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S
王烨晖 等:“双减”背景下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证研究

2024-07-25

原创 王烨晖 等 中国考试 2024年7月22日 16:04 北京引用格式:王烨晖, 秦可心, 辛涛. “双减”背景下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证研究[J]. 中国考试, 2024(7): 53-63.作 者王烨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秦可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在读博士生。辛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通信作者)。摘 要:有效减负需明确和平衡减负与增效的双重要求。作业减负增效的关键是科学控制作业量,减去额外负担,并通过提升作业有效性达到增效的目标。本研究基于2440名初二年级学生数学作业的实证数据,使用广义倾向值分析,探索中学生作业的减负增效途径。研究发现,数学作业时间与数学成绩呈倒U型关系,达到最佳成绩的每日数学作业时间为45分钟。随着学习机会的增加和数学兴趣的提升,学生达到最佳成绩的作业时间阈值呈现提前的趋势。对于学校教学而言,建议统筹管理作业,科学设计作业结构,减少作业总量;同时,建议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机会,提升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实现减负增效。关键词:“双减”政策;减负增效;数学作业;广义倾向值分析学生作业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其不仅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普遍且重要的活动构成,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作业在为学生提供课后练习机会、提高教育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学业负担。减负并非教育领域的新话题,已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调整课时量和作业量、改进考试制度、严控课外辅导等方面提出多项减负措施。然而,近年的调查显示,虽然学生的作业时间在总体上有降低的趋势,但仍有超过四成的学生作业时间超标[1]。针对教师的调查发现,仍有一部分教师持有“量变引起质变”的观念,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2],导致减负政策在实践中难以落实。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在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之外,还强调“根据学生特点科学、精准地布置作业,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许多学校开展了作业减负的实践探索,却常常陷入减负的误区。如何控制作业量和作业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实现增效减负,亟待深入研究。一、“双减”应实现减负和增效的双重目标首先,减负难见效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者缺乏对减负和增效双重要求的正确认识。部分教师错把减负当作最终目的,认为负担越少越好,并粗放地实施减少课时、不布置课后作业、取消考试等极端措施。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虽然在表面上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如果学生课内学习不充分,课后又没有必要的作业作为巩固学习效果的保障,必将导致教育效能的降低。减负只是手段,只有在增效或至少保证教育效能不减的前提下,将学业负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负才是有意义的。其次,减负难见效的原因也在于实践方式的偏差。由于学业负担较难界定,人们大多通过量化的指标,如作业量、作业时间等来反映负担轻重。在实践中,减负也容易被简单理解为减量。但是,将学业负担简单归因于作业过多,仅靠减量实现减负只反映了负担问题的表面,其最多只能保证教育效能的不下降,却难以为增效提供新动力。实际上,由于对学校教育质量缺乏信心,校内作业减量的做法反而引发了多数家长对于学生学业成绩下降的担忧。为了达到教育目标,家长仍会通过增加校外学习量来预防或弥补校内减量带来的降效风险[4]。这不仅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大规模地引发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的教育焦虑,还会使学生陷入“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的怪圈,导致学业负担不减反增[5-6]。因此,要同时实现减负和增效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目标,必须跳出“量”与“效”的单边关系,从对“量”的关注深入到对内在“质”的干预,以提高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起点[7],优化教育过程,在提高作业效能的同时减轻作业负担[8]。二、控量与提质是减负增效的路径增效是减负的根本目的,如何才能在达到增效目的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减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控量与提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路径。(一)控量的实质是减少额外、非必要的作业负担减负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没有作业。简单地减少作业量,甚至取消作业,可能会降低教育效能,甚至背离教育目标。控量指在保质保效的前提下,将作业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去额外的、非必要的负担[9]。作业时间是体现作业量的一个直观指标。界定额外的负担并确定合理的作业时间需要首先明晰作业时间与教育效能的复杂关系。在Carroll的学习效能模型中,一定的学习时间是保证教育效能的必要条件[10]。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影响学生成绩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11]。在同样的情况下,完成作业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比不完成作业的学生高出73%[12]。合理数量的作业能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巩固教学内容,强化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进而提高学业成绩,增加教育效能[13-14]。实证研究表明,作业时间的增加对于提高成绩的效应甚至超过了传统的教育投入,如缩减班级规模或增加教师工资[15]。然而,作业时间与教育效能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曲线关系。如果作业时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当达到一定阈值后,进一步增加分配时间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16]。一旦超过阈值,继续增加作业时间会让学生过度“淹没”于学业任务中,可能导致身心疲劳,对学习产生负向影响,会降低教育效能[17-19]。因此,控量的实质是将作业量及作业时间控制在学生所能承受的阈值内,减去阈值之外非必要的负担。(二)提质的关键是提高作业有效性以控量为路径虽然能够在不降低效能的前提下实现减负,却无法提供增效的内在动力。Carroll的模型提出,有效学习除了考虑学生在学习任务上耗费的时间总量之外,还需考虑教育质量[11]。