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研究
EXAM SCIENTIFIC RESEARCHS
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总体评析

2024-02-22

高考试题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总体评析原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中国考试 2024-02-20 16:15 北京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7期第1—7页。作者: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摘要:2023年高考全国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价值引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纵深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加强考教衔接,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关键词:高考试题;立德树人;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考教衔接2023年高考全国卷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在联系实际中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更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进一步加强考教衔接,对基础教育发挥良好导向作用。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增强命题的育人功能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1]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试题的深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各学科形成合力,服务全面育人、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题深度,强化价值引领高考命题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试题的广度和深度,强化思想浸润和政治引领,启发学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夯实成长成才的思想理论基础。语文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中的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文中强调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启发广大青少年汲取其中的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1题考查学生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原因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增强坚持“两个结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论述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地位和意义的把握水平,引导学生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掌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地理科试题摘选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材料,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理解与认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4题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求学生阐释与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科学内涵。(二)生动展现新时代伟大成就,增强“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蕴含着讲不完的中国故事、挖不尽的精神富矿,是激励学生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绝佳素材。高考命题精心选材和设计试题,采用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呈现方式,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的变化为背景,展现水体清澈、鱼跃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新局面。新课标卷第10题以我国化学工作者研发的Zn-V2O5电池为素材,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创新成果。新课标卷第17题以2023年5月成功发射的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为背景,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全国乙卷第16题以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为背景,显示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全国乙卷第35题以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为背景,展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3题讲述了泉州大规模胡萝卜出口基地由原先依靠进口种子到实现国产种子替代的故事,说明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理解,增进学生对国家、对家乡未来发展的自信心。全国乙卷第1~3题展现了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小小打火机产业在区位条件并不突出的湖南邵东市诞生、成长、壮大的历程,考查产业链、产业竞争力、产业附加值、地区发展优势等知识,引领学生思考我国轻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试题选取把小产品做出大产业、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展现时代新貌。(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高考命题精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考试内容,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做贡献,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语文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21题巧置情境,假设学生受邀给小学生讲解成语,要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拟出讲解要点,引导学生注重对成语、典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弘扬。英语全国甲卷书面表达题设置的情境是学校举办以用英文讲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学生以一位中国历史人物为题写一篇短文投稿;全国乙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北京悠久的城市历史,揭示城市发展建设一定要尊重传统、保存好城市的珍贵遗产。新课标I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中华美食小笼包的美妙滋味与制作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我国五千年文明演进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如文科综合甲卷第47题以春秋时期孔子的“乐教”设置问题情境,展现“乐教”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独特功能,启发学生认识“乐教”对儒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3题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地域入手,思考该地域与中华文明内涵丰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相融合,启发学生由爱家、爱乡到爱国,争做中华文明的拥护者、传承者。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0题选择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在电视台热播、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现象为背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思考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思考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青年的责任担当,领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理,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7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龟甲、壁画等文物,考查文物及其修复材料中成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科学文化。全国甲卷第8题以中药藿香蓟的有效成分为素材,展现了我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题以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并广泛应用的生产生活经验(如提高作物产量、果实保存、种子贮藏等)为主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措施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使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科学与智慧。(四)加大体美劳教育融入力度,助力全面发展试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在引导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上持续发力。在试题素材选取方面,注重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力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题目情境设计上,注重结合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使之能有深入其中的感受与体验;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契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充足的思考与发挥空间,引导其领会体美劳教育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中学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4题以学生推铅球为背景,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4题以学生垫排球为情境,两道题均将物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2题展现运动时的生理变化以及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适应运动时的特殊生理需求,要求学生分析心跳加快、呼吸运动加快、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维持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思考各项生理变化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提升运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激发锻炼热情,强健体魄。英语全国乙卷完形填空题选取美国体操运动员在华人教练的培训下,经过刻苦努力最终获得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的语篇。新高考I卷完形填空题选取一名越野赛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受伤的运动员背至终点就医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体育与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意识,在体育锻炼中锤炼意志,涵养体育精神。语文试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润物无声地以美陶冶性情、滋养心灵,在美的熏陶中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如新课标Ⅱ卷的古代诗歌题以北宋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为阅读材料,该诗写诗人秋日傍晚乘舟归家所见,于景物描写中展现诗人的恬淡心情;第16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形象化理论话语的审美感受力,领悟古典诗词的隽永魅力。英语全国乙卷阅读部分选取一位摄影爱好者如何拍摄出高质量风景照片的语篇,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了向希望学习绘画的朋友提出一些建议的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美育人。语文全国甲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为现代作家巴金作品《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体裁是散文,题材则是劳动,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辛勤的创造,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他们心中。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2题以乙烯在植物果实成熟中的作用为背景设题,体现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突出了劳动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英语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阿比·哈拉米略和另一位老师在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带领学生养花种菜的经过及对学生饮食习惯和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语篇,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实践中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二、贯彻高考评价体系,注重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枢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3],2023年高考命题坚持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南,把高中人才培养要求和高校人才选拔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让学生的成才基础更厚实、发展潜能更宽广、实践能力更过硬、创新活力更充沛。(一)在增强基础性上下功夫,让成才基础更厚实高考命题在考查思路上注重深化基础,引导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对能够普适性解决学科问题的本原性方法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原理、内化方法、举一反三。数学试题突出基础性要求,如新课标Ⅰ卷第9题考查统计抽样中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考查学生对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样本中位数、样本极差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3题设置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情境,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掌握单摆的组装、使用条件和数据处理,注重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内容。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0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针对宏观物质的粒子在体系中的真实存在形态,综合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深入考查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题考查学生对人体适应性免疫及免疫细胞功能的理解,引导学生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辨析。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5题针对龙里豌豆尖的销售特点和市场特点设计问题,充分体现传统农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等多个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灵活运用。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河北省馆陶县禽蛋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历程和未来规划为背景,挖掘其中所涉及的基本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考查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二)在增强综合性上下功夫,让发展潜能更宽广高考命题充分体现综合性的考查要求,通过创设多条件、多知识点关联的复杂情境,突出考查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多角度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引导中学教学重视知识整合,重视在深层次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让学生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将其有机串联形成学科整体知识结构,进而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理科数学全国甲卷第21题巧妙地将三角函数与多项式函数结合,讨论函数之间的不等式问题,通过对函数性质的研究,全面考查导数及其应用这一重点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该题分步设问,逐步推进,层次分明,要求学生构造函数并利用导数得到单调性,进而分类讨论得到所证的不等式,综合考查化归与转化能力、分类讨论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7题以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为主题,综合考查凝胶色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常用技术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对其共性与差异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全国乙卷第36题将有机化学反应和新反应结合起来,将基础和创新融入试题,设问由浅入深,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新课标卷第26题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牛顿定律、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欧姆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物理概念和规律,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综合性。