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研究
EXAM SCIENTIFIC RESEARCHS
2022年高考命题规律及2023年备考策略

2022-09-26

2022年高考命题规律及2023年备考策略每年的高考真题和出题的规律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进入高三后,2023届考生备考是该如何总结分析历年真题规律呢?2022高考命题规律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九个学科命题专家提出的“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对高考各门学科的情境分类、具体内容、命题指向,概括如下表:规律一:考创新全国甲卷情景独创是创新,可以是艺术创新,也可以是科技创新;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强调科技创新,强调体育创新,创新才能实现持久跨越;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妙手需要创新;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选择创新,创造未来。所以2023高考备考创新,仍然适用。规律二:文化情景创设,青年主角创设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材料背景,创设情景。青年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青年如何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备考青年视角,关联文化情景,是最近几年高考热点,也是2023年高考备考热点。所以2023年高考备考青年视野,仍然有较高价值。规律三:勇担重任责任担当,青年融入民族复兴,小我融入大我是高考命题重点。全国甲卷青年思考如何融入时代,直接使用,借鉴化用,情景创造,联系时代热点,思考问题,实现价值;全国乙卷,青年在时代跨越中跨越,在时代再跨越中担当;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青年强调本手,实现妙手,在时代中创造价值;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青年选择担当,奋斗创新,实现民族复兴。时代与青年关系是热点,青年实现价值是重点。所以2023年高考备考“青年与时代”,仍然有很强烈的针对性。抓住不变,科学备考;持之以恒,功夫下在平常。 2023高考备考策略一、重视文言文阅读,注意与教材关联。总结教材文言文文体形式,训练注意选文的多样性。2022年高考文言文选择了《战国策》两篇文言文,这启迪我们要选材多样。赋、表、游记、序、志、铭文体都需要重视,不仅需要练习史传类内容,还要重视政论文内容。避免单一选材,实现选材多样化,提高备考针对性。文言文实词虚词文化常识都要重视。2022年高考乙卷考了实词,相信大型联考文化常识类选择题可能会消失。所以平时我们需要文化常识与实词虚词并重,做到知识复习无死角。要知道2022年新高考两套试卷第11题都考了文化常识,并且文化常识也可以和教材关联。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集中复习教材,教材挖空训练课课落实。要检查,要提问,要练习,多方法强化掌握基础知识;集中训练高考题,结合高考真题掌握基础知识,做到挖空训练,做到一题多练。分散复习,落实到句子与段落。每天训练一句翻译,两天训练一段翻译,一周做两篇文言文,实现文言文滚动式复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重视阅读,避免套路。2022年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都不是套路题,侧重于结合语境,联系基础知识,解决阅读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刷高质量习题的同时,重视课文复习,结合教材掌握文学类文本阅读基础知识。不要期望一种套路或答题模板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要期望答题秘诀可以天下无敌。三、重视多样化阅读,重视读写结合。每周整理时评阅读,重大新闻事件阅读,传统文化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阅读中积累成语,在阅读中积累名言,在阅读中鉴赏修辞。没有时评阅读,就难以积累高分素材,就难以提高思维能力;没有重大新闻事件阅读,就难以积累成语,就难以鉴赏语言,就难以应对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习题的变化。 如何应对日渐灵活的高考命题拓展宽度,挖掘深度高考试题日趋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融合到考题中。比如说,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这个点,考察的学科就有高考语文作文,物理等学科的考题。考生应在平时多看新闻,在做试卷把常见的和生活相关的题目整理起来。 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以后的高考将会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无论是数理化或者是文史类的考试,均会设置开放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埋头苦读、死记硬背的模式来学习来备战2023年高考,且在思维上仍然是不擅长变通,那在以后的各种模拟考以及高考中将会极度不适应。建议考生改变思维方式,做到活学活用,学会举一反三,平时多注意思考,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稿件来源:语文周报公众号,版权属于原作者,分享利于扩大受众面,不涉及任何商业行为,如有异议联系本栏目,立即删除)

几种增值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及实证研究

2022-09-26

陈安琪 关丹丹:几种增值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及实证研究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2年第9期第54—62页。作者陈安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研究实习员。关丹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摘要:探索增值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之一。为研究常见增值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选取30所学校共34830名高三年级学生的2次数学考试数据作为样本,分别使用标准分法、效应量法、分层回归法及学生成长百分位法计算增值效应,以评价不同学校及不同特征群体的增值表现。结果显示:增值评价能够提供区别于结果评价之外的有效信息,拓宽了评价学校整体表现的视角;较其他增值评价方法,学生成长百分位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优秀学生进步空间受限等局限性。增值评价在实践中尚存在诸多探索空间,但也要注意应慎用增值评价的结果,使用时应结合其他评价指标作为综合参考。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增值评价;学校评价;分层回归法;学生成长百分位法 正文0 引言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更好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其中提出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1]为指导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方法论。  与传统评价相比,增值评价是一种理念的创新,其不再仅仅“以结果论英雄”,而是将结果与之前基础作比较,通过二者的差距,判定评价对象的进步水平[2]。“增值”的基本价值在于提供教育主体(包括教师、学校及其所在区域等)对学生表现的贡献的最公平的信息。计算“增值”最简单的方法是比较学生的基线成绩与当前观察到的成绩,以确定他们在一定时间内成绩的增长情况。增值评价将学生的基础特征在统计上进行均等化,是评估教师、学校及其所在区域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改进教学实际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增值评价能够反映真实的教育成果,进而辅助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并满足社会公众监督的效果。  增值评价模型最初应用于商业和经济领域,19世纪后期,随着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始使用这些模型来衡量教师的绩效,有关教育增值评价的研究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如今,世界各地的学校系统越来越多地使用学校增值模型和学生标准化测试来监测和评估学校的表现。这些模型旨在衡量学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即学校实现的增值,典型的例子包括澳大利亚、智利、英国和美国的问责制度。以美国为例,为了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效,美国各州和学区开发应用了不同类型的增值模型,如田纳西州增值评估系统(Tennessee Value-Added Assessment System,TVAAS)和达拉斯增值问责系统(Dallas Value-Added Accountability System,DVAAS)等,这些模型的共同假设是,学生在校的学业表现能够反映其接受的教学质量。在美国,许多州已经实施了基于增值的评估系统,2015年有41个州建议在人力资源决策中使用增值分数或有关学生成长的其他衡量标准[3]。增值模型能够帮助教育评价工作者从学生的绝对水平中识别出相对进步,进而分离出反映优质教学实践如有效利用的课堂时间、清晰和结构化的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氛围、良好纪律的课堂环境等方面的教学成果。近年来,在评估教育主体和教学项目时使用增值方法作为考试成绩平均分替代方法的重要性上,国内外学者已达成了统一认识,但目前对于如何最好地估计增值分数还没有达成共识。目前,较常使用且易推广至实践的4种方法为标准分法、效应量法、分层回归法及学生成长百分位法,本研究比较这4种方法的计算原理、使用范围和优劣势,并辅之以真实数据的实证对比,以期为一线教育评价工作者提供参考。1 4种增值评价方法的比较 1.1 标准分法  将当前成绩与基线成绩相减再进行数值比较是计算增值的一种直观方法。