因此,在控量的同时需探索提质路径,即通过优化教育过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从而在有限的作业量和作业时间范围之内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更大的效能[20-21]。作业提质的关键是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作业的有效性与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内在联系。有效性的核心体现为“会做”[22],即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在课后能够按时、独立、高效地完成作业。虽然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但与课内教学活动相比,作业缺乏教师的监管,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活动[23]。学生是作业的第一负责人,其自主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投入作业[24],即体现为是否“愿意做”。因此,作业有效性还与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密切相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需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参与作业的内在动机。总结而言,作业的有效性体现在“会做”和“愿意做”两个方面,即要求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学习机会以了解和熟悉作业中涉及的知识内容,且具有自主投入作业的内在动机。学习机会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是否“会做作业”和是否“愿意做作业”的因素。学习机会指学生学习过程中涵盖课程核心内容的程度。作业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其内容应与课堂教学内容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匹配性,应是学生熟悉的、在课堂中接触过的知识[25]。研究发现,学生学习机会的差异解释了学生成绩19%的变异[26]。当学生具有越多学习机会、接触到越多课程相关内容时,其学习准备就越充分,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理解,从而提升作业效率。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望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体验的内在价值感。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任务参与和成绩具有积极作用[27]。持有较高学习兴趣的学生大多出于满足乐趣和好奇心的需求投入作业中,因此他们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尤其是当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时,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表现出更持久、更积极的情感和认知激活状态[28]。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促使他们持续投入作业中,提高作业效率,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较高的学习成果[29]。目前已有研究大多仅采用简单的相关或回归分析方法,揭示作业过程中数量、时长和质量等因素与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聚焦学生的数学作业时间与成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准确地估计两者间的因果效应,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更精确的指导。广义倾向值分析是在观察研究中针对多分类或连续变量进行因果推断的有效方法。广义倾向值分析基于反事实框架,将多维的协变量矩阵转换为单维的倾向值,构建自变量和倾向值对于因变量的期望值模型,从而估计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净效应[30]。目前,已有研究使用倾向值分析,关注学习时间对成绩的影响[31-32]。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校外补习时间而非作业时间,且时间大多被划分为二分变量(如参加补习/未参加补习),得出的结论较为粗糙,难以探究更准确的时间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使用广义倾向值分析,以期能够更准确地揭示数学作业时间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以及作业质量因素如何影响作业时间效率。三、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某地区88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20~30名学生,共2440名初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参与研究。其中,男生共1286名,女生共1154名。学生平均年龄为14.27岁,标准差为0.50岁。(二)研究变量学生的数学测验成绩是教育效能的体现。本研究的因变量是数学测验成绩。该测验试题由数学教育专家和教育测量专家参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自编完成。学生完成测验之后,成绩被转换成均值为500,标准差为100的标准分数。作业时间可以从较为客观和直接的角度体现作业量,本研究通过在问卷中询问学生两个问题测量每日平均数学作业时间,分别为:1)周一到周五你平均每天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是多少;2)周末你平均每天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是多少。根据工作日和周末的天数,得出加权后每日平均数学作业时间。为了在后续分析中满足作业时间正态分布的要求,将作业时间转换为范围在0~100的百分位数[33]。学习机会和学习兴趣是本研究关注的作业质量因素。学习机会和学习兴趣量表改编自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学生问卷中关于数学学习的部分[34]。其中,学习机会量表共15题,通过询问学生对于不同类型数学题的熟悉程度来测量,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学习兴趣量表共5题,通过询问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感受来测量,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此外,基于已有研究证据,本研究纳入学校、教师、家庭和个体方面影响数学成绩的一系列重要的协变量,具体包括学生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校所在位置、校内数学周课时数、课堂纪律和校外补习时间。(三)数据分析本研究的统计分析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对控量路径的分析,即基于全样本估计数学作业时间对数学成绩的效应。研究使用Stata 13.0中的glmdose.ado程序,在给定上述协变量的条件下,估计学生i在数学作业时间分位数为Ti水平下的广义倾向值R̂i。根据Hirano和Imbens的建议,基于Ti和R̂i的一次项、二次项及交互项,构建如下关于数学成绩的期望值模型,并以10%为步长,绘制作业时间分位数对数学成绩的平均剂量-反应函数及其95%的置信区间,并使用bootstrap的方法估计作业时间各分位数对成绩的影响效应和边际效应[35]。其中,影响效应反映了作业时间分位数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作用,边际效应反映了作业时间对数学成绩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的变化趋势[36]。