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S
跨学科案例 | 郑和下西洋

2024-06-17

本文以统编版“郑和下西洋”一课为例,营造沉浸式学习的历史课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郑和下西洋的情境中。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分别为内阁、吏部、礼部、户部、工部、钦天监。通过皇帝与内阁的对话,了解为何要兴师动众下西洋;通过皇帝与吏部官员的对话,了解郑和超强的个人能力;通过皇帝与工部官员的对话,了解明代强大的造船能力和国力强盛;通过皇帝与钦天监官员的对话,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以及为何选择冬季出发;通过礼部与户部官员辩论,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弊端和深远意义。全员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实现跨学科的学习和知识渗透,真正实现问题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活动主题(一):为何下西洋——朱棣和他的永乐梦想学生1:今召诸位一议,想必诸位已知缘由,作为朕的亲信,汝等应时时为朕思索当今统治仍所存之余患,切莫失了江山。内阁组学生1:皇上,今建文帝之辈势力尚存,欲伺机夺皇上之位,北元、东倭等亦虎视眈眈我大明疆土。皇上师出有名,清君之侧。虽掌控京城,但那火烧没建文帝行踪。若建文帝已死,则除去皇上心头大患,臣以为,应速遣一人,遍天下寻之。内阁组学生依次发言。通过充分的资料查找和整理,内阁组的学生从建立天下秩序说、寻找建文帝说、开拓海洋说、开展国际贸易说、满足奢侈品的需求说、包围帖木儿帝国的战略动机说、宗教说等角度全方位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活动主题(二):为何选郑和——“博辨机敏、谦恭谨密”     学生1:扬大明国威实乃当下紧要之事,着吏部官员拟定合适人选。吏部组学生1:其一,郑和于1371年,出生在云南昆阳的一个色目人家庭。父辈极有可能是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吏部组学生依次发言。吏部组的学生,从郑和的个人品质(才智过人、懂得兵法、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和他的家庭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阐释了郑和是当时值得皇帝信任的人选。     活动主题(三):能否下西洋“海舟以福船为上”     学生1:兹事体大,远洋航行技术可有保障?速请工部相关人等前来议事。     工部学生1:我国目前生产的大型船只主要有三种,如图所示。广船用铁木制成,船体坚硬、耐腐蚀,形状下窄上宽。福船呈U型,保证平衡性,增加载货量,适合远洋航行。沙船底平,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主要在北方浅水航线,因其运载能力强、不惧浅滩,被较多应用在近海运输当中。     工部学生2:远洋航海选择福船最佳,福船拥有先进的水密隔舱,即用隔舱板分隔船舱所形成的各自独立的舱区。此种船舶结构在唐代已问世,是造船技术的一大创新。各舱区彼此独立,所以航行中就算遇个别舱区破损漏水,也不会涉及其他舱区。隔舱板均用厚实木料制成,与船壳通过榫卯和铁钉、黏合物等紧密钉连。工部学生3:古代木质结构船是用大量木板连接拼合而成的,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如果不严密封堵,水会从缝隙渗入船内,带来沉船风险。造船师傅把填补空隙的技术称为“舱缝”,专用的填充材料叫作“鲶料”。     工部学生4:明代宝船采用硬帆结构,帆面有撑条。这种帆虽然升起费力,但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可提高行船速度。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的风云突变,能有效应对各种方向的来风。     工部学生5:除了造船本身的工艺外,船与船之间需要联络,但是当时还没有电讯方式,那它们怎么联系?喊话是最常见的通信手段,但是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视野不良时,则会采用锣鼓、吹喇叭等方式传递信息。工部组成员动手拼搭了宝船模型,自主学习“水密隔舱”“鲶缝”“硬帆结构”等古代造船技术;通过撰写《对明代造船业行业研究报告》和制作《探索古代造船黑科技》科普视频呈现学习过程,并且在课堂上带给大家一段精彩的造船科普讲解。将历史课堂与物理化学课堂形成隔空互动,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     活动主题(四):何时下西洋——“等风来”     学生1:如此强大的造船技术必可使远航无虞。只是舟车劳顿,不知钦天监是否选好合适日期启程?     钦天监学生1:讲解航程中所到海域的洋流、季风。     钦天监学生2:考虑顺风顺水的因素,手绘郑和下西洋航线。     钦天监学生3:介绍古人如何应用“过洋牵星术”来确定纬度。     钦天监学生4:介绍《海道针经》,古代确定经钦天监组成员给老师和同伴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科技洗礼,如图所示。通过示意图的绘制和牵星板模型的现场展示,使大家真正臣服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家国情怀。     活动主题(五):是否继续下西洋——“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1424年,在郑和第六次下西洋途中,明成祖朱棣薨,朝堂上官员围绕是否要继续下西洋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礼部学生1: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应继续下西洋。礼部组学生依次发言。户部学生1:我认为郑和下西洋表面上是在促进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带着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贸易往来,虽然是一笔划算的政治账,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笔糊涂的经济账。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忽视了经济利益,有“厚往薄来”之说,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户部组学生依次发言。礼部的学生认为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宗藩体系,增加了大明的政治影响力;郑和下西洋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扩大了海外贸易,促进国内生产尤其是手工业的技术革新;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宗教的传播,加强了中国和伊斯兰教文化区的联系。     而户部的学生却坚定认为:不应继续下西洋。他们认为“朝贡贸易”完全是建立在明朝的巨额补急丈教学参考贴上,会导致了明政府财政的缩减;且宣扬“国威”的赔本买卖会影响正常的海外贸易,使得民间走私频繁,影响社会的安定。唇枪舌剑中,既是历史又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特征的课堂进入了尾声。明宣宗想成为他祖父那样的一代圣君,选择了让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可惜的是,郑和仿佛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终点,最终死在了印度古里,此行成为告别海洋之旅。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明朝的国力日渐衰微,统治者的心态也由开疆拓土转而内敛守成,当中国人再次回到索马里的海面上,已经是600年后的今天。以史为鉴,传承郑和精神,将开放、包容、和谐、共存的中国精神发扬光大!跨学科主题学习绝对不是几个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或轮番上场,也绝不是各自学科独立的知识和信息碎片。以本课为例,学生在解决小组任务的时候,需要大量查阅相关史料。研究造船技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需要调动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及团队协作等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培养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文章原名:《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历史教学》,文章有删减作者:方晓卉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STEM教师》公众号,转载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黄慧 | 以场景式学习促学校美育的生发

