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几个问题

2022-07-25

【好文共赏】靳玉乐,胡月 ||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几个问题我们劳动是否作为独立开设的课程进入国家课程方案之中,对此有过不同的认识。在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明确了劳动作为国家课程的地位,并要求从2022年秋季开始,一至九年级都要开设劳动课程。作为新的国家课程,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地位与特点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同时明确指出:“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由此,进一步彰显了劳动课程的重要地位和突出特点。(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地位劳动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指的就是“劳动是人的本质”。只有劳动才赋予人的本质力量以可感知的外部客观存在形式,在其中呈现着人的能动性的显明的印迹,闪烁着人的创造才能与智慧的光辉。可见,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其本质。只有正确理解了劳动的本质,明确了劳动对人本身的意义之后,才不会随意对待劳动,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劳动课程的本质内涵。过去,劳动教育处于从属地位,被列入智育或道德教育中,导致劳动教育没能被单独列为一项教育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将劳动独立为新科目,既是新时代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迫切需要。这不仅正视了劳动课程应有的价值,同时体现了劳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同等地位。从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来看,劳动课程的重要地位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首先,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把劳动课程规定为国家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劳动课程具有了“官方”的权威性,体现了国家意志,既是国家专门为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而设计的,也是依据未来劳动者需要达到的素养而设计的。因此,地方和学校须严格落实劳动课程,依据相关课程标准来计划、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劳动课程会成为“普及型课程”。这里的“普及”是指劳动课程将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各学段的特点提出适宜的劳动课程标准、设计恰当的劳动课程任务。其次,新课程方案对劳动课程的课时进行明确规定。针对学校劳动教育被弱化、劳动课程名存实亡的情形,不仅在新课程方案中规定了劳动课程的教学时数,而且在劳动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设置劳动周的必要性,并指出劳动周与劳动课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这些规定和安排,充分保证了劳动课程的独立性、必修性,从过去的从属地位转变成独立地位,充分体现了劳动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及其育人价值。如今,国家正稳步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具备劳动能力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加以培育。可以说,新课程方案明确将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并列,从政策层面确立劳动课程的重要地位。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二)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特点从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对劳动课程性质的规定来看,劳动课程具有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1.鲜明的思想性劳动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共同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劳动课程必须坚持坚定正确方向,着重强调思想性。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思想性突出表现在劳动课程理念和劳动课程目标上。在课程理念上,新课程方案将“坚持育人导向”摆在首要位置,强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课程目标上,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为“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由此来强调“价值体认”的重要性。所谓“价值体认”,就是劳动课程要始终贯彻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不断地感受、思考与领悟,以此获得有意义的价值体验,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际上,对思想性的强调意在削弱过去劳动课程过度表现出的活动性,致力转向活动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新课程方案虽然明确指出劳动课程要重视学生的经历体验,但这“绝不只是肢体的和体力的付出和消耗,更是内在思想价值观的生成和理性思维品质的提升”。这就是说,劳动课程要避免停留在表层的、泛化的活动设计,要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强调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价值,进而培育劳动精神。2.突出的社会性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要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尤其要强调现代劳动内容。一方面,劳动课程的性质决定其无法脱离社会生活,主张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课程,势必会与社会生活相关联,强调基于时令特点和地区特色来选择课程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正如杜威所说:“一个课程方案必须考虑课程能适合现有共同体生活的需求;必须带着改善共同生活的意图来挑选课程方案,从而使未来比过去更美好。”因此,劳动课程必须考虑现存社会需要,尤其要审慎思考如何将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合理融入学校劳动课程之中。这样一来,劳动课程不仅能够回应现代社会的基本发展诉求,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总之,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将劳动课程视为联通学生与社会关系的桥梁,认为劳动课程必须充分考虑社会要素,同时指向学生社会责任的发展。这样一种带有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向学生呈现这样的情境:在这里,研究的问题要与共同生存的问题相关;学生观察和互通的信息旨在发展其社会洞察力和社会兴趣。简言之,就是劳动课程呈现的情境要源于社会生活;反之,又必须影响社会生活。3.显著的实践性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虽然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但其仍然属于活动课程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时代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活动课程,劳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本质区别集中体现在实践性上,这一特性可以说是劳动课程的核心要义。进一步地讲,相较于学科课程,劳动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匡正当下教育偏向于让学生被动接受间接经验的缺陷,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要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劳动课程结构,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设计劳动项目,强调通过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来落实劳动课程,以学生经历体验为基本要求,让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达到锤炼学生实践品格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作出理性判断以及求真创造。比如,劳动课程围绕生产劳动构建内容结构,应设计让学生直接去经历物质财富创造的过程这一关键环节,使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劳动价值,明白创造性劳动的意义,进而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物质产品。总之,新时代劳动课程要引导学生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即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由此决定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体系。(一)升华学生的劳动观念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学生懂得尊重、理解和崇尚。首先,劳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逐步消除当前存在的劳动歧视、职业歧视等错误观念。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强调基于体验去领悟劳动的意义,进而形成尊重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多类劳动项目,去认识不同类型劳动对国家富强、人类发展的意义,进而学会平等地对待各行业劳动者,并自觉向各类优秀的劳动榜样学习。其次,劳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劳动观念,尤其是当前社会重视的消费观和闲暇观。理解,通常包含更多认知的成分,与学生的脑力有紧密相关。而强调实践与合作的劳动课程,是增强学生脑力的重要途径,因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也就是说,劳动课程能够提升学生脑力,使其能明辨是非,能辨析“攀比消费”和“过度闲暇”的不良现象,由此而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和正确的闲暇观。最后,劳动课程能够促使学生崇尚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强调,劳动课程要着重打破学生对劳动的固化认知,使劳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进而升华劳动观念,并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即“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综上可见,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和见解。(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完成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具体包括学生体力、智力、操作力等方面。首先,劳动课程最基本的价值,是回归最朴素的体格培养。“无论何种形式的劳动,都一定能还原到对劳动者身体的使用上去。”因此,重视实践的劳动课程实际是为学生提供了使用其身体的机会。通过选择一项合适的劳动项目,让学生的身体得以适度使用,不仅解决当前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的机会,而且能使其更为强健、灵活与协调。其次,劳动课程能够增强学生智力。