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
关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思考鲁欣正(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北京 100084) 摘要:面对席卷全球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教育考试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推动数字化转型是考试机构顺应时代的战略选择、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新一轮考试改革的突破口及机构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既要有良好的整体规划与组织体系,又要有领导的重视、全员的参与和专业人才的支撑。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包括建设教育考试新基建、推进系统整合与升级、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强化考试数据治理及推行机考、网考等。关键词:考试信息化;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考试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带动产业变革,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潮流和趋势。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面对滚滚而来的数字化浪潮,教育考试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机构普遍存在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应对策略乏力、制度设计缺失,以及数据流动不畅、施考模式亟待变革等诸多问题。本文尝试对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进行剖析,对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进行梳理,对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1.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义1.1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重大发展,都是由科技革命带来的。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机械化时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把工业化提升到一个崭新阶段,使人类进入电气化、自动化时代。20世纪中期,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快速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信息化时代。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日本,随后逐渐流行开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信息化主要是指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传统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广泛应用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把世界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持续增长。传统生产方式创造的经济价值占比逐年递减,而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生产方式创造的经济价值占比逐年提升[1]。数字化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形态,如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出现了政府和组织的新型运转业态,如数字政府、数字银行;也创造了崭新的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由此可见,数字化已成为当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时代潮流。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抢占战略制高点。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所致贺信中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3],并就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考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新办考理念,变革工作模式,走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道路。此外,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考试的正常运转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也从客观上催化和加速了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步伐。1.2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义数字化转型给教育考试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其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第一,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的战略选择。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随着互联网、大数据、AI、云计算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考试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引擎,使得数字化转型发展具备了技术基础。只有顺应经济和社会数字化变革大势,与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步调一致,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考试的核心战略和发展的新契机,才能实现教育考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第二,数字化转型是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教育考试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评价。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 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4]。只有实现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发展,才能有效落实国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使命。第三,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教育考试变革的突破口。当前,教育考试发展面临新的形势,考试治理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与之相比,教育考试机构治理体系不够完善,治理能力尚有差距,现行管理手段、组考模式的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教育考试事业发展遇到瓶颈。数字化转型为教育考试事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新思路,是破解当前困境的一个突破口。第四,数字化转型是考试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现代化教育考试机构的目标[5]。考试机构要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决策科学化,实施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2.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2.1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界定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芯片越做越小,传统的摩尔定律已经被打破,性能提升之快超乎寻常,特别是信息化已经从传统的信息技术应用向云计算、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常常被统称为数字技术,数字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认为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化的升级版本,是信息化发展的延续和演进过程的高级阶段。数字化和信息化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两者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是,数字化和信息化在内涵、特征以及深度和广度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说信息化是量变,数字化就是质变;信息化是物理变化,数字化就是化学变化。当然,数字化和信息化在概念使用中也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分,很多时候是可以混用的。为了有别于信息化,业界提出了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公司(Gartner Group)对数字化的定义是,数字化是从模拟形式转变为数字形式的过程;换句话说,数字化采用模拟过程并将其更改为数字形式,而不会对过程本身进行任何不同形式的更改[6]。这个定义是狭义的数字化概念。何谓数字化转型呢?数字化转型更多地强调数字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化,数字技术的创新引发了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如电子商务、“互联网+”、共享经济、协同办公等。我国2020年实施的行业标准《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是,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趋势,不断深化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打造提升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改造提升传统功能,培育发展新功能,创造、传递并获取新价值,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过程[7]。一般来讲,数字化转型就是组织或机构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其业务进行系统、彻底的重新定义,推动组织(机构)转变业务模式,重构组织(机构)架构和业务流程等的变革措施和行动。也可以将数字化转型理解为广义的数字化概念,因为数字化的关键在“化”,“化”是指过程,数字化转型正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如火如荼地推动数字化转型,期望通过转型突破业务发展瓶颈,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数字化转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数字化转换(从模拟格式到数字格式转变)、数字化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改变组织的运作过程)、数字化转型3个阶段[8],通常需要3年至5年乃至更长时间才能见到成效;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的实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的一场系统性变革,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对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乃至组织架构进行重构和变革,达成数字技术和业务运行有机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治理模式。2.2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笔者认为,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包括5个方面:一是做好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顶层规划设计是对未来一段时间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系统谋划,一份科学可行的规划对于有效指导数字化转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机构决策者的重视。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战略,领导班子的重视程度、变革决心和领导能力对转型成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由机构“一把手”亲自主持。三是达成共识后的全员参与。数字化转型不仅是IT部门的职责,而且是涉及所有部门和员工的全局性工作,必须通过培训、宣传、专题讲座等活动,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全体员工,让全体员工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理念、方法、路径等形成共识。四是组织体系的重构。做好数字化转型,应对原有的组织体系作出适应性调整,强化IT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同时,打破部门条块分割,重构业务群组的组织架构。五是数字化人才培养。毫无疑问,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化人才将起到关键作用。