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考试研究详情

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

2023-03-13

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

试题设计:问题、目标与实现路径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3期第43—51页。

作 者

13.png

何丽华,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规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目标,价值规范素养体现于价值认同水平。要实现高水平的价值规范认同,需要克服教条遵循教材造成知识对象虚化的问题、盲目遵从标准答案造成学生思维能动空间被窄化的问题和过于注重成绩造成试题设计偏离生活实践的问题。要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从价值规范、知识创新和情感沟通3方面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改革的目标追求。价值规范目标的实现既要借助于知识创新开阔价值规范认同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基础,又要借助于情感沟通找到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价值规范认同方法。基于上述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的路径是:一要通过挖掘价值规范中的榜样示范要素,实现宏观价值的个性表达;二要聚焦那些冲突性的问题情境,践行开放探究式的试题设计理念;三要重视生活逻辑的情感塑造作用,正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仅有是非对错之分,还有立场和角色的差别,学生对价值规范的认同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四要制定可操作性的评分标准,以落实试题设计新理念。

关键词:义务教育新课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评价改革;考试改革;试题命制

长期以来,受考试选拔功能的影响,义务教育遵循的是以标准答案、统编教材和考试成绩为核心的理念,试图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价值规范素养状况。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有以下新理念:一是坚持创新导向。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改革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更体现在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升相关的知识创新能力,实现更为深刻、真诚的价值规范认同。二是坚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这种理念强调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课程学习的基础,以学生自身经验可以比拟的元素来理解课程学习的内容,避免课程学习的抽象性、空洞性。三是强调核心素养的情感维度。价值规范的本质是价值认同,而价值认同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无论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均体现了对特定价值对象的情感[1]。新课标的这些理念为改革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提供了方向和框架。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思想政治课,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规范是其核心理念和基本目标,最为典型地体现了传统义务教育课程试题设计在追求统一的价值规范素养要求与学生复杂多样的价值规范素养状况之间的矛盾。故此,本文力图揭示这种矛盾的具体问题表现,找到提高价值规范素养评价水平的有效路径。

1 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考试设计中,教材本位、标准答案和成绩量化是追求价值规范统一性的重要体现,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需要开阔的知识视野、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情感倾向基础,限制了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1.1 过于强调遵循教材,虚化学生的知识体验对象

单纯遵循教材的试题设计方式把考试内容限制在教材范围内,无法全面有效地回应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削弱了学生知识学习的生活经验基础,虚化了学生的知识体验对象。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施教的主要依据,也是试题设计的重要内容来源,但教材内容具有框架性和间接性,对它的准确把握需要一定的经验支撑。对于教材所呈现的根本未曾经历过的知识理解图景,学生很难有效自主建构出知识理解的准确意境。实际上,人的知识学习是在极为开阔、复杂的情境之中逐渐完成的,这种情境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情境,而这种情境是有效学习的重要经验基础,尤其是对于知识、经验水平都比较欠缺的少年儿童。亲身经历过的情境更具有问题带入感,能收获更好的知识学习效果,更有助于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也就是说,统编教材只是众多问题情境中的一种,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人的所有经历,这就带来一个困境: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情境,该如何促进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有效理解?比如:在引用一些历史名人的道德故事来说明养成某种特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时,如何能够让学生理解那些自身经历难以比拟的情境?那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年代久远的历史故事、抽象宏观的价值叙事,如何让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真切、准确地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因此,遵循教材设计试题在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方面存在局限,这种局限集中体现在学生无法把具有宏观性、分散性和框架性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极具个性化、聚焦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无法让试题具有个人经验、经历可以比拟的元素,这很容易造成为了答题而答题,这种答题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并无太大关联。没有一定经历、经验支持的回答显得言不由衷,教材应该以引导学生过好当下生活为直接目的[3]。实际上,任何有效的知识学习都是对自身经历、经验、情感等方面进行经常性反思后再通过自身个性体现出来的,过于脱离个人经历、经验的知识理解会变得抽象乏力,从而无法向学生真实、生动地说明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对于倾向于感性与形象理解的学生而言,只有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才能突破抽象知识给问题理解带来的限制。

