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S
崔保师:教育研究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

2022-05-30

崔保师:教育研究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发布时间:2022-05-17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凝聚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从核心素养的凝练、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到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三级管理体制的优化,都集中体现着教育研究的价值和作用,教育研究贯穿课标修订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学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课程方案、进课程标准,体现了明确的战略性和方向性;二是着力开展现状调研和矛盾分析诊断,破解十多年来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体现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三是深入开展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稳定中推进”,使课程改革既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又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研究的任务依然艰巨而复杂。例如,如何充分发挥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体现课程结构体系优化完善,改进育人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如何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机制?等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深入研究。只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系统思考,整体把握,重点突破,反思总结,不断揭示育人规律,破解实施难题,以扎实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才是应然和可行之道。  一是把准正确育人导向,深入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机理。深入研究课程教材作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根本载体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义,认真研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以此为导向,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学科特点和要求、学段特点和要求,揭示核心素养由静态知识向动态转化的内在机理,探寻从学科目标内容转化为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影响因素、培养路径和实践方式,真正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是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创新改进育人方式研究。一方面,要基于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以“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本位”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启发式、问题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与学方式,提出创设合理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可行性,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关注课堂中不同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推进课程融合和学科渗透,全面提高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的育人研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活动主题,合理引导学生在全身心参与的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是跟踪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不断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实践既是检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唯一标准,又是催生课程理论的源头活水,必须把调查研究、行动研究贯穿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在生动的课程实践中,运用并发展课程理论思想,发现鲜活的课程实施案例,提炼示范性的课程实施经验,推进“理论与实践”“政策与行动”的双向良性互动,形成专家专业化研究为引领、教师实践性教学研究为基础、群众性研究为支撑的共同推进新课程落实落地的研究格局。  (原载5月13日《中国教育报》。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杨清:学校课堂教学评价——价值的判断、挖掘与提升

2022-05-30

杨清:学校课堂教学评价——价值的判断、挖掘与提升  新时代教育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支持。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堂教学评价作为学校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是推动育人方式变革、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从现代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不同时期的研究者对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不同,但评价与价值一直密不可分,价值是评价的核心要素。《现代汉语词典》对评价的解释是“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英文中“evaluate (评价) ”也是从“value (价值) ”这一词根变化而来。具体来说,评价作为一种与价值关联的活动,其价值特性主要表现在判断价值、发现价值和提升价值三个方面。所以,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行判断、挖掘和提升的过程。当前,不少学校虽然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但因为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评价的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如何让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发挥最大功能,这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关注的重点。  对学校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从模糊僵化到清晰合理  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首要任务是价值判断。价值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价值判断的实质是基于主体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功能进行评判断定的过程。泰勒提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他虽然没有直接谈及价值判断,但实际上是通过阐述教学实践与教育目标的关系,间接提及价值判断。概言之,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是学校基于特定导向、依据相应标准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优劣及其程度的评判断定过程。虽然泰勒之后不断有新的评价概念和评价理念出现,但不可否认,价值判断是评价的首要任务,是挖掘价值生长点和提升原有价值的基础。   