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形成教学风格需磨砺“三性”在日常教学研讨活动中,常听到大家谈论名师的教学风格问题。一些青年教师也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么,“风格”是什么?“教学风格”又是什么?当我们在谈论“教学风格”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风,本义是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引申有“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之意;格,本义指树木的长枝条,引申有“格式、规格”之意,也指“表现出来的品质、风度”。由此观之,“风”与“格”,均有“以某种行为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品质”的含义。今天所说的风格,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其一为“气度、作风”,其二为“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由此可见,现代意义上的风格,和汉字“风”“格”的意义变迁是一脉相承的。拓展开来,所谓教学风格,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特色,包括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和教育技巧等。可以说,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名教师走向成熟乃至成为名师的标志。教学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故凡无形而致者皆曰风”。教学风格何尝不是“无形而致”:教学风格的形成,没有固定的套路或达成路径,它客观存在、可感知,但往往又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尽管如此,教学风格的形成,还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笔者认为,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需从磨砺规范性、稳定性、独特性入手,达成这“三性”的过程,也就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养成规范性教师成长不可逾越的基础强调教学的规范性,听起来似乎对教师教学风格是一种限制和束缚,很多教师对此不理解、不认同,因而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实际上,任何一项专业性的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规则、规范为基础。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但是在“无招”之前,一定要经历苦练基本功的阶段,否则人人都可无师自通成为武林高手。美术、音乐或其他艺术的学习与升华的过程,莫不如此。由此笔者想到今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材料有关围棋“本手、妙手”的阐释: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乎意料的精妙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本手练得不到家,就不可能产生妙手,更不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基本规范性,就是教师教学的“本手”。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身份的特殊性和基本职责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建立在基本的规范性基础之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能包括“道”与“术”两个层面。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师的教学必须服务于这一根本任务,因此,从“道”的角度看教学的规范性,就是要彰显其育人性。教师个人的价值判断、文化认同、兴趣爱好等,能够或明或暗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并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认真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认真领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参照,在教学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校正自己的言行,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脱口秀,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偏离了育人之“道”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学,注定难以形成得到大众认同的教学风格。从“术”的角度看教学的规范性,就是要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和得到实践检验、获得广泛认同的基本教学范式,这是不管哪种教学风格的教师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功。教学风格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有些东西是共通的。比如:教学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及年段特点;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吃透课标、吃透学情、因材施教……不管哪种教学风格的教师,都必须具备某些基本能力,如:正确美观地板书,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恰当地运用形体语言,掌握相关多媒体应用技术,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能开展基本的教学研究,等等。教学的规范性,是一个教师站稳讲台的基础。现实中,很多教师忽视基本的教学规范,追求“妙手”而轻视“本手”,这是值得警醒的错误倾向。不符合基本规范的教学风格,是经不起审视和推敲,是“立”不起来的。达到稳定性教学走向成熟的表现著名建筑工程师戴念慈说:“风格是共同特征在表现上的不断重复。”教学也是如此,偶尔为之,或者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不能称之为风格,亦无法形成风格。事实上,有些教师的教学就是摇摆不定,缺乏稳定性,这说明他们还处在摸索之中。比如有的教师实施合作探究式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展示学习成果,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在限定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于是回到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课堂又比较刻板、缺乏生气,总是在“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循环中走不出来。