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研究
EXAM SCIENTIFIC RESEARCHS
注重价值引领 助力全面育人

2024-06-07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06-07 11:43 天津6月7日上午,2024年天津普通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相关专家就语文试卷的特点与亮点,以及命题趋势进行了评析。专家表示,今年的语文试卷坚持以文化人,注重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考查核心素养,紧扣课标,依托教材,引导教学;创新试题情境,聚焦思维品质考查。试卷能够很好地促进语文课程教学,服务高校人才选拔。01以文化人,注重价值引领语文试卷基于学科特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特别是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启智增慧,助力考生立足当下,思考人生、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整篇试卷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文言文阅读的三则材料均选自《孔子家语》,分别从治国、为官、孝亲三个角度展现了儒家优秀的文化遗产。文学性阅读选取著名作家何其芳的《一个平常的故事》,讲述了作者心向光明,接受延安教育,转变为革命青年,决心将小我融入到时代洪流中去的故事。这可以启迪青年学子通过革命历史的镜像,积极思考自己的青春价值。作文试题中的“被定义”与“自定义”材料,贴近生活,思深意远。考生可以思索在纷繁的“被定义”中如何明辨是非,去芜存真,进而提升自我;也可以从“自定义”入手,发现自身价值,走好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的方式前进。专家指出:“作文题还可以启发考生从个人联想到群体、国家,展开更深层次的思索,如使命担荷、国家形象、中国道路等,从而融注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另外,语文试卷在材料选取上还注意引导考生在数字时代与时俱进,投身社会。如信息性阅读的两则材料都与劳动教育有关,分别摘自《劳动科技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混合式劳动教育: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新形态》,可以引导考生在劳动与科技日益相融,新质生产力飞跃发展的今天,重新审视我们的劳动方式,探索新时代的劳动价值、劳动精神等,为考生融入社会蓄力。02依托教材,实现能力转化语文试卷积极建立试题与教材之间的有机关联,认真落实“教学评”一致这一高考命题改革要求。如文言文字词题将选文中的文言字词与教材中的文言字词作了关联比较。除“就地取材”之外,试题尤为注重通过合理、巧妙的情境设计关联教材内容,实现知识的迁移转化。例如,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之一是从相关文本中“找出主要概念,用一段话或一个图表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第5题用一张图表将文本内容结构化,呈现概念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填写示意图空缺的内容。题目设计正是为了考查该单元的关键能力,这鲜明体现了试题以教材为“根”的特点。再如第20题设计的“学校文学社团拟编辑文学读本”的情境任务,是对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的转化运用。研习任务中提到汇集革命文化作品,“分工协作,编辑一本红色作品集”,“为作品集拟一个恰当的书名,确定合理的分类标准”。此外第22题,关于“二手生活”的辩论赛设计也与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任务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辩论赛,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高度相关。可以说,语文试卷与教材深度关联,很好地发挥了高考“指挥棒”对教学的导引作用,也是对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不能忽视语文实践活动与研习任务的重要提醒。 03创新情境,聚焦思维品质语文试卷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注重考查考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发展水平,并积极创新试题情境,让题目“活”起来。只有灵活的考核任务,才能更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更好地服务于人才选拔。例如第14题古诗阅读,素材为唐代温庭筠的七言律诗《送崔郎中赴幕》。试题设计了开放性情境任务,引入“以诗解诗”这一古代诗歌阅读方法,选用教材中出现的、考生熟悉的三句诗与尾联进行比较阅读。这三句诗都和尾联存在可比性,但是体现了三个思维层次。试题可以从诗歌的题材、情感、意象、修辞等角度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运用等能力,能充分反映考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试题的开放性答案,也能体现不同层次考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增加了题目的区分度。语文试卷的命制还注重突出问题意识,有效激发考生的思辨性思维。如第22题,创设的情境是关于“二手生活”的辩论赛,要求考生选择辩题的正方或反方,陈述理由。作文题目中的“被定义”与“自定义”材料,同样也是对考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加以考查。专家指出,这样的题目以情境为载体,可以引导考生明辨深思,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与认识问题;也能够引导语文教学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进一步减少教学中“套路化”“机械刷题”等不重视思维能力提升的现象。语文试卷的阅读量与往年持平,充分考虑考生心理,科学设计试卷的难度梯度。专家认为,今年的试卷进一步提升了卷面友好度,增加了考生现场答题的顺畅感,为考生展示应有的学业水平创造了条件。内容编辑 | 徐娟敏内容审核 | 徐冠兴 王松岭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高考命题和组考总体情况

2024-06-07

原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中国考试 2024-06-07 13:12 北京2024年高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进,坚持回归课标课堂、适配学情教情。各地考试部门精心组织,规范施考,努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全力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6月7号上午已经顺利开考。这里简要介绍今年高考命题和组考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关于命题工作  2024年高考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试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导向。高考命题扎实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其特点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三个“坚持”。第一,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今年高考命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充分发掘各学科的德育内涵。试题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夯实学生思想根基;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中蕴含的道义力量、信念力量嵌入学科内容,引导学生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和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强化引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五育并举,深入挖掘试题素材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坚持考教衔接,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发展素养。今年高考命题深入调研教情学情,加强与高中教育教学的衔接,积极推动教考评一体化,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和协同育人功能。在夯实知识基础方面,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设计命题内容,引导中学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聚焦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打牢发展的根基。