今天的劳动课程,不再片面地强调艰苦与忍耐,更多是通过有意义的劳动来提升学生智力。当今社会,劳动形态越发多样,劳动任务的高效完成不再完全依赖体力和耐力,更多依靠人的智力。好的劳动课程则能够为学生提供锻炼智力的机会。譬如,选择对学生脑力有益的劳动,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究,同时要求他们作出好的判断与选择。长此以往,学生的智力将得到不断提升,劳动能力也随之得以持续增强。最后,劳动课程有助于去除学生的“钝感力”,提高其操作力。所谓“钝感力”,其实指的是一种较为迟钝的能力。当我们习惯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上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然而然被忽视。于是,就有了许多“四体”不勤但考试成绩优良的学生。劳动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样的片面发展。在劳动课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体验获得更多劳动技能,逐渐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以及增强“敏锐力”。总之,如果学生具有强健的体力、较高的智力,以及较为灵活的操作力,那么他们就具有了完成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这样的胜任力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劳动乐趣,还能让学生获得相应的价值感。这就是劳动课程能够带给学生的巨大成长。(三)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在稳定学生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上有所作为,即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优良的劳动品质。首先,劳动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习惯是处在身体、思想、感情、行为的交会之处的,它将人之分散的“心絮”和“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而又连续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理解劳动习惯,便知道这是一种能够自觉、稳定且持续参与劳动行为的倾向。那么,注重实践的劳动课程,就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和思想参与,更强调情感的投入和行为的付出。这样,学生就能逐渐生成一颗劳动的心,在今后面对劳动任务时,能够具有“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一旦具备这样的欲望,学生便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劳动倾向,可以自觉遵守各类规范,进而有始有终地完成各项任务。其次,劳动课程还有助于培育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包括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方面。这些品质既是学生应该具备且能够具备的美德,更是为今后顺利进入劳动世界所作的必要准备。事实上,一个经受过良好劳动课程的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劳动任务时,同样能够高品质地完成这些任务,这是因为劳动课程让学生具备了应有的品质,懂得如何去行动与改善,更懂得如何分工与合作。另外,在劳动课程中形成的劳动集体,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获得广阔的人际交往机会,这将激发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逐渐养成自主、自觉、自省的习惯,最终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学生相互鼓励,养成学生坚韧的个性品质,更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勇于担当的社会品质。总的来说,这些品质不仅让学生具有了主动性,还让他们越发懂得如何通过劳动去获得智慧力量。(四)养成学生的劳动精神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精神被视为一种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是通过劳动课程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劳动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其实,劳动课程让学生从事的劳动不同于成人世界的劳动,学生劳动是一种能锻炼其体魄、磨炼其心智的实践活动。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深层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劳动课程还能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其个人志向和志趣,懂得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相关联。其次,劳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秉持关于劳动的人格特质。因为“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即是说,只有劳动能够证明人之为人,能够突出人的独特性。显然,注重实践的劳动课程能帮助学生人格得以进一步完善。为此,劳动课程应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注意避免把实践活动“沦为”表层的游戏体验。因为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和理解,而游戏体验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表层感受,它不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领悟。显然,新时代劳动课程强调前者而非后者。这样一来,劳动课程对学生而言就不是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是丰盈内在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获得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三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实施为实现劳动课程育人价值,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对劳动课程实施提出七方面的建议:劳动项目开发、劳动过程指导、劳动周设置、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劳动课程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根据以上建议,劳动课程实施可以归纳为以下主要方面。(一)合理设置劳动时间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科目的教学时间主要包括每周至少1课时的劳动课以及每学年设立的劳动周。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劳动课程得以有效落实。劳动课程作为活动课程,其对应课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校本课程的课时统筹使用。由于课时作为教学活动的时间单位,主要依据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长和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制定。因此,劳动课时的安排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劳动项目难易程度来决定。在周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安排劳动课时。以劳动项目难易程度为例,如对于“收纳与整理”这一类较容易的劳动项目而言,可以把每周至少1课时的时间拆分开来安排,将40分钟的劳动课时拆为2个20分钟或是4个10分钟。而对于较难或是需要长期跟进的劳动项目,则可以采取延长单次劳动课时长度的方式,或是课时连排的方式进行。虽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前提在于保证每周至少不能少于1课时。此外,劳动周作为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与劳动课时相互替代。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周是“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为充分发挥劳动周的意义,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周一般每学年至少一次。可以是某个节假日,也可以是某个纪念日,还可以是某个时节。第二,劳动周应当以集体劳动为主,且可以打破年级限制。一方面在于丰富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其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在于增强学生的劳动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热爱劳动的思想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形成”。通过集体劳动,学生能够更加懂得劳动对个人、他人和社会的意义,进而丰富自身的劳动情感。第三,劳动周应以校外劳动为主。为加强学生与劳动世界的联系,劳动周必须为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的机会,如到种植基地、加工车间去实践、感受与领悟。第四,要有明确的任务规划。为避免劳动周出现只有“劳动”没有“教育”情形,在设置劳动周时必须提前明确相关目标与任务,重视实践的内化,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精神的自由以及品格的完善。(二)积极开发劳动项目劳动项目作为落实劳动课程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为确保劳动项目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在开发劳动项目时须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制订清晰的项目目标,即明确劳动项目应当达成的劳动素养。如“三维打印制作家用小台灯”这一项目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要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品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二是要选择适当的项目内容。虽然,劳动教育必然包含“苦”的部分,但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当代社会的劳动项目不应过于强调“忍耐劳苦”,这样很可能带来学生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排斥。因此,在开发劳动项目时,必须考虑学生身体和心灵的承受能力,要选择适当难度的项目,这些项目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又能带来一定的挑战。三是要确定合适的劳动场地。场地是实施劳动项目的基础条件,不同项目所需要的场地是不尽相同的。如生产劳动类项目多发生在农场、工厂里,而服务性质的劳动项目则多集中在社区场域下。劳动项目在设计之初,就需要确定项目场地,由此才能确保项目的有效开展与完成。四是要提供安全的操作方法。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有效模拟完成劳动项目,与教师是否提供了安全的操作方法息息相关。比如,在制作面食项目上,教师是否提炼出面食制作过程,以及是否向学生传授了厨具的使用方法,直接关系着该项目能否顺利进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课程育人价值,劳动项目还需要与本土文化、其他学科课程相联系。通过与本土文化相联系,劳动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增长文化自信,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进而自觉自愿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出自身力量。