详细,有可操作性,如:每天学习几个时段,多长时间,每个时段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休息娱乐等都要制定好计划。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个学习时段的长短要合适,一般小学生以30~40分钟、中学生以50~60分钟为宜,时间太长学生会感到疲劳厌倦,时间太短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在学科安排上,文理科内容、不同学科内容尽量交叉安排,以避免思维疲劳;在安排好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娱乐活动等。学习计划制定以后就要严格执行,随意打破就会使计划流于形式,自主学习成为空谈,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建议二:系统复习,补齐短板假期正是学生通过复习,找到差距;总结得失,自我反思;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的好时机。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梳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是,按章节对照教材目录回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并梳理出思维导图。如高中数学等差数列部分:(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等差中项;(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5)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6)等差数列的性质;(7)等差数列章节学习过的典型题型及解题方法等。通过梳理,系统复习相关内容,对遗忘或不熟悉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与理解。(优秀学生的思维导图,图片选自于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二是,根据过去一学期的各种考卷、错题本,对曾出现过错误的地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逐一做标记,标记越多,说明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差距越大,越要重点复习与巩固。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应满足于“会做”,而是要理清知识的脉络,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吃透典型问题的解题策略等,既要知道“怎么做”,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小学数学两位数的加减法部分:不应满足于具体题目的“会做”,还要总结出算理、算法。(1)两位数的乘法,以25×38为例,算法之一:口算,首先用25×38=25×2×19=50×19=950;算法之二:列竖式计算。(2)以两位数的减法65-27为例,算法之一:口算,可以首先用65-25=40,再计算40-2=38即连减法;算法之二:列竖式计算,个位5减7不够减,向十位借以为10,10减7等于3,3+5=8,即个位为8,被减数十位6被借1为5,5-2=3,即十位为3,结果等于38。在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既动手计算,又动口说算理算法,才能熟练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2.补齐知识点的短板列出知识点的过程是对过去一年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在此基础上,针对找到的薄弱知识点,要进行重点突破,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一是,针对课本中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定理及其证明和典型例题进行系统复习、理解与记忆。二是,对课堂笔记中教师补充的、口头讲解的内容进行全面再复习、再理解、再训练。三是,对曾经出现错误和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除了重点复习外,还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把以前出现错误的题目重做,出现错误再巩固,直至完全掌握为止;第二,举一反三,自主遴选与这些知识点有关的题目进行加强练习,发现问题继续纠错,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彻底掌握为止。3.检验复习的效果从以前本单元或章节的考试卷中遴选1~2套,把答案去掉,在规定的时间内测试练习,一是检验知识掌握的准确度,二是检验知识掌握的熟练度。测试后自评,准确无误的知识点过关;存在问题再复习巩固,重新过关,直至彻底掌握。建议三:完成作业,巩固成果1.先复习,后作业完成作业应该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即先复习后作业,具体办法为哪个单元或章节复习结束,完成与之匹配的作业。2.限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作业时,不要边看资料边写作业,也不要做一道题核对一个题目的答案,而是要限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做作业,都像考试一样经历读题、审题、思考和完成题目解答的全过程,思考3分钟没有思路的题目暂时略过,待其他题目解答完成后,再研究这些题目,以便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结束作业。3.自我评判作业作业完成后要自我批改作业,对批阅的作业进行分析:哪些是准确无误的;哪些尽管答案对了但原理还是模糊不清的;哪些是不会的。4.查漏补缺补短板这个过程可以分以下层次进行:作业完成准确无误的,转向训练熟练度,保证快且准;模糊不清的做好归因分析,补齐知识掌握的短板,确保学懂弄通;不会做的通过查看教材、笔记、讲义或向老师、同学、网络等寻求帮助,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并完成解答;实在无法完成的记录下来,回到学校后及时请教老师。5.自我测试检验成果     学生自己组卷自测,题目可以在以下材料中遴选:过去做过的试卷、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和定理的证明等;以前作业中的题目;有能力的同学自编或改编的一些题目。在遴选、自编和改编题目时,对以前出现过错误的知识点,要着重安排题目。测试后,及时自评,对出现错误的知识点,重复“复习纠错——组卷自测——自评分析——复习纠错”的过程,直至问题解决。    建议四:提前预习,打好基础预习是假期学习生活的重要一环。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更是如此。预习作为系统学习的首要一环,能使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由于提前了解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大幅度提高听课效率。但是,一些学生往往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因而常常忽视预习这一重要环节,导致有时顾得上记笔记,就顾不上听课,顾得上听课,就顾不上思考,使学习陷入恶性循环。那么,预习什么内容?又应当怎样预习呢?1.预习的内容预习的内容以新学期将要学习的学习内容,如果无法做到学科全覆盖,也应以主要学科或本人的薄弱学科为主;以阅读性内容为辅,如: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名著、小说、科技专著、科幻小说等;以拓展性的内容为补充,如:时事新闻、重大事件等。2.预习的方法第一,浏览教材。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知,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预测哪些可能是重点内容或核心知识,并标记出来;对自己不熟悉,没有接触过,或可能成为自己学习难点的内容,做重点标记,将来听课时做重点关注。第二,扫清障碍。对照预习内容研判需要的预备知识,并检查自己对这些预备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缺陷的,通过复习扫清障碍。第三,尝试训练。尝试完成课后的思考题或练习题,不会的可以再次阅读教材或参考其他学习资料后完成,还不会的做好标记,在课上注意听老师讲解或同学的思路。建议五:劳逸结合,合理休息劳逸结合,合理休息既是确保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该休息的时候放松休息,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条件。假期也是学生陶冶情操,观察自然,丰富阅历的大好时机。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借以调整好心态,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心理准备。适当安排郊游活动,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写一些郊游日记、游记、观察笔记等,既愉悦了身心,又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安排一些文体健身活动,既提升艺术修养、提高运动技能,又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安排做一些家务劳动,体验家务劳动的辛苦,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深情厚爱。切记不要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更不要心醉于网络游戏。玩物丧志,既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又会丢掉自己美好的前程,多少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惊醒!同学们!寒假生活已经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担起历史的重担! 作者简介:杨希发,男,1963年2月生,特级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天津市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曾任天津市宝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数学教师、班主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进行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得市级以上奖励,主持多项市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其成果三次获得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