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研究
EXAM SCIENTIFIC RESEARCHS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4-02-22

高考试题评价|强化思维考查 注重语文实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原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中国考试 2024-02-22 15:49 北京引用格式: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强化思维考查 注重语文实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J]. 中国考试, 2023(7): 8-14.摘要: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服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鼓励学生重视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题目落实课标精神,强调语文实践,关联教材内容,以考促教,引导教学提高课堂质量、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关键词:高考语文;高考命题;考试内容改革;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改革;思维品质;语文实践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鼓励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厚植情怀、锤炼品德、砥砺心志,引导广大青少年勇于创新、勇于思考、勇于实践,在新时代扬帆起航,笃志前行。一、着眼全局、立足大局,在语文情境中培根铸魂语言文字运用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是在语文情境中体现出来的。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统筹设计,精心选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凝心聚力,高擎思想大旗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悟真理力量,掌握思想方法。全国乙卷写作试题和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的材料均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其中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中的材料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1]和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虽然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问题,但揭示的道理是普遍的。材料一可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说明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大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小到个人之间的交往,莫不如此。两则材料并举,又构成对话关系。考生写作空间大,可切入角度多。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该文文风雄辩切要,论证“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学习和掌握正确方法,努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成效”[3],相关精神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讲话中不断强调和深化。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把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4]。材料一选取的是讲话中关于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的两段,要言不烦,观点明确,启发广大青少年汲取其中的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二)增强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5]197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一文,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6]。文章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7]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以“故事的力量”为中心话题,材料中讲到“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试题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都是好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联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苏武牧羊、木兰从军等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也可以从新时代中国故事“主讲人”的角色出发,探讨如何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全国甲卷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选自《韩非子•十过》,文中曹君因“无礼”而“绝世”,釐负羁因“守礼”得以保全自身并惠及百姓。试题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三)育人育心,弘扬劳动精神“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5]202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精心选择体现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理念的素材,强调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引导考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真正懂得尊重普通劳动者。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用当代作家曹多勇的小说《长出一地的好荞麦》,小说主人公德贵在得不到众人理解且多次失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耕种河滩地,既反映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引导考生思考“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道理,培养其自强不息、无惧失败的良好品格。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用当代作家陈村的小说《给儿子》,文中谈及下田劳动的深切感受,鼓励年轻人增强体质、经受劳动的洗礼,同时引导他们感悟一些根本和永恒的道理。二、应对变局、提升格局,在思维考查中启智增慧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是有力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人才培养要重视对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8]。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引导考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一)考查逻辑思维,提高思辨能力逻辑思维是指人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清晰表达见解。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从能否形成观点、能否合理推理、能否严谨论证、能否准确表达等多个方面对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查。全国甲卷写作试题材料给出“人·技术·时间”的话题,指出“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试题未做其他限制性要求,为考生预留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考生从话题出发,结合个人体验或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分析、归纳、反思相关现象,凝练成自己的观点,再寻找并使用恰当的证据支撑观点。试题材料非常简洁,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考生也可以通过记叙、抒情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书中讲述西方媒体在关于拉美地区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试题通过这一事例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性分析与审慎判断的重要性,提醒考生在面对热点事件时应走出情绪判断的误区,明辨深思,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材料摘编自王富仁的《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着眼于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相互关系展开论述,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二)考查形象思维,提升审美素养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对丰富精神、净化心灵、提高修养至关重要。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精选文学作品,针对作品特点设问,带领考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引导考生在直观体验的基础上调动联想和想象,表达对文学形象的感受、理解、思考。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Ⅰ材料节选自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俩老头》,文章语言精练、富有特色,节选部分以寥寥数笔刻画人物特征,形神毕肖。试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把握,要求考生领会作者恰当运用文学语言增强小说审美表现力的做法。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节选自沈从文的代表作《长河》,节选部分描写萝卜溪社戏的盛况,情节集中,富于民俗趣味,其中的舞台场景描写热闹酣畅、自然风景描写清幽秀丽、人物描写具有传统世情小说的风韵。新课标Ⅱ卷古代诗歌材料选用北宋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描写诗人秋日傍晚乘舟归家所见,于景物描写中见诗人的恬淡心情。第16题要求考生思考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观点如何在诗中得到印证,引导考生领悟古典诗词的隽永魅力。新课标Ⅰ卷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取南宋林希逸的七律《答友人论学》,以诗歌的形式讨论治学的道理。尾联“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化用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第16题由此设题,启发考生思考: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其活泼精神。全国甲卷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词人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愈加珍视当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两人深厚的情谊,其中“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两句被后人赞为绝妙”。第15题要求考生分析两句词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三)考查科学思维,激发探究热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性。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9]。科学不只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的集合,还表现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思维方式。语文学科中包含的科学要素在试题中也多有体现,如通过文质兼美的科普文章激发考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在思辨性文章阅读中考查推理、批判与发现能力,在科学性论文、论著的阅读中考查梳理探究、归纳概括、假设验证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态度。在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选择上,全国甲卷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的《树的秘密生命》,全国乙卷摘编自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二者旨在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具体而言:前者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之间如何使用特定的“语言”进行沟通,带领考生深入森林,了解植物的秘密生命和树木的感知能力,其中的第6题要求考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会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从材料中引申出来的问题;后者则以理性而富有文采的笔触,呈现人类栖居的大地之下以“深时”计量的岩层、冰川、山脉的信息,鼓励考生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踏上“深时之旅”。两道试题的设问注重营造热爱科学的氛围,既激发青年学子的求知欲,又引导他们树立生态优先观、绿色发展观。三、平稳布局、开拓新局,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9]基础教育各项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期,202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积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理念,主动呼应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下功夫。(一)依据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梳理与迁移运用能力。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语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3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第20题要求学生任选3位教师中的2位,并对他们的讲解分别作出评论。第21题要求学生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3个成语中任选1个,借鉴材料中第3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试题浓缩了阅读表达、探究梳理等典型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考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强调在作答的过程中要考虑语言交际的有效性和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新课标Ⅰ卷、Ⅱ卷分别在第17题(3)小题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名句的应用,答案不唯一,填入的内容只要符合设定场景即可。Ⅰ卷题目: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就很好。Ⅱ卷题目: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这两道题不仅考查学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是否能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并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二)衔接统编教材,推进课堂改革2023年,使用全国新课标卷的17个省份所用的教材均为国家统编教材。新课标Ⅰ卷和Ⅱ卷的试题系统地增强了与统编教材的关联,意在引导一线教学用好教材,进而优化教学方式、重视新增内容、提高课堂质量,其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要求考生写一则关于作品短评的思路,该命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教材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等,该题题干给出的甲、乙两组不同的关键词正契合这一指导方向。