由于2次成绩存在分数分布和相对位置的差异,需要将2次分数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是将数据集中的每一个数据减去均值后除以标准差,变换后的数据集均值均为0,方差均为1,即经过数据标准化之后,数据集特征有了相同的变化范围。增值分计算公式如下:1.2 效应量法  效应量大小可以描述均值之间的差异,其中Cohen’s d值常用于计算效应的标准化平均差。Cohen将2组样本观察值之间的标准化平均差称为ds[4]。因此,增值分的计算即为样本2次分数的平均值之差,再除以二者的联合标准差,计算公式如下:与标准分法类似,效应量法对学校均值的直接计算同样会损失学生个体差异信息。1.3 分层回归法  分层回归法考虑数据的嵌套结构,并能够在组织数据的多个层级上同时提供效果估计。具体而言,将学生后测成绩作为因变量,将学生前测成绩作为预测变量,学校实际增量与理论增量的残差值即为学校对学生成绩影响的效能[5]。分层回归法还可以将学生背景信息等因素纳入考虑,捕捉“组合”效应(如更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会有利于学生进步等),从而提供对学校增值效能更加准确的估计。具体模型如下:其中,i代表学生,j代表学校,t代表年份,γ为学校层的均值,μ为学校层的随机效应,ε为学生层的随机效应,yijt为j学校的i学生在第t年的成绩,β为学生在第t年成绩的斜率。  得到每个学生的增值分后,按学校进行平均值计算即可得到对应学校的整体增值分,同时可以计算学校增值分的区间。一般而言,若95%置信区间的下限大于0,则认为该学校实现正增值,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对学生成绩整体有积极影响;若95%置信区间的上限小于0,则认为该学校实现负增值,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对学生成绩整体有负向影响;若0位于95%置信区间内,则认为该学校为零增值。  分层回归法虽然避免了损失学生的个体进步信息,但因为其将单个学生的实测成绩与预测成绩对比衡量增值,仍会面临增值评价中的天花板效应,即优秀学生因增值空间有限而不可能获得较大进步幅度,进而得到较低增值评价结果的现象[6]。该方法对教育评价工作者的统计分析技能有一定的要求。1.4 学生成长百分位法  学生成长百分位法将学生与同水平学生进行对比判断增值,为解决优秀学生绝对增长空间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学生成长百分位(student growth percentile,SGP)将同等水平学生作为比较群体以量化学生的进步,即将学生某项分数的变化与上一次具有相似分数的其他学生的此项分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百分位数表示低于某个特定分数的人数百分比,如一名学生5年级数学的SGP为90,说明他从四年级到五年级的数学成绩进步超过90%的同等水平学生(具有相似分数历史的学生)。学生成长百分位从1到99不等,数字越大代表成长越快。  SGP衡量的是表现的变化,而不是绝对表现,因此,学生上一周期的考试表现并不重要。所有学生,无论在过去的考试中获得的分数如何,都有平等的机会在下一次考试中达到99个百分位数中的任意一个。SGP不仅适用于评价学生个体的成长,还适用于班级、学校、地区等的成长评价,即按班级、学校或地区汇总学生的成长百分位数。由于百分位数是一个相对值,因此在比较百分位数时,平均值不是合适的度量,报告群体增长的最合适的衡量标准是学生成长百分位中位数(median student growth percentile,mSGP,如果将个体学生成长百分位数从高到低排列,则为中间分数),这是描述群体中学生典型成长的好方法。相对分层回归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更易理解,且可以较好地解决优秀学生绝对上升空间被设限的问题,但该方法也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以保证每名学生有足够的同水平样本进行对比。2 实证研究与结果对比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选取某省30所学校共34830名高三年级学生为样本,这些学生均参加了2次数学考试,考试时间均在高三最后一学期,间隔时间为6个月,每次测试时,所有学校试卷相同且统一组织阅卷。在样本选择时,剔除了人数较少的学校,选取的30所学校均规模适中。2.2 统计方法  本研究分别使用标准分法、效应量 Hedge’s g法、分层回归法及学生成长百分位法计算学校增值效应并作对比。其中:分层回归法使用HLM7.0软件,以第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为前测成绩、第二次数学考试成绩为后测成绩构建模型;学生成长百分位法使用R中的SGP包计算单个学生的SGP,进而得到不同学校以及不同特征群体的学生成长百分位中位数(mSGP)。    2.3 研究结果    2.3.1 4种增值评价结果的对比  表1汇总30所样本学校的数学考试成绩使用不同评价方法从高到低排列的结果,数字代表排名。在结果评价排序中,T1成绩和T2成绩列代表2次考试成绩排序的结果。在增值评价排序中,标准分法、效应量Hedge’s g法、分层回归法和SGP法代表使用这4种方法计算出的增值排序的结果。增值评价排序为评价学校整体表现拓宽了维度,其与结果评价排序存在较大差异。单看结果排序,可以发现30所样本学校2次考试成绩的排序非常相近,整体表现基本无变化,排名位次之差最大值仅为3,有17所学校排名位次之差在1名以内,8所学校排名完全相同。当把增值纳入考虑后,可以发现学校排序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20、21和22,结果评价排序靠后,但增值表现优异,增值排名均非常靠前;学校28,结果排序靠前,但增值表现较差,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  对比4类增值评价方法计算得出的增值排序,可以发现分层回归法与SGP法的排序相对一致,排名位次之差平均值为1.3,最大值为4,有超过60%的学校位次之差在1以内。位次之差最大的学校为结果排序中2次考试的第一名,这可能是由分层回归法对优秀群体增值评价的天花板效应造成的。图1直观展示了分层回归法与SGP法的结果差异。标准分法和效应量法与SGP法结果有较大差异,排名位次之差平均值分别为2.8和7.3,最大值则分别为8和21,分别仅有3%和13%的学校排名完全相同,远小于分层回归法的结果,这可能是由标准分法和效应量法损失了学生个体进步信息造成的。图2、图3分别展示分层回归法与SGP法下30所样本学校的增值情况,直观反映出各学校的增值排序。不难发现,无论从学校增值排序还是学校增值判定上,2类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小。其中,14所学校的置信区间下限大于0且mSGP值大于50,对学生进步有显著积极影响。2.3.2 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的结合分析  为更好地比较增值评价与结果评价应用于学校表现评价时的差异,绘制象限图(图 4)以观察2类方法的排序结果,即使用横坐标表示学校成长(mSGP)排序,纵坐标表示学校第二次考试成绩(T2成绩)排序,实现在同一个图中展示学校成长(增值评价)和成绩(结果评价)的综合情况。可以看出,有些学校存在成绩与成长倒挂的现象,成绩相对较差的学校可以取得较好的成长水平,而成绩相对较高的学校也可能在成长方面表现不佳;因此在评价学校时,仅用单一指标是不全面的。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成绩与成长的表现较为一致,说明二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成绩与成长水平均受到某些相同因素的影响,如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学校环境等。2.3.3 男生与女生的增值情况比较  为比较男生和女生在高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数学科的成长表现,将样本学生按照性别分成2组,并将学生成长百分位按每20% 划分为一个等级(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观察男生和女生2个群体在5个成长等级上的分布情况,计算mSGP和2次测试的平均分,以进一步探究数学成绩和成长表现的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的mSGP分布比较如图5所示。 总体来看,男生和女生第一次测试的平均分分别为77.91和72.45,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分别为89.06和83.03,男生和女生的 mSGP分别为54和47,男生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女生;男生高成长和极高成长学生占比分别为20.30%和23.80%,同样均高于女生(分别为19.70%和17.20%)。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中,男生的绝对水平和进步水平均相对较高,男生在高中数学科上可能具备一定的学科优势和后发优势。3 结论与讨论3.1 学生成长百分位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增值评价方法  本研究通过采集30所学校高三学生2次数学考试成绩数据,分别从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的角度比较不同学校之间和不同特征群体之间的表现差异。结果显示,增值评价能够提供区别于结果评价之外的有效信息,避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偏差。与静态的结果评价不同,增值评价可以向学生、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提供更加多维动态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改变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点,推动树立内生的教育发展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增值模型的种类繁多,不同的估计方法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讨论并应用标准分法、效应量法(Hedge’s g法)、分层回归法以及学生成长百分位法计算增值效应时,学生成长百分位法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其增值思想简单易懂,充分利用了学生个体成长信息,较好地避免了优秀学生成长空间受限现象。在美国,学生成长百分位法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成长评估模型,因为它可以不依赖纵向量表进行成长评估,不包含线性假设和方差齐性假设,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实际应用中,学生成长百分位法可以帮助各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学校的表现和变化。