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2题是一道中外结合的试题,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不同方式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考量具体的时空环境,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读,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看到本质,综合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开展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三)在增强应用性上下功夫,让实践能力更过硬高考试题突出对应用性的考查,强调学以致用,通过创设自然真实的生活实践、学习探索等问题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学生有机整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思考解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科学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强实践能力。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9题要求合理平衡漏诊率和误诊率,制定检测标准,确定临界值。漏诊率和误诊率是医学检测标准的重要指标,是医学统计学中重点研究的问题。试题以疾病的检测为背景,既有现实意义,也能很好地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全国乙卷文、理科第17题取材于橡胶生产的实际情境,比较甲、乙两种工艺对橡胶产品伸缩率的处理效应,通过抽取样本,并运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对比,判断不同的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统计学的重要应用领域,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5题以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为背景,将真实的实验现象转换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过程的对比、分析、判断、决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人类利用运动性质探究粒子带电性质的研究方法。全国甲卷第12题以近年科学工作者开发的新型电池为背景,探讨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还原二氧化碳并提高多碳产物的生成率,考查基础电化学原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新课标卷第8题以可用作车船挡风玻璃的高透光率高分子材料为素材,展现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全国乙卷第28题以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的硫酸亚铁为素材,体现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用途。全国乙卷第37题以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为背景设题,考查学生微生物培养有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答题了解发酵过程、熟悉相关操作,学以致用。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9~11题通过比较分析两地间的气候差异,考查时差计算和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卷第35题围绕部分发达国家对于世界环境问题责任划分的热点话题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持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国家的真实意图。学生需要快速迁移所学的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认清发达国家鼓吹“共同责任论”,实质是在推卸其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只有建设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四)在增强创新性上下功夫,让创新活力更充沛2023年高考试题通过创设灵活新颖的情境、设置开放性问题等方式,突出对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探究创新,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创新性的考查要求。1. 注重增强试题开放性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城市的水鸟为情境设题,考查学生对生态学中种群密度、环境容纳量等核心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围绕食物指出需要调查的内容。食物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之一,题目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2题以梁启超对“民德”的观点为主题,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该题构建了多视角的问题任务,学生可以肯定或否定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对观点进行商榷补充,通过思考影响民族强盛的关键因素,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民德”作出客观评价。试题具有较强的思维力度,通过开放性的设置,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对论证结果进行反证、探索和创新,凸显思维的个性和潜力,对于启发学生独立探究和进行观点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新课标卷第39题是开放性试题,设计了分项评分量表,对作答仅提出了维度的要求。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材料对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有基本判断并能概括中国应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成就,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并不要求答出要点式的标准答案。这种评分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发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2.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数学新课标Ⅰ卷第22题以解析几何中的抛物线为背景,设置了一个边长可变的矩形在抛物线上滑动的情境,考虑滑动过程中矩形周长最小化的问题。答题需要一定的动态思维能力,需要大致想象滑动过程中矩形各个元素的变化情况,并找到变化中的不变量,在思考解答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转化问题,或者把问题进行等价转化,或者把问题化归为已经解决的情形。试题极具创新性,重视体现思维的过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选拔。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以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的推广与发展为主题,通过对该国发展灌溉农业的基本条件、必要性、限制因素、改进措施等进行全面分析,倡导用辩证的观点科学看待区域发展问题,在多因素交织并且动态变化的真实情境中考查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持续加强考教衔接,注重彰显高考积极导向作用2023年高考全国卷命题进一步加强考教衔接,以课程标准为基本遵循,承接高中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以深化基础性、突出思维品质为路径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和协同育人功能,引导高中转变育人方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助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一)衔接高中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1]。高考命题把引导教学作为核心功能,不断加强考教衔接,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高考全国卷全科新课标卷首次亮相,命题突出落实新课标要求,确保平稳衔接;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在考查内容的范围上,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同时突出主干内容考查,引导教学依标施教。在考查要求上,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对接,既不超出标准,又不降低要求。在考查理念上,承接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引导培育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推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理科综合全国新课标卷第11题以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的“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简单的电镀实验”和“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通过实验设计、现象观察,分析证据与结论关系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文科综合甲卷第25题以两汉间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的人口增长差异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将历史事物还原至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准确运用时空观念的能力,引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合理调控试题难度,契合学情教情考情2023年是实行疫情“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为摸清学情、教情、考情,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赴多省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三年疫情对教学秩序、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等的实际影响,科学设计试题试卷难度,强调不同层次试题合理配置,科学把控好难度梯度,努力实现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选拔功能。参考文献

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构建初探

2024-02-22

于涵: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构建初探原创 于涵 中国考试 2024-02-19 14:29 北京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4年第2期第1—10页。作 者:于涵,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摘 要:传统的高考难度认知停留在统计数据层面。在网络时代,高考难度被赋予情绪意义和社会意义。本研究探讨不同主体视角下高考难度问题的认知差异,构建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三维度的高考难度分析理论,分析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并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探究高考难度演进过程及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立足中国高考实际构建难度分析理论,有助于更全面地衡量高考难度,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科学选才、引导教学的有机统一,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关键词:高考;难度;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印象难度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制度,在选拔人才、影响基础教育和学生成长、决定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以及提升社会流动性、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高考难度是广大师生及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及公众形象产生着重要影响。2019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命题要符合相应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不同考试功能[1]。这些都对从制度设计上更全面地衡量高考难度提出了要求。传统上,人们对于高考难度的讨论常停留在统计数字层面,从一道题目是送分题还是压轴题,到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地区考试平均分的高低,其背后都是一个个具有统计学和测量学意义的数字。然而,进入网络时代,高考难度已不再局限于统计意义,还被更广大人群赋予情绪意义和社会意义。考生个体或群体对于考试难度的感受,在虚拟空间中被不特定的主体所感知,进而被放大,形成社会舆论,影响着更广泛的与高考相关或不相关群体的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往统计学意义上的高考难度指标,已经无法系统解释社会对高考难度的认知,更无法回应社会对高考难度的期望。在此情况下,亟须从多维视角重新界定和丰富高考难度的内涵与外延,探索构建一套内涵自洽、外延融贯的概念体系,从而更有力地阐释高考难度调控的机理,为建立高考难度综合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一、高考难度的认知差异及其研究的必要性在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考难度的认知更趋多元;在评价高考难度高低时,时常带有较强的个人感受色彩。这要求管理者从制度设计上更全面地衡量高考难度——不仅要深刻认识试题难度的客观性,还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以及社会对高考难度的普遍认知。(一)不同群体对高考难度的认知差异考生、教育教学从业者及各类考试相关群体是对高考难度产生不同认知的三类主体。以往对不同社会群体高考难度认知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横向比较不同省份的高考难度和纵向对比恢复高考以来不同年度的难度等方面[2-4]。广大考生受高考难度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关心难度问题。该群体能接触到高考试题,认为分数反映出对努力学习和备考的回报,希望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竞争激烈的录取环境中脱颖而出,进入理想的高校。考前,该群体通常会密切关注历年高考的难度及当年高考难度可能发生的变化,行为动机来自掌握与高考难度相匹配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考后,该群体主要关注高考难度对自身录取机会的影响。高中教育教学人员密切关注高考难度的变化和趋势,据此开展教学、辅导学生。该群体一般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及考生的答题情况来认识高考难度。他们关注高考难度,主要是出于评价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的目的,希望能够根据高考难度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挑战。高校招生人员关注高考难度变化,更多的是从对本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以及招选学生结构变化的角度出发。媒体和社会舆论普遍关注高考难度,并通过相关新闻报道、讨论和评论等表达对高考的关切。该群体关心高考难度,主要是从社会影响、公众舆论和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他们关注高考难度的变化,评估高考难度对社会公平和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对现行教育政策和制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其他社会群体往往不会主动关注高考试题本身,他们对高考难度的认识来自考生或媒体等在网络上传播的关于考生答题感受或高考录取情况的信息积累与印象集合。(二)相关研究对高考难度的认识差异高考难度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近些年,随着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教育研究领域对高考难度的认识角度趋向多元,对高考难度高低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角度和认识差异主要是从高考的不同功能出发,包括但不限于是否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是否有利于高中生健康成长、是否有利于不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有观点认为,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只有考试内容及难度具有一定挑战性,方能考查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陈志文提出,中高考试题应尽快打破水平化、简单化甚至固化的倾向,加强区分度[5]。但也有观点认为,高考难度大则弊大于利。“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毕业后成了普通劳动者,甚至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高考试题偏难,对中小学教育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降低高考试卷难度的时机已经成熟,甚至已经是迫在眉睫了。”[6]吕建强指出,高考难度大有很多弊端,降低高考难度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是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三是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7]。王书金也持类似观点,认为应大幅度降低高考难度,以此为突破口,让素质教育逐步取代应试教育[6]。郭丛斌等利用2007—2017年国内某精英大学的本科生源数据,以一本线作为高考难度的测度,使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高考难度对县级高中学生精英大学入学机会和入学机会集中程度的影响,发现高考难度降低会显著提高县级高中学生的精英大学入学机会,同时会降低少数高中对精英大学入学机会的垄断程度,使精英大学入学机会分布更加均衡[8]。