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研究
EXAM SCIENTIFIC RESEARCHS
【高考】“双减”后首次高考,从语数外试题看教育评价改革信号

2022-06-29

【高考】“双减”后首次高考,从语数外试题看教育评价改革信号2022年高考已经结束。今年高考具有不同寻常的特别意义,因为今年高考是“双减”政策发布之后的首次高考,同时,今年也是新教材与新高考结合的第一年,本届考生也是第一批使用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学生。三大主科的高考试卷释放出多个重要的教育信号,陈老师梳理了今年高考试卷中所传递的7大信号,分享给各位家长及圈友(文中试题解析内容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资深专家)。01“双减”之后首次高考试题回归基础、回归教材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重视与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联系,这种联系是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活用、化用,而不是简单的把课文作为命题素材。其目的是引导教学重视灵活运用教材来落实《课程标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聚焦在有效利用课内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单元学习任务”是新教材中极为重要的内容,2022年北京卷命题重视与单元学习任务的联系。大作文(1)是在新教材必修上册“学习之道”单元学习任务基础上的深入转化,体现出对任务背后探究与反思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的理解和重视。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关注数学本质,引导教学回归课堂,一是试题内容紧扣课标和教材,如第16题、第17题都是解三角形和立体几何的基础性问题,第19题、第20题是解析几何和导数问题,这四道题所考查的知识都是高中的基础知识,所使用的方法也是通性通法。二是试题关注数学本质。如第10题以平面几何切入,研究向量的数量积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解决(建立直角坐标系,转化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求解;所求向量数量积最大的问题;三角函数的值域问题),考查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第20题和第21题分别考查导数和数列的本质,使学生从深层次去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202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强调主干知识运用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如,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对语义、语境、语篇的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对常用词汇的准确运用能力。考生需要结合词汇知识、语篇知识、生活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02关注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第15题提供《红楼梦》第一回中涉及《石头记》等五个书名的文本片段,要求考生解释不同书名与作品内容的关联,进而谈《红楼梦》作为书名的合理性。试题看似专业性较强,实际上仍是指向对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主线情节、核心主旨、主要人物、艺术手法、悲剧意蕴的理解、分析,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其中三个书名进行解说即可。试题体现了联系教材的导向,教材《红楼梦》阅读单元的学习任务提示重视前五回的纲领作用,理解主题、解说书名与主题思想等,这些要求与试题考查方向一致,引导教师关注整本书阅读的基本途径与阅读方法。202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所选素材均为语篇真实的英语语言素材,而阅读理解能力是读者与这些文本的互动能力,需要考生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等对书面语篇传递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等深入理解。书面表达第一节第43题,题目有一定开放性,要求考生基于对文本的理解,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着重考查考生在语境中分析、评价与创新的能力。03考查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阅读取材于《汉书·贾谊传》,在对比中强调注重礼义教化的治国之道,并涉及个人成长环境对道德修养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简洁严谨的语言材料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母语的认识与热爱,具有鲜明的育人价值。“以礼义治”“以刑罚治”的对比辨析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增强理性思辨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提升思维品质。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设置创新和思维深刻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第20题(Ⅲ)二元函数不等式的证明这一创新的设问打破常规,需要学生固定一个变量,把动态的问题转化为静态,把二元的问题转化为一元的问题去处理。考查学生将多元与一元,动态与静态,变量与常量,高等与初等,等进行辩证思维的能力。第21题属于综合题,综合了新定义、集合论、归纳法、排除法、演绎证明等思想和方法,考查学生创新能力。202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鼓励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概括、逻辑推理等高阶思维活动,从而把握语篇的主题意义、内涵精髓和作者态度意图。 如,在阅读理解C篇和D篇的试题设计上,加大了对考生篇章概括、推断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挖掘篇章的深层含义,读懂言外之意。此外,试题鼓励考生逻辑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个人想法和见解。如,书面表达第一节第43题具有审辩性和开放性,考生需从少年的创业经历总结其优秀品质,并与自身相关联,通过思考和筛选,对主人公某一项优秀品质进行评价,展示考生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认知层次。04重视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多文本阅读第1题、第3题,其命题思路是基于材料情境设计的真实问题或任务,要求学生理解从文中获得的古籍的知识,运用知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判断,这样既考查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力,又考查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体现出综合考查的思想。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突出对数学应用和跨学科的考查,如第7题选取绿色冬奥会为情境创设数学问题。问题呈现了二氧化碳的三相图,该图可以使学生了解跨学科的知识。