例如,剪纸、刺绣、竹编等传统工艺制作项目的开发,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独有技艺,还能使学生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培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劳动项目与其他课程相联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在设计劳动项目时,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跨学科完成项目的思路。譬如,结合所学的物理、美术等知识去制作陶艺实用器皿。(三)构建协同育人环境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学校劳动课程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从而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环境。这是因为家庭、学校、社区在劳动课程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且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作为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域,其对劳动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劳动素养。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乃至当下,由于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缺失,家庭劳动教育都较为缺乏。一方面,“劳动价值观的代际分歧”使家庭劳动教育出现偏差,即劳动仍被大部分家长视为一种生产性技能,未能关注劳动之于自我实现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劳动被家长置于边缘地带。基于此,学校必须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作为当务之急,帮助家长对劳动、劳动课程、劳动教育形成正确认知。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能为学校劳动课程实施提供丰富外部资源。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同,社区往往会基于劳动教育资源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关系,从经济生产的角度来对待劳动教育,借“教育之名”行“劳动之事”,由此使劳动教育成为“无教育”的“纯粹劳动”。这样就导致劳动教育走向不良结果。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沟通,打通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围墙”,尽力将社区资源发展为可借的、可用的劳动课程资源。其实,要想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环境,最关键的是让家庭、社区理解劳动的本质。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机构,为了充分落实劳动课程,有责任帮助家庭、社区相关成员理解劳动的价值,让他们知道“劳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它可以揭示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创造精神,揭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意义。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这样一来,相关者才会重视劳动课程实施,也才能形成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环境。基于此,学校需要给予家庭、社区一定的指导,将其发展成实施劳动课程的重要主体。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并不是绝对主导,如果从权力角度展开与家庭和社区的对话,那么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四)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评价须对促进目标实现、保障实施效果发挥重要意义。为此课程评价不能局限最终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和阶段成果。这就要求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这里包括三个步骤:编制评价细则、确立评价工具、提供持续反馈。首先,编制详细的、可用的评价细则。在表现性评价中,可操作性评价细则的缺乏使教师和学生失去努力的方向,让评价者无法诊断自己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更无法比较学生表现水平上的差异。为此,相关责任人应当编制出相应的评价细则,以此来解决当前表现性评价中容易产生的主观行为。比如,根据学生参与频度、参与时长、任务完成度等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同时确定出每个维度的评价标准。由此才能让师生明确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才能生成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其次,确立合适的评价工具。表现性评价通常会使用到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工具。一般来说,不同评价工具有着不同的功效。劳动任务单一般带有“考核”的性质,要求记录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劳动清单侧重记录学生劳动参与情况;劳动档案袋是一种过程性记录,要求收集学生在整个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基于侧重点的不同,在展开每项任务时,应当提前确立好相应的评价工具,由此才能获得理想中的评价结果。比如,生产性劳动评价一般更关注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因此常常采用劳动任务单这一工具;而家务劳动更多是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因而会用劳动清单来记录学生参与的劳动种类。最后,带着改进的目的提供持续反馈。劳动课程表现性评价,重在测量学生在真实劳动世界里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要使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持续提升,就必须重视反馈结果。这就需要使频繁的反馈和有使用这些反馈的机会成为评价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可以说是任何有效表现性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有效反馈应成为劳动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它既要能够让师生即刻感知并使用,同时还能让其通过调整得到改进。(五)加快课程资源建设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资源建设是实施劳动课程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确保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根据载体形式,课程资源载体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生命载体主要包括教育领域的相关利益者,如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等;非生命载体主要是一种非生命的物化形式,如文字、资源包、场地、设施等。劳动课程的实施需要生命载体资源的支持。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建设专职的教研员和教师队伍是劳动课程实施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劳动课程高质量实施离不开教研员的支持与引领。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劳动课程教研员的专业能力,确保关于劳动课程的教研活动能够常态化发展,以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各类难题。另一方面,专职劳动课程教师是实施劳动课程的主体。劳动课程育人价值实现与否,教师是一个关键要素。对于劳动课程教师而言,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劳动教育能力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只有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及培训,向其传达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和知识,肯定其关于劳动课程的规划能力和组织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劳动课程的主体,劳动课程的实施才能得以成功。劳动课程的实施还涉及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这类“条件性的课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劳动课程的实施程度。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要着重开发、整合、利用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课程资源,坚持以学生劳动素养发展为导向,并结合具体实际以满足劳动课程实施的需要。首先,要形成特色的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基于实际情况的不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须明确手册编写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指导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参照。其次,还要重视场地的建设,包括各类场馆、劳动实践室、劳动基地等。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以此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日常劳动场地。例如,在学校内建设“小苗圃”或“小农场”,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劳动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外资源对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性,通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此外,农村学校要注意充分利用其“天然场域”来开展日常农业生产活动,以弥补由于场馆缺失而对劳动课程实施所造成的影响。 (作者靳玉乐系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月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本文刊发于《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7期第19—26页,参考文献略。

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

2022-07-18

