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1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6-21 09:00 天津同学们,燃情六月,中考如期而至,市中招办将与你并肩同行,共同迎接这属于你的辉煌时刻。在此,我们精心推出考前温馨提示,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备考建议与指导。愿每一位考生朋友在人生新的征途上不负韶华、逐梦前行。中考前调整心态,就像给赛车加油一样重要,它不仅能让你轻松应对考试压力,还能让你在考场更加从容不迫,发挥出你的全部实力。快来看看这些超实用的小妙招,让我们一起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的挑战吧!1.保持积极心理暗示。每天记得给自己来点小鼓励,要深信不疑地告诉自己,经过那段漫长而充实的备考时光,你已经手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啦!把中考当成一个闪亮登场的机会,尽情展示你的才华和能力吧。保持积极的自我暗示,心里默念:“我可以的,我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这样,你就能更加自信地迎接中考的挑战啦。2.正确看待考前焦虑。中考前有些紧张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就像舞台上的灯光,能照亮你潜在的光芒,让你超常发挥,别害怕也别逃避,勇敢地迎接这束光,让它变成你前行的动力。要是心里有点小焦虑,也别慌,深呼吸几下,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冥想片刻,让心情平复下来。3.保持规律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对大脑的恢复和记忆巩固至关重要。在中考这个关键时刻,可得好好呵护咱们的大脑,让它有个甜蜜蜜的美梦,这样才能头脑清醒、状态满分地迎接挑战。运动也是个减压神器,能帮你释放压力,提升心情,不妨试试散步、慢跑这些轻松愉悦的运动方式,让身体动起来,身体棒了,心情美了,中考自然就能发挥得更加出色啦。4.交流分享释放压力。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备考的小秘诀和那些让人头疼的小问题,一起晒出各自的学习计划,再相互瞅瞅各自的备考时间表,大家互相打气,共同加油,这样不仅能放松心情,还能收获满满的友谊能量。家人和朋友是你的坚强后盾,和他们聊聊你的备考感受,他们一定会给你满满的关爱、鼓励和爱的抱抱,帮助你轻松应对考试压力。5.拒绝负面信息干扰。考试一结束,咱们得赶紧把上一场的得失抛到九霄云外去。千万别跟小伙伴们对答案,也别老是纠结哪些题没答对,这可不是个好习惯哦。要放轻松,心无旁骛地活在当下,别让那些负面信息或者跟别人的比较扰乱了自己的心绪,开心快乐地迎接下一场考试,相信自己,加油!6.及时调整备考节奏。上午考完试后,要抓紧时间用餐,放松身心,小憩片刻,睡不着也眯一会,闭着眼睛休息也能恢复好的精神状态。下午考试结束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对第二天的考试科目进行简单回顾,调节情绪,然后按时休息,养足精神,为第二天储备满满的精力。千万别熬夜哦,身体和精神状态可是考试的关键,得保持最佳状态才行。只要保持积极、自信的态度,合理安排时间,相信你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当铃声响起,笔锋落下,无论这场考验的结果如何,都值得我们为这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送上一个热烈而温暖的拥抱!请记住,中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它并不是决定你未来的唯一因素,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有无限的可能和机会去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内容编辑 | 陈立鹏内容审核 | 肖玉宇 梁媛
2024-06-20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6-20 09:02 天津同学们,燃情六月,中考如期而至,市中招办将与你并肩同行,共同迎接这属于你的辉煌时刻。在此,我们精心推出考前温馨提示,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备考建议与指导。愿每一位考生朋友在人生新的征途上不负韶华、逐梦前行。 为方便考生提前了解考点考场情况,合理安排考试当日出行,快速顺畅到达考点进入考场,各考区为考生提供了考点平面示意图及具体考场安排。考生可提前在线查阅,足不出户“云”看考点考场,了解考点所在的位置。同时,要充分考虑天气、交通、安检等因素,合理规划时间安排及行程路线,留出宽裕的时间量,适当提前抵达考点,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识别二维码查看考点考场示意图
2024-06-19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6-18 21:21 天津招生咨询热线:400-691-0286转自: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内容转载 | 秦川内容审核 | 王松岭 梁媛
2024-06-19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6-18 21:21 天津相约北邮,筑梦未来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招生特色亮点一起来看!01 未来学院“元班”招生计划稳中有增未来学院集聚学校最具优势特色专业,开设“元班”,按计算机类(元班)、电子信息类(元班)两个大类招生,实验班采用弹性化“长学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培养信息科技领域卓越工程师和领军人才。 今年“元班”全国招生计划规模将继续增加,达到220人,面向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招生。02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1年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同时,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底入选教育部计算机“101”计划。 学校每年面向计算机类及校内相关专业选拔20人左右组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通过科学选才鉴才、注重大师引领、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深化国际合作等方式,培养计算机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03 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今年学校增设“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机器人工程”专业面向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需要,依托学校在信息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注重深化“新工科”背景下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实施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培养模式,打造由机器人本体设计、传感与控制、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等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培养“科学与工程相结合”的高素质学科交叉型人才。 在招生时,“机器人工程”专业将与其他专业一起以“自动化类(智能机器人)”大类招生。04 全员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我校今年招生入学的本科新生将实施全新重构的培养方案,各专业均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使得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概论、设计思维、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成为通识必修课程,且所有专业设置“前沿交叉技术”“AI+专业交叉”两个专业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共情能力等超越机器的核心竞争能力。05 新增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在继续保持北邮数字媒体技术与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联合学士学位培养的基础上,今年我校将新增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以信息科技和财经的交叉融合为主线,开展交叉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信息科技与财经领域高质量人才培养新范式。06 玛丽女王海南学院招生计划增加今年,我校玛丽女王海南学院招生计划增至200人,较去年增长近35%,“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和“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两个专业招生计划各100人,面向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招生。槐柳成阴,荷叶亭亭蝉声明朗,暑气恰浓 祝学子逐光而行,不负骄阳奔赴收获,圆梦北邮转自:北邮本科招生内容转载 | 秦川内容审核 | 王松岭 梁媛
2024-06-19
