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情况

2022-04-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局长  田慧生一、修订的主要背景1.中央作出新部署。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改革发展要做到“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必须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2.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不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2011年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需要强化课程对在线学习等方面的支持与指导。这些都要求必须深教育部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3.课程实施中发现新问题。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各课程标准,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学段纵向有机衔接不够,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规定,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缺少科学依据,课程实施要求不够明确等,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根据课程改革自身规律性要求,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二、修订的主要思路1.坚持目标导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增强课程思想性。2.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3.坚持创新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三、修订的主要过程经历了组建队伍、总体设计、调研论证、组织修订、开展测试、征求意见等环节。一是组建队伍,成立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承担修订任务。二是总体设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进行整体规划,并指导落实。三是调研论证,开展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课程内容结构化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深入研究把握国内国际课程改革新趋势。四是组织修订,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按照先修课程方案、再修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分项、分段推进修订工作。五是开展测试,组织浙江、河南和甘肃等15个省近6万名学生进行课程标准测试,根据结果进行修改。六是征求意见,分别征求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教师、教研员等各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2021年4月至12月,国家教材委及其专家委员会审议审核通过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四、修订的主要变化1.关于课程方案。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2.关于课程标准。一是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五、颁布后的主要工作安排一是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提供培训资源,帮助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二是强化课程落地实施制度建设。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课程实施办法。各省要对学校规划课程实施提出工作要求。三是全面启动相关教材修订工作,为学校教学提供有效支持。四是围绕课程实施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创新实践。

课程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8-06-09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1. 教师教育课程理念。 在探讨教师教育课程理论的过程中,研究者主要在综合分析现代教育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与教育发展趋势探讨教师教育课程理念问题。研究者特别重视从国外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中获得启示。 概括教育课程理念研究成果,可发现其特点如下:一是新的现代教师教育课程应是理论取向与实践取向平衡,师范性与学术性融合。2008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及专业标准, 都非常注重结合实践的教学和教育实践本身。各国都通过强调实践来纠正过去过于理论化的课程,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另外,追求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也是现代教师教育课程理念的重要方面。如戴伟芬系统分析了美国教师教育课程一百多年以来的思想流变后,认为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演变过程是教育者关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不断抉择的过程,到20 世纪 80 年代以教师认知为中心,在专业取向和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指导下,探寻师范性和学术性的融合。二是教师教育课程尊重多元文化,体现多元文化特色。有研究者指出,随着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凸显,中小学教育更需要擅长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在美国,针对现实中孤立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其低效问题,提倡设置基于全球观培养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使教师具有广泛的多元文化知识基础、态度,形成持续跨文化教学能力。三是尊重学生差异,增加课程的包容性。孔繁成考察了当今英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后指出,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多样化学习诉求提供服务是英国等国家的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 2. 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首要解决的问题,而目标则是直接指导课程体系及内容建构的依据,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确立怎样的目标也成为研究者探讨的热题。首先,研究者探讨了建立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原则。 吴锋民认为要从坚持专业化为导向、坚持能力导向和坚持实践导向三个方面来明确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许多研究者认为,课程目标的全面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则。有研究者指出,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看,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是多层面、多领域的,必须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整合。其次,许多研究者力图从教师素养和专业化发展需求方面构建起教师教育目标体系。如侯蓉提出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应包括:①教育信念与责任,即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相应的行为,要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要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 ②教育知识与技能: 一是要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二是要具有开展教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要发展自我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了解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等三个方面。③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体验,即要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该方面的研究也较为丰富。综观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研究,可将已有研究概括为两个方面。 1. 现有课程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 研究者通过调查、访谈、资料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类型过于单一,教育实践薄弱,课时不足、地位不高,专业信念与责任关注不够,专业技能课程欠重视等是存在的主要课程结构性问题。如有调查显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公共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比例达到了 80%,而教师教育类课程学分比例不足20%,从而导致教育类课程学分比例得不到保障,使得师范的特色不强,不能体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王艳玲认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在强调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却忽视实践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的价值。 