当边际效应显著大于0时,说明作业时间的增加显著提升成绩;当边际效应近似于0且没有显著差异时,说明继续增加作业时间不会显著改变成绩;当边际效应显著小于0时,说明作业时间的增加会显著降低成绩。基于边际效应,继续增加作业时间不再显著增加成绩时,即可确定达到最佳成绩的作业时间阈值。第二步是对提质路径的探索。基于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习机会和数学学习兴趣得分排序,以下四分位数(25%)和上四分位数(75%)为界限,分别按学生在数学学习机会和数学学习兴趣上的得分将其划分为低、中、高三组,在控制上述协变量的前提下,采用广义倾向值分析的方法探究不同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作业时间对数学成绩的因果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四、研究结果(一)数学作业时间与数学成绩的关系在给定上述协变量的条件下,数学作业时间分位数和数学成绩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见图1(a):当作业时间位于第50个百分位数及以下时,边际效应显著为正,即随着作业时间的增加,学生成绩明显上升;当作业时间位于第60个百分位数及以上时,边际效应显著为负,即随着作业时间的增加,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下降。这说明第60个百分位数(对应作业时间为45分钟)是学生所能承受负担的最大阈值,当数学作业时间超过45分钟,持续增加作业时间将带来额外负担,造成学生数学成绩的下降。(二)学习机会和学习兴趣对数学作业时间效率的作用基于本研究数据分析发现,控制数学作业时间在45分钟以内能够在不降低效能的前提下减少额外的学业负担。“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初中生每日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37],但目前仅数学一科作业时间就占据了政策规定的总作业时长的一半。因此,仍需通过提质进一步提高数学作业时间效率,以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如图2和图3所示,一方面,两条提质路径都能够直接推动教育效能的提升。持有不同学习机会和不同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在数学成绩上表现出显著差异(F(2, 1409)=28.61, p<0.001, η2p=0.039; F(2, 1409)=12.97, p<0.001, η2p=0.019),随着学生数学学习机会的增加和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成绩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提质路径还能够通过减量达到减负要求。首先,“低学习机会”和“中等学习机会”组达到最佳数学成绩的作业时间位于第60个百分位数;而“高学习机会”组达到最佳数学成绩的作业时间提前至第50个百分位数。虽然从作业时间分布来看,第50和第60个百分位数对应的作业时间都为45分钟,但这一结果揭示了增加学习机会对实现增效减量目标的作用。其次,“低数学学习兴趣”和“中等数学学习兴趣”组达到最佳数学成绩的作业时间位于第60个百分位数(对应45分钟);而“高数学学习兴趣组”达到最佳数学成绩的作业时间提前至第40个百分位数(对应35分钟),继续增加作业时间无法继续显著地提升成绩。也就是说,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将达到最佳成绩的作业时间缩短了10分钟,有效地实现了减量。由此可见,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机会、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仅能够直接实现增效,还能够通过减少最佳作业时间有效实现减量,即提质为实现减负增效的双重目标提供了内在动力。五、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发现,中学数学作业时间与数学成绩呈倒U型关系,达到最佳成绩的作业时间阈值为45分钟。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机会、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前达到最佳成绩的作业时间阈值。有效实现减负增效需要教师首先明确“双减”目标。“双减”政策提出了减负和增效的双重要求,要实现“双减”的双重目标,需要采取“质量并举”的系统性减负思维,将控量和提质作为减负的两条主要路径。(一)科学控制作业时间,优化作业结构对于作业所带来的学业负担,需要辩证看待。基于已有研究,一定数量的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和技能、提升成绩的有效途径。片面地否认作业的价值,盲目地减少作业时间,会背离增效的根本目标。在认识到作业价值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厘清和区分作业过程中的必要负担和非必要负担。非必要负担是超出学生所能承受最大阈值的负担,增加非必要的负担不仅无法继续提升成绩,甚至会造成成绩的下滑。作业时间作为衡量学业负担的直观且客观的指标,历来是减负政策关注的重点。本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当数学作业时间为45分钟时,能够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在教育实践中,布置多少作业、布置什么样的作业直接影响学生作业完成的时间。因此,教师应认识到作业量对学生成绩提升的边际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将作业量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作业过量。同时,教研组应协助教师优化作业设计的质量,在符合课标和教材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学情,提倡分层布置作业。减少单一和重复的作业内容,避免将作业变为机械重复的练习,做到“少而精”。设计难度适宜的作业,避免在教育目标之外人为加大作业难度,造成额外负担。值得注意的是,“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初中所有学科书面作业总时间不应超过90分钟。Cooper和Valentine也曾提出“十分钟定律”来定义各个年级适宜的总作业时长,即“每增加一个年级,作业时间增加十分钟”[38]。按照这一定律计算,初二年级学生各个学科总体最适宜的作业时间为80分钟。虽然本研究在问卷中未能明确反映作业形式,但目前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仍以课后习题或配套练习册这一类书面形式为主[39]。本研究发现,数学单科的最佳作业时间就达到了45分钟,已经占据了政策规定或基于理论的最佳总作业时长的一半。由于数学学科抽象性强且难度高,在数学作业中花费大量时间,甚至挤占其他学科作业时间已经成为初高中的常见现象。对于这一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作业,适当减少书面作业,增加口头类、实践类、创造类的作业,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各个学科作业时间的合理分配[40],这离不开学校的统筹管理和保障。学校要加快建立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作业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作业,并共同协商统筹各个学科的作业量,确保各学科作业量的平衡,避免某一学科的作业过多。此外,还应从结构化视角出发,鼓励教师依托学科大概念设计单元作业,统整学科整体教学目标和单元学习任务,设计结构清晰的长周期、项目式作业或实施跨学科的综合作业形式[41]。项目式的作业形式不仅有利于减少作业总量,还具有综合性、灵活性、探究性等优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其知识迁移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减轻作业量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是提升教育质量、落实提质增效路径的主体。