【好文共赏】王光明,刘静 || 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教育的基本方针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了落实党中央对教育的决策部署,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课标》)进行修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课标》)于2022年4月颁布实施。本研究将首先分析《2022课标》顶层设计的变化,再从课程标准主要组成部分——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方面对《2011课标》和《2022课标》(小学部分)进行比较研究,探析《2022课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策略。一课程标准发展取向:从“内容为纲”到“内容为纲+质量驱动”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学科课程标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过渡期(2001—2014年)和初创期(2014年至今)。前者实现了从学科教学大纲到学科内容标准的逐渐过渡;后者实现了从学科内容标准到核心素养统领的“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初步发展。随着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意见》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两个核心内容。本次义务教育课标修订在课程标准中融入学业质量标准,使“内容为纲+质量驱动”的课程标准发展取向逐渐趋于成熟。(一)《2011课标》:实现从“教学大纲”到“内容标准”的过渡2001年以前,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纲领性文件以规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为主。据史宁中教授回忆,直至1999年制定我国最后一个教学大纲时,编制者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仍是“应当教哪些内容”“应当教到什么程度”。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拉开了21世纪国家层面课程改革的序幕,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从教学大纲时代迈入课程标准时代。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双基”,以及经《2011课标》的修订和完善后提出的“四基”“四能”与“十个关键词”,凸显了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例如,《2011课标》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要求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能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学段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全面、持续与和谐发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虽然也提到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思想品德的养成,但主要是规定各学科的知识内容。由此可见,《2011课标》实现了从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大纲到关注个体发展的内容标准的过渡,不失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但处于过渡期(2001—2014年)的课程标准尚未形成与内容标准相一致的评价体系。(二)《2022课标》:实现从“内容标准”到“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统整发展数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课程标准不能仅仅停留在规定学生“学什么”的内容为纲取向,应关注学生“学会什么”“发展了什么核心素养”。过去在课程标准中缺少学业质量标准,缺少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基本规定,作为教学指导依据的课标的指导力就会大打折扣。鉴于此,需要制定刻画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学业质量标准,积极回应并落实《意见》关于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使课程标准走向“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统整。《2022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22课标》小学阶段学业质量标准分别描述了各学段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以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主题为载体,形成与发展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情况。如果说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依据,那么学业质量标准则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和评价的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是现有课程标准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二者联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022课标》实现了从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两方面构建更为完善的义务教育阶段育人体系的飞跃。这一来自顶层设计的变化,引领着我国课程标准从“内容为纲”时代走向“内容为纲”与“质量驱动”并驾齐驱的新时期。二课程理念与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21世纪初期新课程改革的主题词是“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突破了“双基”只关注知识本身的局限,体现了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关注和要求。但“三维目标”仍有不足之处:其一是缺乏对教育内在性、人本性、整体性和终极性的关注;其二是缺乏对人的发展内涵特别是关键的素质要求进行清晰地描述和科学地界定。正因如此,“核心素养”一词首次在《意见》中被提出,其目的是借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培养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被作为此次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之一。下面根据《2022课标》的章节架构,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呈现数学新课标在小学阶段的课程理念与目标。(一)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至今为止,数学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思想在本质上有三个:抽象、推理和模型。据此,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为了彰显数学课程在培养不同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具有整体性与一致性的特点,《2022课标》直接以“三会”为课程目标进行顶层设计,以此统领“四基”“四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系。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因此需要通过数学特有的手段,比如“量化”“符号化”等方法,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的眼光可以看作数学抽象的门槛,更接近一种从数学出发看问题的角度,况且对义务教育而言,整体上也确实“拔”不到数学抽象能力那么高的程度。因此在小学阶段,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形成和发展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数学具有抽象的特征。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在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之后,需要借助数学的方法得到数学的研究结果,逻辑推理是数学得以严谨发展的有效方法。小学阶段需要有推理意识,包括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或运用算法法则,体会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过程,但还达不到逻辑推理的高度。因此在小学阶段,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形成和发展推理意识、运算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数学具有严谨性的特征。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描述与交流现实世界的表达方式。在得到数学的研究结果后,反过来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现实世界,构建数学模型是应用数学的基本途径。小学阶段需要有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如能够意识到生活中的大量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但还达不到数学建模的难度。因此在小学阶段,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数据意识,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数学具有广泛应用性的特征。(二)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2011课标》提出了体现数学内涵的“十个关键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因此,把这十个表述称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恰当的。《2022课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量感”,将这“十一个关键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并依据“三会”观点进行了归类。此外,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核心素养还具有可发展性,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表现分为了小学与初中两个层次,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1.数学眼光: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在小学阶段,数学眼光意味着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基本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观察,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及其现实背景,具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并感悟到符号的数学功能,能学会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并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此外,数学眼光还体现在学生能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因而《2022课标》指出在小学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相比于《2011课标》增加了量感。2.数学思维:推理意识、运算能力在小学阶段,数学思维意味学生拥有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知道可以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以及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能够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2022课标》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将《2011课标》中的推理能力弱化为推理意识,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3.数学语言: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在小学阶段,数学语言是指学生能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能够意识到生活中的大量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数学语言也体现在学生能够感悟数据的意义与价值,有意识地使用真实数据表达、解释与分析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现象。因此,《2022课标》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将《2011课标》中的“模型思想”改为更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模型意识”,“数据分析观念”弱化为“数据意识”。