2. 在理念与目标导向下提出调整课程结构体系的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建议,如增加课程类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重视教育实践环节,增加其教育教学时数;重视教师道德与心理教育,设置必要的职业道德课和职业心理健康课程;专业技能课必须保证一定的时数,并建立相应考评制度。张传燧等课题组的成员指出国际教师 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有:①教育类课程门类多,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大;②课程设置开放灵活;③课程设置紧密中小学实际,注重实用性;④课程设置中教育实践所占比例较大。这些特点将是今后在建立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张泽洪曾指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调整课程结构,可将课程结构分为通识课程、科学专业教育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三大类;其次要增设特色课程;第三是优化教育课程,主要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即将现有教育类课程与课程标准建议的课程模块进行内容的充分整合,课程模块的优化和课程教学组织管理机构的调整来实现。 二、后继及展望 1.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的深入研究。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如何实施课程标准,或说如何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如怎样落实“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等课程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这些理论怎样转变为课程行为;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应该怎样加强教师教育中的教师培训;应该如何结合课程理论、课程目标及结构内容体系来改变教师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等。 2.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修改和完善研究。 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并非完美无缺,而且课程标准本身也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适应当前的教师教育实践和教育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 这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两方面要求: 其一是要继续深入进行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加强教师知识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以理论为导向,对课程标准进行完善,提高其科学性;其二是要在实施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修改完善“标准”,增强其实践性,保持时代性。 文章转自(有删减):郭平,谢丹.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高教研究,2013(01):86-89.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8-06-02

摘要:核心素养体现了个体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调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表现,体现了学科知识育人的价值所在。针对语文研究性课程进行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的分析,既可以调整学习目标,又关系到学习内容的重新构建,创新探究方式。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分析语文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以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对于学科的本质以及教育对象有本质的认识。本文主要对于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且研究了语文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于语文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一、核心素养概念阐述 核心素养的概念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本世纪初提出的。核心素养具体指的是学生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应具备的有利于其终生发展并且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主要指的是个人修养方面,社会关爱,爱国情怀以及自身的协同合作精神,创新发展精神。在教学方面,核心素养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变教学为教育,对于课程内容有清晰的把握,抓住教学关键,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核心素养,将素质教育具体化,有利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学科特色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习领域的知识体系方面。二是共通素养,主要指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三是自我发展素养,具体指学生个人心智成熟程度。 二、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的确定需要根据当今时代以及社会对于语文学科的具体要求所决定。新课程标准修订,将“语文素养”归纳为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中的主要部分。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对于基本语文知识的掌握。包括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文学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二是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文字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正确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四是学生的思辨力、想象力以及研究力。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语文核心素养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具体制定。学生年龄较小时,核心素养偏向于学科化。随着学生年龄的逐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便更加具体。 三、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学中的典型问题 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对于语文课程以及教学现象的正确认识,探讨并解决语文课程在实施中的问题,掌握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语文课程与实施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如下。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过度依赖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降,独立思考空间较小,难以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过度依赖,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阅读,阅读资源不足,教师在读书方法上对于学生的引导不足。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过度依赖,教师采用陈旧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中对于文本过度依赖。对于文本进行精讲精练,但是却忽略了文章之间的联系,缺乏对学生整体意识以及批判思考的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过度依赖,学生课下的阅读空间过少,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量的扩展。教学内容过于书本化,与社会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2)语文课程结构与价值问题 语文课程中的言语文本,语言运用知识以及语文活动在教学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价值。语文文本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功能。语文活动具体指的是什么,语言运用知识的有效性如何体现,如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何扩展,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以及读书习惯如何提高?如何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培养,体现核心素养的真正价值?在语文研究性课堂中如何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等。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从核心素养角度分析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1)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实现语文的课程目标语文课程需要在核心素养作为理论基础对当前的问题进行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于语文核心素养有较为根本的认识。