(三)构建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的必要性高考难度对教育、社会乃至国家的影响是深层次、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来讲,高考难度影响国家选才的质量和公平,影响教育质量和发展方向,影响社会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影响教育强国建设乃至民族复兴伟业;从中观层面来讲,高考难度影响教育均衡发展,影响教育资源配置,影响教育教学模式,影响社会对教育的认知和期待;从微观层面来讲,高考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职业选择。无论是从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考试功能,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还是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切实重视高考难度问题都十分必要。为此,迫切需要构建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首先,高考难度问题是办人民满意高质量高考的必过之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9]。这就要求高考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高考质量的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教育正加快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必须建立与教育目标相匹配的高考难度分析理论,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心理感受,既反映出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客观评价,又兼顾学生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需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指导下,要让学生对高考有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和发展潜力;要让家长对高考有信心,努力和付出终有回报;要让社会对高考有信心,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公平分配;要让党和国家对高考有信心,确保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确保一批批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脱颖而出。其次,高考难度问题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环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考的选拔功能也从恢复初期的英才选拔转变为目前的大众升学、多元匹配,高考要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选拔服务。因此,一方面,高考必须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需要;另一方面,高考还要适应分类区分、多元匹配不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10]。高考难度过大,则会放大起点、差距和不平衡的影响;反之,难度太小,则无法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失去人才选拔的基本功能。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下,要发挥高考选拔的复杂功能,必须全面分析高考难度的影响因素和反馈机制。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目标,通过调整高考内容和难度,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最后,高考难度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高考理论体系的必解之题。国外大规模考试由于利害性不强、关注度不高、权威性不够,主要基于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对考试难度进行考前及考后的动态控制。我国高考则具有极高权威性、利害性和保密性——考前,不能按照大规模考试试卷生成流程开展试测和组卷,而只能在命题审题阶段,依靠专家的多轮专业操作,优化试题试卷难度,使其尽量达到要求;考后,大多以原始分报告成绩,不能对考生群体的分数结构(包括分数体现出的难度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因此,我国高考要进行难度分析与调控,并无现成的测量学理论可以套用,这本身就是中国独有的世界难题。当前,以经验为主的试卷难度控制和分析方法面临严峻挑战,已无法适应改革需求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这要求结合我国国情、教育环境、文化背景等探讨高考难度的认识维度,运用系统观念构建中国高考难度分析理论,以满足不同群体对高考难度的要求,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和促进社会公平。二、高考难度分析的三元结构要重新审视对高考难度的界定,就要从横向上关注社会各群体、教育各领域的感受和期待,从纵向上关注不同教育发展阶段对高考难度、区分度的需求。不同主体对高考难度的认知差异表明,可以将高考难度划分为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三个维度(图1),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高考难度分析框架(图2)。下面系统分析三个维度各自的内涵与影响因素。(一)测量难度及其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高考难度问题是从考试测量理论和命题实践的角度提出的。测量难度反映的是特定考生群体在高考试卷作答中的总体表现,也反映了试题试卷与相应考生群体学业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是引起难度讨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的因素,是高考难度的基本维度。在命题实践的不同阶段,测量难度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蓝图计划阶段表现为设计难度,试题命制阶段表现为预估难度,考后报告与分析阶段表现为实测难度,均可以通过得分率、合格率、难度值等方式呈现。在测量难度指标设定上,理想的考试命题要符合教育测量学的流程与要求。首先,在对特定考生群体进行全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作出整体难度设计和各科难度设计;其次,通过基于题库的选题组卷或新题命制来实现这一难度设计,通过高质量的难度预估及调控来校准实现的精度;最后,依据实考统计数据核验难度设计在各题各卷各科上的达成情况,并结合改革与试验的正面反馈和问题与教训的负面反馈,进行全流程数据分析,形成完整的难度分析报告。命制一道试题、一套试卷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设计过程中科学地把握、掌控各种边界,使测量难度既能够与考生群体的实际能力相匹配,又能够完美表达命题设计思想,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选拔要求。决定测量难度的三个要素分别是任务内容、任务完成者和任务设计。任务内容包括考试科目、考查内容、题型题量等。任务内容体现的难度是考试所固有的难度,又称绝对难度。一般地,数学难于语文,全覆盖考查难于抽样考查,解析几何难于初等代数,多选题、填空题难于单选题、判断题,等等。任务完成者(即考生群体)的学业水平不同,在完成同一任务时的表现就有差异,体现出考试难度的相对性。当考试的绝对难度高于考生水平时,考生就会感觉困难;这个差值越大,考生就越会感觉困难。反之亦然。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测量难度与考生群体水平相关,这就是经典测量理论中难度的样本依赖。任务设计体现为高考试卷的命制标准与命制水平。能否实现绝对难度和考生群体水平的匹配,取决于能否在对不同考生群体深度把握的基础上设置与之相适应的任务内容,也就是命制出更适切的高考试卷。事实上,这要求在统一命题与分别命题(既包括分区域、分省命题,也包括针对诸如普通高考、职教高考等不同类别的命题)的利弊权衡中作出现实选择。统一命题权威、可比,命题水平有保障,但“一张卷”难以兼顾不同考生群体(各区域、各省市、城乡间、各类别等)的差异,难以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考”。(二)感受难度及其影响因素感受难度是通过直接感知和观察获得的对高考难度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反应,基于个人切身体验,比较具体和个性化,是连接测量难度和印象难度的显性维度。学生、家长、教师等直接关系者最能体现考试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焦虑、期望等心理状态。分析高考感受难度,就是要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高考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成效的影响,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减少由于对高考难度的错误认知而导致的压力和焦虑过大等问题,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提升教师的价值感,提升家长的获得感。主观感受既受个人经验、情绪状态、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也受文化环境、外部信息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个人禀赋、学习能力、基础条件有差别,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个体对同一套试卷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学生基于自身条件,有信心面对考试内容,对高考难度的感受就会较为积极;反之,则会觉得比较困难。如果周边的同学普遍认为高考难度较大,学生受到影响,也会认为高考难度较大。如果家庭的升学期望很高,学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就会觉得高考难度较大。如果所在地区教育竞争激烈,学生也会普遍感到高考难度较高。考生家长是高考的直接关系者,也会产生有关高考难度的感受。家长群体对高考难度的感受主要来自子女,包括家长通过观察得到的子女的学习情况、准备程度和考后情绪。如果子女备考时间长、学习压力大、平时成绩低、考后情绪焦虑,家长就会产生高考难度大的感受。教师获得高考难度感受的方式是多样的。一是纵向比较。教师深入研究过去几年的高考试卷,与当年高考试卷作详细对比,分析考查内容、试题形式的变化和难度的调整,从而产生对当年高考难度的直观感受。二是教学反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应试训练和模拟考试结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从而产生对高考难度的期望。三是政策预估。教师关注政策变化和考试改革动向,预判改革对命题的影响,这也会影响教师对当年高考难度的直观感受。这些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教师对当年高考难度的整体感知。相比于学生和家长,教师对高考难度的感受更加全面,也更为深刻。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共同塑造考试直接关系者对当年高考难度的感受。感受难度更加主观化、个性化、即时化,因而对不同主体而言,感受难度往往会与考试的测量难度存在差异。(三)印象难度及其影响因素印象难度是基于对高考的认知、传闻、经验以及与其他考试的难度对比等形成的一种集体性认知,主要反映间接关系者对高考难度的理解、评价和期待。相比于感受难度,印象难度较为稳定持久,是构成高考难度的隐性维度。合理的印象难度能够从学习动力、信心、成就感等诸多方面整体赋能基础教育,减轻学生、家长及社会的焦虑,减轻不必要的内卷,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然而,一旦超出偏难阈值,印象难度就会对社会信心值、满意度和幸福感形成负反馈。因此,合理调控高考印象难度,有助于塑造社会对高考的正确认知和评价,有助于提升高考选才促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高考印象难度本质上是由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长期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社会认知。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一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高考一直被视为决定人生出路的重要考试。同时,社会重视学历和考试成绩,对学历和考试成绩抱有高度的期待。这种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会在公众心目中强化高考的印象难度。二是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机会公平。公众普遍认为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分配不够平衡,相对弱势群体的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发展压力受到更多关注,这投射在高考上也会无形中强化公众对高考印象难度的认知。三是教育发展和高考改革。随着教育发展和高考改革的推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必然面临渐进、持续的调整。每当要引入开放性更强、更具灵活性的题型,就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公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高考的难度是否增加了?这自然会提高高考的印象难度。当然,如果改革能减轻高考的竞争压力,如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支持,如果考试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实际应用,相关变化就能够对降低高考印象难度产生积极影响。综合来看,能够提高印象难度的影响因素明显多于能够降低印象难度的影响因素。同时,偏难印象更容易被感知、传播和累积,但过高的印象难度无论是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基础教育导向、家庭教育负担还是对于社会心理反应,均会形成持续的负反馈效应,这是当前考试工作者研究解决高考难度问题时要面对的首要问题。高考难度三维度的影响因素见图3。三、高考难度各维度之间的耦合关系从多元主体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梳理难度概念,建立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三位一体的高考难度概念框架,是以系统观念科学构建高考难度分析理论的基础,也是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分析高考难度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可以更全面地把握高考难度的实质,更清晰地认识高考发挥育人、选才、促学作用的机理。(一)考生主体视角下的决定机制与共振效应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印象难度三者紧密相关。从考生的视角来看,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不可分割的高考难度整体。一是三者之间存在决定机制。测量难度直接影响感受难度。一般情况下,如果试题试卷的绝对难度较高,考生就会感受到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进而产生较高的感受难度,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呈正相关。例如,就理科科目而言,其客观性较强,假如考生能力达不到甚至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则相关考试的测量难度与感受难度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是,不同的科目、考试要求和题型,不同的任务复杂性、挑战性,不同的情境熟悉度,也会使得不同学生群体对高考难度的感受有所不同。例如,一些文科科目主观性较强,不管是否理解试题,也不管能否解决问题,考生均能有话可说,此时就可能出现测量难度与感受难度不一致的情况。总的来说,感受难度是对测量难度的传导与放大。感受难度在时间、空间(特别是网络空间)上累积,会形成印象难度的变化。因此,印象难度也可以理解为感受难度在外圈群体中的积分。二是三者之间存在共振效应。考生即时的感受难度和所处环境内的印象难度也可能对最终测定的测量难度产生共振式影响。若考生在考试中产生的感受难度或所处环境内的印象难度较高,其对试卷的评价就会偏向较困难的方向,就可能增加其抵触情绪和压力,进而影响其临场发挥;相反,若考生在考试中产生的感受难度或所处环境内的印象难度较低,其对试卷的评价就会偏向较容易的方向,就会促使其更加积极、自信地面对考试,有利于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二)大众视野下的偏差放大机制与纠偏机制高考难度是以测量难度为基础,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并共同制约测量难度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的体系,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一是三者之间存在偏差放大机制。感受难度与设计难度之间的差值,特别是偏难负差,会通过网络放大和累积。“我们总是在亲眼观察世界之前就被预先告知世界是个什么模样;我们总是先对某一事件进行想象,然后再去切实地经历它。”[11]当刻板印象形成后,强化和放大更易发生。正因为如此,每年高考季偏难方向的影响更易发生、更易累积,以致印象难度提高易、降低难。二是三者之间存在纠偏机制,包括主动引导和考后回归两种纠偏。主动的难度预期引导对修正感受难度与设计难度的偏差会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如考前发布难度保持稳定的信息,强调难度与考情学情相适应等。此外,感受难度主要体现于面对高考时的困难和压力,印象难度则体现出对高考成绩的评价和回顾——学生在面对高考时感受到较大困难,而在获得实考成绩后,通过比较,他们向社会释放和传播的印象难度也会回调。(三)考试机构视域下的校准机制和赋能机制测量难度、感受难度和印象难度都是动态变化的。考试工作者要充分重视高考难度的校准机制和赋能机制,合理控制高考难度。一是校准机制,包括循环校准和迭代校准。循环校准指的是在测量难度概念内设计难度、预估难度、实测难度之间的校准,根据实测结果和反馈,与命题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分析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可能的改进措施,对设计和预估的难度进行校准和调整,以降低对经验的依赖。重复设计难度、预估难度和实测难度的循环校准,有助于不断优化测量任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迭代校准指的是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之间的校准,综合统计数据和主观感受调查结果,分析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的匹配度,对不匹配的方面或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下一轮高考中,再次评估测量难度和感受难度的匹配度,验证任务调整的效果。这种迭代校准需要多方参与和反馈,要依靠大量的实践数据和专家评估,可使任务难度与个体感受更加匹配,也可从中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任务难度信息,为考试命题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二是赋能机制。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感受难度和当下的印象难度,可以更好地帮助识别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如果学生感受到较高的难度和负面的印象,可以向他们提供额外信息和任务支持,有针对性地调整难度设计策略,以避免产生显著高于设计难度、预估难度的感受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挑战。其次,应积极引导社会对高考的评价,避免产生超出偏难阈值的印象难度,提升高考的正面形象,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为考生、教师、家庭、基础教育及社会赋能。最后,通过应用教育测量技术和主观感受评价相结合的新模式,改革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合理设置难度,助推高中新课程改革,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更好地评价学生应对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确定性的能力素养。