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考试研究详情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聚焦立德树人 突出思维考查 发挥导向作用——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5-03-04

中国考试  2025年03月03日 16:59 北京

引用格式: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聚焦立德树人 突出思维考查 发挥导向作用: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J]. 中国考试, 2024(7): 86-90.

摘 要:2024年高考英语科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高考内容改革要求,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题深化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考查,强化思维品质考查,服务国家人才选拔培养,加强教考衔接,发挥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考英语;立德树人;思维品质;人才选拔培养;教考衔接


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了高考英语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共三套试卷,供全国二十八个省份使用。全国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试题命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聚焦立德树人,合理设计难度,加强教考衔接,持续发挥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服务国家人才选拔培养,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立德树人,强化育人功能


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考试内容改革要求,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发挥学科育人功能,通过精心选材和巧妙设问,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凸显文明互鉴,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高考英语命题注重通过精选语篇体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2]4,在跨文化交流学习中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


新课标Ⅰ卷语法填空题选取的语篇介绍英国丝路花园中新建成的玻璃温室以及花园的整体设计,体现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对英国园林艺术的独特影响,宣传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引导学生从世界发展高度看待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培育深厚的家国情怀。新课标Ⅱ卷语法填空题选取的语篇报道纪念中国古代作家汤显祖的雕塑和凉亭在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故居落成的新闻,介绍两位伟大作家的诸多相似之处,展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导学生培养兼容并蓄的国际视野。新课标Ⅰ卷阅读B篇选取的语篇讲述一名美国兽医在亲身感受到中医针灸的疗效后决定学习中医疗法,并利用中医为宠物治病的故事,呈现中西医结合发挥更好治疗效果的精彩案例,彰显了我国传统中医疗法的功效和价值,引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注重以文化人,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英语全国卷注重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品德修养。通过选择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语篇,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试题情境,展现国家富强的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富强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知行合一[2]16


全国甲卷写作第二节设置英语课堂展示发言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据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和高铁的三幅图画,完成题目为“中国交通发展”的发言稿,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题选取的语篇讲述作者出差途经维也纳,由于没有现金、刷卡机无法使用、取款机故障等原因无法支付出租车费,与出租车司机协商解决问题的故事,语篇内容和所提供的段落开头句提示学生循着信任他人与遵守诺言的思路进行续写,引导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


(三)坚持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高考英语命题落实考试内容改革要求,选取有关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语篇,引导学生注重五育并举,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体育方面,新课标Ⅰ卷完形填空题选取的语篇讲述作者在开展体育运动时几次被他人激励又被打击的过程和感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挑战和失败的意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制定合理的目标,持之以恒进行体育锻炼。新课标Ⅱ卷阅读A篇选取的语篇介绍秋季徒步健身活动,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开展体育运动,保持身心健康。语篇提及多项注意事项,于潜移默化之中强调运动安全的重要性。在美育方面,全国甲卷阅读A篇选取的语篇介绍校园艺术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画廊和博物馆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品位。新课标Ⅱ卷写作第一节设计的情境是与英国朋友分享在公园里上美术课的经历,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完成的作品和上课的感受,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劳动教育方面,新课标Ⅰ卷听力部分第九段材料是对一位女士的访谈,访谈内容是在家庭菜园中种植水果蔬菜的经验,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劳动、享受劳动。新课标Ⅰ卷阅读A篇选取的语篇介绍一个生物栖息地修复工作队的工作内容和这个修复工作队招募志愿者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助力人才选拔培养,强化思维品质考查


高考英语命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精心选取语篇、设计试题,不断深化关键能力考查,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和体验英语的兴趣与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积累语言知识和中外文化知识,掌握多种思维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4]


(一)考查关键能力,促进思维品质发展

思维品质是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多种思维能力的集合。2024年高考英语命题继续加强内容和形式创新,优化试题设问角度和方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标Ⅰ卷阅读D篇选取的语篇探究市民科学家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收集的生物样本数据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可用性,指出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数据有效性的措施。基于语篇命制的四道试题循着“了解现状—聚焦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逻辑进行设计,考查学生能否准确理解每个环节的关键内容,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合理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方法,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Ⅱ卷阅读D篇选取的语篇探讨分析AI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到来的AI革命,呼吁技术公司和世界领导人与AI专家达成共识,共同面对,携手共进。试题聚焦推断理解词组意义、提炼概括关键信息、分析段落大意、总结归纳作者意图,深入考查分析、概括、推断等多种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强调学用融合互促

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考英语试题选取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语篇,通过设置真实易懂的情境,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以及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听力部分设置日常对话、电话访谈、专题讨论、主持发言、通知报告等常见场景,话题包括大学入学、校园活动、天气情况、交通方式、课后作业等,易于学生带入情境、理解材料。全国甲卷阅读D篇选取的语篇以文学作品结尾的创作为主题,指出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经常有不同的结尾,但总体上都要符合人物角色设定和故事情节发展,为学生平时欣赏文学作品和开展写作练习提供了有益建议。新课标Ⅰ卷阅读第二节选取的语篇介绍作者使用英语词典的经验、心得与乐趣,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各类词典,提升表达的准确性。新课标Ⅱ卷阅读第二节选取的语篇探讨过度旅游的问题,并给出应对建议,利用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题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短文后根据提示句续写两段文字,使短文完整连贯。该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语篇过程中学习原文的语言和写作风格,在续写时将语言学习和运用紧密结合,借助读写协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发挥正向引导作用,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