根据语文核心素养制定的语文研究性课程目标,需要更加切合语文的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师生均需要正确认识语文文本,语文知识,学生个人能力语文素养之间的联系。综合考虑多种情境,将语文的言语活动与情境联系起来。语文的文学素养,依靠语文言语活动产生。因此言语活动需要具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成功掌握语文知识。言语活动作为学生自己对于语文的体验活动,实践活动,其方式可以多样化。多样化的研究型语文课程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语文学科的真正魅力,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有真正的理解。 (2)语文课程系统的重建要解决语文教学模式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对于语文课程系统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重新构建。蔡健以核心素养为根本要求,提出语文课程可分为如下几类。语文基本理论课程,语文教学规划实施课程,语文教学案例研究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技能课程;语文教育史论,语文教育名著导读,语文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语文教师名师研究等。本文中针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在研究性课程教学的具体过程中,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际的实践案例以及历史文献对于问题进行根本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深化学生认识,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实践课程中。与此同时,需要保证课堂的开放性,动态性,引导学生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的本质进行思考。 (3)转变教师角色 语文研究性课程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研究课题中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帮助学生在进行语文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语文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在这种特点之下,教师需要从课程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引导者,示范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研究,教师角色的转变必然引起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语文课程虽然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语文概念体系以及语文内容范畴,但是,课程的针对性不足,实践性不足,面对教学改革的新浪潮难以适应。缺乏对于课程问题本身的敏感度,未能彰显语文课程的根本价值。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研究性课程的开发十分重要。单独展现语文研究性课程,可以有效彰显语文教学的课程价值。 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语文研究型课程内容开发以作品鉴赏为研究内容。   作品鉴赏所用作品,包括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影视作品。文学艺术作品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可以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以及影视作品进行研究欣赏。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鉴赏性,欣赏比较性阅读以及专题阅读等模式,帮助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以及作者的表达技巧等做深度的探究。如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文章可以研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雨巷》、《蒹葭》做比较阅读;古典诗歌中的景情关系以及《水浒传》中的侠文化等等。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可以对常见观点进行质疑、否定以及批判。让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养成阅读过程中的独立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教材作为研究内容。教材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精心编排和整理的。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在不同的时代下,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雷雨》中谁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杀手;《林黛玉进贾府》中引导学生探究小说中的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等。借助教材作为研究型课程内容,可以避免研究内容的盲目性。在巩固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同时掌握语文研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将语文知识作为设计研究内容。汉语作为我国的特色语言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将语文知识作为研究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汉语特色,感受语言的美丽,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课程设计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有趣的教学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一些难以记识的文言古字,可以采用“五行玄机”方法有规律的记识。对对联的发展历史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撰写春联。加深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以文化背景作为研究内容。特色的文化背景指的是乡土文化以及校本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可以安排学生以家乡为主题,通过网络、典籍查找以及实地走访等方法,对家乡文化进行探究。在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其对于家乡的自豪感。以齐市为例,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古文化典籍,对乡土文化进行探究。齐市是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可以以齐市的鹤文化以及旅游文化进行探究。以时事热点作为研究内容。作为学生,不仅要对书本知识有所掌握,还需要关心家事,国事,拓宽自己的眼界,将时事热点引入研究范畴,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求知欲,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时事热点作为研究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其多角度分辨问题的能力。 六、教师在研究型教学课堂中具体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内心,激发深层学习兴趣成功教学的秘诀在于兴趣。建立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从学生的内心做起,才可以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要实现研究型课堂教学,前提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课堂学习为“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觉理解与领会,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我有一个梦想》为例,这是一篇在中外演讲史上都文采斐然的篇章。学习演讲辞,侧重拓展运用。在中学阶段学习演讲的技巧,体会演讲的魅力,提高演讲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所以讲这篇课文之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备课, 将理性的学习寓于感性的引导之中。比如课堂问题的设置: 文章前两段中“一百年前”与“一百年后”语言的运用很有冲击力,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文章中对斗争方式和斗争决心的表述类似于《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请愿的深沉反思,你的体会是什么?比如,课外辅助材料的运用:给学生们观看作者演讲的现场画面,把精彩语段的英文翻译教给他们,让学生们感受文化、激情是没有国界的。再比如,课上用激发的语言“挑逗”学生: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朗读文章最后六个自然段,让“自由之声”在六班响起!五班的同学们,半个世纪前的中国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下生活的很没有人权,如果要你来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你会怎样激情的表达?等等方式,意图都在于燃烧起学生的情感热度,最大限度的贴近文章情境和作者灵魂。 (2)以合作探究为主,打造自主发展的生态课堂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主要目的。