正如每个学生成长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寻找这些故事,探索高成长水平和低成长水平的原因,识别处于不同增长点的学生特征、学校特征,能够帮助各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优势,改进教育教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避免低成长,追求高成长。作为一种新的学生个体及群体表现的衡量标准,学生成长百分位法是落实增值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推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3.2 增值评价的应用前景  引入增值评价,可以摆脱以往基于一次考试的绝对成绩评判学生个体或群体的绝对成就的局限,用动态的眼光评价个体或群体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尽管增值评价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拓宽评价视角,但“探索增值评价”这一改革要求也告诉我们,未来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探索空间。  首先,发挥增值评价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的作用。若增值评价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的进步状况,而不管学生或者学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进步情况,则其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唯分数评价的藩篱。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新时代的教育观、人才观。五育与试题内容、情境等深度融合形成更为全面的考查体系,除了整体学业成绩的增值效应之外,还需要探索德智体美劳模块化的增值效应,即通过试题与五育的归属关系,评价学生不同层面的进步表现,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参考信息。  其次,挖掘增值评价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中的价值。教师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关键校本因素之一,研究考试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贡献对于教师群体的教学激励和改进有重要意义。教师层面的增值研究需要收集不同学段相同教师教授相同学生的成绩数据,并在应用时注意数据质量和测量误差,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稳定、有效。学生成长百分位法可以计算一定区域内学生的典型成长,因此对评价地区教育质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增值评价模型的稳定性在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同样观察到学校增值效应会因所使用的统计模型而有一定差异。除此之外,样本选择、数据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对教育主体的评价结果,因此不应将区域、学校及教师等的增值评价结果用作问责、奖惩等高风险决策的唯一衡量标准。增值评价的结果应慎用,并在使用时结合其他评价指标作为参考综合考量。  第三,探索增值评价中机器学习方法应用的可能性。要加强增值评价模型的研究,已有的增值评价模型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不断研究和持续积累证据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和完善增值评价方法的使用,提高增值评价手段的科学性。传统统计模型相对透明,易于相关研究人员和从业者理解,但受限于可能限制其预测准确性的假设条件,而如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非线性集成方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目前,机器学习方法在社会科学和教育等领域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随着数据质量的提高和数据数量的不断增加,大规模教育数据已经具备深度挖掘的基础,在增值评价领域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估计增值效应有丰富的探索空间和潜在用途。 参考文献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教育部发布会聚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22-09-19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教育部发布会聚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这十年发布会9月15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发布会主会场设在教育部,分会场设在广东省。本场发布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发布会上,王辉司长介绍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进展及成效——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国家发展大计,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再次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部署。 教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教育系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陆续出台了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等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配套政策,分五批指导29个省(区、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各地结合实际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 一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第三方评估显示,专项计划得到多方认可,高校满意度为80%、学生为90%、地方为100%。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累计已有16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二深化考试内容改革,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不断强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进一步强化高考的育人功能与积极导向作用。加强教考衔接,提高命题质量,注重夯实基础,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目前已达到27个。 三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 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公平、规范管理、科学精准”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 四启动实施强基计划,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决策部署,2020年,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实施强基计划。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目前由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推进“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积极探索在招生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导师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三年来,强基计划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有关高校普遍反映,通过强基计划确实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 五大力推进高职分类招考,形成了适合技术技能型人才选拔的考试评价模式 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各地一般在每年春季安排举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在各地的大力推进下,分类考试已成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主渠道。全国每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已超过300万,占高职招生总量的60%以上。 六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创造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织大规模考试的中国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地克服重重困难挑战,共为1亿多人次的考生平稳组织了高考。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部门及时调整考试组织工作方案,不断完善考试防疫措施,在考生健康监测、考场消杀、备用隔离考点设置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措施,实现了“应考尽考”,创造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织大规模考试的中国经验。