2024-05-27

 原创 黄慧 新课程评论 2024-05-13 06:30 湖南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中,学校应该直面自身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真实困境和问题,比如:如何让学校局促有限的空间变成期待的育人场景?如何让学校德育从“说理说教化为真实的体验和行动”?如何实现美育在整个校园的自觉生发?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发出“美,在这里生长”的集结号,用向美的育人行动深耕校园的精神领地,从单向度的育分到全方位的育人,共创多元视角的个性发展,共绘校园生活的共创图景,共解万物生长的持续密码,从而激发每一个孩子内在的心灵力量,让“美”成为他们的生命底色,让学习成为审美的需要和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其葆有好奇,发现使命,找到热爱,成为分数之上的明媚少年。有研究者指出:“未来学校的根本功能,就是以不同的场景,激活不同的学习内驱力及学习方式,实现全方位的真实成长。”这也是我们非常赞同和正在行动的办学方向,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从理念思考到行动推进,着力打造了以下三条新美育场景式学习的路径。一浸润的场景式学习:空间学习流的打造促美育自然生发对于浸润式的场景式学习,我们着力打造的是空间里的“学习流”,不仅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植入文化艺术元素,更是将空间内容转化为学习场景。比如在对学校本部一楼校史馆原杂乱无序的空间进行重造设计时,除了空间美化维度,主要聚焦在如何复合赋能这个小小的空间,实现大大的育人功能。我们先提出一种“图书馆”样态的重造思路,但又想呈现出的不仅仅是图书馆——可否融入更多的学习元素?于是,在图书馆的基础上又叠加了“文脉史馆”这样一个学习流设计。在“文脉史馆”的设计上,考据学校史料,梳理地方文脉,以创新复合的思路实现“书史融合”,既体验时间赋予文化的痕迹,又感受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以此还实现在校史馆里创造学习场景,让学习流在空间里发生。比如在“文脉史馆”里就用了一张图梳理呈现整个学校的文脉历史,融合了整个温州古城的发展史,讲述学校与温州这片土地的历史渊源。同时,还收集展陈各种各样关于温州历史的书籍,布置了温州古城地图的古今对比图,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场景也就搭建在其中。   类似这样的学习场景还融合了很多,比如在校史梳理过程中,就清晰了“文脉史馆”所在的本部校区,是温州中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地方——1902年在这里创建温州府学堂一直到1960年才搬走,历史上很多大师都曾在这里生活学习,于是就结合史料在文脉史馆中间区域开辟了“大师博物馆”,借助互动媒体方式,呈现大师们的生平事迹,实现互动学习。同时,还在里面植入了“与大师同行”的课程设计,做了一个“时光电话亭”的互动装置,配置了具有年代感的话筒。比如“与苏步青对话”,通过装置可以模拟跟苏步青先生打电话问好,还可以向他提问,调出他的资料,了解其相关事迹,同时这个平台还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学习材料再次植入,不断丰富补充。最后,还可以选一位大师,打出他送出的专属书签,当学生收到这样一份特别礼物时,隐藏其中的人文力量即无声传递,生生不息。  在“文脉史馆”这样的空间学习流创设过程中,我们还看到学校的历史文脉跟整个温州古城的文脉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在馆展资料的收集上,就把学校所在的整个历史街区的所有展馆的介绍导览图作为资料悉数陈列,也设计了“文脉史馆”的专属导览图。近期,学校还编印了《校史读本》,通过《校史读本》,再借由“文脉史馆”这个场景,学生可以很好地形成对整个温州古城的看法。这里的学习并不是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虽然有组织统一的“文脉史馆”课程,但这里的学习更多是一种自然生发的学习状态,所以你会看到里面有很多的卡片留言牌,那都是学生自己进来之后自然生发的学习成果的分享。除了这些,“文脉史馆”里还融入了另外一个维度的设计,留置了一块相对比较安静且比较私密的小空间,指向美好心灵的塑造,使学生增加了一个自我心理疗愈的学习课程。布置了“心理树洞”装置,支持学生的倾诉需求,还布置了一个互动的学习装置,命名“解忧杂货铺”,其里面既有“心灵放映厅”,也有“青春阅读会”,有书籍,有音乐,有电影,有成长的留言板,也有“学习100问”这种相互交流和趣味的问答。如此一个小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发生的同时,也及时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舒缓了心理压力。从“文脉史馆”改造出发,在后续学校空间的打造上,我们一直在积极创设“场景美学+无处不在的学习现场”,并坚持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学校的教育梦想和儿童视角,对学习样态、课程资源、环境美学进行融合再造。2023年底,学校西区一幢危旧老房子“换上新装”,化身一座校园美术馆——春草塘美术馆,连着的停车场也“摇身一变”,成为学生创造的艺术品的展示台。“樟树下自成蹊,美术馆的落成给予全校师生‘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欣喜!”《温州晚报》以《以美赋能成长!温州这所学校将危房“化身”美术馆,并发起春草美育行动》为标题报道了我们校园的这个新美育空间。  美术馆的出现,学校也用行动回答了“如何创造一个新的美育空间为同学们营造欣赏美的氛围?”“如何让同学们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力量创造生命的美?”等问题。除了引入优质的校外艺术展陈和驻地艺术项目外,更重要的是让这座美术馆成为学习平台,比如多次把美育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教学实践,完成“如果山水会说话”“汉字里的中国味道”等主题展览,突破学科学习的边界,形成多条美术馆里的跨学科学习流。在这里,还推出“与大师对话”项目,美术拓展课程得以集中展示,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喜爱的艺术家和作品背后的故事,研究总结艺术表现手法,在同一画面中创造表现不同大师的绘画风格,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孩子们借助美术馆这一平台去感受美、创造美的学习过程。  借由这样一次次的美育活动,提升他们对审美情趣的敏感度,展现他们对跨学科的学习力,让他们明白“美”就在身边。由此,我们也越发相信,在过度强调“智育”的当下,这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以上是学校美育理念的一次次生动实践,我们用特有的浪漫想象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去打磨重塑了校园的每一个空间,把校园空间从单纯的文化美化变成学习发生的能量场,引导师生与美对话,与美偕行,让学校的空间都变成这样浸润式的不说话的老师,让“学习流”在学校的空间里随处流淌,它不是一种强加的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自然生发的教育,也就是常说的“润物无声”的教育状态。这样以美育为主题的校园,在打开每个孩子发现美视角的同时,也在用校园之景传递一种生活的信仰:美,从这里开始。二 真实的场景式学习:现实问题链的驱动促美育自主生发    除了浸润的场景式学习,学校也特别重视现实问题驱动的美育的自主生发。学习是需要任务来驱动的,如果只借助理论的说教,是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而如果能够立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自主的体验的方式,在这个时候发生的美育,就是一种自主的生发。那么,用什么样的任务能够真正驱动?这个问题不仅涉及知识学习的驱动,也是每一个人向美而行的自主生发的驱动问题。我们选择从现实的问题去驱动,用现实问题链去驱动,在真实的场景式学习中,经历真实的生命体验,促进美育的自主生发。比如作为美育的主阵地,学校的艺术节也在不断的迭代中,从培育精英到全员参与,再到走向项目化学习,成为校园的日常。学校的艺术活动不再是一种教育手段,而有着更重要的教育目的,凸显对孩子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孩子们自由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和校园生活的一种态度。