教师要在课前给学生安排教学前测, 针对学生自主阅读后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高效的备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领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体验,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中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时,我发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在读一些课外文言文段落的时候,读不懂就放弃了,而我在讲解的时候,学生能够仔细听认真思考的也很少。所以,很多文言阅读训练就这样流于形式。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想办法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阅读分析中来。所以,我尝试给学生分组,每组 5 人左右,由一名同学主要负责翻译,而其他同学帮助他解决难点,并对一些问题来进行讨论。一节课的时间完全交给了学生,相对于之前的教师单一的讲解,学生参与度很明显提高了许多。很多学生由以前的看不懂也不听转变成开始看,认真听,而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也促使他们在主观上开始认真阅读。学生之间的学习性讨论与交流,更利于他们对于问题的发掘及探讨,相对于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流,虽然学习时间会长一些,但是,创造出来的学习机会确是更多。 (3)发展学生能力品质,生成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明确自己引导者身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非一味的以“教”为主。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用课外资料,弥补学生阅历较浅的缺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体验学习中的乐趣。教师需要把握课程文本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连贯教学思路,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学生发展,还要帮助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以及个人能力,践行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七、结语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语文教材的改革为教师拓展了教学空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局限于教材的情况。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以及实践应用,没有得到正确认识,研究型课程的内容以及问题的设置缺乏深度。在以核心素养为根本的基础下,进行语文研究课程的探究,可以整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促进学校的课程发展。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设置教学目的,重新建设教学体系,完善教学系统,可以让师生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以及评价管理者。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本要求的语文研究性课程的开展,可以体现语文课堂的特色,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引领教学的发展。 文章转自:陈芳,王涤菲,孙景峰.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黑河学刊,2018(02):136-138.

高效课堂的构建及其策略

2018-05-28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领域。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关注和 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保证学生日常生活的休息和必要的身体锻炼,构建学习共同体,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的内在条件。通过教师转变角色、改进教学方法、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以“为学而教”理念的变革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的外在条件。建构高效课堂需创新“为学而教”的课堂理念,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有效组织教学内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不仅是一种应然的课堂,也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选择。在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分别对高效课堂的理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教师“为学而教”,学生合作学习,教学内容有效组织的学习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 一、建构高效课堂的主要条件 佐藤学教授在分析日本课堂教学的现状时认为,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课堂能实现学生的学习权;二是单靠教师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而没有把课堂创建为学习型的共同体。与此相对照,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问题与之十分类似,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兴趣关注不够,在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方面尚缺乏明确的认识和行动;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为教而教”仍然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理念与方法,在“为学而教”方面尚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和实探索。当前,建构高效课堂需注重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两个方面。 (一)内在条件:以“学习共同体”为依托保障学生学习权 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既是“学习共同体”的愿景,又是高效课堂建构的内在条件。其中,学生的态度与兴趣是保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内因,只有学生的态度与兴趣的充分展示,学习共同体才能真正成为温馨与舒适的家园。传统的课堂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场所,这种课堂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而缺乏生命的活力与气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与学习方法的掌握,久而久之便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高效课堂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共同体,而且是教师专业提高的共同体。反过来,教师专业的提高与发展又可以推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而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蕴含着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而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剥离开来,变成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活动。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方法,让每一节课都充满趣味。在课堂里,学生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受到爱和温暖过程。在学习共同体课堂里,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觉主动地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更为高效,这是关乎教学活动成败的内在因素。 从目前国际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来看,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此,佐藤学教授系统地论述了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日本学校的实践案例。美国的贝尔·胡克斯教授在其专著《教学共同体:教育学的希望》中也论述了西方课堂教学中的共同体建构方法。国内有学者专门论述了学习共同体课堂的内涵与特点,并把它作为构建课堂教学论的基础概念。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要把构建学习共同体作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专门领域,与国际教育接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兴趣,在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让学生的学习权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保障,并通过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与研究,为学生的学习权负责,让课堂共同体真正成为师生教学活动专业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的乐园。 高效课堂除了构建学习共同体之外,还要考虑学生参与学习共同体学习的前提条件,即保障学生以充沛的精力与良好的情绪状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就必须保证学生课堂以外充足的睡眠和应有的体育锻炼,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世界里尽情地生活、体验、感受、放松和锻炼,这也是保障学生学习权的基础性条件。所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关注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保证学生日常生活的休息和必要的身体锻炼,构建学习共同体,这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内在条件。 (二)外在条件:以“为学而教”理念变革 教师教学方法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变革之所以困难,不仅是因为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更是我们课堂教学方法理念问题。“为教而教”是传统教育学的核心理念,强调教师有效地教学,忽视了教师教学的对象性——不在教材,而在学生;不在教师之教,而在学生之学。所以,“为学而教”成为现代教育学中教学方法变革的核心理念。 “为学而教”,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由执教者、指导者转变为合作者、参与者,在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时参与到学生中来,让学生不断地暴露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改进教学方法。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法,学生是课堂中的倾听者。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学生处于被动静听状态,单调乏味,加上内容过多或过长影响了课堂效果。因此,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作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外因,应该让教师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对象性,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成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主人,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倡导对话教学,变革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多向、互动的教学对话。再次,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是学习共同体中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更是一种注重交往的情际性师生关系。师生关系长期被所谓的知识传授所支配,从而形成了一种简单的“事际”关系,而非良好的“人际”关系。重构师生关系,不仅在于适应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且在于与民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确立,进而彻底实现师生之间的“情际”基础上的“事际”与“人际”关系的结合。最后,“为学而教”还建立在教师“为教而学”的基础之上。“为教而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即教师作为教育专业工作者,不仅职前专门在师范学习,而且职后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使其真正成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智慧的教师。“为教而学”表明了教师专业学习的目标性与方向性。正如《礼记·学记》所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只有教师“为教而学”,学而不厌,方能“为学而教”,诲人不倦。 二、建构高效课堂的策略 构建高效课堂需要以高效课堂的内、外条件为基础,结合高效课堂“为学而教”的核心理念,具体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策略。 (一)创新“为学而教”的课堂理念 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尤其是要转变“为教而教”的教学观,倡导“为学而教”。理论界、研究者要研究“为学而教”的理论与基础,实践界、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探索“为学而教”的路径与方法。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在不断学习新的理论与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教师“为学而教”的课堂变革策略包括以下内容。 1. 提升教师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大的专业自主权,但现实中教师常常因专业水平较低而不能有效地发挥专业自主,或因专业意识差而放弃真正的专业自主,于是,课堂教学按照功利思想的惯性而运转。教师不能相信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大量布置作业,或者教师怀疑其他教师布置了大量作业而“不甘落后”。如果教师真正能做到专业自主,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少布置作业或布置弹性作业或分层布置作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学生回到家里后的休息、娱乐与睡眠时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准备。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自主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这两件事恰恰是高效课堂的内、外条件。因此,教师的专业自主能力是衡量高效课堂教学真正落实的必备条件。教师的专业自主能力是教师通过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而获得的。除了教师自主的学习与专业发展之外,教师培训中理念的转变与方法的指导,对于重塑教师的专业自主的信心,提升专业自主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扩大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功能与效果 教师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思维的灵活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对高效课堂教学都有较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机智制约着教学决策、方法选择、课堂问题解决的机制等。教师的教学机智在学习共同体课堂中能发挥教师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一个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丰富想象、创造思维、快速记忆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时机,转换课堂教学中的矛盾与冲突,也能对课堂中生成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对象实际面临的具体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正如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所言:“具有了一般机智的教师学会了在不断变幻的情境和环境中充满自信。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师能够将这种信心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机智不仅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中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影响。充满教学机智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即席的创作。现代课堂教学正在将教师的教学机智扩大到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与帮助,教师是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与引领者,同时也是学习共同体活动的设计者与调控者。 3. 营造良好的教师心态与课堂气氛 “为学而教”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专业的心理素养,不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而是以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为课堂教学的前提,一方面表现出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营造学习共同体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的心理品质和高效的课堂教学之间有较大的关系。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一个性格孤僻、偏执、自私的教师相对应的课堂气氛也会容易紧张、对立、沉闷,很难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态度;而一个心理健康,性格豁达、开朗、自信的教师,对学生敞开心扉,热爱自己的学科和学生,不经意间就能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共同体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 家 ”,是学生与教师专业生活世界的“家”,这一共同体需要家的温馨与舒适,需要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支持与帮助,教师良好的情绪与心态,是营造学习共同体氛围的关键。为此,贝尔·胡克斯教授详细论述了融合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分享教学法、交往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一反传统的纯学术讲授的教学方法,倡导与学生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之处是以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学习共同体营造文化环境与心理氛围,教学效果也由少数学生的被动参与而变成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 把课堂建设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和课堂的多方面特征。“学习共同体不同于联合体,它是一个环境,处于学习共同体的个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关系,并且互相关心。