疫情之下的大国之考,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决策力、执行力、动员力、凝聚力以及社会的协同力,充分展现了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效能水平。 七严格招生规范管理,推动高校考试招生工作更加风清气正 按照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全面从严治考,全面从严治招。加强制度建设,制订出台《高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提出并实施“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招生禁令。持续强化信息公开,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建立部、省、高校和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配合公安部等部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八试点先行梯次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指导各地按照“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的原则,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边推进,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前三批14个省份(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有关地方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高考综合改革进行了跟踪评估。各方面普遍对新高考改革措施给予积极评价,特别是学生对自主选课选考等改革举措认同度较高。中学和高校普遍认为这一轮改革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总体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着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教育公平公正,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提供了有力保障。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考试招生领域仍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仍有一些问题亟待破解。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发布会上,孙海波院长介绍了近年来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进展及成效,一起来看——高考内容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载体,对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直接影响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质量。 十年来,高考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风向标;从能力立意走向素养导向、从单一评价走向多维评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评价范式;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同向同行,实现了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十年来,高考命题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评价理论和实践体系,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凸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研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十年来,高考命题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创新考查形式,丰富评价手段,强化保障措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落实立德树人,实现高考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 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考系统性地加强考试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逐步由注重智育评价的人才选拔,向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载体转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是聚焦铸魂育人,夯实信仰之基。高考不断强化考试的育人功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考试内容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将显性考查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用精品试题让学生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二是紧扣时代脉搏,培养时代新人。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时代主题,精心选材和设计试题,采用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呈现方式,在考试内容中巧妙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是彰显五育并举,引导全面发展。高考命题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和审美素养、健康和劳动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以德引领、以智为基、体美劳强力呼应的内容改革之路。教师反映:从试题中深刻感受到高考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考查和引导,各学科均充分发挥育人优势,挖掘育人素材,探索育人规律,形成了高考育人合力。 二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为国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高考命题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方法,服务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一是提升选才效度,考查关键能力。高考注重考查支撑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要求的能力,有效鉴别学生发展潜质。通过优化考查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等途径,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让善于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二是注重学用结合,创设真实情境。高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情境,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把课本知识与“具体真实的世界”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三是突出思维品质,强调开放灵活。高考持续优化试卷结构,创设新的题型,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解题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增强试题开放性,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备考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如新高考英语推出读后续写题型,将“阅读”与“写作”深度结合,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媒体评论:高考开放性灵活试题的增加,体现了鲜明的综合素养考查导向。中学反映:高考命题反套路、反对背素材,材料来源于生活,接地气,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难以发挥作用。 三有效引导教学,实现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 高考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与高中教育教学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逐步形成“招-考-教-学”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主渠道。一是遵循课程标准,引导中学依标教学。高考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考查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干和重点内容的考查;考查要求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深度不超过其规定的层次,引导中学做到应教尽教,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二是注重以考促教,服务教学提质增效。高考命题遵循教育规律,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引导教学把精力放在讲透课程重点内容上。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平和中有新意,灵活中见潜力,实践中出真知,引导中学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果和作业效率。教师普遍认为:考试与教学的衔接越紧密、越一致,教师、学生的负担就越轻;高考注重基础性,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考教衔接,就是对“双减”的最好呼应和落实。