事实上,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实践重在价值判断,即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好坏”进行判断,但其中存在两个明显问题。一是评价标准的价值导向模糊。虽然学校会有一个评价标准,但为什么是这个标准以及这个标准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需要”,体现了学校对课堂教学怎样的价值追求,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并不明确。二是评价标准的使用僵化。很多学校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所有教师、所有学科的课堂,难免失去对课堂多样性的关注。因此,课堂教学价值判断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有待加强。   (一) 立足校本分析的“定向”  任何评价都有一定的价值导向,这也是开展价值判断的基本前提。学校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实质是希望通过评价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而价值导向所明确的正是学校希望课堂教学具体向“什么方向”发展。虽然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不同学校以及同一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对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具体定位。在实践中,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重在标准制定和推进实施,忽略对课堂教学发展的具体定位,很容易因为缺乏价值导向而失去评价的针对性,评价的作用大打折扣。   学校要确定课堂教学价值判断的基本导向,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尊重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校本分析。具体有三种方法:一是“挖根”,即基于对本校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的深度解读来确定课堂教学评价导向。育人目标回答“培养什么人”,而办学理念解决“如何培养人”,这其实是一所学校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在内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应追求的价值和方向。如,某所中学以美术教育见长,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人”为目标,尤其强调“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那么评价则重在关注课堂教学是否“创设民主平等环境”“激发学生审美兴趣”。二是“献丑”,即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确定课堂教学的评价导向。如,某校教师平均年龄超过了 45 岁,教师的观念和方法普遍陈旧,那么,课堂教学评价应凸显“创新”,尤其鼓励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发展。三是“张扬”,有些学校在课堂教学上已有持续的研究和良好的“传统”,不妨通过评价促进其深化和优化。如,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基于长期探索,形成了有趣、有参与和有成就的“三有”课堂特色,评价重在关注课堂教学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志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二) 重视教师参与的“定标”  评价标准是判断课堂教学价值的根本依据。但由于评价标准的研制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实践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教条主义”,即有些学校直接借用专家学者或者其他“名校”研制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虽然这些评价标准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每所学校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不同,“机械照搬”并不一定能满足学校的实际需求。二是“自由主义”,即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但并不重视标准的实际运用,参评教师完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对课堂教学进行判断,评价最终因为缺乏恰当的评价标准而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失去了意义。所以,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至关重要。  对学校而言,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要符合学校实际,而这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具体来说,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有两种方式:一是原创,即完全由本校教师自己研制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种方式尤其要重视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具体指标应逻辑自洽、结构严整,能“自圆其说”。一方面,要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结构,即不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既可运用要素分解法,将课堂教学分解为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及结果等指标;也可运用目标分析法,以教学目标作为核心,判断内容、过程及结果等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可运用关系分析法,从教师与课堂、学生与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确定指标。另一方面,要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各指标在不同水平层次上的具体表现,比如,有研究者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提高、体验三个层次。二是借鉴,即选择已有的、相对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这种方式尤其要关注评价标准的适切性,因此,需要组织本校教师对所借鉴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研讨,对此进行相应的补充、删减、修改和调整,使之更符合本校实际情况。   在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无论是“原创”还是“借鉴”,都需要重视以下几点:其一,必须坚持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导向,评价标准必须充分体现本校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导向。其二,必须重视教师的真正参与,让教师充分参与“制定标准—试用标准—修改完善标准—运用标准”的过程,“反思研讨”和“持续实践”是教师参与标准制定的重要途径。其三,重视标准制定中的专家引领,适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介入,向教师介绍标准制定的理论、共同研讨标准的修改与完善。其四,重视评价标准的“变式”开发,鼓励各学科组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学校制定的统一评价标准基础上,开发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三) 基于全面事实的判断  在学校课堂教学价值判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就课论课”。如,某校政治学科组开展教学评价,以高二的一节政治课为例进行评课,同组大多数教师都以“总结优点”为主,仅有一位教师提出课上某个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建议更换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这反映了当前课堂教学价值判断实施过程中的三个问题:一是“单一”,将听评课作为课堂教学价值判断的唯一依据;二是“过细”,判断的内容往往集中于某节课的具体环节处理;三是“片面”,判断的结论过于片面,或者过于强调优点,不提问题;或者只关注一节课中发现的问题。   