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五

2022-08-17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五——辅导 课后辅导是教学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补充和辅助形式。课后辅导主要面向部分学生,一般分为优等生辅导和学困生辅导,其特点是针对性强、效果显著。考试后,如果老师发现多数学生出现知识漏洞,也会采用集体辅导的形式加以补救,但集体辅导的次数不宜过于频繁。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后辅导现在又可分为学校辅导、家庭辅导和社会辅导。更应注意的是,现在社会辅导和家庭辅导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为让孩子提高成绩,家长不惜花费重金给孩子报社会辅导班、请家教,一些负面问题随之出现:某些孩子参加辅导班学习后,不但成绩没有提高,反而结识了一些不好的朋友,学习成绩更差;有的家长迷信一对一辅导,花大价钱给孩子请家教,常常是短时期见效,时间长了,孩子成绩反而不再提高。即便如此,很多家长还是热衷于报辅导班和请家教,主要因为社会竞争给家长以很大压力,家长盼望孩子有个好的前程,希望借此为孩子打下好的学习基础。但大家都知道,辅导班和家教的产生主要还是利益驱动,纯粹为盈利而做。这样的老师对学生没有深入了解,怎么可能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呢?在实际辅导过程中,老师及家长一般都重视学生的学业辅导而忽视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恰恰是成绩提高的重中之重,这就导致有些辅导即便进行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明显的效果。然而,科学减负提质下的辅导,既关注学生的学业辅导,更强调跟进非智力因素辅导。一、清楚学生底数想要真正摸清学生底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知识基础底数。从知识的角度摸清学生到底具备什么基础条件,哪些是短板,哪些是长项。二是学习方法底数。老师应清楚学生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如果方法不正确,就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成绩。三是智力因素底数。要摸清学生智力情况如何,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描述能力、表述能力、记忆与理解能力、归纳与总结能力等方面存在哪些可控因素。四是学生毅力底数。摸清学生有没有比较坚韧的学习毅力,刻苦不刻苦,努力不努力。五是学生的习惯底数。摸清学生的学习习惯好不好,主动性强不强,积极性高不高。六是家庭环境底数。弄清楚学生父母的情况,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态度、管理的方法。七是学生的心理底数。摸清学生自信心怎样,是否存在自卑心理,等等。清楚学生底数后,老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是,很多老师、家长只热衷于给学生辅导,没有深入研究学生,仅仅从知识掌握的角度下力气,导致学生很累、效果不好。二、辅导知识老师应通过考试或与学生座谈,明确三个问题,我们称之为“给学生知识把脉”。一是清楚学生哪些知识不明白,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再做讲解,有时会因此关联到其他知识,而这个知识学生也不会,老师就可以借此补救。遇到这种情况,师生都不要着急,坚持查补漏洞,日积月累,定会见效。老师讲解后,一定要配些针对性强的练习,加以巩固理解、促其掌握。二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老师应该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做完后给老师讲解题思路,老师随之加以指导,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进步。三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老师要把相关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注意联系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讲解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否则学生听着一头雾水,时间久了便会失去兴趣。比如讲“力的平衡”时,可考虑学生骑自行车、学校操场上的篮球架、建筑工地的塔吊等;讲地理时,可考虑学校、村庄、城镇所在的地理位置与风向、降雨的关系等。三、辅导方法有的学生学习时间很长,也做很多练习题,可成绩总是不理想。分析其不成功的原因,大多是方法问题,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取得优良成绩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辅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指导学生认真听课,因为高效的听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第一要务。首先,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内容,确定难点是什么,哪些自己看不懂,上课时就能有重点地听,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专心听课,思想不能开小差,耳朵、眼睛、大脑必须跟着老师走,也就是多器官并用。科学研究表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痛觉等,是大自然赋予生命体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通道并不孤立工作,它们之间既合作竞争,同时也相互抑制,然后由大脑对这些信息加以综合。”果蝇实验也发现,“多感觉通道”的认知效果,要远远大于“单通道”。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最好要调动起全身多个感知器官。比如说背英文单词时,注视并加上大声朗读,可能比默读更有效;而要想牢记一个人,由其名字、声音、外貌、体味叠加而成的多维印象,也比单个特征更容易记忆。二是指导学生记笔记。所谓课堂随记,就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同步记录的重点内容。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草记,也就是潦草记录而非一笔一画,只要记录下来,自己看懂就行。其次,要指导学生重点记,记录书上没有的、老师重点强调的、自己没有听懂的、其他同学提出问题的。三是指导学生提问。