四、高考难度分析理论视角下的高考演进过程及问题分析(一)演进过程难度是考试的天然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的历史也是难度设计的历史。在教育测量学建立以前,考试不可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考试难度必然受到主观因素的牵制;即便是在教育测量学建立之后,在一定范围内,难度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12]。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难度被普遍认为是评价教育质量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对高考难度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恢复高考后的10余年间,全国高校招生录取比例较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的引进,有关研究人员和教育考试部门开始利用测量理论分析试题试卷的难度[13-14]。由于这一时期高考考生在同龄人中占比较小,上大学并非主要发展途径,感受难度并不为社会所重视,印象难度亦尚未形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考探索推行标准化考试。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高考更注重能力考查,增加了一些挑战性问题,以选拔出更有潜力的学生,测量难度略有提升。其次,参加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学习水平差异较大,高考偏难的感受迅速形成。最后,对高考难度的讨论开始跳出试题对当届考生的影响,更多地关注对教育长远发展的影响,较难的高考印象逐渐形成。1999年,高校大扩招启动,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加速迈进。高校招生开始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模式,教育考试改革旨在全面评价学生,减轻高考压力。测量难度有所降低,参加高考的学生逐年增加,社会对高考难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致使高考难度极易被个别科目偶尔的感受难度波动所引爆,印象难度持续增大。当前,公众对高考难度的关注有增无减,测量难度的调整与社会反馈不相匹配,考试分数的提升与考生家长的感受不相匹配,考查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同公众的印象不相匹配。高考难度各维度的总体情况是印象难度大于稳定的感受难度,而反映出的感受难度又往往大于测量难度。印象难度、感受难度与测量难度的负向偏差仍在随着每年高考举办不断累积,只有程度大小的区别。(二)问题分析与建议高考难度在偏难方向上超出阈值,导致考生不满、人民群众不解、教育本身不认可,考试功能难以发挥。对命题而言,主要是因为对高考难度的认识不够清晰,包括难度设计目标、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检验方法等,主要表现为:1)难度控制观念较为陈旧,对高考难度不重视、不正视、不愿动、不敢动;2)难度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存在习惯闭门造车、习惯按部就班、习惯因循守旧、习惯单打独斗等问题;3)命题制度有欠缺,难度控制流程不够严密;4)难度控制能力有短板,相关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等。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高考难度分析理论可以解释不同群体对高考难度的认识。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更是一个高考内容改革及命题评价的分析框架,可以用于指导高考命题的难度控制工作。考试工作者要深刻把握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15],基于大规模高利害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指导命题工作实践,不断优化试卷难度结构和试题设计,形成科学的高考难度质控体系。一是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构建试题试卷测量难度的校准机制。难度的校准机制应包括如下三个环节:1)在每年高考命题前,全面分析当年报考人数、录取比例等方面的变化,深入开展教情学情考情调研,全面了解当年学生与往年学生的水平差异,应用大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确定高考试题试卷的设计难度;2)在命题过程中,以设计难度为目标,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等方面与往年试题进行分析对比,不断优化试题,形成试题试卷的预估难度;3)在考试结束之后,及时统计实测难度,将设计难度、预估难度与实测难度进行分析对比,校准预估难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测量难度调控与校准机制。二是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指导试题命制,优化感受难度,提升测量难度与感受难度的一致性,赋能基础教育。在保证区分效果、不降低考查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试题的考查内容和设问角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答题体验。通过优化感受难度,一方面整体赋能基础教育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获得感;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内卷和超前超量学习的负担,减轻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焦虑,提升幸福感。三是应用高考难度分析理论引导各类主体科学认识高考的功能,不断改善高考的印象难度。首先,要持之以恒地合理控制测量难度,认真处理可能对印象难度造成不良倾向的各种因素,谨慎对待每次考试、每个学科、每套试卷、每道试题的测量难度,为优化感受难度做好基本功。其次,要针对印象难度形成的特点,畅通宣传舆论渠道,加强教育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更加精准释放高考内容改革信号,培养和提升不同群体的考试评价素养,让社会更加了解高考测量难度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引导社会对高考难度分析理论的认同,重塑高考的印象难度。五、结束语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探索的根本任务。今天,高考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显著增加,这对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教育考试工作者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遇到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高考难度置于更广阔的教育体系之中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加以审视,通过理论研究、命题实践和宣传引导,建立符合国情、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中国高考难度理论与质控体系。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和持续改进。只有树立共同的理念,才能塑造公正、客观和科学的高考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展示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参考文献

高考试题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总体评析

2024-02-20

高考试题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总体评析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中国考试 2024-02-20 16:15 北京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7期第1—7页。作者: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摘要:2023年高考全国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价值引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纵深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加强考教衔接,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关键词:高考试题;立德树人;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考教衔接2023年高考全国卷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在联系实际中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更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进一步加强考教衔接,对基础教育发挥良好导向作用。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增强命题的育人功能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1]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试题的深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各学科形成合力,服务全面育人、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题深度,强化价值引领高考命题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试题的广度和深度,强化思想浸润和政治引领,启发学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夯实成长成才的思想理论基础。语文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中的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文中强调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启发广大青少年汲取其中的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1题考查学生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原因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增强坚持“两个结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论述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地位和意义的把握水平,引导学生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掌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地理科试题摘选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材料,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理解与认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4题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求学生阐释与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科学内涵。(二)生动展现新时代伟大成就,增强“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蕴含着讲不完的中国故事、挖不尽的精神富矿,是激励学生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绝佳素材。高考命题精心选材和设计试题,采用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呈现方式,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的变化为背景,展现水体清澈、鱼跃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新局面。新课标卷第10题以我国化学工作者研发的Zn-V2O5电池为素材,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创新成果。新课标卷第17题以2023年5月成功发射的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为背景,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全国乙卷第16题以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为背景,显示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全国乙卷第35题以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为背景,展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3题讲述了泉州大规模胡萝卜出口基地由原先依靠进口种子到实现国产种子替代的故事,说明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理解,增进学生对国家、对家乡未来发展的自信心。全国乙卷第1~3题展现了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小小打火机产业在区位条件并不突出的湖南邵东市诞生、成长、壮大的历程,考查产业链、产业竞争力、产业附加值、地区发展优势等知识,引领学生思考我国轻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试题选取把小产品做出大产业、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展现时代新貌。(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高考命题精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考试内容,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做贡献,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语文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21题巧置情境,假设学生受邀给小学生讲解成语,要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拟出讲解要点,引导学生注重对成语、典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弘扬。英语全国甲卷书面表达题设置的情境是学校举办以用英文讲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学生以一位中国历史人物为题写一篇短文投稿;全国乙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北京悠久的城市历史,揭示城市发展建设一定要尊重传统、保存好城市的珍贵遗产。新课标I卷语法填空题语篇讲述中华美食小笼包的美妙滋味与制作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我国五千年文明演进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如文科综合甲卷第47题以春秋时期孔子的“乐教”设置问题情境,展现“乐教”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独特功能,启发学生认识“乐教”对儒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3题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地域入手,思考该地域与中华文明内涵丰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相融合,启发学生由爱家、爱乡到爱国,争做中华文明的拥护者、传承者。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0题选择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在电视台热播、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现象为背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思考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思考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青年的责任担当,领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理,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7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龟甲、壁画等文物,考查文物及其修复材料中成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科学文化。全国甲卷第8题以中药藿香蓟的有效成分为素材,展现了我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题以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并广泛应用的生产生活经验(如提高作物产量、果实保存、种子贮藏等)为主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措施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使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科学与智慧。(四)加大体美劳教育融入力度,助力全面发展试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在引导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上持续发力。在试题素材选取方面,注重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力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题目情境设计上,注重结合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使之能有深入其中的感受与体验;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契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充足的思考与发挥空间,引导其领会体美劳教育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中学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4题以学生推铅球为背景,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4题以学生垫排球为情境,两道题均将物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2题展现运动时的生理变化以及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适应运动时的特殊生理需求,要求学生分析心跳加快、呼吸运动加快、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维持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思考各项生理变化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提升运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激发锻炼热情,强健体魄。英语全国乙卷完形填空题选取美国体操运动员在华人教练的培训下,经过刻苦努力最终获得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的语篇。