三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主要变化在课程内容部分,《2022课标》未改变《2011课标》对小学数学内容领域的划分,仍包括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不同的是,《2022课标》调整了学段划分以及部分领域的内容结构,并更加注重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布局(见表1)。表1 两版课标小学阶段课程内容主题的比较由表1可见,《2022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结构化特征,分别对四个内容领域进行了整合或调整。其中小学阶段“数与代数”将五个主题整合为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两个主题;“图形与几何”部分将四个主题整合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统计与概率”把“分类”调整为“数据分类”;“综合与实践”设计了“主题式学习”。此外,与以往不同的是,《2022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呈现上,分别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展开描述,以对教学实施与评价提供依据,提高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新课标对四个内容领域中具体知识点作出的改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与代数:强调代数推理1.新增“计数单位”,感悟运算的一致性《2022课标》要求学生在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意义的同时,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巩子坤、史宁中等人论述了借助计数单位进行算理推演、算法推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实现小学分数运算与整数、小数运算前后算法的一致性上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数与运算”中,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均要以“计数单位”作为核心要素统领,使学生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都要在相同计数单位下进行,感悟数运算的一致性。2.补充“基本事实”,推动小学代数推理《2011课标》只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提到“基本事实”,用于几何推理。实际上,代数中也存在广泛的演绎推理。小学阶段的代数推理主要体现在理解符号的意义与数字的不同属性,明晰加减乘除运算中的算理等。鉴于此,《2022课标》在“数与代数”部分增加了数学基本事实:“等量的等量相等”和“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目的在于关注代数领域的逻辑推理,并作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推理的依据,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除此之外,基于保证数学概念教学完整性的考虑,《2022课标》将数与代数中的负数、方程、反比例等知识点调整到初中阶段进行系统学习,其中负数会作为主题活动与项目学习的知识在第三学段“综合与实践”中出现。(二)图形与几何:加强几何直观1.增加两个“尺规作图”,加强几何直观《2022课标》在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增加了两个尺规作图:“作给定线段”和“作三角形周长”。目的是改善小学生动手操作少的现象,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图形的性质,增强几何直观。2.借助实物,提升空间想象力《2022课标》多次提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在于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三维立体图形与展开后的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三)统计与概率:形成数据意识1.将“分类”调整为“数据分类”,形成数据意识《2022课标》将《2011课标》第一学段中的“分类”调整为“数据分类”。“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信息对事物进行分类。除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物体的简单分类外,也提倡让学生经历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程,感悟如何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确定标准,依据标准区分事物,形成不同的类。在学习统计图表时,学生将进一步认识数据的分类,从中感悟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不仅为统计学习,也为数学学习奠定基础。2.增加“百分数”的统计意义,顺应大数据时代《2011课标》将“百分数”放在“数与代数”部分,要求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化。《2022课标》则将“百分数”放在“统计与概率”部分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并结合统计图体会百分数中蕴含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四)综合与实践:强调跨学科的应用意识1.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2022课标》的重要变化之一。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跨学科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发展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感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与表达,进而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2.低学段以“主题式学习”为主,加强学科关联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其中小学以主题式学习为主。主题活动又分为两类: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与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将面对现实的背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2022课标》分别为小学三个学段提供了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的名称及具体活动内容,要求教材编写与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主题内容的选取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达到主题活动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四课程实施:转变“基于经验的教学”为“基于课标的课程实施”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标准,是课程开发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的准绳。然而,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忽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考试大纲设计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往往带有机械和模式化的成分,未深刻反映课程标准在相关内容上的要求。我国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领,将其贯穿课程标准修订的全过程,使课程标准的各个组成部分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贯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理念,将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目标制订、教材编写、考试评价等一系列课程实施活动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经比较发现,《2022课标》与《2011课标》同样重视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与考试命题、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上的指导作用。不同的是,《2022课标》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独列出。(一)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起着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作用,它规定着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目的。立德树人是本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落实此项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应当成为贯穿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的底色。为此,《2022课标》明确指出: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由于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所以教学目标的制订应有所区分。就数学推理而言,小学阶段仅要求学生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进行初步感悟,而初中阶段则进一步要求学生具有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另外,《2022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2011课标》以“四基”“四能”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准确把握数学内容,充分理解核心素养,在培养“四基”“四能”的过程中构建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的桥梁。对此,黄翔等人也曾提出要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以“四基”为基础,“四能”为途径,“三会”为行为表现,形成“四基—四能—三会”这样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二)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考试评价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促进教学的重要作用,《2022课标》提倡以教学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种方式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对于教学评价而言,日常教学评价应兼顾方式丰富、维度多元、主体多样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低学段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方式为主,小学高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评价做到关注学生的进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对于学业水平考试而言,当前“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教育现象深刻反映了考试评价对于日常教学的驱动效应。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学生学习是具有指挥棒作用的。因此,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学业水平考试应严格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在命题的内容与水平要求方面,应以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为蓝图,明确考查意图,合理创设情境,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三)关注核心素养发展的教材编写教材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彰显《2022课标》课程理念的教材正在如火如荼研制中。