首先,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有问题随时问,帮助他们树立主动找出问题的思想,强化提问意识。其次,指导学生选择提问时机,比如在老师讲完课、来回巡视的时候问,旁听老师给别的同学讲解时问,自习课时到办公室找老师单独问或结伴问。四是指导学生记忆。把应该掌握的知识记在大脑中是成绩提高的重中之重。首先,让学生掌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按记忆规律记。其次,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什么时间记忆效率高、效果好,什么时间记。再次就是通过上文提到的多器官并用的方法记忆。五是指导学生做题。有的学生一味地刷题,身体、心理都很疲惫,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对此,老师要做好三件事:首先,指导学生做好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也就是课上老师讲什么,课后就做什么;其次,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综合性练习,注意知识的衔接,也是对旧知识的再现巩固;再次就是指导学生分析应用题,分析要有逻辑性,脉络清晰,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千万不可模棱两可、囫囵吞枣。学习方法很多,很难一一介绍,还可以让同学们互相探讨学习方法,或请优秀的毕业生到校传授学习方法,等等。四、辅导自信自信是成功路上的助力器。自信的人通常都有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促使其走向成功。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主要是自信心出了问题,总认为自己不行,结果就会越来越差。所以,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心是教师辅导的必要内容。一是语言激励。当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成功时,老师要及时鼓励,让学生兴奋,使其产生“再做好”的强烈欲望。二是给成功的机会。老师可根据对学生的了解,给其布置一些能够完成的工作或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后,老师立即表扬、鼓励,让学生经过多次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三是指导学生读书。多读书能拓展知识面,增强知识底蕴,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生境界。四是坚持微笑。微笑说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微笑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指导学生用微笑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误,用微笑对待自己心中难容之人、难容之事,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培育。指导学生养成微笑的习惯,就一定会让其越来越自信。以下是一个坚定信心,最后取得成功的例子。有一次,苏格兰国王率领军队与英格兰人打仗,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躲在一间不易被人发现的茅屋里。当他满怀失望与悲哀之情躺在柴草床上时,看见一只蜘蛛正在结网。为了给自己取乐,并看看蜘蛛如何对付,国王毁坏了蜘蛛将要完成的网。对此,蜘蛛并不在意,立刻继续工作,打算再结一张新网。几轮下来,国王开始惊奇了,不禁自语道:“我已被英格兰的军队打败了六次,现在准备放弃了。假使我再把蜘蛛的网破坏一次,它是否会放弃呢?”于是,他第六次毁坏了蜘蛛的网。可蜘蛛对这再次的挫折毫不介意,又开始结第七张新网。国王受此鼓舞,决意再进行一次战斗,从英格兰人手里解放他的国家。他召集了一支新的军队,很谨慎而耐心地做着准备,终于打了一次重要的胜仗,把英格兰人赶出了苏格兰。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外,坚韧的毅力和良好的习惯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务必高度关注的。因前文已有讲述,这里就不再详述。当然,辅导工作是方方面面的,本文也仅从四个方面提醒大家。事实上,教师在辅导工作中,应先搞清楚学生是知识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因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四

2022-08-08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四——作业 作业是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教育大辞典》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随着教育的发展,也可分为纸质作业和非纸质作业(活动类作业、语言类作业),但无论什么作业都脱离不开“功课”两个字。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的并非是作业的形式而是作业的效果,所以目的必须明确。课前预习性作业、课上练习性作业、课后巩固性作业、研究性作业、讨论性作业、调查性作业、奖励性作业、惩戒性作业、强化性作业等,所有作业都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补充,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因此,为使作业发挥应有的效能,老师在布置“作业”这项工作上,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作业的选择老师在布置作业前,要明确让学生做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切忌没有目的地布置作业,这项工作如果处理不好,只会给学生增加负担。所以,选择作业很重要,一般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比如老师讲完课后即布置相应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刚才讲授的内容,往往是以例题的变形再现,而不是近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课后作业,既要考虑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又要考虑知识的迁移运用和近一段时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应有一定难度。