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指导·之七
——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归纳的习惯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习得的知识如果不抓紧时间复习,一天以后记忆保持率只有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会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项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篇作文,甲组学完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记忆率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记忆率为98%,一周后为86%。也就是说,人的知识记忆长度是有限的,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够过目不忘,永远都能记住。实际上从人类记忆学的角度来看,记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的。
很多学生反映,我课上都听明白了,作业也做对了,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那么多的错?针对这个问题,我曾对一个班级做过调查:听课以后,你最先做的事是什么?80%以上的学生回答:完成作业;只有不足20%的学生回答:先复习,再作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呼之欲出了。
由此可见,课后及时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重难点知识、易混易错的内容要及时复习,反复复习。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呢?
1.指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复习方法。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四步复习法”复习:第一步,当天复习。每天针对当天的学习内容及时复习,做到先复习后作业。方法既可以是常规复习,也可以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脑子中回放电影式的复习:如闭幕养神时回忆老师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分别是怎么表述的?定理是如何证明的?讲了几个例题?解题方法是什么……第二步,周间复习。把3天来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第三步,周复习。利用周末的时间把一周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第四步,月复习。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复习。每次复习时,看不明白、模糊、记不起来的内容及时查漏补缺,对作业、考试有错误的知识点重点复习,加深理解,巩固提高。这样的复习方法,看似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实际上每一次复习的过程都是一次查漏补缺、加深理解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由于习得的知识记得牢固,准确度高,不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听课后马上做作业,看似节省时间,但由于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经常出现边做作业边翻看笔记的现象,反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作业的效果还不好。先复习,把知识掌握扎实,作业像考试一样完成,思维流畅,速度快,万一出现不会做的问题,再次查漏补缺,还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
3.指导学生养成考前复习的习惯。不论小考、大考,学生都要有考前复习的意识。每次考试前,把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做一个全面复习:阅读教材,把需要记忆的词语字句、定理定义记忆清楚,例题、习题重新做一遍;翻看笔记,把老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温习一遍,不会的搞明白,模糊的知识弄清楚。
4.指导学生用好错题本复习的习惯。很多老师都很苦恼,某个题目刚刚做过,我做了讲评,学生也改错了,为什么考试又错了?我们要知道:与“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相反,人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错题记下来,在不同的时间反复练习、反复记忆,加深印象,巩固提高。有学霸常常说,错题笔记就是一本浓缩版的教科书,它能够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把错题的机会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论是哪个复习阶段,要求学生把错题本拿出来,隐掉答案重新思考,没有问题加深记忆,出现问题再改正纠错,确保不在同一个知识点犯同样的错误。
知识掌握的过程是曲折的,具有反复的特点,有心理学专家讲:重复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法宝。我理解,这里所说的重复就是复习。
(本文作者:杨希发,男,天津市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