事实上,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对事实的全面把握上。一是判断方式多样化,虽然对课堂教学价值判断最为常见的是听评课,但还可以包括问卷调查、教师个别谈话、学生座谈、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教师备课情况“会诊”等多种形式。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的事实,才能作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判断。二是判断内容结构化。结构化意味着评价者要跳出某一节课的具体细节,系统关注教学中的目标、内容、实施和反馈,深入分析教学体现的理念、方法和专业知识等。三是判断结论多元化,教师既要看到当前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善于发现经验和优点,将其提炼提升甚至推广放大。如,某学校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发现有教师善于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析文本、厘清概念体系,于是组织教师对此进行教研,探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对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   对学校课堂教学的价值挖掘:从浅表片面到深度全面  学校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判断已有价值,还要去挖掘可能提升的价值。正如美国学者克龙巴赫所提出的“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斯塔弗尔比姆也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评价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必须重视价值挖掘,尤其要重视评价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此发现和挖掘课堂教学活动所蕴涵的价值生长点。“价值生长点”既关注对课堂中所呈现问题的根本性改进与解决,又重视对教学经验和特色的提炼与提升。   但在当前学校课堂教学评价中有两种现象:一是“浅表评价”,有些学校只强调量化评价,更多关注师生互动频率、教学技术多样化、学生参与人次和频次等,对课堂内容的深度剖析、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学生个体思维状态等深层次问题关注不够,虽然能对现象作出判断,却并不剖析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二是“片面评价”,有些学校虽然安排评价后的交流,但往往只是极少数权威教师或者专家学者的“点评专场”,很难听到包括被评价教师在内的其他教师的“声音”。多尔曾批评过去的评价是“了解测量体现的准则与实际的情况的‘欠缺’的一种方式”,提出“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评价应是共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这意味着,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要发现并挖掘价值生长点,就必须关注实施者的自我反思和评价参与者的沟通交流。   (一)课堂教学实施者:基于三层分析的自我反思  在像教学这么复杂的、日常性、长期性的沟通过程中,眼睛看不见的因素和感化比看得见的行为拥有更重要的作用。而最了解这些“看不见因素”的,莫过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实施者对特定课堂的教学设计“初衷”与具体实施的真实“体验”最有发言权。因此,教学实施者的自我剖析与反思至关重要:一方面,实施者将课堂现象背后的想法和动因呈现在其他评价参与者面前,便于其他评价者更好地分析现象、发现问题和提炼经验;另一方面,实施者的自我剖析是一个全面反思的过程,教师通过分析自己教学的背景、设计及实施等,来找到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具体而言,课堂教学实施者的自我反思至少包括三方面:一是展示“预设”,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背景和具体设计进行分析,包括学情分析、目标确定、内容思考、活动安排及评价设计等;二是回顾“实施”,基于具体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分析具体行动背后的缘由,判断课堂教学实施是否达到了预设目标、各环节的实施是否与自己的“初衷”一致,尤其要对比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区别”,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应对的方式以及具体的效果;三是思考“优化”,基于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分析,总结教学实践的优化策略,这种策略不仅指向可以观察到的课堂具体教学行为,还应包括深层的教学反思策略,通过追问“为什么这样做更合适”“为什么当时我没有这样来解决问题”来扫描自己的原有观念,以此实现根本上的突破。   (二) 课堂教学评价参与者:指向达成共识的深度交流  对课堂教学价值的挖掘离不开评价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评价者在对课堂教学价值作出判断的基础上,深度互动交流、分析研讨,以此挖掘课堂教学的价值增长点。在此,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是平等交流与专家引领。在学校课堂教学评价中,既有普通教师,又有教研员、学科特级教师等专家。但评价的所有参与者都应是平等的交流者,都应有权利表达自己对特定课堂的分析和理解,允许存疑或异议,不应存在某人更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现象。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尤其要强调专家从本质深度和理论高度来分析课堂教学,避免研讨陷入浅层化和表面化。  二是倾听发现与建构表达。课堂教学评价参与者的互动交流不是简单的听或说,而是一个“听—思—说”的过程。首先,要善于倾听,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和发现实施者的设计意图、其他评价者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与解读。其次,要积极思考,基于自己的判断、结合他人意见,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整理思路,表达自己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和解读。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某个教师的表达可能会激起下一轮的交流与辩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深层次的思维碰撞。  三是各抒己见与达成共识。对课堂教学的价值挖掘,既需要参与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需要达成共识。倘若只强调“自说自话”,很容易“萝卜炖萝卜,还是一锅萝卜”。评价参与者应通过协商碰撞,形成统一的结论和共识。这种共识重在发现课堂教学价值增长点,既要对“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又要提炼相应经验;既要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具有科学性,又要适合学校、学科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既有对一节或几节课堂价值的发现与挖掘,又有对价值的提炼和提升,形成普适性结论以适用于更多的课堂。  对学校课堂教学的价值提升:从评教分离到评教合一  课堂教学评价是通过判断价值和发现价值,最终指向教学价值的提升,也就是达到教学价值增值的目的。正如多尔所提出的,“应将其 (评价) 作为一种反馈,作为‘做—批评—做—批评’这一循环过程的组成部分” 。这意味着评价应是教学整体推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提升的反馈调节系统。然而,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课堂教学活动本身与评价关联不大:一方面,参与评价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许会有触动和收获,但并不一定深刻和持久,对其后续的教学实践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有些学校更强调结果导向,以学生成绩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缺乏对课堂教学价值提升的真正关注。评价要真正发挥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必须关注对课堂教学价值的提升,尤其要重视“评价”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实现“评教合一”。  (一) 教师的持续探索:基于对评价的认同、反思与运用  教师是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力量,教师只有理解并认可课堂教学价值判断的结论、明确其价值增长点,才可能真正改变个人教学行为、改进教学实践。所以,教师的真正认同和持续探索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以开放的学习态度看待课堂教学评价结论。倘若教师对课堂教学价值判断的结论表面赞同、实则否定,或者对课堂教学的价值生长点不置可否,那么很难从评价中有所收获。因此,参与评价的所有教师都应明确评价的价值,看到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改进的积极作用。   其次,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论和共识进行深度反思。教师认可价值判断的结论和价值挖掘中形成的共识,并不意味着能在自己的实践情境中自如地吸取经验、避免相似问题。教师只有剖析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充分挖掘评价结论的价值,结合自己的学科、班级和教学特点不断反思,才能形成改进教学实践的假设性方法和策略。   最后,教师要将假设性改进策略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在尝试运用假设性教学改进策略时,要基于自己的实践体验进行反思,判断这些假设性策略是否适合自己的课堂、存在怎样的“不适”、如何调整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等,以此对假设性改进策略进行调整,形成适合自己的个体实践知识。对于教师而言,价值提升不仅指向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还包括教师教学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的提升。   (二) 学校的制度支持:基于系统思考的评价机制构建  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育人质量,当评价能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教学实践的改进和优化时,学校质量必然也会得到显著提高。所以,课堂教学的价值提升至关重要,这要求学校必须基于系统思考整体构建评价机制。系统思考的关键在于转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习惯,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实现评教合一,就必须从两个层面来构建相应机制。   其一,当课堂教学评价作为独立的系统时,学校要构建完整的评价机制实现对课堂教学价值的“判断—挖掘—提升”。这构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完整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循环往复的过程,应该始终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具体包括听评课机制、评价研讨机制、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元评价机制等。尤其要关注两点:一是跟踪反馈机制的落实,学校要基于对课堂教学价值挖掘中所形成的共识,一方面明确共性问题,将此作为一段时期内学校教学整体改进的关注重点;另一方面提炼经验,使得零散的、无序的个体教师经验有序化、组织结构化,形成能适合本校教师课堂教学的集体公共知识并加以宣传推广。学校要从重点问题改进和先进经验推广出发,定期跟踪课堂教学实践,关注其改进和优化效果,并给予教师反馈。二是元评价机制的建立。在某一阶段内实现课堂教学价值的提升并不是评价的终点,学校要建立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机制,通过个别谈话、集体座谈、问卷调查、共同研讨等多种方式了解教师对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评价标准、方式和方法等,以便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其二,当课堂教学评价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子者应更加重视课程与社会的有效关联,推动学生逐步融入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杨清(中国教科院副研究员)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四

2022-05-30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四——给学生毅力 毅力是坚强持久的意志,而意志决定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不畏惧任何困难并为实现目标而持久坚持,非一般人所能为之。所以,毅力对人能否成功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从周围的成功人士到我们所知晓的名人看,没有一位是毅力平平的,正因有非凡的毅力,他们才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绩。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差,除了与智力、方法、兴趣、信心等因素有关外,毅力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确切地讲,有无毅力足可以决定人的一生。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着重对学生进行毅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毅力的培养主要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语言激励毅力可以表现在方方面面,当然也可以从不同侧面培养。比如,老师如果感觉学生在书法方面有可塑空间,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书法方面的毅力。老师适时(合适的场合与时间)的表扬、及时的肯定、实事求是的评价,都会使学生产生继续坚持的欲望。此时,语言的激励就是农民育苗过程中的施肥,也是润物细无声的诱导。有位书法爱好者在给我讲他亲身经历时说:“我坚持每天晚上练字40分钟,有一次由于白天工作太累,晚上吃完饭就躺下休息了。可是,我突然想起今天没有练字,就立刻起身走到写字台前,拿起笔练起来。我之所以有这个毅力,主要缘于周围朋友的鼓励,几次都想放弃,一听到朋友夸,自己又有劲头了。”实际上,这就是“语言激励促其毅力恒定”理论的实证。如果没有毅力,恐怕就会有“今天太累,明天再说吧”之类的借口,让人放弃坚持。经过多年的坚持,这位书法爱好者成了当地很有名气的书法家。某天,一位班主任找到我说:“校长,我们班小A这几天不知怎么了,每天坚持写自己今天哪方面进步了,哪方面有了新的收获。”我说:“那太好了,你一定要每天和他聊一聊,三两句话也行,主要是提醒他今天有没有收获,记下了没有。难得学生有这样的决心,鼓励他坚持2周到3个月你就会发现他的飞速变化。当然,这也需要你的坚持,学生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般情况下是两种情况:一是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持久教育,再有就是在他生活中经历了大事,而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足以让他突然加速。”这位老师说:“您放心,我记下了。”这位老师也是位教育有心人,真的坚持了3个月。小A不但有了非凡的变化,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从一个学习一般、表现平平的学生,进步成为市级三好学生,成为同学们都信得过的同学。高考时,小A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一所很好的大学。二、语言刺激当今的学生,往往愿意听表扬而不能接受非肯定性的评价,更不用说严厉的批评。其实,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者说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听到的全是表扬、遇到的都是好事,一定会遇到不合心意的事,也会听到自己不爱听的言辞。遇到不合意的事就出问题,听到不爱听的话就闹情绪,这样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老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接受不同意见的能力,学会接受恰到好处的语言刺激。这种刺激可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一次次的挫折更能培养学生的坚韧品格。事实证明,有些在学校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反而成为单位的骨干,这与他们学生时代被锤打出的抗挫折能力不无关系。但是,老师的语言刺激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开始不要过于激烈,否则会出问题。