在考查关键能力方面,通过优化考查内容、丰富题型考查功能等途径,注重考查支撑学生未来成长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能力,有效鉴别学生发展潜质;在突出素养导向方面,紧扣时代发展,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第三,坚持面向未来,服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高考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今年高考命题加强科学兴趣引导,通过展现国家科技发展成果、加强科学实验考查等方式,鼓励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引导他们崇尚科学,积极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加强思维品质考查,通过优化试卷结构,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深入思考,同时通过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拓展思维考查的空间,强化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考查,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增强试题的开放性设计,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破除唯一标准答案的束缚,在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二、关于组考工作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42万人。全国设7926个考点,35.9万个普通考场,2.2万个备用考场,安排监考员107万人。做好考试组织工作,确保高考安全平稳和公平公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教育考试战线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全力”。第一,强化安全体系,全力维护公平公正。首先全力确保试题试卷安全。在试卷命制、印刷、运送、保管、分发等各环节,严格实施一岗多控、人技联防。在试卷运转环节,实施全程无死角视频监控、轨迹跟踪,强化无缝链接;在试卷保管环节,全国保密室实现实时智能巡检全覆盖,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其次坚决打击考试舞弊。严密防范利用手机等进行高科技作弊,指导各地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格入场安检规范,深化“六位一体”防护网建设,升级智能安检门对违规物品的检出功能,积极推进高考考场实时智能巡查。最后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把诚信考试教育融入考生报名、考试全过程,通过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宣传典型案例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考生诚信考试。 第二,深化协同配合,全力加强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国家教育统一考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优势,切实强化统筹协调,一体部署、分兵把守、协同作战。会同公安、网信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作弊专项行动,会同工信部门加强考点周边电磁环境治理,重点打击利用手机等无线电设备实施考试作弊的违法行为,会同宣传部门做好权威信息发布和相关政策解读。指导各地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涉高考行为的规范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违规培训、组织诈骗或作弊、扰乱考试招生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第三,坚持以生为本,全力做好考生服务。首先是开展高考护航行动。指导各地进一步优化考试服务,精心做好考生的出行、食宿、卫生防疫、噪音治理、人身安全等各方面的综合保障,着力营造安心、舒心、暖心的考试环境。其次是为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今年为11省(区、市)共15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此外,全国还为1.1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合理便利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四,完善预防举措,全力强化应急处突。首先是细化应急预案。梳理分析近年来的突发事件,针对今年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模拟演练,确保预案先行、临危不乱、有效应对。其次是强化应急值守。教育部及各地均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应急小组,24小时待命,确保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处置。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评析(附问卷调查)

2024-06-07

原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中国考试 2024-06-07 13:12 北京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切实将高考语文试卷打造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鼓励青少年立鸿鹄志,练真本事,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知识基础,提高思维品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一、坚持铸魂育人的思想定力  试题发挥以文育人的学科优势,引导青少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1.以党的创新理论培根固本 试题选取党的创新理论及对创新理论的深入阐释作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一节选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所蕴含的战略思维、所昭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选文部分文字扼要,层层深入,论辩犀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过《论持久战》,并以之为例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第5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启示,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 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学术论文《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明》。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命运共同体”是维护海上安全稳定、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具有从海洋层面构建合作共赢、和平安宁的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现实意义。选文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愿景和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三道试题分别考查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论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真切体会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2.以爱国主义精神育人润心 试题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 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当代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节选部分呈现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人陈千里、叶桃的鲜活形象。试题引导学生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奉献,为幸福生活奋斗。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围绕“探月”主题展开。材料不仅体现出“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更体现出我国科技工作者“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卓越实践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热情。 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德修身 试题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夯实文化自信。 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古代诗歌阅读选取宋代诗人叶梦得《雨后为山亭独卧》,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以时不我待的热情去建功立业。 4.以平等对话呵护青少年成长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人格逐渐定型的时期,认识和理解世界时往往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试题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呵护他们的成长。