数字化人才应具备战略眼光、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技能,为此,应建立员工数字化素养培训机制,着力培养既懂数字化又懂考试业务的专业人才。2.3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几个误区理解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要避免陷入4个误区:一是为了转型而转型。成功的转型都不是单纯地追求概念的新奇,更不是形式上的转型,数字化转型一定是业务目标和发展愿景驱动的结果。二是被动转型。数字化转型绝不应该是为了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或为形势所迫而为之,而应该是机构主动因应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历史潮流,拥抱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变化,率先布局,主动抢占先机,将业务发展和能力提升融入数字化,下好“先手棋”。三是局部转型。数字化转型可以以点带面逐步实施,但不能只注重典型效应,在局部业务点上转型,而应是全局一盘棋,从思想观念到组织架构再到考试业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上,实施全面数字化转型。四是技术导向型转型。数字化转型不是技术导向的转型,而是需求导向、业务导向的转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避免把数字化转型看作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程,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新设备新技术,而应该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3.推进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我国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之路,应以教育考试新基建为基础,以建设数字底座为支撑,以业务需求为牵引,以业务流程再造和重构为核心,以服务考生和社会为最终目标,从而形成考试治理的新业态和新生态,推动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3.1建设教育考试新基建,为数字化转型创设支撑环境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教育考试新基建的底层支撑。新基建是指适应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的新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以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为特征[9],主要包括通信网络、软硬件设备等基础性设施。建设教育考试新基建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建设教育考试专网等基础网络设施。依托国家新一代公共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好“四张网”:连通国家、省、市、县和考点学校的国家教育考试专网,面向考生和社会的公众服务网,支持命题业务的涉密网(物理隔离),以及支持高效办公的机构内网。网络接入包括5G、互联网等,支持IPV6,具备能够扩充到万兆带宽的能力。二是建设新型数据中心。新型数据中心采用云计算技术架构,部署高性能服务器集群或小型计算机、国产化中间件、数据库等系统软件,具备支撑千万人次并发访问的计算能力、数据存储能力和容灾备份能力。三是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部署防火墙、WAF、漏洞扫描、流量监控等安全防护软硬件设备和密码基础设施,有效感知网络安全威胁,保障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运行安全。3.2整合、升级和重构系统,实现教育考试治理现代化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不是对考试管理过程的电子化翻版或数字搬家,其核心是借助于数字技术,对教育考试管理的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进行业务模式创新重构、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实现从考试管理向考试治理的变革。一是整合标准化考点的5大系统,建设教育考试数字化指挥中心。对现有标准化考点5大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网上巡查、作弊防控、身份识别和业务系统)进行功能整合、升级和重构,网上巡查从模拟系统升级改造为高清化数字系统,指挥中心以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为核心,以考生、考点、人员3大数据库为支撑,建设功能丰富的管理驾驶舱,实时掌控考前、考中、考后全生命周期的考情动态,建成集考情汇聚、研判会商、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为一体的现代数字化指挥中心。二是整合和集成作弊防控系统。对无线电作弊防控系统、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网上有害信息监测系统、考场录像智能回放检测系统、入场金属探测设备等进行有机整合和集成,重构立体化高科技作弊防控体系。“以高制高”,既可防范、遏制利用5G等无线电信号作弊、替考作弊行为,维护考试的公正公平,又能保证实现考生无感智慧化识别入场,提高施考效率。三是重构考试治理的闭环管理流程。研发考务人员、监考人员专用“数字通”(或称“考务通”),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考试治理的数字化程度,实现考试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3.3构建“互联网+”服务大平台,全面提升考试服务质量教育考试的服务对象是广大考生,考生能否从数字化转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是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一是重构“中国教育考试网”。以服务更聚焦、数据更集中、流程更优化、办理更流畅、体验更美好为目标,升级重构“中国教育考试网”,建成功能更加强大的官方门户和“互联网+”服务大平台,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一网通办”,从“数据多跑路,考生少跑腿”向“考生不跑腿,最多办一次”转变,从“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转变。二是开发多渠道考生接入平台。开发App、小程序、公众号、“快应用”等多渠道考生接入平台,实现从“桌面办”向“掌上办”“指尖办”转变,从查询考试成绩向主动推送考试成绩转变,极大提升考生的获得感。 3.4强化数据治理、激活数据要素,打造教育考试数字大脑第一,要重视和管理好考试数据。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数据,数据已经被列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同样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考试数据是考试活动的原始记录,经过清洗、过滤、筛选、组织等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考试治理的有用信息。数据治理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让数据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过程。一般意义上,数据治理应包括数据采集管理、数据标准制定、数据加工管理、数据资产管理(编制资产目录、归属管理)、数据挖掘分析和数据安全管理(使用权限、脱敏、加密等)等。数据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数据的价值。数据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关键,是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要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考试数据,对其进行挖掘和分析,让考试数据焕发出新的活力。第二,建设教育考试数据资产集中治理体系。全面梳理考试数据,进行科学分类,建立数据标准和数据资产目录。按照“以数据标准为基础,以信息共享为目标,以挖掘应用为导向”的原则,纵向建立生产数据库、共享交换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横向建立以考生、考点、人员3大数据库为核心的多种类型主题数据库。第三,建设教育考试数据中台,让数据能用起来。数据中台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数据管理架构,可理解为数据的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中台通过进行全域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后,实行统一计算口径、系统逻辑和管理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实现数据资产化,构建出组织级的大数据资产层,并将数据输送至服务、决策、支持、智能推荐等各应用场景中,使数据价值得以充分释放[10]。通过建设数据中台,实现数据集成和集中,从而打破数据孤岛,满足数据的汇聚和共享需要,为实施考试数据的全面采集、深度分析和融合应用奠定基础,为建设教育考试治理的“数字大脑”提供基础支撑。第四,挖掘数据的价值,激发数据要素新活力。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将结果生成报表、可视化报告,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管理和决策,实现数据应用升级,从而实现数字化转型。考试机构应全面采集考试业务全过程的数据,建设教育考试大数据分析与评价服务平台,持续地对考试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不仅向考生提供考试成绩,还要拓展评价考生(如生成考生画像)、反馈教学、评价教育质量的功能;同时,利用数据分析评价试题试卷的质量,监测考试的组织管理水平,辅助决策,防范化解考试安全风险,最终建成基于大数据应用,集考试指挥、管理、应用为一体的数字驾驶舱(即“数字大脑”)。3.5推行机考和网考,形成教育考试发展新业态数字化转型发展是对传统考试作业模式的颠覆。机考和网考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国际著名标准化考试已经经历了从纸笔考试到计算机考试再到网考的发展过程,打破纸笔化考试传统模式,推行绿色、安全、便捷的机考、网考是改进人才选拔和评价模式的需要。机考、网考改变了原有的考试组考业态,可以建立起全新的常态化、日常化、连续化的考试新业态。考试机构可以借此把一次性大规模考试灵活分解为多批次、小规模的无纸化考试,考生也可以按需预约考试,既能更好地满足考生需要,为考生提供更多考试机会,也将缩短试卷印制和传输环节,降低试题泄露和考试作弊等风险,减少考试运行和管理成本,提高考务管理的安全性和精确性。4.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应用4.1科技赋能,提升教育考试的智慧化程度智慧化是数字化转型的更高阶段,智慧考试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考试的融合应用,通过这种应用形成基于数字化的全新应用场景。一是人工智能评卷,控制评分误差,提高考试阅卷的精准度。近几年来的实验数据表明:人工智能辅助网上评卷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评分效果方面,人工智能评分具有极高的效率和良好的评分准确性[11],其评卷准确度较之人工评卷更接近专家评卷水平,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推广使用的条件和基础。二是人工智能题库建设,提高命题效率和保密性。当前的计算机题库系统,由于缺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智慧化程度不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预估试题难度、等值、模拟考生试做、智能查重、智能勘误等方面的应用,将给传统题库带来质的飞跃,题库将实现能理解、会思考,将会根据设定的考核目标智能化地产出高质量成品试卷。三是计算机化自适应考试。经过多年的实践,计算机化考试的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机考发展到网考,从线性考试发展到自适应考试,从集中考试发展到分散甚至居家考试。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自适应考试中的应用,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化自适应考试将会出现,将大大提高考试的智慧化程度。四是教育考试数字员工。在未来,考试机构的部分工作可能随着数字员工的出现而被取代,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人工作业的失误。数字员工是将一个团队的智慧集中在一套AI系统中,可以不知疲倦、不带情绪,7×24小时不间断工作。数字员工的应用场景可以有很多,比如:RPA财务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考试退费、发放员工工资等;电子监考员铁面无私,可以部署到考场弥补监考人员不足;电子客服人员可以接听考生来电,给考生答疑解惑;考场录像回放检查员(一套AI系统)可以自动检测考生在考场的异常行为,把好防作弊的最后一道关隘。4.2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自学考试全面改革自学考试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开放与远程教育形式,缺乏相对完备的学习支持与服务系统,在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学习支持与服务方面尚不完善。自考生仍然主要采用印刷媒体,以个人自学为主。这一类的自学,有自由却没有支持,可选择的学习资料很少,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基本上是各自为战、背书应考,学习经验也无法共享,学习效果不佳[12]。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可以促使自学考试在考生学习和学习成果评价方面发生显著变化。一是营造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利用互联网建设自学考试虚拟校园、学习资源系统(数字图书馆、慕课)、学习空间和学习社区,这将是一所真正意义上“没有围墙的大学”,有利于自考生处处、时时可学,建立自考生的社会助学和合作学习机制。二是建设自学考试网上实训基地。