高考英语命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注重基础性,强调综合性,以核心素养考查为导向,注重对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引导高中英语教学落实课标要求,尊重英语教育教学规律,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5]


(一)深化基础性,夯实语言能力基础

英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在内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的培养。高考英语命题继续深化语言能力基础性考查,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知识的内化掌握和恰当运用,以及对中外文化知识的理解掌握,强调结合具体语境和交际情境,运用基本语言能力实现准确理解和有效表达。


高考英语全国卷基于主题丰富的语篇和精心设置的试题情境,深化考查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围绕基础性的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具有梯度。听力部分主要考查获取具体信息、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部分听力试题围绕听懂主旨要义、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和态度进行深入考查,全面覆盖听力理解的基本技能;阅读部分强调读懂文章基本内容以及掌握具体细节信息的能力,部分阅读试题围绕理解语篇深层结构、分析上下文逻辑衔接、识别作者态度和写作目的进行深入考查;写作部分重视准确恰当地运用基础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试题任务包括分享一堂户外美术课的经历、围绕“中国交通发展”主题撰写课堂展示发言稿以及解决旅途中遇到的问题等,主题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容易理解、有话可写,有利于充分展现书面表达能力。英语试题通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导高中教学回归课堂,落实课标要求,扎实开展教学,重视日常积累,夯实语言能力基础。


(二)强调综合性,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高考英语命题注重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多项语言知识和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的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在跨文化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充分发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理解意义,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2]53,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题综合考查“读+写”的语言技能,有关陌生人互帮互助的主题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合理想象,充分发挥创新能力。通过设计综合性的试题和情境,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丰富知识积累,协同发展各项语言技能,提升学习能力,以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合理设计试题难度,利于学生发挥水平


2024年高考英语命题充分考虑不同省份高中教学实际,根据一线调研、大规模问卷调查和高考适应性测试的结果,科学设计各套试卷的内容结构,着力提升试题质量,合理设计试卷难度。


(一)科学绘制试卷蓝图,全面覆盖考查要点

各套试卷总体结构一致,均包括听力、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四个部分,考查要点覆盖较为全面。听力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听懂日常交际和学习场景中的简短对话或独白,考查的微技能包括在理解对话或独白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交际情境获取具体信息、理解主旨要义、进行简单推断等;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各种类型和不同主题的简短语篇,考查的微技能包括在理解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获取具体信息、概括主旨要义、辨析观点或态度、识别作者目的、进行逻辑推断等;语言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准确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能力;写作部分主要包括应用文写作和读后续写两种题型,前者考查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完成日常交际任务的能力,后者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合理创造内容并进行准确、连贯表达的能力[6]


各套试卷均以语篇为基础设计试题,所选材料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在体裁方面,听力部分包括日常对话、主持发言、通知报告等,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部分包括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新闻报道、议论文等。在题材方面,全国甲卷主要涉及校园文化节活动、如何理解宠物猫的行为、俄罗斯的医疗援助专列、文学作品的结尾创作、如何养成适度饮食的良好习惯等,新课标Ⅰ卷主要涉及环保志愿者招募、学习中医为动物治病、多媒体材料用于学习的效果、生物多样性数据的可用性、英语词典使用等,新课标Ⅱ卷主要涉及秋季徒步健身活动、公交系统提供短篇故事打印服务、高科技微型农场、人工智能与未来发展、如何缓解过度旅游问题等。相关材料和语篇全部选自英文原版书籍、报纸、期刊等,内容丰富、语言地道,试题设计科学规范、简洁明了,有利于保障考试效度和公平性。


(二)合理设计试卷难度,保持命题整体稳定

各套试卷在题型设计、考查范围、阅读总量等方面保持稳定,确保试卷整体难度科学合理[7]。在题型设计上,听力、阅读两部分和语言运用第一节为选择题,语言运用第二节为填空题,写作部分包括应用文写作和读后续写;在考查范围上,各套试卷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高中生应掌握的词汇和语法项目为依据设计试题,为超出词汇表范围且影响理解的单词标注中文释义;在阅读总量上,各套试卷包含的英文单词数量(包括语篇、问题、选项等)与往年基本一致。


各套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语篇搭配合理,各难度层级的试题比例保持相对稳定。例如,各套试卷的阅读A篇选取篇幅简短的应用文,主要介绍事实性信息,结构简单、内容清楚,所设置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具体信息的能力,属于较易试题;阅读C篇或D篇一般为说明文或议论文,论述抽象概念或介绍科学研究发现等,主要考查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推断的能力,属于较难试题。各套试卷的语篇和试题总体上按照由易至难的顺序排列,有助于学生进入答题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