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S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二十二

2022-10-24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二十二——说课 “说课”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然后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师之间进行一次思想碰撞;通过交流预设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教学研究。“说课”活动可以使老师更好地吃透教材,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在平常的活动中,感觉老师说课有待加强,有的老师说得过细,面面俱到,浪费很多时间;有的老师讲得又过于简单,没有起到说课的作用。笔者认为说课应从七个方面入手。一、说教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明确本节课应该讲哪些内容、拓展到什么程度。二是为达到课程标准要求,说明教材内容在整体教材中的地位,也就是知识占有比例、学习此内容的作用,以及作者的编写思路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确保实现教学目标。二、说学生也就是分析学情,应考虑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基础怎样。从好、中、差三个层次分析,有利于老师教学有的放矢,不会出现授课内容过深或过浅的情况。过深,学生听不懂;过浅,浪费学生时间。二是分析学生学习态度,主要分析认真不认真,勤奋不勤奋,乐观不乐观,积极不积极等。三是分析学生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四是分析学生特点。在心理特点方面,可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分析。在身体特点方面,体育课、实验课、参观课、劳动课、实践课等,都应注意与学生个体的身体特点相结合。三、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特点等,说明选用哪几种教学方法,穿插哪几种教学方法,有些方法如不体现得特别明显,可以省略不说。要说明选择这些教法的依据是什么,预设会收到什么效果,选择这些教法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常见的教学方法,大致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等。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在讲这一问题时,可顺便说下“学法指导”,这是老师们常常忽视的问题。实际上,学法指导比老师的教法更重要。教法是老师如何教和指导学生怎么学。而学法是学生自己怎么学,掌握学法,学生才能一生受益。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强化学法指导。在这方面,北京实验学校常年把学法做为课题研究,并且找到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密钥,值得我们借鉴。四、说教学过程第一步,新课导入。导入新课理由(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兴趣爱好、学生社会环境阅历等),预期效果。第二步,讲授新课。分析归纳总结,典型试读引领,社会热点问题插入,历史故事借鉴;例题由浅入深,讲练穿插进行,例题选择依据等;简单说讲解过程,重点说明依据。第三步,课堂小结。理顺思路,再现重点,强化留痕。第四步,作业。作业的针对性及频次多少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五、说板书板书是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取知识,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见的东西用听觉,如果某种东西能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接受,那就应当同时用好几种感觉去接受它。所以,板书是说课必不可少的内容。要讲清板书类型,是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六、说依据老师们说课时,大多让人感觉平铺直叙,好像账房先生报账,主要原因就是一般很少涉及理论。事实上,老师的很多做法都有理论支撑,只是缺乏进一步研究。有个学校九年级体育测试连续几年成绩非常好,学校介绍经验时讲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与体育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组别进行训练密不可分。其分组办法为:按性别分,按身高分,按胖瘦分,按体质分,按韧性分。实际上,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可是,老师没有提升出理论依据,就显得层次低了些。七、说时间一是说出整节课的时间分配,让听者清楚了解是否合理。二是说课不同于讲课,控制自己的说课时间不宜太长,大约在10~15分钟之内完成。老师们千万注意,说课就是要讲清怎么教,为何练,理论依据是什么,切忌面面俱到,把说课变成教案的复述。同时又不能简单地只讲提纲,说不出缘由。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后记

2022-10-24

后记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终于和读者见面了。本书中的许多章节内容源自编著者团队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管理实践,源自我们编撰的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以及各级经验交流、讲座、教育教学指导。在书稿搁笔的那一刻,我们内心有稍许轻松感。这是由于就本书而言,我们对其框架、内容和案例选取进行了数十次的精雕细琢,尽最大努力做得更好;就中小学生减负提质这项工作而言,我们为一线教师扛起这个任务提供了些许参考,并相信同仁能够刮骨疗伤,向这个顽瘴痼疾发起有效进攻。其实,我们撰写此书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把我们多年来对教育的理解、积累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凝于笔端,并汇聚成册与大家共勉,在教师层面为减负提质尽微薄之力,祈愿如所愿!在本书编撰的过程中,刘树武执笔,叶福元、郝进平、李灵芝既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教育案例素材,也参与了组织与修改。杨景艳对全书进行了策划,刘小娟为本书作了封面设计。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和南方出版社对本书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限于我们的能力、水平,本书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批评指正。编著者2021年3月于天津市蓟州区 

新课标六个关键词对教师的挑战

2022-10-24