在学校的艺术节中,集体创作是雷打不动的项目,每年都有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课本剧展演,从剧本到舞美到表演,整个过程都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今年艺术节,在剧本创作的要求上,我们就提到要学生立足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所折射出的心理现象,聚焦一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在人际交往中,在适应障碍中,在情绪冲动中,包括蛋壳心理,包括亲子或师生的冲突、青春期的困扰、网络沉迷、厌学情绪、生涯迷茫、疫情心理等方面。我们就特别希望孩子们能针对自己了解到经历过的心理冲突,去尽情创作,把这些都变成小剧本,把大道理以心理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表演。只要孩子们投入这样的艺术创作,就会是一个个真实的场景式学习,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也会闪烁其间,孩子们也将开始懂得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比请专业人员来辅导指导更有作用,因为问题非常真实。 在收到的作品中就有一个叫《天才基本法》的小剧本,讲述了一个男孩的妈妈能在孩子的头顶看见他中考的分数,于是便想方设法让分数增加。孩子从年级倒数第一进步到准状元,但却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冰冷的刷分机器。最后妈妈想起儿子的梦想是开一场演唱会,于是在学校帮他准备了舞台。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活泼泼”的生命理解,在对分数意义的突破中得以抵达,孩子们对生命的美的感受也在这个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同步被唤醒,他们更加珍惜参与艺术节的经历。还有一个叫《平衡的艺术》的小剧本,讲述了孩子们因参加艺术节导致作业时间减少,熬夜、成绩下降、父母责备,让孩子们陷入迷茫的真实故事,剧本最后孩子们懂得了要规划好时间,平衡学习和活动,由此可见真实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在2023年暑假,学校推送的心理情景剧《共生》还拿到浙江省一等奖,正是因为我们的剧本创作有很大的变化——基于真实的校园生活问题的创作。剧本的初创阶段,孩子们开始去关注生活中的各类细节,每个人记录下自己对不同心理问题的观察,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校园当中不自信的一群人,这就是《共生》剧本的雏形——讲述了一个孩子打破内向自卑的心理并得以成长的故事,他们选择化身两种动物以歌剧的形式来表演内心的冲突。正如孩子们给自己的剧组的命名——共生剧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成长是一个共生的过程,想法交织时的僵持,灵感耗竭时的无助,热情重拾时的激动,突破出现时的狂喜……他们说:“一次次的低谷时期,一次次的痛苦磨炼,最终有不懈的努力让这个剧组每一个人都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彩,我相信艺术给人的力量是美的,超越实体,直击心灵的,而这种美仅仅是真情的流露,勇敢表达便可抵达的远方。” 从中就会发现,当你用真实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启发其心智和情感的学习模式,会让学生不仅仅获得艺术的表演,更收获生命的体验和成长。美育在这里,既不强求,也不造作,一切自然生长。所以,美育“既不是技能教育,也不仅仅是艺术活动,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它像“磨刀石”,雕琢人的外形、内心、精神和灵魂。除了艺术教育之外,在劳动教育中,我们也是这样的美育思路。作为劳动教育周的前奏,要求学生去思考校内的整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调研,基于自己调研发现的问题,聚焦并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与计划。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把校内的问题解决,还引导孩子们回到家里也进行同样的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订制家庭劳动项目手册用于设计记录真实的劳动流程。最后学校再不失时机地推出学校的劳动指南,就特别接地气,特别具有实操性。劳动不是任务,劳动也是一个学习的项目,一种真实的生活之美。反观当下的劳动教育,小学种种菜,初中也种种菜,小学缝缝衣服,初中也缝缝衣服……我们就在思考今天的劳动教育如何能从现实的问题中解决他们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劳动技能,更多的是生命的成长,这就是我们想要由现实问题链驱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美育。三 融合的场景式学习:全员全场域的联动促美育自觉生发 在场景式学习的思考与践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校园会逐步变成一种全域联动美育的项目。美育在校园里不再是一个倡导的理念和布置的任务,而是每个人在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里都会意识到的一种自觉生发的状态,是一种融合的场景式学习,是校园里最多见的。比如,《你好,中学!》是在学校的七年级孩子一入校就会推出的一个德育教材,是一个习惯养成篇,也是一个“向美而行”的行动。比如,八年级确定的新学期德育主题——九月,美从“XIN”开始;十月,要向下扎根;十一月,寻找向美行动者的画像。还比如,九年级很多时候变成刷题刷分的最重要的时段,我们却把更多的笔墨留给了九年级,我们在思考的是——如何为青春着色?开学就提出“给新学期一点颜色”主题活动,在九年级最后一学期里,还推出融合美术、科学学科的“光和普鲁士蓝的不期而遇”跨学科课程项目,一节课一节课推进,在紧张的考试缝隙里体验优雅和沉静的蓝色调之美,直至每一个孩子们的作品全部呈现出来,化成一个蓝晒艺术作品展。 九年级全体师生还用两个星期把语文课和小说剧本融合进行剧本创作和表演。“愿戏剧之光,点亮每个人的梦。”那些时间,学校的所有角落都是表演的大师,校园溢满希望。我,更希望校园是这样子。同时,在九年级的评价体系里,更多考虑的是助力学生向美进发,推出一系列“逐梦行动”,为梦助力,激发每个孩子坚持的力量,给孩子精心安排奖品——老师亲自做奶茶,引导师生去发现奋斗的样子也很美。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发现美育空间不再是决定要素,美是无处不在生发的。就像秋天来临的时候,孩子们会在校园里捡到不同的落叶,在上面进行创作和表达:“觉醒:为自己而活!”“这片叶子很纯粹,想绿就绿,想黄就黄,我也如此,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看见它的第一眼,以为这就是它原本的样子,但当我捡起后才发现,顶端的缺口是烂掉的缺口。这就是我向往的样子——它毫无畏惧地展现它的缺口,使缺口不再是自己的美中不足,而成为它锦上添花的独一无二的特点。”一份份写满心灵秘密和祝福力量的树叶卡片,自发地张贴或悬挂在校园各处,融合在真实的美的校园生活中,弥漫着身心愉悦和活力的能量。学校还有“一周心语”项目,每周都会策划推出一张主题海报,一句话一张图,分享在校园大屏和班级群里。有时候,一句话不经意当中就会令人感触,“但凡辛苦,皆为礼物”是今年繁忙开学季后推出的一句爆款心语,被校办文创团队设计成电脑和手机的屏保,很多老师设置使用,这充分体现出心语背后的情绪价值。冷空气忽然来临,我们的“一周心语”也特别应景——“感谢寒冷,让我们学会感知温暖”。  2024年序幕即将拉开的时候,学校推出“汇聚你的小能量”活动,邀请每一位师生在海洋球上写下独属于自己的一句“能量”,给世界(他人)送出祝福,去迎接“越来越好”的新时间。有时候这种教育就变成了无处不生发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才是让人欣喜看到的教育,即育人,即美育,这也是我们最希望打造的“校园中的社会理想国”。就像我们的学生说的:“美不仅是我们眼前看到的校园之景,正如一周心语中说到的那样——你的视界,决定美的象限。生活在五光十色的校园里,我们定会沾染缤纷,在美的环境中成长,最终成为美的存在。起初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引领,现在它便成了我对自己的展望。”就像我们的老师说的:“在发现‘美’、维护‘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生们变得更加阳光、更加向上,也更加幸福。他们学会了用美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人、事、物,用美的态度去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孩子们和老师们说出的话,也就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新美育视角下的一种场景式学习的设计和路径。