通过设置此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树立有责任的公民意识。第18题以体育铅球比赛为背景,考查统计学中预测方法与步骤的全过程。在体育比赛,特别是国际比赛中,预测比赛结果是体育比赛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热门话题,通过解决此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概率统计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02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试题在命制过程中注重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核心素养考查路径,进一步凸显素养立意。试题设计以情境任务为载体和驱动,以知识、技能和策略等要素为手段和工具,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和导向,促进考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语法填空一题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语篇为单位和载体考查语法知识,体现了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阅读表达第42题和43题具有一定的审辩性和开放性,着眼于考查学生在创新性和批判性等方面的思维品质,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第二节创设了接近现实生活的交际语境,注重在真实的任务和情境中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考生增强语用意识,真正实现与他人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合作。05试题凸显开放性和选择性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开放则体现在具体情境下,对多角度多层次的合理的个性认识的鼓励:微写作三道题都注重关联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写作,锻炼自己的言语实践能力。第一题是学校要举行新社团“悦读会”,围绕审美愉悦写启事;第二题是设计核酸检测的“两米线”的标志,相信学生对此有话可说;第三题虽然没有真实的情境,但学生可借助联想和想象,还原生活中的闪电现象,再赋以情感和内涵,相信也能写出好作品。试题通过设置社会生活情境,要求考生激活相关经验,考生由于生活积累、思考深度的差异,形成多元开放的答案的同时,也鲜明地反映了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水平。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通过创新题型,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等多种方式,体现试题的选择性和开放性。第14题通过含参的动区间分段函数来设计问题,按照0与1为分界点分三种情况对参数进行讨论,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第15题设置了一个无穷正数数列,考查数列的增减性、估计数列项的范围、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解决此问题需要学生利用放缩的思想,递减数列的定义,数列的下界,反证的思想等去推证和证伪,考查学生对于高阶知识的理解和迁移的能力。北京卷在命题技术和评分量表上进行持续探索。如设计分层赋分试题。优化了试题的区分和考查效果。202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表达第42题和43题具有一定的审辩性和开放性,着眼于考查学生在创新性和批判性等方面的思维品质,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第二节创设了接近现实生活的交际语境,注重在真实的任务和情境中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考生增强语用意识,真正实现与他人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合作。 06通过试题品味生活,思考社会和人生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大作文第(2)题以“在线”为题,导语中提到“网络时代”和“疫情期间”,提示学生要联系、思考时代特征和自身经验,引导考生以“经历与见闻”为素材依据,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具体生活经历与感受体验。这一届考生在高中阶段有很多“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在线”的生活有利有弊,五味杂陈,学生对个中滋味可以有个性化、思辨性的感悟。这个题目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有话可说,还能够引导学生盘点、梳理自身经历,正确认识和理解疫情期间在线学习等特殊情况,鼓励他们发掘其中积极美好的方面,品味生活,思考社会和人生。2022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如第7题的背景是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场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体现了中国对于绿色冬奥的努力;第18题设置铅球比赛问题,源于国家规定如果成绩达到9.5m以上,可以获得国家“三级运动员”证书这样的背景,所设计的问题符合现实。材料源于社会、源于真实情境,考查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202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B篇讲述了主人公Alice实现自我蜕变的心路历程,故事旨在引导考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做一个自信自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完形填空语篇作者回忆了在幼儿园工作期间感人的一幕,这次难忘的经历不仅让故事中的“我”,也让故事外的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力量。书面表达第一节讲述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创业故事,旨在引导考生也要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做一个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青年学子。07高考作文题明确简洁,不在审题上弯弯绕202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大作文第(1)题为“学习今说”,题目明确简洁,不在审题上弯弯绕,但内涵丰富深刻,引导性强。首先,它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学习。统编本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主题即为“学习之道”,其中就有一篇《劝学》,《劝学》的开头就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该单元的研习任务中有一道题,即要求学生写一篇“‘劝学’新说”,命题人正是在此基础上翻出新意,暗暗扣合教材的。大作文第(2)题以“在线”为题,由于这一届考生在高中阶段有很多“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在线”的生活有利有弊,五味杂陈,学生对个中滋味可以有个性化、思辨性的感悟。这个题目不仅保证了学生有话可说,也鼓励他们发掘其中积极美好的方面,品味生活,思考社会和人生。高考北京卷作文命题,一直以来,都追求明确的命题意识,大多以命题作文为主,文体明确,一个议论思辨,一个联想感悟,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而要求考生感悟生活,关注时代,深入思考,多维思辨,淬炼认知,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这个导向是十分良好的。 文章来源|京城教育圈、希娅分享

