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S
没有课程目标意识,何以育人?

2023-04-10

崔允漷:没有课程目标意识,何以育人?   书教完了,人没有育,教书与育人游离,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 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或国际组织纷纷把“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目标的“大观念”,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而核心素养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DNA,成为了 21 世纪课程改革的最强音、主基调。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认为,核心素养时代的来临,人们从“课程视角、学习立场”上重新激活了单元概念,让单元成为一个学习单位,对接素养目标。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如何建构?怎样让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独特贡献与育人价值?本期的“教育新知”从国际前沿的视角,带校长们了解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的演进脉络及本土实践。崔允漷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进入了素养时代。随着课程目标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传统的基于“课时”“知识点”的教学设计难以匹配素养目标,素养目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单元设计。“单元”是指依据统摄中心,按学习的逻辑组织起来的、结构化的学习单位,是实现素养目标的一种微型课程计划。已成国际趋势的单元设计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建构主义以及将两者相整合的三种思路,并都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 01素养时代呼唤变革基于“课时”“知识点”的教学设计世纪之交,一些有前瞻性的国际组织提前建构社会想象,并依据想象的社会要求以教育来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核心素养”就是这样建构出来的一种能够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人的理想品质。    21 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或国际组织纷纷把“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目标的“大观念”,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新的目标体系需要重新定义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重建教师日常的专业生活,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由此应运而生。核心素养之所以能风靡全球,首先当归功于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率先提倡与持续推广。1997 年底, OECD 和瑞士联邦统计署(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SFSO)赞助了一个国际性的跨界合作项目,即“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和概念的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简称DeSeCo)”。在之后出版的关于核心素养研究报告中,OECD 确定与选择了三大类核心素养:互动地运用工具(如语言、技术);与异质群体互动;自主行动。进而将每类核心素养分解成三种能力,再将每种能力以列举的方式分解成具体的行为和技能,这样,就形成了 OECD 的核心素养三级框架,堪称核心素养研究的经典。    OECD 还据此推进后续的核心素养国际调查与评价,即国际学生学业成就项目(通常所说的 PISA),并进行大规模的国别或地区排名。由于国际性的团队运作、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加之 PISA 排名的政治影响,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迅速成为全球的热点话题。欧盟(E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以及各个国家或地区随后纷纷提出 21 世纪核心素养模型(见表 1),并借此驱动课程改革。核心素养被誉为课程改革的DNA,成为了 21 世纪课程改革的最强音、主基调。随着世界课程改革进入素养时代,作为课程改革灵魂的核心素养指引着后续一系列的课程发展,尤其影响着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从“双基” 准,没有教学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受限于理论研究的滞后与实践引领的缺乏,一线教师难以正确理解与把握“三维目标”的规范与要求,通常只以三条目标(每个维度一条)的形式来叙写和呈现。如此叙写,“双基”不折不扣地得到了落实,但过程与方法维度则存在多种理解,变得可有可无;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综合成一条且无法评价,失去了目标的意义。近年来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一改之前以“内容标准”为核心的样式,创建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的“内容标准 + 教学要求再提升到学业质量”的新样式,让一线教师首先明确自己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独特贡献与育人价值,明确从期望的课程目标到过程性的内容标准,再到终结性的学业质量标准的素养目标体系。新课程标准要求一线教师超越原先单纯的知识点的要求,提升至学习结果的综合表现或整体刻画;关注知识点的习得、运用与迁移,重视知识点的联系与整合,以及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通过特定课程的学习之后逐步养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新“课标”对原有的教学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教学大纲时代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设计集中在对“教”的设计,且以“课时”“知识点”为设计单位,即以教材中的细小的知识点为单位分课时设计教师的教学过程。