究其根本,还是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掌握得不够娴熟,对于课堂上生成的各种情况难以灵活自如地处理。教学表现的稳定性需建立在反复磨炼的基础上。同时,教学风格与教师本人的个性也密切相关。教师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才能找到与自己个性、特质、能力倾向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正如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李如密所言:“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思想的基本完善、教学方法的富有成效,以及教学个性的定型成熟等方面。”稳定不等于僵化、静止和一成不变。稳定性与发展性并不矛盾,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教学经验,需要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学习借鉴各种富有时代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模式,在此过程中完成自我发展也促进教学风格的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学风格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对各种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改革模式的甄别、选择和吸收过程中。当前,教学改革的各种新概念、新名词和新模式层出不穷,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改革模式是否符合教学内在规律?是否符合自己所在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能不能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是否会“水土不服”?对这些问题需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思想定力,不能盲目跟风,这也是保持教学稳定性的内涵之一。今天试试这个,明天试试那个,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是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凝练独特性教学风格形成的标志独特性是教学风格的灵魂,是此教学风格区别于彼教学风格的标志。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其特点和特色,但是如何才能上升为教学风格?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所原所长成尚荣认为:“教学风格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教学主张的独特性,而教学主张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是见解和观点的提炼。教学风格需要教学主张作支撑,不同的教学风格是不同教学主张指引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验的结果。”教学主张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但是作为教学风格内核的教学主张,与纯粹的教育理论研究是有区别的,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实操层面。因此,教师要走出“只有建立一套高深的理论体系才能形成独特风格”的误区,也不要因为理论功底不足而妄自菲薄。在现实中,往往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在借鉴中迷失了自我,盲目跟风,完全照搬、套用别人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没有自己的创新发展,活在别人的影子底下,这样的教学风格说到底只是别人的教学风格在自己课堂上的呈现,而不是自己的教学风格。另一种是为了凸显独特性而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冠以“某某语文”“某某数学”“某某英语”以示与众不同。但正如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特级教师黄厚江所言:“如果闭门造车,想出一些脱离实际的主张,或者为了提出主张而提出主张,也许能新鲜一时,甚至轰动一时,却是没有实际意义,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定是‘其兴也忽,其亡也速’,因为它一方面不能有利于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不能付诸实践,甚至也无益于自己课堂品质的提高。”真正有价值的、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教学主张,应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从教师自我的实践体悟中来,有明确的内涵,有充足的教学案例为支撑,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引领性。总之,无论养成规范性、达到稳定性还是凝练独特性,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从认识论上看,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实践—反思—实践”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作者:汪瑞林《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01日第9版 版名:课程周刊
2022-10-08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二十——批评 现代汉语词典对“批评”一词有两层解释:一是指出优点和缺点;二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在工作中,具有第一层含义的批评老师们用得不是很多,而第二层含义的批评却是常常被用到的。实际上,老师在运用批评手段时,更多是为了让受批评的学生认识错误、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进步。可是,不同的批评方式有时会收到不同的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这就是批评的“双刃”效应。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切莫感情用事、一时冲动胡乱使用,因为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任何工作,它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心灵的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职业的最佳诠释。