二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关联,如第1题选项B中提到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的技术》一文,正是第四单元的学习资源;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关联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的“辨识媒介信息”等相关内容。三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全国甲卷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的“今安在”结构进行比较。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考生熟悉课文中的同类句子即可。四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7题通过选项设计,要求学生熟悉教材中的传统白话小说和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如B选项“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C选项“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D选项“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三)创新命题形式,减少机械刷题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10]的要求,不仅使用多种新题型,而且在不同卷种同一模块的试题中也有差异。这一举措释放了明确信号,即提高分数要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养的提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将越来越小。一是4套试卷的写作试题的形式和考查侧重点各有不同。全国甲卷写作题“人•技术•时间”,材料的思辨性特征明显;全国乙卷写作题“一花独放不是春”,使用两则内容相关而富有张力的材料;新课标Ⅰ卷写作题“故事的力量”,材料围绕特定的话题组织;新课标Ⅱ卷写作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类试题,提到“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由于新课标Ⅱ卷的读写结合类试题是新推出的题型,因此只与其他模块的材料进行了弱关联,以避免因学生的阅读障碍而造成审题立意上的困难。二是4套试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题的形式和考查侧重点各有不同。全国甲卷和乙卷为单一文本,新课标Ⅰ卷和Ⅱ卷为复合文本,且文本材料由两段相关的文言文组合而成。具体而言: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的两则材料分别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聚焦赏罚问题,展现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两则材料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其中第14题针对两则材料设题,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阅读、批判性阅读,并思考子鲋在批驳韩非时如何抓住其论述的关键漏洞;新课标Ⅱ卷的两则材料分别选自《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前者是对淝水之战史实及战略的记述,后者是基于史实及战略的评论,两则材料构成对话关系。同时,4套试卷的文言文断句题都要求考生从8个断句点中选择3个正确的,相较于以往四选一的单选题,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考生利用排除、猜测等技巧作答的可能性,有效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着力引导考生认真阅读原文并真正理解文意。此外,题目得分有0分、1分、2分、3分4个等级,不仅使区分度得以提高,也更能客观地体现考生能力水平的层次差异。三是4套试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形式和考点各不相同。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形式是“一拖五”,考点是俗语使用、句子修改、仿写、评论、成语讲解要点;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的试题形式分别是“一拖三”“一拖二”,考点是词语用法、句式含义、句式表达效果、语句补写、语段删改;新课标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的试题形式分别是“一拖二”“一拖三”,考点是语句补写、病句修改、重叠词语的含意、标点的表现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新课标Ⅱ卷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的试题形式分别是“一拖二”“一拖三”,考点是成语填写、语句表达效果、疑问代词用法、语句补写、病句修改。(四)尊重成长规律,鼓励个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11]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为考生提供展示个性、表达真情实感的空间,鼓励考生勇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勇于表达自我。新课标Ⅱ卷写作题材料提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现象。高中生正处于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生活学习中面临各种困惑,也面临学习任务繁多、学业压力大等问题。试题贴近考生,与青年成长息息相关。考生可以通过介绍自己的空间内容,展示自己的性格,表达对成长的思考;也可以与父母、师长对话,告诉他们不必过于担心青少年希望有“自己的空间”的想法,因为它是自我的,也是开放的,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在“自己的空间”里,也有对社会的关切,对未来的想象,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育人,为国选才,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能力素养,鼓励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大画卷已经徐徐铺开,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参考文献

大型教育监测:误解与启示

2024-02-22

侯杰泰:大型教育监测:误解与启示原创 侯杰泰 中国考试 2024-02-21 16:34 北京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4年第2期第11—17页。作 者:侯杰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摘 要:面向多地区多种群的大型教育监测可对各地教育情况进行有效比较。基于对参与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PISA)中各经济体测评与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东西方教育几个颇具启发意义的问题,结果发现:1)一些亚洲经济体靠“背诵”学习的学生的百分比较西方经济体要低,亚洲学生偏离好的学习原则、只懂背诵的传统看法并不符合事实;2)学生的科学成绩高低并不能决定其对未来从事科技类工作的兴趣程度,中国学生虽然PISA科学成绩卓越,但其对未来从事科技类工作兴趣不大;3)内在动机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外在工具性动机对西方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无帮助,但是可以帮助缺乏内在动机的亚洲学生提高其学习成绩;4)相较于西方学校之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学校内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学生之间水平差距较大的现象,亚洲很多地区的学校则反之,为反映某一地区教育系统的学生差异,计算校内差异+学校间差异的总和更为科学;5)从参测地区学生10余年来的PISA成绩看,整体上使用信息科技工具较多地区的学生成绩不升反降,使用信息科技工具较少地区的学生成绩反而上升更多,为此需要探索如何善用科技以赋能教学和学习。除关注监测内容及结果外,也要对监测时采用的问卷调查工具进一步反思和改进,以便更好地用实证数据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关键词:教育监测;PISA;问卷调查;学生能力评估对于研究收集到的数据,研究者会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学校、教育系统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读结果。比如要研究女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只在女校做研究,否则就无法得知所得结果是女生特有的认知特点,还是男女生共有的认知一直备受重视。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PISA),自2000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次,是全球最受关注的教育监测项目。在2018年的PISA测评中,全球共79个国家/地区参加,其中几个重要国家/地区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如下:中国京沪苏浙591分、590分,新加坡569分、551分,英国502分、505分,美国478分、502分,澳大利亚491分、503分,芬兰507分、522分[1]。芬兰曾被认为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系统,不过芬兰从2006年起,PISA成绩开始下滑,且尚未有逆转迹象[2];此外,芬兰在教育均等方面表现并不突出,高社会经济地位(SES)学生的成绩远高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成绩,女生的平均成绩远高于男生(差距达52分),是参与PISA测评的所有经济体中男女生成绩差异比较大的。亚洲的很多国家/地区,如新加坡、日本、中国京沪苏浙、中国澳门、中国香港近年在PISA测试中表现卓越,特别是中国京沪苏浙的学生在2018年科学及数学测评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一些学者的观察及研究认为,PISA的数学试题偏容易,本来是给世界各地15岁学生出的试题,其难度只达到中国的小学水平[3-4]。本文基于PISA测试数据分析,探讨几个颇具启发意义的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学生是否有兴趣从事科技方面的工作、教育保底工作是否具有成效、信息科技对推动教育是否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反思教育监测的局限、重点及未来方向。一、学习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靠背诵学习只能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只有侧重深入分析理解,才能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012年,PISA测评调查15岁学生是使用“死记硬背”“重视练习”(简称“背诵”),还是使用“连结不同学习点”“找出重点”的策略学习数学[5]。研究结果显示,一些亚洲经济体靠背诵学习的学生比例较西方经济体要低,具体来说:越南5%,中国香港10%,日本12.5%,中国澳门15%,韩国17%,新加坡22%,中国上海25%;而加拿大26%,爱尔兰28%,美国29%,澳大利亚35%,新西兰35%,英国37%。由此可见,亚洲学生偏离好的学习原则、只懂背诵的看法并不符合事实[6]。分析显示,与一般学习理论相符,较少使用“背诵”策略的学生具有更高的数学自信心、对数学更有学习兴趣、学业焦虑较低,这些学生更有能力解决深奥的数学问题[6]。OECD在总结PISA2012测评结果时指出,在一些学习范畴,背诵能顺畅地解决问题、降低焦虑,年幼时的背诵令学生对数字更敏感,有助于学生应付日后复杂的数学问题[6]。英美近年不断地争论是否要让学生背诵“九九乘法表”,也反映了针对一个特定学科,最好的学习路径是甚为复杂的议题,公众浅表化的讨论往往主观且武断[7]。二、学生对科技类工作的兴趣当今世界,科学研究及其相关工作极为重要,建设科技强国是我国政府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希望有更多的学生未来有志于从事科技方面的工作。由于科技与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我们猜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参与科学工作。PISA测试曾多次在问卷调查中询问15岁左右的学生在30岁时会做什么工作。当然,学生会考虑自己的能力、兴趣、就业市场及未来就业需求等因素作出决定。研究结果显示:一些西方经济体如美国,有38.1%的学生期望30岁时参与科技工作,加拿大和英国的这一数据分别为32.9%、28.6%[8],但这些国家的学生PISA科学成绩并不突出;与之相反,一些国家的学生PISA科学成绩较高,但他们期望参与科技方面工作的意愿偏低,如芬兰(16.9%)、日本(18.2%)、中国四省市(2015年京沪苏粤18.6%,2018年京沪苏22.6%)、韩国(19.3%)、中国澳门(20.9%)、中国香港(23.8%)。更为有趣的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女生,科学成绩较低的学生,甚至对科技兴趣不高的学生,也认为自己未来会从事科技方面的工作,这些学生也更相信拥有科技知识和能力会帮助他们日后升学或就业。在较少学生期望从事科技工作的亚洲地区,学生也普遍表现出对科学方面的兴趣相对较低,同时,他们不认为科技能力对日后工作或升学有用。令人诧异的是,虽然中国京沪苏粤的学生科学成绩卓越、对科学科目的兴趣不低,也认为科学对日后工作及升学重要,但愿意在30岁参与科技工作的人数并不多。相对而言,中国京沪苏浙的学生,期望从商的人数较多,特别是期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数相对颇多,且有上升趋势。通过分析教育大数据,我们得以了解当前青年人的想法[9]。总体而言,学生在PISA科学上的成绩并不与其期望从事科技方面的工作相一致,反而是认为科学对就业或升学重要的学生更希望从事科技方面的工作,这个因素比学生对科学的内在兴趣及认同科学方法等更能决定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针对我国学生对科技类工作兴趣不高的情况,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他们相信“人人可参与科技方面的工作”至为重要;对于“科技工作是男生、科学成绩好、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才能参加的工作”的认识,需要向学生指出这些想法存在的局限性。三、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的重要性比较多年教育监测的数据及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教育监测的分析方法,甚至对一些教育及心理等基础概念有新的认识。首先,跨不同学习环境和地区的比较不一定很准确。如果一个认为自己非常勤奋的西方学生来到亚洲,他看到亚洲学生的勤奋努力后,可能会对勤奋的标准有重新的判断。因此,不同文化和学习环境的学生之间作比较,不应该直接使用均值。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我们应该先在地区内找到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兴趣与成绩的关系),再比较不同地区之间这些关系的差别,这样得出的结论比直接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均值更有意义。其次,很多人认为内在动机(即对某一事物很有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热情及成绩,而外在工具性动机(如学习有助于今后找到好的工作,对升学有帮助)可能对学习有害。PISA测评及其他一些数据显示,内在兴趣高的学生成绩确实比较好[10-11]。至于工具性动机,它对西方学生的成绩并无帮助;但对缺乏内在动机的亚洲学生而言,高工具性动机(相信学习能帮助升学及日后找到好工作)可以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上述东西文化差异的比较结果,是通过先分析动机与成绩在每个地区的关系,然后再比较这些关系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得到的。这种比较考虑到不同地区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往往更有意义。四、学校之间差异、学校内差异及教育“保底”工作成效在教育领域,我们常提及“拔尖”和“保底”,由于多数人更注重“拔尖”工作,所以“保底”工作经常被忽略。教育监测可以让我们了解教育“保底”工作的成效。在教育领域,“卓越”与“均等”是常用的监测指标。前者一般用某单位(如学校、城镇)的分数均值来衡量,后者是指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中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小,也可以用每所学校内分数的差异作为指标。对某一学校来说,除了提升学校分数均值外,还要关注低分且能力欠佳的学生。如果学校有一些学生的成绩相对较差,那么学校分数的方差(差异)会相对较大,也就意味着教育“保底”不成功,而这些成绩较差的学生通常是校内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在PISA2018的研究中,OECD将参与测试国家/地区的学生总成绩方差定为100[1],具体研究分析见表1。在校间成绩方差方面:芬兰的学校之间成绩差异最小,可以理解为芬兰没有名校,也没有成绩很差的学校;爱沙尼亚、英国、美国等国家/地区,学校间差别也比较小;相对而言,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学校之间的成绩差异较大。在校内成绩方差方面:美国、芬兰、英国、新加坡的差异较大,一方面说明学校能有教无类,招收不同能力的学生;另一方面也要求学校加强个别学生辅导,以帮助校内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追上;相对而言,中国京沪苏浙、中国澳门、日本做得比较好,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水平差距不大。