另外,老师的刺激性语言绝不能是讽刺挖苦,更不能是人身攻击,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找出不足,指明改进办法和用力方向。有位女老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班的成绩一直很好,但在一次期中检测中考得很不理想,在10个平行班中排到了第八。我分析来分析去,把其中原因找了个遍,还找班干部开座谈会、找科任教师探讨,各种方法都用上了,就是效果不好。我越想越憋气,下了这么大气力,怎么就是不见效呢?有一天课上,我实在忍不住了,说:“大家都把笔放下,我想说说我的看法。咱们班一直成绩很好,自从上次期中检测考得不好,你们一个个就像待罪的羊、落汤的鸡,一点血性都没有了,每天也上课、听课、写作业,可成绩还是这个样子,还学什么!还不如出去玩、锻炼锻炼,倒落得个好身体。没有血性、没有激情、没有朝气、没有毅力,不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有好的成绩吗?”我越说越激动,越说气愤,自己也不知都说了啥,估计不会好听。最后,全班哭声一片。一气之下,我扭头回到办公室,自己也悄悄地流眼泪。下课后,班长和几个同学来办公室看我,看到我两眼通红,他们也眼睛通红,我们师生搂在一起又是一通哭。我擦干泪水说:“你们回去吧,我不会再为你们的学习掉一滴眼泪了。”从那天开始,全班同学学习劲头飞涨。看到孩子们有使不完的劲,我也来了劲头。在我们师生互相鼓励、共同努力下,期末考试时,我们班得了全年级第一名。老师们逗我说:“你们班的成绩是师生一起哭出来的。”可我深知,这成绩源于我唤醒了全体同学的激情,唤醒了他们的斗志和毅力。这个实例表明,老师刺激学生的方法可以是多元的,和风细雨可以刺激,暴跳如雷也可以刺激,应该根据情况而定。当然,这是一位女老师采用的方法。如果是男老师,可能就会选用别的方法。三、行为尝试新课程改革后,很多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这对学生毅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尝试作用。有的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毅力,组织远足、夏令营等活动,这些对学生毅力的培养都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清楚什么是“毅力”的本意,不要忘记“坚强持久的意志”才是毅力。要想让其成为一种心理力量并转化为坚强持久的行为,那就要在尝试的同时,尽量让其行为持续更长的时间。比如:为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好,一般会要求学生每天把当天学的内容复习一遍。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就应该在提要求的同时,运用语言激励和语言刺激尽量使这种尝试持久,从1天到1周,从1周到1个月、2个月、3个月,直至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毅力绝不是仅靠一两次尝试就能得到的,一定需要长时间的磨炼。但也应注意,尝试是行为磨炼的前奏,也是不可或缺的。四、行为磨炼在艰难困苦情况下的锻炼才能称之为磨炼。经过军队锻炼的人在事业上成功的概率相对较高,我们也常说“部队锻炼人”,主要就是因为军队要求严格,容不得你有半点放纵。急行军、负重急行军、静卧几个小时、静坐、站军姿等,都是行为磨炼。经历过这样行为磨炼的人,其耐力、习惯、心理承受力、毅力等,都会与一般人不同,他遇到困难时想到的绝不是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战胜它、解决它。两万五千里长征,绝对是对每一位红军战士毅力的考量,他们从不说“苦”字,好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这首诗,在今天体会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把困难看成平常事,把五岭山脉看成是细小波浪,把乌蒙山看成是小小泥丸,衬托出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今,我们再不会有红军长征那样的艰苦环境,那么毅力的培养就应在坚持上做文章:每天半个小时的跑步,每天20分钟的朗读,每天半个小时的书法练习……只要能长期坚持就能养成习惯。我们的学生恰恰在坚持上缺乏韧劲,也就是毅力不够,所以很多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更多的人,凭借坚强的毅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并取得了成功。有个很不错的学生,父亲是位军人,母亲是专职主妇,从小到大一直由母亲呵护,学了古筝、二胡,学习也很优秀,高中毕业考上了重点大学,一家人可高兴了。父母高高兴兴地把女儿送到大学,可是,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夜里,妈妈接到女儿的电话,哭闹着想家了。没办法,父母去了趟学校,几千里的路程,对父母来讲容易吗?由于孩子学习优秀,大三的时候被学校选中去法国学习一年,父母高兴,孩子自己兴奋,从孩子踏上异国他乡的时刻起,父母每天为其担心,一个月、两个月,终于熬到还差两个月的时候,法国闹起了新冠疫情,由于紧张害怕,这个学生连续几天夜里要求和父母视频,最后非要求停止学业回国,没有办法,父母只能听任她的决定。大家试想:这与毅力有关系吗?这是惨重的教训。张海迪,人称之为“当代保尔”。她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学校,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初中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研究生课程。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生器,以振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据一位上山下乡的知青回忆,当日,周围各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高举标语,敲锣打鼓,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宣传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他也受到了鼓舞和震撼。学校邀请新疆老垦荒队员、老知青和贫下中农代表给学生做报告,热情的鼓励使不少学生当场报名,有的甚至写下血书,坚决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插队落户。他们到黑龙江插队,生活又苦又累,一天下来,手上脚上满是血泡,回到宿舍累得躺下就爬不起来。知青们深感务农不同于之前的学农劳动,要靠自己的双手挣工分养活自己。他们下农田、放猪羊、喂牛马,什么活都干过。当时条件有限,可想是多么的艰难。在知青大集体里,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播种着希望的种子,用辛劳和汗水收获着丰收的喜悦。当年的知青后来在事业上大都取得非凡的成绩,有的成为国家领导人,有的成为著名企业家。正是那段下乡生活锻炼了他们的意志、锤炼了他们的品质、纯洁了他们的思想、坚定了他们的信仰。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足以证明,没有坚强的毅力,人的一生只会平平淡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知——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学生毅力的培养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资讯】研修网、教研网义教新课标系列公益讲座 | 劳动

2022-05-25

【资讯】研修网、教研网义教新课标系列公益讲座 | 劳动

杨清:“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进研究

2022-05-24

杨清:“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进研究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事实上,作业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关注的焦点,它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学校教学质量有着内在关联,还直接影响着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双减”背景下,许多中小学校开展了作业改进的实践探索,但如何改变当前一些学校学生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的现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作业需求、有效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仍然是当前研究关注的重点。