学校应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加强教学管理,合理统筹课程安排,提供平台全方位提升教师素质、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促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知识体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清晰、高效地整合和传授内容知识。同时,学校需引入和补充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学习机会,提升学生对各类数学概念和题型的熟悉程度。教师可使用情境式教学、关联式提问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入参与,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相关的知识概念,从而提升课后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应及时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摒弃靠量堆积的“题海战术”做法,鼓励教师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如实施注重意义建构和理解的教学活动,设定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施合作探究,开展大量的提问、解释、反馈等互动环节,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内驱力,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投入学习活动中。此外,可将作业设计纳入日常教研活动,对项目式和综合式的作业进行深入探索,提高教师运用作业促进有效教学的能力;避免“流水线”作业,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内容,如使用所学几何图形设计图案、实施社会调查、实际问题解决、数学游戏等实践性、趣味性、创新性的数学作业,调动学生参与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增加学生课堂的数学学习机会,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和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有效性,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后的常规作业中花费更少的时间达到教育目标,并将更多精力转向更具挑战性或更感兴趣的活动中,以实现全面、个性化发展。参考文献略。

以问题之钥开启学生好奇之门

2024-06-19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源泉,通过问题驱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关注其思维过程,评估其思维成果。然而,不同的问题设计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并非所有问题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问题呢?问之有据,指向真实性和科学性。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指向高阶思维的问题必须与真实情境相关联。真实情境是综合信息的复合体,大量的信息隐含在情境之中,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情境进行细致剖析,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和整合,进而培养高阶思维。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问题设计还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要求设问必须准确无误、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具体明确,不能存在知识逻辑错误、指向不清、信息表述混乱或有歧义等问题。此外,设计的问题还应具备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提供的数据应真实可靠,问题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应有科学依据、实验支撑和现实可行性,以确保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问之有物,指向挑战性和开放性。从学生的已有经验来看,设问需要落脚在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唯有处在这一区间的问题对学生才具有挑战性,才能够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他们感受到单凭简单学习、习惯思维和常规推理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开放性问题没有限定或固定的思考方向,不拘泥于唯一答案或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其解决过程需要学生多次运用概括、综合、评价、创造等高层次思维活动,多角度分析问题情境、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元认知的调节、管理和监督作用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围绕问题展开对认知活动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通过对认知行为的控制和管理,持续进行自觉且积极的监控和调节,以确保思维的高效运转,促使问题有效解决。问之有序,指向层次性和逻辑性。从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看,认识问题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是某一特定学科的研究都遵循这一自然法则。中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往往难以顺利从起点直达终点,在认识过程中总会遇到某些思维节点或过程的挑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在问题的起点与终点之间适时搭建思维支架,协助学生构建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问题结构单元。这些问题应该逻辑连贯,每一个问题都是前一个问题的拓展延伸和深层挖掘。通过这些问题既可以起到思维的定向作用,又可以起到启发作用,帮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实现不同维度的信息综合,促进学生思维由低阶向高阶迈进。问之有趣,指向趣味性和启发性。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来看,兴趣无疑是思维发展的基石,它是一股强大的内驱力,推动着人们认识新事物、探索未知真理。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对那些深深吸引自己的问题投入更多思考,花费更多时间。问题的趣味性如同一把钥匙,能有效开启学生的好奇之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多种认知方式协同探索。同时,思维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学生在迈向高阶思维的道路上可能遇到一些阻碍或断点,因此问题设计还应具备启发性,通过巧妙设置问题连接这些断点,形成全面、系统、深刻的思维体系,让学习真正发生。在设计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问题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已有经验、认识规律和学习动机,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有据、有物、有序、有趣的问题,在问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挑战性和开放性、层次性和逻辑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四个维度综合考量,帮助学生从低阶思维逐步迈向高阶思维,进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靳 辉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中学)(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教师报》,转载旨于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中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命题教研 | 用解决问题的思维命题能解决假情境的问题