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助推育人方式改革。近年来,高考内容改革、高考综合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并行推进,面临新老高考衔接、新旧课标交叠。通过开展学情调研,分析考试数据,制订科学的命题策略,在考试内容覆盖上保持平衡,在命题素材选择上保持平实,在试题设问上保持平和,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保持平稳,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有利于教学有序开展,为各项改革平稳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教师普遍认为:高考命题结构科学合理,稳中有新,增强了中学把握课标理念、用好新编教材、构建有效课堂的信心。高考内容改革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性工程。十年来,在推动改革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完善命题工作体制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全方位保障。 一是加强质量标准建设。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历经3年时间深入研究,于2019年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国家和高校的选才需求与素质教育育人目标联通,建立起科学合理、导向明确的考试评价体系,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二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教育部出台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和命题工作学科秘书队伍建设的文件,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命题队伍培训,不断强化教育考试机构命题能力建设,推动新时代高考命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国家题库建设。国家教育考试题库建成了具有征集试题、研磨审校和统计分析等多功能、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统,为高考命题提供高水平现代化技术支撑。十年来,教师和学生都深切感受到高考考试内容和呈现方式发生的变化,认为高考内容改革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公平等方面收效显著。中国高考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同时,我们也深切认识到,我国高考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是超大规模、极高利害性的考试,高考内容改革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高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出发,坚持“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回应师生关切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提升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水平,奏出人才辈出的交响乐,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发布会上,李晓勇副司长介绍了新课程、新教材及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展及成效,一起来看——随着高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部围绕强化条件保障、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教考招有效衔接等改革重点任务,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着力促进普通高中和高校人才培养衔接。 一加快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 国家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增强了课程选择性,促进了教考有效衔接。到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各省(区、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2018年以来,教育部面向全国连续举办了18期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班,采取线下线上培训相结合,累计培训校长和教师达47万人次,同时部署各地组织开展了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校长课程实施领导力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020年,在全国遴选建立了33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99所示范校,各示范区校面向全国开展了150多次网络公开教研活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各地普遍制订出台了选课走班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有序实施的原则,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形成了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各地指导普通高中学校普遍建立了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并通过学科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方式,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在选科选考、报考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自主选择能力。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要求全面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目前,29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已建成省级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有力保障了评价实施的规范性和便捷性。规范学业水平考试,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统一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选择性考试时间普遍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后进行,防止出现考试次数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 三强化普通高中基础条件保障 国家连续实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11.86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建设投入,显著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十年来,普通高中校舍资源快速增加,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达6.4亿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2亿平方米,增长52.38%。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全国普通高中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2年的47.8%下降到2021年的4.81%,下降了43个百分点。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全面建立,2019年,国家首次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1000元的拨款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已达到1000元以上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教师补充力度持续加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大幅增加,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83万人,增长27.17%,生师比由2012年15.47:1优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的师资紧张问题。 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深化高考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大力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深化办学质量评价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整体提升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经验做法推动重大决策部署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广东省教育厅 作为国家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之一,广东省统筹推进高中教育教学、高校考试招生和公平保障机制的综合改革,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全面系统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先后印发《广东省推进普通高中全面提升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改革平稳落地提供必要的配套政策措施。