一、弄清事实,切忌一叶障目批评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批评的要务在于事实清楚,理由充分,让学生心服口服。有时老师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的真相,如果妄加批评,学生就会觉得冤屈,不愿意接受。一些老师此时会错误地认为,学生企图抵赖,继而越发生气,批评的激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形成师生的对立也就不足为奇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白米来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起白饭就往嘴里塞,便装作没看见,并未责问。饭煮好后,颜回来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这没人吃过的干净米饭,先拿去祭祖先。”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不可以祭祖先了。”孔子问:“为什么?”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我只好抓起来吃了,真不是故意偷吃的。”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深感愧疚,抱歉地对弟子们说:“我平常对颜回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的。大家一定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事物主观的了解、观察,可能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之前一定要想想:你所看到的真的是事实吗?你的所谓结论,是否仅从一个面、一个点、一件事而做出的呢?在一所重点学校的一场考试中,小李身后一个同学往前扔了个纸团,小李正在答卷并没有看到。监场老师捡起纸团,考试结束后交给了年级主任,年级主任找到小李说:“你考试作弊,这科成绩记零分。”小李当场就和年级主任分辩:“主任,我没让他给我传答案,另外,我也没看他扔过来的东西,您说我作弊,我不服。”年级主任听了小李的话非常生气:“你还敢和我顶嘴,我说你作弊就是作弊,除非你不在这上学。”小李血气方刚,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学校,最后真就转学了。后来这个学生先后转了几个学校,几乎毁掉了学业。后经一位好心老师反复做工作,小李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考上了大学。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老师不妨放下身段相信学生,甚至可以明知是假也选择相信,这也是教育的一个手段。从小李的故事可以看出,老师的批评对学生来说有多重要。如果因为我们的不当批评而毁掉学生的一生,是教师最大的失职。二、简单明了,切忌没完没了批评学生不在话多,而在于语言精练、言简意赅,让学生立刻明白老师的意图,这样学生会对老师心生敬畏,批评就会奏效。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可能降低老师的威信。我们常常听到老师批评后的学生这样吹嘘:“老师一叫,我就头疼。磨磨叽叽,也不知道他在说啥,反正让你越听越烦,索性我就给他个耳朵,一切都应了,省得他没完没了。”试想,这次批评有效果吗?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学生可能会更不尊敬老师,因为他不佩服你,怎么可能听你的话。大家都知道,话说多了容易偏离主题,也就是本来批评这件事反而扯到另一件事上了。一旦说多了话,还容易产生超时效应。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觉得牧师说得特别棒,感动得他掏出钱准备捐款。10分钟之后,见牧师还没说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说,马克·吐温决定不捐了。到牧师演讲终于结束,开始捐款时,马克·吐温决定不但不捐,甚至还想从捐款箱里拿走2美元。由此可见,超时效应是老师批评学生时的大忌。因为老师说得越多,学生越容易反感。三、真诚教育,切忌讽刺挖苦有的人当一辈子老师,却没有几个学生和他有来往,甚至还有人在背后骂他。究其原因,很多时候是由于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缺乏诚意。有个学生曾因为老师的不当批评向家长发泄不满,家长不信,学生就偷偷给老师录了音给家长听,气得家长直接找到学校。学生录下的是老师这样的两句话:“你怎么这么笨,纯粹废物一个。你们大家记着,谁也不要和他玩,集体活动也不要理他。”试问,这是老师应该说的话吗?家长听了能不生气吗?学生会因此佩服老师吗?假如学生出现错误,老师只需就事论事对其批评,指出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如果老师这样做,学生是不会和老师对立的,因为他知道老师是为他好。对学生偶然出现的错误,老师也不应立即批评。比如,有个学生一向遵规守纪,偶尔迟到一次,老师应该把这名学生叫到一边,以关心的口吻询问原因:“今天怎么了?需要老师帮忙吗?”因为这种情况发生在这样的学生身上,一般会有特殊原因,老师只需关心、帮助。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也应该诚恳地说服教育,千万不要抱怨、挖苦。应知道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往往是习惯不好造成的,老师应从培养学生习惯着手,遵循习惯养成规律,和学生一起制订计划,督促学生执行计划。一旦好的习惯养成,他就不需要老师再那么费心了。四、循循善诱,典型引路学生出了问题后,一般都会有恐惧心理,对老师疾风暴雨式的批评早有心理准备。试想,学生早就想好了应对老师的策略,你的教育、批评还会奏效吗?相反,越是遇到学生犯相对较大的错误,老师越要冷静,切忌暴跳如雷。有一天,我刚进办公室,德育主任就找到我说:“你看看,你们班4个学生在篮球场踢足球,把体育器材室的玻璃给砸坏了。王老师当时正在屋里整理器材,头被玻璃划破,已经送医院了。”听了主任的话,我气得火冒三丈,立刻到教室找这几名学生,发现这几个学生没在教室。其他同学说,他们陪着王老师去医院了。我立刻赶往医院,看到王老师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两个学生一边一个搀扶着王老师,另外两个低着头在后面跟着。他们看到我,立刻低下了头。我焦急地说:“王老师,怎么样?实在对不起,让您受苦了。”王老师却乐呵呵地说:“没事,这几个孩子真懂事,一直照顾我。”我什么也没说,苦笑了之。回到学校,几个学生把王老师安顿好后,来到办公室,怯怯地看着我:“老师,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我说:“你们先回教室吧,让我平静平静。”这几个学生还是不走,一遍一遍地重复:“老师,对不起,您别生气了。”我提高声音说:“你们赶紧去上课,让我静一静。”说完,我流下了眼泪,他们怯怯地回了教室。他们走后,我静下心来思考,决定通过这件事教育他们,一要了解清楚问题的原因,二要让他们明白错在哪里,三要明确今后的目标和要求。于是,我利用课间把他们找过来,没有发脾气,静静地和他们分析。对此几个学生很是感动,后来学习、工作都很努力,进步非常大。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把坏事变成好事正是教育工作的巧妙之处。“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们为何不能让批评变个样,把苦药变成糖衣片呢?