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看2022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

2022-06-27

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看2022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山东省利津县高级中学  杨富丁 山东高考的命题依据是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考评价体系是指导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同时是制定学科考试标准的指挥棒,所确定的“一核四层四翼”的原则是考试评价的准绳和量尺。今年高考历史试题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精心设计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和考查载体,在高考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方式、试题的情景设计等方面,全面落实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一、为什么考1.立德树人。第1题考查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尚法存礼的思想特点,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第7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灵活性,第18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建设成就,引导学生知史爱党,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第17题让考生观察李超之死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现象,思考“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服务选才。第19题以“地图上的文明史”为主题设计试题,选拔符合国家和高等教育需求的优秀人才:具有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关键能力;具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学以致用的优秀品格和创新意识。3.引导教学。整套试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考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要求的必备知识、学科素养;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历史探究的关键能力;启发学生多维视角看隋代政区改革,对李超之死进行现实的思考;对一幅宣传画进行历史的透视;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力。这是“引导中学历史教学落实党和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要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考什么1.核心价值。第1题和第7题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第17题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18题引导学生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2.学科素养。(1)时空观念。第11题考查“辨识史料中的时空信息”,第19题第(2)问考查“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2)史料实证。第17题考查“鉴别史料作者的意图与目的”,第19题第(1)问考查“分析整合史料的有效内容和价值”。(3)历史理解。第18题考查“概括历史事物,提炼历史叙述要点,了解历史文本中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相互关系”“了解历史文本所述历史事物与其所处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4)历史解释。第2题考查“对历史现象及各种关联进行客观叙述”,第16题考查“利用已有认知知识,对历史观点进行分析论证”。(5)唯物史观。第18题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19题考查“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6)历史价值观。第6题考查“爱国主义”,第17题考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3.关键能力。2022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均体现了对“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能力”的考查;第19题第(2)问体现了对“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考查;第18题体现了对“历史探究能力”的考查。4.必备知识。2022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所考查的必备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基本史事为主的陈述性知识,例如,选择题考查了百家争鸣、西汉的强盛、宋代经济、明代官员管理、西学东渐、洋务新政、清末新政、抗日战争、新中国外交和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考生熟知的主干知识。二是基本的历史学科理论、方法、技能和观念等程序性知识,例如,第16题考查学生多维视角看隋代政区改革,第19题考查学生基本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时空观念等。三、怎么考1.基础性。2022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中的选择题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主观题考查基础的学科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整套试题考查学生基本的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基本的学科素养(时空观念),这体现了历史科考查要求中的“基础性”。2.综合性。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鲜明体现了历史科考查要求中的“综合性”。3.应用性。第17题“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这是“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借鉴”,鲜明体现了历史科考查要求中的“应用性”。4.创新性。第16题“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这是“对史料进行新的解释和新的运用,对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新的发掘”,鲜明体现了历史科考查要求中的“创新性”。(稿件来源:历史悦读论文分享公众号) 

@2022年天津高考考生 | 志愿填报30个热点问题,助你顺利填报!