全面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实施“强师工程”,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加大改革投入保障。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在全省普通高中和初中学校推广应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大力促进内涵发展。 二是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全面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设置合格考和选择考科目,实行“一年两考、一考两用”。实行“3+1+2”考试科目组合,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建设并启用了保密命题基地,建立了省级高考命题教师专家库。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是始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2016年合并二本A、B两个批次,2017年合并专科A、B两个批次,2018年合并一本、二本两个批次,为高考综合改革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起实行新高考,按照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两年来各科类本科一次投档志愿满足率均在99%以上。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春季高考已成为高职院校录取主渠道。在个别高校探索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即631模式),积极探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 四是始终坚定公平公正,全面深化高校招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2015年起,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取消体育特长生和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等。于2013年、2014年、2016年分三步解决随迁子女在广东高考问题,2021年有5万多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高考。统筹安排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规模,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与全省农村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机会基本持平。深入实施阳光招生,分类精准施策科学有效防控疫情等。专家点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十年成效评价钟秉林 2014年以来,我和北师大研究团队承担了教育部和地方多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的重大课题研究,持续对多个省份高考综合改革进行跟踪与评估,累计分析了不同高考利益相关群体的调查问卷50多万份,梳理了80多场座谈会近800人次的访谈资料,见证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学生成长、为国选才、社会公平”三个目标,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推动教育领域产生了格局意义上的变化。第一,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这一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我们看到教、评、考、招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有力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发展。考试有了“新模式”,新高考方案的考试科目由“固定组合”向“多元选择”转变,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评价有了“新机制”,各省普遍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有了“新常态”,高中全面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由“齐步走”向“个性化”转变;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更好地选课选考、成长成才。招录有了“新方式”,学生报考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考生志愿与录取更加精准地匹配,更多学生“录其所愿”。在调研中,各利益群体普遍认同增加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导向,学生群体对选科选考的满意度较高。第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选拔各级各类人才。这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着力于科学选拔人才。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考察的考试内容体系基本建成。高考命题由单纯的学科知识考试评价逐渐转变为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着力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初步建立。强基计划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探索初见成效。受访的高校教师认为,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学生专业认同度高,学习潜力大,“强基计划”招生也在探索和完善之中。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初步构建了促进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第三,更好地保障了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这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持续实施相关的专项计划,为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考生、农村学生、随迁子女等创造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严格规范特殊的招生政策,大幅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严格规范艺术体育类招生,着力堵塞制度漏洞。强化考试招生规范管理,不断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应考尽考”的人性化考试理念,探索了中国经验。持续强化招生信息公开,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考试招生更加公平公正。考试招生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继续深化和落地过程中,要继续坚定改革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强化综合施策,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改革更加符合人才成长发展规律、更加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期盼。(文章来源:文章来源于天津市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有删减)

立德树人 服务选才 引导教学

2022-09-19

立德树人 服务选才 引导教学——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考内容改革进展及成效来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下面,请跟随小编来看看十年来高考内容改革及成效有关情况——  高考内容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载体,对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直接影响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质量。  十年来,高考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风向标;从能力立意走向素养导向、从单一评价走向多维评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评价范式;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同向同行,实现了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十年来,高考命题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评价理论和实践体系,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凸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研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十年来,高考命题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创新考查形式,丰富评价手段,强化保障措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落实立德树人,实现高考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  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考系统性地加强考试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逐步由注重智育评价的人才选拔,向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载体转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是聚焦铸魂育人,夯实信仰之基。