自考生特别是职业技能类自考生,由于缺乏实习实训的场所,仅靠有限的教材难以达到学习效果;因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设自考虚拟化的实验室、网上实训实践基地,拓宽自考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短板。三是开发自学考试数字化教材。利用数字技术将纸质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不是简单电子化翻版),转化为适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有利于改变自学考试单一教材形式,丰富教材类型,还可以做到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数字化教材在未来应成为自考生学习的主流教材形态。四是建立考生终身学习账户和学分银行系统。推动自学考试加快向终身教育转型,建立与其他教育形式沟通衔接、学分互认的路径及规则,为每名考生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存储其通过不同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所获得的学分;建设学分银行管理服务平台,满足考生学分认定、转换、零存整取的需求。5.结束语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大潮流,既是教育考试发展的时代新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数字化转型是教育考试机构面向未来的一场自我革命。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转变和业务模式重构的革命。在这场变革推进过程中,既有传统惯性思维的阻力,也有打破固有业务生态所带来的阵痛;然而,只要我们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技术供给侧和业务需求侧双向发力,厘清目标,找准实施路径,抓住关键要素和重点环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终将取得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参考文献:[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 [EB/OL].(2021-07-29)[2022-06-01]. http://www. caict. ac.cn/kxyj/qwfb/bps/202108/P020210913403798893557.pdf.[2]习近平向2021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EB/OL].(2021-09-26)[2022-06-01].http://www. gov. cn/xinwen/2021-09/26/content_5639378.htm.[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A/OL].(2021-03-13)[2022-05-01]. http://www. gov. cn/xinwen/2021-03/13/ content_5592681.htm.[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A/OL].(2020-10-13)[2022-05-01]. http:// 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5]教育部考试中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R].北京:教育部考试中心, 2021.[6]高德纳公司关于数字化的定义[EB/OL].[2022-06- 12].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95%B0%E5%AD% 97%E5%8C%96%E8%BD%AC%E5%9E%8B.[7]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T/AIITRE 10001—2020[S/OL].(2020- 09-18)[2022-06-01]. http://www.ttbz.org.cn/Pdfs/Index /? ftype=st&pms=40662.[8]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J].电化教育研究,2022(1): 5-15.[9]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1〕2号[A/OL].(2021-07-08)[2022-06-05]. http://www. 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10]陈诗源.关于高校数据中台的建设方法研究[J].计算机时代,2022(4):126-130.[11]何屹松,孙媛媛,江光贤,等.人工智能评分参与高考网评一评的应用实践[J].中国考试,2021(9):40-46.[12]王海东,鲁欣正.论构建面向广大自考生的网上学习社区[J].开放教育研究,2007(4):100-103. Thoughts o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al ExaminationsLU Xinzheng(National Educational Examinations Authority, Beijing 100084, China)Abstract: With the wav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orldwide, the educational examination is confront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For examination institutions, pushing forwar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a strategic choice to adapt to the time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 breakthrough in the new round of examination reform, and the need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organization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to have a good overall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reconstruction, leaders’ attention, all employees’ participation and professionals’ support. The path of implemen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examinations includes building new infrastructure, prompt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setting up an “Internet plus” service platform, strengthening data governance and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conducting computer based or Internet-based tests.Keywords: educational examin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xamination digitalization (责任编辑:王海东) (文章来源:选自《中国考试》)
2022-11-04
汪瑞林:教考衔接,破旧立新——对高考改革中两个热点问题的思考高考改革具有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的功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强调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新教学“四新”联动,协同推进。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深入思考。01 正确看待“教”与“考”的关系,加强教考衔接长期以来,高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并存。相对课程标准而言,《考试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更为具体化,加上高考的高利害性,一些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奉《考试大纲》为圭臬,“以考定教”,即教学时对照《考试大纲》,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知识点就不教,教育目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异化为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应试教育,遭到了众多专家和社会舆论的批评。 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考试命题机构要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规定:“校内评价或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均应以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国家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各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本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阐明了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并提出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与之相对应,2020年开始,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以考定教”遭遇釜底抽薪,失去操作上的依据。 然而,有关高中教学与高考之间关系的争论并未停止。一些人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应该反过来“以教定考”。这种说法对不对?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部分提出:“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这就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学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两者共同的源头和上位的遵循。课程标准中不仅有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学提示,也有考试命题建议。教学和考试命题都必须服从于课程标准,也就是“以标定教”“以标定考”。教学和考试命题二者间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 如果从内容的视角,将“教”理解为“教什么”,“以教定考”不仅不符合逻辑,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因为课标对“课程内容”“学习要求”的阐述,相对而言是比较宏观和抽象的(如高中语文的18个学习任务群),而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是对课标的细化落实,由课标生发而来,各学校和不同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和落实存在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拓展延伸的范围与深浅亦不尽相同,甚至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也不一样,要在细化的知识内容上形成“教什么考什么”的对应关系,很难确定一个科学的参照标准。如果一定要讲“以教定考”,那么这个“教”只能理解为“应教”(课标规定的内容)而非“实教”(学校教学实际),其实质还是依标教学、依标考试。其次,考试评价对教与学天然具有“指挥棒”作用,高考这样大规模的高利害性考试更是如此。正因如此,《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引导教学”与“立德树人”“服务选才”一起列为高考的核心功能。如果从方式的视角,将“教”理解为“怎么教”,则应以高考命题改革促进教学方式改革,以新的素养考查方式引领新的学习方式,促进高中育人方式转变,而不是反过来,否则,扭转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让课程教学实现从知识为中心到素养为中心的转变就无从谈起。课程标准不仅是知识内容标准,也是教学活动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在“怎么教”的问题上,教学以课标为遵循,但是学校在落实课标、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往往缺乏动力和紧迫感,而考试则为其提供了倒逼的动力机制和牵引。由此,笔者想到近年来广泛流行的“逆向设计”教学理念。逆向设计教学的核心是“以终为始”“评价先行”,就是从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出发,进行表现性任务的评价设计,再据此开展教学,把评价任务嵌入后续的学习过程。考试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与“逆向设计”的教学理念可谓异曲同工。由此可见,用“以教定考”来表述教与考的关系并不妥当,在具体阐释或教学实践中亦容易产生误解。 教学与考试二者是同向同行且相互影响的,加强“教考衔接”是处理二者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考试要反映教学实践的变化发展,与教学改革的节奏与进程相协调,适度体现引领性,以考改促教改;教学要接受考试的检验,主动适应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的变化,摒弃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二者有着共同的依据和指导思想,那就是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二者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02 正确看待"新"与"难"的关系,有效破解"恐新症" 新高考之新,不仅体现在考试招生制度体系设计上,也体现在高考命题上。对考生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题型变化大。