由于没有课程的知识基础,因此也没有目标意识,通常以目的替代目标,知识点非常细小,但目标写得非常宏大,美其名曰“高大上”,其实全是“假大空”。没有目标,何以育人?书教完了,人没有育,教书与育人游离。那种第一课时教知识点 A,第二课时教知识点 B……,然后知识点 A 考“了解”、知识点 B 测“识记”的做法,即便学生考了 100 分,也只能证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无法证明能力与素养是否得到培育,更遑论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从而易导致“高分低能”“有知识无文化”的问题。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单位,随着课程目标从碎片化的知识点到导向学业质量的核心素养,素养目标呼唤变革原有的教学设计,重建新的教学体系。02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已有的国际经验如何依据素养目标变革教学设计?其实国际上已有一批课程与教学专家在研究与之匹配的教学系统的迭代发展问题。其中,单元设计就是公认比较成熟的做法。“单元”其实并非新词,甚至可以说它比课程的诞生还要早些。早期的“单元”就是教学内容的单位,主要涉及教什么,即教育的前端。一百年前课程诞生之后,特别是受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单元”一词尽管依然沿用,但其含意有所变化,即从有组织的内容单位走向了经过设计的活动单位,也叫经验单位,可以称之为教育的中端。后来的几十年期间,“单元”一词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中度过,直至 21 世纪核心素养时代的来临,人们从“课程视角、学习立场”上重新激活了单元概念,让单元成为一个学习单位,对接素养目标。也许此时的单元已经成为“一个教育片段的完整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它既涉及前端如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也涉及中端的整个学习过程,还涉及后端的素养目标是否达成的实践验证。      如前文所述,国际上主要通行教育技术、建构主义以及将两者相整合的三种单元设计思路。教育技术的思路沿循目标导向,常以目标、教学、评价为要素,通过前置评价任务凸显“教学评一致性”,以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比如美国英特尔公司主持的“英特尔教育计划(Intel Education Initiative)”旨在通过基于项目的单元学习方式(Project-based Learning Unit)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等 21 世纪技能,帮助学生成为未来的创新者。该单元的基本要素包括单元目标、评估方式与学习计划,与上述的单元要素完全一致。建构主义的思路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常以主题、探究、表达为核心要素。最典型的是国际文凭(IB)的课程单元设计,在其中学项目课程中,一个教学单元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以总结性评估为终结的学习阶段,它涉及三个方面:确立单元教学目标;确定通过探究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流程;对探究的计划、过程和影响进行反思。在建构主义范式下,还有如科学探究式的主题单元设计,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单元设计。其中后者还有很多变式,如在社会情境中积极思考(Thinking Actively in a Social Context,简称 TASC),在积极的问题解决中真实参与(Real Engagement in Active Problem Solving,简 称 REAPS),多 维 课 程 模 型(The 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um Model,简称MdCM)等等。      两者整合的思路则以整合课程模型(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l,简称 ICM)为代表,目的是为了将前述不同课程模型的所有重要的特征进行提取,打包设计。ICM 模型强调对学科体系的正确理解,主要包含三个内在相互关联的维度:第一,强调构成不同学科的高级内容知识;第二,提供高阶思维和加工;第三,围绕主要话题、主题及观点组织有关的学习活动,这些主题和观点要符合对某个学科的理解,并能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03单元设计的本土建构:课程视角、学习立场与素养目标单元设计的国际经验为我们建构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结合国情,我们需要考虑到教师专业发展“重教学、轻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清晰,学业质量模糊”的实际情况,本土建构可操作的单元设计实践模式。有鉴于此,下面几个方面是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第一,要在较为抽象的素养目标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建立一个统摄中心,以便将“眼高(目标)”与“手低(知识点)”建立关联。不然,则易导致“两张皮”,即写起目标来“高高在上”,一上起课来却只关注知识点的“了解识记”类的低级目标,无关素养;或者“和稀泥”,学习没有进阶,没有脚手架,也没有“最近发展区”,有悖于学校教育系统性与递进性的宗旨。如果说素养目标是单元的灵魂,那么统摄中心就是单元的骨架。一般而言,目前的统摄中心有“大任务”“大项目”“大问题”“大观念”四种,需要根据不同的素养目标以及学科研究的不同水平,选择相应的统摄中心来组织单元。第二,为了强化单元设计与素养目标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将本土建构的单元设计称为“大单元教学设计”。这里的“大单元”的丰富意蕴主要有三:其一强调其统摄中心之大,即往往由上述“大任务”“大项目”等加以驱动;其二强调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站位之“高”, 即要从整体着眼,从“大”处着眼,超越单一的知识点和技能而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思考课程育人的本质;其三强调时间维度上学生学习历程之“完整”,即避免传统的“课时”逻辑对于学生学习经历的割裂,强调“以学习定时间”而不是“以时间定学习”。第三,大单元设计要体现课程视角、学习立场,以学生“何以学会”来呈现教学设计,而不是着眼于教师自己如何设计教的过程。我们将这样的大单元设计文本称之为“单元学历案”。单元学历案是教师围绕某一学习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单元学历案由“六大”要素构成,即单元主题与课时、单元目标、单元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不同于传统教案是指向学科内容的,关注的是“教过”,即教什么、怎么教,用户是教师。