章全武提到,小学数学教材目标建设的素养化是落实小学数学课程素养化的关键,也是小学数学教师落实数学素养的支撑与依据。我们期待具有如下内容特点的教材问世:首先,在内容结构上注重整体性,以便利于教师组织基于自然单元并以核心内容为线索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其次,在内容组织上注重一致性,使核心素养的培养能贯穿义务教育阶段始终;最后,在内容的认知要求上满足阶段性的特征,遵循螺旋上升原则,助力“三会”的数学素养从意识到能力的形成。(四)促进教师深化落实课标的教师培训从目标、内容到评价,课程标准制定了详尽的理论框架,但最终落实的效果主要靠小学数学教师的实施情况决定。施良方曾指出:实施新的课程,要求实施者(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为了帮助教师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思路和要求,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意图,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2022课标》特别提出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一方面,《2022课标》提倡以研促学,以研促教,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寻求优化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2022课标》指出教师培训应面向全体教师,并坚持“先培训后实施”,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哪个级别的培训,乡镇、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与城市教师均存在显著差异。[22]为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2022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的培训活动中,应促进不同地区之间培训资源的均衡发展。五结语《2022课标》的颁布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正式进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深化课程改革阶段。《2022课标》是对《2011课标》的继承与发展,它将原有课程目标中的“四基”“四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根本,用“三会”观点作为顶层设计进行统整,完成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完善了课程标准的体系构建。课程标准改革的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师是课程标准顺利实施的关键,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领悟和学习新课程标准所具有的“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特点的同时,在新课程实施中特别要对以下三点予以重视。(1)教学目标的制订: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强调在“四基”“四能”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素养,这时三维目标将难以落实新课标改革的理念与目标,教学目标的三维机械化设计模式需要予以扭转。(2)教学内容的安排:小学数学的四个内容领域均蕴含了丰富的核心素养育人价值,教师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代数推理,并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与数的运算的一致性;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在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中应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在综合与实践部分,教师应选择适当的问题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组织学生通过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并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和发展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3)学业成就的评价: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育人体系更加完整,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学业质量标准,在阶段性数学课程学习后,评价学生“四基”“四能”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业表现,有效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作者王光明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静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稿件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公众号)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一

2022-07-18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一——研读课标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可以说,它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实事求是地讲,以前老师们对《课程标准》并不重视,有的知道,有的可能根本不知道,更谈不上使用和研读。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减负提质已势在必行,研读课标就是老师教学的必修课了。一、为什么要研读课标一位老师讲:“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没有研读过课标,只是凭经验教学,对教材哪一点都不肯放过,唯恐哪个知识漏掉了耽误学生。通过研读课标自己清楚了哪里该删、哪里该增,不仅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提高了效率,学生也对学习任务更加明确,我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了。”老师的这番话虽然道出了研读课标的重要性,但研读课标的意义不止于此,还应包括:1.研读课标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老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依据,就必须熟悉课标、研究课标。人在黑夜中行走,如果既没有指南针又不熟悉地理环境,只能看北斗星辨别方向。《课程标准》就是教学的“北斗星”。教学中,只有通过研读教材来理解课标,同时用对课标的理解来把握教材,才能突出目的性、针对性,让新课程改革落地生根。2.研读课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上每一节课之前都需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要将学生带向哪里(目标问题);二是怎么样将学生带向那里(方法问题);三是怎样确定已将学生带向那里(评价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加之学生积极努力,课堂才可能高效。也只有将这三个环节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推进,老师的教学才能步入正确的轨迹,否则,教学就会偏离方向,就不会有高效率。3.研读课标是多元化方法实施的需要。从课程标准到学生学习,其中存在较多的变量,有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则是无法控制的。如教师、学生这2个变量就是无法控制的——我们不可能让所有教师一个样,更不可能让所有学生一个样。那么,如何在同一个标准下实现不同的课堂价值追求呢?当然,方法是多样的,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多元的方法来实现,这就要求老师学习、创新各具特色的方法来落实课标的要求。二、怎样研读课标研读课标应该从整体研读、精细研读、对比研读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研读要清楚各学段(小学、初中、高中)教学的基本任务、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各学段分别有多少知识点。比如:小学一、二年级为一个学段,三、四年级为一个学段,五、六年级为一个学段,但在整体教学工作中,一至六年级又可划分为一个学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整体清楚小学3个学段的课程标准,仅以识字和写字、阅读为例:(一)识字与写字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三至四年级)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五至六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在这样的标准下,完全清楚小学一至六年级需要认识的汉字数和会写汉字数,可以让老师心中有数,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学生认识3000个汉字,也已基本掌握了常用汉字。(二)阅读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三至四年级)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2.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至六年级)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2.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三个学段要求学生分别背诵优秀诗文50篇、50篇、60篇,累计背诵诗文160篇,累计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此标准下,老师既清楚整体要求,又清楚各个学段要求,可结合教材有的放矢地授课,减少很多无效功,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精细研读是要让学生清楚各知识点的目标要求,也就是需要掌握的程度,主要在于了解、理解、掌握、迁移运用等方面。比如:七至九年级为一个学段,作为七年级语文教师,既要研学七年级的课标,也应研学整个学段的课标。应根据课标要求,清楚教学工作应落实到什么程度。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老师一般只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在书写速度上关注不够。可从中高考试题的量上看,也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书写速度都有明确的要求。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学生这方面的训练。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需要老师平时组织学生培训。现在很多学生书写姿势、握笔方法都不正确,字也写得七扭八歪。这与作业量大有关,也与老师不做要求密不可分。(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阅读速度的要求,肯定是中考出题的依据。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培养好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阅读训练,既会有好的效果,还不会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负担。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可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时,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时,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其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3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一至六年级需背诵160篇,七至九年级需背诵80篇,九年级毕业累计应背诵240篇优秀诗文)。