进入新高考的省份,许多考生和教师认为高考试题难度加大了。最近几年,每年高考都有一些题目让考生和教师耳目一新,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其实在实施新高考改革之前,每年的高考试题在难度上也有波动,但是那种难度的加大,更多是在相对固化的题型和认知模式下的,用通俗一点儿的话讲,就是出题时“坑再挖深一点儿”“弯再多绕几道”,只要多花点儿时间,总还是能做出来的。而新高考改革后题目的“难”,则更多含有“新”的成分。湖北省黄石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余锦银认为,很多学生在高考上存在“怕新不怕难”的现象。其实,“新”与“难”二者是有关联的,“新”也会带来“难”。“怕新不怕难”这句话要表达的准确意思是,学生不怕传统意义上的难题,更怕因为“新”、因为超出熟悉的答题套路和认知模式而带来的“难”。正如余锦银所说:“长期以来,高考复习常采用‘题型+套路+大量重复练习’的模式,学生的思维僵化了。进入新高考,很多学生突然发现‘刷题没用了’。” 这实际上是教与考的关系在备考环节的具体反映。高考命题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创新必然带来短期的不适应,一些考生及教师由此心生恐慌,其实大可不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高考命题的创新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 早在2014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亦提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由此可见,高考命题的创新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而不是某个部门的想法。高考命题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只会加强、深化而不会中止,因此,考生和教师应认清这一点,从思想上建立起对高考改革的认同感,而不应抵触新高考。同时,考生和教师还应该认识到,高考执行国家政策、体现国家意志的性质决定了高考命题的创新不是漫无边际、想怎么创新就怎么创新的;也不是如一些人所想,标新立异,为了“把考生考倒”以显示命题人水平高。换句话说,高考命题的改革创新,是有明确目标和方向的,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这在高中课程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中均有相关表述,更集中体现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凝练的“一核四层四翼”中。 其二,以“渔”得“鱼”,可有效破解“恐新症”。随着新高考改革深入推进,新的命题理念和考查方式也有了若干年的“示范”,为何还是有很多学生不适应、“怕新不怕难”?笔者相信,广大教师和学生为适应新高考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不同,效果可能大相径庭。 对于高考命题“新”,有些学校和教师采用老办法应对——总结题型套路、采用题海战术,把所有见过的题都做绝、做尽,新题不就变成旧题了?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知识立意、试题形式固化的高考模式下,这样的题海战术是行之有效的,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高考生,笔者本人深有体会。但是时代变了,在新高考强调考查思维过程和独立思考能力,强调考查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背景下,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机械刷题的“收益”越来越低。新高考命题向情境化、综合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考查方式和题型变化的空间,要想把题做绝、做尽越来越不可能了。破旧才能立新,这种抱残守缺的“以不变应万变”,只会与高考改革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相反,授之以渔,让学生以“渔”得“鱼”,才是破解“恐新症”的有效策略。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要把知识讲深讲透,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到位才能做到活学活用。要以情境化教学建立起知识与生活实践间的关联,让学生在“知识—情境—知识”的“拆解”与“还原”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以大概念教学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化,以综合化教学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开放性教学,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空间,以开放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改变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只有这样,才能从基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题型套路总结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了,思维活跃了,知道如何以“渔”得“鱼”,才能遇到什么新的题型都能处变不惊、应变自如。 其实,不管高考命题如何创新改革,破解之策归结起来只有一招,那就是提升核心素养,增强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报好老师”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有所删改。微信编辑|leaxyi
2022-10-24
精彩回顾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系列文章⑩中国考试 2022-09-26 11:15 发表于北京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思想政治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摘要 在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共同推进背景下,思想政治科考试承担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重要功能。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推动考试内容改革,思想政治科明确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4个方面的考查内容,提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4个维度的考查要求,设置3类试题情境落实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思想政治科考查框架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正文 1 研究背景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启动了我国高考历史上最深刻、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是“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落实《实施意见》提出的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16年启动高考评价体系研制,明确提出构建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核心功能、“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和“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的评价体系框架。这个评价体系框架,为构建思想政治学科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体系提供了基本参照。 2017年12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通知》提出“要注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统筹衔接,推动‘教’‘考’‘招’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变化有:一是凝练了各个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二是更新了教学内容,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针对上述3个方面都作出了学科化的阐释和规定。要在高考命题中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和评价要求,迫切需要构建新的命题框架。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六个下功夫”成为确定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和价值导向的基本遵循。 上述教育改革措施的稳步实施,要求思想政治科加快推动考试内容改革。思想政治科考试必须立足课程性质和学科定位,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参照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构建包含学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的框架体系,满足高考综合改革对考试命题的要求,形成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的有利条件。 2 思想政治科考试的功能定位 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科考试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着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增强社会认知和实践参与能力。高考思想政治科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及党的建设成就和进程,发展和培育学科素养,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突出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晰考试服务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基本职能,以及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这个核心功能,充分体现了考试评价的方向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思想政治科考试以这一核心功能为统领,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和引导放在首位,体现考试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二是按照科学、公平、规范的要求,以科学的方法确定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命制难度适宜、区分度良好的试题,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切实发挥服务选才的基本功能;三是立足学科素养的培育和关键能力的塑造,通过试题反映考试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引导考生注重品格、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发展,从而发挥考试引导教学的积极作用。 3 思想政治科考查内容 思想政治科的考查内容,是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4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在构建“四层”考查内容体系中,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坚持学科素养导向,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充分发挥各要素对实现考试目标的不同作用,共同形成发展和培育学科素养的合力。 3.1 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科的核心价值,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掌握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形成学科素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它是能够通过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在学科中起着价值引导作用的最基本最持久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学科的价值追求和灵魂,是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时应当表现出来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立什么样的学科核心价值,直接决定着学科德育的方向,影响德育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科考试着眼于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树立奋斗精神、劳动观念和健康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培养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2 学科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社会生活实践与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思想政治科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完成各种任务活动时所展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结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素养要求和高等院校人才选拔要求,同时考虑这些要求在考试中可实现的程度,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括以下6个方面。