基于上述分析,为反映某一地区教育系统的学生差异,计算校内差异+学校间差异的总和更为科学。表1显示,中国京沪苏浙、中国澳门、爱沙尼亚的学校教育“保底”做得相对比较好,学生间差异不严重。卓越(分数均值高)、均等(高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成绩相当,男女生成绩差别不大)、教育“保底”(学生分数差异/方差低)等,都是了解教育系统特性的重要指标。为深入地了解不同教育系统的特点,需要采用多个指标,并与不同地区做更多比较。五、信息科技对促进教育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在微电脑进入学校后,当时社交媒体及网上搜寻工具等尚未出现,但教育界已经开始试行及推动将信息科技用于教育。PISA在2015年基于10多年的学生能力表现数据,比较信息科技使用较多与使用较少的两类学生的表现,研究显示: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新西兰、瑞典等国家/地区的学生在学校使用信息科技工具较多,在家也经常使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地区的学生在学校和家里使用信息科技工具都较少。从上述国家/地区10余年的PISA成绩看:整体上使用信息科技工具较多的国家/地区,学生成绩不升反降;使用信息科技工具较少的国家/地区,学生成绩反而上升更多。为什么信息科技工具没有提升学习效果?这当然有不同解释:一种解释是,我们使用了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新科技,但面对传统古旧的学习内容,新科技发挥不了它们的功能;另一种解释是,新科技确实增加了一点学习趣味(如声音、画面、互动等),但它对深入了解学习内容的帮助并不大,学生反而因为浪费更多时间玩电脑游戏而导致成绩下滑。信息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我们不可能不用信息科技于教学;但我们至今所采用的方法,可能仍有很多局限。我们要小心谨慎,因为很多现行的方法可能没有实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怎么样善用科技以赋能教学和学习。六、教育监测的局限、重点及未来方向在数字时代,善用大数据监测教育质量,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教育部门都在进行的工作,以便推出合适的教育政策和干预措施。略具规模的教育监测系统在测试的同时,都使用了学生问卷等工具,因为评估出谁的成绩更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配合使用问卷,了解分析不同的教育系统(地区、学校)表现优劣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在这类研究计划初期,问卷关注的内容大都颇具学术性,如动机、自信、焦虑[11-16]。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问卷收集的内容应更契合时代特点,大型教育监测的思路及内容也应随之改变,比如对一些公众关系的社会议题(如网络成瘾、网络霸凌)进行调研,并借此推动教育改革。大型教育监测的研究较多关注高层次系统性的问题(如地区学生课外活动的多寡),而不是某个学校个别教师的教学能力。近几年,诸如学生上学所用时间、父母每月付多少课外活动家教费用等问题,也进入监测问卷。虽然教育及学习心理学不断出现新的学术概念,比如自我调控、元认知、创业素养等[17];但我们依然不应忽略对一些基本因素的调查,比如早餐习惯(对成绩效应量常达0.5,一般教育改进只是0.2或0.3)、视力(调查学童是否有足够的户外活动,让阳光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以预防近视)、运动习惯、睡眠时间等。问卷内容紧贴时代关注的课题固然重要,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情绪、动机等心理因素的物质基础,不可忽略。我们需要关注德智体美劳,回到全人的教育[18]。关于问卷的使用,由于问卷由学生、教师自己填答,容易猜测怎样答较佳,所以这类问题只能用于低风险的评估计划。只要学生有可能受计划内被监测单位(比如学校)的影响而依据较佳方向回答,整个计划就会失效,研究结果也将失去指导作用。相对而言,学业测试因为有监考人员而可以减少学生作弊,但问卷研究很难避免学生虚假作答。教育研究者往往有兴趣了解教师教学法如何影响学生学习及成绩(如探究式教学能否提高学生成绩);但这类研究的困难在于,学生成绩是过去10多年教师和家长共同影响下的成果,教师某一学年的教学法对学生成绩影响有限。因此,这类问卷得出的结论存在比较严重的局限性。因为大部分学生只有在一所学校、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学习经验,所以只能与同班同学作比较,这也令很多类似题目在用于跨校、跨地区比较时的表现差强人意。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数据的跨校、跨地区方差(差异)通常较低,因此必须采用较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鉴于上述原因,建议将传统心理学问卷中常用的Likert量表改为信息及行为类问题,以获得学生更加具体和丰富的作答信息。例如,将Likert五点量表的问题“你经常吃早餐吗?”改为“你一个星期有多少天吃早餐?”。大型教育监测提供可比较的数据,令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各个教育系统的强弱,得以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多年的监测数据也对传统设计及思路提出挑战,并提醒我们留意一些更需关注的议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亦应该对研究方法有所反思,并谋求改进,未来仍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通过探索、实践、分析,再作改进,以更好地用实证数据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参考文献

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总体评析

2024-02-22

高考试题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总体评析原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中国考试 2024-02-20 16:15 北京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7期第1—7页。作者: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摘要:2023年高考全国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价值引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纵深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加强考教衔接,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关键词:高考试题;立德树人;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考教衔接2023年高考全国卷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在联系实际中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更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进一步加强考教衔接,对基础教育发挥良好导向作用。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增强命题的育人功能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1]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试题的深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各学科形成合力,服务全面育人、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题深度,强化价值引领高考命题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试题的广度和深度,强化思想浸润和政治引领,启发学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夯实成长成才的思想理论基础。语文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中的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文中强调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启发广大青少年汲取其中的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1题考查学生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原因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增强坚持“两个结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论述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地位和意义的把握水平,引导学生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掌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地理科试题摘选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材料,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理解与认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4题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求学生阐释与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科学内涵。(二)生动展现新时代伟大成就,增强“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蕴含着讲不完的中国故事、挖不尽的精神富矿,是激励学生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绝佳素材。高考命题精心选材和设计试题,采用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呈现方式,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的变化为背景,展现水体清澈、鱼跃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新局面。新课标卷第10题以我国化学工作者研发的Zn-V2O5电池为素材,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创新成果。新课标卷第17题以2023年5月成功发射的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为背景,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全国乙卷第16题以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为背景,显示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全国乙卷第35题以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为背景,展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3题讲述了泉州大规模胡萝卜出口基地由原先依靠进口种子到实现国产种子替代的故事,说明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理解,增进学生对国家、对家乡未来发展的自信心。全国乙卷第1~3题展现了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小小打火机产业在区位条件并不突出的湖南邵东市诞生、成长、壮大的历程,考查产业链、产业竞争力、产业附加值、地区发展优势等知识,引领学生思考我国轻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试题选取把小产品做出大产业、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展现时代新貌。(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高考命题精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考试内容,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做贡献,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语文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21题巧置情境,假设学生受邀给小学生讲解成语,要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拟出讲解要点,引导学生注重对成语、典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弘扬。英语全国甲卷书面表达题设置的情境是学校举办以用英文讲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学生以一位中国历史人物为题写一篇短文投稿;全国乙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北京悠久的城市历史,揭示城市发展建设一定要尊重传统、保存好城市的珍贵遗产。新课标I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中华美食小笼包的美妙滋味与制作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我国五千年文明演进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如文科综合甲卷第47题以春秋时期孔子的“乐教”设置问题情境,展现“乐教”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独特功能,启发学生认识“乐教”对儒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3题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地域入手,思考该地域与中华文明内涵丰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相融合,启发学生由爱家、爱乡到爱国,争做中华文明的拥护者、传承者。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0题选择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在电视台热播、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现象为背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思考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思考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青年的责任担当,领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理,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7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龟甲、壁画等文物,考查文物及其修复材料中成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科学文化。全国甲卷第8题以中药藿香蓟的有效成分为素材,展现了我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题以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并广泛应用的生产生活经验(如提高作物产量、果实保存、种子贮藏等)为主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措施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使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科学与智慧。(四)加大体美劳教育融入力度,助力全面发展试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在引导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上持续发力。在试题素材选取方面,注重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力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题目情境设计上,注重结合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使之能有深入其中的感受与体验;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契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充足的思考与发挥空间,引导其领会体美劳教育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中学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4题以学生推铅球为背景,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4题以学生垫排球为情境,两道题均将物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2题展现运动时的生理变化以及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适应运动时的特殊生理需求,要求学生分析心跳加快、呼吸运动加快、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维持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思考各项生理变化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提升运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激发锻炼热情,强健体魄。