单元学历案指向的是学习经验,关注的是“学会”,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如何判断是否学会,用户是学生;同时注重做中学、说中学、悟中学、教中学(教授他人);贯彻“教 - 学 - 评”一致性;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载体,是规范或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地图,也是学生可重复使用的课程资源。      第四,为了便于操作与推广,我们已经归纳出单元学历案的设计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明晰组织单元、确定单元主题 / 课时、确定单元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分课时设计学习进阶过程、布置作业与监测、设计学后反 思七个步骤,如下图所示:第一步,研读教材,对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从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大项目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统摄中心来组织单元;第二步,确定单元名称,规划单元课时安排;第三步,依据素养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确定单元目标;第四步,依据单元目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综合性单元评价任务;第五步,将单元目标细化为课时目标,进而分课时设计评价任务和体现学习进阶与“教 - 学 - 评”一致的学习过程;第六步,整体设计单元作业与检测;第七步,设计学后反思,搭建支持性的反思支架,以实现教下去的是“知识与技能”,留下来的是“素养” 。尽管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譬如,新修订的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素养目标本身是否清晰?单元统摄中心是由专家还是教师确定?课时教学经验如何有效迁移到多课时的单元教学上来?如何开展指向素养目标的评价,尤其是高利害的考试命题,等等,期待更多的专业力量投入研究和实践。文件来源:本文根据“校长会”原文编辑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联系本栏目立删。

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2023-04-10

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孙伟  杨希发    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能否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关键在任教的前十年,这段时间是他们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青年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建议一:明确目标,树立信心众所周知,一个人没有目标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我们相信每一名青年教师入职之初都曾踌躇满志,怀揣远大理想,但时间一长,就会被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繁复的事务所冲淡。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需要千千万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建设,而教育事业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把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有了这样的目标和追求,我们就要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勇往直前。有的青年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信,遇到挫折就怀疑、就举步不前,甚至退缩。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强烈而坚定的自信,在中国革命遭遇重大挫折时,他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带领中国共产党人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他带领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毛泽东同志所遇到的困难相比,我们的困难算得了什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和丰盈的。青年教师要牢记,自信的生命才美丽,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可以让你实现教育理想,在教育的征途上越走越远! 建议二:涵养师德,坚定信念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立德树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青年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既要品德高尚、趣味高雅,又要信念坚定、敬业奉献。    第一,青年教师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品德高尚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导之以行。只有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通过其言行,把“立德树人”的理念,点点滴滴、时时处处注入到学生的内心,对他们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做到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好老师,就应该是以德立身、以德示范的楷模。   第二,青年教师要把自己打造成为兴趣高雅的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意思是,为人师者要成为学生的楷模。无数的经验与教训告诫我们,要成为这样的教师,必须是一名兴趣高雅的人。目前,确实有个别教师中的败类干了违法乱纪的坏事,影响了教师群体的声誉。