我们更希望学校的美育,它不是德育部门或者班主任负责的一项工作,也不仅是一系列的活动和几节专题的课,我们认为美育在整个校园应该是全域联动,充满着美的文化引领,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都融合着美育,如此美育就会变成全体师生自觉生发的一种学习场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是的,学校的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发展,现有教育体系真真切切地遇到了深刻挑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的价值必将迅速减弱,学校不能只是知识或者技能授受的流水线车间,强调素养的教育将变得日益重要,要思考如何提升审美教育、如何保护人之为人的精神性与意义性,更为重要的是去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融合能力。学校迫切需要去构建一个“大美育”环境,坚持面向人人的美育工作,把空间打造、课程教育、艺术实践、校园美育活动融于一体,整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通过场景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让校内外各类美育资源交融熏陶,唤醒学生们学习的美感,创造的美感与自我实现的美感,充分发挥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价值功能,为一个个鲜活并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而不断努力,让每个孩子成为美好社会的缔造者、创造者,让每个学生都有明媚的状态,抵达教育的本质——培养美的、高尚的心灵,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获取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4/4「专题」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新课程评论》公众号,转载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以“阅读表达力”培养为抓手 ——义教新课标下阅读教学设计的新走向

2024-05-27

作者:余丽华【摘 要】阅读能力的实质是阅读思维力。若将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转化为外显的言语表达活动,使思维可见,便可找到教与学的着力点。阅读教学以“阅读表达力”培养为抓手,以外化阅读的表达为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就扭住了“牛鼻子”,相信这会成为也应该成为阅读教学设计的新走向。【关键词】阅读表达力;抓手;阅读教学设计;新走向阅读能力是阅读领域首要的课程目标。阅读能力的实质是阅读思维力,而思维具有内隐的特点。一直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想什么、怎么想、想到什么程度,其实是不甚清楚的;对学生应该想什么和怎么想开去,也着力不足、不当或不知如何着力。这些是影响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在对学习任务群的阐述中,多以言语表达行为作为阅读的手段;在学业质量标准中,更是用大量表示言语表达行为的动词来描述阅读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将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转化为外显的表达活动,那么,学生的所思所想就清晰可见了,也就找到了教与学的着力点,而最佳的转化工具非语言文字莫属。运用语言文字外化阅读思考过程与结果的能力,便是“阅读表达力”。阅读教学中以“阅读表达力”培养为抓手,我们认为这将会成为也应该成为阅读教学设计的新走向。 一、教学目标:落脚于外化阅读的表达一般来说,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有三个。第一,上位的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后者义教新课标中改为“学段要求”。课程目标为确定下位的具体教学目标提供了大方向。阅读教学不能偏离培养阅读能力这个方向,因为这是国家课程顶层设计的组成部分。第二,教材内容、教学价值与编写意图。阅读教学,必须把握原始文本的内容与特点,及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潜在价值,同时要兼顾文本进入教材成为课文后编者所赋予它的功能。如单元训练重点、统编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等。第三,学生身心特点、已有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等。课程目标和教材在一定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学情则因地、因时、因校、因班而变,要动态把握。因此,第一、第二条是相对稳定的依据。     以下是发表于某期刊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教学目标[1]:     1.默读课文,了解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2.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借助查阅的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述教学目标比较严格地按照前两条依据确定,体现在:既充分考量了以写人为中心的叙事文本的特点及教学价值,又顾及了本单元阅读的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关于阅读,我们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即作者的写作意图,此外还要“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3]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刻画了为国献身的英雄形象,颂扬了英雄的品质,上述教学目标准确把握了课文内容及特点、教材编写意图,同时指向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学段要求高度吻合,也符合上位课程目标的方向。     下位的具体教学目标从来都是选择教学内容和采用教学策略的“指南针”。根据义教新课标有关阅读的学习任务群的阐述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精神,反思上述教学目标的设计,会发现一些缺陷。表达中的“了解”“关注”“体会”“理解”等都是内隐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往往难以找到推动其发生、发展的着力点,至于学生思维到了哪里、目标是否达成更是不得而知,评价措施无的放矢,教学目标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指南针”的功能。若将外显的言语表达行为作为目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能圈画出最能体现董存瑞精神品质的描写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运用借助资料和其他思考方法仔细品读,说出或写出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2.能就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说出或写出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好处。“圈画”“说出”“写出”都是口头或书面的言语表达行为,学生思维到了哪里、目标是否达成,变得可见、可测,同时易于转化为可见、可测的表达行为,这就为确定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从概念关系看,“阅读表达力”与表达力是种属概念,培养“阅读表达力”自然有助于提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样设计目标,主要意图在于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表达力”的实质就是外化的阅读思维力。             二、任务与活动:着手于外化阅读的表达关于“任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义教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提出了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并赋予其新的内涵:组织化、结构化的课程内容,是优化或升级的课程内容。以“任务”称之,隐含着做的意思,学习主体完成课程层面的“任务”要在“做”中学习,要付诸实践。具体到有关阅读的学习任务群,义教新课标多以言语表达行为作为阅读手段,其中的“做”或“实践”,尽管与思维密不可分,但必须将其可视化。课堂层面的具体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也与此同理。以《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为例,课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感悟人物品质的方法,并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     1.