全国甲卷写作试题“真正的相遇”探讨青少年成长中要面对的“相处”“交流”“相遇”问题,关注他们成长中的困惑,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坦诚交流来处理矛盾、解决问题,树立理性的成长观。 全国甲卷写作试题“真正的相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二、激发科学探究的创新活力 试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考查学生探究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于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 1.弘扬追逐梦想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试题围绕我国古今科技成就选材和设题,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夯实知识基础,勇于探索未知世界。 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Ⅰ材料展现了中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鼓舞年轻人在科学追梦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新课标Ⅱ卷的写作试题“抵达未知之境”与上述材料关联。 全国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抵达未知之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全国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选自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的专著《故宫建筑细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古建筑领域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偷梁换柱”。试题选材饶有趣味,设问基于建筑领域中的真实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寻根究底的科学精神。 2.考查思辨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品质 试题增加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加大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力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明发现真正的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答案与问题”据此设题。 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答案与问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试题开放性较强,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学生可结合自己生活体验,深入思考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新课标Ⅰ卷文言文试题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中李陵请命抗击匈奴、战败后投降的一段,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是针对《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李陵事迹而作的一段议论。试题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而不拘于一隅之见。全国甲卷古诗文阅读题选取吕本中的《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为材料,其颔联“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中出现一个缺字,第14题C项就此设计:斥鷃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这有助于引导考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综合的和开放的学习方式 今年试题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阅读材料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二是试题答案体现出多角度的开放性。 全国甲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海上命运共同体”属于国际关系学科,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论持久战”相关材料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登月”素材兼具天体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属性。试题还涉及建筑、人文地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多学科语料,凸显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特质,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 多道试题给出开放性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新课标Ⅰ卷第9题要求学生分析作者是否做到了文中所说“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新课标Ⅰ卷第22题要求学生分析“恢复疲劳”的说法是否符合逻辑。参考答案都给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并特别说明,学生还可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得分。三、增强语文学科的实践动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高考语文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把握语言文字特点、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注重落实课程标准、衔接国家统编教材,引导一线教学注重语言实践活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 1.聚焦语言运用,回归语文学科本位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试题设计注重情境和应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也渗透于阅读试题之中。 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第21题,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患者—医生”的交际情境,考查特定语境下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并根据需求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新课标Ⅱ卷语言文字运用第22题,考查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分辨词语语义和情感上的细微差别的能力,体现了语言运用的实践本质。 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第4题考查设问和反问在文中的论证效果,全国甲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了学生对古代诗歌中炼字所取得的艺术效果的赏析能力,都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2.强化教考衔接,促进教学提质增效 强化教考衔接,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引导一线依标教学,用好教材,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 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摘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多篇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如《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试题呼应教材内容,落实课标要求的“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以及“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等。 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为回忆性散文,试题设置与此相关,可以视为对教材中多篇回忆性散文学习的融会贯通,亦可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新课标Ⅱ卷第20题考查词语的精细辨析,呼应统编教材“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等内容,与单元“学习资源”中的材料也有联系。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面对加强基础教育和拔尖人才选拔的新形势新任务,优选考核内容,优化呈现情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探索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当重任,留下青春无悔的奋斗足迹! 