(三)写作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在表达方式方面力求有新意。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出常见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四)口语交际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的交流方式。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5.讲述见闻时,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时,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6.讨论问题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五)综合性学习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与他人共同讨论并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的大事,就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并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或调查成果。在语文知识运用中,学会识别、纠正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注意拼写规则。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通过仔细研读课标,老师应清楚语文教学的各项要求,并在教学实际中得以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的分解落实定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教学效率自然提高。对比研读要把教材和课标进行对比,确定知识点和教学任务。教材是对课标的权威解释,是对课标知识点的重新布局。老师应对照课标搞清楚,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可以降低标准的。这样做,既不会给学生增加负担,也有利于教学。在做好以上“三个研读”的基础上还应突出一点,那就是最好把《课标》背下来。当然这是硬功夫,但只有对课标烂熟于心,备课、教学才会随心所欲、得心应手,才会高效备课、高效上课。研读课标的过程中,可考虑用思维导图架构知识网络,即在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网格,让每个知识点都单独呈现在网格中,闭上眼睛就能清晰梳理出所有知识。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思维导图,也就是在知识相对孤立的基础上,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如果思维导图仅仅停留在单一知识架构上,就不能用来解决问题,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架构出清晰的路径。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老师们应进一步研究这个课题,因为思维导图的运用目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一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对减负提质将是一次革命性的推动。三、课标研读应注意的问题老师们在细心研读课标后会发现,课标讲得很清晰,要求很到位。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还是把握不准确,也不明白如何验证自己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课标要求。实际上,教师在研读课标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可操作的角度去构思教学工作的下一个环节。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韩彪老师对此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第一,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来呈现心理动词。在物理学科课标中,一般是用“了解、认识、理解”等心理动词描述,不具有可操作性,如“理解密度的概念”。由于“理解”不具备可观测性,所以无法评价。但是如果将其分解为“能用密度概念解释具体事例,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把“理解”用“解释”和“计算”呈现,就具有了可观测性和可评价性。某些心理动词,可对应分解为如下词语:了解:再现、回忆、看懂、描述、说出、列举认识:辨认、识别、表示、区分、比较、判断、引用理解:解释、说明、判断、分类、归纳、计算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第二,用具体可描述的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比如,认识“分子的热运动”就是一个整体知识体系,它包括分子的结构特征、分子的运动规律、分子热运动的内能等。这几个部分,都可让学生分别用语言描述出来。第三,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比如,“说出或描述分子的热运动”一题中的行为动词“说出”“描述”,与其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就可以用“通过观察氮气气体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来呈现。第四,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估任务去验收目标达成的程度,并用相应的题目来评估(根据需要)。如:分子的热运动,要求学生100%掌握,可以用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和小测的方式来检测。这些只是在老师们研读课标时的简单提醒,其中心要意就是实现教学高效。其实,研读课标还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老师们在工作过程中要倍加留意。

暑假应该怎么过?

2022-07-18

暑假应该怎么过?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特级教师对你说作者:  杨希发暑期已经开始,最近几天和一些家长朋友聊天,发现很多学生和家长关于暑期学习安排有很多困惑,甚至非常焦虑。那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宝贵的暑期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呢?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建议一:制定计划,认真落实要想暑期学习有效果,必须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这个学习计划要详细,有可操作性,如:每天学习几个时段,多长时间,每个时段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休息娱乐等都要制定好计划。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个学习时段的长短要合适,一般小学生以30~40分钟、中学生以50~60分钟为宜,时间太长学生会感到疲劳厌倦,时间太短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在学科安排上,文理科内容、不同学科内容尽量交叉安排,以避免思维疲劳;在安排好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户外活动、郊游娱乐等。学习计划制定以后就要严格执行,随意打破就会使计划流于形式,自主学习成为空谈,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建议二:系统复习,补齐短板暑假正是学生通过复习,找到差距;总结得失,自我反思;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的好时机。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1.梳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是,按章节对照教材目录回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并逐一列出。如高中数学等差数列部分:(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等差中项;(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5)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6)等差数列的性质;(7)等差数列章节学习过的典型题型及解题方法等。通过梳理,系统复习相关内容,对遗忘或不熟悉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与理解。二是,把过去一年的各种考试卷、错题本找出来,针对曾出现过错误的地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逐一做标记,标记越多,说明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差距越大,越要重点复习与巩固。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应满足于“会做”,而是要理清知识的脉络,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吃透典型问题的解题策略等,既要知道“怎么做”,又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小学数学两位数的加减法部分:不应满足于具体题目的“会做”,还要总结出算理、算法。(1)两位数的加法,以25+38为例,算法之一:口算,首先用20+30=50,5+8=13,然后50+13=63;算法之二:列竖式计算,首先各位数字相加等于13,各位写3,十位进1,十位数字相加等于5,然后5再加上进位1等于6,十位写6,从而得到25+38=63。(2)以两位数的减法65-27为例,算法之一:口算,可以首先用65-25=40,再计算40-2=38即连减法;算法之二:列竖式计算,个位5减7不够减,向十位借以为10,10减7等于3,3+5=8,即个位为8,被减数十位6被借1为5,5-2=3,即十位为3,结果等于38。在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既动手计算,又动口说算理算法,才能熟练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2.补齐知识点的短板列出知识点的过程是对过去一年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在此基础上,针对找到的薄弱知识点,要进行重点突破,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一是,针对课本中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定理及其证明和典型例题进行系统复习、理解与记忆。二是,对课堂笔记中教师补充的、口头讲解的内容进行全面再复习、再理解、再训练。三是,对曾经出现错误和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除了重点复习外,还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把以前出现错误的题目重做,出现错误再巩固,直至完全掌握为止;第二,举一反三,自主遴选与这些知识点有关的题目进行加强练习,发现问题继续纠错,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彻底掌握为止。3.检验复习的效果从以前本单元或章节的考试卷中遴选1~2套,把答案去掉,在规定的时间内测试练习,一是检验知识掌握的准确度,二是检验知识掌握的熟练度。测试后自评,准确无误的知识点过关;存在问题再复习巩固,重新过关,直至彻底掌握。建议三:完成作业,巩固成果1.先复习,后作业完成作业应该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即先复习后作业,具体办法为哪个单元或章节复习结束,完成与之匹配的作业。2.限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作业时,不要边看资料边写作业,也不要做一道题核对一个题目的答案,而是要限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做作业,都像考试一样经历读题、审题、思考和完成题目解答的全过程,思考3分钟没有思路的题目暂时略过,待其他题目解答完成后,再研究这些题目,以便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结束作业。