2022-06-25

@2022年天津高考考生 | 志愿填报30个热点问题,助你顺利填报!考生朋友们:如何填报以及报好志愿,是你们和广大家长朋友们当前最为关心的事。为帮助你们解难纾困,廓清填报志愿的“迷雾”,顺利填报志愿,实现升学理想,市高招办汇总志愿填报的热点问题,并给出专业解答及建议,全方位带你了解填报志愿的政策、规定、依据、策略和注意事项。1.普通类考生填报志愿时间如何安排?2022年,普通类考生填报志愿实行“两次填报、两次征询”的志愿填报方式。填报工作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再补报。(1)两次填报时间(2)两次征询时间2.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填报志愿时间如何安排?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填报志愿实行“两次填报、一次征询”的志愿填报方式。填报工作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再补报。(1)两次填报时间(2)一次征询时间3.填报志愿的依据有哪些?(1)考生填报志愿的依据是经教育部安排下达、市高招办汇总编辑的《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计划》(以下简称《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按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编制。未经市高招办公布的招生院校和计划,一律不安排在津招生。(2)填报志愿前,考生及家长除要认真了解《招生计划》外,还应及时登录拟报考高校的官方网站或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认真查阅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高校对外语语种、文化成绩、面试、身体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及专业录取规则等。4.填报志愿还可以参考哪些资料?(1)“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考生及家长可以利用该系统,从众多的院校专业组中,通过条件过滤,完成从千计到百计,再到十计的志愿筛选过程,逐步缩小范围,聚焦到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院校专业组,形成志愿填报草表,提高填报志愿的效率。分数公布后,系统会及时更新考生的“1+10”位次信息,帮助考生全面掌握信息,合理填报志愿。(2)市高招办编印的《(2020-2021)普通高校在津招生录取统计资料》和《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等填报志愿参考丛书资料。(3)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官方志愿填报指导信息。 5.提前本科批次的志愿如何设置?6.高校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志愿如何设置?普通本科批次A阶段志愿前,单独设置“特殊类型考生志愿”,由已参加本科批次A阶段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考核并合格、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填报。该院校专业组志愿栏中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7.普通本科批次的志愿如何设置?普通本科批次分为A、B两个阶段,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8.提前高职(专科)批次的志愿如何设置?提前高职(专科)批次设置1个院校志愿,院校志愿中设置3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9.普通高职(专科)批次的志愿如何设置?高职(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设置20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栏中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10.艺术类各批次的志愿如何设置?11.体育类各批次的志愿如何设置?12.各批次的录取顺序是什么?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按五个录取批次进行:艺术类及体育类本科批次,提前本科批次,普通本科批次,艺术类及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普通高职(专科)批次。13.艺术类本科批次的录取顺序是什么?录取时,先进行校考阶段的录取,再进行统考阶段的录取,最后进行征询志愿的录取。校考阶段录取时,先进行自划线院校专业组的录取,再进行非自划线院校专业组的录取。14.体育类本科批次的录取顺序是什么?与艺术类本科批次的录取工作同时进行。录取时,先进行体育类本科批次平行志愿的录取,再进行征询志愿的录取。15.提前本科批次的录取顺序是什么?与艺术类及体育类本科批次录取工作同时进行。录取时,先进行飞行员招生院校专业组的录取,再进行A阶段招生院校专业组的录取,然后再进行B阶段招生院校专业组的录取。16.普通本科批次的录取顺序是什么?普通本科批次录取时,先进行“高水平艺术团及高水平运动队”志愿的录取,再进行本科批次A阶段平行志愿的录取,然后进行A阶段征询志愿的录取。A 阶段录取结束后,再进行B阶段的录取。普通本科批次B阶段录取时,先进行平行志愿的录取,再进行征询志愿的录取。如招生院校在征询志愿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经招生院校同意,可适当降低分数提供征询志愿考生电子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17.艺术类及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的录取顺序是什么?艺术类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时,先进行校考阶段的录取,再进行统考阶段的录取。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与艺术类高职(专科)批次的录取工作同时进行,分别实施平行志愿院校的录取。18.普通高职(专科)批次的录取顺序是什么?普通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时,先进行提前高职(专科)批次的录取,再进行高职(专科)批次平行志愿的录取。如招生院校在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未完成招生计划,经招生院校同意,可适当降低分数提供考生电子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19.考生如被上一批次(阶段)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录取,能否再参加下一批次(阶段)院校或院校专业组的录取?不能。符合分数范围的考生,如未被上一批次(阶段)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录取,可以继续参加下一批次(阶段)院校或院校专业组的录取(不得兼报的除外)。20.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什么?