这些人,除了法制观念淡漠外,兴趣低下、不良嗜好侵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青年教师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健康高雅的兴趣爱好;净化自己的朋友圈,清除不良的土壤;读好书,遴选健康、阳光、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食粮来涵养我们的身心。第三,青年教师要把自己打造成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青年。一名教师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对一代人思想的启蒙,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忠诚实践。香港经历的事件告诉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育人是多么的重要!教师的理想信念是多么的重要!所以青年教师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合格教师。建议三:潜心阅读,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大学问家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圆满履行这个职责,教师自身除了要有良好的品德、敬业的精神外,更要有渊博的知识,并不断更新。第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精通专业知识的渊博之师。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呈现多元化态势,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还要具有及时获取新知识、更新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手段,“领先一步”是新时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东晋时期葛洪在《抱朴子》说:“学之广在于不倦。”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知识,研究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不断开掘、拓展获取新知识的路径。第二,要拓宽知识领域,成为触类旁通的能者之师。继2017版(2020年修订)高中课程标准颁布以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相应学科课程标准也已颁布。新的课程方案强调:“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知识储备,只有单一学科知识的教师很难胜任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所以了解一些临近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研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或解释相关实践问题,是包括青年教师在内所有老师的必修课。建议四:虚心求教,潜心研究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所以,最终还得是“贵在得法”。一是,要研究经典教学理论。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典理论,如以皮亚杰、维果斯基、斯滕伯格、卡茨等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以马斯洛、康布斯、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青年教师要悉心学习涉猎,吸收其精华,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二是,要研究经实践检验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倾心学习前辈们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与同行切磋,不断研究与借鉴,从中汲取营养。三是,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青年教师借鉴前人的经验方法是必要的,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学习经典教育理论是为了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研究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为了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少走弯路。但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所以,青年教师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要自我体验,积累案例、查找不足、分析得失,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一名教师有四个师父,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学高手,他从师父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他从不模仿更不照抄照搬师父的方法,因为他知道,照抄照搬的结果只能使他成为师父的“复制品”。他的做法是,把师傅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思路融入到他的教学体系中,不合适的地方加以改进与补充,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最终成为了一名特级教师。建议五:脚踏实地,扎根课堂教学课堂是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大有可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备好课。要通过研读课标、阅读教材确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要研究学情,预设好教学难点;要精心提炼教学问题,做到难度适中、梯度合理;精心撰写教案,设计好教学各个环节。其次,要上好课。建议采取启发式教学,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要讲练结合,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习得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要让学习自主解决,教师在疑难问题、易混易错知识方面引领讲解到位。最后,要常反思。《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要结合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反馈、课堂检测、考试分析等方式,研究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补救措施;对于课堂教学中经验与亮点及时总结,养成写反思笔记的习惯;注意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与研究。