2024-06-17

作者:刘倩时间:2024年5月25日9:30-13:00地点:教科院A512主题:试题改编研讨工作室的小伙伴们研讨了各自选择的试题,发现了如下问题:1. 很多假情境的题,不用看题干也能回答;2. 结构识图类的题就是考查记忆;3. 非选择题开放式问题该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写的答案不至于五花八门?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来命题就可以解决假情境的问题。北京卷的两道题做了很好的示范。01  严谨的思维、落地的设问【解决问题的思路】1. 观察现象:有一些水稻产量减少。2. 提出问题: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水稻产量?(注:通常用千粒重、亩产来衡量水稻产量)3. 解决问题的思路:先从最核心的原理思考光合作用,再思考运输通路,再考虑基因层面的问题。(1)代谢原因——光合作用原理上思考是不是代谢过程出问题?(2)结构原因——水稻的淀粉是在叶片合成后通过输导组织运动到贮藏部位——如果代谢正常,则运输过程有没有受阻?(3)基因原因—— 运输过程受阻是不是基因表达的影响?【题设思路】(1)考查原理(2) 考查结构的影响——解决问题的第二层(3)考查遗传规律——解决问题的第三层(4)展望:进一步可研究的方向【遗憾】第(4)小题落脚点太低,这么好的方向,只围绕基因是在DNA上还是在染色体上去设问,有点浪费。 02 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考查结构我最受不了的一种考查结构的题如下,学生先要准确记忆结构1-6,还要对应1-6的功能。这种还不如就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的功能是什么,2是什么……”。这种题学完、考完,学生会很快扔掉这些知识。下题是我比较欣赏的题,从疾病慢阻肺来考查结构变化导致的功能异常。学生做完这道题,知道肺泡异常了会有什么后果,可以怎么治疗。这也是题目的价值。【解决问题的思路】1. 背景:介绍慢阻肺。2. 提出问题:正常人与慢阻肺患者在肺的结构上有何不同?如何治疗?3. 解决问题的思路:(1)症状是如何形成的?(2)根据慢阻肺的成因,如何进行治疗?细品上题的三个小问,学生抛开情境很难答对。如第(2)题中“引起隔肌____”,如果没有上文的情境“患者慢阻肺严重,需要通过电刺激",这一空就可能会填错。结语什么样的题是可以抛开情境也能作答的呢?大杂烩题,ABCD之里没有逻辑关系,对题干没有回应。我们教学生,不只是想让他们考高分,而是让他们学到学科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学以致用,以后遇到问题能想起来怎么去解决。(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博贤学堂》公众号,转载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跨学科案例 | 郑和下西洋

2024-06-17

本文以统编版“郑和下西洋”一课为例,营造沉浸式学习的历史课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郑和下西洋的情境中。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分别为内阁、吏部、礼部、户部、工部、钦天监。通过皇帝与内阁的对话,了解为何要兴师动众下西洋;通过皇帝与吏部官员的对话,了解郑和超强的个人能力;通过皇帝与工部官员的对话,了解明代强大的造船能力和国力强盛;通过皇帝与钦天监官员的对话,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以及为何选择冬季出发;通过礼部与户部官员辩论,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弊端和深远意义。全员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实现跨学科的学习和知识渗透,真正实现问题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活动主题(一):为何下西洋——朱棣和他的永乐梦想学生1:今召诸位一议,想必诸位已知缘由,作为朕的亲信,汝等应时时为朕思索当今统治仍所存之余患,切莫失了江山。内阁组学生1:皇上,今建文帝之辈势力尚存,欲伺机夺皇上之位,北元、东倭等亦虎视眈眈我大明疆土。皇上师出有名,清君之侧。虽掌控京城,但那火烧没建文帝行踪。若建文帝已死,则除去皇上心头大患,臣以为,应速遣一人,遍天下寻之。内阁组学生依次发言。通过充分的资料查找和整理,内阁组的学生从建立天下秩序说、寻找建文帝说、开拓海洋说、开展国际贸易说、满足奢侈品的需求说、包围帖木儿帝国的战略动机说、宗教说等角度全方位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活动主题(二):为何选郑和——“博辨机敏、谦恭谨密”     学生1:扬大明国威实乃当下紧要之事,着吏部官员拟定合适人选。吏部组学生1:其一,郑和于1371年,出生在云南昆阳的一个色目人家庭。父辈极有可能是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吏部组学生依次发言。吏部组的学生,从郑和的个人品质(才智过人、懂得兵法、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和他的家庭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阐释了郑和是当时值得皇帝信任的人选。     活动主题(三):能否下西洋“海舟以福船为上”     学生1:兹事体大,远洋航行技术可有保障?速请工部相关人等前来议事。     工部学生1:我国目前生产的大型船只主要有三种,如图所示。广船用铁木制成,船体坚硬、耐腐蚀,形状下窄上宽。福船呈U型,保证平衡性,增加载货量,适合远洋航行。沙船底平,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主要在北方浅水航线,因其运载能力强、不惧浅滩,被较多应用在近海运输当中。     工部学生2:远洋航海选择福船最佳,福船拥有先进的水密隔舱,即用隔舱板分隔船舱所形成的各自独立的舱区。此种船舶结构在唐代已问世,是造船技术的一大创新。各舱区彼此独立,所以航行中就算遇个别舱区破损漏水,也不会涉及其他舱区。隔舱板均用厚实木料制成,与船壳通过榫卯和铁钉、黏合物等紧密钉连。工部学生3:古代木质结构船是用大量木板连接拼合而成的,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如果不严密封堵,水会从缝隙渗入船内,带来沉船风险。造船师傅把填补空隙的技术称为“舱缝”,专用的填充材料叫作“鲶料”。     工部学生4:明代宝船采用硬帆结构,帆面有撑条。这种帆虽然升起费力,但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可提高行船速度。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的风云突变,能有效应对各种方向的来风。     工部学生5:除了造船本身的工艺外,船与船之间需要联络,但是当时还没有电讯方式,那它们怎么联系?喊话是最常见的通信手段,但是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视野不良时,则会采用锣鼓、吹喇叭等方式传递信息。