2022-10-08
“双减”去浮华,“四回”见真章文 张蕾 “双减”的目标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过重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学校减去过重的作业负担,减的是简单重复的作业题、不合学情的拓展题、以惩罚为目的的重复题。党中央号召“双减”,校外培训被减之后的部分由学校顶上,广大教师的责任心只能增不能减,家校的教育只能增不能减。这样才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少、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不减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双减”不仅是2022年教育的“一号工程”,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但不是最终任务。教育的最终任务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即“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才能做到减负又提质呢?我们的做法是:回到教育的本质,以学校为主阵地, 课堂为主渠道,从3个“80%”看宏观的课堂效果,用4个“关注”规范课堂的教学操作。第一,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需要主观设计、周密安排、循序渐进;更要有隐藏教育目的的教育机缘,相机而教、遇物则诲。教的目的是不教,学的目的是自学,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没有哪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是被教师、家长死死盯着盯出来的,学习靠的应该是兴趣和内驱力。学校、家庭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潜能,及时鼓励让他们不断进步,促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让自觉学习、高效学习成为他们必备的良好品质。第二,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为主渠道社会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主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来达成。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就是体现国家意志,落实教育方针的主要手段。学校组织教师根据学科素养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接国家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变革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课堂更加灵动、高效。学校教学实行“零起点”制度,不让一位学生在起跑线上后人一步;学校实行班集体教学制度,不让一位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蒙受损失;学校实行分层辅导制度,不让一位学生的发展潜能受到局限。使学生认同校园即成长的乐园,要使课堂这个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第三,从3个80%看宏观的课堂效果教学过程主要是师生围绕教学目标,思维进行碰撞交流的过程,从差异导向统一,从成事导向成行。因此,教师首先应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然后促进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这些思维活动,最后保持思维活动的成果,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这里有3个“80%”的数量标准值得重视:课堂教学的思维交流,其内容的80%是有效的,知识点、能力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班级中80%的学生,关注并参与思维活动,喜欢思维活动的过程与方法;课前设计80%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贴近学生能够达成的要求。第四,用4个关注规范微观的教学操作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课堂的施与方和受益方,评价课堂教学,既要考查教师教的艺术,还要考察学生学的受益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学的受益状况更值得关注。关注课堂教学的不足,更关注挖掘课堂教学的优势。一节常规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可能存在缺点和优点,在正视缺点、寻找解决办法的同时,更要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优点,扬长避短。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更关注他们学习品质的养成。