3.2.1 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 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是政治方向上的素养要求,包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必须把培养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和鲜明政治立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科考试的首要任务。把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放在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首位,是学科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考试价值引领作用的体现。3.2.2 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 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是思想品德方面的素养要求,包括:直面人生,奋发向上,坚忍不拔,刚健有为;具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成才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把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一个方面,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从一个侧面回答了“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3.2.3 科学认知与求真务实 科学认知与求真务实是思想路线方面的素养要求,包括:坚持科学思维方法,实事求是,客观地观察社会现象,全面认识、理性对待并正确处理现实问题。 思想路线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所遵循的最根本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只有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才能取得成功,这是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在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中强调科学认知与求真务实,对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把握社会规律的能力,避免陷入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误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2.4 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是价值观方面的素养要求,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据客观条件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个人层面来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个人奋斗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成就人生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在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中强调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3.2.5 法治思维与法治实践 法治思维与法治实践是法治意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包括:在社会生活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在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中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通过考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国家宪法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3.2.6 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 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是社会责任方面的素养要求,包括: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同时又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遵循既定的规则。尤其在参与公共事务,如参与人大代表选举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的过程中,有序的参与和承担相应的责任,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把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一个方面,体现了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是《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凝练的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表述,二者的精神实质是内在一致的,它们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3.3 关键能力 思想政治科的关键能力,是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与学习探索情境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所必备的能力,是形成与发展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重要基石。依据认知科学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成果,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在充分总结多年高考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探究与建构、反思与评价等维度的能力目标框架。 1)辨识与判断。辨识与判断在认知领域属于基础层次,是指知识记忆基础上的再认再现和简单迁移。思想政治科要求:辨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判断其性质,概括其特点,并与学科的理论和观点相印证。发展辨识与判断能力,要求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面对具体事物、现象时,能够分辨其属性、类别和特征。 2)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一切思维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形成到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思想政治科要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综合形成整体性认识。分析与综合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不同作用:通过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基本结构、属性和特征,把握问题的情境、条件和任务,使认识深化;通过综合,可以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整体地把握问题的情境、条件与任务的关系,为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3)推理与论证。推理与论证能力包含推理、论证2个能力分项。逻辑学上,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有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等;论证是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推理形式。思想政治科要求: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得出正确结论,避免推理错误;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恰当的论据,对观点、论断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和阐释。发展推理与论证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思想;可以用来检查和发现逻辑错误,辨别是非。 4)探究与建构。探究与建构是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运用学科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等,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形成问题答案或者新结论的过程。思想政治科要求: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能力、方法研究问题,提炼和形成具有新意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可行的思路、对策和方法,具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与建构能力在认知层次上是较高水平的要求。 5)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是指通过批判性思维方法对一定的事实、现象、观点等进行价值判断和综合评价。它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要在慎思明辨的基础上,理性深刻地对事物的本质作出有说服力的价值判断,它要求综合内在与外在的各种要素,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思想政治科要求:以建设性批判的态度,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进行独立思考,批驳错误观点,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评价。反思与评价属于认知领域的高层次要求。 上述学科关键能力体现学科特色,属于学科化的特殊能力;除此之外,学生还应具备学科认知活动中所必需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语言文字表达等一般能力。二者共同形成学科能力的整体性要求。 3.4 必备知识 思想政治科的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以及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生活,开展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所必须运用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内容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确定,覆盖学科主干知识,包括核心概念、主要原理、基本理论观点、重要论断等。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思想政治科考试必备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个必修模块,以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个选择性必修模块,具体考查内容与《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各模块一致。 4 思想政治科考查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着重反映的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对未来发展所需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各类高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共性需求。思想政治科基于高考评价“四翼”要求,结合课程的性质和选择性考试的特点,从人才选拔和试题命制2个维度落实“四翼”要求。 1)基础性。要求学生掌握符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社会生活实践需要、终身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试命题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2)综合性。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考试命题突出考查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不同能力的综合运用,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能力的复合性,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知识,发展复合能力。 3)应用性。要求学生能够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公共参与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考试命题要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代主题,培养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创新性。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质疑,敢于批判,勇于创新,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考试命题要增强情境与设问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加以探讨,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创新,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翼”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考试命题与试题分布的总体要求。