黄俊兴: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遵循、实践策略和主体培植

2024-05-13

原创 黄俊兴 中国考试 2024-05-13 14:53 北京引用格式:黄俊兴. 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遵循、实践策略和主体培植[J]. 中国考试, 2024(5): 20-27.作 者黄俊兴,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员。摘 要: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时代新人选育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在命题实践中应注重落实五育并举与学科素养衔接统一、高中育人要求与高校选才需求衔接统一、服务选才与引导教学衔接统一,推动高考命题实现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和综合育人。为此,专业化考试机构要建立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的命题机制,命题工作者须明确从出题者到育人者的职业角色定位,从公务性和专业性两个维度强化身份认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素质,扎实做好高考命题工作。关键词:高考命题;立德树人;理念遵循;实践策略;主体培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赋予高考命题改革的根本任务,通过“选拔什么人”对“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做出时代回应,需要结合理论、政策、实践等多个层面统筹构建、协同实施。本文从实践维度出发,阐述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遵循、实践策略和主体培植,以期在提升理论认知的基础上,探索高考命题改革的可行路径。一、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遵循(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考内容改革是一项政策性、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顶层设计、科学的理论指导[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方向和道路[3],为回答好高考命题“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三个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其中蕴含的教育理论和工作方法,需要在推动高考命题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第一,深刻把握高考命题“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价值方向。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具有意识形态上鲜明的政治性,强调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高考命题实践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4]。体现在高考命题中,就是要坚持党对命题工作的全面领导,把讲政治贯穿高考命题工作全过程,确保试题意识形态正确导向,维护高考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是做好高考命题的根本保证。第二,深刻把握高考命题育人为本的人民立场。立场是决定观点、方法等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立足这一立场思考高考命题,就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价值归宿,充分发挥高考命题选拔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实现高考命题全员育人(面向每一位高考生)、全要素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过程育人(贯穿衔接学生成长全过程),通过试题彰显五育结合、协同效应的最大化,促进教育转向全面育人、综合育人。第三,深刻把握高考命题价值引领的使命要求。用党的创新理论培育时代新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考试标准、融入试题设计,是高考的重要历史使命[2]。高考命题要通过命题要求和试卷设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教育教学可运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考查要求,为命题人员提供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学科、进入考场、渗入试题的桥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凝心聚魂。(二)以时代新人选育为根本目标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全新育人范式的高度凝练与集中概括,创造性地回答了党在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问题[5]。从素质构成、精神风貌和使命作用三个维度全面立体地把握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6],对高考命题工作具有指导和引领意义。第一,从时代新人的素质构成来看,高考命题应突出素养立意,服务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时代新人所具有的素质,应结合新时代的实际人才需要加以把握。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等品质以及身心健康、劳动素质、审美素养等素质,都应该成为时代新人的素质构成内容。高考命题要坚持素养立意,通过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等考查内容,对时代新人的价值、素养、能力、知识要求进行全面描述和刻画[7],将真正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学生选拔出来,使高考成为有效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桥梁。第二,从时代新人的精神风貌来看,高考命题应强化使命意识,服务为党育人、为国选才。时代新人概念的提出,重点不在于强调素质构成的变化,而在于阐释人的精神风貌。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构成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8]。高考命题工作应全面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和时代新人成长需要,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考查,防止德育与智育的割裂以及唯考试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让具备正确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意志品质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第三,从时代新人的使命作用来看,高考命题应加强目标意识,服务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教育的成效在根本上也要见之于人的实践活动[9]。高考命题要聚焦于时代新人培育目标,探索德智体美劳在试题建构中的融合,切实发挥试题的育人价值,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引领学生感悟时代伟力,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向同行,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第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立德树人所立的德,不仅指道德认知、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还是一个人理想、信念和信仰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中国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思想旗帜,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既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德”的新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0]。这一融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为一体的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同时也确立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遵循和内在意蕴。