建议六:满怀激情,扎根学生当中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一个人只有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有这样一个例子,当年我所在的学校分来一位新毕业的青年教师,任高一班主任兼化学教学。在许多老教师眼里,他几乎不能称之为教师,一有机会就与学生泡在一起,值日、打球、跑步、聊天(谈心)……,都有些担心他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但就是这位老师,在学生升高二、高三时强烈要求他继续任教化学课并担任班主任。许多老教师担心,一点儿毕业班教学经验都没有的他能完成任务吗?最后的结果确出人意料,他任班主任的班级当年高考成绩雄踞各班之首,升学率达到80%以上,创造了普通高中二本上线率的奇迹;同时,该班还连年被评为三好班集体。在总结经验时,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可能跟我与他们长期在一起,有快乐一起分享、有困难一起承担有关吧!”他的学生说:“班主任扎根在我们中间,融入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看到了他的喜怒哀乐,不忍心让他失望,为了‘良哥’我们也得学好、做好!”但也有失败的案例:个别青年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忽视了教师身份,丢掉了对学生教育帮助的责任,致使学生没有了对老师的敬畏感,班级管理失控,致使所带班级成为了乱班、差班。青年教师的优势是年轻、与学生容易打成一片;缺陷是经验少、易冲动,与学生交往的“度”有时把握不好。所以,青年教师既要融入学生当中,又要时刻牢记教师的身份,做学生的表率和导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青年教师不但要懂得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更要明确培养什么人。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教授主动放弃在英国的优厚待遇和条件,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效力,七年如一日,每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浪费,为祖国科学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事迹,激励我们青年教师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要秉持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一生的追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孙伟,男,1976年4月生,高级教师,天津市宝坻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领航工程教师,天津市骨干教师,天津市教科院课程中心特聘评价专家;《天津基础教育》编委;宝坻区拔尖人才,宝坻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杨希发,男,1962年2月生,特级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天津市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天津市宝坻区首届高中数学名师,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曾任天津市宝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宝坻区教育学会会长、天津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第六届人民政府督学。

新时代教师应锤炼的六个新基本功

2023-03-30

李政涛:新时代教师应锤炼的六个新基本功 1新基本功一:立德树人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要体现对立德树人的“融入”,就要依托并聚焦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认为,“立德树人是中国教师的第一基本功”,因为“师德”是好教师的第一标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魂魄”,是方向之魂、理念之魂和目标之魂;而“树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和第一目标,是所有时代教育教学的终极归宿。          2新基本功二:研究多年来,我们一直倡导要培养研究型教师。新时代的研究型教师,在“双减”和“双新”的背景下,需要重点研究以下新内容:  一是研究“新学生”。学生立场,是教师需要秉持的基本教学立场,它意味着要将学生的现实状态和发展需要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当年“文字时代”成长起来的“文字人”相比,“数字时代”孕育出的“数字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早已今非昔比。今天的教师尤其要关注数字化时代的学生新需要、新问题和新素养。  二是研究“新学习”。学习方式的变革,常常是教学方式、教研方式和评价方式变革的起点。教师要密切关注“碎片化学习”“人机交互式学习”“跨界学习”“深度学习”等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学习方式,围绕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三是研究“新课标”。2022年版的中国新课标,不仅是课标本身修订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在育人方式改革和育人质量提升层面上的重大成果。新课标的发布,对于中小学教师既是专业的挑战,也是成长的机遇。对新课标的理解力、领悟力必然转化为对创新型教师在基本功上的新要求。  四是研究“新教材”。与新课标类似,对新教材的研究、解读、转化和运用,也是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的新挑战。多年来,诸多有关课堂改革成效的研究表明,很多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往往与解读教材能力的缺失有关,读不懂新教材的新意和育人价值,更难以在日常教学中挖掘和呈现教材内容的独特价值。这与“学生研究”一样,都属于教师的根基性能力,亟须通过新教材的落地实施来改进提升。3新基本功三:融合走向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包括跨学科融合、跨时空融合和五育融合等。