新高考I卷完形填空题选取一名越野赛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受伤的运动员背至终点就医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体育与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意识,在体育锻炼中锤炼意志,涵养体育精神。语文试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润物无声地以美陶冶性情、滋养心灵,在美的熏陶中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如新课标Ⅱ卷的古代诗歌题以北宋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为阅读材料,该诗写诗人秋日傍晚乘舟归家所见,于景物描写中展现诗人的恬淡心情;第16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形象化理论话语的审美感受力,领悟古典诗词的隽永魅力。英语全国乙卷阅读部分选取一位摄影爱好者如何拍摄出高质量风景照片的语篇,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了向希望学习绘画的朋友提出一些建议的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美育人。语文全国甲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为现代作家巴金作品《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体裁是散文,题材则是劳动,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辛勤的创造,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他们心中。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2题以乙烯在植物果实成熟中的作用为背景设题,体现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突出了劳动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英语新课标Ⅱ卷阅读部分选取阿比·哈拉米略和另一位老师在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带领学生养花种菜的经过及对学生饮食习惯和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语篇,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实践中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二、贯彻高考评价体系,注重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枢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3],2023年高考命题坚持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南,把高中人才培养要求和高校人才选拔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让学生的成才基础更厚实、发展潜能更宽广、实践能力更过硬、创新活力更充沛。(一)在增强基础性上下功夫,让成才基础更厚实高考命题在考查思路上注重深化基础,引导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对能够普适性解决学科问题的本原性方法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原理、内化方法、举一反三。数学试题突出基础性要求,如新课标Ⅰ卷第9题考查统计抽样中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考查学生对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样本中位数、样本极差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3题设置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情境,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掌握单摆的组装、使用条件和数据处理,注重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内容。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0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针对宏观物质的粒子在体系中的真实存在形态,综合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深入考查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3题考查学生对人体适应性免疫及免疫细胞功能的理解,引导学生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辨析。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5题针对龙里豌豆尖的销售特点和市场特点设计问题,充分体现传统农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等多个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灵活运用。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1~3题以河北省馆陶县禽蛋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历程和未来规划为背景,挖掘其中所涉及的基本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考查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二)在增强综合性上下功夫,让发展潜能更宽广高考命题充分体现综合性的考查要求,通过创设多条件、多知识点关联的复杂情境,突出考查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多角度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引导中学教学重视知识整合,重视在深层次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让学生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将其有机串联形成学科整体知识结构,进而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理科数学全国甲卷第21题巧妙地将三角函数与多项式函数结合,讨论函数之间的不等式问题,通过对函数性质的研究,全面考查导数及其应用这一重点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该题分步设问,逐步推进,层次分明,要求学生构造函数并利用导数得到单调性,进而分类讨论得到所证的不等式,综合考查化归与转化能力、分类讨论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7题以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为主题,综合考查凝胶色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常用技术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对其共性与差异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全国乙卷第36题将有机化学反应和新反应结合起来,将基础和创新融入试题,设问由浅入深,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新课标卷第26题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牛顿定律、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欧姆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物理概念和规律,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综合性。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42题是一道中外结合的试题,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不同方式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考量具体的时空环境,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读,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看到本质,综合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开展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三)在增强应用性上下功夫,让实践能力更过硬高考试题突出对应用性的考查,强调学以致用,通过创设自然真实的生活实践、学习探索等问题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学生有机整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思考解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科学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强实践能力。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9题要求合理平衡漏诊率和误诊率,制定检测标准,确定临界值。漏诊率和误诊率是医学检测标准的重要指标,是医学统计学中重点研究的问题。试题以疾病的检测为背景,既有现实意义,也能很好地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全国乙卷文、理科第17题取材于橡胶生产的实际情境,比较甲、乙两种工艺对橡胶产品伸缩率的处理效应,通过抽取样本,并运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对比,判断不同的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统计学的重要应用领域,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第25题以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为背景,将真实的实验现象转换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过程的对比、分析、判断、决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人类利用运动性质探究粒子带电性质的研究方法。全国甲卷第12题以近年科学工作者开发的新型电池为背景,探讨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还原二氧化碳并提高多碳产物的生成率,考查基础电化学原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新课标卷第8题以可用作车船挡风玻璃的高透光率高分子材料为素材,展现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全国乙卷第28题以可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制造磁性氧化铁、铁催化剂等的硫酸亚铁为素材,体现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用途。全国乙卷第37题以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为背景设题,考查学生微生物培养有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答题了解发酵过程、熟悉相关操作,学以致用。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9~11题通过比较分析两地间的气候差异,考查时差计算和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卷第35题围绕部分发达国家对于世界环境问题责任划分的热点话题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持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国家的真实意图。学生需要快速迁移所学的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认清发达国家鼓吹“共同责任论”,实质是在推卸其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只有建设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四)在增强创新性上下功夫,让创新活力更充沛2023年高考试题通过创设灵活新颖的情境、设置开放性问题等方式,突出对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探究创新,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创新性的考查要求。1. 注重增强试题开放性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城市的水鸟为情境设题,考查学生对生态学中种群密度、环境容纳量等核心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围绕食物指出需要调查的内容。食物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之一,题目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2题以梁启超对“民德”的观点为主题,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该题构建了多视角的问题任务,学生可以肯定或否定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对观点进行商榷补充,通过思考影响民族强盛的关键因素,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民德”作出客观评价。试题具有较强的思维力度,通过开放性的设置,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对论证结果进行反证、探索和创新,凸显思维的个性和潜力,对于启发学生独立探究和进行观点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新课标卷第39题是开放性试题,设计了分项评分量表,对作答仅提出了维度的要求。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材料对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有基本判断并能概括中国应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成就,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并不要求答出要点式的标准答案。这种评分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发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2.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数学新课标Ⅰ卷第22题以解析几何中的抛物线为背景,设置了一个边长可变的矩形在抛物线上滑动的情境,考虑滑动过程中矩形周长最小化的问题。答题需要一定的动态思维能力,需要大致想象滑动过程中矩形各个元素的变化情况,并找到变化中的不变量,在思考解答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转化问题,或者把问题进行等价转化,或者把问题化归为已经解决的情形。试题极具创新性,重视体现思维的过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选拔。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以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的推广与发展为主题,通过对该国发展灌溉农业的基本条件、必要性、限制因素、改进措施等进行全面分析,倡导用辩证的观点科学看待区域发展问题,在多因素交织并且动态变化的真实情境中考查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持续加强考教衔接,注重彰显高考积极导向作用2023年高考全国卷命题进一步加强考教衔接,以课程标准为基本遵循,承接高中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以深化基础性、突出思维品质为路径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和协同育人功能,引导高中转变育人方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助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一)衔接高中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1]。高考命题把引导教学作为核心功能,不断加强考教衔接,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高考全国卷全科新课标卷首次亮相,命题突出落实新课标要求,确保平稳衔接;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在考查内容的范围上,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同时突出主干内容考查,引导教学依标施教。在考查要求上,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对接,既不超出标准,又不降低要求。在考查理念上,承接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引导培育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推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理科综合全国新课标卷第11题以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的“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简单的电镀实验”和“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通过实验设计、现象观察,分析证据与结论关系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文科综合甲卷第25题以两汉间湘江流域和江浙一带的人口增长差异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将历史事物还原至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准确运用时空观念的能力,引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合理调控试题难度,契合学情教情考情2023年是实行疫情“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为摸清学情、教情、考情,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赴多省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三年疫情对教学秩序、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等的实际影响,科学设计试题试卷难度,强调不同层次试题合理配置,科学把控好难度梯度,努力实现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选拔功能。

【语文备考】2024九省联考卷 与2023新高考Ⅰ卷比较分析与最新题型模拟卷

2024-01-29