每一道题目并非都与每一个具体要求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往往包含了不同的具体要求。为了有效测试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对试题情境和设问的精心设计,使得试题在体现其他要求的同时,突出考查某一要求。 5 思想政治科考查载体 试题情境是用于引导问题、刺激应试者作答反应和完成特定任务的背景与依托,是测试和反映应试者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载体。为有效测试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必须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应当具有新颖性、简明性、丰富性、真实性、典型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实现考查目标要求。第一,新颖性,是指构建试题情境的材料在形式上要体现创新特色,在内容上具有原创性、时效性特点,不能使用已经出现过的试题和失去时效的素材。第二,简明性,是指构建试题情境材料的文字表述等要简洁平实清晰,语义准确无歧义,符合语法规范,内在的逻辑关系清楚。第三,丰富性,是指构建试题情境的材料要包含引导设问的必要且充分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延展性和可解释性,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取向。第四,真实性,是指构建试题情境的材料要符合逻辑真实和事实真实的要求,选择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认识现象,真实发生的社会历史事件,真实可靠的人物活动,要避免使用主观臆造的自然现象、社会事件、历史人物、统计数据、认识活动等作为情境材料,杜绝使用有悖事实和常理的材料搭建情境。第五,典型性,是指构建试题情境的材料要有较大代表性和影响力,有利于实现考查目标。 根据思想政治科的性质和课程内容的范围,思想政治科的试题情境应当来源于广阔的、纷繁复杂的、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态建设等领域的现象、事件、问题及论述、报告、政策措施等。这些情境,除了可独立用于相应内容模块的设问与作答,也可用于其他课程模块的设问与作答。 为有效测试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必须构建复杂程度不等的问题情境。根据情境的复杂程度,思想政治科的试题情境可分为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复杂情境。简单情境是指表现内容不复杂、呈现形式比较单一、测试目标比较单一的情境,一般用于选择题;一般情境是指表现内容或呈现形式较简单但情境复杂、测试目标比较单一的情境,一般用于需要补充性、注释性场景设计的试题;复杂情境是指反映的内容层次较多、呈现的形式比较多元、具有测试目标的综合性、需要深入解读的情境,一般用于材料性非选择题。 6 结束语 在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科的考试定位发生变化,相应的考试构念、考试内容、考试要求都要发生变化。本研究提出思想政治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的框架体系,意在为思想政治科考试命题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框架体系的科学性,如何把考查内容有机融入试题,如何在试题中充分反映各项考查要求,都需要在命题实践中加以回答,并接受考试实践的检验。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第71—77页。
2022-10-24
精彩回顾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系列文章⑨中国考试 2022-09-26 11:15 发表于北京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摘要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实施路径。参考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推进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探索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科的改革实施路径,科学构建地理科考试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等内容,促进地理科考试评价方式的转变,提升地理科考试质量,促进高中地理育人方式改革。 正文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核心是“两依据一参考”,即高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学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为保证地理科考试顺利实施,需要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1 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考试内容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为深化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完善考试评价形式指明了方向。《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是,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功能定位、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一核”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 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框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探索建构地理科考试评价的实施路径,从而为地理科命题提供支撑。 2 地理科考试的功能定位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内容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2个领域,不仅要解释过去发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更重要的是服务现在、预测未来。学习地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确定地理科考试的核心功能应立足学科属性,从“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3方面考虑,体现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和担当,努力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切实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地理科考试应彰显学科育人价值,发挥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第一,在考查内容层面,应凸显国家建设伟大成就和重大发展战略,坚定道路自信,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学会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事象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以及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第二,在社会需求层面,应响应现代社会对国民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要求,展现地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第三,在学生发展层面,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主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地理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评价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同时,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依据,还具有选拔性,应发挥服务选才的功能。通过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地理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独特视角,使学生养成运用地理学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思维习惯,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未来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地理科考试还应发挥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促进教学内容优化。通过设置不同情境的试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以致用,同时帮助教师开阔选材视野、丰富认知视角,不断调整和改进地理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使地理科考试成为助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 地理科考查内容 高考评价体系确立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突破以往考试所提出的知识和能力框架,丰富了对考查目标的认识。地理科考试参考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依据《地理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考试特点,构建“四层”考查内容,其中: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体现核心素养考查的方向;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是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决定核心素养考查的高度。 3.1 核心价值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核心价值,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是能够通过学科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途径培养使学生建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体系。 地理科考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与《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人地协调观”一致。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3.2 学科素养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学科素养,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地理科考查的学科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其中:区域认知要求考生能够以地理视角观察世界,着眼于地理事物和现象背后的空间因素,根据具体空间背景考虑问题,包括空间位置、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空间演变等考查维度;综合思维要求考生能够用地理思维方式思考,按地理学基本逻辑,从分解和综合2个维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地理实践力要求考生具备地理行动实践能力,在面临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时,能够沿着地理视角的引领,遵循地理思维的基本方式,秉持正确的价值观,确定合理的“做事”方向、选择合适的“做事”工具、采用合宜的“做事”方法,形成迅速、高效的“做事”本领及其表达方式。 3.3 关键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学习者适应时代要求并支撑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 地理科考查的关键能力应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其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指发现地理科考试中文字、图表、数据等蕴含的地理信息,判断地理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而加工地理信息,解读相关地理信息的含义,准确、快速、全面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描述地理事物是指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阐释地理事物是指对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能够说明和解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是指综合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和方法,根据试题的情境材料论证地理问题,对地理现象与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观点。 3.4 必备知识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是由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组成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 《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都是地理科考试中的必备知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和载体,也应作为地理科考试必然要涉及的必备知识。