工部组成员动手拼搭了宝船模型,自主学习“水密隔舱”“鲶缝”“硬帆结构”等古代造船技术;通过撰写《对明代造船业行业研究报告》和制作《探索古代造船黑科技》科普视频呈现学习过程,并且在课堂上带给大家一段精彩的造船科普讲解。将历史课堂与物理化学课堂形成隔空互动,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     活动主题(四):何时下西洋——“等风来”     学生1:如此强大的造船技术必可使远航无虞。只是舟车劳顿,不知钦天监是否选好合适日期启程?     钦天监学生1:讲解航程中所到海域的洋流、季风。     钦天监学生2:考虑顺风顺水的因素,手绘郑和下西洋航线。     钦天监学生3:介绍古人如何应用“过洋牵星术”来确定纬度。     钦天监学生4:介绍《海道针经》,古代确定经钦天监组成员给老师和同伴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科技洗礼,如图所示。通过示意图的绘制和牵星板模型的现场展示,使大家真正臣服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家国情怀。     活动主题(五):是否继续下西洋——“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1424年,在郑和第六次下西洋途中,明成祖朱棣薨,朝堂上官员围绕是否要继续下西洋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礼部学生1: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应继续下西洋。礼部组学生依次发言。户部学生1:我认为郑和下西洋表面上是在促进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带着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贸易往来,虽然是一笔划算的政治账,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笔糊涂的经济账。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忽视了经济利益,有“厚往薄来”之说,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户部组学生依次发言。礼部的学生认为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宗藩体系,增加了大明的政治影响力;郑和下西洋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扩大了海外贸易,促进国内生产尤其是手工业的技术革新;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宗教的传播,加强了中国和伊斯兰教文化区的联系。     而户部的学生却坚定认为:不应继续下西洋。他们认为“朝贡贸易”完全是建立在明朝的巨额补急丈教学参考贴上,会导致了明政府财政的缩减;且宣扬“国威”的赔本买卖会影响正常的海外贸易,使得民间走私频繁,影响社会的安定。唇枪舌剑中,既是历史又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特征的课堂进入了尾声。明宣宗想成为他祖父那样的一代圣君,选择了让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可惜的是,郑和仿佛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终点,最终死在了印度古里,此行成为告别海洋之旅。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明朝的国力日渐衰微,统治者的心态也由开疆拓土转而内敛守成,当中国人再次回到索马里的海面上,已经是600年后的今天。以史为鉴,传承郑和精神,将开放、包容、和谐、共存的中国精神发扬光大!跨学科主题学习绝对不是几个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或轮番上场,也绝不是各自学科独立的知识和信息碎片。以本课为例,学生在解决小组任务的时候,需要大量查阅相关史料。研究造船技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需要调动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及团队协作等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培养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文章原名:《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历史教学》,文章有删减作者:方晓卉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STEM教师》公众号,转载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黄慧 | 以场景式学习促学校美育的生发

2024-05-27

 原创 黄慧 新课程评论 2024-05-13 06:30 湖南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中,学校应该直面自身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真实困境和问题,比如:如何让学校局促有限的空间变成期待的育人场景?如何让学校德育从“说理说教化为真实的体验和行动”?如何实现美育在整个校园的自觉生发?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发出“美,在这里生长”的集结号,用向美的育人行动深耕校园的精神领地,从单向度的育分到全方位的育人,共创多元视角的个性发展,共绘校园生活的共创图景,共解万物生长的持续密码,从而激发每一个孩子内在的心灵力量,让“美”成为他们的生命底色,让学习成为审美的需要和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其葆有好奇,发现使命,找到热爱,成为分数之上的明媚少年。有研究者指出:“未来学校的根本功能,就是以不同的场景,激活不同的学习内驱力及学习方式,实现全方位的真实成长。”这也是我们非常赞同和正在行动的办学方向,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从理念思考到行动推进,着力打造了以下三条新美育场景式学习的路径。一浸润的场景式学习:空间学习流的打造促美育自然生发对于浸润式的场景式学习,我们着力打造的是空间里的“学习流”,不仅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植入文化艺术元素,更是将空间内容转化为学习场景。比如在对学校本部一楼校史馆原杂乱无序的空间进行重造设计时,除了空间美化维度,主要聚焦在如何复合赋能这个小小的空间,实现大大的育人功能。我们先提出一种“图书馆”样态的重造思路,但又想呈现出的不仅仅是图书馆——可否融入更多的学习元素?于是,在图书馆的基础上又叠加了“文脉史馆”这样一个学习流设计。在“文脉史馆”的设计上,考据学校史料,梳理地方文脉,以创新复合的思路实现“书史融合”,既体验时间赋予文化的痕迹,又感受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以此还实现在校史馆里创造学习场景,让学习流在空间里发生。比如在“文脉史馆”里就用了一张图梳理呈现整个学校的文脉历史,融合了整个温州古城的发展史,讲述学校与温州这片土地的历史渊源。同时,还收集展陈各种各样关于温州历史的书籍,布置了温州古城地图的古今对比图,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场景也就搭建在其中。   类似这样的学习场景还融合了很多,比如在校史梳理过程中,就清晰了“文脉史馆”所在的本部校区,是温州中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地方——1902年在这里创建温州府学堂一直到1960年才搬走,历史上很多大师都曾在这里生活学习,于是就结合史料在文脉史馆中间区域开辟了“大师博物馆”,借助互动媒体方式,呈现大师们的生平事迹,实现互动学习。同时,还在里面植入了“与大师同行”的课程设计,做了一个“时光电话亭”的互动装置,配置了具有年代感的话筒。比如“与苏步青对话”,通过装置可以模拟跟苏步青先生打电话问好,还可以向他提问,调出他的资料,了解其相关事迹,同时这个平台还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学习材料再次植入,不断丰富补充。最后,还可以选一位大师,打出他送出的专属书签,当学生收到这样一份特别礼物时,隐藏其中的人文力量即无声传递,生生不息。  