【语文备考】2024九省联考卷与2023新高考Ⅰ卷比较分析与最新题型模拟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2023新高考Ⅰ卷:单文本材料,文章《后真相时代》,科普文,共1716字。三客观选择题,前两个题选不正确一项,第三个题证明性选择项;两主观题(4分+6分)。总分19分。2024九省联考卷:跨学科双文本材料,文章《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史前文化的适应变迁》, 共1717字。四个客观选择题,第一题选不正确一项,第二题选正确一项,第三题证明性选择项,第四题图文转化式选择项(图表解读不恰当一项);一主观题(6分)。总分18分。变化:前三个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同2023年高考,第四个选择题增加了图文转换题型(体现了对逻辑思维的考查,这也启示题型可能微调,选择题可能增多,全卷共11个选择题,2023新高考8个选择题),主观题同2023年高考第5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2024高考备考思考:①重视关于跨学科融合方面的多材料文章。②重视图文转换题型在文本中的考查,重视客观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II2023新高考Ⅰ卷:文章陈村《给儿子》,当代散文化小说,1963字。两客观选择题,皆选不正确一项,两个主观题,第8题考查学生梳理概括信息的能力,第9题考查文学短评知识(写出短评思路)。总分16分。2024九省联考卷:文章范小青《牵手》,当代小说,1980字。两客观选择题,一个选正确一项,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一个选不正确一项,考查分析鉴赏艺术特色;两主观题,主观题重视基础,关联教材,一个考查细节描写,一个考查叙述角度。总分17分。变化:文本内容语言质朴,主题浅近,不难读懂。客观题选正确项、不正确项,考查回到2023年以前形式而2023年第二个题重视语言赏析;主观题主要考小说的艺术手法,而2023年第二个主观题为文学短评。2024高考备考思考:①选择1900-2000字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速度。②客观题重视读懂文本,重视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③主观题重视基础,重视关联教材的创新题。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3新高考Ⅰ卷:双文本材料,文章重视赏罚分明的法治传统文化,691字。断句为非选择题,第11题文化常识与实词双重考查,重视关联教材,第12题重视内容理解概括与翻译。2个客观选择题,两句翻译,1个主观题,强调内容理解,重视论点与论据。总分20分。2024九省联考卷:双文本材料,文章重视外交军事斗争的文章,依旧是军事话题,同2023年新高考2卷,635字。断句为非选择题,同2023年新高考卷,第11题文化常识与实词双重考查,重视关联教材,第12题重视内容理解概括与翻译。2个客观选择题,两句翻译,1个主观题,强调内容理解、重视因果逻辑的主观题。总分20分。比较:与2023年新高考卷基本没有什么变化。2024高考备考思考:①重视群文阅读,重视与教材关联的文本。②重视教材注释,重视句式、实词、虚词、文化常识等。③翻译难易适度,重视教材。(二)古代诗歌阅读2023新高考Ⅰ卷:林希逸《答友人论学》七言宋诗。一客观选择题,选不正确一项;一主观题,结合主旨理解名家言论。总分9分。2024九省联考卷:叶梦得《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宋词。一客观选择题,选不正确一项;一主观题,重视思想内容。总分9分。比较:主观题形式不同,2023年是加入名家言论,设置情境,九省联考是直接让学生分析思想情感,题干简明扼要,没有给学生设置太高难度。2024高考备考思考:①重视唐宋诗词,重视立德树人诗篇。②主观题重视基础,更要重视创新,情景创设下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三)名篇名句默写2023新高考Ⅰ卷:三题,总分6分。重视思想与审美,重视比较式情景、生活式情景、开放式情景。2024九省联考卷:三题,总分6分。重视思想与审美,重视比较式情景、生活式情景、开放式情景。比较:没有变化。2024高考备考思考:①课课过关,难字突破。②重视高效运用,迁移到作文中。③重视开放式情景,重视生活化情景。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2023新高考Ⅰ卷:科普段落,字数415字。两主观题,两处补写句子,10选3修改三处病句。总计10分。2014九省联考卷:荷花与传统文化段落,字数354字。一主观题,填写三处成语;两客观选择题,一客观选择题虚词“给”,一客观选择题句子衔接诗句。总计9分。比较:变化很大,与2023年新高考卷相比,多了2个选择题,多了插入句子题。2024高考备考思考:①变化巨大,9省联考仅为参考,不能习题训练固定化。②重视传统文化,重视语文素养。(二)语言文字运用II2023新高考Ⅰ卷: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字数414字。三主观题,一题赏析叠词,一题赏析标点符号(逗号),一题赏析“像……似的”句子表达。总分10分。2024九省联考卷:科普说明文,字数394字。两主观题,一题补写句子,一题用因果逻辑概括段落内容。总分11分。比较:变化很大,但是重视语句连贯题和分析概括题,多了简述题。2024高考备考思考:①重视科普说明文和文学类作品阅读训练。②重视赏析,词语、句子、标点符合,重视逻辑再加工。③重视补写句子,重视逻辑思维能力,也要重视图文转换。四、作文2023新高考Ⅰ卷:材料作文。以“故事的力量”为中心话题,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2024九省联考卷:(作文1)报考大学时选专业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你想选择哪个专业?为什么这个专业对你重要?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这是属于宏大主题的作文。牵涉到学生的生涯规划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思考。写作时要明确专业名称,进行概念阐释,然后把这一专业对于国家、社会、自我的意义写出来。(作文2)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这是属于二元思辨作文。礼尚往来,本是礼仪之邦的传统。“精挑细选”还是“直接送钱”成了大家的困扰。虽是小事,其实有着很深刻的二元思辨的意义。毕竟,不同的送礼对象,确实有着不同的诉求。(作文3)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Ⅰ提到自然带的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请以“交错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一个读写结合+材料+话题型作文。作文题看似简单,但“交错带”这个话题名词明显很陌生,写好这个作文有一定难度。“交错带”:环境波动→最先改变→整个变化。百年之大变局中,追梦的奋斗者如我辈青年,不也是社会大众的“交错带”吗?(作文4)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文化遗产”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具体方向包括以下三种。1.向读者介绍一项文化遗产。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其人文内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出。2.陈述某一项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在此基础上,谈一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3.通过讲述你与某种文化遗产的故事,来展示这项文化遗产的魅力。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选定一个方向”,不要面面俱到,否则作文分数不高。任务1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这是要求有散文化的抒情性的说明文;任务2 “陈述历史、现状,谈谈保护与传承”,规定了写作思路;任务3 “讲述你与某种文化遗产的故事”,就是明确要求写记叙文,和2023新高考卷“好的故事”类似。比较:与2023新高考卷作文相比,作文题目更贴近生活,表现出更明显的“反押题”倾向;出了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题目五彩纷呈,各有特色;作文材料仍然具有思辨色彩。2024高考备考思考:①不同类型(材料、话题、任务驱动、应用性等)的作文尽量都要训练与指导到位。②学生既要关注和积累关于宏大主题的现象与素材,又要关注当下的生活,特别是与考生关系紧密的生活。③重视学生的审题,重视思辨性是写作。附:2024年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考后仿真适应性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总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是全球最高技术标准的高铁线路,不仅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也为世界奉献出一大批璀璨的技术创新成果。京沪高铁穿越黄淮冲积平原和长江冲积平原的路段,沿线分布着大面积深厚软土层,相当于在“豆腐”上建高铁。因此京沪高铁的路基沉降控制采用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100年的寿命期限内,一般地段沉降要小于15毫米,相邻两个桥墩的沉降差异不得超过5毫米。为此,京沪高铁创造性地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用深入地下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一行行、一列列桥桩来规避沉降。京沪高铁还采用了独辟蹊径的创新技术,在无砟轨道铺设前,建设者采取了机械碾压等“人工沉降”措施,加快轨道下土层趋于紧密的速度,将国外高铁铺轨前三到四年的自然沉降周期缩短到18个月。在京沪高铁项目破解的众多技术难关中,CRH380A那酷似“火箭”的别致车头,绝对是亮点中的亮点。车速越高,行驶阻力越大,空气动力在阻力中所占的比重也越高。经过大批技术精英夜以继日地研究和改进,“火箭”车头不仅拥有全球最快的速度,阻力更比上一代车头降低了15.4%,且尾部升力几近于零,在技术上实现了全面的超越。测试数据显示,阻力下降后的CRH380A列车,以300公里时速运行时,旅客人均每百公里能耗仅3.64度电,相当于飞机的十分之一。接触网的送电能力是电气化高铁能够持续高速奔驰的关键因素。每段平均长度1.4至1.6公里的接触网导线,架设过程中水平精度误差允许在0.1毫米以下,而京沪高铁的实际精度达到了0.03至0.05毫米的世界领先水平,确保了列车时速300公里时受电的平顺性、连续性。接触网导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很高的导电率,被业界视为高铁牵引供电核心技术的“皇冠上的明珠”。向日本寻求技术引进被拒绝后,铁道部与科技部联合自主研发高强高导接触网导线。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调整改进,第一批合格的铜铬锆合金高强高导接触线、超高强度铜镁合金接触线终于从中国人手中诞生,综合性能全面超越国际上锡铜和镁铜接触导线,达到甚至超过国际领先水平的日本PHC接触导线。京沪高铁是中国轨道交通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铁跨进新纪元。(取材于涂露芳、孟为、王刘芳、刘宇鑫等人的文章)材料二:在高铁技术领域,中国已成为拥有世界先进的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的国家。一条条蜿蜒舒展的巨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高铁拓宽了产业发展的空间。向内看,高铁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众多行业都因高铁机遇发展壮大;向外看,高铁建设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业、相关技术研发等大量优质投资机会。高铁崛起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提质增效多有助力。高铁降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东西贯通、南北相连的“大动脉”畅通快捷,全面激发了资源要素流通的活力。西部资源向东部输送,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南北要素加速流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借高铁向内陆腹地延伸,有助于打破地理阻隔和利益藩篱、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联通国际国内市场,使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广阔的疆域、更高效的环境下自由流通。  高铁提升了节能减排的成效。高铁不仅便捷舒适、运载量大、效率可观,节能降耗的“武功”也十分高强:每百人公里能耗仅为每小时不到6000瓦,是大客车的二分之一,是飞机的六分之一。因为其只用电,不用燃油和燃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碳排放量很低,堪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贴地飞行”的高铁扩张了既有“经济圈”,重新定义着市场的“边界”。比如,京沪高铁建成后,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两大经济区联系更为紧密,两大经济区之间架起一座能源、资本和人员快速流动的通道,将两大经济圈连接起来,使这个巨型的“【甲】”经济带成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的“南北经济走廊”,很好地发挥了“城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符合经济发展之道。一根根铁轨缩短了城与城、“圈”与“圈”之间的距离,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还是构建“一带一路”,高铁往来穿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有专家预测,中国的高铁建设将推动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构建更为广阔、更有潜力、更具活力的“大”市场。(取材于《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材料三:“标准”一词对普通民众而言可能稍显“无感”,但提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3C认证”,多数人就不陌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认证标准是人们确认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定心丸”,指导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确立标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不变信条。事实上,正是由于英特尔确立了中央处理器(CPU)标准、微软把持了操作系统的标准、苹果主导了手机应用标准,这些巨头就牢牢掌握国际市场竞争和价值分配的话语权。而作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标准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美国商务部的研究表明,标准和合格评定影响了80%的世界贸易。“得标准者得天下。”这句话揭示了标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输出“中国标准”一直都被视为最高追求。从2012年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中国标准”的研制工作。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被极寒、雾霾、柳絮、风沙“淬炼”出的“中国标准”正逐渐超越“欧标”与“日标”。飞速发展的中国高铁已经跻身世界一流,不会坐而论道。曾有外国媒体这样报道,“包括高铁、核能等在内的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在迅速扩展世界市场,由此带来的是‘中国行业标准成为世界标准’”。2015年2月,中国高铁技术的首个国家标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正式施行,中国正致力于将此标准推广适用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俄罗斯等引进中国高铁的国家,未来包括伊朗、美国、委内瑞拉等全球30多个国家也有望采纳“中国标准”。(取材于卢泽华的《中国高铁标准正成为世界标准》)1.根据“材料一”,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缩短路基沉降周期说明中国高铁建设者具有创新能力B.文章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来阐释接触网的送电能力C.“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比喻,本体是指接触网导线D.文中列举了许多具体详实的数据,提高了内容可信度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京沪高铁达到全球最高技术标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基沉降控制采用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B.车头人均能耗全面超越高铁最低的限度C.接触网导线架设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D.接触导线综合性能达到或超过同类产品3.根据“材料三”下列各项对“道”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的部首是“辶”,部首共三画B.轨道:“道”,用的是本义,意思是道路C.发展之道:“道”意思同“大逆不道”的“道”D.坐而论道:“道”在文中指空话,大道理4.根据“材料三”,关于认证标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证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标尺B.确立标准的企业就能掌握国际市场的话语权C.中国企业把输出“中国标准”视为最高追求D.中国高铁标准已经被众多欧美国家广泛采用5.根据三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中国高铁标准能成为世界标准的依据有哪些?(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寻找一只眼赵一伟那只眼睛,单眼皮,细长,黑褐色瞳仁,丢失在1941年的一个黑夜里。没了它,没人再夸余从军英俊,没人再夸余从军神气。余从军叹气,我跟着落泪。更多的时候,我射出的是锐利的光芒,在寻找着。整整八十年了,我从没灰心过,我一定要替余从军把那只眼睛找回来。我,也是单眼皮,细长,黑褐色瞳仁,是余从军的右眼。“看报呢?啧啧,一只眼睛还那么好使!”我吓了一跳,隔壁病房的老刘不知啥时候踅进来。这个老刘,一扭脸就叫余从军独眼龙。我很生气。我一生气就乜他,没想到他笑得更欢了。“老余啊,不跟你开玩笑了,讲真的,你这眼咋就成了……”老刘假装正经地问。我看向别处,不想搭理他。“那你有几个娃呀?都干啥子哩?”说到娃娃,余从军咧着还剩两颗门牙的嘴笑了,我也亮光闪烁。“不是跟你讲过了嘛,我有五个男娃两个女娃。现在孙子重孙子曾孙子,乌泱泱一片。跟你谝谝俺那大孙子吧,啧啧,承包了几百亩的苹果园!”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余从军的大儿子来了,五官不是那么舒展。“爹,咱敢不敢承包北坡上的果园?”余从军心里一震,打盹的我一个灵醒,仔细瞅着大儿子。“怎么不敢承包?眼下政策这么好。”余从军说这话没有打咯噔,心脏还跟着紧蹦了几下。“这么大的摊子,我吃不准哩。一是咱没有经营经验,二是品种改良得换新树苗,再加上承包费、人工,得不少钱哩!”“经验是慢慢总结的,那个不怕。钱嘛,缺多少?凑凑借借,先紧要紧的解决!关键时候,我也是一个棒劳力!”余从军语气坚定,充满了鼓动性。“那我听爹的!”大儿子声音瓷实了。后来每一年的春天,汾川河的薄冰才刚刚融化,漫山的苹果花就一片雪白;秋天,粉红粉红的苹果,比娃娃的脸还要好看,整个南泥湾的空气里都是苹果的香甜。“俺大孙子大学一毕业,就回村接下了他爹的苹果园。年轻人头脑活络,搞起了什么电商平台,不出门,苹果就销到了全国。”余从军得意,我跟着眼珠赶紧往上翻。“大前年,南泥湾重整千亩稻田,是重孙子们倒腾的哩。老刘,春天里你去看看,那稻田,一眼望不到边,嫩绿的秧苗,跟画一样,秋风一吹,稻子一夜之间就金灿灿的。看也看不够,闻也闻不够!就像歌里唱的: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余从军唱着唱着,鼻子一酸,我立马涌出了泪花花。“老刘,这歌不但咱南泥湾人唱、咱延安人唱,全国老百姓都会唱哩!”“是哩!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来咱南泥湾,他们虽然南腔北调,但都会唱‘花篮里花儿香’。他们一群群,跟着小旗子,看南泥湾的风光,学习南泥湾的精神,品尝南泥湾的果子,吃南泥湾的饭饭。对了,现在果园不叫果园了,叫‘生态采摘园’;饭也改名儿了,叫‘风味’。”老刘终于搭上了话。“老伴要是能看到今天的景致就好了”,余从军的声音低了下去,“记得那年,我到她家。他爹说,穷得叮当响!她说,他是英雄!她爹说,他就一只眼,是个残废!她说,他是英雄!她把这四个字说得嘎嘣脆,高扬着下巴颏,脸扭向一边。”我的光芒随着余从军的语调变得柔和,柔和得如同初春的太阳。“那,你的眼睛……”老刘目光飘忽着又回到了眼睛上。“好吧,老刘,我今天就告诉你,我的眼睛是日本鬼子给炸的!”余从军攥了攥拳头,终于下决心要讲这个他不愿讲的故事了。“你们三连开进南泥湾垦荒,怎么又变成了打鬼子?”“我们是来垦荒,但也不能用嘴啃吧?别说耕牛、农具,连镢头都没几把。我们放火烧荒,用手翻石头,用刺刀砍灌木……繁重劳动,加上吃不饱饭、生病,九龙泉的新坟一天天在增加。这不是法儿啊。起先,我们用敌人打过来的炮弹片,造出了十几把工具,但那哪够啊。有人又给连长出主意:到山西偷日本鬼子的铁轨。说干就干,我们连夜组织了敢死队,渡过了黄河。但鬼子对铁轨看护很严,我们撬掉的铁轨还来不及运走,就被鬼子发现了,子弹密集地扫射过来,我只觉左眼一疼,一股热流顺脸爬了下来,用手一抹拉,一股子血腥味儿……我丢了一只眼算什么?那次行动好几个战士丢了命……”老刘怔怔地坐在那儿,再没发问。