某个知识点讲过相对长时间后,应考虑布置强化巩固作业,要突出知识的再现,应把单一指向练习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二是差异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理解能力不同,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差异。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也就是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习好、有余力的学生做有一定难度的作业,给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慢的学生留适合他们的作业。这样,学生就会各取所需、各有收获,既可抑制部分学生的自满情绪,也不会挫伤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作业的布置应做到之前有预设,完成后有评价。老师首先要清楚所留的作业是出于什么目的,重点关注增加训练频次的强化性练习、知识再现性的强化性练习、针对新学知识掌握的强化性练习、知识相互联系性的强化性练习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迁移运用性的强化性练习、预计完成时间(对中等生)这六个方面的情况。此外,教师还必须注意作业完成的评价,包括针对完成练习的整体性评价和个别性评价(包括学生和知识点两个方面:学生完成练习的正确率及个别知识点正确率过低的原因)。另外,要对没达到训练目的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安排再练。当然,不同的作业有不同的目的性,老师们应根据情况把握好。总之,对于教师来讲,设计作业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忌为提高成绩给学生留大量的重复性作业,或者布置过多没有目的性的作业,要坚决杜绝给家长布置本应老师完成的任务性作业。二、作业的批阅批阅作业是教师的工作,更是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手段。教学中,老师批阅作业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6种:一是重点面批法。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部分学生,尤其对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试卷、练习等作业,采取当面批改、现场解说的做法。这种方法针对性强,效果也非常好,只是老师的工作量大。二是全批全改法。即把所有学生的作业都收上来,老师一一进行批阅,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由老师改正或是做出标记,然后返还给学生。这样,老师能够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可就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老师的负担仍然很重,个别指导也不到位,学生拿到作业后如果不认真分析,效果就不明显。三是学生互相批阅法。学生完成作业后,即时交换批阅,这样可以即知即改、趁热打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这样的作业一般在课上完成且效果较好。四是小组批阅法。即学生完成作业后,组成学习小组一起批阅作业,也就是把一位学生的作业呈现给大家,大家集体批阅、各抒己见。这样,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拓宽学生思路,但最好在课上完成且有老师指导。五是网上批阅法。即利用网络平台,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后,让学生用微信上交作业,老师即时进行批阅。这样,老师和学生的时间都相对灵活,也可做到即知即改,及时性强。但是老师批阅后,学生是否及时修正,需要及时跟踪。六是复批作业。即老师批阅后返还给学生,学生修改后再上交给老师,老师进行再次批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老师不太重视,实际上这种复批效果非常好。三、作业的使用学生完成作业、体现学习效果,这只是作业的一个功能。其实,作业还有很多其他功能。一是具备合理的量,巩固知识。很多时候,学生不可能做一道题就能掌握相应知识,老师应研究什么样的学生做几道题能够掌握这些知识,既不能让学生无谓地浪费时间,又不能让其敷衍而达不到效果,充分发挥作业巩固知识的作用。二是检查漏洞,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让学生弄懂、掌握,这就需要老师讲解、再次强化训练。三是复习再现。学生将自己的作业积累起来,自己学习时可以重温旧的知识,清楚自己哪里有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四是专综结合。平时的作业一般都是专项练习,期末和中考、高考复习时往往是综合训练。学生在复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专项和综合练习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发挥作业的引领作用。四、作业的标准为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天津市蓟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制定了学生作业标准,在此摘录,仅供参考。附件:蓟州区中小学作业标准一、目的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天津市教委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推动实施《蓟州区中小学减负提质攻坚战实施方案》《蓟州区中小学减负工作管理办法》,优化作业设计,进一步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本作业标准。二、依据1.蓟州区教育局2019年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减负”工作的通知》《蓟州区中小学减负提质攻坚战实施方案》《蓟州区中小学减负工作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的紧急通知》(蓟教育发〔2020〕29号)。2.《2019—2020学年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高中新课程标准》。3.蓟州区中小学校反馈意见。三、原则1.作业时间总量:根据“蓟教育发〔2020〕29号”文件精神,相关年级和学科作业时间总数不可突破,高中阶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任课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力求在课内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2.