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5-16 09:00 天津高考考生及家长朋友们,经历了优化更新,“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将如约而至,5月16日重磅归来上线啦!“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是在天津市委网信办的支持下,由市考试院于2020年专门开发的公益性系统,供考生和家长免费使用,目的就是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尽可能解决志愿填报期间的困惑。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查询功能,考生可以查询各院校招生章程、各院校招生计划、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一分一段表”、近两年各院校专业组录取最低分及累计人数,考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近两年的录取情况。二是关注筛选功能,考生可以从数以千计的院校专业组中,根据本人实际情况与定位,结合兴趣、爱好,通过条件过滤、数据比对、筛选关注,逐步聚焦到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院校,模拟生成志愿草表,并对志愿顺序进行调整,以使正式志愿填报更为准确快捷。考生于5月16日上午10:00起,即可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进入“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仔细阅读登录说明,输入考生号、密码(考生高考报名时设置的密码),以及验证码,进入系统,具体操作流程参阅《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操作指南》。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本系统因其权威性、便捷性和精准性,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和一致好评。市考试院也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增加补充有关招生录取数据。希望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充分用好系统,让它成为精准筛选志愿的得力帮手。大家完全不需要通过社会上的有偿咨询服务、“志愿卡”或高价志愿指导,就可以比较精准地填报好志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系统中的招生计划为招生当年院校计划数据,待今年招生计划数据以及高考成绩出来后,系统会及时更新信息。在填报志愿期间,考生须登录“天津市普通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系统”,按照《2024年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计划》的要求提示进行填报,任何非官方渠道获取的相关数据、资料及信息,不能作为考生填报志愿和招生录取的依据!我院未与任何机构和个人合作开展志愿咨询、推销“志愿卡”等有偿服务。
2024-05-10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5-10 12:01 天津5月8日下午,我市召开2024年招生考试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落实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分析形势、研判风险,部署2024年我市高考、中考工作。副市长张玲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世忠主持会议,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市委网信办、市委保密办、市公安局主要及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指出,高考、中考历来受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做好高考、中考工作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风向标,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体现,深刻把握今年工作面临的困难挑战,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制定务实管用的举措和预案,全力保障安全平稳。会议强调,高考、中考的考试安全本质上是政治安全,要抓实抓细全流程全环节安全工作,坚决筑牢高考、中考安全工作的屏障。一要强化风险研判,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处突,进一步筑牢抵御风险“防火墙”;二要强化综合治理,严把试题质量关,严守保密安全线,织牢作弊防护网,进一步守住考场安全“主阵地”。三要强化宣传服务,加强正面引导,做好舆情处置,优化考生服务,写好评卷、录取等考试后半篇文章,进一步传递以生为本“正能量”。会议要求,各区、各部门要坚持系统思维,形成工作合力。一要进一步强化应急指挥专班职责,压实市、区招委会各部门责任,协同保障组织实施;二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值班值守,抓好执纪问责,狠抓工作责任落实;三要加强考试工作人员纪律教育,提升培训和考核的效能,打造过硬招考队伍,务必确保2024年招考工作提质增效。市教育两委、市纪委监委驻市委教育工委纪检监察组、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保密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26个职能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16个区政府、教育局及教育系统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内容编辑 | 孙佳丽内容审核 | 赵彤璐 梁媛
2024-04-30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4-30 09:40 天津4月28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动员部署做好2024年高考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远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保密局负责人、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高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认识做好高考工作是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教育系统提高治理能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检验。要深刻把握今年高考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制定务实管用的举措和预案,全力保障高考安全平稳。 会议强调,做好2024年高考工作意义重大,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高考安全,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一要高质量做好命题工作,突出价值引领,强化能力导向,严把试题审校,确保科学安全。二要高标准实施考试招生,严密考务管理,严防考试舞弊,严格阅卷评卷,严肃招生纪律,确保严格规范。三要高要求深化高考改革,精心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加强模拟演练,抓好专项改革,确保平稳落地。四要高效能强化综合治理,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加强考试队伍能力建设,确保有力有效。五要高水平开展考生服务,优化服务措施,深化宣传引导,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确保用心用情。会议要求,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抓落实”的要求,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组织领导,以“处处见微知著”的敏锐性强化态势感知,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强化应急处突,以“人人落实到位”的严要求强化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和管理能力,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会议强调,“五一”假期前后,要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开展安全教育,加强风险摸排、监测预警、应急处突,牢牢兜住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底线。会议在北京设主会场,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分会场。摄影 | 张劲松转自:微言教育内容转载 | 秦川内容审核 | 王松岭 梁媛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自权威媒体,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
2024-04-30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4-29 17:25 天津随着日历牌上的日期一天天变化,5月,高考进入倒计时。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同学们在紧张备考的同时,对于志愿填报方面的政策也要早准备、早知道。关注本省高考政策招生工作规定是本省市高考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高考报名、考试、志愿填报、录取、照顾政策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要求,是考生和家长应该关注的政策。本月各省招生工作规定会陆续发布。阳光高考平台也将继续汇总各省市招生政策,请关注“2024年高考招生政策及照顾政策汇总”专题页面。识别二维码进入专题页面了解高校招生章程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要制订本校的招生章程,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上公布。高校2024年招生章程将于5月陆续发布。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高校招生信息、招生办法、录取规则的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请考生和家长仔细阅读有意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咨询高校招办。志愿填报早准备4月、5月各高校的招生咨询活动陆续展开,高校联合咨询会、校园开放日、网上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将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深入了解目标院校的途径。不少考生家长会在这个阶段进行志愿填报的资料收集工作。阳光高考提醒您,在咨询前要多做有针对性地准备工作,做到知己知彼,带着问题咨询。“不仅要考得好,更要报得好!”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每个小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录取结果,因此志愿填报成为困扰不少考生和家长的难题。为帮助考生家长科学、合理填报高考志愿,2024年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也将继续推出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专题,希望能助您一臂之力。敬请期待!以上日程如有变动,以省招办和高校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转自: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内容转载 | 秦川内容审核 | 王松岭 梁媛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自权威媒体,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
2024-01-03
2024-01-02 来源:教育部收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要求,整体提高大中小学教材质量,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教材管理,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国家教材委员会近期作出重要工作部署,就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开展系列行动。 系列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完善教材管理体制、强化教材建设支撑等关键问题,着力开展四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教材编写修订,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强化资源建设,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进课程教材。二是提升中小学教材编修质量,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质教材,建设支撑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的系列教材,加快推进教材数字化转型,促进教材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人才培养需求。三是落实部门、地方、学校、出版单位职责分工,健全教材使用监测、问题监督和处置、责任追究、引导激励等机制,提高教辅读物出版质量,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四是加强教材队伍建设和教材研究工作,加强教材建设经费保障,强化教材建设支撑。 下一步,国家教材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将在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领导下,明确各项任务责任主体,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强化条件保障,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化督促落实,注重宣传引导,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