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组织,其成员有共同的情感取向和行为标准。”杜威认为:“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李希贵在他的著作《学生第一》中指出,“学生第一是教育学的取向,一位成熟的学校管理者,谁也不会糊涂到弄不清学生在自己工作中所占分量的程度,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学生本位的价值、怎样去落实学生中心的地位。”[9]学生也是课堂共同体的“第一”,学生的发展及特征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内容。 1.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习共同体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基层学习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形式加以编制的。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会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温馨而相互依赖的集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遵守共同的规则,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和旨趣。学生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高效课堂中有“学习权”理念,就是要利用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功能及其对成员发展的自我超越理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一发展的起点就是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作为高效课堂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指的是在教学开始之前学生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不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教学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将学生的起点定得太高或太低,要么脱离学生实际,要么使学生在低水平的内容上做无效的劳动,都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在高效课堂教学中,仅仅掌握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这一起点还是不够的,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学生可能发展的水平与能力,这一可能发展水平和能力是学生通过单位时间的学习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虽然因人而异,但却有共同的领域,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习共同体理论中,“最近发展区”旨在通过学习共同体的特殊功能完成学生的有效发展。事实证明,如果学生个体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在共同体的活动中,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同学的相互支持、交流与促进中,却能够完成,并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2. 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控制方式。遗憾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策略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只是更多地期望学生学习,却没有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而教会学生学习才是高效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价值远远大于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内容本身,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教师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学习风格,进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既是学生的事,又是教师的事,是学习共同体活动中师生的共同任务。在《教学模式》一书中,乔伊斯系统地论述了学生在学生策略的掌握方面怎么样从“不适”到“适”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正是通过学习活动的变化来完成的。 3.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真正的学习”通常不是正规教学的结果,相反,它往往来自于个体的体验和思考,通过个体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而产生的。它是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而习得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家拉尔夫·泰勒认为,“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了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陈向明认为:“以往我们在学校里度过的大部分时间都带有‘教’的特点,可是学生按照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效果往往与学生的‘学’没有多大的关系,很难使真正的学习发生。”新型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参与式学习、实践性学习等,新课程改革已经将这些学习方式引入了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之所以目前的效果还不是十分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这些学习方式的理解与掌握不够,因此在课堂上有了新型学习方式的形式,却缺乏新型学习方式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在于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而且在于教师研究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教师最大的顾虑在于新型学习方式影响教学的进度,有损于他们上课的效率。但问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追求效率与效益的同时,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制造并放弃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忽略了寻求发展性学习的学生的兴趣而得来效率。这种所谓的效率与效益是建立在对学生的浪费与经验的浪费的基础之上的,而新型的学习方式寻求的不是传授教科书知识的效率,而是丰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验的效率,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效率与效益”。因此,只有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教学活动才能结合学习共同体的特殊功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有效组织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种“教”与“学”相分离的内容。在课堂上,主要是教的内容,因此称之为“教”材,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教材’”的活动。在课堂外,主要是学生学的内容,通常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再学习课堂上教师讲授过的内容。这种分离式的教学内容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重了学习负担。如果教学内容通过优化整合,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将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不仅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功能,而且可以减少课外的作业,这使高效教学成为可能。 1. 明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曾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予以回答,认为“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知识就是科学,所以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信息增长的无限性的矛盾。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难题,我们只能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教方法、学方法。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更为重要。因此,高效课堂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仅仅是所谓有价值的知识,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更是与教学内容的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之中。正如布鲁巴克所指出的:“课程史所反映的课程本质问题,不仅包括应该如何选择课程的问题,而且还包括应该如何组织课程的问题。” 2. 增强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巴金曾经指出:“不管孩子们理解不理解,只要把各种各样的知识塞进他们的脑子,塞得越多越好,恨不得在短短的几年中间让他们学会一切……学生忙,老师也忙,老师脸上的血色越来越少,学生的眼睛越来越近视。”这正是现实“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教师们以为教得越多,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可实际上并非如此。