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2
2018年11月12日至16日,我所组织部分审题教师打磨本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审题老师齐心协力,工作细致认真,打磨工作顺利完成。
2018-10-26
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举办的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于2018年10月26-27日在北京市八一学校隆重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相关领导、学术委员、全国各高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代表,以及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语文、数学、物理学科优秀教师、教研员参加此次会议,我所组织天津市部分区教研员和全体学科秘书参加会议交流学习。 会议以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为主题,采取分学科教学说课展示、分学科课堂教学展示及可例研修工作坊、专家沙龙、专家报告等方式进行。在教学说课展示环节中,集中体现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了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由专家进行点评指导;在现场课堂教学说课展示环节中,集中体现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跨学段进阶,展示后全体与会人员开展课例研修工作坊,并有专家进行点评指导;在专家沙龙环节中,语文、数学、物理各学科专家总结分享学科教学说课展示、现场课堂教学展示及工作坊研讨的主要成果和核心观点,并互动交流。 本次会议充分体现了教育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变革,交流、分享、推广了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实践研究成果,提升了教师的学科课程育人品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018-10-11
2018年10月11日,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在天津市宝坻区培训基地组织召开重点高中校期中联考审题会。此次审题会共有七所重点高中校20余位教学一线的资深教师参与审题。从参加审题宣讲会、做试题、核对参考答案到记录整理审题意见书,每位老师都尽职尽责、认真记录反馈问题,直至全部完成三个年级共28套试题的审查。
2018-09-07
2018年9月7日至9日,由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联合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学术支持单位的“第十六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考试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台湾东吴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所长田益民、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希清教授、天津市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教授等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历经1300年历史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考试选才制度,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对古代东亚国家和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都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对今天的高考制度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科举虽废,但研究仍在不断深入,1992年,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首次提出要将科举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进行研究,“科举学”的创建进一步推动了科举研究,学界在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中对科举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终于形成了当前在总体肯定中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兴利除弊、鉴古通今的主流观点。 本次会议围绕着“科举研究与高考改革”“科举学的现实意义”“科举文化研究”“科举制度研究”等主题,对科举制与科举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有12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41位专家学者在分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本届学术研讨会涉及的内容广泛,成果丰富。研究的范围涉及到科举制度研究、科举文献研究、科举专题考证、地方科举史志研究、科举文化研究、科举人物研究、科举考试科目研究、科举考试管理规范研究、科举与现代考试制度关系研究、科举博物馆研究等,这些丰厚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了科举研究的深入。 在闭幕式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专业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做了会议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本届会议的研究成果及会议组织工作,认为会议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并获圆满成功,对会议的各主办方表示了衷心感谢。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栾惠琴代表各主办单位和学术支持单位致辞。会议还决定,明年第十七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将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
2018-07-09
日前,我所宁河区某校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评活动顺利结束。本次测评参评教师近200人,涵盖中学14个学科,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作为首次全方位的教师考核活动,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通过对考核结果分析比较,有助于教师自主查漏补缺,调动自身工作积极性,以达到促进教师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目的。测评结果得到了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