新课标六个关键词对教师的挑战中小学校长论坛 2022-09-25 发表于北京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读。笔者认为,对广大教师来说,不仅应关注和重视对课标的解读,更应看到新课标变化的六个关键词背后对教师水平能力的挑战之大,可谓前所未有,甚至已成为能否实现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道坎。  关键词一思想性——对教师政治素养的挑战  毫无疑问,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思想性从来都是首要特征,而且越来越强化。2022版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从前言、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的具体内容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反复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所有科目课程标准的内容,也都无一例外地把课程方案的思想性、方向性的要求,统一编排在最前面。同时,在所有科目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描述上,几乎都是对课程思想性要求的内容表述,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要把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落实落细。  但是,若要把课程思想性真正落实到教师具体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并非易事。因为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着忽略课程思想性而过于重视课程学科性知识传授倾向。因此,虽然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思想性强化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但与此有差距的是,现实中很多教师在此方面的素养、能力与新时代课程育人目标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面对如此挑战,教师唯有加快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与理论修养,才能在践行新时代课程改革和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关键词二跨学科——对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检验  从20余年前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至今,一直要求课程教学要“淡化学科本位,整合课程内容”,在教学中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授。如今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更是对此提出明确要求,所有课程在主题教学过程中,都应根据各自性质和育人价值,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课程创新实践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体现的是课程综合化的新要求。客观地说,很多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不能适应新时代跨学科整合知识的要求,对今后如何增强跨学科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广大教师唯有博览群书,加快丰富自己的背景性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才能在对新时代教师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三学段衔接——对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检验  各科目新课程标准均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程学段衔接,即幼小衔接要求教师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教学,要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小升初衔接要求教师高度关注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注重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初高衔接要求明确教师必须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对此,广大教师只有对课程标准进行整体化理解,才能做好学段育人的无缝衔接,特别是针对普遍存在的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学会课程游戏化。同时,新课程标准对各门课程涉及不同学段同一主题,均要求注意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如此,对教师是否具备“依标教学、达标教学”的精准教学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老师们唯有抛弃“经验”中应该淘汰的固化思维,加快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标引领下的新教学。 关键词四核心素养——对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挑战各科目课程标准均首次将课程核心素养非常精准具体地描述为56个核心素养点,并称之为课程核心素养内涵而非学科核心素养。因为课程虽然包括学科,但并非只是单纯学科概念。如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劳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不是哪个具体学科能够表述清楚的。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课程核心素养与跨学科及学段衔接等问题紧密相连,要求教师树立课程的整合、融合、跨界意识。毫无疑问,要把精准的课程核心素养落实到位,对教师自身是否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是一个躲不过去的挑战,教师唯有主动升级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自觉提升自身核心素养,锤炼自己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才能扛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任与使命。关键词五实践应用——对教师知识整合能力的挑战如果说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提出了“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结合”,那么,新课程标准则将“两个结合”具体落地为“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法与路径,推进工程与技术实践”等可操作性要求,特别是各科目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都在强化课程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  显然,新课程标准对实践应用的要求,说明新时代课程育人的内涵和质量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注重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如此,如果教师不具备应对课程实践应用要求带来的知识融合、迁移、转化能力,就很难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育人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必须抓紧时间补上自身知识整合与迁移及创新实践应用能力的不足,才能更快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六教学评一致——对教师准确施教能力的挑战  长期以来,“唯分数”成为左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魔咒,使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得不到落实。