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在 2020 年如期实现了全面脱贫的战略目标,使得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 2018 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两个大计”的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此后更多次强调“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并在指导脱贫攻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这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总结与提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
本文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论述、讲话、信件及政策文件等多种形式的文献,进行考察、挖掘和研究,梳理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的基本脉络,系统阐述了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价值指向、地位作用和方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生发于青年时期和地方工作的实践过程。在陕西梁家河插队,以及后来在河北、福建、浙江的基层工作经历,让他对贫困的本质、贫困发生的机理与发展规律、如何反贫困,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他通过对闽东九县调查,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1989 年 10 月,他专门到宁德师范学院(当时校名“宁德师专”)做了一场形势政策报告,谈到“闽东要实现到 2000年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育问题。经济不发达,绝不能成为不办教育的理由,现实的途径是培养实用人才,急用先办,搞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建立人才的动态平衡,招聘人才到闽东,但不强求他们扎根闽东”。这首先明确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敏锐地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人才的培养与活用,将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产生直接效用。此外,他还全力推动“山海协作”,创建“闽宁模式”,在浙江全省推广“培训券”,这些都是通过东西对口扶贫协作,实现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基层的工作经历,对他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扶贫情结、教育扶贫的初衷也由此产生。
(一)提出精准扶贫
2012 年 11 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期待,着力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也包含着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决心和目标。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此后,他在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调研考察时,多次强调精准扶贫,以精准扶贫理念指导教育扶贫。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提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16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扶贫的相关论述在实践路径上不断完善,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精准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从教育扶贫向教育脱贫的表述转变,凸显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根本性、先导性和长效性。同时,重视信息技术在脱贫攻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打破时空局限的壁垒,重塑传统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扶贫的效益。他强调,“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要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消除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努力实现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均等化。”
(二)重视职业教育
2014 年 6 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5 年 11 月,在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他再次指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要下大气力抓好。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
2019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时强调,“西北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区域之间发展条件有差异,但在机会公平上不能有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三)纳入“五个一批”
在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被明确列入“五个一批”脱贫举措,赋予了教育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2015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教育扶贫再次被赋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旨在解决好“怎么扶”的路径问题,尤其强调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性。2015 年 10 月,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他们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
(四)构建大扶贫格局
2015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谈到,“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强化举措,扩大成果。要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各部门要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定点扶贫任务,东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要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鼓励、支持、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等参与扶贫。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东部地区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扩大招生、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给予西部地区更多帮助”。
(五)强调“智志双扶”
2012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扶志”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他先后在河北张家口考察、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扶贫同扶志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这些论述体现出教育扶贫在处理客观环境条件与主观意识间的辩证关系时,要将“智志双扶”作为教育扶贫辩证统一的两个环节一起抓,实现持久性脱贫。
(六)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2015 年 11 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二〇一一——二〇二〇年)》要求,‘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二〇二〇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后的 2018—2020 年,教育扶贫工作咬定“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科学、稳步推进。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到 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他再次明确,把义务教育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核心指标。“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全国有 60 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一部分留守儿童上学困难。”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义务教育仍需坚决实现“控辍保学”的目标。
2020 年,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贫困地区走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把教育纳入“五个一批”,凸显了教育作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战略地位;强调“智志双扶”,凸显了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作用;强调“义务教育有保障”,凸显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功能。
(一)“人民中心”的立场,彰显教育扶贫的价值指向
“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从教育要唤醒工农,到教育要向工农开门,再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教育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扶贫的人民中心立场。一方面,教育扶贫为了人民。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了脱贫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贫困家庭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另一方面,教育扶贫成果由人民共享。教育扶贫促进了社会纵向流动,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就有了一个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
(二)“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明确教育扶贫的地位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愈加紧密。2014 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又提出“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家庭是短板,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是教育扶贫的薄弱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一方面强调,扶教育之贫,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强调通过教育开展扶贫,解决区域不平衡、群体差距大的问题,实现贫困家庭脱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中国国力的整体提升,从而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优先发展”的战略,创新教育扶贫的方法路径
教育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始终把教育扶贫放在教育工作的优先位置,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断创新教育扶贫的方法路径。首先是规划优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对教育扶贫的方法路径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和指引。其次是投入优先。“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再次是支持优先。充分调动教育系统内外的各方资源,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教育对口帮扶,形成教育大扶贫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的实践成就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教育系统统筹教育内外力量,通过发展教育助力教育扶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满足人民基本生存需求和权利的“底线公平”,同时发挥“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制度性赋能和结构性转化,缩小人们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所在区域、社会阶层等偶然因素差异产生的结果上的巨大差异,通过教育系统来调整社会的不平等。
(一)“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实现
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学生基本实现应返尽返。2013—2020 年,中央对地方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共有23940.17 亿元,其中用于义务教育 13754.26亿元,用于中西部地区(不含兵团)19642.65亿元。2014—2018 年,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简称“全面改薄”)中,中央财政安排资金 1699 亿元,带动地方投入 4457 亿元;2019年,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中,学校的硬件环境与软件建设均得到改善,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成为乡村最优质的建筑、最亮丽的风景线和最具特色的文化高地。截至 2020年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 60 万人降至 680 人,其中 20 多万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累计资助贫困学生 6.41 亿人次,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全国共有 29 个省份 1762 个县实施了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校 14.57 万所和所有国贫县,受益学生达 4060.82 万人。2019 年,全国共有近 2026 万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政策,生活补助经费达 202.84 亿元;其中,“三区三州”地区共有约 240 万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政策。
