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0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共产党员 2023-10-08 19:23 发表于北京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蔡奇出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并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作工作布置。 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铁凝、谌贻琴出席会议。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部分企业、高校,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2023-09-11
传承红色基因,奋进伟大征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能力、思想觉悟,新学期伊始,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于2023年9月4日-7日开展员工培训及红色教育活动。9月4日-5日,围绕研究所核心业务开展培训,包括研究所简介、职业素养、规章制度、审校流程及质量管理、书稿审校注意事项、命审题组织流程及评价报告解读、“贯彻五项原则,聚焦核心素养”新课标解读等。9月6日-7日,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天津市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组织全体员工在蓟州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讲解员介绍,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总高19.45米,寓意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碑座为四方形,象征4万万人民众志成城,浴血奋战;碑后浮雕墙长35.20米,寓意抗战期间有3520万同胞死伤。 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及群众重温入党誓词,用铿锵有力的誓言展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宣誓后,全体党员及群众参观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专题展,重温了英雄烈士的丰功伟绩。会议要求,我们要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每一位员工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敢于直面矛盾问题和困难挑战,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始终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要学以致用、不懈奋斗、服务社会、甘于奉献,为教育事业发展助力。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党性修养,提升了员工的专业素养,为员工开展工作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证和有益指导。员工纷纷表示要秉承英烈遗志、继承光荣传统,把革命精神用在当代、用在今后本岗的各项工作中,把对英雄的深情思念和崇高敬意,化作推动研究所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2023年9月11日
2023-09-01
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切实增强建设教育强国的政治自觉和历史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并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单独列章阐述,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认清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下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纵观人类文明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把教育视为对未来的“战略投资”和持久繁荣的根基。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自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新时代十年,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自信,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加快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明确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切实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要充分认识我国教育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全面应对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口结构变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建设教育强国上存在的差距、短板和弱项,实现我国教育新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有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牢牢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坚定不移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指向清晰、要求明确。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完善“大思政课”工作体系,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青少年读书行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发展素质教育,加强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劳动实践,着力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提质扩优专项行动,坚定不移推进“双减”,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校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结构布局上先行先试,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有针对性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格局,创新部省会商战略合作机制,推动形成与国家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发展新高地。 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用好教育评价的“指挥棒”,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深入实施教材建设和管理行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进一步提升教材质量,增强育人功能,提高教材管理效能。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发展公平包容、更有质量、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的数字教育,着力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实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推进行动,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融、互鉴、互通,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灵活的教育对外开放,促进学生在交流互鉴中开拓视野。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 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教师,推动师范院校将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构建全方位的教师发展保障体系,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全力以赴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确保教育强国建设各项任务取得扎实成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开拓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当前,教育系统全力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广大师生在凝神聚气中感悟奋进力量,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要把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融入主题教育之中,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深化研究阐释,宣传好各地各校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持续营造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浓厚氛围。 加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规划。要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聚焦教育强国建设重大目标任务,坚持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编制,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策略、实现路径和政策举措进行系统谋划设计,形成教育强国建设的施工图和时间表。策划实施一批建设教育强国重大工程项目和专项行动,发挥好区域创新探索和先行先试作用,努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凝聚全党全社会建设教育强国的合力。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决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推动健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体制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在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格局,完善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本文刊发于《人民日报》2023年08月31日第09版)
2022-10-2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2022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23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3人,候补中央委员168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 习近平同志主持会议并在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名单如下: 一、中央政治局委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丁薛祥 习近平 马兴瑞 王毅 王沪宁 尹力 石泰峰 刘国中 李希 李强 李干杰 李书磊 李鸿忠 何卫东 何立峰 张又侠 张国清 陈文清 陈吉宁 陈敏尔 赵乐际 袁家军 黄坤明 蔡奇 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习近平 李强 赵乐际 王沪宁 蔡奇 丁薛祥 李希 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习近平 四、中央书记处书记 蔡奇 石泰峰 李干杰 李书磊 陈文清 刘金国 王小洪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 主 席 习近平 副主席 张又侠 何卫东 委 员 李尚福 刘振立 苗华 张升民 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 书 记 李希 副书记 刘金国 张升民 肖培 喻红秋(女) 傅奎 孙新阳 刘学新 张福海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王晓萍(女) 王爱文 王鸿津 刘金国 刘学新 许罗德 孙新阳 李希 李欣然(满族) 肖培 张升民 张福海 陈国强 赵世勇 侯凯 訚柏(纳西族) 喻红秋(女) 傅奎 穆红玉(女)(央视网2022-10-23 21:37)
2022-10-19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党支部党员群众 认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天津教育考试研究所党支部认真部署,组织全体党员、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认真聆听总书记的报告。 10月17日,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党支部召开研讨会,谈感想、书豪情、表心声。刘树武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报告擘画了教育事业发展新的蓝图,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深刻体会总书记讲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把远大理想与教育事业相结合,主动服务社会、服务政府、服务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天津的教育改革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同时,刘树武同志为庆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作诗词《盛会》:“盛会空前,国人祈盼。谋划党的未来,筹划国家发展。不忘初心,使命铁肩担。党乘红船走来,艰苦卓绝奋斗百年。毛主席掌舵,攻坚克难。二十八年抗争,赶走倭寇,把蒋家王朝推翻。新中国成立,人民挺直腰杆。二十七年奋斗,铲除黄赌,人民意气风发争做贡献。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教育争先。医疗文化服务,争先恐后发展。四十六年拼搏,经济腾飞突显。黑恶势力抬头,自由懒散又现。贪污腐败严重,谁能力挽狂澜。习主席治国理政,下狠决心把腐败毒瘤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至上,责任勇担。一带一路,抗击疫情,强我国防,科技率先。重塑大党形象,率领华夏屹立世界之巅!”杨希发同志观看开幕会后,即时有感而发:“线上参加党的二十大,细听报告心澎湃,党的声音激人心,踔厉奋发向未来!”他讲到,要深入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实现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上来,持续推动网络生态、网络文明建设。研究所作为5A级的社会组织,更要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加强网站和自媒体管理,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奋发有为的工作态度,为开创教育考试事业贡献力量。杜秀红同志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内容丰富而深刻,意义广阔而深远,鼓舞人心。报告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新决策、新政策、新措施,都彰显着党复兴民族大业的心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饱含着总书记对人民的深厚情谊和责任担当。特别是习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指示,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她指出,我们要深学笃用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研究所的核心骨干在青年,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陈小青同志表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我们党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深感振奋、深受教育。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育拔尖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要求更是鞭策,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员,更要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做好服务天津教育的大文章,为政府、为学校、为考生提供优质的服务。韩美玲同志表示,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感觉热血沸腾,振奋人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奋斗。我们青年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教育考试工作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好“政治关”“科学关”“思想关”,保证图书、教辅、试卷质量,为教育服务、对社会负责。王霞同志表示,新征程催人奋进,新蓝图鼓舞人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到政治过硬、业务精湛,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编辑审核能力、服务教育考试能力,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 2022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