“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进必须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国家不断从政策层面对作业实践进行引导与规范:2003年,教育部提出了“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对学校作业管理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2021年7月印发的“双减”政策,再次强调“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虽然作业受到相关政策的持续关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改进往往“治标不治本”。“双减”背景下要切实落实政策要求,首先必须明确中小学作业改进的基本导向。只有导向正确,目标清晰,才能“标本兼治”,真正优化作业实践,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长期以来,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预习,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作业的本质仍是四百多年前夸美纽斯强调的对已有知识或技能的实际操练或反复演练的“练习”,是凯洛夫所提出的“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完成各种练习来巩固知识、技能和技巧”。究其实质,作业被视为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工具,是教师强化知识传递的工具,是学校确保学生能获得高分的工具。在“工具”导向下,为了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学生的作业负担必然不断增加。作业是教师布置给学生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其实质是一种学习活动,其目的指向于育人,即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工具”导向下的作业目的在于任务的完成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但作业作为学习任务只是促进学生改造已有经验、走向成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正如杜威所说:“只要着眼点在于外部的结果而不在于包含在达到结果的过程中的心理和道德的状况和生长,这种工作可以叫作手工的工作,而没有理由称为一种作业。”所以,全面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中小学作业改进的基本导向和根本目的。《通知》强调必须“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双减”政策也明确指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  因此,中小学作业改进必须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作业改进的根本目的。这种发展不是学生通过作业中的反复练习获得高分的表面发展,也不是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实现认知能力的单一发展,更不是通过作业促进部分学生的片面发展,而是通过作业促进学生身心真正发生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在认知能力、情感品质、实践创新、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发生实质性的成长,是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和提升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作业的改进应促进学生通过对人类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并认同人类文化的内容与本质,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思维方法的获得、价值情感的认同中获得社会民族文化的同一性,进而促进学生由自然生命的人转化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其二,作业的改进应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理解。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作业更多反映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它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律性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改进作业实践在于通过作业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实现对自我的理解与管理。其三,作业的改进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业不仅帮助学生习得人类社会知识和民族文化,加强自我理解和自我管理,还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过程中,消解学生对被动完成作业的无奈感、对作业统一要求的沮丧感、对自我需求得不到关注的孤独感,实现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与成熟。“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进中的三个核心问题  “双减”政策颁布以来,许多学校和区域就“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开展了各种有益探索,但仍面临“减少作业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如何设计分层作业”“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不够怎么办”等困惑。归纳而言,中小学作业改进必须关注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一)控量提质:把握作业“质”与“量”之间的平衡  “双减”政策强调要“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对作业总量的规定无疑是为了更好地减轻学生负担,但同时也带来很多教师和学校的困惑:对作业总量的控制,是否会降低作业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的“质”与“量”并不是正相关。作业数量会影响作业质量,但并非作业数量越多,质量就越高。已有对于作业数量的研究往往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关,具体表现为两种关系。一种认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作业数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不同。哈里斯·库帕的研究表明,对于小学生,成绩的提高与作业量没有关系,因为作业通常不会提高成绩;初中生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明显相关,在合理的范围内,作业量增加,初中生的学业成绩会随之不断提高,但超过这一限度的作业量不会导致更大的进步;高中生学业成绩则随着作业量的增加持续向上延伸。另一种认为作业量与学业成绩呈曲线相关,即当作业时间达到最佳时长时,学生成绩最好,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会下降。这说明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不是绝对的正相关,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限度。由此可见,作业数量与学业质量并不呈现正相关,对作业数量的控制,并不必然地影响学生学业质量。  对作业“量”的适度控制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作业的“质”。作业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只是学生学业成绩。“双减”背景下作业改进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的作业不仅要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思维和掌握方法,还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但这些并不能简单通过作业“量”的增加得以实现。适量的作业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制力、独立性和责任心,还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家校合作;而过量的作业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尤其是机械化的无效作业和重复性的枯燥练习会因为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剥夺学生的闲暇生活而导致学生生厌,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所以,“双减”背景下,明确作业总量并加以适度控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业控量提质的关键在于“整合”。