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科学研究详情

何沛芸 卿灿: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状况、影响及其成因——基于SSES2019调查数据的分析

2024-07-01

原创 何沛芸 卿灿 中国考试 2024-06-28 15:53 北京

引用格式:何沛芸, 卿灿. 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状况、影响及其成因: 基于SSES2019调查数据的分析[J]. 中国考试, 2024(6): 90-99.

作 者

60.jpg

何沛芸,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博士生。

641.jpg

卿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生(通信作者)。

摘 要:行之有效的考试焦虑干预手段,对于保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SSES2019年调查数据对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状况、影响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发现:我国超过三成小学生存在考试焦虑现象,“考试不自信”是小学生考试焦虑主要表现形式;回归分析发现考试焦虑不利于小学生学业发展,阅读成绩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且“考试不自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负向影响最大;教师期望和家长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校和家庭因素是造成小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研究提出三个方面改进举措,包括优化考试制度、建立情感支持体系,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倡导教育多元、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合作。



关键词:考试焦虑;小学生;学业成绩;教师期望;家长期望


一、问题提出


考试焦虑(test anxiety)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主要发生在评价情境中[1],具体是指个体处于考试或其他评价情境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担忧以及相应的情绪唤醒[2]。我国学生考试焦虑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较为突出,有调查研究显示,近15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发生率居高不下,长期稳定在30%左右[3]。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发展,甚至危害其身体健康。考试焦虑是基础教育内卷现象的一种具体表现,东亚社会一直重视教育,孩子的良好教育需要从小抓起也已成为文化共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国不少学生从小学阶段就被迫卷入以考试成绩为代表的激烈竞争,进而导致考试焦虑的低龄化。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现象提出整改举措。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个部门联合发文《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4]。由此可见,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然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考试焦虑现象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及成因进行了大量讨论。从其影响来看,研究发现考试焦虑不仅对学生智商、课程成绩与GPA、记忆力等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5-8],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专注度等非认知能力发展[9-10]。不仅如此,有学者指出长期的考试焦虑还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心肺功能、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11-12],考试焦虑严重时可能使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甚至自杀行为[3,13]。因此,分析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学生考试焦虑进行有效干预十分必要。


基于既有研究,可以将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大致划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类。内部因素主要源自学生个体层面,包括基因遗传、情境自我评估、自我认知等。例如,有学者提出特质焦虑有50%左右的差异是基因遗传造成的[14]。同时,个体对所处评价环境的自我评估也会影响其情绪状态,当学生判定所处的考试评价情境对其自身具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时便会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情绪[15]。此外,考试焦虑还受到个体自我认知的影响,自我成就目标较高的学生通常比其他学生具有更高的考试焦虑情绪[16]。外部因素方面,既有研究则主要围绕学生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例如,多项研究指出,父母的教育水平越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会导致学生更高的考试焦虑程度[17-21];同时,就读于重点中学、学校的课业负担重以及教师消极的教学行为等学校因素也会对学生考试焦虑造成负向影响[7, 22-23]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围绕考试焦虑对学生的影响及成因进行了讨论。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多数学者主要针对中学生、大学生的考试焦虑,专门探讨小学生的研究并不多见。其次,从研究视角来看,多数研究主要围绕学生个体特征以及家庭因素就考试焦虑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学校特征尤其是教师特征因素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较少。此外,近年我国学生考试焦虑现象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亟须对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现象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为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供经验证据,从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分析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状况,并探讨考试焦虑对小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以及家长期望、教师期望和同辈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以期找到干预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办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社会情感能力调查(study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SSES)2019年中国小学生样本。该调查是OECD于2019年在中国、韩国、美国等9个国家开展的针对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的一项大规模国际性测评。项目采取两阶段抽样方式在中国苏州调查了3800余名小学生的详细信息,包括学生个人、家庭、教师等方面。首先,对问卷中的信息进行编码、合并,并对缺失值、异常值等进行处理,获得2927名小学生有效样本,其中男生样本1584名,占比54.12%;女生样本1343名,占比45.88%。其次,采用OLS回归方法构建模型分别探讨考试焦虑对小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和家长期望、教师期望以及同辈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最后,采用夏普利值法(Shapley value method)深入探讨学生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学校特征等因素对考试焦虑的影响程度。夏普利值法采取的是合作博弈论的思想,基于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通过逐步剔除各影响变量展开分解并计算拟合优度的变化量,当拟合优度变化越大时则表明该影响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贡献度越高[24]


(二)模型与变量


首先,根据OLS回归方法设定如下模型,探讨考试焦虑与小学生学业表现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240701083925.jpg