(二)“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成效显著
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五个一批”中管长效、拔穷根的根本性举措。党和政府通过重点加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定点帮扶等,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教育扶贫与脱贫的体制机制,使得“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成效显著。
职业教育赋能人力资本大幅提升,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推普脱贫”助力贫困人口走出贫困。在持续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中,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设备超过 18 亿元,共建专业点 683 个、实训基地 338 个、分校(教学点)63 个,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联盟)99 个,就业技能培训 14 万余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16 万余人,创业培训 2.3 万余人。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招收对口帮扶的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累计突破 100 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七类资助对象 234.79 万人。职业院校 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千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
高等教育倾斜招生与就业帮扶促进贫困学生成长成才,扎根乡村培育地方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实施重点高等学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从 2012 年的1 万人增至 2020 年的 11.7 万人,总计近 70 万人;累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聘培养订单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 6.3 万人;各级各类内地民族班招生 62.31 万人。截至2020 年 9 月,52 个未摘帽贫困县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 80.36%,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率达 83.81%,“十三五”期间,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4 个百分点。
2012 年以来,75 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和 14 所部省合建高等学校全部投入扶贫工作,组建了 8 个高等学校“扶贫联盟”,承担 4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定点扶贫任务,不断推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升级。2018 年起,组织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签订定点扶贫责任书,全部超额完成“6 个 200”责任指标。累计投入并引进帮扶资金 25.7 亿元、购买并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 18.15 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33.2 万人。自 2017 年启动教育部主办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来,累计有 170 万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为全国青年学生打造了一堂最大、最有温度的国情思想政治课。
多措并举,打造贫困地区需要的“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特岗计划”实施 15 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 710 亿元,累计招聘 95 万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省份 1 000 多个县,农村学校 3 万多所,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满以后留任率达85%以上。通过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支教项目,累计选派19 万余名教师到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支教,引导优秀教师人才向基层流动,有效缓解中西部优秀教师不足的矛盾。乡村教师结构得到优化,目前,35 岁(不含)以下教师占 43.4%,男教师占比接近 40%,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 51.6%,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 44.7%。2012—2020 年,中央财政投入147 亿元,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培训乡村教师、校长超过 1 400万余人次。
扎实推进定点帮扶滇西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2013 年,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启动后,共派出 8 批 480 余人次挂职干部,投身滇西脱贫攻坚第一线。2019年年底,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片区的 56 个贫困县(市、区)已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滇西 10 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 条底线”全部达标。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资金达 45.73 亿元,资助学生 310.6 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学生 62.68 万人次。创建国内首个地方特色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下辖覆盖三个地级市的珠宝学院、普洱茶学院、傣医药学院,为州市特色经济产业提供充足的技能人才。
(三)“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人心
大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党和政府组织协调各界力量构筑教育大扶贫格局。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所在的各省,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层面构建起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全面覆盖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学生。
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及民办教育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扶贫攻坚、开展各类公益培训、走进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和图书资源、实施多项助学计划,同时开展消费帮扶、文化帮扶、产学研帮扶、志愿者帮扶等,积极参与教育脱贫攻坚工作。
除教育援疆、援藏、援青挂职等项目外,还实施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医生和教师组团式援助、博士生服务团等项目。2012—2019 年,19 个援疆省市全面加强全方位对口援疆,累计投入援疆资金(含兵团)1188 亿元,实施援疆项目 1 万余个,全疆贫困发生率由 2014 年的 19.4%降至 2019 年的1.24%。17 个援藏省市和有关部属高等学校等,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对口援藏稳定机制和支援模式。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落实援藏项目 2 198 个、资金约 109 亿元。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14 所部属高等学校,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理念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对口支援青海高等学校,构建了“团队式”帮扶青海高等学校的新模式,促进青海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通过实施省部共建,教育部对省部共建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2018 年,教育部确定以“部省合建”模式支持中西部 13 个省份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重点建设一所地方高水平大学(“一省一校”),实施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是经过长期实践与发展检验,并逐渐形成的完整、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事业、中国扶贫事业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创新,也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大理论突破,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理论意义:扎根中国大地创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教育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它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和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扶贫与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消除贫困的思想与重视教育的价值观念。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教情,科学、客观地提出“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和“精准扶贫”的战略,明确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四个关键问题,并应用于教育扶贫。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深刻揭示“智志双扶”对于破解贫困的根本性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涵盖了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价值立场、地位作用及方法路径等,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中,在涉及教育的性质问题时,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深入阐述了教育的性质、作用和地位,奠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世界意义: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教育对减贫具有重要作用和长效作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也被认为是实现所有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第 一 个 目 标 是“ 消 灭 极 端 贫 穷 和 饥 饿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排在第一的目标依然是“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2012 年以来,实现20 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全部返学,实现动态清零;资助育人全覆盖,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通过教育促进了社会的纵向流动。2020 年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国有近 1 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这充分体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教育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优势,开创性地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创造了中国乃至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伟业。
(二)未来意义: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发展指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历史节点,脱贫攻坚与返贫防控、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大对落后地区、边远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202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面向未来,以更精准有效的举措不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从人口发展、教育发展和区域发展角度看,在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基础上,应当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和易返贫人口,特别是学前儿童、高等学校毕业生、城乡流动人口及留守儿童;适当延长受教育年限、着力提高受教育质量;通过政策、资金、制度、资源的顶层设计和杠杆作用,重点向乡村精准倾斜。在继承、巩固和发扬教育脱贫攻坚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教育返贫防控、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
来源|《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
作者|中国教科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执笔人:王学男、吴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