教的目的是不教,因为教是有限的;学的目的是自学,因为只有懂得自学的人才能遨游在无限的知识海洋。自学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学习品质的养成与否,学习品质的养成越好越早,这样,自学的能力才能越强。关注课堂45分钟的教学过程,更关注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延伸。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但是,课堂教学的质量来源于课前准备,也依赖于课后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依赖于课后辅导化解疑虑,拓展能力。“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谋一域,再谋全局,“全局”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一域”是质量稳步提升,并且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迫切问题,以缓和社会的焦虑状态。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文章来源:选自博客万花筒)
2022-10-08
教育故事:教育这点事【廖思曙专栏】主持人|廖思曙(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校长)教育故事——教育这点事原创作者|徐苏瑜▲徐苏瑜,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二实验中学(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娄桥校区)英语老师、班主任。获得温州市骨干班主任、瓯海区区先进教师 、瓯海区农商情美好教师“品质教师” 等荣誉。教育,是大事!小则关乎一个人的成长,大则关乎国之根本。故事,顾名思义:已发生的事情。都说有事故才有故事,教育故事大体也如此。比如一个调皮生或者学困生经过某老师的一番或爱心教育或机智教育等方法终于促成其大改变成为阳光正能量爱学习的好学生,改良成功,令人敬佩或值得人借鉴学习。回顾本学期,有的只是一些教育琐事。中途接班,迎“新”生今年3月初,领导找我谈话,说八年级打算拉一个走读班出来,叫我担任班主任。第一反应:怎么可以?我儿子今年高考!就两三个月了!我肯定是没心思去搞班主任的那些琐事的。但最终不知怎么的还是应承下来了。接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当天午休躺下来脑子里就开始放电影,了无睡意,午休结束铃声一响一骨碌爬起来,坐在电脑前开始整各种表格(名单整理,家长信息,座位表,班规,班容班貌建设……)。因为儿子临近高考,我觉得我这个学期是没办法有那么多时间去对待这个班级的,只能走个过场。但结果是刚开始每天早上五点多醒来,六点多到校。由于这些学生来自十个班级,除了自己教的班级的个别学生,其他学生完全陌生,需要尽快熟悉并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如:性格,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甚至家庭情况等。向来认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到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所以抓他们的日常习惯很重要。来自十个不同班级的学生习惯很不相同,怎么样把他们统一起来便于管理是首要事,一切要从零开始整顿。首先是卫生习惯,桌面、抽屉、桌底、柜子必须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整个班级的桌椅摆放必须向一条线看齐;书本按科目或按种类或按尺寸大小摆放整齐(书包、抽屉、柜子甚至教室书架的书皆要如此摆放);生活中会整理的孩子相对来说学习上的知识点也会整理。前期每个午休时间,他们都睡得香甜,但我的午休没了,都在“偷窥监督”他们,并适时或及时纠正和解决他们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和小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吹毛求疵”,他们终于会整理干净整齐了,速度也逐步跟上来了。我的朋友圈又切回了之前的模式:晒学生日常。初建班级,立群规一个全新的班级,有了一个新的家校沟通群。建班初始,我在家校沟通群里发了几条群规,却“吓”到家长们了。这把“火”可能烧的过旺了,他们都不敢在群里吱声了,哪怕是我发了学生在校表现好的一些照片,也没有一个家长有反应。这氛围不对!想来想去还是叫家委拉我进他们的家长群(没有老师在的群),跟他们“套近乎”,沟通好之后立马退出他们的群,之后这个家校沟通群终于正常了,有关班级和孩子的事家长们都积极并及时反应和配合!家长的积极配合也是教育向好的重要部分。感恩教育,收人心如何让学生快速融入这个新班级,除了平时陪晨跑(跑步脚步不对的一个个纠正或者拉出来个别练习脚步和摆臂,终于看到全班步伐一致,精气神十足)。个别谈话,学习上帮助他们,总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得利用班会课整个什么东西出来才行。有一天翻到儿子小时候的照片,看着特别有趣可爱,突然想到把所有学生小时候的照片都收集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孩子们应该很难认出同学小时候的样子。