在“文脉史馆”这样的空间学习流创设过程中,我们还看到学校的历史文脉跟整个温州古城的文脉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在馆展资料的收集上,就把学校所在的整个历史街区的所有展馆的介绍导览图作为资料悉数陈列,也设计了“文脉史馆”的专属导览图。近期,学校还编印了《校史读本》,通过《校史读本》,再借由“文脉史馆”这个场景,学生可以很好地形成对整个温州古城的看法。这里的学习并不是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虽然有组织统一的“文脉史馆”课程,但这里的学习更多是一种自然生发的学习状态,所以你会看到里面有很多的卡片留言牌,那都是学生自己进来之后自然生发的学习成果的分享。除了这些,“文脉史馆”里还融入了另外一个维度的设计,留置了一块相对比较安静且比较私密的小空间,指向美好心灵的塑造,使学生增加了一个自我心理疗愈的学习课程。布置了“心理树洞”装置,支持学生的倾诉需求,还布置了一个互动的学习装置,命名“解忧杂货铺”,其里面既有“心灵放映厅”,也有“青春阅读会”,有书籍,有音乐,有电影,有成长的留言板,也有“学习100问”这种相互交流和趣味的问答。如此一个小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发生的同时,也及时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舒缓了心理压力。从“文脉史馆”改造出发,在后续学校空间的打造上,我们一直在积极创设“场景美学+无处不在的学习现场”,并坚持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学校的教育梦想和儿童视角,对学习样态、课程资源、环境美学进行融合再造。2023年底,学校西区一幢危旧老房子“换上新装”,化身一座校园美术馆——春草塘美术馆,连着的停车场也“摇身一变”,成为学生创造的艺术品的展示台。“樟树下自成蹊,美术馆的落成给予全校师生‘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欣喜!”《温州晚报》以《以美赋能成长!温州这所学校将危房“化身”美术馆,并发起春草美育行动》为标题报道了我们校园的这个新美育空间。  美术馆的出现,学校也用行动回答了“如何创造一个新的美育空间为同学们营造欣赏美的氛围?”“如何让同学们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力量创造生命的美?”等问题。除了引入优质的校外艺术展陈和驻地艺术项目外,更重要的是让这座美术馆成为学习平台,比如多次把美育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教学实践,完成“如果山水会说话”“汉字里的中国味道”等主题展览,突破学科学习的边界,形成多条美术馆里的跨学科学习流。在这里,还推出“与大师对话”项目,美术拓展课程得以集中展示,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喜爱的艺术家和作品背后的故事,研究总结艺术表现手法,在同一画面中创造表现不同大师的绘画风格,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孩子们借助美术馆这一平台去感受美、创造美的学习过程。  借由这样一次次的美育活动,提升他们对审美情趣的敏感度,展现他们对跨学科的学习力,让他们明白“美”就在身边。由此,我们也越发相信,在过度强调“智育”的当下,这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以上是学校美育理念的一次次生动实践,我们用特有的浪漫想象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去打磨重塑了校园的每一个空间,把校园空间从单纯的文化美化变成学习发生的能量场,引导师生与美对话,与美偕行,让学校的空间都变成这样浸润式的不说话的老师,让“学习流”在学校的空间里随处流淌,它不是一种强加的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自然生发的教育,也就是常说的“润物无声”的教育状态。这样以美育为主题的校园,在打开每个孩子发现美视角的同时,也在用校园之景传递一种生活的信仰:美,从这里开始。二 真实的场景式学习:现实问题链的驱动促美育自主生发    除了浸润的场景式学习,学校也特别重视现实问题驱动的美育的自主生发。学习是需要任务来驱动的,如果只借助理论的说教,是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而如果能够立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自主的体验的方式,在这个时候发生的美育,就是一种自主的生发。那么,用什么样的任务能够真正驱动?这个问题不仅涉及知识学习的驱动,也是每一个人向美而行的自主生发的驱动问题。我们选择从现实的问题去驱动,用现实问题链去驱动,在真实的场景式学习中,经历真实的生命体验,促进美育的自主生发。比如作为美育的主阵地,学校的艺术节也在不断的迭代中,从培育精英到全员参与,再到走向项目化学习,成为校园的日常。学校的艺术活动不再是一种教育手段,而有着更重要的教育目的,凸显对孩子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孩子们自由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和校园生活的一种态度。在学校的艺术节中,集体创作是雷打不动的项目,每年都有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课本剧展演,从剧本到舞美到表演,整个过程都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今年艺术节,在剧本创作的要求上,我们就提到要学生立足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所折射出的心理现象,聚焦一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在人际交往中,在适应障碍中,在情绪冲动中,包括蛋壳心理,包括亲子或师生的冲突、青春期的困扰、网络沉迷、厌学情绪、生涯迷茫、疫情心理等方面。我们就特别希望孩子们能针对自己了解到经历过的心理冲突,去尽情创作,把这些都变成小剧本,把大道理以心理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表演。只要孩子们投入这样的艺术创作,就会是一个个真实的场景式学习,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也会闪烁其间,孩子们也将开始懂得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比请专业人员来辅导指导更有作用,因为问题非常真实。 在收到的作品中就有一个叫《天才基本法》的小剧本,讲述了一个男孩的妈妈能在孩子的头顶看见他中考的分数,于是便想方设法让分数增加。孩子从年级倒数第一进步到准状元,但却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冰冷的刷分机器。最后妈妈想起儿子的梦想是开一场演唱会,于是在学校帮他准备了舞台。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活泼泼”的生命理解,在对分数意义的突破中得以抵达,孩子们对生命的美的感受也在这个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同步被唤醒,他们更加珍惜参与艺术节的经历。还有一个叫《平衡的艺术》的小剧本,讲述了孩子们因参加艺术节导致作业时间减少,熬夜、成绩下降、父母责备,让孩子们陷入迷茫的真实故事,剧本最后孩子们懂得了要规划好时间,平衡学习和活动,由此可见真实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在2023年暑假,学校推送的心理情景剧《共生》还拿到浙江省一等奖,正是因为我们的剧本创作有很大的变化——基于真实的校园生活问题的创作。剧本的初创阶段,孩子们开始去关注生活中的各类细节,每个人记录下自己对不同心理问题的观察,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校园当中不自信的一群人,这就是《共生》剧本的雏形——讲述了一个孩子打破内向自卑的心理并得以成长的故事,他们选择化身两种动物以歌剧的形式来表演内心的冲突。