今年,我市在提前本科批次B阶段、普通本科(含A、B阶段)、普通高职(专科)、艺术类本科及高职批次统考阶段、体育类本科及高职批次等继续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这些平行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的规则进行录取。21.如何理解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中的“分数优先”?计算机投档系统先对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符合条件的考生,依高考录取总成绩(普通高职(专科)批次,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的高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22.如何理解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中的“遵循志愿”?计算机投档系统依次检索每位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若考生符合其中一所以上院校专业组的投档条件时,则投档到序号在前的院校专业组;若考生只符合其中一所院校专业组的投档条件,则直接投档到该院校专业组。23.如何理解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中的“一次投档,不再补档”?按照计算机投档规则和程序,平行志愿院校专业组同时进行一次性投档;若考生进档后,不符合院校专业组录取要求又被退档,则不再投向该考生在本批次报考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专业组;如院校专业组因将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退档后形成了余缺计划,只能等待参加征询志愿录取,不能再接收该平行志愿的第二次补充投档。24.平行志愿录取时,总分相同的考生如何进行投档?平行志愿录取时,当考生高考总成绩(含政策加分)相同但单科成绩不同时,计算机投档系统分批次、按规定的科目顺序生成排序成绩进行投档。普通本科批次,将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等级性考试3门科目中最高成绩、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普通高职(专科)批次,将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单科成绩,由高到低排序。艺术类本科批次统考阶段和体育类本科批次投档时,若考生综合分(含政策加分)相同时,先比较专业市级统考成绩,再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等级性考试3门科目中最高成绩、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25.填报平行志愿时需要规避哪些风险?(1)平行志愿间没有拉开梯度。如果考生填报的各个平行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集中在某一个投档分数区间内,没有采取“保、垫”等策略,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都落空。(2)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过少。以往个别考生只报几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非某些院校专业组不报,就会出现因为高考成绩未达到院校专业组的投档线而不能被投档。(3)填报的专业志愿过少。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专业组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26.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是什么?(1)正式填报时,考生在规定的志愿填报时间内,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进入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系统,按照《普通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系统使用说明》的提示进行填报。考生须输入考生号、密码、图片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接收手机为报名时填报的手机号码)登录系统并填报志愿信息。考生填报志愿后,应通过点击“保存并提交志愿表”按钮保存所报志愿信息。如需继续修改志愿,考生可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重新进入系统,在志愿填报页面上修改并通过点击“保存并提交志愿表”按钮保存所报志愿信息。(2)考生须对所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考生手机号码是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接收相关信息的重要工具,考生要确保手机号码准确,并注意做好个人信息及手机接收信息的安全保管。(3)建议考生及时登录系统填报并保存志愿信息,以免因超过规定时间而无法保存。27.填报众多院校专业组志愿时,如何拉开梯度?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原则。例如,在本科普通批次A阶段要尽量填满50个院校专业组,可将较为理想的,蹦一蹦够得上的院校专业组用来“冲一冲”,数量控制在10个以内;将可能性较大的10个院校专业组用来“稳一稳”;将与自己位次基本适切的院校专业组用来“保一保”,数量控制在15个;最后选择最为稳妥、最为保险的院校专业组用来“垫一垫”,数量控制在15个左右。以此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院校专业组之间形成合适的梯度顺序。28.填报志愿前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建议考生及时收集院校专业组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了解高校招生章程;查询有关院校专业组近两年各批次录取位次情况;了解今年在本市招生的院校专业组、专业和人数;了解自己总成绩在全市“1+10”组合的位次信息情况,准确定位;了解本人体检结果,避开限报的院校专业组及专业。29.如何理解填报志愿时的选考科目要求?选考科目要求主要分为四种:一是高校专业培养与某1门科目关联度高的,要求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二是高校专业培养与2-3门科目有一定关联度的,要求为“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三是高校专业培养与2-3门科目关联度高的,要求为“考生2-3门均须选考方可报考”;四是高校专业培养对学生学科基础要求相对较宽的,要求为“选考科目不限”,考生在填报时无选考科目限制。30.录取结果如何查询?考生可以在每个批次和阶段录取结束后,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查询本批次和阶段招生高校各专业组录取最低分,或前往报考高校的官网进行查询。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集中精力,充分讨论,广泛搜集信息和资料,认真分析研判,主动听取中学和区招办的指导意见,积极征询院校意见,用好“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客观全面地评价自身,珍惜机会,运用策略,积极、审慎、稳妥地填好自己的志愿,实现自己的升学梦想