英语全国乙卷完形填空题选取美国体操运动员在华人教练的培训下,经过刻苦努力最终获得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的语篇。新高考I卷完形填空题选取一名越野赛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受伤的运动员背至终点就医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体育与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意识,在体育锻炼中锤炼意志,涵养体育精神。语文试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润物无声地以美陶冶性情、滋养心灵,在美的熏陶中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如新课标Ⅱ卷的古代诗歌题以北宋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为阅读材料,该诗写诗人秋日傍晚乘舟归家所见,于景物描写中展现诗人的恬淡心情;第16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形象化理论话语的审美感受力,领悟古典诗词的隽永魅力。英语全国乙卷阅读部分选取一位摄影爱好者如何拍摄出高质量风景照片的语篇,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了向希望学习绘画的朋友提出一些建议的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美育人。语文全国甲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为现代作家巴金作品《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体裁是散文,题材则是劳动,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辛勤的创造,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他们心中。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2题以乙烯在植物果实成熟中的作用为背景设题,体现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突出了劳动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英语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阿比·哈拉米略和另一位老师在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带领学生养花种菜的经过及对学生饮食习惯和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语篇,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实践中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二、贯彻高考评价体系,注重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枢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3],2023年高考命题坚持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南,把高中人才培养要求和高校人才选拔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让学生的成才基础更厚实、发展潜能更宽广、实践能力更过硬、创新活力更充沛。(一)在增强基础性上下功夫,让成才基础更厚实高考命题在考查思路上注重深化基础,引导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对能够普适性解决学科问题的本原性方法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原理、内化方法、举一反三。数学试题突出基础性要求,如新课标Ⅰ卷第9题考查统计抽样中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考查学生对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样本中位数、样本极差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3题设置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情境,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掌握单摆的组装、使用条件和数据处理,注重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内容。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0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针对宏观物质的粒子在体系中的真实存在形态,综合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深入考查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题考查学生对人体适应性免疫及免疫细胞功能的理解,引导学生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辨析。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5题针对龙里豌豆尖的销售特点和市场特点设计问题,充分体现传统农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等多个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灵活运用。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河北省馆陶县禽蛋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历程和未来规划为背景,挖掘其中所涉及的基本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考查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二)在增强综合性上下功夫,让发展潜能更宽广高考命题充分体现综合性的考查要求,通过创设多条件、多知识点关联的复杂情境,突出考查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多角度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引导中学教学重视知识整合,重视在深层次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让学生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将其有机串联形成学科整体知识结构,进而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理科数学全国甲卷第21题巧妙地将三角函数与多项式函数结合,讨论函数之间的不等式问题,通过对函数性质的研究,全面考查导数及其应用这一重点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该题分步设问,逐步推进,层次分明,要求学生构造函数并利用导数得到单调性,进而分类讨论得到所证的不等式,综合考查化归与转化能力、分类讨论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7题以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为主题,综合考查凝胶色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常用技术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对其共性与差异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全国乙卷第36题将有机化学反应和新反应结合起来,将基础和创新融入试题,设问由浅入深,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新课标卷第26题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牛顿定律、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欧姆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物理概念和规律,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综合性。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2题是一道中外结合的试题,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不同方式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考量具体的时空环境,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读,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看到本质,综合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开展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三)在增强应用性上下功夫,让实践能力更过硬高考试题突出对应用性的考查,强调学以致用,通过创设自然真实的生活实践、学习探索等问题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学生有机整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思考解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科学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强实践能力。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9题要求合理平衡漏诊率和误诊率,制定检测标准,确定临界值。漏诊率和误诊率是医学检测标准的重要指标,是医学统计学中重点研究的问题。试题以疾病的检测为背景,既有现实意义,也能很好地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全国乙卷文、理科第17题取材于橡胶生产的实际情境,比较甲、乙两种工艺对橡胶产品伸缩率的处理效应,通过抽取样本,并运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对比,判断不同的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统计学的重要应用领域,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5题以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为背景,将真实的实验现象转换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过程的对比、分析、判断、决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人类利用运动性质探究粒子带电性质的研究方法。全国甲卷第12题以近年科学工作者开发的新型电池为背景,探讨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还原二氧化碳并提高多碳产物的生成率,考查基础电化学原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新课标卷第8题以可用作车船挡风玻璃的高透光率高分子材料为素材,展现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全国乙卷第28题以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的硫酸亚铁为素材,体现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用途。全国乙卷第37题以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为背景设题,考查学生微生物培养有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答题了解发酵过程、熟悉相关操作,学以致用。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9~11题通过比较分析两地间的气候差异,考查时差计算和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卷第35题围绕部分发达国家对于世界环境问题责任划分的热点话题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持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国家的真实意图。学生需要快速迁移所学的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认清发达国家鼓吹“共同责任论”,实质是在推卸其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只有建设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四)在增强创新性上下功夫,让创新活力更充沛2023年高考试题通过创设灵活新颖的情境、设置开放性问题等方式,突出对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探究创新,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创新性的考查要求。1. 注重增强试题开放性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城市的水鸟为情境设题,考查学生对生态学中种群密度、环境容纳量等核心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围绕食物指出需要调查的内容。食物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之一,题目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2题以梁启超对“民德”的观点为主题,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该题构建了多视角的问题任务,学生可以肯定或否定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对观点进行商榷补充,通过思考影响民族强盛的关键因素,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民德”作出客观评价。试题具有较强的思维力度,通过开放性的设置,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对论证结果进行反证、探索和创新,凸显思维的个性和潜力,对于启发学生独立探究和进行观点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新课标卷第39题是开放性试题,设计了分项评分量表,对作答仅提出了维度的要求。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材料对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有基本判断并能概括中国应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成就,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并不要求答出要点式的标准答案。这种评分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发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2.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数学新课标Ⅰ卷第22题以解析几何中的抛物线为背景,设置了一个边长可变的矩形在抛物线上滑动的情境,考虑滑动过程中矩形周长最小化的问题。答题需要一定的动态思维能力,需要大致想象滑动过程中矩形各个元素的变化情况,并找到变化中的不变量,在思考解答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转化问题,或者把问题进行等价转化,或者把问题化归为已经解决的情形。试题极具创新性,重视体现思维的过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选拔。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以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的推广与发展为主题,通过对该国发展灌溉农业的基本条件、必要性、限制因素、改进措施等进行全面分析,倡导用辩证的观点科学看待区域发展问题,在多因素交织并且动态变化的真实情境中考查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持续加强考教衔接,注重彰显高考积极导向作用2023年高考全国卷命题进一步加强考教衔接,以课程标准为基本遵循,承接高中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以深化基础性、突出思维品质为路径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和协同育人功能,引导高中转变育人方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助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一)衔接高中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1]。高考命题把引导教学作为核心功能,不断加强考教衔接,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高考全国卷全科新课标卷首次亮相,命题突出落实新课标要求,确保平稳衔接;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在考查内容的范围上,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同时突出主干内容考查,引导教学依标施教。在考查要求上,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对接,既不超出标准,又不降低要求。在考查理念上,承接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引导培育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推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理科综合全国新课标卷第11题以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的“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简单的电镀实验”和“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通过实验设计、现象观察,分析证据与结论关系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文科综合甲卷第25题以两汉间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的人口增长差异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将历史事物还原至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准确运用时空观念的能力,引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合理调控试题难度,契合学情教情考情2023年是实行疫情“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为摸清学情、教情、考情,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赴多省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三年疫情对教学秩序、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等的实际影响,科学设计试题试卷难度,强调不同层次试题合理配置,科学把控好难度梯度,努力实现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选拔功能。参考文献