“控量”不是盲目减量,更不是完全不要作业。要在有限的作业时间之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全面育人功能,关键在于“整合”。从内容上看,作业既要关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又要重视知识与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整合,还要体现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关联。究其实质,作业不应因为学生每天所学不同而被割裂为孤立的内容,而要在“分散”中强调不同知识的内在关联。从形式上看,作业要实现学生眼耳手口的整合,既有书面作业,又有口语表达,还要有动手操作。正如杜威所说,“作业的方式也很多,除了无数种的游戏和竞技以外,还有户外短途旅行、园艺、烹饪、缝纫、印刷、书籍装订、纺织、油漆、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具有社会目的(不是仅作为练习,以获得为将来应用的技能) 的主动作业。”但是,“整合”的基本原则是,作业要围绕具体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逻辑和学科的知识逻辑进行结构化设计,以便在有限的作业时间内,最大化促进学生思维的参与和情感的投入,绝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二)增加选择:作业在促进学生基础发展与满足个性需求之间的协调  “双减”政策强调“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这是为了避免作业“一刀切”,通过可选择的作业既促进所有学生的基础性发展,又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虽然不少学校在尝试和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是选择指向于作业的数量,而不是作业的质量,可选作业未能体现出思维的梯度和方式的差异;二是学生自由选择之后,有教师发现选择挑战性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少;三是作业可选之后,作业讲评成为难题,因为既要指导面向所有学生的基础性作业,又要分析针对部分学生的个别化作业,课上有限的讲评时间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鼓励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的初衷是增加作业的选择性,以此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但当作业可选之后,却在促进学生普遍发展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之间失去平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既要确保学生会选,又要让学生可选,还要促进学生选择。   一是会选。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学生认同作业选择,并具有选择作业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选择性作业的意义。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实质是为了让作业与学生的兴趣、能力等更“匹配”,从而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应该认识到,合理地选择作业,不是为了少做作业,或者获取更好的成绩,而是为了减少重复的无意义学习,更好实现个人发展。因此,学生对作业的选择,一定要着眼于个人真实的发展水平,否则选择就会失去意义,甚至会阻碍个人发展。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学生既要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又要具有自信、自律、自强等品质,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整、对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在完成有难度的作业中实现个人的持续进步。   二是可选。教师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学生才可以选择。因此,可选的关键就是教师能合理地设计可选作业。这首先需要教师明确作业分层分类的依据。作业的纵向分层,主要是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划分依据,不同作业内容体现了思维能力的不同水平,并呈现一定的梯度和层次;作业的横向分类,主要以学生的认知风格为划分依据,如根据场依赖和场独立区分为独立作业和小组作业,根据言语与表象区分为文字作业和画图作业等。作业分层分类的标准应清晰合理,作业内容要能体现相应的梯度和结构。但是,无论什么层次和类型的作业都应该围绕具体的目标来设计,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与课程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是促选。“促选”不是指教师督促或者要求学生作出某种选择,而是通过引导、讲评促进学生的积极选择。一方面,教师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自由选择,而是要根据班级总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作出有益个人发展的选择。既可以是教师推荐、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选择,还可以是以小组形式领取作业任务、组内成员自行协调。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可选作业进行指导时,在课堂上重点讲评基础性作业,对于有挑战性的、个别化作业着重分析思路;在课下可以根据学生个别化需求进行面对面的作业指导。教师在作业指导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认知上的困惑,还要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敢于挑战更高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  (三)协同推动:作业改进与学校教育其他要素之间的联动  作业改进是“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但其有效性往往受制于多个因素,包括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制度、教研、考试评价等。为此,“双减”政策强调,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这也意味着“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进是一个系统的、多方协同推进的复杂过程。  首先,作业改进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它涉及作业设计、作业实施、作业评判、作业指导等环节。改进作业设计,关键在于通过整合与分层设计,有效地控制作业数量,确保作业对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作业实施包括教师布置作业以及学生对作业的完成,一方面,教师对作业的布置要清晰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加强自我管理,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和自学能力。教师要及时评判作业并全面分析原因,既要明确作业所反映的学生知识学习现状,尤其是思维水平和学习方法,还要把握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教师指导学生作业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既有课堂上面向所有学生的集体讲解,又要有针对学生个体的当面分析;作业指导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应该是什么,还要懂得为什么以及如何用。  其次,作业改进与学校教育其他要素具有关联性。作业并不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而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业目标和内容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受到教学评价的直接影响;教师是作业设计、作业评判和指导的重要主体,教师的作业观以及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作业改进的有效性;作业虽然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作业改进的推进、具体实施与学校管理制度密切相关。