形成性评价的课堂实践

2022-06-23

形成性评价的课堂实践北大考试 第三方评价会员村 2022-06-23 11:30 发表于北京1评价与课堂实践相融合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的关键在于支持学习,而从应用的角度来讲,就是要为课堂实践提供具体策略。“形成性”的本质要为了促进学习而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而非仅仅对学习状况的评估(assessment of learning)。    当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运用了形成性评价,便可以利用评估结果的信息,在教学中修改教学策略,对课程进行即时而广泛的调整,如在一个单元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或重新教授重难点。要从传统的“谁学会了、谁没学会”的“质量检查”,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的“质量保障”。这种“质量保障”需要教师在课堂时间中,将注意力从自己的教学转移到学生的学习上:重点是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什么,而不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什么,不要让学校变成孩子们去看教师工作的地方。同时,学生必须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管理自己的学习,让师生关系从交付-接受知识,转变为追求共同目标的伙伴。    在课堂实践中,教学与评价之间的融合可以帮助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中的所有表现——例如,在小组中交谈,完成课堂作业,提出、回答问题,甚至困惑地盯着教师或黑板——这些都是可供教师参考的重要信息来源,可以用来推断学生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使用评估来支持学习,全面、深入地观察课堂情况,收集、分析课堂内的信息;最后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2课堂实践中的普适策略    由于课堂实践中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的大量信息,教师可能会经常觉得无从下手,这种随机应变的教学实践能力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锻炼。不过,研究证明,有五大策略对所有知识领域、所有年级的教师都同样有效:小贴士    鉴于教学任务、教学阶段、学生能力、学生群体等变量,实施以下策略的具体方式、技术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有效的自我评估技术,可能不适用于二年级的写作课。这些策略的优势在于,不同于大规模的干预措施,如减少班级规模、课程改革,运用这些策略的教学实践是低技术、低成本的,对教师个人来说易上手,具有很高的“嵌合性”( gearing )。    一、阐明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    学生成绩不好往往是由于他们不能理解教师对他们的要求。许多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课程开始时把课标中的标准或学习目标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但这种方法很少成功,因为标准往往不是用学生熟悉的语言风格写的,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并有效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教师可以采取的一个常见策略是分发样本。    分发前一年的班级完成的实验报告,让学生讨论这些报告的完成质量,评判哪些报告是好的,并分析好的报告有哪些优点、不好的报告有哪些不足,帮助学生建立对“好的研究报告”标准的认识。教师还发现,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能力,调整给学生的任务,选择不同样本以供学习讨论。在学习初期,教师可能会选择四五个质量水平相差很大的样本,让学生先学会区分比较宽泛的质量标准。然后,随着学生越来越熟练,教师可以用一些质量水平更相近的样本来给学生增加难度,帮助学生提高思考、判断的能力。    学生只有明白所有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才能对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成功标准有清楚的认识。这些标准可能是很抽象的,所以,在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标准时,教师应使用具体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理解。    二、设计有效的课堂讨论、问题和学习任务    教师需要仔细设计问题。例如,问题的类型(是不是只用一个词就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问题在测试什么(理解程度还是机械记忆),问题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中的内容有何作用。当教师花在教学计划上的时间,多于给学生作业打分的时间,就实现了从质量监控到质量保证的转变。通过更仔细地设计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参与的课堂上有效检验学生的理解,而不是在学生离开后,通过打分来盖棺定论。    01.设计问题    许多教师将部分教学时间用于全班讨论、问答,但这些环节往往是对现有知识的演练,而不是为学生创造新知识。此外,在学生发言时,很多教师往往是在学生的发言中寻找“正确”的答案(评判性地听),而不是从中获取信息、了解学生的思路(解释性地听)。真正有效的提问,应该既促使学生思考,又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信息,从而调整教学以满足教学需求,以下的策略或许有帮助:    有些问题被设计成“范围搜索”问题,以揭示学生在教学开始时的知识储备。    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可能会问全班同学,玉米根部吸收的水分有多少是通过蒸腾作用损失的,并问学生们对蒸发的水有何看法。许多学生认为蒸腾作用是“不好的”,植物应该试图减少在这个过程中损失的水。而事实上,“损失的”水在植物运输营养物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给学生带来惊奇的反转,加深他们对新学知识的印象。    02.