作业设计:任课教师要力求在当日授课时解决好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问题,不把遗留问题放在课后作业中解决,尽量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确保无重复性、无机械性、无惩罚性的内容,强化基础性、针对性、典型性和综合性,以达到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培养学科能力的目的。3.作业类别:根据当天授课内容,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形式,包括口头作业、书面作业、探究与实践类作业。4.作业层级:针对学习基础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不同训练重点的练习。5.协调机制:教学主任、年级主任或者年级组长负责协调当日有授课任务的老师合理分配作业时间。6.考查学科:初中、高中考查学科未列入《蓟州区中小学作业标准》要求,建议非中考、高考学科不留课后作业。四、标准(一)小学学段作业标准学段学科年级课程内容作业时间作业类别作业层级      小学语文五、六单元/课题/课时教学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字词句/阅读/练笔/拓展基础题70%(必做)拓展题20%(选做)综合题10%(选做)数学五、六单元/课题/课时教学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书面/口算/实践基础题70%(必做)拓展题20%(选做)综合题10%(选做)英语五、六单元/课题/课时教学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听力/口语交际/书写/综合实践基础题70%(必做)拓展题20%(选做)综合题10%(选做)  (二)初中学段作业标准学段学科年级课程内容作业时间作业类别作业层级         初中语文七、八、九单元/课题/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口头B.书面C.阅读D.实践基础题70%(必做)拓展题20%(选做)综合题10%(选做)数学七、八、九章/节/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B.书面C.探究 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综合题10%(选做)英语七、八、九模块/单元/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口头B.书面C.探究基础题60%(必做)中等题30%(选做)综合题10%(选做)物理八、九章/节/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书面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综合题10%(选做)化学九单元/课题/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书面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综合题10%(选做)道法七、八、九课/框/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口头B.书面C.实践 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综合题10%(选做)历史七、八、九单元/课题/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口头B.书面 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综合题10%(选做)  (三)高中学段作业标准学段学科年级课程内容作业时间作业类别作业层级高中语文一、二、三任务群/课题/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口头B.书面C.探究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能力题10%(选做)数学一、二、三章/节/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书面B.探究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能力题10%(选做)英语一、二、三单元/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口头B.书面C.探究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能力题10%(选做)物理一、二、三章/节/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书面B.探究 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能力题10%(选做)化学一、二、三章/节/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书面B.探究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能力题10%(选做)生物一、二、三章/节/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书面B.探究 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能力题10%(选做)思想政治一、二、三单元/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口头B.书面C.探究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能力题10%(选做)历史一、二、三单元/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口头B.书面C.探究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能力题10%(选做)地理一、二、三章/节/课时年级主任(或组长)与任课教师协调A.书面B.探究C.社会实践基础题70%(必做)中等题20%(选做)能力题10%(选做)总之,作业是学生的任务,也是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的一部分,更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媒介。当下,由于作业量过大,学生恐惧作业、家长恐惧作业已成为一大怪象。在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应该把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认真探讨,因为社会热议的课业减负担问题,大部分是作业问题,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也多产生于此。

有一种炫耀,叫“我的老师很严格”!