布置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默读课文,圈画描写董存瑞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用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中学到的方法,思考董存瑞是一个具有什么精神品质的战士,在语句旁边写下批注。     学习任务二:圈画出描写董存瑞动作、神态、语言最精彩的语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尝试学习     (1)出示句子: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2)汇报思考过程和批注成果     【预设一】联系上下文:在情况万分危急时董存瑞主动要求炸暗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勇于担当的战士。     【预设二】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从“瞪着”“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反映出的董存瑞内心所想,可以看出董存瑞是一个仇恨敌人的战士。     【预设三】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董存瑞的神情,感受到他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董存瑞是一个勇敢无畏的战士。 小结阅读思考的过程和方法。     【预设四】“迸射出仇恨的火花”,“迸射出”比“流露出”“闪着”“点燃”等更有力度,更能体现董存瑞对敌人的愤怒和仇恨。 小结:品味词句妙处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3. 放手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三: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学习,在学习单上写下你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学习活动:     (1)圈画、思考、动笔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口头交流,教师组织评价     小结:除了运用学习任务一中涉及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三又运用了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进一步感悟到董存瑞是一个忠于革命、机智灵活、坚忍顽强的战士。     (4)阅读补充资料,谈谈从中感悟到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预设】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的战士。     (5)总结全课     4.课后拓展学习     学习任务四:课后从阅读材料《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长街送总理》《飞夺泸定桥》《狱中联欢》《伟大的友谊》中,挑出写人的文章,运用从《十六年前的回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学过、用过的思考方法,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在学习单上写下思考过程与结果以及自己读后的感想,并与同学分享交流。上述任务及活动安排,由扶到放,层层推进。学习任务由教学目标细化而来,其中的关键动词“圈画、思考、批注、写下、汇报、交流”等,除“思考”表示内隐性的思维活动外,其他都表示口头或书面表达行为。当然其内核也是思维活动,是在表达中见思维,学生想什么、怎么想、想到什么程度,都清清楚楚。这些关键动词可成为有效的阅读手段和教学的着力点。           三、课堂评价:聚焦于外化阅读的表达在不同时期,中小学日常课堂评价取向和形式各不相同。以谈话法为主的课堂,师生频繁地我问你答,对学生的每一个反应,要瞬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新世纪语文课改浪潮中,评价包括日常课堂评价,始终是改革的一个着力点,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是走出一个误区却又陷入另一个误区。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课上,许多教师对随机灵动、即兴发挥、话语优美的课堂评价推崇备至,如“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迷人”“你个性的发言是木,挺拔参天”[4]。如此极端的例子或许不多,但有此倾向的评价却司空见惯。曾有学界前辈批评,有人将课堂当作展示才华和语言修养的秀场。     上述课堂评价“乱花迷人眼”,实际上反映的是执教者不知评什么、怎么评和依据什么评,寻根究底是不知为什么评。日常课堂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直接目的则是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因而,日常课堂评价必须与教学目标呼应,与具体学习任务对应,还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5]。以“阅读表达力”培养为抓手的课堂,提前设计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必须分别呼应、对应外化阅读的表达,共同形成全课的焦点。基于此,我们设计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的评价量表(见表1、表2)。 上述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聚焦于外化阅读的表达,分别与本课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呼应,一目了然。这样也落实了义教新课标的评价建议“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6]。学习任务从教学目标中细化而来,外化阅读的表达既是所教,也是所学,教完全服务于学,确保了教与学的一体化,当评价又聚焦于外化阅读的表达时,便实现了“教—学—评”的一体化。     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聚焦于外化阅读的表达,使评价从知识评价转向素养评价,因为它关注的正是阅读的关键能力。这种评价也是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不追求标准答案,但关注学习者完成任务的实际能力,要求学习结果是一个“作品”,或完成一个论证,对学生的“作品”、论证或表现的评价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7]。义教新课标在学业质量标准中以表示言语表达行为的动词来描述阅读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已经将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与做法引进其中,上述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确定就是对表现性评价的具体运用。            四、反馈矫正:完善外化阅读的表达对照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并非一次学习旅程的终点。评价有多种功能,从学生发展角度看,其主要功能是诊断、反馈、激励,以促进学习的改进和完善。达到或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才能宣告本次学习旅程的终结和下次学习之旅的开启。以“阅读表达力”培养为抓手的课堂,若未能使外化阅读的表达接近完善,其学习之旅就不可能完满。     对照评价量表中的评价标准,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与结果“现在到达的所在”,但这还不够,学习改进和完善的实现,还要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师生都必须知道“现在到达的所在”与“最后要去的所在”,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因此,与评价量表同等重要的是,教师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学生不仅要从评价量表自我发现,也要从教师那里获知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其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以及继续去往目标的路径和方法。