高考不断强化考试的育人功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考试内容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将显性考查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用精品试题让学生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  二是紧扣时代脉搏,培养时代新人。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时代主题,精心选材和设计试题,采用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呈现方式,在考试内容中巧妙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彰显五育并举,引导全面发展。高考命题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和审美素养、健康和劳动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以德引领、以智为基、体美劳强力呼应的内容改革之路。教师反映:从试题中深刻感受到高考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考查和引导,各学科均充分发挥育人优势,挖掘育人素材,探索育人规律,形成了高考育人合力。 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为国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高考命题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方法,服务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  一是提升选才效度,考查关键能力。高考注重考查支撑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要求的能力,有效鉴别学生发展潜质。通过优化考查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等途径,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让善于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  二是注重学用结合,创设真实情境。高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情境,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把课本知识与“具体真实的世界”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三是突出思维品质,强调开放灵活。高考持续优化试卷结构,创设新的题型,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解题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增强试题开放性,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备考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如新高考英语推出读后续写题型,将“阅读”与“写作”深度结合,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媒体评论:高考开放性灵活试题的增加,体现了鲜明的综合素养考查导向。中学反映:高考命题反套路、反对背素材,材料来源于生活,接地气,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难以发挥作用。 有效引导教学,实现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  高考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与高中教育教学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逐步形成“招-考-教-学”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主渠道。  一是遵循课程标准,引导中学依标教学。高考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考查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干和重点内容的考查;考查要求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深度不超过其规定的层次,引导中学做到应教尽教,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二是注重以考促教,服务教学提质增效。高考命题遵循教育规律,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引导教学把精力放在讲透课程重点内容上。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平和中有新意,灵活中见潜力,实践中出真知,引导中学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果和作业效率。教师普遍认为:考试与教学的衔接越紧密、越一致,教师、学生的负担就越轻;高考注重基础性,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考教衔接,就是对“双减”的最好呼应和落实。  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助推育人方式改革。近年来,高考内容改革、高考综合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并行推进,面临新老高考衔接、新旧课标交叠。通过开展学情调研,分析考试数据,制订科学的命题策略,在考试内容覆盖上保持平衡,在命题素材选择上保持平实,在试题设问上保持平和,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保持平稳,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有利于教学有序开展,为各项改革平稳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教师普遍认为:高考命题结构科学合理,稳中有新,增强了中学把握课标理念、用好新编教材、构建有效课堂的信心。  高考内容改革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性工程。十年来,在推动改革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完善命题工作体制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全方位保障。一是加强质量标准建设。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历经3年时间深入研究,于2019年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国家和高校的选才需求与素质教育育人目标联通,建立起科学合理、导向明确的考试评价体系,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二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教育部出台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和命题工作学科秘书队伍建设的文件,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命题队伍培训,不断强化教育考试机构命题能力建设,推动新时代高考命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国家题库建设。国家教育考试题库建成了具有征集试题、研磨审校和统计分析等多功能、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统,为高考命题提供高水平现代化技术支撑。  十年来,教师和学生都深切感受到高考考试内容和呈现方式发生的变化,认为高考内容改革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公平等方面收效显著。中国高考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同时,我们也深切认识到,我国高考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是超大规模、极高利害性的考试,高考内容改革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高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出发,坚持“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回应师生关切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提升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水平,奏出人才辈出的交响乐,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粗心”不能作为考试失误的理由

2022-08-29