1.2 过于强调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动空间

标准答案式的试题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遵循标准答案的问题理解,容易形成标准答案在知识理解中的绝对权威,由此窄化学生的思维能动空间。为考试试题制定标准答案、以是否符合标准答案为依据判卷评分在试题设计中司空见惯。这种做法便捷高效,但容易导致毫无个性的标准答案思维,不利于知识创新。尽管经过几十年素质教育改革,标准答案被“参考答案”所替代,而且也明确要尊重学生多样化、创新性的知识理解,不能用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试题解答作一刀切的评价;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为了便捷高效地进行评分,参考答案在很大程度上仍会被视为标准答案,试卷评分者仍有某种先入为主的主观偏好,参考答案比其他更为多样化的理解仍具有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和权威性,标准答案思维仍继续支配着试题设计的整体思路。实际上,考试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手段,并非目的[4]。标准答案思维最大的悖论在于它无法反映和回答现实的复杂多样性,它对这种复杂多样性进行了整体划一的剪裁,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不完全来源于课程学习,还会受到课程学习之外某种先在性认知框架的影响。这种认知框架凝聚着学生对生活的经历、体验和个性化思考,尤其是当这种认知框架已经沉淀为一种坚定的知识信念和价值信仰时,试图用标准答案否定学生的多样性问题理解,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试题合理性和考试正当性的认知,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人们往往倾向于建立对信念或信仰对象的强势维护心理,这是对自我认同的深刻渴望,也意味着学生倾向于作出符合自己认知偏好的试题解答。实际上,在考试过程中,学生都在竭力寻找标准答案,以获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这就会出现问题理解千篇一律的问题。考试成绩是评价一个人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并实质性地影响着一个人求学、就业、晋升等关键机会[5]。作为理性的行为人,学生在明知“答错”题目不利于获得好成绩的情况下,会隐藏自己的认知偏好,尽力向标准答案靠拢。这样一来,尽管学生不认可标准答案,但为了避免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是会表现出符合标准答案的问题理解。这种虚假认同和虚伪人格不利于完成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为这种虚假所呈现出来的试题答案根本无法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真实理解水平。

1.3 过于强调考试分数,偏离学生的生活实践基础

试题设计注重考试成绩,使得那些容易被量化的学习和课程内容成为试题设计的来源,忽视了学生价值规范素养培养的生活实践基础。试题设计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素养培养状况,但在现实中,这种目的的实现面临一个困境,即所有的课程学习环节都要通过量化来应付各种检查、考核或评估。能否顺利通过这些考核直接关系到相应部门、人员的利益,课程考核的量化操作成为支配他们工作的首要因素。在这种量化机制中,学生所有的能力素养都必须能被“看得见”“摸得着”,那些需要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因素或环节则被忽视。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赋予相应的分数,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典型的能力量化行为。考试的目的不是培训机械的应试者,而是培养心身健全的人[6]。但在这里,试题设计已超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功能,考试成绩成为各种评优评奖、升学求职、考核评估等的评价指标。在刻意追求考试成绩的过程中,学生格外注重应试技巧和方法,使考试本身变成了目的,凸显出学生对试题设计功能认知的错位。在考试成绩成为人们竞争核心资源的重要条件下,考试成绩具有明显的人格塑造性,这种人格塑造是围绕考试能力所形成的一种社会评价机制,即那些考试成绩好的人被认为更优秀,更容易获得稀缺性的竞争机会和资源,而那些成绩不好的人则处于下风。事实上,考试是静止的、片面的,无法对一个不断成长着的人作出客观有效的评价,无法全面准确地揭示其发展状况和趋势。围绕考试成绩进行的试题设计以是否有利于量化学生的能力素养为前提,倾向于选择那些最易于量化的学习内容作为试题来源;而那些难以量化的学习内容的考试价值却得不到充分挖掘和体现,造成试题设计在内容上不平衡、在效果上不客观的弊端。试题设计的终极使命应是服务于学生终身需要的能力素养的培养,而不是任何短视、功利的目的。这些能力素养的培养以现实生活为重要基础,这就要求突出试题设计在学生适应生活、建构生活意义过程中的作用。显然,追求量化目标的试题设计无法真实反映生活的需求和样貌,因而也失去了建构生活意义的本真目的。

2 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的目标

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检验学生价值规范的培养状况。要实现这一目标,尚有赖于知识创新所开拓出来的开阔理论视角、正确实践方向及情感沟通对特定价值规范的情感倾向的支持。基于这一认识,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的目标追求主要涵盖价值规范、知识创新和情感沟通3个方面。