比如“五育融合”,来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中指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这意味着,教师要把“五育融合”的政策和理念融进课程、教学、教研、评价中,充分挖掘每一堂课的五育因子、五育内涵和五育价值,上好体现“五育融合”的好课,这也将成为教师教学新基本功的新标准与新要求。4 新基本功四:协同此处的协同,涉及“跨学科协同”“家校社协同”“双师协同”等。以“双师协同”为例,所谓“双师”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人师+机师”,人工智能教师或教育智能机器人也承担了教师的角色。如今,许多先行的实验学校也在尝试让“人师”与“机师”同上一节课;二是指“现实教师+虚拟教师”,两者同处课堂之中,也是教育元宇宙时代的发展趋势。这种“双师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已经呼之欲出,它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要求。5新基本功五:评价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评价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意义得以再次凸显,它既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初一公里,这是以评价改革撬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通过这个文件和方案,“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是在落地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现实问题。毕竟,评价政策和理念是领导和专家想出来、写出来的,落实却要靠老师一手一脚做出来。能否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用好这些新评价,成为教师在评价领域的新基本功。6新基本功六:数字化中国教师要顺应时代大势,拥抱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化教学,锤炼基于数字化、围绕数字化、体现数字化的教育教学新基本功。前述的“双师协同育人”,其实也是数字化新基本功的一部分。  “数字化”教育教学基本功不只属于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也属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因为所有教师都不可避免地身处数字化转型的大时代。这个时代的教师,谁掌握了教育数字化,谁就拥有了教育的未来。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作者 |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本文选自中小学校长论坛。

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2023-03-30

重温经典 | 苏霍姆林斯基:我怎样写教育日记中国教科院我想再一次提醒校长要有一个记事簿。只要你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这个记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同时也是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  大约二十年前,我在七年级的文学阅读课上,听了两个学生的朗读。他们的朗读很单调,毫无表情,而且据我的感受来说,还觉得他们读的很紧张,很费劲。我觉得,对朗读的人来说,那些词好像是一座复杂的迷宫,朗读者是在黑暗里穿过这座迷宫的,每时每刻都在碰到障碍。我在想:“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朗读呢?他们是怎样领会所读东西的意思的呢?”我把这个疑问写了几行在记事簿里,它一直使我不得安宁。我又去听了几次文学阅读课,于是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原来,这两个学生不能用视觉和思维感知一个以上的词。用思维一下子感知好几个词,特别是一个长句的逻辑意义完整的部分,对他们来说是不能胜任的。我跟文学教师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想方设法来改善这些学生的阅读技巧,但是毫无收获。然而,最奇特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并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使人惊异的发现,就从这里开始了。通过对这些少年的言语的研究,我断定,这种不会阅读的情况是早在三、四年级的什么时候就扎了根并且固定化了的,它对学生的思维留下了烙印。  我们把这种令人惋惜的现象称为“思维不清”。它表现为学生的思想混乱,没有条理,好像患有幼稚病:你很难弄懂他想说些什么,他的思路从哪里开头和在哪里结束。他开始说一件什么事,很紧张、很费力地把几个词连接到一起,但是马上又好像忘记了他在说什么,断了思路,尽力地回想教师的问题而又回想不出。我们在六、七年级又发现了几个这样的学生,他们读起来都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地读,非常费劲。记事簿里那条短短的记载,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持久的研究,迫使我去深入思考儿童和少年的智力发展的许多复杂现象。这场研究引出了一个初看起来使人感到意外的结论:不会阅读并不是智力发展上的什么不正常情况的后果,而相反地是,不会阅读阻碍了抽象思维的发展。  我们对三百多个在小学时没有训练出流利阅读的牢固技能的少年和成年者的脑力劳动情况进行了观察。我们想在他们身上像在小学的完善学习的正常条件下那样培养出这种技能,但是没有任何一例取得成功。  这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是由于观察到初看起来并不怎么重要的事实的结果而开始的。这使我们全体教师都看清了:智力发展,脑内发生的解剖生理过程,对于阅读、对于日常所进行的智力训练,有着极其精细的依存关系。我们感到自己对于一个人的命运负有重大的责任:他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他的智力发展。教育上的“半成品”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于是,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都开始特别注意阅读技能的培养。我们认为阅读不单纯是一种基本技能,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发展过程。我们开始努力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儿童的阅读技能停留在对单个词的感知上。那样是很危险的。凡是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的人,他必然在学习上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实际上他是不可能正常地学习的。