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构建初探

2024-02-22

于涵: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构建初探原创 于涵 中国考试 2024-02-19 14:29 北京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4年第2期第1—10页。作 者:于涵,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摘 要:传统的高考难度认知停留在统计数据层面。在网络时代,高考难度被赋予情绪意义和社会意义。本研究探讨不同主体视角下高考难度问题的认知差异,构建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三维度的高考难度分析理论,分析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并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探究高考难度演进过程及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立足中国高考实际构建难度分析理论,有助于更全面地衡量高考难度,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科学选才、引导教学的有机统一,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关键词:高考;难度;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印象难度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制度,在选拔人才、影响基础教育和学生成长、决定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以及提升社会流动性、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高考难度是广大师生及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及公众形象产生着重要影响。2019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命题要符合相应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不同考试功能[1]。这些都对从制度设计上更全面地衡量高考难度提出了要求。传统上,人们对于高考难度的讨论常停留在统计数字层面,从一道题目是送分题还是压轴题,到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地区考试平均分的高低,其背后都是一个个具有统计学和测量学意义的数字。然而,进入网络时代,高考难度已不再局限于统计意义,还被更广大人群赋予情绪意义和社会意义。考生个体或群体对于考试难度的感受,在虚拟空间中被不特定的主体所感知,进而被放大,形成社会舆论,影响着更广泛的与高考相关或不相关群体的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往统计学意义上的高考难度指标,已经无法系统解释社会对高考难度的认知,更无法回应社会对高考难度的期望。在此情况下,亟须从多维视角重新界定和丰富高考难度的内涵与外延,探索构建一套内涵自洽、外延融贯的概念体系,从而更有力地阐释高考难度调控的机理,为建立高考难度综合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一、高考难度的认知差异及其研究的必要性在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考难度的认知更趋多元;在评价高考难度高低时,时常带有较强的个人感受色彩。这要求管理者从制度设计上更全面地衡量高考难度——不仅要深刻认识试题难度的客观性,还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以及社会对高考难度的普遍认知。(一)不同群体对高考难度的认知差异考生、教育教学从业者及各类考试相关群体是对高考难度产生不同认知的三类主体。以往对不同社会群体高考难度认知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横向比较不同省份的高考难度和纵向对比恢复高考以来不同年度的难度等方面[2-4]。广大考生受高考难度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关心难度问题。该群体能接触到高考试题,认为分数反映出对努力学习和备考的回报,希望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竞争激烈的录取环境中脱颖而出,进入理想的高校。考前,该群体通常会密切关注历年高考的难度及当年高考难度可能发生的变化,行为动机来自掌握与高考难度相匹配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考后,该群体主要关注高考难度对自身录取机会的影响。高中教育教学人员密切关注高考难度的变化和趋势,据此开展教学、辅导学生。该群体一般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及考生的答题情况来认识高考难度。他们关注高考难度,主要是出于评价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的目的,希望能够根据高考难度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挑战。高校招生人员关注高考难度变化,更多的是从对本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以及招选学生结构变化的角度出发。媒体和社会舆论普遍关注高考难度,并通过相关新闻报道、讨论和评论等表达对高考的关切。该群体关心高考难度,主要是从社会影响、公众舆论和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他们关注高考难度的变化,评估高考难度对社会公平和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对现行教育政策和制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其他社会群体往往不会主动关注高考试题本身,他们对高考难度的认识来自考生或媒体等在网络上传播的关于考生答题感受或高考录取情况的信息积累与印象集合。(二)相关研究对高考难度的认识差异高考难度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近些年,随着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教育研究领域对高考难度的认识角度趋向多元,对高考难度高低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角度和认识差异主要是从高考的不同功能出发,包括但不限于是否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是否有利于高中生健康成长、是否有利于不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有观点认为,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只有考试内容及难度具有一定挑战性,方能考查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陈志文提出,中高考试题应尽快打破水平化、简单化甚至固化的倾向,加强区分度[5]。但也有观点认为,高考难度大则弊大于利。“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毕业后成了普通劳动者,甚至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高考试题偏难,对中小学教育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降低高考试卷难度的时机已经成熟,甚至已经是迫在眉睫了。”[6]吕建强指出,高考难度大有很多弊端,降低高考难度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是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三是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7]。王书金也持类似观点,认为应大幅度降低高考难度,以此为突破口,让素质教育逐步取代应试教育[6]。郭丛斌等利用2007—2017年国内某精英大学的本科生源数据,以一本线作为高考难度的测度,使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高考难度对县级高中学生精英大学入学机会和入学机会集中程度的影响,发现高考难度降低会显著提高县级高中学生的精英大学入学机会,同时会降低少数高中对精英大学入学机会的垄断程度,使精英大学入学机会分布更加均衡[8]。(三)构建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的必要性高考难度对教育、社会乃至国家的影响是深层次、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来讲,高考难度影响国家选才的质量和公平,影响教育质量和发展方向,影响社会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影响教育强国建设乃至民族复兴伟业;从中观层面来讲,高考难度影响教育均衡发展,影响教育资源配置,影响教育教学模式,影响社会对教育的认知和期待;从微观层面来讲,高考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职业选择。无论是从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考试功能,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还是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切实重视高考难度问题都十分必要。为此,迫切需要构建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首先,高考难度问题是办人民满意高质量高考的必过之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9]。这就要求高考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高考质量的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教育正加快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必须建立与教育目标相匹配的高考难度分析理论,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心理感受,既反映出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客观评价,又兼顾学生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需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指导下,要让学生对高考有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和发展潜力;要让家长对高考有信心,努力和付出终有回报;要让社会对高考有信心,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公平分配;要让党和国家对高考有信心,确保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确保一批批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脱颖而出。其次,高考难度问题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环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考的选拔功能也从恢复初期的英才选拔转变为目前的大众升学、多元匹配,高考要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选拔服务。因此,一方面,高考必须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需要;另一方面,高考还要适应分类区分、多元匹配不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10]。高考难度过大,则会放大起点、差距和不平衡的影响;反之,难度太小,则无法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失去人才选拔的基本功能。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下,要发挥高考选拔的复杂功能,必须全面分析高考难度的影响因素和反馈机制。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目标,通过调整高考内容和难度,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最后,高考难度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高考理论体系的必解之题。国外大规模考试由于利害性不强、关注度不高、权威性不够,主要基于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对考试难度进行考前及考后的动态控制。我国高考则具有极高权威性、利害性和保密性——考前,不能按照大规模考试试卷生成流程开展试测和组卷,而只能在命题审题阶段,依靠专家的多轮专业操作,优化试题试卷难度,使其尽量达到要求;考后,大多以原始分报告成绩,不能对考生群体的分数结构(包括分数体现出的难度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因此,我国高考要进行难度分析与调控,并无现成的测量学理论可以套用,这本身就是中国独有的世界难题。当前,以经验为主的试卷难度控制和分析方法面临严峻挑战,已无法适应改革需求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这要求结合我国国情、教育环境、文化背景等探讨高考难度的认识维度,运用系统观念构建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以满足不同群体对高考难度的要求,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和促进社会公平。二、高考难度分析的三元结构要重新审视对高考难度的界定,就要从横向上关注社会各群体、教育各领域的感受和期待,从纵向上关注不同教育发展阶段对高考难度、区分度的需求。不同主体对高考难度的认知差异表明,可以将高考难度划分为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三个维度(图1),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高考难度分析框架(图2)。下面系统分析三个维度各自的内涵与影响因素。(一)测量难度及其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高考难度问题是从考试测量理论和命题实践的角度提出的。测量难度反映的是特定考生群体在高考试卷作答中的总体表现,也反映了试题试卷与相应考生群体学业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是引起难度讨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的因素,是高考难度的基本维度。在命题实践的不同阶段,测量难度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蓝图计划阶段表现为设计难度,试题命制阶段表现为预估难度,考后报告与分析阶段表现为实测难度,均可以通过得分率、合格率、难度值等方式呈现。在测量难度指标设定上,理想的考试命题要符合教育测量学的流程与要求。首先,在对特定考生群体进行全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作出整体难度设计和各科难度设计;其次,通过基于题库的选题组卷或新题命制来实现这一难度设计,通过高质量的难度预估及调控来校准实现的精度;最后,依据实考统计数据核验难度设计在各题各卷各科上的达成情况,并结合改革与试验的正面反馈和问题与教训的负面反馈,进行全流程数据分析,形成完整的难度分析报告。命制一道试题、一套试卷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设计过程中科学地把握、掌控各种边界,使测量难度既能够与考生群体的实际能力相匹配,又能够完美表达命题设计思想,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选拔要求。