“铰链点”问题的正确运用    教师在课程中用问题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是课程中的“铰链点问题”,因为根据学生的反应,课程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铰链点问题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思维的窗口,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推进学生学习的想法。但要明确地将这些铰链点整合到教学中,还需要解决传统课堂提问模式的两个问题。    首先是缺乏参与。如果课堂规则规定学生要举手回答问题,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不举手来逃避课堂参与。出于这个原因,许多教师已经制定了其他发言规则:· 教师可以随机决定叫谁来回答问题,或者使用一些随机装置,如抽签。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他们需要参与课堂,因为教师可以随时叫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除非特别要求,否则学生们知道问题的答案也不需要举手。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言,即使是“我不知道”。第二个问题是,教师每次只能听到一个学生的想法。为了衡量整个班级的理解,教师需要实时得到所有学生的回答。同学们往往因为缺乏参与积极性、观点和大多数同学不一致、害羞胆怯等原因不愿举手,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必须在赞成、反对、我不清楚中选一项表决,能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实时掌握情况。03.给学生更多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许多教师没有以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对话,比如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在一两秒之内没有得到答案,就会提出另一个问题、自己回答问题、或者只向“聪明的学生”提问。如此短的“等待时间”的后果是,唯一“有效”的问题是那些不假思索就能快速回答的问题,即要求记住事实的问题。因此,对话停留在一个表面的水平上。当教师给出足够时间回答问题,学生的期望就会受到挑战:被给予更多思考时间的学生会逐渐意识到,教师需要一个更有思想的答案。04.正确回应学生的答案学生给出回答后,教师是否要迅速接受正确答案、是否要求学生解释答案、又该如何面对错误答案呢?· 当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时,可以尽量提供一个宽容、鼓励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先缓解紧张、不担心说出错误答案。然后通过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探索,让学生明白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一样有用,并乐意让其他学生帮助进一步探索他们的错误答案,而不会感到羞愧。· 当教师不止步于听到正确答案,而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解释,学生可能会更加积极参与,并认识到学习可能不仅在于他们是否能说出正确答案,而更在于他们是否能够充分表达和讨论自己的见解。三、提供反馈,推动学生学习给学生打分、简单的表扬、批评等评价方式,往往不能引起进一步的学习。教师们一般认为,学生花在考虑教师反馈上的时间没有教师提供反馈的时间长。也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同时收到分数和教师的评语时,他们往往会忽略评语,首先看成绩,其次看他们同学的成绩。有效的反馈,需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成绩、分数不能做到这一点,像“很好”、“不错”、“继续努力”这样的评论也起不到这个作用。能引起思考的,是指出学生该如何改进的描述性反馈,同时教师应提供在学生作业中和这些反馈密切相关的具体表现特征,并将其与总教学目标和好作业的具体评价标准联系起来。当然,如果作业要求提供20个计算答案或20个历史日期,就很难给出很具体的评语,这种情况下,能引起学生思考的一种反馈是对学生说:“这20个答案中有5个是不正确的。找到它们并改正!”诚然,很多教师会担心提供更有效的反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但是一旦学生参与到自评和互评中,教师就能够更有选择性、更有针对性地查看学生作业的内容,并着重提供学生无法提供的反馈。一些教师还担心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反应。实践证明,教师和学校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与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而家长们则一般会很支持教师给出更有效的反馈。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评语比分数更有用,因为评语可以帮助如何帮助孩子的指导。分数和自尊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每个人,即便天资、家庭等因素注定了学习情况的差异,也应该促进每一个孩子学习。在一个竞争性系统中,成绩差的人往往倾向于把他们的表现归因于缺乏“能力”,成绩好的人则归因于“努力”;而在一个以任务为导向的系统中,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对自己的学习是有价值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自信的方式,而不需要被他人评价为“好学生”或者“坏学生”。给予评价分数,学生可能认为这是一种与他人比较的方式;给予具体的评语、改进意见,学生则会认为这是帮助他们提高的方式。一般来说,以奖励或分数的形式提供的反馈会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成是对自己个人的评价,而非对学习任务的评价。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能力”所附带的价值,而非如何提高这一能力,从而损害了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与此相对,以任务为导向的反馈能鼓励所有人相信自己能够进步,这样的反馈可以促进学习——既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四、帮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自评许多试图培养学生自我评估能力的教师发现,第一个也是最困难的任务是让学生从系统性目标的角度来考虑他们的学习情况。这意味着,自评需要让学生开始对学习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能够自己管理、掌控学习过程,发展学生在元认知水平上的学习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他们所有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的目的和成功标准有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科要求与课程材料。