上式(1)中,s表示学校,i表示学生个体;gradeis表示小学生的学业表现情况,调查组收集了受访学生在数学、阅读、艺术三个学科的学校成绩信息,并对原始成绩做标准化处理以保证不同学校间成绩具有可比性,然后将其作为判断学生学业成果的依据之一;anxiousis为小学生考试焦虑情况,调查组询问了学生对“经常担心考试很难”“为了考试学习时会感到紧张”“即使准备很好仍然会担心考试”等问题的认可程度,回答均采用5点计分法(非常不同意=1;非常同意=5),然后根据得分情况计算了学生的考试焦虑指数。根据教育生产函数,影响个体教育产出的投入要素主要包括来自学生个体、学生家庭、教师以及学校等方面的投入[25]。据此在模型中控制一系列混淆变量:①学生特征变量(Xperson, is),根据数据可获得性,选取了学生性别(男生=1)、是否为独生子女(是=1)以及学生自评健康状况(很差=1;很好=5)。②家庭特征变量(Xfamily, is),包括学生父母的年龄情况(24岁以下=1;50岁以上=7)、父母受教育水平(文盲=1;博士=8)以及调查组给出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S)。③教师特征变量(Xteacher, is),涉及教师性别(男性=1)、年龄、教龄以及教师受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1;博士=7)。此外,考虑到可能还存在一系列学校因素会影响青少年考试焦虑,模型还纳入了学校固定效应(δs)。εis为随机扰动项。


其次,根据OLS回归方法设定如下模型,探讨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微信图片_20240701083954.jpg

上式(2)中,expectis表示小学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辈的期望,其中家庭层面来自问项“我父母希望我每件事都做得很好”“我父母总是希望我比别人做得更好”;学校层面来自问项“我老师希望我的作业完成得很好”“我老师对我要求很高”;同辈层面来自问项“我朋友对我的期待超出了我的能力范畴”“我朋友对我要求太多了”。所有问项的回答均采用了5点计分法(非常不同意=1;非常同意=5),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对每类变量进行加总处理,最终得到家长期望、教师期望以及同辈期望三个变量。模型中其余变量同公式(1)。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微信图片_20240701084013.jpg

最后,借助夏普利值法进一步探讨学生个体、家庭以及学校等因素对其考试焦虑的影响程度。夏普利值的具体计算可基于如下公式:

微信图片_20240701084018.jpg

上式(3)中,Shxj(f)为变量xj的夏普利值;K为自变量的集合{xj};Θ(K)为K所有的排列组合;θ表示自变量的一组排列;MC(xjθ)表示变量xjθ中的临界贡献。



三、结果与讨论


(一)我国小学生的考试焦虑情况


首先根据SSES2019调查中针对小学生考试焦虑所提的三个问题进行描述统计,以探清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现象较为普遍,有接近70%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可能存在考试畏难、考试紧张以及考试不自信等考试焦虑情绪;超过三成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存在考试焦虑,且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从考试焦虑的各维度来看,有38%的小学生明确表示即使自己准备得很好仍然会担心考试,即考试不自信;其次是考试紧张与考试畏难,分别占比34%与33%。可以发现,我国小学生的考试焦虑现象较为普遍,亟须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可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其中包括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的期望与要求,这些压力导致小学生即使认为自己已经为考试做好了充足准备,仍然会担心考试失利。同时,统计结果也发现大多数小学生不存在考试紧张问题,这或许是因为我国小学生参加了过多的考试选拔活动,已经逐渐适应了考试带来的紧张感。


微信图片_20240701084121.jpg


(二)考试焦虑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鉴于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情况确实存在,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考试焦虑会对学生造成何种影响。本文主要从小学生学业表现视角进行了分析,小学生数学、阅读以及艺术成绩在不同考试焦虑组别下的均值如表3所示。根据表3,小学生数学、阅读以及艺术成绩在不同考试焦虑组别间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考试畏难、考试紧张还是考试不自信,随着其焦虑程度的加重,小学生的各类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阅读成绩降低最为明显,组间差异最大为2.96个标准分,且在统计意义上显著。


微信图片_20240701084126.jpg

为明确小学生考试焦虑是否对其学业表现具有消极影响,本文采用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表4,在控制了学生、家庭、教师以及学校等各类因素的条件下,考试焦虑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实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小学生的阅读成绩受到考试焦虑的影响最大,考试焦虑指数平均每增加1分,其阅读成绩将会显著下降0.06个标准分。

微信图片_20240701084129.jpg

此外,本研究还就考试焦虑不同维度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了估计,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图1,考试不自信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考试畏难与考试紧张;从各科学业成绩来看,依旧是小学生的阅读成绩受到的负向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艺术成绩与数学成绩。由此可见,考试焦虑情绪主要对偏文学科成绩影响较大,而对偏理学科成绩影响较小。这可能与心理学提出的注意控制理论有关,阅读、艺术等偏文学科对个体所需的认知与记忆资源要求更高,因此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大。


微信图片_20240701084133.jpg

(三)影响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为探讨如何有效缓解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问题,本研究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表5为基于模型(2)的估计结果,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确实对小学生考试焦虑具有正向影响。在控制学生特征、家庭特征、教师特征以及学校固定效应的条件下,家长的期望程度平均每增加1个单位,将会显著提高小学生的考试焦虑指数0.886分;教师期望、同辈期望平均每增加1个单位,将会分别显著增加小学生考试焦虑指数1.581、0.710。为比较家庭、教师以及同辈等对小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大小,本文还同时将三个变量纳入回归进行分析。从表4中结果(4)来看,教师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程度最大,家长期望次之,而相较之下,同辈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最小且不显著。类似地,本研究也采取与结果(4)相同的实证策略,就各类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不同维度进行了估计。从图2的结果来看,对小学生考试焦虑影响最大的仍然是教师期望,尤其是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考试畏难情绪;相较之下,家长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影响较小,主要是会影响小学生考试不自信情绪;而同辈期望则依旧对小学生考试焦虑无显著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701084138.jpg