2022-08-08

有一种炫耀,叫“我的老师很严格”!      回想起学生时代,脑海里总有一位老师的影子,她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感动,又或者是毕业多年,一提起这位老师,心里依旧心惊胆战,老师的严格可谓是影响深远。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证明了人们对于严厉老师的认同,这里的“严”,不仅仅是说老师为人严厉,更是说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严格。而在学生时代,有一个对孩子要求严格的老师,是一种幸运。俗话说,信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位严格的老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地跟随老师,既端正了学习态度,也从老师身上学会了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严师才能出高徒。从书写规范到坐姿端正,一笔一划,一言一行,都离不开老师的严格要求。默写古诗文言文,写错一个字,整首抄一遍。从此再也不说:老师,我马虎了。训斥学生把头发拉直染回黑色,作为学生,朴素大方,穿戴整洁,是最好的时光里你们最美的样子。迟到一分钟,批评半小时。守时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美德,时间的珍贵是无法衡量的。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齐,轮流值日,保持班级的整洁优美,既给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在学习之余锻炼了身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爱惜粮食,节约水电。督促学生随手关灯,吃光碗里的饭,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惜粮食须知人人有责。别怪老师没收你的手机,摆脱游戏成绩才能提高。不准吸烟、不准喝酒、不准上课跑神、不准欺侮同学,为了让孩子达到优秀的标准,立下了一条又一条“不准”。放大学生的优点,修剪学生的缺点。发现优点重点表扬,发现缺点使劲批评,无论鼓励还是批评,都是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加出类拔萃!致老师    没有什么比师德更无穷的魅力,没有比老师的榜样更强大的力量了。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现在社会上对老师的评价参差不齐,有好有坏。有些老师碍于社会压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长此以往,教育就真被抽掉了脊梁。    试想,如果每个老师都放任学生随波逐流,还怎么教育出能承担大任的社会栋梁?我知道,家校关系紧张,老师就处在风口浪尖,压力山大,但是别怕,学生就是最坚强的后盾;或许在校时会对严格的老师有着诸多抱怨,但是当他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他们回想起学生时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老师,心里一定满是感激!致家长自己严格要求的老师,心里一定满是感激!世界上最希望孩子成人成才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家长和老师并不是敌对关系,而是战友。只有家长和老师通力配合,严格要求,孩子才能成人成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才能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做一份贡献。致孩子我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在乎你们在学校的时候背后是怎么说我的,我只在乎你们毕业之后,回过头想起今天我对你们的严格要求,你们会不会庆幸学生生涯里有我这么一位老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十分庆幸。孩子,一个老师批评你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老师发现了你身上的毛病还不告诉你,那就是一位不负责任的老师。孩子,如果把你比成一棵小树,老师和父母只是一味娇惯而不去修剪你的枝丫,久而久之,你就会被繁多的枝叶压弯了腰;只有狠下心修剪多余的枝丫,你才能成长得更加笔直,更加挺拔!孩子,老师批评你,是真心的希望你越来越好,能够遇到批评你、对你严格要求的老师,是你学生时代最好的运气。写在最后:可能不少老师会调侃“管得严,师之祸”,但若老师连学生都不敢管教,教育就真被抽掉了脊梁。总有学生兴风作浪,也总有学生随波逐浪,老师只能严格做好摆渡人,把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渡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国之栋梁。这个严格的老师可能不太讨喜,不受欢迎,但他们知道,若不负重,何谈为师。而拥有“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是学生和家长值得炫耀的幸事。(来源|教师会,摘自:校长传媒公众号)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三

2022-08-02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三——上课 班级授课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后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研究、归纳,终成体系。中国于清朝末期的1862年开始采用班级授课。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进步,班级授课也在不断创新完善,从最初相对呆板,到后来引进小组合作、多媒体等,使班级授课越来越富有内涵、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弱点,比如学生个性化培养欠佳,学生主体容易被忽视,因老师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等。事实上,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上好课是关键,更要在“启”和“精”上下功夫。一、落实一个“启”字“启”,即启发式教学思想,由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老师们对启发式教学可以说是最熟悉的,可真正能运用自如的人恐怕不多。