正如孩子们给自己的剧组的命名——共生剧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成长是一个共生的过程,想法交织时的僵持,灵感耗竭时的无助,热情重拾时的激动,突破出现时的狂喜……他们说:“一次次的低谷时期,一次次的痛苦磨炼,最终有不懈的努力让这个剧组每一个人都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彩,我相信艺术给人的力量是美的,超越实体,直击心灵的,而这种美仅仅是真情的流露,勇敢表达便可抵达的远方。” 从中就会发现,当你用真实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启发其心智和情感的学习模式,会让学生不仅仅获得艺术的表演,更收获生命的体验和成长。美育在这里,既不强求,也不造作,一切自然生长。所以,美育“既不是技能教育,也不仅仅是艺术活动,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它像“磨刀石”,雕琢人的外形、内心、精神和灵魂。除了艺术教育之外,在劳动教育中,我们也是这样的美育思路。作为劳动教育周的前奏,要求学生去思考校内的整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调研,基于自己调研发现的问题,聚焦并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与计划。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把校内的问题解决,还引导孩子们回到家里也进行同样的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订制家庭劳动项目手册用于设计记录真实的劳动流程。最后学校再不失时机地推出学校的劳动指南,就特别接地气,特别具有实操性。劳动不是任务,劳动也是一个学习的项目,一种真实的生活之美。反观当下的劳动教育,小学种种菜,初中也种种菜,小学缝缝衣服,初中也缝缝衣服……我们就在思考今天的劳动教育如何能从现实的问题中解决他们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劳动技能,更多的是生命的成长,这就是我们想要由现实问题链驱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美育。三 融合的场景式学习:全员全场域的联动促美育自觉生发 在场景式学习的思考与践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校园会逐步变成一种全域联动美育的项目。美育在校园里不再是一个倡导的理念和布置的任务,而是每个人在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里都会意识到的一种自觉生发的状态,是一种融合的场景式学习,是校园里最多见的。比如,《你好,中学!》是在学校的七年级孩子一入校就会推出的一个德育教材,是一个习惯养成篇,也是一个“向美而行”的行动。比如,八年级确定的新学期德育主题——九月,美从“XIN”开始;十月,要向下扎根;十一月,寻找向美行动者的画像。还比如,九年级很多时候变成刷题刷分的最重要的时段,我们却把更多的笔墨留给了九年级,我们在思考的是——如何为青春着色?开学就提出“给新学期一点颜色”主题活动,在九年级最后一学期里,还推出融合美术、科学学科的“光和普鲁士蓝的不期而遇”跨学科课程项目,一节课一节课推进,在紧张的考试缝隙里体验优雅和沉静的蓝色调之美,直至每一个孩子们的作品全部呈现出来,化成一个蓝晒艺术作品展。 九年级全体师生还用两个星期把语文课和小说剧本融合进行剧本创作和表演。“愿戏剧之光,点亮每个人的梦。”那些时间,学校的所有角落都是表演的大师,校园溢满希望。我,更希望校园是这样子。同时,在九年级的评价体系里,更多考虑的是助力学生向美进发,推出一系列“逐梦行动”,为梦助力,激发每个孩子坚持的力量,给孩子精心安排奖品——老师亲自做奶茶,引导师生去发现奋斗的样子也很美。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发现美育空间不再是决定要素,美是无处不在生发的。就像秋天来临的时候,孩子们会在校园里捡到不同的落叶,在上面进行创作和表达:“觉醒:为自己而活!”“这片叶子很纯粹,想绿就绿,想黄就黄,我也如此,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看见它的第一眼,以为这就是它原本的样子,但当我捡起后才发现,顶端的缺口是烂掉的缺口。这就是我向往的样子——它毫无畏惧地展现它的缺口,使缺口不再是自己的美中不足,而成为它锦上添花的独一无二的特点。”一份份写满心灵秘密和祝福力量的树叶卡片,自发地张贴或悬挂在校园各处,融合在真实的美的校园生活中,弥漫着身心愉悦和活力的能量。学校还有“一周心语”项目,每周都会策划推出一张主题海报,一句话一张图,分享在校园大屏和班级群里。有时候,一句话不经意当中就会令人感触,“但凡辛苦,皆为礼物”是今年繁忙开学季后推出的一句爆款心语,被校办文创团队设计成电脑和手机的屏保,很多老师设置使用,这充分体现出心语背后的情绪价值。冷空气忽然来临,我们的“一周心语”也特别应景——“感谢寒冷,让我们学会感知温暖”。  2024年序幕即将拉开的时候,学校推出“汇聚你的小能量”活动,邀请每一位师生在海洋球上写下独属于自己的一句“能量”,给世界(他人)送出祝福,去迎接“越来越好”的新时间。有时候这种教育就变成了无处不生发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才是让人欣喜看到的教育,即育人,即美育,这也是我们最希望打造的“校园中的社会理想国”。就像我们的学生说的:“美不仅是我们眼前看到的校园之景,正如一周心语中说到的那样——你的视界,决定美的象限。生活在五光十色的校园里,我们定会沾染缤纷,在美的环境中成长,最终成为美的存在。起初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引领,现在它便成了我对自己的展望。”就像我们的老师说的:“在发现‘美’、维护‘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生们变得更加阳光、更加向上,也更加幸福。他们学会了用美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人、事、物,用美的态度去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孩子们和老师们说出的话,也就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新美育视角下的一种场景式学习的设计和路径。我们更希望学校的美育,它不是德育部门或者班主任负责的一项工作,也不仅是一系列的活动和几节专题的课,我们认为美育在整个校园应该是全域联动,充满着美的文化引领,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都融合着美育,如此美育就会变成全体师生自觉生发的一种学习场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是的,学校的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发展,现有教育体系真真切切地遇到了深刻挑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的价值必将迅速减弱,学校不能只是知识或者技能授受的流水线车间,强调素养的教育将变得日益重要,要思考如何提升审美教育、如何保护人之为人的精神性与意义性,更为重要的是去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融合能力。学校迫切需要去构建一个“大美育”环境,坚持面向人人的美育工作,把空间打造、课程教育、艺术实践、校园美育活动融于一体,整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通过场景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让校内外各类美育资源交融熏陶,唤醒学生们学习的美感,创造的美感与自我实现的美感,充分发挥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价值功能,为一个个鲜活并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而不断努力,让每个孩子成为美好社会的缔造者、创造者,让每个学生都有明媚的状态,抵达教育的本质——培养美的、高尚的心灵,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获取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4/4「专题」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新课程评论》公众号,转载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