所以,作业改进涉及学校多个方面的协同,若只关注作业本身,不能对其内在环节和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则很难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最后,作业改进是一个校本化实施的复杂过程。教师设计高质量作业的前提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只有基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能力现状和个性需求,才可能设计出体现整合性、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的作业。但是,每所学校的校情不同,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发展现状、发展需求以及可获取的作业资源都不相同,作业改进的具体思路和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作业改进必须“因校制宜”,教师要根据本校学生特点,恰当设计作业并进行有效指导。“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进的实践策略  作业改进涉及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和区域等多个主体。虽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改进、重视家长对作业改进的建议、强调区域对作业改进的引领协调,但就实践而言,明晰教师和学校的任务是当前中小学作业改进的重点。  (一)教师:明确意义,探索“计划-实施-反思”的作业改进闭环  教师是作业改进的直接主体,让教师明确作业改进的意义是首要任务。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业改进不是为了片面减少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也不是单一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以便于取得更好的成绩,而是为了更好凸显作业全面育人功能,通过作业更好实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等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改进作业的过程也是教师提升自我、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对一段时期内的作业改进有明确计划。作业改进与教学改革相辅相成,教师必须基于课堂教学计划来改进作业。既要根据课时、单元、学期的教学安排,结合单元重点、同单元不同课时的目标来考虑作业改进的具体目标;又要基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明确作业改进重点。比如某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欠缺,就设计相关作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其次,教师在作业改进中要“上下结合”。自上而下,基于“双减”政策要求,既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关注作业的结构性、层次性、整合性;又要重视对学生作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下而上,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及时把握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作业内容、时间、难度、方式等的建议。最后,教师要及时对作业改进情况进行反思。既要反思作业本身——作业是否发生了变化,这样设计和指导是否可行,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又要反思课堂教学——教师在学生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通过课堂教学得以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下一个阶段作业改进再次计划、实施和反思,由此形成一个循环反复、持续推进的“闭环”。如某小学三年级语文组教师结合单元主题“金秋时节”,将秋游、绘画、写作、查阅文献等方式结合起来,设计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记秋天的系列作业,教师发现这样的作业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秋天的理解和感悟,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个单元作业设计提供借鉴。  (二)教研组:加强教研,探讨“标准+”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作业改进不是教师单打独斗能实现的。正如“双减”政策所言,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通过教研组共同研讨来推动作业改进。  教研组要通过教研来设计一份“标准”作业。虽然同教研组内不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同,但针对同一所学校同一学段学生,同组教师可以通过研讨,设计一份高质量、适容量的标准化作业。这份标准作业既可以是在借鉴基础上的适当改编,也可以由本组教师“原创”,但组内应该对这份作业经过仔细的分析研讨,甚至亲自“下水”做一遍,确保这份标准化作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情对这份标准作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并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调整的具体内容及缘由,供教研组评价判断调整是否合适。此外,教研组要加强作业改进方面的交流,既可以分享经验,相互启发;也可以提出作业改进中的困惑和问题,通过深度研讨,集思广益,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学科教学的改进与优化。如有的学校提出教研组必须审核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尤其要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以保证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如北京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小学数学教研组,通过教研提出“四挖掘”的数学作业:挖掘绘画性作业,让学生设计对称图形、画思维导图;挖掘游戏性作业,重视七巧板、九连环和扑克牌的运用;挖掘生活性作业,鼓励学生调查分段计费和储蓄;挖掘专题性作业,设计沏茶问题、植树问题等。  (三)学校:完善机制,加强作业统筹管理  学校是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的重要主体,作业改进离不开学校的统筹管理。具体来说,学校推进作业改进要重视四种机制的完善。一是作业协调机制。学校要了解各学科作业容量与质量,通过各学科组协商和总体协调,合理预估作业容量,避免总量过多,同时鼓励各学科组教师协同合作,设计跨学科整合性作业。二是作业“存档”机制,学校要及时把各学科组设计的优秀作业汇总保存,并进行基础性作业、实践作业、易错作业等类型标注,为作业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建立相应资源库。三是作业交流机制。作业改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尤其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从自身立场出发,对作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就需要学校构建相应机制,推动参与作业改进的各方主体沟通交流,以此来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如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建立两个“举手”制度,一个是学习委员“举手”,学习委员如果认为当天作业总量过多,可以举手向最后一位布置作业的教师提出减少或者免除该学科作业的要求;另一个是家长“举手”,当家长认为孩子在认真完成作业的前提下,仍无法完成当天作业,可以向班主任申请延后完成作业。四是作业评价机制,学校要定期对各学科作业进行评价,以发现作业改进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确保作业质量。此外,学校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教研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等,为作业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12期  作者|杨清(中国教科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