朱熹对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做出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也就是说,愤和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由此可见,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若思考一段时间仍然想不通,老师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老师就应该开导他,这才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再后来,启发式教学演变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法——问答法,现在老师们通常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样的教学课堂容量大,效率似乎也很高,但有时也很有可能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表面上看,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学生个性也得到适当张扬。实际上,启发法式教学涉及时机把握的问题,学生不经过深思熟虑的“答”并不能真实体现启发成果。所以,老师们应该深刻理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真谛,并将其有效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其真正达到“启发”的效果。曾到一个区听过两节市级研讨课,讲的都是四年级语文——诗词诵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课异构”。第一位老师开始上课,先用5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内容,顺便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诗词的诵读。老师读诗,学生欣赏;学生集体读,老师指导;学生个别读示范,老师讲诗的韵律(仄仄平平平仄仄),写诗时应注意什么;老师诵读示范,学生听;学生模仿诵读。铃响、下课,老师延长2分钟。第二位老师开始上课,也利用5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内容,顺便引出新课——诗词的诵读。老师读诗,学生欣赏;接着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老师指导。老师还引用了《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学生竞相参与,积极性非常高。铃响、下课,收尾略显得有些仓促。最后,市教研员点评这两节课时说,两位老师准备充分,讲解清楚,练习方法多,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高。据其观察,这两节课的优点虽有目共睹,但对照课标要求本节课应“让学生掌握诗词的诵读”的要求来说,仍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可能并没有清楚什么是诗词的诵读。因为第二位老师根本没有讲解,第一位老师虽然讲了,但也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是一个启发式教学常见的蹩脚,表明对启发式教学研究不到位。第二,“仄仄平平平仄仄”,不应该是本节课应讲内容。第三,第二位老师安排的形式多样,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启发式教学没有体现出来,只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有一位老师教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题目是: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这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新课导入时,老师设计了一道求平均数的问题——把720毫升的果汁倒满6个同样大的小杯,每个小杯可以装多少毫升?对此,学生们很快做出了解答。然后,第二个问题出现——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进1个大杯里,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对此,学生还是很快解答出来。再接着,老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现在要把这720毫升果汁同时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刚好都倒满,并且同时满足一个条件,小杯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每个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分别是多少毫升?我们还能用720÷(6+1)计算吗?那么,应该怎样解答呢?我们一起讨论研究解答方法吧。这位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和疑问,激发了学生解决困难的欲望,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好的启发式教学案例。二、解决一个“精”字突出“精准”讲授,可以实现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学好知识的目的。(一)语言精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讲好课的关键。针对某一知识,有的老师讲一遍学生就明白了,适当练习就掌握了;而有的老师讲完课后,学生给出的评价却是“越听越糊涂,还不如我们自己看一遍明白呢”;有的老师语言幽默,很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的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越听越乏味;有的老师讲课云山雾罩、滔滔不绝,学生也听得稀里糊涂、不知所云。老师要想讲好课,一定要让自己过好语言关,研究授课内容,组织精练语言,表达言简意赅,言辞风趣幽默。除了语言表达外,教师上课也离不开肢体语言。一位只会站着讲课而不适当搭配肢体语言的教师,是不可能上出精彩课程的。但是,教师的肢体语言必须不夸张、不猥琐、不做作,要恰到好处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选择精一是案例选择精。老师上课时常常用案例说明一个问题,解释一个道理,表达一个含义,这就对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与授课内容匹配的案例一定会收到增值的效果,反之,一定误课、误导、误学,影响效果。所以,老师根据授课内容,务必在案例选择上下功夫,万万不可草率为之。二是例题选择精。对于理科课程来说,除讲解课本中的例题外,常常需要老师根据授课内容再添加一两道试题作为讲解的辅助。这个例题的选择必须非常典型,一般应是紧联授课内容、书本例题补充,万万不可随便找个题就讲解,否则很可能会干扰学生对例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三是巩固习题选择精。老师讲完课后,一般需要配备一些练习促进理解、强化掌握。这个练习选择要精,主要是针对性要强,也就是讲什么、练什么,不要盲目要求学生把刚刚学的知识迁移运用。这是因为,学生对刚刚学的知识尚未掌握牢固,立刻迁移运用会干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三)练习作业精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媒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可是,当下很多老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感觉压力很大,非常反感。