对此,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教师教、学生学与考试评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三者的一致性,要求教师注意将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等结合起来。既强调日常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也要求评价与“双减”要求紧密结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并强调将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优化试题结构,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提高试题信度与效度。同时,还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为教师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提供了非常清晰的依据。新教学、新评价对教师“如何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检验和挑战。教师只有加快深研细学、吃透吃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升素质与本领,以强大的课程领悟力和践行力,迎接新时代深化课程改革和课程育人新局面的到来。【版权声明】文章来源:《教师报》、教育在线基础教育研究院。作者 | 王越群 安松波。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中小学校长论坛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二十一

2022-10-18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二十一——评课 评课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的不断更新进步,评课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但无论怎么变化,其基本内容是不会有大的改变的。虽是老生常谈,但客观、公正地评价一节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下面,仅从七个方面就如何评价一节课与同仁们进行探讨。一、评教材处理教材是给老师提供的教学蓝本,老师要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自身特点等因素,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使之适合授课使用。任何不对教材进行整合、直接照本宣科的教师都不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不会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更不会取得称心的成绩。整合教材确实需要有真功夫,部分老师尚不具备这个能力,这就要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使之逐渐进步。实际上,备课组仅仅就某个知识点沟通、统一进度等,远远不能达到集体备课的要求,而对教材进行整合才应是重要的环节。评课时,应看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也就是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这既是对授课教师的个人评价,也是对学校教研的整体评价。二、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评课的重点,老师在评课时应把握几个“是否合理”:一是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是否存在老师讲授时间过长、学生练习时间少的问题,是否存在出现老师提出问题立刻要求学生回答,而不给学生思考时间的问题。是否存在老师因讲授与本课无关内容过多而耽误授课等的问题。二是主导主体摆位是否合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不变的原则。可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总是摆不正这个关系,整节课在讲,生怕哪一点没讲耽误了学生,造成学生主体地位丧失,其结果也并不理想。三是优等生和学困生活动是否合理。老师往往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学困生。上课时,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多,而学困生相对就少,这势必会造成两极分化,导致成绩差的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四是课堂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这要根据课型而定,因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等,其评价标准各不相同。评课时,应在准确无误地判定课型后进行评议,不能妄加评论。但无论何种课型,都要看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顺畅,课堂效率是高是低,师生配合是否协调,等等。五是教师授课语言是否合理。主要考察教师授课语言是否精练,专业术语运用、解释是否专业、恰当;是否讲普通话;抑扬顿挫是否恰到好处(有的老师整节课都是高音教学,一节课下来,自己很累、学生很烦);老师的授课语言是否幽默(有的老师讲课学生越听越爱听,部分老师讲课,听着就发困);老师激励性语言运用是否恰当,也就是该激励的时候激励,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老师肢体语言运用是否得体;最后,还要观察,师生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从一节课师生的互动中,足以看出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此外,老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如何,老师布置任务时,学生翻书、拿笔的动作等,都是评课老师观察的项目。三、评目标达成一是按照课标要求,考察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全面。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审视,切忌仅仅关注知识。课程标准对每个学科都有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评课教师应该熟悉课程标准,否则就不能准确评价。二是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达成教学目标。主要考察知识的传授是否恰当,技能的培养是否完成,方法选择、运用是否合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体现。虽然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教学的总目标,但在评课时完全可以重点涉猎一两个正反两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四、评教法、学法恰当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如何也是评课的重要内容。应重点关注本节课用了哪几种教学方法;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运用得是否合适;各种教法的穿插运用、过渡是否顺畅;学生接受起来是否有难度。学法的指导往往是老师忽略的内容,可恰恰是好的学习方法才会创造出好的成绩,才会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评课时,务必要把学法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察。