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塑造的关键时期。相比于教育的其他环节,高考在价值引领方面有其特殊性,即它是关系到学生前途命运的高利害考试。对于参加者来说,必须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以争取考试竞争中的优势。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价值引导,稍有不慎就会适得其反[11]。高考命题要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自身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独特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试题中,通过试题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树牢人生信仰、涵养人民情怀、加强人格修养、夯实人文素养。第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高考命题围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重大问题,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将其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以试题考查内容与形式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在兼顾学科特点、发挥育人特长的同时,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道德追求与价值共识转化为试题命制的价值内核,引导新时代青年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试题设计应以情境创设为依托,以情境载体串联命题考查的价值线、知识线和能力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与知识能力融为有机整体[1],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汲取志气底蕴,从而在情感态度上深化正确的道德认知,更加坚定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美德;在实践行动上强化良好的道德养成,更加自觉地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德的浸润与涵育中成长成才,最终成为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策略(一)落实五育并举与学科素养的衔接统一,推动实现全面育人试题作为考试内容的呈现形式,也是考试发挥德育功能的必要载体和必经之路[12]。特定的问题情境是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的载体,也是高考命题进行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情境载体在高考命题实践中的不断优化和加强,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内在要求和方向。试题命制应注重情境创设,体现考查内容的价值性、真实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第一,强化问题情境的价值立场。在命题过程中,各学科应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和前沿科技成果,选取能够展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优异成绩、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素材,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一方面,经过加工或抽象化的问题情境,要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规律,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创设融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建设成就的情境,引导学生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怀,坚定“四个自信”。第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高考试题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是多维度、多层次、多面向的,不仅要评价学生对学科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评价他们在真实、生活化的情境中面对具体任务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情境创设应科学设计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课程教学的拟真化情境,强化与复杂世界的紧密耦合[13],从复杂多样的生产生活实际中抽取素材信息,再现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实现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之间的互融互通,进而实现高考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需要注意的是,真实情境类试题要既能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以及运用学科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思考学科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使学科育人功能得以强化。第三,强化试题任务的育人导向。命题可设置多层次作答任务,一方面突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从多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作答任务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在引导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上下功夫。试题应注重契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提供充足的思考与发挥空间,引导其领会体美劳教育对个人成长成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全面发展。(二)落实高中育人要求与高校选才需求的衔接统一,推动实现过程育人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枢纽,高考命题发挥着检验高中育人成效与服务高校人才选拔的双重作用。高考命题中应体现“双高”衔接融合,以实施新高考的省份为例,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建立人才选拔需求与高中学情教情双向衔接机制,通过试题命制,将高中育人目标与高校人才需求相联系,解决人才选拔评价问题。第二,研制体现“双高”选才育人衔接的课程评价体系,组织高校命题专家和部分优秀高中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贯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研制自主命题各学科课程评价体系,制订科学的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确保其既能满足党和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又充分反映本省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在命题中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第三,科学命制助力高校人才选拔和高中落实“双减”政策的高考试题,一是不断优化各科试卷难度结构,合理安排难易试题的分值和题量,实现对不同水平考生的合理区分;二是注重对关键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突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三是突出对必备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增强高考与中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助力落实“双减”目标,发挥好高考在素质教育中的正向指挥棒作用。(三)落实服务选才与引导教学衔接统一,推动实现综合育人学评融合趋势下,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14],已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考试也是教学的一部分,是育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高考命题要通过考试内容改革,在服务选才的同时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引导重塑教育生态,确保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相统一。