这样做,虽然会使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是细细分析,付出与回报并不匹配。学生的练习量到底应该怎样,需要我们去研究。实际上,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们应该科学布置练习,不应仅仅靠增大练习量提高成绩。如果学生做3道题能掌握,就绝不让学生做5道题,因为另外两道题就是不应有的负担。合理练习题量的确定,需要老师长时间的摸索、研究和积累。再有就是练习的频次,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老师应该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采取间隔时段的练习,这既可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当然,就毕业年级而言,竞技比赛前的集训式练习也是必要的,但即便如此,老师们也应当在“精练”上下功夫,那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升华效果。总之,上课是每位老师的日常工作,但讲出一节漂亮的好课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师们应强化日常的积累,用心研究、用心去做,才能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教学方式变革要在“转化”上下功夫

2022-08-02

教学方式变革要在“转化”上下功夫 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但,却少有教师和家长愿意给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把学生的时间填满,被视作保证好分数的最可靠的办法。为了取得好分数,将知识作为固定结论告诉学生,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反复刷题,全然不考虑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是否会熄灭学生心目中对知识的内在渴求,是否会损害学生原本极为宝贵的创造力和年轻气盛的自信心。这是典型的机械教学观,认为教学只是信息的输入——输出,以为更多的输入必定会有更多的输出,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对内容接受有选择权,对内容要理解、“加工”——转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大多在寻求改变这种机械教学的教学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期上海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通过改变课堂活动结构,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活动。近年来的“先学后教”“导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其意也均在此。但是,仅仅变革教学方式,甚至指望用某种唯一的教学方式来解决所有问题,就会违背初心,走向反面。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不应是追求某种与众不同“灵丹妙药”式的唯一方式,也不应是追求花样翻新种类繁多的教学方式,而应该寻求使教学规律得以实现的多样综合的方式。具体的方式可以千千万,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评判教学方式优劣好坏的首要指标,是学生是否动手、动脑、动心,是否真正发生了学习。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既可以是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式的“修炼”,也可以是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刹那顿悟。无论哪一种,其机理都在“转化”。正如粮食需要消化才能变成养分转化为人的血液、肌肉和骨骼,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转化才能变成学生精神成长的能量,变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品格、价值观。转化,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系列主动活动,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活动方式。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必先有教师对知识的转化。即:把遥远的转化为切近的,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把抽象的转化为具体的,把难的转化为易的,总之是要把书本上的抽象文字转变为学生主动活动的对象。这样的转化工作,必然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及其结构有整体把握,又对学生现有水平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实现的路径有清晰的认识;教师需要知道,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观念,学生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学习哪些知识点来领会和把握——这正是教学方式的前提。或者说,教学方式就是在学生与知识之间搭建桥梁、建立关系,将学生原本不能独立操作的知识技能变成一系列有序呈现的教学素材,使之成为学生以现有水平便能够观察、思考、想象的对象,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典型的、基本的活动。当此之时,知识便成为学生活动的客体,学生则成为与客体交互作用的主体,主动去操作客体、转化客体,通过转化、在转化中,实现发展。转化,是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观察、思考、想象、表达、制作、沟通……通过转化,学生形成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能力,体会到作为主体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愿意孜孜不倦地去渴求知识。因为转化,客观、静态的知识才能在不同的主体那里展现出多种不同的样态,生发出无限的可能,创造出新的联想。可以说,学生学习就是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能量的活动过程,是学生旺盛生命力的最鲜活的表达。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要在“转化”上下功夫。(郭华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人民教育》2022年第11期作者: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