2.1 价值规范

价值规范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规范的深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的核心目标,其他目标都服务于该目标。对于个人建构生活意义,价值规范具有重要作用,它提供了理解生活的明确认知倾向;对于实现国家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任务,价值规范更是至关重要,它提供了集体情感和社会团结的强大精神支撑。要通过对试题的作答情况有效检验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是否已经实现了对特定价值规范的认同,还需要具备一个重要前提,即要把特定的价值规范放在一个开放、竞争、自由的开阔思维空间。通过与其他不同价值的观点争鸣、情感沟通与理性思辨来明确一种更为深刻、可靠的规范认同结构,而不是把价值规范视为一种先入为主的立场或结论,要求学生对这种结论进行理所当然的论证。显然,理想的规范认同效果是心身一致的真诚认同,而不是迫于某种外在压力所表现出来的虚假一致。这种认同需要在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通过与其他价值的对比、反思和领悟而进行有效建构。

2.2 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人们通过思维创造实现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革新或突破,达到有效认识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活动。知识创新具有明显的主体意识性,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所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活动。知识创新的根本特征是质疑批判性,没有质疑就不可能有创新。这意味着知识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价值规范,因为价值规范追求的是价值认同,而不是质疑。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所追求的知识创新不是没有规范意识的知识创新,而在于通过知识创新挖掘、开拓出更为科学有效的价值规范理论和方法。在竞争性价值格局中,价值规范认同的培养必须回应2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当今大众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主体意识增强。“个人主体性”是人类生活的价值规范基础,任何价值规范都必须经过主体的严格审视后才可能被认可[7]。在这种条件下,单纯的价值灌输很难起到显著效果,价值规范必须经得起生活经验、知识逻辑和情感认知规律的考验。另一方面,知识创新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价值基础,所谓的“价值中立”是很难做到的。知识创新终究要服务于人的目的和需求,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活动过程,而人是一种追求价值和意义的动物。如果没有意义感,知识创新这种思维活动就很难体现出人之为人的诸多特质和属性。与此同时,没有价值规范中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价值内容的要求,就不是真正的知识创新,因为这种所谓的“知识创新”极有可能形成对执政党、国家价值和民族情感的负面解构,使得文化主体性、民族特色性和制度先进性失去其存在的正当性,使得知识创新的意义荡然无存。

2.3 情感沟通

情感沟通目标在于通过激发学生对价值规范的积极性情感,促进学生的价值规范认同。与具有客观普遍性的经验常识和知识逻辑相比,人的情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价值倾向,具有很强的主观偏好性。尽管在很多时候情感会排斥逻辑和经验,但它在培养人对特定价值规范的认同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情感沟通目标要求试题设计能实现试题设计者、试题作答者和试题评价者之间的情感共识性。实际上,人的情感不会凭空产生,它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基础之上,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人,彼此之间更容易收获愉悦的情感体验,形成人际信任。这种信任是促进价值规范认同目标实现的基本心理条件,因为人们倾向于相信并愿意听从自己信任的人。要成功建立这种信任、实现良好的情感沟通效果,需要在试题设计的过程中尊重和实现人的一些基本价值和基本情感。在基本价值、基本情感方面人们往往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如在“国”与“家”的关系问题上,价值规范规定国家具有绝对的价值优先性。然而,这种价值优先性并非理所当然:一方面,爱国在很多时候并不像日常生活需求那样迫切,加之国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是经过多重中介间接体现出来的,这种作用混合着中介自身的利益立场、价值偏好和情感倾向,容易造成人们对国家体认的错位;另一方面,在直观感受层面,家庭是人们生活的直接依靠,比起对国家的情感,人们对家庭的情感更为自然。其启示在于:在围绕爱国主义进行试题设计时,不仅不能否定像家庭这样的基本价值和基本情感,而且还要尊重和实现这些基本价值和基本情感,通过价值和情感延伸的方式来说明爱国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爱国与爱家的价值共识性和情感沟通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从爱国就必须功勋显赫这样高大上的视角来说明爱国的重要性,而要从实现一个更好的自我、过更好的生活这样的视角去阐释爱国的重要性。这种试题设计能覆盖绝大多数人的经历,具有现实的可比拟性,容易实现爱国与爱家的情感沟通。情感沟通目标充分表明,考试评价是一种主体间的活动,评价结果应该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通过彼此之间的交往活动达成共识和理解的过程[8]