我则一下子穿越到了1941年的那个黑夜,看见了那只红色的、单眼皮、细长的眼睛。我终于找到了它。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单眼皮,细长,黑褐色瞳仁”反复出现,目的是突出余从军不再英俊,设下悬念,与结尾红色眼睛相呼应。B.因为余从军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所以失去一只眼睛后,他经常叹气流泪,甚至不愿提及自己失去这只眼睛的往事。C.文中着墨不多的老刘,对塑造余从军形象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其对余从军从蔑视到敬佩的态度转变,衬托了余从军的大度和英勇。D.本文情节大多以对话形式展开,使叙事紧凑明快,人物语言通俗浅白,“谝谝俺那大孙子”“都干啥子哩”很有陕北地域特色。7.关于文中儿子承包果园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插叙手法,补充交代了果园的由来,为后面大孙子继承果园搞电商平台做铺垫。B.余从军相信国家政策,坚定乐观地鼓励儿子承包果园,主要是因为自己力气大能干活。C.和后文南泥湾垦荒情节相呼应,形象再现了不同背景下的南泥湾风貌和南泥湾精神。D.引人深思,突出“南泥湾精神”的代际传承,彰显“南泥湾”精神的现实意义。8.说到娃娃,余从军和老刘开始了正式谈话。在他们二人正式的谈话过程中,“我”的一系列反应,也体现着余从军的心情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9.小说写的是余从军自1941年后整整八十年的人生故事,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叙述故事,而是用另一只眼“我”来讲述,这种讲述方式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节选自《孙子兵法·地形》)材料二:凡与敌战,三军必要得其地利,则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所谓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利胜之半也。此言既知彼又知己,但不得地利之助,则亦不全胜。法曰:“天时不如地利。”宋武帝讨南燕。慕容超召群臣议拒晋师。公孙五楼曰:“晋师劲果,所利在速战,初锋勇锐,不可击也。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可徐拣精兵二千骑,循海而南,绝其粮道;别遣段晖率诸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此上策也。各命守宰依险自固,较其资储之外,余悉焚荡,茭除粟苗,使敌来无所资,坚壁清野,以待其衅,中策也。纵贼入岘,出城迎战,下策也。”超曰:“京都富盛,户口众多,非可以一时入守。青苗布野,非可以猝茭。设使茭苗守城,以全性命,朕所不能。今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蹂之,必成擒也。”慕容镇曰:“若如圣旨,必须平原十里而军,军垒成,用马为便宜,出岘逆战而不胜,犹可退守。不宜纵敌人岘,自贻窘迫。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险,终屈于韩信;诸葛瞻不守剑阁之险,卒擒于邓艾。臣以天时不如地利也,阻守大岘,策之上也。”超又不从。而摄莒、梁父二戍,修城隍,拣士马,蓄锐以待之。其夏,晋师已次东莞,超遣其左军段晖等步骑五万,进据临朐。俄而,晋师渡岘,慕容超惧,率兵四万就段晖等于临朐,战败,超奔广固,数日而拔,燕地悉平。(节选自《百战奇略·地战》)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所谓知A敌之B可击C知吾D卒之可以E击F而不G知地利H胜之半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绝,断,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意思不同。B.山东,大岘山东面,与《鸿门宴》中“沛公居山东时”的“山东”意思相同。C.卒,终于,与《过秦论》“率疲弊之卒”中的“卒”意思不同。D.拔,攻克,攻取,与《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拔”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裕率军攻打南燕时,公孙五楼给出了先据守再两面夹击的上策和坚壁清野等待敌人破绽的中策,可惜都被慕容超拒绝。B.慕容超骄傲轻敌,他自以为是据有五州地盘的强国,即使敌人攻到平原地区,用精锐部队防卫也能胜利。C.慕容镇为了说服慕容超,把慕容超说的方法跟越出大岘山去迎战进行了对比,还引用历史上成安君和诸葛瞻的例子。D.慕容超放松了对晋军的警惕,一直看着他们进至东莞,越过大岘山,才真正重视起来,但不能抵挡晋军凌厉的攻势,一触即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2)臣以天时不如地利也,阻守大岘,策之上也。14.依据《孙子兵法·地形》的理论,慕容超失败在什么地方?请具体阐述。(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思越人  紫府东风放夜时①贺铸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15.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首句“放夜”点明时间,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可以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B.上片第二句写词人与佳人归来时的情景,这位佳人步态似莲,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C.上片三、四句通过“五更”和“十里”写曲终人散之后,借灯火阑珊暗示喧闹时间之长,点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D.下片前两句为虚写,写梦中炉香袅袅,处境孤凄,醒来后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16.本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民间纸牌是我国民间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手段。民间纸牌中的牌面符号,是南北不同文化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是儒家、道家思想观念在民间渗透和传播的途径,也是民间图形纹样造型特点的展示舞台。随着民间文化的不断流失,处于文化边缘、地位 ① 的民间纸牌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民间纸牌中的牌面符号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种载体,它记录着民间市井生活的文化喜好和观念。“麻雀纸牌”中的梁山好汉、“南通长牌”中的八仙、“川牌”中的骰子点数……牌面符号中的这些视觉信息,除了记录我国民间世俗生活的文化喜好外,还记载了我国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小小方寸,内容丰富。民间纸牌中的“牌面符号”是民间文化的缩影,是数百年来市井生活的精神写照,它蕴含着我国文化基因的宝贵成分,是我国平民大众审美趣味、文化喜好、世俗娱乐的历史结晶。小小一副纸牌,历经 ② ,能在诸般历史变迁中得以保存不至消亡,凭借的是它自身固有的文化生命力。在 ③ 、文化多元的今天,在倡导保护开发、传承传统文化,这些安静守候在市井角落的“民间纸牌”,值得每一个人去抢救、关注和发掘。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各句中“方寸”的含义,和原文中画框处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B.乱了方寸,以至于失了分寸。C.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D.方寸之间,深不见底啊。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古代关于雪的诗歌数不胜数,在古人眼里,         。一则,雪代表着圣洁,象征着一尘不染的灵魂。二则,雪是庄稼的“护身符”,不仅可杀死一些在表层越冬的害虫,而且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高,融化后能增加土壤的水分,供作物生长。三则,雪能吸收灰尘,净化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        ,能消炎、消肿、止痛、止痒。民间有用雪水治疗火烫伤、冻伤的单方。四则,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天然饮料,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将枝头新雪扫下煮沸沏茶。大雪时节,寒风瑟瑟,雪花飘飘,气温骤降,容易感冒。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易受寒邪的侵袭,          。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来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季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俗话说:“三九补二冬,来年无病痛。”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6分)22. 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杭州亚运会盛大开幕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观众却对教练员和运动员使用英语宣誓感到惊讶,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北京、东京奥运运动员全用自己的国家语言宣誓,怎么到了杭州亚运会就要讲英文了?在自己国家举办的运动会,虽说是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但现场的观众以中国人居多,宣誓应该用东道主自己的语言,这才显示国家的强大,也是对中文和中国人民的尊重。另一种观点认为,开幕式上运动员代表用英语宣誓,不过是按规则行事而已,亚运会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亚奥理事会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而且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之一,掌握英语也是人们在全球化时代中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   2.B   3.C    4.D    5.中国高铁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为世界奉献出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中国高铁拥有世界先进的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中国高铁标准经受了中国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的检验,正逐渐超越“欧标”与“日标”(以高铁、核能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在迅速扩展世界市场)。【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一的解说。B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是列数字。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对京沪高铁达到全球最高技术标准的表述。结合材料一分析,B项,结合文本内容“京沪高铁是中国轨道交通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铁跨进新纪元”可知,“全面超越高铁最低的限度”不当。故选B。3.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C项,立足材料三,“发展之道”的“道”是规律认识。“大逆不道”的“道”指封建道德,“不道”指违反封建道德。故选C。4.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D项,结合文本内容“中国正致力于将此标准推广适用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俄罗斯等引进中国高铁的国家,未来包括伊朗、美国、委内瑞拉等全球30多个国家也有望采纳‘中国标准’”可知,“已经”不当。未然变成了已然。故选D。5.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概括。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概括中国高铁标准能成为世界标准的依据,主要围绕“中国高铁标准”的长处分析,中国高铁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为世界奉献出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拥有世界先进的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中国高铁标准经受了中国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的检验。6.D    7.B    8.①说到娃娃,“我”“亮光闪烁”,“眼珠赶紧往上翻”,体现了余从军为孩子们的成绩高兴得意,感到自豪。②谈到南泥湾的变化,“我”涌出泪花,体现了余从军为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激动幸福。③谈到老伴,“我的光芒”变得柔和,体现了余从军怀念老伴,感激老伴,为老伴太早去世而遗憾。④谈及失去眼睛的经历,“我”看见了那只红色的眼睛,体现了余从军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对战友的怀念以及对敌人的仇恨。 9.①另一只眼是余从军的右眼,可以随时见证余从军的一切行动,使讲述的内容更真实,情节推进更自然。②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余从军右眼以人的思想感情,使小说多了些魔幻色彩,故事形式新颖奇特,吸引读者阅读。③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事,便于直接抒发情感,使故事讲述更有感染力,易于引发共鸣,深化主旨。【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目的是突出余从军不再英俊”错,反复强调眼睛的样子,主要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并与结尾红色眼睛相呼应。B.因果关系不当,“他经常叹气流泪”还因为失去一只眼睛影响了自己的生活。C.“蔑视”过度解读,从文中可知,老刘只是好奇、开玩笑,而“衬托了余从军的大度”也无中生有。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内容、手法及作用的能力。B.“主要是因为自己力气大能干活”错。原文是“眼下政策这么好”“关键时候,我也是一个棒劳力”,主要是相信国家政策,自己还想多参加劳动。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①“说到娃娃,余从军咧着还剩两颗门牙的嘴笑了,我也亮光闪烁”“‘俺大孙子大学一毕业,就回村接下了他爹的苹果园。年轻人头脑活络,搞起了什么电商平台,不出门,苹果就销到了全国。’余从军得意,我跟着眼珠赶紧往上翻”,说到娃娃,“我”“亮光闪烁”,“眼珠赶紧往上翻”,体现了余从军为孩子们的成绩高兴得意,感到自豪。②“‘大前年,南泥湾重整千亩稻田,是重孙子们倒腾的哩。老刘,春天里你去看看,那稻田,一眼望不到边,嫩绿的秧苗,跟画一样,秋风一吹,稻子一夜之间就金灿灿的。看也看不够,闻也闻不够!就像歌里唱的: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余从军唱着唱着,鼻子一酸,我立马涌出了泪花花”,谈到南泥湾的变化,“我”涌出泪花,体现了余从军为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激动幸福。③“‘老伴要是能看到今天的景致就好了’,余从军的声音低了下去……我的光芒随着余从军的语调变得柔和,柔和得如同初春的太阳”,谈到老伴,“我的光芒”变得柔和,体现了余从军怀念老伴,感激老伴,为老伴太早去世而遗憾。④“好吧,老刘,我今天就告诉你,我的眼睛是日本鬼子给炸的!”“我们连夜组织了敢死队,渡过了黄河。但鬼子对铁轨看护很严,我们撬掉的铁轨还来不及运走,就被鬼子发现了,子弹密集地扫射过来,我只觉左眼一疼,一股热流顺脸爬了下来,用手一抹拉,一股子血腥味儿……我丢了一只眼算什么?那次行动好几个战士丢了命……”“我则一下子穿越到了1941年的那个黑夜,看见了那只红色的、单眼皮、细长的眼睛。我终于找到了它”,谈及失去眼睛的经历,“我”看见了那只红色的眼睛,体现了余从军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对战友的怀念以及对敌人的仇恨。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叙述方式及其艺术效果的能力。①“我,也是单眼皮,细长,黑褐色瞳仁,是余从军的右眼”,另一只眼是余从军的右眼,作为余从军的眼睛,这只右眼始终跟随余从军,可以随时见证余从军的一切行动,使讲述的内容更真实,情节推进更自然。②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余从军右眼以人的思想感情,如“我吓了一跳”“说到娃娃,余从军咧着还剩两颗门牙的嘴笑了,我也亮光闪烁”“余从军得意,我跟着眼珠赶紧往上翻”“余从军唱着唱着,鼻子一酸,我立马涌出了泪花花”“我的光芒随着余从军的语调变得柔和”,眼睛随着余从军情感的变化而感受到同他一样的情感,这样写使小说多了些魔幻色彩,故事形式新颖奇特,吸引读者阅读。③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事,便于直接抒发情感,使故事讲述更有感染力,易于引发共鸣,深化主旨。如“余从军唱着唱着,鼻子一酸,我立马涌出了泪花花”,表达了对南泥湾如今发生的变化而感到幸福、激动,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绪从而引发共鸣;再如“我则一下子穿越到了1941年的那个黑夜,看见了那只红色的、单眼皮、细长的眼睛。我终于找到了它”,以“我”找到了另外一只眼睛的欣慰,表达了为国牺牲奉献的踏实、骄傲,体现了主题。10.C F H    11.B    12.D    13.(1)准确地判断敌情并赢得胜利,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2)我认为天时不如地利,扼守大岘山(以阻截敌人),是诸种对策中最好的对策。 14.慕容超失败在(不懂得利用地势条件):①有大岘山的天险而不知道扼守;②放任敌人顺利越过大岘山。【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人们通常所说的,知道了敌人可以打,也知道了自己部队能够打,但不知道利用有利地形条件,胜利的可能性只有一半。“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利”三个句子句式相似,句意相关,各句后面CFH处需要断开。故CFH三处需要断句。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断。/横渡。句意:切断晋军的运粮道路。/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B.错误。大岘山东面。/崤山以东。句意:顺大岘山东进。/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C.正确。终于。/士兵。句意:最后为邓艾所擒杀。/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D.正确。攻克,攻取。/选拔。句意:数日后,广固也被攻克。/所以先帝(刘备)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放松了对晋军的警惕”错误,原文为“摄莒、梁父二戍,修城隍,拣士马,蓄锐以待之”,命令驻莒、梁父二地的部队,整修护城墙,选练兵马,养精蓄锐以等待晋军的到来。没有放松警惕。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料”,估量,预测;“上将”,智慧谋略高明的将领;“道”,方法。(2)“以”,认为;“策”,计策;“策之上也”,判断句,是诸种对策中最好的对策。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臣以天时不如地利也,阻守大岘,策之上也。’超又不从”可概括出,有大岘山的天险而不知道扼守;结合“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蹂之,必成擒也”“晋师已次东莞,超遣其左军段晖等步骑五万,进据临朐。俄而,晋师渡岘”可概括出,放任敌人顺利越过大岘山。综上可知,慕容超失败在不懂得利用地势条件参考译文:材料一: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准确地判断敌情并赢得胜利,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导作战的,就必然胜利,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就必然失败。材料二:大凡对敌作战,全军必须占据有利地形条件,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兵力抗击兵力众多的敌人,用力量弱小的部队战胜力量强大的敌人。