以“阅读表达力”培养为抓手的课堂,教师必须努力全面掌握全体学生外化阅读表达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知晓学生哪些地方做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应如何改进和完善等。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要求教学策略与之相匹配。以“阅读表达力”培养为抓手的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表达自己阅读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其中书面形式的表达,具体做法可以是让学生将学习成果写在学习单上。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各有特点和优势,不能互相替代。实际上,书面语言更能促进语言系统向高层次发展。小学生入学之后,口头语言的发展虽然不可忽略,但必须以发展书面语言为主。不仅如此,学生在学习单上进行书面表达还有更重要的作用。课堂上的发言者寥寥,不少学生是并未真正参与学习的旁观者。让学生在学习单上进行书面表达,能倒逼每位学生都真正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成为学习的实际参与者。此外,学习单上的书面表达在双向反馈上也具有突出的优势。     其一,收集的学生表现更全面。让学生口头表达,发言人数太少,不利于教师“收集”“整理”和“记录”全体学生的典型表现。虽然可采用同桌或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表达,但教师同样难以收集到全体学生表达的情况,无法给予更多的指导和评价。让学生在学习单上进行书面表达,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果都能得到展示,便于教师收集到更多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照量表进行评价。     其二,收集的表现更可靠。口头表达转瞬即逝,即使是一对一地倾听学生发言,也难免存在疏漏。而学习单上的表达不受时空限制,便于看清学生是怎么思考的,有怎样的结果,优缺点是什么,不仅直观而且可以反复阅读,保证了反馈的学习情况的可靠性,使评价更到位,学生获得的反馈更精准。     其三,便于学生反复斟酌修改。留在学习单上的表达,便于学生依据反馈反复斟酌修改,做到用词更准确,思路更清晰,逻辑性更强,能促进表达质量的提高,也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义教新课标以外化阅读的表达为阅读手段和阅读学业成就表现,“阅读表达力”已悄然向我们走来。义教新课标下,阅读教学设计必须与时俱进,改变思路。以“阅读表达力”培养为抓手,可切实、高质量地提高阅读的关键能力,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新走向。     参考文献:     [1]朱增明,方成.聚焦方法析形象 创设情境悟品质——六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22(10).     [2][3][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12,48,48.     [4]周一贯.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J].人民教育,2005(20).     [7]Judith Arter & Jay McTighe.课堂教学评分规则——用表现性评价准则提高学生成绩[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俞丽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学院附属小学)[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4年2月(下半月)] (微信编辑:寇嘉;校对:时玲玲)END(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语文建设》公众号,转载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劳动实践探究:以“校园蔬菜种植”项目为例

2024-05-20

原创 王玉新 班主任杂志 2024-04-16 08:03 北京《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由此可见,劳动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特征,以素养提升为目的的课程,与项目式学习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我们通过开展“校园蔬菜种植”项目,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为目标,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构建项目式劳动课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问题导入,确定项目——激发劳动实践热情 开启项目式学习,需要从一个既能吸引学生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入手。据此构思的项目,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投身于长期的探究中,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分析项目成果。在设计劳动项目时,我们的驱动性问题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真实且感兴趣的问题。校园里,一块杂草丛生的土地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学生提议将这块空地改造成菜地。这个想法迅速得到了全班学生的响应。于是,我与学生们按照角色导向的设计思路,共同设计了驱动性问题。我引导学生们思考:“作为______(角色),针对______(目标和受众),我们如何______(完成一项任务或制作一件作品)?” 由此,我们确定了驱动性问题:“作为菜农,我们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好吃、好看又健康的蔬菜?”这样有趣、有价值、有挑战性的角色扮演式劳动实践任务,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培养了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拆解任务,开展探究——深化劳动价值体认为了更好地达成任务目标,我带领学生对项目化学习成果进行分解,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子任务,从而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探究。学生围绕项目成果“种出好吃、好看又健康的蔬菜”,从品种选择、水肥管理、合理密植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分解了三个以成果为导向的子任务:“调查梳理信息,制定蔬菜种植规划”“收集查阅资料,绘制蔬菜养护手册”“认真观察记录,建立蔬菜成长档案”。在这些子任务的引领下,学生们将逐步展开项目式学习,掌握劳动技能,并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项目式学习评价量表,他们将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劳动价值观。子任务1:调查梳理信息,制定蔬菜种植规划围绕这一子任务,学生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这片空地适合种植哪些蔬菜,哪些蔬菜品种易于种植且适合当前季节,栽培的蔬菜需要种子还是幼苗,等等。为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调查方法,并与家长一同辅助他们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接着,各小组运用问卷调查、资料收集、走访有种植经验的长辈等多种方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小组都制定了种植规划与安排,以保障菜品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制定科学的种植规划,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他们认识到,劳动并非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融入智力因素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在劳力上劳心”,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劳动价值。在这一阶段,主要评价学生能否运用调查结果制定种植计划。为此,我们采用“蔬菜种植规划表评价单”(见表1)这一学习支架,通过具体的评价指向和细则,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探究。