3 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目标的实现路径

建立价值规范认同,需要一种形象的价值示范载体来实现宏观价值的个性表达。这种载体既要具备良好的价值忠诚度,又要能成为人们可以直接交往的对象,能够提供直接、生动的价值体验。与此同时,要找到那些最具冲突性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生活逻辑的情感塑造作用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规范认同。

3.1 挖掘榜样示范要素,注重宏观价值的个性表达,提升学生价值规范的意识水平

试题设计要实现促进价值规范认同的目的,就需要借助于一种形象的载体形式。这种载体形式要能够把价值规范中的宏伟价值叙事、抽象知识原则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日常逻辑、生活叙事。榜样就是这样一种载体形式,它能有效实现宏伟叙事与生活叙事之间的意义关联,试题设计要充分挖掘生动的榜样示范要素。这里的“榜样”既可以是公开表彰的英雄模范、道德楷模、先进人物,也可以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明星、偶像,还可以把学生自己做得好的方面视为一种榜样要素。要在一种公开讨论的思维空间中,通过与具体问题情境中各种角色、因素的互动,深刻揭示特定价值规范在成就榜样、建构人生意义方面的大众经验,由此实现宏伟价值与生活意义的生动链接。宏观、抽象的价值规范因榜样的形象演绎而变得生动,成为学生明确的意识对象。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更有效地遵循价值规范,如在针对爱国主义知识点进行试题设计时,要把国家的宏观价值形象通过英雄模范人物、道德楷模、优秀干部等榜样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榜样个体生命故事的展开是以国家为背景的,个体的生命叙事深嵌于国家的宏大叙事和历史结构之中,榜样以生动的个性形象说明爱国的价值优先性和情感正当性。当人们被榜样的高尚品格感动时,其实是被榜样背后那个伟大的国家力量所感动,这种感动是实现价值规范认同的重要前提。
  1: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军在作文里写道:“今年家里盖了新房,多亏了村支书王叔,他帮我们争取到了国家补助,还提供了很多帮助。每次我说谢谢,他总说:‘不用谢我,你真正要感谢的是国家,我只是代表国家在履行职责。’这一刻,我感觉国家就在我身边,她是那么可敬、可爱。”
  请问:小军是怎样感受到国家就在身边的?根据你自己的经历,说说你是怎样感受到国家的可爱?
  例1挖掘国家这种抽象宏观价值的个性表达视角,用案例引导学生从自身丰富多样的经历来揭示国家在场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关注那些最能凸显国家特质的榜样要素,在榜样身上聚焦性地体现国家的伟大,由此自然恰当地得出爱国的结论。

3.2 创设冲突性问题情境,践行开放探究的理念,锻炼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试题设计一定要有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情境的试题设计显得突兀,无法起到价值规范作用,但过于平铺的情境也无法起到明显的价值规范效应,只有冲突性的问题情境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是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冲突性问题情境中,无法用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问题理解,因为对问题的理解是一个寻求问题最优解的开放探讨过程。每一种理解都会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都是问题最优解应该吸收的合理因素,这是锻炼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思维基础。
  例2: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周末,小飞和爸爸逛超市,在排队结账的时候很多人抱怨结账速度太慢,有人还因此与收银员发生冲突。小飞发现,扫码付款的时候,因为光线原因,很多人要试很多次才扫上码,导致结账速度很慢。小飞回到家,把妈妈新买手机的包装盒改装成有凹槽的“扫码神器”,送给超市的收银员阿姨,大大提升了扫码效率,缓和了因结账速度慢造成的矛盾,受到超市员工和顾客的欢迎。
  请问: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例举一个你曾经帮助他人的例子,谈谈要做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

  该题考查的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知识点,旨在说明生活中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不仅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质,还需要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和创新思维。“扫码神器”不仅体现了小飞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也体现了他在思考如何解决矛盾时所具有的创新能力。这说明,仅仅强调情感上、道德上的品德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思维方式、知识理论、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方能找到那个最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有些矛盾冲突仅靠道德调节是难以解决的,还有赖于问题本身的有效解决,而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思维创新基础上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显然,在这种问题情境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会千篇一律。由于在视角、经历、情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每个学生所看到的是问题的不同方面。这种结论可能与标准答案不一样,但也是问题理解的合理视角。可见,冲突性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维能动空间。在这种空间里,试题设计不是教条地遵循教材,对问题理解的评价也不是用标准答案去衡量,而是具有相当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探究式的试题设计能真正体现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3.3 融入生活叙事,体现生活主题,发挥生活逻辑的情感塑造作用