然后想到绘本《猜猜我是谁》,用这个题目作为主题,叫家长将孩子小学甚至幼儿园的照片私发过来(不能让学生知道,私发完照片立马删除聊天记录,目的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惊喜),做成PPT,让学生去猜猜他/她是谁?猜中有小礼品,然后这个孩子上来与小时候的“自己”合影并讲讲自己的感想——对爸爸妈妈进行“表白”,我负责拍照、拍视频,私发给每一个家长。当看到自己或者同学小时候的萌照或“丑照”,一个个笑得可开心了;当他们“对着”爸爸妈妈“告白”的时候,其他孩子都很认真地在聆听!这画面真美好,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真应该让家长坐在教室里听听自己孩子的“真情告白”。其中有个小插曲:有两个孩子竟然认不出自己小时候,其他孩子爆笑如雷!这之后,整个班级氛围越来越好,孩子们之间关系越来越亲密。我想让他们既来之,则安之。进入此班就不想回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果然,期中考后班级微调,有几个孩子实在不适应这个班级的节奏,得回原班级,那几个孩子情绪低落,表示主要是舍不得这个班级的氛围,同学们的感情很好学习氛围也好。那几个孩子要回原班级的那天中午,我从食堂回到办公室,看到桌子上的两封信和一些小东西,被戳中了——无形当中,已跟他们有了感情了。尽人事,听天命听说隔壁这一届很厉害,此班压力不小,全校的希望都在这个班。既然接了此班,也不允许自己马虎对待。半个多学期的磨合中,逐渐了解并熟悉他们,希望他们:纯真善良,不忘初心;笑时开怀,学时认真;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本文为徐苏瑜老师原创投稿)
2022-09-26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九——表扬 表扬是我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词语。按心理学所讲,多次重复性强化会增强人的心理记忆,持续90天会养成习惯,用好表扬可以使人养成好的习惯。教师在工作中主要面对的是学生,根据其心理特点巧用表扬十分重要。随着赏识教育的引进,老师表扬学生的意识越来越强,学生也随着家长、老师表扬的增多,对表扬越发敏感。实际上,赏识教育不是简单地表扬和鼓励,而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用以强化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并以适当的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从而纠正其不良行为。由此得知,表扬只是赏识教育的手段之一,应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脱离实际任意夸大。所以,如何巧用表扬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就值得我们探讨。一、巧选关键时间表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应该善于观察、勤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平常表现相对不太好的学生。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平时表现不好,成绩也不好,老师为帮其进步费了很多心思,家长甚至都有放弃的想法。老师坚信这个学生可以改变,对他从未放弃。一次班级篮球赛,这个学生作为运动员上场。他在场上非常积极主动,投篮也很好。老师带头给他鼓掌、加油,同学们也都为他叫好。这个学生发现老师、同学们都很关注他,劲头更足了。比赛结束,该班荣获篮球比赛第一名。班主任组织召开篮球比赛总结会,大家一致同意评该同学为“突出贡献运动员”“潇洒投篮运动员”。从那以后,他和老师、同学们的沟通多了,老师也不失时机地鼓励他。半年下来,这个学生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学习进步很大,班上工作积极主动,帮助同学从不嫌麻烦、不嫌累,在同学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还当上了班干部,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从这个事例来看,一是老师抓住了这个学生篮球技能的长处。二是在比赛时对他发自内心的赏识、激励,又和同学们一起鼓励,使他有一种自豪和被认同感。三是总结会的再次鼓励。四是老师、同学们比赛后坚持对他的帮助是对其优点的长期强化,促其养成好的习惯。所以,老师要抓住表扬的时间节点并坚持关注,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二、巧选适当场合表扬表扬需要策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同学关系、家庭背景等情况综合考虑,可选择以下几种情况对学生进行表扬。1.公开场合表扬心理学家将人的性格分为多血质型、胆汁质型、黏液质型和抑郁质型4个类型。老师在表扬胆汁质型和多血质型的学生时,可多选在公开场合进行。在这种场合受到表扬,会使这两类学生更加兴奋,更有利于他们努力进取,改掉毛病。2.私下谈话表扬对黏液质型和抑郁质型的学生,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表扬,可以选在私下谈话时进行,而且还要委婉一些。