微信图片_20240701084141.jpg

可能的原因在于,小学生在校内与校外的活动中最为经常接触的就是教师与家长,他们的行为态度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情绪变化。就考试焦虑而言,教师直接决定着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考试频率、测试难度等,因此教师对小学生的学业要求和期望越高,往往布置的学习任务越多、考试频率越高、测试难度越大,这将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考试焦虑,尤其是会让小学生产生考试畏难情绪。而家长则会通过安排校外学习活动以及平时的言传身教等方式,给小学生传达出对其较高的教育期望,也会对小学生考试焦虑具有一定影响。小学生尤其会担心自己在各种竞争性考试中失利而让家长失望,所以会出现考试不自信的消极情绪。相较之下,同辈对小学生的期望不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因此对其考试焦虑的影响相对较小。


最后,借助夏普利值法对模型(4)中各回归变量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程度进行分解,结果如表6所示。从各影响因素对小学生考试焦虑贡献率来看,教师和学校层面的因素确实是影响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最主要因素,贡献率高达55.12%;家庭层面因素次之,贡献率达24%。学校和家庭是小学生活动最为密切的环境,他们的教育和生活都主要在这两个时空环境中进行。其中,学校提供了学习的场所和制度,而家庭则是小学生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都对小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和家庭对小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贡献率合计达到80%。而相较之下,小学生的社会圈子相对狭窄,通常在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上还处于相对较早的阶段,因此社会因素对其考试焦虑的影响较小。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学校和家庭特征因素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较大,但其中实则存在了大量人为难以改变的因素,诸如父母年龄、父母受教育水平、教师教龄、教师受教育水平、学校区位、学校教育理念等等,现实生活中难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调控来减轻小学生考试焦虑的程度。因此,从可操作角度来看,外界附加在小学生身上的过高期望不容忽视。表6中的结果也显示,家长、教师以及同辈对小学生的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贡献率总计达22.78%,其中影响最大的来自教师期望,其次为家长期望。可见,缓解小学生考试焦虑的着力点应放在教师与家长对小学生的期望上,降低对小学生的预期和要求。家庭与学校合力为小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是破解小学生考试焦虑现象的关键。

微信图片_20240701084146.jpg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SSES2019年中国小学生样本数据,首先从考试畏难、考试紧张以及考试不自信三个方面对我国小学生考试焦虑进行了现状描述,发现我国有超过三成的小学生存在考试焦虑问题,且男生占据比例更大;其中,考试不自信是小学生考试焦虑主要表现形式。其次,通过组间差异分析探讨了小学生数学、阅读以及艺术成绩在考试焦虑不同组别间的差异情况,发现小学生各类学业成绩会随着其焦虑程度的加重而下降;通过回归分析也发现考试焦虑对于小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实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阅读成绩受到考试焦虑的影响最大;从考试焦虑维度看,考试不自信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负向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考试畏难与考试紧张。最后,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家长期望、教师期望以及同辈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发现教师期望和家长期望对小学生考试焦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借助夏普利值法对模型各变量的贡献率进行了分解,发现学校和家庭因素是造成小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贡献率合计高达80%。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学校应优化考试制度,建立学生情感支持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学校是学生生活的核心,其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成长、交流和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在缓解学生考试焦虑问题上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应优化考试制度,在考试频率、考试难度、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应做出调整,采取多元化的学业测评方式,弱化传统考试在学生校内学习中的应用。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情感支持体系,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和自我调控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学科教师也应适当降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难度,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注意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加强个性化培养。


其次,家庭应转变教育观念,注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柱,家长的行为态度、言传身教、教育方式等对于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性格养成有着深远影响,有效缓解学生考试焦虑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参与。由于教育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着家长对成绩的过度关心和过高的教育期望,这容易给学生的教育学习带来沉重心理负担。为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摆正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态度,不过分强调分数和排名,合理调整对子女教育的期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同时还应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在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鼓励和安慰,不要过分批评或施加压力,让家庭成为学生心理上的避风港。


最后,社会应倡导多元教育,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家庭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学理念等都会受到社会教育政策和舆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应该倡导多元化的教育观念,使大众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此外,还应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联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素养和创新精神,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校内校外学习环境,推动教育改革和良性发展。


“双减”政策对我国中小学生校内课程作业与校外补习培训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减轻了中小学生的显性负担。然而,有学者指出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并未因“双减”政策的实施得到缓解[26],而这种教育焦虑情绪又具有一定的代际传递性,会对学生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27],给学生带来隐性负担。本研究从教育期望这一外部压力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有效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为重构“双减”背景下的良性教育生态提供了新思路。当然,受数据限制,本研究还存有不足之处,后续可基于“双减”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做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