高考对基础教育教学的引导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动能和深厚的社会根基[7]。高考命题要加强试题与课程标准、国家审定教材的衔接,引导高中转变教学理念,认识依标教学的重要性,促进“教—学—评”一体化。通过高考命题改革,引导一线教学在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上,始终以是否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为判断标准。教育考试机构要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从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依据、命题原则和试卷特色等方面,对高考命题工作进行评价,深入做好试题评析,从试题立意、情境设置、设问和作答等角度,阐释命题思路、考查内容和解题方法等,进一步发挥高考引导教学的功能。中学教师应主动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等,把握命题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理解命题思路、领会命题意图、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质量和水平要求、改进教学过程和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三、培植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导向的高考命题队伍高水平的命题队伍是高考试题质量的重要保证,是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人才基础、智力支撑和关键主体[1]。高考命题队伍的培植过程是从明确角色定位、强化身份认同到提升能力素质的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过程,是从培植什么样的高考命题工作者到怎么样培植高考命题工作者的立体建构过程。(一)命题工作者职业角色定位:从出题者到育人者命题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指命题工作者在工作场景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包含行为、社会地位、角色期待等内容。按照社会学观点,角色表明了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与其对应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角色期待规范了角色行为,角色期待越明确具体,角色清晰度就越高,角色扮演者就越有章可循[15]。高考命题工作者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主体,试题质量是命题者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回答。因此,高考命题工作者具有独特的身份地位和工作职责,其工作内容承载着党和国家、考生和家长、社会公众及广大考生的期望。随着高考试题逐步由考试评价工具转变为全面育人载体,命题工作者的角色期待也从单纯的出题人转变为育人者。作为育人者,高考命题工作者除了担任考试项目和命题事务的管理者、学科命题方案及试题命制的负责者、命题管理及质量标准的实施者、命题安全保密的直接责任人等角色之外,还应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忠实拥护者、高考内容改革的一线参与者、立德树人的坚定践行者、科学选才的重要服务者、基础教育教学的正向引导者、学科融合育人的探索推动者等。因此,政治素质可靠、道德品行优良、命题价值导向正确应成为遴选高考命题人员的首要标准。教育考试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和建立与高考命题工作者角色定位相符的行为规范,包括政治行为、业务行为、职业道德、廉政行为、工作秩序、保密行为、语言行为等,对命题工作者严格依规管理。(二)命题工作者身份认同建构:“双重性、三阶段”的增强与交融身份是个体或群体的标志或独有品质,身份认同既包括对个体特质和属性的确定,也包括对个体和群体关系的认同;既包括自我认同,也包括外界认同。高考命题人员的身份呈现出公务与专业双重性并存的特点。公务性指高考的政治属性,要求命题职责的履行必须以服务考生和院校需求为旨归,以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实现为最大诉求。专业性指从事高考命题所需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公务性承载着身份的价值内涵和应然之义,专业性是公务性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二者互为支撑、互相补充,共同影响高考命题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命题工作者本人及外界对其身份的双重性需给予同样的关注和重视,身份认同才能准确形成,否则将出现自我身份认知偏差,从而影响高考命题的实际效果。命题工作者的身份认同建构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体在命题培训、实战锻炼和入闱动员的程序与仪式中觉知的自我身份;第二阶段是在命题闱点内外的工作生活中萌生的情感连接与感性归属;第三阶段是在更加深入的命题实践与集体交流研讨过程中,个体对命题工作群体的价值追求与群体共识的理性认同。身份二重性随着这三个阶段的递进逐步增强和交融。在此过程中,除命题工作者个人认识的深化、个体知识的增加、个人经历的发展等之外,团队信念、环境氛围、组织支持等也是影响其身份认同构建的显著因素。其中,团队信念指高考命题人员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价值牵引,怀有高质量完成命题任务的共同愿景;环境氛围指高考命题闱点内外对命题工作者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制度文化的建构与融洽和谐、沟通合作的人际关系营造;组织支持指高考命题工作组织者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调动命题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为命题工作开展和团队成长进步提供动力。以上三个目标的达成都应以高考命题组织文化的培育为抓手,凝练高考命题战线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追求,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凝聚精神力量、加强行业自律,在命题过程中强化对职业身份的双重认同,实现对高考育人共同价值的思想共识和行为自觉。此外,社会评价对高考命题工作者自我认同的影响不容忽视。高考命题作为指挥棒、风向标,对教学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必然产生直接影响;反之,学生、一线教师、教研人员及社会各方对高考试题的意见反馈,是命题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也是职业获得感的重要来源。一方面,社会应尊重命题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教学一线应重视高考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使高考的全面育人功能得以最大化发挥;另一方面,高考命题工作者应主动听取社会各方对工作有益的意见建议,在各方期待中进一步认清身份使命,坚定职业操守。(三)命题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同向发力高考命题是一场联动战,命题队伍的构建涉及多元主体,包括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命题人员派出单位等,共同构成责任明晰、协同运作的工作共同体。为有效提升命题工作者的职业胜任力,必须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既需要教育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从宏观层面整体规划、建章立制,也需要命题人员派出单位和考试机构在中观层面积极承担、有力推动,还需要命题人员从微观个体层面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身职业能力建设。一是在宏观层面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以及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考试招生工作,教育部出台了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和学科秘书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积极跟进,结合实际情况先后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办法。在具备政策支持的前提下,相关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做好高考命题人员育、选、管、用全链条的顶层设计,凝聚各方合力,完善细化命题工作激励措施和待遇保障制度,让奖惩办法有据可依,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督导检查,确保合适的、优秀的命题人员选得出、留得住。