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考试研究详情

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指导·之十三 ——培养学生阶段复习的习惯

2024-07-11


考试就像龙卷风,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卷起哪些知识点。为了避免在考场上抓耳挠腮,很多学生不得不“考前抱佛脚”,开启疯狂考前复习模式。然而,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复习,往往效率低下,还容易导致考后迅速遗忘。想要摆脱这种困境,根据艾宾浩斯(H.Ebbinghaus)遗忘规律,及时的阶段复习,既有利于扫清学习障碍、克服记忆衰退,也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掌握。

一、告别“被动学习”,制定专属复习计划

很多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认为这就是学习的全部。然而,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很难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帮助你摆脱“被动学习”的怪圈。

1. 明确复习目标

不要漫无目的地翻书,根据本阶段学习内容和自己知识掌握情况,先确定本次复习想要达到什么目标:是掌握基础知识点,还是攻克重难点?

2. 规划时间安排

阶段复习可以分为日复习、周复习、月复习和大考前复习。

日复习:根据每天的学习内容,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简短的回顾,巩固所学知识、避免知识的遗忘;利用自习课、晚自修的时间对当天各学科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对学习的疑难点查漏补缺,然后完成作业。做到先复习,后作业,按照考试要求完成作业。

 周复习:利用周末的时间,根据复习内容和目标,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首先,对各学科本周学习内容通过研读教材、整理并完善笔记、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对一周学习进行系统复习,巩固所学、查漏补缺、攻克难点;其次,翻阅错题本,重做典型错题,必要时自己补充与典型错题类似的题目巩固训练;最后,完成作业。

月复习和大考前复习:首先,系统回顾前一段所学知识,检查有无知识遗漏或遗忘,做到基础知识无盲区;其次,建构本月或本次大考前所学知识思维导图,明确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再次,翻阅前一阶段的作业、试卷和错题本,确保“纠错”全覆盖;最后,做一套阶段性的检测试卷。

3. 选择复习方法: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以尝试思维导图、错题本等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二、告别“死记硬背”,理解是记忆的捷径

“死记硬背”是很多学生在复习阶段的通病,但这种方法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容易遗忘。

想要真正掌握知识,理解才是关键。试着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记得更牢固。

1. 抓住知识主线

不要孤立地记忆每个知识点,试着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框架。

2. 善用图表和例子

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的图表、思维导图或生动实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尝试讲解给别人听

将知识点、解题方法、奇思妙想等讲解给别人听,不仅能检验你的掌握程度,还能在与学伴的思维碰撞中加深你的理,。

三、告别“孤军奋战”,和同学一起组建学习小组

复习阶段,一个人埋头苦读,难免感到枯燥和迷茫。和同学一起组队学习,可以互相监督、互相鼓励,还能在讨论和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1. 组建学习小组:

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互相监督执行。

2. 及时进行讨论

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定期或随时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解答疑惑。

3. 互相模拟考试:

在复习的后期,可以进行模拟考试,互相批改试卷,查漏补缺。

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等到考前才开始抱佛脚。从现在开始,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你就能在考场上更加从容自信!

(作者:杨希发,男,特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教法与学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