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教学研究详情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023-02-15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这5点因素

不利于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只有更多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灵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在思维的海洋里淘金。
  众所周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的问题可以帮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只有更多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灵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在思维的海洋里淘金。但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并不容易。教师如何唤醒学生的提问意识、如何设计有召唤性的问题是需要进行针对性培养的。
  遗憾的是,我们的课堂文化在鼓励学生提问上做得远远不够,提问总是在不经意间被设置门槛,通常只有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才会被关注。
  课堂上,不利于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课堂上教师的“满堂问”现象。在课堂改革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从“满堂灌”走向了“满堂问”。“满堂问”的两个重要表现是,一方面碎片化提问充斥课堂,另一方面问题多来自教师而非学生,教师总会成为课堂上最频繁的提问者。
  二是投其所好的“虚假提问”。即使是鼓励学生提问的课堂,学生也总是朝着老师想要的答案提问。正是因为老师有意无意的引导,学生便学会了揣测老师的意图。他们为迎合老师而提问,也为迎合老师而回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课堂上的“泛问与虚答”现象。

三是课堂上存在大量的“封闭性问题”。有人将“封闭性问题”称之为“瘦问题”,即那些通过查阅教材或资料就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基本上不用动脑筋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通常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无法让学生兴奋。如果说“瘦问题”指基础性的“低阶问题”,那么“胖问题”则指向的是高阶思维

四是教师提问后给学生预留的思考时间不够。因为教材进度和课时所限,教师的问题抛出后,一旦有学生举手,教师就立即示意学生回答问题。这往往会导致学生思考不充分。中国教师报特聘专家王红顺倡导课堂上要有两个“黄金等待期”:一是教师抛出问题后,要预留时间等待学生的深度思考,二是学生回答不顺畅或错误的时候,要预留时间等待学生修正、补充答案。
  五是缺少问题支架。提问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指向高阶思维的提问需要支架,但是课堂上教师常常缺少给学生示范提问的方式和方法。山东潍坊北海学校就如何提问给出了具体支架,围绕一个事物可以从8个方面来思考: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做什么用的?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选择它?我是怎么看它的?我是怎么知道的?也即孩子常用的“八大概念”,形式、功能、原因、变化、联系、责任、观点、反思。这就是“提问建模”,借此支架,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笔者格外关注那些重视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教学成果。比如,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科研员王天蓉的“问题化教学”、河南省南阳市教育局局长杨文普倡导的“疑探教学”、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原教师纪现梅的“问之力”课堂、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数学教研员顾志能的“生问课堂”等,都是鼓励学生提问的课堂实践。
苏格拉底说,人类最高级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他人提问。好的课堂一定是能用问题激发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的问题宣告自己的存在。因此,在核心素养指向的课堂改革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开设“提问课”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会问为什么,才能看见不一样的学习。
  在提问课上,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起者,变“要我问”为“我要问”;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善于凝练问题,清晰、准确地提出问题,进而将碎片化问题转化成问题链,让学生成为会提问的人;对于教师而言,要真诚善待那些跑偏的问题,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成为敢提问的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直接提问、正向提问,还要不断递给学生提问的锦囊,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提问、逆向提问、联想提问,推动提问不断进阶。当然,学生的问题抛出后,教师能否接住,能否有高于学生的点评回应,同样是一大挑战。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本文未查明具体作者信息,转载只为信息共享,如有异议请与本栏目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