二是在中观层面建立健全组织选培机制。有关学校和单位应切实履行选派高考命题人员和落实待遇保障的职责,考试机构要精心设计和构建目标清晰、形式多样、内容具体的高考命题能力培训体系,为命题人员提供丰富优质的培训资源,并注意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厚植命题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三是在微观层面建立健全个体内在激励机制。命题工作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主发展作为角色完善和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多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成长,在命题管理、命题内容、命题质量、命题安全等方面根据时代要求和形势需要不断提高水平。首先,要不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最新发展,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做到深化于学、内化于心、转化于题,上承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之期待,下接本地教情学情考情实际。其次,要以互促共进、以老带新的方式实现命题工作人才梯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使命题工作者在高考命题实践中获得更多职业荣誉感与幸福感。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高考命题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通过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把考试测评技术和教育教学规律统一起来,把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发挥高考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走出一条以德引领、以智为基、体美劳强力呼应的考试内容改革之路[16]。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其实践探索的长期性与艰巨性。面对教育政策制定者、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高考命题内涵理解和期待的差异,命题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实施路径,响应国家政策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核心关切,更好发挥高考命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功能。参考文献略。

刘振天:在开放中探寻完善教育评价学建设之路

2024-05-13

原创 刘振天 中国考试 2024-05-07 15:26 北京引用格式:刘振天. 在开放中探寻完善教育评价学建设之路[J]. 中国考试, 2024(5): 5-8.作 者刘振天,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配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实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修并发布了最新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以下简称《研究生专业简介及要求》)[1]。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知识体系更新演化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实际需要,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适当调整,首次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增设了教师教育学、教育评价学等二级学科专业。对教育学一级学科而言,新设置的二级学科不仅有利于优化教育学科的布局结构,还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备的教育学生态体系。对教育评价学学科而言,这堪称一件值得载入史册的大事,教育评价学自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结束了以往依附于其他学科、“寄人篱下”的被动局面。独立后的教育评价学科,首要的目标和任务是加快自身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进程,强化学科自立性、自主性,彰显学科独特性。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亟须厘清教育评价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上的定位,确定在学科专业建设等重大问题上的认识和实践路径。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阐述教育评价学的学科建设理路。一、构建教育评价学学科体系目标任务从学科设置角度讲,教育评价学可谓刚刚获得“出生证”,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所应该具备的要素实际上早已一应俱全。在我国,教育评价学科虽然年轻,但教育评价思想及其缘起却相当古老。早在2500多年前,先贤学者就已经注意到评价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孔子讲的“听其言观其行而后知其人”就涉及评价问题,其中既有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也提到了评价方法。孔子的学生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这可谓最早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此外,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之后盛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虽然都是文官考试制度,但与教育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并对当时及之后的教育实践、教育评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大约150年以前,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普及教育不断加速推进,教育评价随之获得生机,学业测验、智商测量、标准化考试等兴盛一时,同时也促进了教育评价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泰勒(Ralph W. Tyler)、博比特(John Franklin Bobbit)、喀龙巴赫(L. Cronbach)、斯塔弗尔比姆(D. L. Stofflebeam)、古贝(E. G. Guba)等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西方教育评价学基本成形并先后发展出四代评价理论,提出目标评价、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2]。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教育评价学科在西方早已形成一整套科学体系,并对我国教育评价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目前,我国不仅有多种版本的理论层面的教育评价学著作,更有分类意义上的各种专业领域的教育评价学,如学前教育评价学、基础教育评价学、高等教育评价学、职业教育评价学、特殊教育评价学、民办教育评价学、教育评价政策学、教育评价方法学等,不一而足。当下,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认真深入细致地挖掘和梳理中外古今有关教育评价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学体系与教育评价学理论体系。二、确定教育评价学学科性质和目标定位学科性质主要涉及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问题。在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文史哲属于基础学科,经管法教等属于应用学科,前者为后者提供基本理论、立场、观点与方法,后者为前者提供实践资源。然而,归属于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分类还取决于场域和坐标系。以教育学为例,相对于文史哲而言是应用学科,相对于教育学科自身而言又是基础学科。同样,教育评价学属于应用学科,但应用学科也有自身的理论基础或基本理论问题,没有理论基础的学科只能成为应用性的经验、知识与技术,不能称其为学科,也难以成为专业学科。教育评价学之所以被列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说明该学科已经具有理论基础,尽管这种理论可能还不是很成熟。发展学科理论,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自主学术体系或学理体系,是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问题在于不能抽象地为了理论而理论。