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新高考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有利于教、学、考的一致性,但也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国家对学生培养的需求,避免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考查,可探索依据任务主题进行抽样,实现从知识点抽样过渡到任务抽样。 4 地理科考查要求 地理科考试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通过增强考试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引导高中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业质量的概念,并依据不同学业成就的关键特征,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地理课程标准》还规定,选择性考试地理科目应符合学业质量水平4的要求。在实际命题中,既不能任意拔高相应水平的要求,也不能随意降低相应水平的要求。 4.1 基础性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基础性”考查要求强调基础扎实,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地理科考试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立足于地理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对地理问题进行铺垫性设计和引导性探索,为即将进入高校的学生奠定坚固牢靠的知识能力基础,发挥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桥梁”作用。 4.2 综合性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综合性”考查要求强调融会贯通,强调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的联系,强调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网络。地理科考试增强综合性,不仅是知识内容的综合,更是各种地理能力、素养的综合,考查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地理试题应加强多维信息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科必备知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立足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要求学生从“共同体”的角度,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与思想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综合认识与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做到触类旁通。 4.3 应用性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应用性”考查要求强调学以致用,重点考查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地理科考试聚焦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要求学生能够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能够紧密联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地理试题设计要坚持应用导向,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事象与地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观察现象、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4.4 创新性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创新性”考查要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惯性束缚,大胆创新。地理试题应加强独立思考、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方面的考查,考查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地理试题选材与设计既要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认知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又要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表达独特的见解。 5 地理科考查载体 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为呈现解题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是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建构与素养表现搭建的平台。情境创设影响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表现,关系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实现,对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地理试题考查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表现。结合学科实际,地理试题情境可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 5.1 生活实践情境 按照现实生活中地理事象及其变化的内在逻辑而呈现的真实情境,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的迁移与应用。可将学科内容融入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生活中,着力体现综合性与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5.2 学习探索情境 学习探索情境有2个不同层面的设计方向:其一是以地理学科专业语言与符号,按照学科逻辑而呈现的真实情境,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调用,并可规避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着力体现基础性的考查要求;其二是以地理科学问题为背景,按照学术研究的一般路径而呈现的真实情境,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建构与解决,间接渗透着学科思想与学术意识的导引,着力体现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综上所述,新时代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探索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科实施路径,必须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作出适合纸笔考试实际的学科化研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地理科考试的核心功能,在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等方面作出具体描述,有利于促进地理科考试由“知识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评价转变,以提升地理科考试质量,助力高中地理育人方式改革。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第65—70页。
2022-10-24
精彩回顾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系列文章⑧中国考试 2022-09-26 11:15 发表于北京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摘要 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以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理论框架为依据,明确高考历史科作为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功能定位,确定历史科在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方面的考查内容,提出历史科在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的考查要求,设计历史科的考查载体。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发展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正文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高考是连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正面作用,一方面为国家选拔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引导中学教学,助力培养合格人才。基于这一总体改革任务,高考必须深化内容改革,探索构建评价体系,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密切高考测评标准与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研究制定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命题标准,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1 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启动了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入、最系统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即“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高考评价体系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先期平台。 从2016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始探索构建“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这是基于国家人才战略的选拔要求而构建的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操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在这一体系中,“一核”是核心功能,“四层”和“四翼”是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共同构成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各学科内容改革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实现形式,因此,研制与设计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是落实高考内容改革要求的重要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体现在高考升学上,由简单的上大学并为就业做好准备提升为上好大学并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考的人才选拔要求必须确保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相一致,并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相契合,因此培养目标必然要从原来的只选拔少部分学生向对大多数学生进行层次区分而转变。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处境中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记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形成合理的见解,以开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历史教育与研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选拔要求是研究学科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重要依据。 《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即高中历史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历史核心素养的达成;《历史课程标准》还提出学业质量要求,为高中的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促进教、学、考的有机衔接。因此,《历史课程标准》是确定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的重要依据。2 历史科考试的功能定位高考是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考科目如何设置、高考考查什么内容,既对为高校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多样化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对基础教育教学具有强大的反拨和导向作用。