同时,借助评价表能够促进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培养其专心致志、认真负责等良好的劳动品质。蔬菜种植规划表评价单 表1子任务2:收集查阅资料,绘制蔬菜养护手册在完成蔬菜种植规划后,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对蔬菜进行养护。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翻阅书籍和文献,获取关于蔬菜养护的知识,并以“了解蔬菜种植要点”为出发点,结合所种植的蔬菜品种,开始设计蔬菜养护手册。学生们首先认真记录收集到的蔬菜养护基本信息,如光照需求、水分管理、施肥方法等,以便在后续的实践中进行运用。同时,我引导他们重点关注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杂草清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蔬菜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养护方法。最后,各组围绕本组将要培育的蔬菜种类,绘制了条理清晰、内容科学、富有创意的蔬菜养护手册。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劳动的主体意识,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蔬菜种植中的劳动智慧。这一阶段主要评价学生能否绘制出一份内容详实的蔬菜养护手册。为此,我们采用“蔬菜养护手册评价表”(见表2),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劳动项目实践中的难点和困惑进行前置预设,引导学生立足本项目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劳动实践更加丰富多彩。蔬菜养护手册评价表 表2  子任务3:认真观察记录,建立蔬菜成长档案蔬菜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学生们的精心照料,而这份照料的基础则在于他们细致入微的观察。我和学生们一起记录每天的劳动情况和蔬菜的生长变化,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记录指导。如,提醒他们认真观察蔬菜的叶片形态、花朵姿态,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可以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或不同时间进行观察。我鼓励学生用画笔绘出“蔬菜宝宝”每一次的成长,或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蔬菜的成长过程,将观察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感受诉诸文字,还可以通过植物自传的方式记录它的成长,让每一篇记录都充满童真与趣味。蔬菜成长档案的制作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我管理的支架。通过记录每天的劳动流程和蔬菜的生长情况,学生们能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监控、调整、反思和评价,从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在每天的记录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劳动精神。这一阶段主要评价学生能否与伙伴互助协作,共同完成劳动流程记录,并通过图画和文字清晰地呈现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通过“蔬菜成长档案评价表”(见表3),我引导学生关注每天的劳动成果与收获,在责任担当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从而获得劳动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蔬菜成长档案评价表 表3 学科融合,探究实践——助力劳动素养提升 劳动教育并不是学科之外的附加品,每一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立足劳动课程标准,我们整合各学科课程,使学习、创造与劳动三者紧密相连,共同促进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美术课上,种植园成了学生们的写生场地。老师指导学生从构图技巧、色彩搭配、创意运用等方面创作《蔬菜的微观世界》绘画作品,设计蔬菜售卖摊位的宣传牌。学生们一起观察、描绘和欣赏所种植的蔬菜,从独特的形状到丰富的纹理,从鲜亮的色彩到迷人的光泽,在绘画中表达审美感知,用艺术的视角欣赏劳动美。科学课上,种植园成了学生们的探究课堂。老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植物对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将不同的土壤分别装进烧杯中,观察土壤的特点及其对蔬菜的影响,感受植物生长的奥秘。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运用科学知识,增强了探索科学世界的能力。数学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测量株距、计算菜苗成活率、测量种植地面积、绘制蔬菜数量统计图等。学生们在劳动中感悟数学的魅力,提升数学应用能力。语文老师鼓励学生将劳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转化为文字,通过写作记录劳动的快乐和成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劳动课上,学生们认识并使用劳动工具,一起到种植园中拔草、除虫、浇水,让劳动真实发生……   跨学科融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手脑并用、创新实践的劳动教育环境,不仅促进了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还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实现知行合一。 成果展示,品味成长——内化劳动素养生成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种植实践,学生们迎来了丰收的时刻。小白菜翠绿欲滴,水萝卜探头探脑,莴苣笔直如剑,西葫芦藏身在宽大的绿叶下……这份成果,让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豪与喜悦。我组织了一次集体采摘,鼓励他们带着这份收获的喜悦与家人分享,并在班级群里留下这温馨的瞬间。当晚,班级群内热闹非凡,我看到厨房中一个个忙碌的小小背影,一幅幅家庭聚餐的画面温暖呈现,餐桌上西葫芦炒鸡蛋、莴苣炒肉丝、清炒小白菜和凉拌水萝卜香气四溢。劳动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收获的幸福,更在无形中强化了他们的家庭责任感。我们还在校园内举办了一场蔬菜展销会,将第二次集中采摘的蔬菜进行义卖。 学生们的摊位设在校园长廊,长廊两侧贴满了他们亲手绘制的蔬菜画作和蔬菜成长日记。他们化身“小小销售员”,卖力吆喝,现场气氛热闹非凡。不一会儿,所有的蔬菜都被抢购一空。孩子们将所得收入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以劳动涵养美好品德。这次劳动实践后,我们在班级中举行了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民主投票评选“劳动楷模”,全程参与劳动的学生都被评为“劳动小达人”,评价表总分排名前三的小组则被评为“最优劳动小组”。我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见证学生们的成长。这一刻,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他们在劳动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和意义。新时代下的劳动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体力劳动。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特点,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项目式学习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以实践为特征,以素养提升为目标,让劳动教育走向情景化、项目化和品质化。