决定测量难度的三个要素分别是任务内容、任务完成者和任务设计。任务内容包括考试科目、考查内容、题型题量等。任务内容体现的难度是考试所固有的难度,又称绝对难度。一般地,数学难于语文,全覆盖考查难于抽样考查,解析几何难于初等代数,多选题、填空题难于单选题、判断题,等等。任务完成者(即考生群体)的学业水平不同,在完成同一任务时的表现就有差异,体现出考试难度的相对性。当考试的绝对难度高于考生水平时,考生就会感觉困难;这个差值越大,考生就越会感觉困难。反之亦然。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测量难度与考生群体水平相关,这就是经典测量理论中难度的样本依赖。任务设计体现为高考试卷的命制标准与命制水平。能否实现绝对难度和考生群体水平的匹配,取决于能否在对不同考生群体深度把握的基础上设置与之相适应的任务内容,也就是命制出更适切的高考试卷。事实上,这要求在统一命题与分别命题(既包括分区域、分省命题,也包括针对诸如普通高考、职教高考等不同类别的命题)的利弊权衡中作出现实选择。统一命题权威、可比,命题水平有保障,但“一张卷”难以兼顾不同考生群体(各区域、各省市、城乡间、各类别等)的差异,难以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考”。(二)感受难度及其影响因素感受难度是通过直接感知和观察获得的对高考难度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反应,基于个人切身体验,比较具体和个性化,是连接测量难度和印象难度的显性维度。学生、家长、教师等直接关系者最能体现考试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焦虑、期望等心理状态。分析高考感受难度,就是要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高考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成效的影响,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减少由于对高考难度的错误认知而导致的压力和焦虑过大等问题,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提升教师的价值感,提升家长的获得感。主观感受既受个人经验、情绪状态、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也受文化环境、外部信息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个人禀赋、学习能力、基础条件有差别,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个体对同一套试卷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学生基于自身条件,有信心面对考试内容,对高考难度的感受就会较为积极;反之,则会觉得比较困难。如果周边的同学普遍认为高考难度较大,学生受到影响,也会认为高考难度较大。如果家庭的升学期望很高,学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就会觉得高考难度较大。如果所在地区教育竞争激烈,学生也会普遍感到高考难度较高。考生家长是高考的直接关系者,也会产生有关高考难度的感受。家长群体对高考难度的感受主要来自子女,包括家长通过观察得到的子女的学习情况、准备程度和考后情绪。如果子女备考时间长、学习压力大、平时成绩低、考后情绪焦虑,家长就会产生高考难度大的感受。教师获得高考难度感受的方式是多样的。一是纵向比较。教师深入研究过去几年的高考试卷,与当年高考试卷作详细对比,分析考查内容、试题形式的变化和难度的调整,从而产生对当年高考难度的直观感受。二是教学反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应试训练和模拟考试结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从而产生对高考难度的期望。三是政策预估。教师关注政策变化和考试改革动向,预判改革对命题的影响,这也会影响教师对当年高考难度的直观感受。这些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教师对当年高考难度的整体感知。相比于学生和家长,教师对高考难度的感受更加全面,也更为深刻。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共同塑造考试直接关系者对当年高考难度的感受。感受难度更加主观化、个性化、即时化,因而对不同主体而言,感受难度往往会与考试的测量难度存在差异。(三)印象难度及其影响因素印象难度是基于对高考的认知、传闻、经验以及与其他考试的难度对比等形成的一种集体性认知,主要反映间接关系者对高考难度的理解、评价和期待。相比于感受难度,印象难度较为稳定持久,是构成高考难度的隐性维度。合理的印象难度能够从学习动力、信心、成就感等诸多方面整体赋能基础教育,减轻学生、家长及社会的焦虑,减轻不必要的内卷,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然而,一旦超出偏难阈值,印象难度就会对社会信心值、满意度和幸福感形成负反馈。因此,合理调控高考印象难度,有助于塑造社会对高考的正确认知和评价,有助于提升高考选才促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高考印象难度本质上是由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长期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社会认知。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一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高考一直被视为决定人生出路的重要考试。同时,社会重视学历和考试成绩,对学历和考试成绩抱有高度的期待。这种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会在公众心目中强化高考的印象难度。二是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机会公平。公众普遍认为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分配不够平衡,相对弱势群体的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发展压力受到更多关注,这投射在高考上也会无形中强化公众对高考印象难度的认知。三是教育发展和高考改革。随着教育发展和高考改革的推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必然面临渐进、持续的调整。每当要引入开放性更强、更具灵活性的题型,就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公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高考的难度是否增加了?这自然会提高高考的印象难度。当然,如果改革能减轻高考的竞争压力,如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支持,如果考试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实际应用,相关变化就能够对降低高考印象难度产生积极影响。综合来看,能够提高印象难度的影响因素明显多于能够降低印象难度的影响因素。同时,偏难印象更容易被感知、传播和累积,但过高的印象难度无论是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基础教育导向、家庭教育负担还是对于社会心理反应,均会形成持续的负反馈效应,这是当前考试工作者研究解决高考难度问题时要面对的首要问题。高考难度三维度的影响因素见图3。三、高考难度各维度之间的耦合关系从多元主体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梳理难度概念,建立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三位一体的高考难度概念框架,是以系统观念科学构建高考难度分析理论的基础,也是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分析高考难度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可以更全面地把握高考难度的实质,更清晰地认识高考发挥育人、选才、促学作用的机理。(一)考生主体视角下的决定机制与共振效应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印象难度三者紧密相关。从考生的视角来看,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不可分割的高考难度整体。一是三者之间存在决定机制。测量难度直接影响感受难度。一般情况下,如果试题试卷的绝对难度较高,考生就会感受到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进而产生较高的感受难度,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呈正相关。例如,就理科科目而言,其客观性较强,假如考生能力达不到甚至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则相关考试的测量难度与感受难度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是,不同的科目、考试要求和题型,不同的任务复杂性、挑战性,不同的情境熟悉度,也会使得不同学生群体对高考难度的感受有所不同。例如,一些文科科目主观性较强,不管是否理解试题,也不管能否解决问题,考生均能有话可说,此时就可能出现测量难度与感受难度不一致的情况。总的来说,感受难度是对测量难度的传导与放大。感受难度在时间、空间(特别是网络空间)上累积,会形成印象难度的变化。因此,印象难度也可以理解为感受难度在外圈群体中的积分。二是三者之间存在共振效应。考生即时的感受难度和所处环境内的印象难度也可能对最终测定的测量难度产生共振式影响。若考生在考试中产生的感受难度或所处环境内的印象难度较高,其对试卷的评价就会偏向较困难的方向,就可能增加其抵触情绪和压力,进而影响其临场发挥;相反,若考生在考试中产生的感受难度或所处环境内的印象难度较低,其对试卷的评价就会偏向较容易的方向,就会促使其更加积极、自信地面对考试,有利于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二)大众视野下的偏差放大机制与纠偏机制高考难度是以测量难度为基础,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并共同制约测量难度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的体系,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一是三者之间存在偏差放大机制。感受难度与设计难度之间的差值,特别是偏难负差,会通过网络放大和累积。“我们总是在亲眼观察世界之前就被预先告知世界是个什么模样;我们总是先对某一事件进行想象,然后再去切实地经历它。”[11]当刻板印象形成后,强化和放大更易发生。正因为如此,每年高考季偏难方向的影响更易发生、更易累积,以致印象难度提高易、降低难。二是三者之间存在纠偏机制,包括主动引导和考后回归两种纠偏。主动的难度预期引导对修正感受难度与设计难度的偏差会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如考前发布难度保持稳定的信息,强调难度与考情学情相适应等。此外,感受难度主要体现于面对高考时的困难和压力,印象难度则体现出对高考成绩的评价和回顾——学生在面对高考时感受到较大困难,而在获得实考成绩后,通过比较,他们向社会释放和传播的印象难度也会回调。(三)考试机构视域下的校准机制和赋能机制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都是动态变化的。考试工作者要充分重视高考难度的校准机制和赋能机制,合理控制高考难度。一是校准机制,包括循环校准和迭代校准。循环校准指的是在测量难度概念内设计难度、预估难度、实测难度之间的校准,根据实测结果和反馈,与命题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分析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可能的改进措施,对设计和预估的难度进行校准和调整,以降低对经验的依赖。重复设计难度、预估难度和实测难度的循环校准,有助于不断优化测量任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迭代校准指的是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之间的校准,综合统计数据和主观感受调查结果,分析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的匹配度,对不匹配的方面或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下一轮高考中,再次评估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的匹配度,验证任务调整的效果。这种迭代校准需要多方参与和反馈,要依靠大量的实践数据和专家评估,可使任务难度与个体感受更加匹配,也可从中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任务难度信息,为考试命题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二是赋能机制。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感受难度和当下的印象难度,可以更好地帮助识别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如果学生感受到较高的难度和负面的印象,可以向他们提供额外信息和任务支持,有针对性地调整难度设计策略,以避免产生显著高于设计难度、预估难度的感受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挑战。其次,应积极引导社会对高考的评价,避免产生超出偏难阈值的印象难度,提升高考的正面形象,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为考生、教师、家庭、基础教育及社会赋能。最后,通过应用教育测量技术和主观感受评价相结合的新模式,改革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合理设置难度,助推高中新课程改革,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更好地评价学生应对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确定性的能力素养。四、高考难度分析理论视角下的高考演进过程及问题分析(一)演进过程难度是考试的天然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的历史也是难度设计的历史。在教育测量学建立以前,考试不可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考试难度必然受到主观因素的牵制;即便是在教育测量学建立之后,在一定范围内,难度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12]。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难度被普遍认为是评价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对高考难度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恢复高考后的10余年间,全国高校招生录取比例较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的引进,有关研究人员和教育考试部门开始利用测量理论分析试题试卷的难度[13-14]。由于这一时期高考考生在同龄人中占比较小,上大学并非主要发展途径,感受难度并不为社会所重视,印象难度亦尚未形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考探索推行标准化考试。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高考更注重能力考查,增加了一些挑战性问题,以选拔出更有潜力的学生,测量难度略有提升。其次,参加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学习水平差异较大,高考偏难的感受迅速形成。最后,对高考难度的讨论开始跳出试题对当届考生的影响,更多地关注对教育长远发展的影响,较难的高考印象逐渐形成。1999年,高校大扩招启动,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加速迈进。高校招生开始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模式,教育考试改革旨在全面评价学生,减轻高考压力。测量难度有所降低,参加高考的学生逐年增加,社会对高考难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致使高考难度极易被个别科目偶尔的感受难度波动所引爆,印象难度持续增大。当前,公众对高考难度的关注有增无减,测量难度的调整与社会反馈不相匹配,考试分数的提升与考生家长的感受不相匹配,考查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同公众的印象不相匹配。高考难度各维度的总体情况是印象难度大于稳定的感受难度,而反映出的感受难度又往往大于测量难度。印象难度、感受难度与测量难度的负向偏差仍在随着每年高考举办不断累积,只有程度大小的区别。(二)问题分析与建议高考难度在偏难方向上超出阈值,导致考生不满、人民群众不解、教育本身不认可,考试功能难以发挥。对命题而言,主要是因为对高考难度的认识不够清晰,包括难度设计目标、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检验方法等,主要表现为:1)难度控制观念较为陈旧,对高考难度不重视、不正视、不愿动、不敢动;2)难度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存在习惯闭门造车、习惯按部就班、习惯因循守旧、习惯单打独斗等问题;3)命题制度有欠缺,难度控制流程不够严密;4)难度控制能力有短板,相关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等。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高考难度分析理论可以解释不同群体对高考难度的认识。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更是一个高考内容改革及命题评价的分析框架,可以用于指导高考命题的难度控制工作。考试工作者要深刻把握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15],基于大规模高利害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指导命题工作实践,不断优化试卷难度结构和试题设计,形成科学的高考难度质控体系。一是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构建试题试卷测量难度的校准机制。