我国学校里的成千上万的落后生、不及格生和留级生,一般地说就是那些没有学会阅读的少年。在许多情况下,教师认为这种儿童在智力发展上有些不正常的意见是对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智力发展的不正常并不是原因,而是后果。  我们开始精雕细刻地培养阅读技能:教给学生由按音节阅读一步步地过渡到一眼就能领会一个句子成分和一个整句的意思。这种过渡是一个分水岭,我们要训练和引导儿童达到这个境界。关于这个问题,教育心理学里谈得很多。A.H.列昂节夫、Г.С.科斯丘克、П.И.任琴柯在这个问题上写了不少卓越的著作。我们依靠科学研究的成果,努力使学习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我们全体教师深信,没有家长的帮助是不行的。智力训练不仅要在教室里进行,还应当在家里,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进行。  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家长的心理学素养问题。这是我们全体教师正在从事的一件工作,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逐渐地、一步一步地引导家长们去认识人的心理素养的世界。我校的心理学研究会召开了一次会议,邀请六年级学生的家长一起参加。我们向家长们讲述了在阅读时人的头脑里发生的极其复杂的过程。给家长们提了一些建议,告诉他们怎样帮助少年完成家庭作业,怎样注意使阅读成为发展智力的手段。  教育概括的途径就是这样:从初步的观察和简短的记录,到全体教师进行广泛的研究工作,再到深入地钻研学生头脑和意识里发生的过程的实质。我在上面所举的例子,对于教育概括和整个教育领导的逻辑来说是有典型性的。从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研究事实,到做出概括性的、抽象的结论,——这是我们学校领导人应当每天在走的一条路。  思考记事簿里所记的东西,是我对自己一天工作的总结。我的记事簿里另外分出一栏,我把那些带一般性的结论、概括,专门记入这一栏里。这种记录不多,不是每天都有的。而到了一周的末尾,我把这个期间所听过的课通盘思考一遍,从大量的事实中抽象出来,着重研究最主要的东西。下面是我在一个星期的末尾所思考的几条主要东西,并且在以后记入记事簿里的:  1.教师的脑力劳动和学生的脑力劳动相一致。教育过程的技巧就在于,要使学生的作业形式反映出他们的思维过程,使教师有可能根据学生活动的外部表现来判断,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等。如果教师要等到上课结束后才去了解学生哪里懂了、哪里不懂,那么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  2.不应当过分追求直观性。不要在儿童早已知道的东西周围“摆满”各种直观手段,——这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发展。即使教师拿一只活猫到课堂上来,儿童对猫也不会有更多的理解。如果真的有必要讲到猫,那你就得想一想,怎么给学生讲一点完全新的东西。  3.注意力并不靠什么专门的教学方式来维持,而是首先取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性质。目标明确、思想专注——这才是注意力的主要泉源。应当尽量做到使思维的努力和意志的努力统一起来。  4.在低年级,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会很快由于智力集中而疲劳。不要让儿童长时间地处于脑力紧张的状态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找出这样一些作业,使儿童通过做这些作业得到休息。  5.记忆力过度疲劳——是智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必须特别细心地对待记忆力这件娇嫩而精细的东西。有一些思想和词组是特别难记的。无论如何不应当使儿童的记忆力过度疲劳。当你刚刚发现疲劳的征兆时,你就要设法给儿童变换一种不需要随意识记的活动去做。  这些记载是进行概括性总结的素材。按照同样的原则,在一星期末的时候,把日常工作中其他方面的概括性的想法记入记事簿。如:检查教师的课时计划,查看书面作业、教室日志,观察复杂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有关师生之间、各个班级和各个年龄的集体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的问题等。下面是在一个星期末所写的几条:  1.真正精通教育工作的教师是不把教材的提纲写进课时计划的。他的知识就在自己的头脑里。课时计划只不过是对教材的教学论的加工而已。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如果教师死守住讲课提纲,如果教师很费劲地寻找着他要讲的话,那么学生就很难听懂教师所讲的东西的意思,他们的头脑里就会是一团乱麻。  2.现在正在大力推广的课题计划(即按整个课题把几节课列为一个计划)是否有必要呢?对这一点应当好好思考一下。一个教师能不能预见到,在5节至10节课以后,在某节课的哪个阶段将进行谈话,在哪个阶段将进行独立作业呢?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的课是按照其内在逻辑发展的,因为课——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儿童。一个适合于六年级甲班的计划,不一定适合于六年级乙班,因为那里是另外一批儿童。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能确切地预知课的发展的一切细节。但是,他善于在课的进程中,正好发现只有这节课上才需要的那个细节。  下面我再举出在几个星期的末尾所写的关于教育工作的几条想法:  1.集体对个人的教育作用应当是非常细致的。不要让学生(特别是少年)感到,人们专门地“整”他是为了拿他作靶子来教育别的人。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在集体与个人的相互关系上可能出现的最不好的现象之一。它会使少年学生对自己的命运抱着无所谓的、满不在乎的态度。不要让学生感到他是供人做试验用的兔子。  2.担任少先队辅导员的女教师到区里的一所学校里参加一次讨论会。她回来说:那里举行了一个有关道德问题的示范性辩论会。一群七年级学生在那里辩论,二十位辅导员在旁边深入思考地研究“教育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可以把学生的心灵拿来供展览用吗?这种做法不是在少年身上培养虚伪的作风吗?3.在一所八年制学校里有四个延长学习日的小组。小组里的学生给我讲了这样一些奇怪的事:所有的学生在课后都要毫无例外地留在小组里,谁也不许回家。下课后门口有一个教师值班,只有把书留在教室里的学生,才放他出教室的门。学生们想出了巧妙的办法:先把书包从气窗口里丢出去,然后再空手走出教室。后来学校下了命令:在窗台下面也派一个教师值班。我原以为这是讲笑话,但经过了解确是事实。关于这个问题,应当在下届区党委全体会议上提出来。延长学习日小组的问题以及对这种小组的教育工作方法问题,必须加以认真思考。  4.我对米嘉——一个身材矮小、长着一双黑眼睛的五年级学生,已经进行了半年的观察。他在学习上感到非常困难。有一次,他的作文得了“四分”。