五、评育人每节课有每节课的育人目标,也是我们所说的“学科德育渗透”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一点常被一些老师忽略,但它恰恰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否则,我们培养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专业上的尖子、道德上的败类。因此,学科育人也要成为评课的重要部分,主要考察其是否切中要点,是否自然贴切,是否得法,是否挖掘充分。在天津市中小学学科德育实践成果交流会上,蓟州区杨家楼中学以《春风化雨·润物》为题介绍了学校“让德育走进课堂”的做法,这里介绍给大家。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讲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学校德育过程其实就应该是这样一种“无所作为的教育”,由于“教学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学科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品行修养最经常的途径,而学科德育渗透则是学校德育最重要的途径,课堂应该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学校的学科德育实施,要求做到“七切”,即:切实开展、切合实际、切中要点、语言亲切、情感深切、言辞恳切、举止真切。学科德育不仅仅是生成的,更是生长的,是“润”在课堂里面的,是“浸”在其中的教育,即打造一种“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的学科德育。学科教学是在无声润德,要以成功的学科育德拉动学科育智的成功。一、建设优秀的学科课堂是实施学科德育的基础无论什么内容的德育渗透,其前提必须是一节优秀的学科课。脱离学科特点和学科规律,有效的德育渗透根本就无从谈起。如何跳出德育看德育,如何让所有的教师明白知识就是德育的一部分,这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学校的课堂教学强调“四带进”,即:“微笑、趣味、赏识、激情”,是教师的四件“法宝”,同时教师“激情授课”,学生“激情学习”也成了学校听课评课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这些方面的培训,老师们对德育不再是过去的单一理解。老师在进行课堂研究时要把对学科本身的认识放在首位,学科特点体现得越明显,德育效果就越显著。学校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积累知识是表象,教育学生是本意,塑造灵魂是真谛。当一切学科知识成为生命的营养时,德育渗透也就进入了生命的深处。每个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创新创优课的申报、确定、评选、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从老师到学科组,再到各行政部门,全校上下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务处明确提出创新创优课的目标是“要上出课堂的高度”,而这个高度是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真正把握。“高效教学”是大众的提法,而杨家楼中学对于“高效教学”的定位是“侧重于学生精神、方法、意志”的培养,也就是“教育时机把握恰当,教育方法选用合理,激发兴趣注重赏识,激情洋溢重在熏陶”。德育渗透在教学中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而是整合中的组装。课堂教学是一项“功在课前”的工作,对于教师的备课,要求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即“知识体系心中有数,培养目标心中有数,重点难点心中有数,教育对象心中有数”。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找准这些“育人点”,即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这就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渗透点”。而教师挖掘到了“渗透点”,就要适当地进行挖掘,做到水乳交融,而不要勉强硬灌,要真正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行为中发生作用,并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落在实处,不做表面文章,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解决学生道德认知方面的困惑。道德是金子,但当金子变成标本,就不再是道德。学校的德育渗透课堂应该是“盐在汤中”的课堂,要让学生在鲜嫩可口的汤中不知不觉地吸收“盐分”。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去除明显的说教,把握其中的有机联系,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二、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学科德育的前提站在讲台上,教师的一切都是德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导者,是德育渗透工作的实践者,学生在校每天都与教师接触,因而教师的形象、人格对学生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什么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就是课堂的资源与课程。这里的“一切”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科性质的把握,对文本深度的开发,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具有教育意义上的引领,还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等。一个对学科兴趣还没有判断的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他的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时间久了,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科里面,看到知识的风景,体会到情感的芬芳。总之,教师在课上课下的各个环节都可打造出由一堆细节组成的德育。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学校教务处、年级组为老师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重视教师的示范课活动和专题报告会活动,重视学科组的专题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们的课堂更是关注细节,在全面提升教师课堂质量的同时,更是要求教师在“细”字上下功夫。因为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就是写在脸上的德育,教师的动作就是写在行动上的德育,教师的倾听就是写在耳朵上的德育,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发言的那份等待、那份引导,就是写在眼睛里的德育,教师的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是无声的渗透。培养教师将德育渗透在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课前准备到课上的回答问题,再到作业的使用等方方面面,教师不仅要具有极高的学科素质、文化底蕴,还应自然诚实、乐观自信、充满热情,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并应该追求教师大气与豪气,具有极高的亲和力。为了能凸显对教师这些方面的培养,学校每个学期都由学生进行“魅力教师”的评选,从四个维度选出学校的微笑魅力教师、趣味魅力教师、激情魅力教师、赏识魅力教师,纳入学校荣誉系列。