难度的校准机制应包括如下三个环节:1)在每年高考命题前,全面分析当年报考人数、录取比例等方面的变化,深入开展教情学情考情调研,全面了解当年学生与往年学生的水平差异,应用大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确定高考试题试卷的设计难度;2)在命题过程中,以设计难度为目标,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等方面与往年试题进行分析对比,不断优化试题,形成试题试卷的预估难度;3)在考试结束之后,及时统计实测难度,将设计难度、预估难度与实测难度进行分析对比,校准预估难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测量难度调控与校准机制。二是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指导试题命制,优化感受难度,提升测量难度与感受难度的一致性,赋能基础教育。在保证区分效果、不降低考查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试题的考查内容和设问角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答题体验。通过优化感受难度,一方面整体赋能基础教育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获得感;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内卷和超前超量学习的负担,减轻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焦虑,提升幸福感。三是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引导各类主体科学认识高考的功能,不断改善高考的印象难度。首先,要持之以恒地合理控制测量难度,认真处理可能对印象难度造成不良倾向的各种因素,谨慎对待每次考试、每个学科、每套试卷、每道试题的测量难度,为优化感受难度做好基本功。其次,要针对印象难度形成的特点,畅通宣传舆论渠道,加强教育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更加精准释放高考内容改革信号,培养和提升不同群体的考试评价素养,让社会更加了解高考测量难度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引导社会对高考难度分析理论的认同,重塑高考的印象难度。五、结束语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探索的根本任务。今天,高考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显著增加,这对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教育考试工作者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遇到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高考难度置于更广阔的教育体系之中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加以审视,通过理论研究、命题实践和宣传引导,建立符合国情、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中国高考难度理论与质控体系。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和持续改进。只有树立共同的理念,才能塑造公正、客观和科学的高考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展示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参考文献

高考试题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总体评析

2024-02-20

高考试题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总体评析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中国考试 2024-02-20 16:15 北京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7期第1—7页。作者: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摘要:2023年高考全国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价值引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纵深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加强考教衔接,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关键词:高考试题;立德树人;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考教衔接2023年高考全国卷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在联系实际中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更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进一步加强考教衔接,对基础教育发挥良好导向作用。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增强命题的育人功能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1]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试题的深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各学科形成合力,服务全面育人、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题深度,强化价值引领高考命题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试题的广度和深度,强化思想浸润和政治引领,启发学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夯实成长成才的思想理论基础。语文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中的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文中强调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启发广大青少年汲取其中的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1题考查学生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原因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增强坚持“两个结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论述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地位和意义的把握水平,引导学生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掌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地理科试题摘选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材料,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理解与认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4题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求学生阐释与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科学内涵。(二)生动展现新时代伟大成就,增强“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蕴含着讲不完的中国故事、挖不尽的精神富矿,是激励学生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绝佳素材。高考命题精心选材和设计试题,采用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呈现方式,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的变化为背景,展现水体清澈、鱼跃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新局面。新课标卷第10题以我国化学工作者研发的Zn-V2O5电池为素材,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创新成果。新课标卷第17题以2023年5月成功发射的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为背景,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全国乙卷第16题以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为背景,显示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全国乙卷第35题以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为背景,展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3题讲述了泉州大规模胡萝卜出口基地由原先依靠进口种子到实现国产种子替代的故事,说明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理解,增进学生对国家、对家乡未来发展的自信心。全国乙卷第1~3题展现了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小小打火机产业在区位条件并不突出的湖南邵东市诞生、成长、壮大的历程,考查产业链、产业竞争力、产业附加值、地区发展优势等知识,引领学生思考我国轻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试题选取把小产品做出大产业、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展现时代新貌。(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高考命题精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考试内容,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做贡献,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语文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21题巧置情境,假设学生受邀给小学生讲解成语,要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拟出讲解要点,引导学生注重对成语、典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弘扬。英语全国甲卷书面表达题设置的情境是学校举办以用英文讲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学生以一位中国历史人物为题写一篇短文投稿;全国乙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北京悠久的城市历史,揭示城市发展建设一定要尊重传统、保存好城市的珍贵遗产。新课标I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中华美食小笼包的美妙滋味与制作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我国五千年文明演进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如文科综合甲卷第47题以春秋时期孔子的“乐教”设置问题情境,展现“乐教”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独特功能,启发学生认识“乐教”对儒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3题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地域入手,思考该地域与中华文明内涵丰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相融合,启发学生由爱家、爱乡到爱国,争做中华文明的拥护者、传承者。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0题选择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在电视台热播、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现象为背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思考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思考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青年的责任担当,领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理,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7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龟甲、壁画等文物,考查文物及其修复材料中成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科学文化。全国甲卷第8题以中药藿香蓟的有效成分为素材,展现了我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题以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并广泛应用的生产生活经验(如提高作物产量、果实保存、种子贮藏等)为主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措施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使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科学与智慧。(四)加大体美劳教育融入力度,助力全面发展试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在引导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上持续发力。在试题素材选取方面,注重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力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题目情境设计上,注重结合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使之能有深入其中的感受与体验;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契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充足的思考与发挥空间,引导其领会体美劳教育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中学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4题以学生推铅球为背景,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4题以学生垫排球为情境,两道题均将物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2题展现运动时的生理变化以及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适应运动时的特殊生理需求,要求学生分析心跳加快、呼吸运动加快、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维持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思考各项生理变化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提升运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激发锻炼热情,强健体魄。英语全国乙卷完形填空题选取美国体操运动员在华人教练的培训下,经过刻苦努力最终获得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的语篇。新高考I卷完形填空题选取一名越野赛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受伤的运动员背至终点就医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体育与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意识,在体育锻炼中锤炼意志,涵养体育精神。语文试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润物无声地以美陶冶性情、滋养心灵,在美的熏陶中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如新课标Ⅱ卷的古代诗歌题以北宋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为阅读材料,该诗写诗人秋日傍晚乘舟归家所见,于景物描写中展现诗人的恬淡心情;第16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形象化理论话语的审美感受力,领悟古典诗词的隽永魅力。英语全国乙卷阅读部分选取一位摄影爱好者如何拍摄出高质量风景照片的语篇,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了向希望学习绘画的朋友提出一些建议的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美育人。语文全国甲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为现代作家巴金作品《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体裁是散文,题材则是劳动,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辛勤的创造,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他们心中。