因为这类学生常常比较腼腆、内向、敏感,甚至多疑,即使高兴也不是非要表现出来。在公开场合受到表扬,他们往往会有不自在的感觉,表扬效果与预想可能会有差距,甚至适得其反。3.非当面表扬表扬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优点更优,短处变长处。有时老师不采用当面表扬的方式,而是借助他人转达对特定对象的表扬,往往效果更好。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放学回到家,妈妈说老师给她打电话了,吓了我一跳,心想肯定又是告我的状,我很不耐烦地说:“那又怎样?”妈妈很激动地告诉我说:“老师夸你了,说你上课回答问题时,语言特别严谨,逻辑性很强,还说,一般学生是做不到这点的。”听妈妈一说我想起来了,上午上课时老师提问,我一举手,老师就让我回答问题。我刚要说话,老师却提醒说:“不急,你想想怎么用最简单、最概括的语言回答。”我思考了一下,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时我看到老师的眼睛突然亮了,并且和同学们一起为我鼓掌,我特别兴奋。听了妈妈的话后,我更高兴了,夜里,老师和同学为我鼓掌的情景总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失眠了。今后,我一定努力学习,听老师的话。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让家长或同学转达对某位同学的表扬,这个受表扬的同学会和老师的距离更近、关系更亲、教育效果更好。4.借助他人表扬有时老师善意的提醒,需要学生信任的人助力。以前我班上有个男生,站立时总是弯着腿、佝偻腰、头向前伸,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我一直想提醒他,但又觉得他可能是身体有毛病,一直没好意思说出来。一次大课间活动,我和同学们跳完绳后休息,他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您累了吧?休息休息吧!”我很感动,连忙说:“谢谢你!年龄不饶人呢,我累成这样了,你们还都像小老虎一样呢。”我随手拍了拍他的后背:“你要是腿不弯、腰挺直、昂起头,一定更潇洒。”听了我的话后,他说:“您是说我站姿不好看呗。”见他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我预感可能会出问题。第二天我去上课,他高高兴兴地跑过来:“老师,谢谢您提醒我,长这么大,家里人都没有提醒过我,我还以为您看我不顺眼呢。昨天晚上,我问了问咱们班的几个女生,她们都说我的站姿确实不好看,还说让我好好感谢您的提醒。我真后悔,当时对您还误解呢。老师,以后您发现我有啥毛病就直接告诉我,我一定改。”说完,他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高高兴兴地跑回了教室。我事后想,如果没有听到那几个女同学的话,他很可能对我误解一生,这几个女同学无形中帮我做了工作。三、巧用表扬形式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形式应该不拘一格,一切从效果出发。1.口头表扬口头表扬有及时性特点,可以立竿见影,可满足学生受表扬的心理需求,一般效果较好。2.批阅表扬老师在批阅作业时,对作业完成好的学生可以给予批阅表扬。学生对老师的批语一般都比较重视,他们拿到作业后有时会互相比较,甚至炫耀。3.书信表扬老师可以采用书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的表扬信,不仅可以尽情展示老师的文学才华,还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4.张榜表扬把对学生的表扬信张贴在校园中明显的位置,让尽可能多的师生看到,这既是激励又是对受表扬学生的一种约束。天津市蓟州区杨家楼中学为培养学生诚信,每次考试都设无人监场考场。程序是学生自愿申请,全班同学投信任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推荐,给被推荐人拍照并张榜公布,考前宣誓,考后总结。被张榜公布的同学非常自豪、非常自觉,考场纪律非常好。5.表情表扬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的点头、会心的微笑,甚至突然眼前一亮的表情等,都是对学生的表扬。这样的表扬立竿见影,因为此时师生之间的眼神交流,可以形成一种默契,不仅被关注的学生会倍感欣慰,也会激起其他同学想得到老师表扬的强烈欲望。6.会议表扬学校大型活动之后,一般都要开总结会。只要有总结,教师就一定要想到表扬学生,千万不要把总结会开成批判会、追究责任会。因为毕竟是学生,即使在活动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难免的,况且,总结的目的在于今后的提高。前文提到的篮球比赛班级总结会就是很好的例证。综合说来,表扬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但老师的表扬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诚恳的,而不是为了表扬而表扬,应尽量避免有明显目的的表扬与趋利性表扬。毕竟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形式背后的虚伪都逃脱不了学生敏锐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