3.自我评判作业作业完成后要自我批改作业,对批阅的作业进行分析:哪些是准确无误的;哪些尽管答案对了但原理还是模糊不清的;哪些是不会的。4.查漏补缺补短板这个过程可以分以下层次进行:作业完成准确无误的,转向训练熟练度,保证快且准;模糊不清的做好归因分析,补齐知识掌握的短板,确保学懂弄通;不会做的通过查看教材、笔记、讲义或向老师、同学、网络等寻求帮助,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并完成解答;实在无法完成的记录下来,回到学校后及时请教老师。5.自我测试检验成果    学生自己组卷自测,题目可以在以下材料中遴选:过去做过的试卷、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和定理的证明等;以前作业中的题目;有能力的同学自编或改编的一些题目。在遴选、自编和改编题目时,对以前出现过错误的知识点,要着重安排题目。测试后,及时自评,对出现错误的知识点,重复“复习纠错——组卷自测——自评分析——复习纠错”的过程,直至问题解决。    建议四:提前预习,打好基础预习是暑期学习生活的重要一环。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更是如此。预习作为系统学习的首要一环,能使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由于提前了解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大幅度提高听课效率。但是,一些学生往往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因而常常忽视预习这一重要环节,导致有时顾得上记笔记,就顾不上听课,顾得上听课,就顾不上思考,使学习陷入恶性循环。那么,预习什么内容?又应当怎样预习呢?1.预习的内容预习的内容以新学期将要学习的学习内容,如果无法做到学科全覆盖,也应以主要学科或本人的薄弱学科为主;以阅读性内容为辅,如: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名著、小说、科技专著、科幻小说等;以拓展性的内容为补充,如:时事新闻、重大事件等。2.预习的方法第一,浏览教材。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知,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预测哪些可能是重点内容或核心知识,并标记出来;对自己不熟悉,没有接触过,或可能成为自己学习难点的内容,做重点标记,将来听课时做重点关注。第二,扫清障碍。对照预习内容研判需要的预备知识,并检查自己对这些预备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缺陷的,通过复习扫清障碍。第三,尝试训练。尝试完成课后的思考题或练习题,不会的可以再次阅读教材或参考其他学习资料后完成,还不会的做好标记,在课上注意听老师讲解或同学的思路。建议五:劳逸结合,合理休息俗话说,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用到学习上,也是如此。会学习的人一定是会休息的人。善于劳逸结合,合理休息既是确保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该休息的时候放松休息,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条件。否则只能勉强算一个会临时抱佛脚的应试教育学生。暑假也是学生陶冶情操,观察自然,丰富阅历的大好时机。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借以调整好心态,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心理准备。适当安排郊游活动,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写一些郊游日记、游记、观察笔记等,既愉悦了身心,又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安排一些文体健身活动,既提升艺术修养、提高运动技能,又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安排做一些家务劳动,体验家务劳动的辛苦,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深情厚爱。切记不要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更不要心醉于网络游戏。玩物丧志,既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又会丢掉自己美好的前程,多少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惊醒!同学们!暑期生活即将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担起历史的重担! 作者简介:杨希发,男,1963年2月生,特级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天津市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曾任天津市宝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数学教师、班主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进行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得市级以上奖励,主持多项市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其成果三次获得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哈斯朝勒:多元化路径落实劳动教育

2022-07-14

哈斯朝勒:多元化路径落实劳动教育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其中,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路径遵循。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是既能够自食其力又能够为社会贡献自身价值的公民。近年来,劳动教育快速发展,各地积极探索与落实,呈现出多点开花、欣欣向荣的态势,但仍存在学生劳动意识薄弱、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师资短缺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构建全面育人的劳动课程体系、形成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共同体、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成为教育部门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问题和实施路径。  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凸显对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当前新版课标为基础,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劳动教育应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使其真正发挥“以劳育人”的价值与功能,为培养具备劳动素养的“完整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构建全面育人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构建全面育人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要从以下四方面发力。  一要合理规划开设劳动教育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主轴,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根据学生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挖掘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二要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一方面,学校要推进课程融合和学科渗透,注重知识内在关联及与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全面提高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另一方面,教学中要注重以大概念为理论基础,将核心知识融入学科或跨学科的主题、项目或任务中,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效归纳和整合学科知识点,实现劳动教育的增效提质。  三要强化劳动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学校要深入挖掘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结合学校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积淀,传递劳动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身体在场”的劳动体验,创设学生的具身体验及“身心一体”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四要倡导劳动课程评价方式多元化。在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上,可采用教师、学生、家长多个主体,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等方面,进行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形成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共同体  劳动教育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空间,只有密切合作、三方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形成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共同体,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家庭是基础,重在开展日常生活自理、自助和自我生活管理劳动,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体现劳动教育的日常性、连续性和生活化。如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家长可通过与孩子一同做饭、种植盆栽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和分担家务,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智能家电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  学校是主导,学校重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塑造基本劳动品质,体现劳动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制度化。  社会要支持,在政府统筹下,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对劳动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以充足的社会劳动资源支撑和保障育人目标的实现,使劳动教育贯通课堂内外、校园内外,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真实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感受劳动价值。  提高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当前劳动教育师资较为薄弱,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制约因素,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教师要从内心真正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在发扬专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劳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学校要通过参与式、体验式、探索式等方式,创新开展劳动教育教师教研和培训活动,深入研究劳动教育教材与教学,把握劳动课程任务群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不断探索和创新指导劳动实践的方法,从而整体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原载6月7日《中国教育报》。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