在这一问题上,中外不同学科建设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例如,分析哲学把哲学看作人类的语言问题,提出凡是语言上说不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因此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哲学分析方法论完全抽离了哲学的现实主题和具体内容,将哲学问题语言化、符号化,企图通过语言和语法技术分析实现哲学科学化,结果却导致分析哲学走向了没落和衰亡[3]。类似情况在教育学领域有过之而无不及。众所周知,在学科体系的大家庭中,教育学的科学性相对羸弱,正因如此,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学科意识尤为敏感和强烈,建立一种能与其他学科平起平坐的、自主的教育学,一直是历代教育学人的奋斗目标。从200多年前的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开始,到实验教育学派,再到分析教育学和实证教育学,无不如此。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领域的学者们就对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如元教育学问题、学科逻辑起点问题、沿着起点展开理论体系建设等问题。教育学界也召开了若干次学科建设会议,发表了相当可观的文章与著述。这些研究都有助于强化学科自觉,推进学科的科学化发展。但综合来看,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仍不理想,进展较为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脱离教育现实空洞抽象地讨论教育学科学化的方法与技术,不可避免地走入了死胡同[4]。事实教育人们,现实问题是学科建设与理论发展的源头活水,学科理论建设绝对不能抛开现实问题空发议论。教育评价学也是如此,在教育评价学已经具有的良好基础上,只要扎根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学科之树必然枝繁叶茂。在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的目标指引下,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要改革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特别是要破除“五唯”评价的顽瘴痼疾,这给教育评价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实践舞台。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被提升到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要求全方位精准施策。因此,教育学理论界应积极接受挑战,勇于面对实践困难,在改革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方案,教育评价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自然水到渠成。三、教育评价学的专业建设问题学科既是按照确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形成的既定知识体系,也是为了形成这种体系而进行知识生产(研究)与再生产(人才培养)的组织制度及其活动方式。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也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学科的目标任务。其中,学科知识体系可以为学科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提供内容、方法和技术,学科知识生产、再生产也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更新学科内容、方法及技术体系。因此,学科专业建设涉及学科的研究方向、队伍建设、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学、资源配置、评价方式、交流合作、社会服务、成果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就教育评价学学科而言,虽然在正式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建制之前就已经存在,但主要是依附于其他学科并作为其他学科内部的特定研究方向和领域,或者是依附于某个专业并作为该专业的评价学课程。当然,在其他学科或专业领域,教育评价学也可能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例如,近些年的教育评价、教育质量监测、教学评估、专业认证、教学督导等方向,既是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也是高校学生学位论文的热点选题。按照国家学科专业目录管理规定,当教育评价学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时,可以在二级学科内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还可以将教育评价学科作为主要依托,建立独立的研究机构(院、所)开展研究、教学、服务及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此时,学科建设不再是未独立时那么简单。例如,在招收教育评价学研究生时,应提前考虑为研究生开设哪些核心课程、主干课程?如何配备学科师资,教育评价学师资来源如何解决?独立后教育评价研究确定几个研究方向较为科学合理?此外,各门课程的内容、学时、顺序、相互关系、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管理等问题也应尽快研究解决,及早形成相对完整的方案。教育评价涉及面非常广泛:纵向上包括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评价,如学前教育评价、基础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价、继续教育评价;横向上包括学校教育评价、社会教育评价、家庭教育评价、区域教育评价,还包括普通教育评价、成人教育评价、职业教育评价等;评价主体包括政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对象包括德育评价、智育评价、体育评价、美育评价、劳动教育评价等;评价方式方法包括宏观评价、微观评价,或整体评价、专项评价,或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或结果评价、过程评价,或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综上可知,教育评价包罗万象,存在于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因此,教育评价学的专业建设应该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内容,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在专业建设方面,教育评价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多学科性质,因此,必须持有开放的心态和姿态,充分发挥相关学科优势,尤其是发挥教育学领域内其他学科的优势,同时还应兼收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评价学、计量学、信息科学、文献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不断丰富教育评价学自身。在队伍建设方面,应本着五湖四海皆为我用原则,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建立多学科学者队伍、理论与实践结合队伍,把理论工作者、管理者、一线教师、行业专家等紧密结合起来,不能自我封闭、自视清高,也不能追求过去那种纯粹学科的发展道路。当代科学发展早已突破学科自守阶段,知识生产已经由传统的学科内部单纯模式向跨学科、交叉学科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向无边界超学科知识生产方向发展。因此,无论是对知识创新还是人才培养创新,这条道路都是必经之途。基于此,教育评价学学科专业建设,宜采取由外向内、由上到下、由宏观到微观的外延式发展路径,经过若干年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适当收缩边界,实现内涵式发展。总之,教育评价学是在因应教育评价改革呼声中兴建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政府、社会和学校对之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和要求,教育评价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重要任务中,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锐意改革、打破惯例,尤其应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之路,并为其他学科评价和教育评价改革提供知识和方案。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