当时我正好在听五年级语文教师的课,我跟米嘉坐在一起,(为什么他一个人坐一张课桌呢?)曾经帮他造了两个句子。那篇作文写得还好。女教师在办公室里改作业的时候夸奖了米嘉。我特地又去听了下一节课;我想看看米嘉对自己的进步有些什么感受。为什么教师没有当着全班的面表扬米嘉呢?然而,即使没有表扬,米嘉也高兴得很。他写起来多么努力啊!听课又是多么用心啊!过了一天,我去参加少年植物栽培家课外小组的活动。可能是我觉得如此,但是头脑里出现了一种思想:米嘉心里在俄语课上点燃起来的欢乐的火星,可能到现在还没有熄灭。是的,米嘉在尽量把自己的那一小块地弄得更好看些。我看着他在工作,一边在想:大概,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在某种好的东西中来认识自己——善于支持人的这种高尚的志向是多么重要啊!教育者往往在那么长久而痛苦地寻找的那种自我教育的强大推动力,不是就在这里吗?应当在心理学讨论会上提出这个问题:人的表现问题。康?季?乌申斯基就正好使用过人的表现这个术语。怎样才能做到,使人尽量地努力在好的方面表现自己呢?我深信,一个人想在某个好的方面表现自己的愿望越深刻、越诚挚,他在内心对自我纪律的要求就越高,他对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就越加不肯妥协。应当认真地思考一下:一个人不单单是在学习上,在分数上,在准备功课上表现自己。人还应当有表现自己的其他领域。对米嘉来说,他要在学习上(更确切地说,单单在学习上)表现自己是多么困难啊。他还应当在别的什么事情上表现自己。而且,像米嘉这样的学生,不止是他一个人啊。  5.一位女教师通知孩子们:如果星期六遇到好天气,我们就到树林里去参观。星期六到了,天气晴朗,可是大家并没有到树林里去。我看见孩子们眼睛里含着泪花。孩子们不只是想去游玩一次,而且对即将到来的欢乐抱着一种欢欣鼓舞的心情。女教师对儿童的这种心情采取了冷酷的态度。为什么要给孩子们造成痛苦呢?他们不仅失去了对教师的信任,而且失去了对真话的信任。必须像爱护珍贵的火花一样爱护儿童的这种兴致勃勃的心情。  6.科里亚的分数不好。班主任决定采取一次“强有力”的手段:在星期六,他把科里亚喊到黑板跟前,强迫他讲一讲他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这孩子性格孤僻。他脸色发白,站在黑板前一语不发。教师为了发起这次谈话而很不高兴。后来了解到,科里亚的家庭情况很不顺利:父亲和母亲不断地吵架,有时候弄得孩子整夜不得入睡。一个教育者需要多么有洞察力和富于同情心,才不致在不小心的时候触痛儿童痛苦的心,并且给它加上新的伤害啊!不公正会在儿童的心里引起怨恨。来源|《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文选自中国教科院公众号)

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指导·之九

2023-03-30

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指导·之九——培养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可在我们的课堂中,我曾见过这样的场景:一节小学数学课,学生分组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在集中展示交流环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介绍本小组的解答,其中某小组的代表在黑板上书写了他们小组的解答过程后,老师问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有的同学指出该解法的错误,并给出了正确的解法,老师问这个学生听明白了吗?知道哪里错了吗?只见这个学生委屈地说:“我原来也是这么做的,可组长说我错了,刚介绍的是组长的方法。”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新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在我们有些课堂中不仅老师的话不可挑战,甚至小组长的话都成了权威,哪怕他错了,学生都不敢反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那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呢?1.要给学生表达意见创造良好的氛围。在学生回答问题、表达意见时,其意见是正确的,教师当然要鼓励、表扬;当他的意见不准确甚至错误时,我们也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该在鼓励其勇敢回答问题的前提上,师生共同分析研究问题所在,纠正其认识上的错误。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让理解不准确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感觉回答问题是安全的、对自己的学习进步是有帮助的,从而愿意回答问题,表达意见。2.要教育学生具有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旧观点的意识。敢于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的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也要教会学生判断真伪、去粗取精,在色彩缤纷的世界中追求科学、选择真理。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应该设计一些有“迷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判断、去寻找解决办法。我在听课时发现这样的一个案例,老师的问题是:小红和同学们去参加跳绳比赛,在比赛开始前每两个同学都要握手致意,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参加跳绳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当时,有四种答案:答案一39+39+1=79(人);答案二39+39=78(人);答案三39人;答案四39+1(人)。老师没有简单评判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而是让每个答案的提供者阐明理由,大家共同评判;然后老师又找部分同学做游戏,其中一个同学扮演小红,通过游戏来验证结论,终于使全体同学明白了计算的方法。随后,老师又进行分组,要求每个小组提出两个类似问题,并给出解答,然后以游戏的形式去验证结果是否正确。这个案例就为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创造了机会,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3.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是说可以随意表达意见,而是要表达自己经过思考的意见。要先把问题想好,“想”是“说”的先导,只有“想”得周密,“说”得才有条理、透彻。4.要引导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声音要宏亮,表述要准确,逻辑要清楚,要让老师和同学清晰、准确地了解自己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