历史学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塑造学生人文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考综合改革后,历史科的定位发生变化,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实行“3+3”的新高考方案中,历史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门或7门科目中的1门,以等级分计入总成绩;在广东等8个省份实行“3+1+2”的新高考方案中,学生必须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科目考试,并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根据高考评价体系,历史科的考试功能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2.1 立德树人历史科考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开拓视野,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探求真相,崇尚美好,增强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2 服务选才历史科考试通过科学设计试题,选拔符合国家和高等教育需要的优秀人才:一是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二是具有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学生;三是具有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优秀品格和创新意识的学生。2.3 引导教学历史科考试立足于助力素质教育发展,引导中学历史教学落实党和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要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二是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三是促进检视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四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合理减轻学生负担。3 历史科考查内容高考评价体系确立“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依此设计,同时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实际和考试评价规律,科学构建历史科考试的“四层”考查内容。 3.1 核心价值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核心价值,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历史作为具有独特育人价值的学科,无论是高校人才选拔需求还是基础教育培养目标,都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历史科考试的核心价值应在高考评价体系倡导的核心价值下,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精神、理性思维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和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历史科考试应该聚焦于能够使学生表现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情境,体现高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3.2 学科素养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学科素养,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水平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同时考虑这些要求在纸笔考试中可测量的程度,提出历史科学科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6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考查学生掌握和辨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历史的本质。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时空尺度,理解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辨识史料中的时空信息;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或现实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鉴别和辨析,去伪存真,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与归纳,从而提出历史认识和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方法与能力,考查学生整理和辨析史料,鉴别史料作者的意图与目的,区分不同史料的价值,分析与整合史料的有效内容和价值,运用可靠史料论证问题,对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理解;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历史理解是指对历史事物的准确把握,是认识历史的基础,考查学生概述历史事物,提炼历史叙述的要点,了解历史文本中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相互关系,知道历史文本与作者的关系,了解历史文本所述历史事物与其所处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包括历史叙述、历史观点,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考查学生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各种关联进行客观叙述;利用已有认知知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及史料进行分析论证;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独立探究历史问题,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历史价值观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真实历史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正确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以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3.3 关键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必须培养的、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是发展学科素养、培育核心价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 根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提出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3项关键能力,其中: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理解与辨识、概括与提炼、组织与运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物,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和阐述历史事物;历史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最终得出历史结论。这些能力要求具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点,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历史教学着力培养的、历史考试着重考查的能力,尤其是历史探究能力集中反映了高考内容改革的亮点,反映了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反映了国家选才意志,也是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区别于合格性考试的最大特点。 在高考历史科评价体系中,学科素养是考查理念和总体要求,是关键能力的理论基础;关键能力是学科素养的细化,是学科素养的具体体现。在命题实践中,学科素养发挥统领作用,关键能力是具体的考核目标,是实现学科素养考查目标的手段和媒介。 3.4 必备知识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历史科甄选必备知识的原则是有利于高考与课程标准的衔接,有利于高考与中学教学的对接,有利于考生整体把握历史知识体系。《历史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中外历史纲要、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这4个主题分别在必修课和选择性必修课中讲授。历史科考试的知识体系对《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整合,按照逻辑体系进行分类,将分散在必修课和选择性必修课中相互衔接的内容组成有机的结构体系。例如,在政治体制部分,必修课内容有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等,选择性必修课内容有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历史科考试将这些内容有机整合,组成完整的政治体制系列知识。4 历史科考查要求高考评价体系确立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历史科考试根据学科特点,细化共同要求,制定学科化的考试要求,体现继承与发展的理念,体现鲜明的学科特点和时代性。 基础性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试题注重考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文明成果、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线索,考查基础的学科方法、能力、素养。 综合性体现在历史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历史知识体系的内部联系,强调历史各分支内容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够综合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思考历史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应用性体现在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借鉴;从现实出发,回溯历史,探究历史,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 创新性体现在对史料进行新的解释和新的运用,对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新的发掘;对已有的历史观点、方法与历史结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得出新结论;运用创新思维,利用历史学知识和方法回应现实问题。5 历史科考查载体试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模式和背景环境,包括与题目内容相关的文化、环境、活动等,是实现学科考查目的和考查要求的载体。情境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果试题情境取材于实际现象或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么情境就是现实的、客观的;如果试题情境源自学科知识,那么情境就是抽象的、学科化的。情境化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能精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历史学的学科特点和试题情境的复杂程度,历史科试题情境可以分为简单情境、综合情境和复杂情境:简单情境是指对历史素材的基本理解,其材料信息构成单一,问题指向是显性的,方法和路径是再认再现的,作答指向是材料和已有知识的对应;综合情境是对素材的理解、分析、整合与论述,其材料的信息构成多样,问题指向是显性和多维度的,方法和路径需要比较、概括和说明,作答指向需要叙述和论证;复杂情境是指对素材的解释、辨析、探究与实证,其材料的信息构成复杂,问题指向是多维度和多层级的,方法和路径需要分析和论证,作答指向需要现实材料、观点、论述和历史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学业水平的重要方面。 历史科试题情境按照素材又可以分为4类:一是学习情境,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问题;二是生活情境,指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包括长辈的回忆、影视剧、名胜古迹中的问题等;三是社会情境,指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包括社会风俗的来源、国际争端中的历史背景问题等;四是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包括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 历史科的试题情境是学科前沿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是科学性和专业特色的高度体现,是教育功能和测量功能的高度统一。情境的各种类型既可以各自独立呈现,也可以复合呈现,复合呈现具有综合性特点。历史科试题的情境对历史教学具有引导意义,是历史科评价的必要依据和重要标准。6 结束语在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历史科作为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其考试内容改革的专业化、学术化、规范化水平不仅关系到人才选拔,还将对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反拨作用。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贯彻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理念,明确了历史科的功能定位、考查目标和考查要求,促进历史科考试实现由“知识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评价转变,有效提升历史科考试质量,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第59—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