栏目:工作笔谈作者:王玉新 北京市昌平区燕丹学校责编:师婧璇(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班主任》杂志公众号,转载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薛二勇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2024-05-13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推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本质在于创新,关键在于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设施等要素的优化组合,目标在于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着力点在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手段技术、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教师教学方式改进上下功夫。教学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但也要因地、因校、因生制宜,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所教学科的知识基础上下功夫,掌握专门深入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在教育教学理念和理论认识水平上下功夫,不断汲取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并将其有机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以深厚的知识学养育人。此外,教师还要在综合素养上下功夫,尤其是要不断提升教育政策素养、家庭教育素养、融合教育素养和国家安全教育素养等。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政策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消解职业发展的日常性困惑;教师需要具备家庭教育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这样才能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促进家校协作走向深度;教师需要具备融合教育素养,以更有效地应对班级中部分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真正践行“全纳教育”理念;教师需要具备国家安全教育素养,并通过多学科协同推进,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知识和能力。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所赋予的新责任与新使命。二是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涵养素养、提高能力。首先,学校要探索建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相互作用的良性机制,在学生完成基本学习内容、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给予其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和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其次,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在多学科分科式的知识学习、能力培育进程中,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式学习,既可以基于传统学科的学习推进项目式学习,也可以基于综合活动、运用多领域知识技术推进项目式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再次,学校可以根据地理区位和资源条件,灵活科学地创设不同的学习空间,配置有利于促进创新的学习资源。如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教育,让学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后,通过开展体验式学习、具身式学习,实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如学校可通过研学旅行、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方式促使学生将身心体悟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认知、发展能力。三是在教学手段革新上下功夫。教育与数字化、人工智能的结合,必然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的基础动力。首先,在传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应用化的要求和标准,以优化其使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效益。例如: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不断开拓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平台和内容,优化和拓展中小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课后服务的数字资源,供全国中小学使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师要结合本区域和本校情况,创设区域性、校际性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此推进资源的在地化运用。其次,在基础教育领域建设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即传统教师和人工智能教师并行推进教育教学开展。可通过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教师,将简单重复、标准化的知识内容通过人工智能教师传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也可以通过标准化推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后,运用人工智能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和治理,将能够标准化实施的教育评价转化为依托技术来推进,实现对学生学习和管理效果的快速监测和反馈改进。四是在教育评价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准则,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机制,引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航向。首先,创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评价指标和导向,在传统的体质监测、体育考试之外,建立包括自评、他评和外部抽评的评价制度,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其次,创设并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可在各育之中选取关键指标,建构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估程序,并对学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程度进行评价,以此作为学校发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重要的评估内容。再次,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掌握程度进行监测和评价。可将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统合化评价,析出其中的关键目标,采用可测评方式进行评价,以此来评价学生是否在学习的某个阶段或者某个学科学习结束之后,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核心素养。最后,分学段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进行评价,以此来监测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等各学段结束之后是否具备了相关的关键能力以及其程度和水平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既要有新的教育发展理念,也要有革新性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更要提升教育管理能力,创设基础教育发展全要素优化的体制机制,如此,才能有效支撑和快速推进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作者:薛二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中小学管理》杂志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涉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