天津教育报 2024-06-19 09:27 天津近日,各省(区、市)正陆续发布2024年高考成绩,并即将启动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事项,教育部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供考生和家长参考。一起来看—— 01 问: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权威信息? 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都会公布今年高考各阶段工作时间安排,包括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和查询方式、志愿填报时间,以及今年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情况参考等权威信息。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关注本地官方权威渠道发布的消息内容。 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请广大考生务必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志愿填报。前期,教育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协调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请广大考生在信息查询时认准官方权威渠道,切勿轻信网络不实信息。 02 问: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哪些公共服务? 答: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部层面,首次在“阳光高考平台”推出免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将海量数据系统集成,进行个性化匹配推荐,从专业、就业、职业等多方面帮助考生了解学校和专业。同时还将举办“高考志愿填报云咨询周”活动,组织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公益服务。在各地层面,地方招生考试机构将通过印发志愿填报指导材料、推出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服务系统等多种方式为考生提供填报志愿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服务,包括今年高校招生计划、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志愿填报办法和招生录取政策、考生须知等,并通过电视(电台)政策宣讲、线上直播咨询等方式为考生解疑释惑。在学校层面,招生高校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咨询活动和在线直播等活动,解读学校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提供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学会面向考生和家长进行志愿填报培训,及时提供相关部门和高校权威宣传解读资料、发布渠道、发布安排等信息,并组织教师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针对性地指导服务。 考生可以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等渠道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03 问:高校招生章程有什么作用,如何查询?答:高校招生章程由学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招生政策制定,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仔细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办法和相关招生要求。 主要查询途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高校官方招生网站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页链接: https://gaokao.chsi.com.cn 04 问:高考招生有哪些投档录取模式? 答: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同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投档工作由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相关高校后,高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05 问:考生被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被高校退档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 答: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防止因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被退档。 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06 问: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做到四个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一是了解国家需要。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拟报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应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立志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体现个人成长价值。 二是了解个人情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因素,理性考虑意向学校。 三是了解高校情况。了解意向高校近年录取分数(位次)情况、学校招生章程内容和该校在本省招生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等情况,新高考省份考生还要注意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四是了解招生政策。了解本省(区、市)志愿填报办法、投档录取规则等信息。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有关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咨询。 07 问:填报志愿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应结合考生本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一是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决定了可选择的高校和专业范围。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统筹考虑。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长切忌盲从。 三是初选方案。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结合本省(区、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脱档。 四是优化完善。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根据意愿,合理排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平行志愿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五是正式填报。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 08 问: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一是牢记填报时间,尽早进行填报。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系统按照规定时间关闭,关闭后考生将不能再填报。建议考生尽早填报,尽量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 二是增强防范意识,管好个人信息。考生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三是勿信小道信息,谨防上当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09 问:录取工作采用什么方式,一般什么时间开始? 答: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 10 问: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 答: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若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了录取结果,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及时联系录取高校公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询本人录取通知书邮寄情况。来源 | 微言教育编辑 | 骁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