人们通常所说的,知道了敌人可以打,也知道了自己部队能够打,但不知道利用有利地形条件,胜利的可能性只有一半。此话也就是说,既知道了敌方情况,又知道了己方情况,但不知道借助于有利地形条件,那么,也就不能取得全胜的战果。诚如兵法所说:“天候气象虽然有利,但不如地形条件有利。”东晋安帝派遣大将刘裕率军进讨南燕。南燕皇帝慕容超召集群臣研究抵抗晋军之策,征虏将军公孙五楼献计说:“晋军强劲果断,利于速战速决,他们初来锋锐气盛,不可以立即迎击它。应当据守大岘山险,阻截晋军使其不得深入我境,以旷日持久的战法,来消磨晋军的锐气。我们可以从容不迫地选拔精锐骑兵二千人,沿着海边南下,切断晋军的运粮道路;再派左将军段晖率领大军,顺大岘山东进,从而对晋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这是上策。命令各地将吏凭险固守,计点军资仓储而留足所需物资之外,其余的一律焚毁,铲除田间禾苗,使敌人来了得不到可以利用的东西,以坚壁清野的办法,来等待敌人可能出现的破绽,这是中策。放纵敌人越过大岘山,我们再出城迎战,这是下策。”慕容超听后说:“我们京都地区繁荣昌盛,人口众多,不可能一下子都把他们迁入城内固守;青苗已布满田野,也不可能全都铲除,假如说采用此种铲苗守城的办法,可以保全性命的话,我也不能同意这样干。我们现在是据有五州地盘的强国,山河环绕而地形险固,战车万辆,战马万群,即便让敌人越过大岘山而进到平原地区,再从容不迫地用精锐部队袭击它,敌人则必为我们所擒获。”尚书令慕容镇则建议说:“倘若依照陛下的旨意去做,也必须是在平原地区每十里处驻扎一支部队,构筑好工事,以便利于使用骑兵,因此,我们应当越出大岘山去迎战敌人,而一旦迎战不胜,还可以退守大岘山。不应当放纵敌人进入大岘山以里,而给自己造成被动挨打的困难局面。从前成安君陈馀不坚守井陉之险关,终于被韩信所打败;诸葛瞻放弃马阁山险不守,最后为邓艾所擒杀。我认为天时不如地利,扼守大岘山(以阻截敌人),是诸种对策中最好的对策。”慕容超听后还是不予采纳,只是命令驻莒、梁父二地的部队,整修护城墙,选练兵马,养精蓄锐以等待晋军的到来。这年夏天,晋军已进至东莞,慕容超派遣左将军段晖等率领步骑兵五万人,进据临朐。不久,晋军顺利越过大岘山。慕容超这时才害怕起来,于是急忙率兵四万奔赴临朐与段晖等合兵一处。(晋军来攻),燕军一战大败,慕客超逃回京都广固。数日后,广固也被攻克,南燕土地全部沦陷。15.D   16.①孤独凄凉之情:一觉醒来,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子虚乌有,眼前炉香袅袅,晨星稀疏,孤雁飞鸣,诗人内心孤独清凉。②珍惜留恋之情:描绘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东京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的追念及留恋。③怀才不遇之情: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④惆怅失落之情:现实与梦境,如今与往昔,孤凄与欢乐,对比鲜明,产生无限的惆怅失落之感。【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下片前两句为虚写”不当,应该是实写。此词上片写梦境,为虚写,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育之夜。下片为实写,写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理解每联的意思,再结合注释和全篇分析首联中的情感。如结合注释可以看出他怀才不遇,“回首往昔,梦绕魂牵”可以看出他珍惜留恋之情。词的上片写东风初起的京城解除宵禁之时,我伴着看貌如秾李、步生莲花的美人归去。五更的钟声响起,笙歌已散尽,月色皎皎而灯火稀疏。但这美好的一切仅仅是梦境,一觉醒来,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子虚乌有。孤独凄凉之情油然而生。描绘梦境表达了词人的留恋之情。“寥落星河一雁飞”,一直孤雁也能体现出孤独之情。这是一首记梦词,写梦中京城元宵节的欢乐情景,以及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绪。上片写梦境。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首句用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氛围之中。整个上片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体现了东京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和舒心惬意,也表达了词人对之追念、珍惜、留恋的感情。下片写梦醒之后的情和景,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一觉醒来,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子虚乌有。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现实与梦境,如今与往昔,孤凄与欢乐,对照分明。这许是眼前景的实写,却更具象征和比喻。远离京城,有志难展的词人就正像那只失群的孤雁。在这一凄清画面衬托下,词人抚今追昔、郁闷失意的心绪显露无疑。17.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萧,戈,跬,至。18.①无足轻重 ②世事沧桑③瞬息万变    19.D    20.在倡导保护开发、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句尾加“的同时”),这些安静守候在市井角落的“民间纸牌”,值得每一个人去关注、发掘和抢救(调整“关注”、“抢救”、“发掘”的顺序)。【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说的是民间纸牌的地位低,可用“无足轻重”。无足轻重:无关紧要。②根据“能在诸般历史变迁中得以保存不至消亡”,可用“世事沧桑”。世事沧桑:既可指世事无常,物是人非,变化无穷,也可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③语境说的是有着很多变化的今天,可用“瞬息万变”。瞬息万变:在短时间内发生众多变化。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表示一寸见方。A.矮小。B.心绪思绪。C.心得。D.一寸见方。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成分残缺,“在倡导保护开发、传承传统文化”是句子的状语,“在……”结构不完整,在“传统文化”后加“的同时”。语序不当,“抢救、关注和发掘”,按照逻辑应改为“关注、发掘和抢救”。修改为:在倡导保护开发、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这些安静守候在市井角落的“民间纸牌”,值得每一个人去关注、发掘和抢救。21.①雪是吉祥的征兆②雪水亦是一味良药③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22.因为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所以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详解】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第一空,结合后文“一则,雪代表着圣洁”“二则,雪是庄稼的‘护身符’”可知,在古人眼里雪代表着圣洁、“护身符”,可见雪是吉祥的征兆,所以此处可填写“雪是吉祥的征兆”。②第二空,结合下句“能消炎、消肿、止痛、止痒。民间有用雪水治疗火烫伤、冻伤的单方”可知,雪水可以治疗疾病,说明雪水是一味良药,所以此处可填写“雪水亦是一味良药”。③第三空,结合上文“大雪时节,寒风瑟瑟,雪花飘飘,气温骤降,容易感冒。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易受寒邪的侵袭”可知,天气寒冷,身体容易受寒邪的侵袭,应该注意保暖,所以此处可填写“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第三自然段共三句话,第一句话讲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第二句话讲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第三句讲冬季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题干要求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可以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是原因,“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是结果,得出答案为:因为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所以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23. 略(免责声明:本文根据《李长建备考公众号》整理,转载只为交流与分享,版权归属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备考建议:新高考分省高考历史命题

2024-01-29

备考建议:新高考分省高考历史命题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特点及备考策略余世友: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琼中县历史兼职教研员,海南省中学历史骨干教师,阜阳市历史骨干教师、市历史优质课一等奖、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阜阳市名师、市优秀班主任。曾参与高考历史命题,多次参加高考历史阅卷工作。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教学考试》等历史杂志发表数篇文章,对高中历史教学和新高考及其备考有一定的研究。程世高:一级教师,海南省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委会副秘书长,海南省高中历史骨干教师,海口市中学历史兼职教研员,已主持或参与七项省级课题研究,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青年教师》《新教育》等杂志发表文章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一篇,曾荣获2016年、2018年全国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7年度“中国好老师”优秀育人案例一等奖,第一届海南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及2022年海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推进,地方分省命制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题的省份也在不断增加。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命题的依据、内容、形式和难度设计等方面明确了对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要求,指导命题责任部门在确定的考试制度框架下完成命题任务。《指导意见》要求: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分省命题时,各省会利用本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设置新的情境,并结合高中历史主干知识命制出富有本省特色文化、贴近考生和生活气息的试题,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为此,笔者梳理和统计部分单独命题省份有关具有本省特色文化的试题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复习备考。01近三年分省命题有关地方特色文化考查的特点从表1可以看出,2021年地方命题中有地方特色文化增加到八个省份,2022年涉及四个省份;2023年目前公布的试题中涉及三个省份;从题型来看以选择题居多兼有非选择题。2021年两种题型都有,2022年主要是选择题;2023年两种题型都有。从考查的内容时段分布来看,中国近代史所占比重最多,中国古代史次之,中国现代史相对较少。根据表中的相关内容可以概括特点如下。1.隐性或直接介入时政、学术热点【典例1】(2021·广东卷·10)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试题隐性介入热点,追溯广交会的渊源,试题提供了1957年创办广交会的背景,此举措是为了拓展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题目提供的干扰选项考查了中苏经济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不结盟运动等相关知识。2.对于中国古代史的考查侧重于本省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地方社会生活习俗【典例2】(2023·湖北卷·5)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本题以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为素材考查影响人才选拔和人文环境的关系。此题同时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3.对中国近代史的考查侧重于本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侧重于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爱国主义【典例3】(2022·海南卷·7)1924年,共产党员罗汉、王文明、王大鹏等在海南创办农工职业学校。学校开设栽培、染织、雕刻等课程,同时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政治常识,并介绍共产主义和新三民主义。1926年春,增设政治课,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可知,该学校的创办主要是为了( )A.立农务本,学以致用B.实业救国,富裕海岛C.普及教育,发达文化D.扶助农工,唤醒民众本题体现了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该题以在海南的共产党员“创办农工职业学校”“同时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政治常识,并介绍共产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为素材,其目的主要是帮扶农工,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同时通过思想教育唤醒他们的政治意识。同时考查实业救国思潮、重农抑商政策、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4.对中国现代史的考查侧重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史 【典例4】(2022·重庆卷·9)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重庆市军管会在接管城市时明确要求:对旧政权人员一概不许称伪人员,对企业生产机关必要时可冠以“原”字,对学校除需要更改名称的外,仍称原名。这些要求( )A.体现了民主集中的工作原则B.贯彻了团结建国的精神C.落实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D.适应了三大改造的需要本题以重庆军管会对城市各方面改造为素材,考查新中国发展史。该题反映了过渡时期地方政权如何对旧政权改造,对企业进行民主化改革,对学校教育权回收等,体现了我党的灵活政策和贯彻团结建国的精神。同时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爱国统一战线、三大改造和历史解释素养。5.考查的形式多样,材料丰富,题型灵活【典例5】(2021·河北卷·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图为河北省部分文物单位分布示意图。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从上图中任选一处文物单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条与该文物单位所蕴含历史信息密切相关的重要史实,并加以阐释。(要求:①写出所选文物单位和与其对应的史实;②阐释须包含所举史实的历史依据以及对该史实的评价;③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本题以河北革命红色文物为素材,材料新颖,考查主干知识,贴近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开放的试题设问方式,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斗争状况,考查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和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 02 应对地方特色文化融进高考历史试题的备考策略针对分省命题中地方特色文化融进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因此在历史复习备考中要加以关注并要有针对性措施,笔者根据研究情况,以海南省相关内容为例,提出以下几点备考策略。1.关注天下大事,瞄准本省重大时政要闻在复习备考中要关注本年度发生的重大时政要事,如海南自贸港重大的历史事件,2025年海南要全岛封关和在海南琼海举办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凸显“海南元素”“海南特色”。在复习备考中要讲清楚2025年海南全岛封关的含义以及与学科知识的相关联的知识。如:因此不但要了解海南全岛封关的含义而且要知道这一重大决策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意义,与历史学科新时期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中国贡献和提出中国方案的相关知识联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2.中国古代史——分类整理、紧扣学科主题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可以关注本省的政治家、思想家、文人、科学家,可以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类,关联历史教学主题,如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在传统文化发展上作出贡献的思想家,推动当地科技发展的发明家等。还要关注当地风俗和文化遗产,形成的过程及特点。3.中国近代史——抓住阶段主要矛盾,梳理革命事迹(以海南为例)上述知识一方面通过教师梳理讲解让学生分阶段进行记忆,特别要定位这些历史事件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矛盾如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伴随着日本的侵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在逐渐上升;在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在解放战争时间又变成国共两党的矛盾。为了加深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印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让学生进行调研,参观或瞻仰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云龙改编旧址、琼崖革命烈士纪念亭、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白沙起义纪念馆,重温那段艰苦而峥嵘的岁月。4.中国现代史——扣准历史主线、紧抓时代脉搏在中国现代史复习中,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个历史主线,可联系过渡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时期、十年建设时期与海南相关的重大工程、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结合所处的时代阶段特征,说明这些历史人物、事件、工程所赋予的时代意义,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特别要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国内外意义,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深化,又能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的眼光。随着新教材推广、新课标贯彻以及新高考改革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了分省命题的行列,分省命题中往往结合本省地方特色文化,融进本省文化元素,突出本省的特点,这是命题的一大特点。如何在备考中针对命题特点,提出针对性复习策略,值得我们中学历史老师和教研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文为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QJY20221038】(免责声明:本文根据《李长建备考公众号》整理,转载只为交流与分享,版权归属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