生活叙事是指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回应生活困惑、建构生活意义为目标的问题叙述方式。生活叙事生动展现了人们在追求一种至善生活的过程中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倾向,揭示了蕴藏在这种观念和倾向背后关于生活本质、生活目的和生活规律的逻辑。生活叙事视角能把学生带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境中,这些情境反映了他们生活中的美好与困惑,是培养人特定情感倾向的重要经验基础[9]。在接触考试试题之前,学生就已经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了关于试题内容的初步认识,这种认识实质性地影响着学生的问题理解。如果试题设计逻辑与学生的生活逻辑相互冲突,就会造成学生认知分裂。真正令人信服的试题设计一定是能够有力回应生活并能为理解和创造生活提供观念指导的。过于远离生活的试题设计无法有效回应学生的生活困境与生命困惑,学生只有从认识生命、理解生活开始,才能迈向一个更为开阔的价值认同天地。这就要求试题设计逻辑与生活逻辑应具备一定的价值共识,避免出现试题逻辑否认生活逻辑的现象。要实现这2种逻辑的共识协调性,要注意以下2点:一是试题设计要能呈现典型的生活主题内容,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生活问题,并在具体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突出明确的情感导向性,用情感导向来促进学生对价值规范的有效理解和真诚认同;二是试题答案设计要尊重和实现生活逻辑中的核心价值关切和关键知识需求,这是实现试题设计者、试题作答者与试题评价者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方面。只有实现了有效的情感沟通,试题作答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才可能真实,才能准确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例3: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李叔是村里的蔬菜种植户,因卖菜占道经营、屡教不改被罚。他正在上初中的儿子小刚请求城管不要罚他爸爸,因为爸爸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
  请问:小刚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小刚,你会怎么做?
  这道试题的答案似乎很明显,违法必究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占道经营违法当然要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这个试题让学生代入小刚的角色,即假设违法者是自己的至亲,是否还会毅然决然地要求“违法必究”?这就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进入当事人的角色,角色影响一个人的情感倾向和是非判断。角色代入把问题置于一个更为开阔、更为复杂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对问题的把握更为深刻、全面,而不再那么理所当然。在教科书中,善恶是非都是一目了然的,但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对善恶是非的判断就可能因为很多因素而变得极为复杂。通过角色代入发现,小刚不合理请求的背后是对父亲深厚的亲情,爱家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要在尊重这种基本情感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做遵纪守法公民的重要性。这种对特定对象的偏爱是生活逻辑彰显的强烈情感倾向给人的问题理解造成的认知偏差,从而生动地说明现实中的人并不总是按照一些公认的价值规范来思考和行动,情感对人的问题认知和行为选择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3.4 优化评分原则,完善评分标准,落实试题设计新理念

要真正落实好上述试题设计理念,评分是一个关键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分标准是此类试题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基于前述分析,此类试题可以从价值取向、情感表达、论证思路3个维度设计评分标准。价值取向维度从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道德规范3个方面来衡量,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分为价值取向鲜明、价值取向正确和价值取向模糊3个等级;情感表达维度从肯定性情感、否定性情感和争议性情感3个方面来衡量,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分为情感真挚感人、有情感偏好性和情感苍白无力3个等级;论证思路维度从问题意识、组织论证和认识结论3个方面来衡量,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分为逻辑层次感强、有逻辑层次性和逻辑结构混乱3个等级。3个维度中各等级的描述见表1。

14.png

4 结束语

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规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的基本目标,这种素养集中体现在学生对特定价值规范的认同水平上,而价值规范认同的有效培养无法通过统编教材、标准答案和成绩量化来实现,因为人对特定价值规范的认同是在对人生价值、生活意义的思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如果要认同的价值规范无法成为生活意义的建构要素,无法成为人们追求一种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基础,那么这种认同就是不牢靠的。同时,价值规范的认同需要借助于知识创新带来的开阔知识视野和逻辑论证力量方能找到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而榜样的价值示范、冲突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生活逻辑的情感塑造作用均属创新性的认同培养方法。实际上,再好的试题设计都得靠人去落实,如果试题命制者不能准确理解相应的试题设计理念,那么试题设计相应的功能就难以发挥,这同样也是问题的要害所在。

参考文献:

1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