“粗心”不能作为考试失误的理由2022年的中高考已经结束,有不少相熟朋友的孩子参加了今年的考试,在谈论孩子考得怎么样的时候,有几个朋友介绍:孩子说,不少会解答的题目因为“粗心”“马虎”解答错误,成绩不理想。概况起来,所谓“粗心”“马虎”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很基础的简单题目,做错了。这种情况有时甚至出现在有些尖子生的身上,某学校曾有一个学生就因为在考试中错了几个简单题目而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学生及家长扼腕叹息,太“粗心”了!二是,本来应该熟悉的题目,考试时不会了。老师常常抱怨,某个题目我都讲过,讲完后学生也做对了,怎么考试又不会?学生也疑惑,这个题目我以前做过,怎么又错了,太“粗心”了!三是,这道题会做,就是审错题,把条件看错了,太“粗心”了。!四是,这道题思路全对了,就是计算错了,太“粗心”了!以上这些现象,真的是因为“粗心”“马虎”吗?这样的学生如果“细心”一点儿,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如果只把“粗心”“马虎”作为失误的理由,会掩盖很多产生问题的原因,使孩子轻易的原谅自己,“以后细心点就没事了”也经常成为某些家长安慰孩子的口头语,结果是,一次次的“粗心”“马虎”断送了不少学生的前程。那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要怎么克服这些问题呢?一、知识的熟练度不够,平时训练较真不足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平时学习表现非常好,反应快,但一到考试就失误,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有问题,该得的分数得不全,不该丢的分数经常丢。究其原因,主要问题出在知识的熟练度不够,平时作业没有时间压力,这里不会查查资料、那里有问题看看教材或笔记,可考试时,由于时间的限制,加上不能查阅任何资料,问题就显现了:“会做”的做不对,“不该丢”的分丢了。解决此类问题,应引导学生做到如下几点:一是,熟练掌握基础基础知识。该记忆、背诵的一定要背下来、记清楚,真正做到:基础知识熟练记忆、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和学科素养能灵活运用。近些年出现了一股思潮:片面理解反对“死记硬背”的理念,把反对“死记硬背”,曲解成了“不记不背”,甚至考试时需要的重要公式在试卷中给出来,造成很多学生脑子中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客观上造成了知识熟练度不够的问题。刚刚过去的2022年高考全国一卷数学被称为史上“最难”,在有些评论中针对第4题我发现了一个理由即:学生出错多的原因是试卷中没有给出棱台的体积计算公式!我认为非常偏颇,按照此类说法,是否考试中我们把所有重要公式都要给出?引申出去,是否律师出庭要把所有法典律条带入法庭,供法庭上查询?这显然是个笑话!。我认为,应该正确理解反对“死记硬背”,真正应该反对的应该是不求甚解的“硬背”,而不是理解透彻基础上的记忆,所以该“记”得要“记”,该“背”的还是要“背”, 只不过是应该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和“背诵”。二是,要独立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像考试一样完成,独立思考、限时解答、不查阅任何资料,发现不熟练、不准确的理解和记忆要较真,及时查漏补缺直至熟练掌握。三是,要反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重复训练”是“熟能生巧”的必由之路,一个知识点、一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需要若干次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解不透彻很多学生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认为那些是小儿科,多做难题才能得高分,这其实是错误的。很多学生之所以简单的题目做不对,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概念模糊不清有关。例1:某市一次模拟考试时,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判定定理这个知识点,是一个选择题,错误率高达40%以上,其A选项的表述是:“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不少学生选择此选项,就是因为概念模糊,忽略了该直线必须为“平面外”的一条直线的条件造成的。解决此类问题,应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基础知识训练。不能以内容简单为由轻视基础知识训练,要反复多角度练习、注意问题中的陷阱,直至对每个基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灵活熟练运用。二是,准确讲解与表述。能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能清晰准确的讲解清楚,只是能做题,不能讲解清楚说明知识掌握还有缺陷。能讲解清楚是知识熟练掌握的重要标志。三是,搞好基础知识过关训练。通过限时超量练习、反复强化训练,做到基础知识掌握与运用“准”且“快”。三、习惯养成不足,审题丢三落四有些学生审题意识差,一看题目就认为自己熟悉,马上开始做题,造成由于审题不细致,忽视解题“陷阱”造成错误或人为增加题目难度。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规范审题步骤训练:、审题,一般应有三个步骤:第一,读懂题目。了解题干给了哪些条件和要求,提出了什么问题;第二,观察题目有无图表信息,研究有无隐含条件;第三,观察分析比较改题目熟悉吗?有没有做过的类似题目?解答此类问题容易出现什么陷阱?三个步骤都明晰了以后再解答题目。如上述例1:第一,读懂题目,明确本题给了两个圆的方程,求得是与两个圆的方程都相切的切线方程。第二,有没有图表信息或隐含条件?没有图表信息,但有一个隐含条件即:写出与两圆都想切的一条直线方程即可。第三,本题比较熟悉,解答此类问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丢掉斜率不存在的切线方程,避免的常用方法是数形结合,观察有无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本题如果审题到此,画出两个圆,结合图形很容易观察出x=1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从而问题得到解决;如果本题改为写出与两个圆都相切的直线方程,也可以避免丢掉这条直线。又如上述例2:第一,读懂题目,找到条件:条件1,本题是给出一根120厘米的水管,把它锯成6节;条件2,每“锯断一次”需要10分钟。提出的问题是: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第二,没有其他信息。第三,要把条件与问题结合:即“锯成6节”实际上锯断几次?是否等于“锯断6次”?简单画图即可避免落入题目“陷阱”。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本题与熟悉的问题类比,用数形结合法来判断,如:一个点可以把一条线段分成几段?2个点呢?3个点呢?......五个点呢;从图中学生很容易理解5个点可以把线段分成6段。从而得到一根水管锯成6节只需要锯断5次。再让学生思考,把水管锯成6节所需要的时间与水管的长度有关系吗?与锯成的小段水管长度有关系吗?使学生明确所用时间只与锯断次数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读懂题目(明确条件与结论)—挖掘图表信息或隐含条件—与熟悉的题目类比(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陷阱)—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减少解题失误。三、老师讲解多,落到实处不够经常见到老师在讲评课上对学生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评,从审题、解答的各环节入手,不能说讲的不细、也不能说不透,但缺乏学生错误思维的归因分析、自我刨析,更缺乏讲解后的强化训练,往往是把错误的题目修改了就完了,具体修改了吗?真正掌握了吗?还有没有其他问题?即讲评后的改错、巩固环节抓“落实”不够。解决此类问题,建议从老师入手,抓好以下环节:一是,摸清底数。摸清底数的关键是数据分析,不论是作业还是试卷,在讲评前都要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哪些题目学生出错多?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哪个层次的学生出错了......通过数据分析,找到主要问题、共性问题、典型问题,讲解从这些问题入手,提高讲评效率。二是,提高讲评的针对性。提高讲评针对性的关键是学生参与,错误是学生出的,他们最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建议老师:可以找各层次的学生还原当时解题的思维过程,师生一起把脉问诊,找到发生错误的原因,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可以找解答正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大家共同研讨借鉴;对于思维角度多元的题目,师生共同探讨其他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强化训练。每一个典型问题讲评后,应该首先监督学生改错,不是把错题修改了就可以了,而是要找到错误原因,明晰解题思路,独立修改正确;其次,当堂训练。老师遴选同类题目当堂训练,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再讲评、再训练,直至熟练掌握。强化训练的过程是学生真正掌握同类问题解题方法的重要一环,而且要要求学生把错误过的题目整理在错题本上,每次考试前都要再思考、再联系、再巩固。四、忽视运算能力,眼高手低运算能力是学生的基础能力,含金量不高,特别容易忽视。但运算能力又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思路再正确,运算错了都会丢相当多的分数,甚至是绝大部分分数。提高运算能力,确保运算的准确性,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把运算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到同等的高度来认识,不能重视思维能力训练忽视运算能力训练。二是,强化运算训练。数字运算、字母运算都要重视、都要训练,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规范运算程序,不偷懒、不轻视,错了找到原因,及时修正反思,确保准确无误三是,要求解题过程完整。不能养成明白解题思路就过关的习惯,解题过程要完整,运算要准确、快速,坚持不懈才能提高运算能力。解题失误丢分还用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述不清、方法运用不灵活、应变能力不强等诸多因素,本文只是就不少学生所谓“粗心”造成的失误就行了讨论,希望能在师生备考有些帮助,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作者简介:杨希发,男,1963年2月生,特级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天津市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曾任天津市宝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数学教师、班主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进行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得市级以上奖励,主持多项市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其成果三次获得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