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取决于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而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现在课堂教学内容之所以越教越多、越学越多,主要在于知识的分科与考试的无限扩张。分科教学使知识林立,使教材内容庞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所以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在于课程的综合化,使教学内容通过课程综合而达致有效组织。分科且单一的教学内容不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使教学内容产生累积效应,就必须将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使之相互强化。在学习共同体课堂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按时间角度和学科角度来组织,即按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来组织,且按照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标准有效组织教学内容。3. 呈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内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单一方式最不受欢迎,即教师一人单独按教材内容进行讲授,教学方式缺乏变化,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内在逻辑结构可采用直线式(按教学内容内在逻辑顺序,把教学划分为相互关联的结构或步骤),也可分支并行式(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平行的单元,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与媒体),还可采用综合式,即将上述几种方式综合起来使用。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因为教师和学生合作,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更多,多种呈现方式会让学生耳目一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深,为教学内容的有效呈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教师除了借助传统的教材与图片等呈现教学内容外,更主要的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的语言文字与图像声音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的呈现立体化、动态化、情境化。多媒体技术的情、景、声、形更具感染力,具有声形并茂、近距效应、现场效应等优势,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实效。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领域,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方法是建构学习共同体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为学而教”,学生相互支持与共同学习,教学内容有效组织。这样的课堂学习共同体以课堂教学中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为指标,构建高效课堂,且将最终的目标落实在学生学习权的保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构建学习共同体课堂或学习中心课堂已经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这样的课堂在现实中还只是一种理想,还需要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层面的积极探索。所以,建构高效课堂是一个漫长而有益的过程,这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梦想。 本文转自:王鉴,王明娣. 高效课堂的建构及其策略[J]. 教育研究,2015,36(03):112-118.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思路

2018-05-26

摘要:教育教学是一个解读文本、学习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生成创造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通过解读单元目标、解读文本内容、解读典型案例、解读训练设计,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学习框架,引导学生理清认知思维脉络,夯实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一些教师喜欢根据自己的认知自主 解读文本,但错误认知指导下的文本解读必然不能对教材文本做出科学解读。因此,在道德 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教材解读的误区,对教材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解读,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价值。 一、解读单元目标,构建基本学习框架 单元主题的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明确的学习方向。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由于思想 认识不足,对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理解不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只是参考优秀教案、个人经验、教学参考书等,根本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开展调研,更没有对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单元目标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设计注定是低效的,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灵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要将“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深入解读教材。 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的《绿色小卫士》这一内容,主要通过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水 污染问题,使学生了解水的珍贵,激发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因此,在教学《小水滴的诉说》这课时,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学习目标:了解水的重要性,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情感。教师设计的教学目 标迎合了单元主题,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值得期待。学生由于在头脑中构建起学习框架,在学习其他知识点时自然能顺利接受。 以单元的形式编写内容是道德与法治教材最大的特点,即将内容相同或相似的文本编辑整 理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这样设计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也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巧妙利用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对相关文本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比对、总结,积极探究单元主题,对文本阅读形成共性认知,构建起基本学习框架。 二、解读文本内容,理清认知思维脉络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义务阶段好的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将足球教学和游戏相结合需要进行合理设计。教师可以在游戏和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这样既能让学生玩得开心,又学有所得。如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是一款老少皆宜的节目,很多学生对其中的撕名牌环节有较为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此来设计相关的游戏环节。此外,动画片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容忽视,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将动画片作为游戏元素设计到教学中,因此游戏和教学内容的结合也是教师应该考虑的一 个问题。如果游戏和教学内容没有较好地结合,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游 戏上而忽略学习。所以,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要对自己设计的内容有所了解。如教师可以将《熊出没》作为足球攻守教学的游戏载体,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分别扮熊大、熊二、光头强等角色。在此基础上,教师将足球设计成双方 要争抢的东西。这种游戏将动画片与足球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足球攻守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爱上足球运动。 总之,将游戏与足球运动 相 结 合 是 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降低学习难度,加强家 庭和学校间的联系,以学生的现有认知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学习区域,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本文转自:宋婕.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思路[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