同时,应该鼓励学生时刻以课程目标为核心,在学习中时刻自我评估自己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的进展,帮助他们依据评价标准来指导自己,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一位中学数学教师与她的学生设立了一个课前学习环节,她称之为“家庭作业帮助板”。教师每天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当学生第二天来到教室时,他们会先回顾自己的作业,并找出他们认为困难的问题,并把问题的编号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必须自我评估他们的家庭作业)。能够成功完成该问题的学生将在黑板上写出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问题都得到正确的解决。如果有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解决方法或不同答案,该学生将张贴出替代的解决方案。如果任何一个问题有其他正确的解决方案,教师会指出并要求学生讨论不同的方法;如果有些问题回答不正确,教师会问全班同学是否有人能纠正这个问题。(当课堂文化强调学生合作,学生会更愿意“冒险”,分享他们对其他学生遇到困难的解决办法)。同时,这种办法是一种系统的数据收集形式,通过让全体同学共同参与解决,教师能充分了解全班学生的情况、找出哪些作业内容造成了困难,并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通常情况下,由于学生能够自己解决所有的家庭作业问题,教师能够很快开始上课。当学生齐心协力解题时,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当天或第二天的教学内容,以复习或重温这个话题。当学生使用共同商定的标准来评估他们自己的情况时,他们就成了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学生熟悉的语言风格编写的评分标准,或者让全班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评分标准。五、鼓励学生做彼此的教学资源:互评对许多学生来说,使用评分标准来评估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太困难了。但正如大多数教师所知,比起在自己的作业中发现错误,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更善于发现其他学生作品中的错误。基于此,同伴评估和反馈可以成为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同伴互评有如下好处:1.学生通过扮演教师、考官的角色来学习,获得反馈的学生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提供反馈的学生也会受益,有时甚至比接受反馈的学生受益更多。当学生评估同伴的学习成果时,需要对于评价标准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作为旁观者,相比于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往往更加理性客观、不掺杂个人情绪。2.此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效。学生会自然使用朋辈日常交流语言,彼此更易互相理解。当反馈来自于身份平等的同伴时,接受反馈的人往往会更投入,当他们不理解时,很可能会直接打断对方、要求同伴阐明,从而进行更加充分的交流;而当教师给出反馈时,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很少打断老师或要求进一步反馈。3.使用学生互评和自评方法可以使教师空出时间来计划更好的教学,或更有针对性地与一小组学生一起学习。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给另一个学生的打分,不该被报告给家长或上级。同伴评估应该着重于改进,而不是打分或问责。教师组织学生互评作文,并用“两颗星和一个愿望”的办法来提供反馈,让读者指出作文中的两个优点和一个具体建议,同时告诉学生哪些是积极的评论类型、改进时的建议以及不适合写给同伴的评论类型(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同行评估的习惯和技能)。对于一次特定的作文互评,教师会提醒学生注意当前的写作内容。互评完成后,教师把作文还给每个学生,并要求他们重读自己的文章,回顾收到的评论。然后,指导学生与他们的伙伴讨论反馈意见,以及他们在下一稿中可能改进的具体方法。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会在教室里巡视,为那些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建议。3评价与课堂实践相融合在备考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份复习提纲,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好的学习内容,并标为绿色;找出仍然需要更多思考、理解的学习内容,则标为黄色和红色。这些交通灯构成了学生复习自测的基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过去的考试中找出考察其红色领域知识的问题,然后通过教科书和同伴小组来确保自己能够成功回答这些问题。在准备考试时,让学生自己出题然后回答自己的问题,比以传统方式准备的效果要好。准备试题有助于学生对题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迫使学生们思考什么是好的测试问题,在此过程中,也让学生对学科考点有更清晰的理解。在考试结束后,同学之间的互评也是有价值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集体制定一个评分标准,让学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互相评价。在同伴互评之后,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专门讨论那些学生普遍觉得困难的问题,然后利用好同伴辅导来有效解决那些只有少数学生遇到的问题。参考文献【1】Black, P., Harrison, C., Lee, C., Marshall, B., & Wiliam, D. (2004). Wor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Phi delta kappan, 86(1), 8-21.【2】Leahy, S., Lyon, C., Thompson, M., & Wiliam, D. (2005). Classroom assessment: Minute by minute, day by day. Assessment, 63(3), 19-24.【3】Formative Assessment: Examples of Practice (a work product initiated and led by E.Caroline Wylie,ets)【4】Wiliam, Dylan. Embedded Formative Assessment : (Strategies for Classroom Assessment That Drives Student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Solution Tree, 2017. 本文来自北大考试

C2022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