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2题以乙烯在植物果实成熟中的作用为背景设题,体现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突出了劳动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英语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阿比·哈拉米略和另一位老师在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带领学生养花种菜的经过及对学生饮食习惯和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语篇,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实践中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二、贯彻高考评价体系,注重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枢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3],2023年高考命题坚持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南,把高中人才培养要求和高校人才选拔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让学生的成才基础更厚实、发展潜能更宽广、实践能力更过硬、创新活力更充沛。(一)在增强基础性上下功夫,让成才基础更厚实高考命题在考查思路上注重深化基础,引导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对能够普适性解决学科问题的本原性方法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原理、内化方法、举一反三。数学试题突出基础性要求,如新课标Ⅰ卷第9题考查统计抽样中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考查学生对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样本中位数、样本极差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3题设置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情境,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掌握单摆的组装、使用条件和数据处理,注重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内容。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0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针对宏观物质的粒子在体系中的真实存在形态,综合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深入考查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题考查学生对人体适应性免疫及免疫细胞功能的理解,引导学生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辨析。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5题针对龙里豌豆尖的销售特点和市场特点设计问题,充分体现传统农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等多个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灵活运用。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河北省馆陶县禽蛋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历程和未来规划为背景,挖掘其中所涉及的基本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考查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二)在增强综合性上下功夫,让发展潜能更宽广高考命题充分体现综合性的考查要求,通过创设多条件、多知识点关联的复杂情境,突出考查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多角度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引导中学教学重视知识整合,重视在深层次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让学生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将其有机串联形成学科整体知识结构,进而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理科数学全国甲卷第21题巧妙地将三角函数与多项式函数结合,讨论函数之间的不等式问题,通过对函数性质的研究,全面考查导数及其应用这一重点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该题分步设问,逐步推进,层次分明,要求学生构造函数并利用导数得到单调性,进而分类讨论得到所证的不等式,综合考查化归与转化能力、分类讨论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7题以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为主题,综合考查凝胶色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常用技术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对其共性与差异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全国乙卷第36题将有机化学反应和新反应结合起来,将基础和创新融入试题,设问由浅入深,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新课标卷第26题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牛顿定律、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欧姆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物理概念和规律,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综合性。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2题是一道中外结合的试题,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不同方式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考量具体的时空环境,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读,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看到本质,综合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开展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三)在增强应用性上下功夫,让实践能力更过硬高考试题突出对应用性的考查,强调学以致用,通过创设自然真实的生活实践、学习探索等问题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学生有机整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思考解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科学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强实践能力。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9题要求合理平衡漏诊率和误诊率,制定检测标准,确定临界值。漏诊率和误诊率是医学检测标准的重要指标,是医学统计学中重点研究的问题。试题以疾病的检测为背景,既有现实意义,也能很好地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全国乙卷文、理科第17题取材于橡胶生产的实际情境,比较甲、乙两种工艺对橡胶产品伸缩率的处理效应,通过抽取样本,并运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对比,判断不同的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统计学的重要应用领域,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5题以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为背景,将真实的实验现象转换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过程的对比、分析、判断、决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人类利用运动性质探究粒子带电性质的研究方法。全国甲卷第12题以近年科学工作者开发的新型电池为背景,探讨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还原二氧化碳并提高多碳产物的生成率,考查基础电化学原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新课标卷第8题以可用作车船挡风玻璃的高透光率高分子材料为素材,展现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全国乙卷第28题以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的硫酸亚铁为素材,体现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用途。全国乙卷第37题以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为背景设题,考查学生微生物培养有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答题了解发酵过程、熟悉相关操作,学以致用。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9~11题通过比较分析两地间的气候差异,考查时差计算和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卷第35题围绕部分发达国家对于世界环境问题责任划分的热点话题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持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国家的真实意图。学生需要快速迁移所学的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认清发达国家鼓吹“共同责任论”,实质是在推卸其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只有建设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四)在增强创新性上下功夫,让创新活力更充沛2023年高考试题通过创设灵活新颖的情境、设置开放性问题等方式,突出对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探究创新,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创新性的考查要求。1. 注重增强试题开放性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城市的水鸟为情境设题,考查学生对生态学中种群密度、环境容纳量等核心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围绕食物指出需要调查的内容。食物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之一,题目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2题以梁启超对“民德”的观点为主题,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该题构建了多视角的问题任务,学生可以肯定或否定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对观点进行商榷补充,通过思考影响民族强盛的关键因素,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民德”作出客观评价。试题具有较强的思维力度,通过开放性的设置,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对论证结果进行反证、探索和创新,凸显思维的个性和潜力,对于启发学生独立探究和进行观点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新课标卷第39题是开放性试题,设计了分项评分量表,对作答仅提出了维度的要求。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材料对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有基本判断并能概括中国应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成就,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并不要求答出要点式的标准答案。这种评分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发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2.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数学新课标Ⅰ卷第22题以解析几何中的抛物线为背景,设置了一个边长可变的矩形在抛物线上滑动的情境,考虑滑动过程中矩形周长最小化的问题。答题需要一定的动态思维能力,需要大致想象滑动过程中矩形各个元素的变化情况,并找到变化中的不变量,在思考解答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转化问题,或者把问题进行等价转化,或者把问题化归为已经解决的情形。试题极具创新性,重视体现思维的过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选拔。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以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的推广与发展为主题,通过对该国发展灌溉农业的基本条件、必要性、限制因素、改进措施等进行全面分析,倡导用辩证的观点科学看待区域发展问题,在多因素交织并且动态变化的真实情境中考查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持续加强考教衔接,注重彰显高考积极导向作用2023年高考全国卷命题进一步加强考教衔接,以课程标准为基本遵循,承接高中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以深化基础性、突出思维品质为路径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和协同育人功能,引导高中转变育人方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助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一)衔接高中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1]。高考命题把引导教学作为核心功能,不断加强考教衔接,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高考全国卷全科新课标卷首次亮相,命题突出落实新课标要求,确保平稳衔接;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在考查内容的范围上,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同时突出主干内容考查,引导教学依标施教。在考查要求上,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对接,既不超出标准,又不降低要求。在考查理念上,承接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引导培育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推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理科综合全国新课标卷第11题以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的“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简单的电镀实验”和“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通过实验设计、现象观察,分析证据与结论关系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文科综合甲卷第25题以两汉间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的人口增长差异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将历史事物还原至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准确运用时空观念的能力,引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合理调控试题难度,契合学情教情考情2023年是实行疫情“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为摸清学情、教情、考情,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赴多省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三年疫情对教学秩序、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等的实际影响,科学设计试题试卷难度,强调不同层次试题合理配置,科学把控好难度梯度,努力实现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选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