通过此项活动,老师们深深体味到了真诚的微笑、趣味的教学、激情的授课、鼓励的赏识对于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几年坚持下来,既强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科德育渗透是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德育渗透是点滴浸润、无声无形的自然过程。而这个过程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中逐步深化。杨家楼中学的学科德育渗透就是要给我们的技能教学注入甜味,让学生吸取,从而能够实现既成就学生现在又成就其未来的“双成教育”目标,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幸福一生,活得智慧、活得道德、活得幸福。六、评知识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是每节课的重要评课依据。评课时,应依据课型和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新授课,就要关注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应该理解的知识理解到什么程度,对于迁移运用的知识学生能否迁移运用,能否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需要暂时记忆的知识点是否成功记住,等等。对于实验课,就要关注实验相关材料准备齐全情况,实验操作步骤顺序是否合理,学生能不能独立完成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学生是否关注实验安全问题,等等。对于练习课,就要关注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是否会运用,对于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是否能够记忆再现,是否注意到相似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是否能够通过练习总结相应规律,等等。所有知识的掌握情况,都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分组讨论、课堂练习等途径了解清楚。七、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媒介,评课时也不能忽视,应从规范、先后顺序、重点标注等角度去评价。一般情况下要关注几点:一是板书分布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显著,重点提示是否明显,整体版面是否松紧有序,图文搭配是否恰当。二是板书语言是否精练,层次是否清晰。也就是小标题顺序是否合理。例题板书是否规范,步骤是否规范,摆布是否规范。三是板书文字是否工整。也就是书法怎么样,漂亮的书法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四是板书和老师的讲解是否合拍。板书应随着讲解走,否则可能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干扰。总之,老师应该关注评课,不能仅仅听好的评语而听不进去问题和建议。要虚心参与评课,认真评别人的课,谦恭学别人怎么评课,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所讲课程的评价。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上一层楼。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

2022-10-18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中国教科院 2022-08-12 09:08 发表于北京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上得有趣呢?兴趣的源泉何在呢?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潺潺的小溪,就在我们的眼前,你只要走近去看,在你面前就会展示一幅令人惊异的大自然的秘密的图画;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则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发现它;而很常见的情况是,这个“攀登”、“挖掘”自然万物的实质及其因果联系的过程本身,这是兴趣的重要源泉。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连起来的那些线索。我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接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例如,在下一节课中,将要讲到植物的根系及其在植物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已经成百上千次地见过植物的根,乍看起来,教材中未必找得出任何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但是,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我对孩子们讲述说,那些很细很细的根须怎样在土壤里吸取植物所需要的物质。我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到各种事实的这样一个接合点上来:在土壤里,有一种生命在时刻不停地进行着,无论冬夏,这种在土壤深处的生命都永不熄灭;亿万个微生物好像在为许多根须服务,如果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树木就不能活下去。我说:“孩子们,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土壤的这种复杂的生命。想一想,它是怎样依赖于从周围环境中提供的物质的。那样,在你们面前就会展示出生物和无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无生物怎样变为构成生物的建筑材料,——这正是各种事实的结合点,我把这一点讲清楚,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点上,就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少年们的心,他们就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但是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我在课堂上激发了儿童对于土壤中发生的、然而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隐秘的过程的兴趣,于是在下课后我们就到田里去,以便特地去看一看土壤的剖切面。孩子们怀着惊奇的心情察看了小小的禾本植物的长达两米多的根。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发现。但是从实质上说,他们只是刚刚踏上了发现和探索的道路。我把草地上和荒地上的几种植物的根指给孩子们看。我们把一些草根(去掉它们的茎)种下去,其中许多草根初看起来已经完全干枯和死掉了,可是它们竟成活了,长出了嫩芽,变成了绿草。还有一棵葡萄的根也成活了,发了芽。这件事鼓舞了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变得非常好奇和活跃。他们体验到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可见,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这一点是何等重要!当然,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此外,还有一种纯粹思考(运用智慧进行概括、系统化的活动)带给学生的欢乐。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来源|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