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顾之川,男,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摘 要:伴随着国家教育考试现代化的步伐,高考语文在过去十年间大力推动考试内容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立德树人、为国选才育人;在考查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在试题命制上,创新题型设计,降低机械刷题收益;在引导教学上,优化情境设计,加强教考衔接。同时,高考语文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此,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重视高考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命题教师队伍。
关键词:新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语文关键能力;教考衔接
以国务院2014年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标志,新时代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启动实施。十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考试现代化的步伐,高考语文牢记为党选才、为国育人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根本任务,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积极探索语文学科考试内容改革的路径与方法,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引领中学素质教育,积累了成功经验,但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回顾十年来高考语文在考试理念、考查内容、试题命制、引导教学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以及这些探索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及新的挑战,不仅关涉语文教育考试评价领域的核心问题,也是回应广大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高考语文改革关注的现实要求。
一、新时代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背景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1]。为落实党中央这一决策部署,《实施意见》提出考试内容改革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4]。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5]。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新时代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明确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问题。这些政策文件既为我国教育考试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法路径。近年来,高考语文逐步实现了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查融入试题,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二是突出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在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培养能力、提升素养;三是加强考教衔接,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命题,降低机械刷题收益,引导中学教学回归课标教材、回归课堂教学[6]。 高考制度一头连着基础教育,一头连着高等教育。对前者来说,高考是基础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既是“风向标”“瞭望塔”,又是“牵引机”“助推器”。对后者来说,高考则决定着高校能否科学公正合理地选拔合适的人才,也决定着国家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质量。新时代考试内容改革,既要充分发挥选拔区分功能,又要彰显育人目标,有助于检验立德树人成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考命题从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转向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单纯重视分数的量化考核方式,增加描述性、应用性、情境化的综合素养评价,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外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发挥考试评价正确引导、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功能[7]。
二、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主要经验 高考综合改革十年来,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在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命制、引导教学等方面探索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和做法。 (一)指导思想上,坚持立德树人 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因而,高考语文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与人才选拔的有机统一。 1. 发挥学科优势,彰显育人功能 语文学科与德育、智育、美育具有密切关系,其德育方式多为间接德育[8],与社会现实联系也最为密切。高考语文具有政策性强、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因而能够在考试内容方面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学科优势,围绕时代主题,不断改革创新。既立足于高考,又不局限于高考,统筹设计,精心选材,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追求真善美,聚焦时代主题,突出价值引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作文题目为例,“中国关键词”“中华名句”(2017)、“世纪宝宝中国梦”“改革开放三步曲”(2018)、“热爱劳动从我做起”(2019)、“体育之研究”(2021)、“跨越再跨越”(2022)、“一花独放不是春”“故事的力量”(2023)等,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试题,或生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等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高考语文命题的育人功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宣传效果[9]。 2. 致敬英雄人物,厚植家国情怀 今天的中学生是明天的筑梦者、圆梦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者、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高考语文试题注重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大格局、大视野,从“小我”走向“大我”,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民族未来发展之中。以阅读材料为例,有的选取英雄人物或民族精英的事迹,如民族英雄戴安澜(2015)、数学家吴文俊和一代通儒顾炎武(2016)、爱国实业家卢作孚(2017)、抗日英雄赵一曼(2018)、抗疫国医钟南山(2020)等;有的反映我国最新科技成就,如“墨子号”量子卫星(2018)、港珠澳大桥(2019)、神舟十号天宫课堂(2022)、“探月”工程(2024)等,致敬民族英雄,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热情,从而增强爱国意识,汲取精神力量,培养爱国情感,坚定文化自信。 3. 运用创新理论,坚持培根铸魂 为了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青年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高考语文着眼全局,高擎思想旗帜,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巧妙融入试题,在语文能力考查中培根铸魂。例如,2022年的语文试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2023年的《谈谈调查研究》《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等均反映了这一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例,提出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2024年的信息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启示,理解并运用文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反映了命题者的创新智慧和设题匠心[10]。 (二)考查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关键能力 在考查内容上,高考语文始终围绕着阅读和写作,坚守语文立场,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关键能力,追求语文教育教学的本然,从而给中学语文教学以正确引导和价值导向。 1. 注重基础知识,强调语言运用 语文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是基础课、工具课,也是综合素养课。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职责所系,也是高考语文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比如,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运用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曾一度退出高考语文试卷。从2019年开始,标点符号又重新回归高考试卷,如2019年全国Ⅱ卷考引号,2020年全国Ⅰ卷和新高考Ⅰ卷考破折号,2023年全国甲卷和新高考Ⅰ卷都考了标点符号,但考查的内容、载体和设题方式极具创意。例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中的题目:“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两处画横线部分指的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和“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由以往考查标点符号的具体使用,转向考查标点符号在文学作品中的特殊修辞功能,显然更有助于引导教学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11]。 2. 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关键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凝练为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2]。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以选才育人的核心价值为引领,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阅读与写作能力为关键,以语言、文学、文化等必备知识为基础[13]。具体落实到试卷上,则通过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考查学生的六大关键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14]。例如,2023年全国卷的一道语言文字运用题,阅读材料是张志公《说工具》中三位语文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讲法,题目创设给小学生讲成语的情境,要求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中任选一个,借鉴文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这显然不再是考查记忆理解能力,而是考查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等关键能力,着眼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引导语文教学激发思考、引导探究、指导做事。这类题目不能靠死记硬背,也不能单凭机械刷题、题海战术,更不能指望猜题押题,而是需要平时多读书、勤思考、多练笔、多实践,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语文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近些年的语文试题注重以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为中心,增强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培育科学精神,提高逻辑思辨能力、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是对语文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必备品格。以作文为例,全国卷“幸存者偏差”(2018)、“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如何为自己画好像”(2020)、“人·技术·时间”(2023)、“答案与问题”(2024),上海卷“坚硬、柔软与和谐”(2015)、“探索陌生世界与好奇心”(2023)等题目,没有指向性观点,思辨性强,开放空间大,价值导向多元,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从不同层面进行阐发,写出自己的联想、认识和思考。试题鼓励有创意地构思和个性化表达,可写性强,也有利于规避模仿、宿构和套作。作文材料贴近时代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不在内容理解上设置阅读障碍。通过材料的阅读、理解、构思与提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考查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试题命制上,创新题型设计,规避机械刷题 在试题命制上,高考语文注重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创新题型设计,规避机械刷题,这成为高考语文一贯的价值追求。 1. 紧贴课程标准,引入复合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提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15]。全国卷从2013年开始就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引入高考语文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垃圾分类”(2017),直接以三则含有文字和图表的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呈现。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瑶族村三日行”(2014)考图文转换,“保护地球水环境”邮票(2015)考信息提炼加工,既创新了文本形式,也体现了大数据、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信息类文本阅读的特征。文言文阅读材料,则变以往的单一文本为复合文本。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内容上紧密关联,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内容常见而文本出新,反映了命题者主动适应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增强试题时代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追求。 2. 创新题型设计,降低机械刷题收益 高考语文加强创新题型设计的力度,降低机械刷题收益。例如,2023年的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有一道题是:“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这是一道应用型默写题,填入的诗句可以是课本上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积累的,只要符合设定情境即可。答案是开放的,考查重点由固定篇目的记忆理解转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积淀。该题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也给喜爱古诗词的考生更多的作答空间,引导考生平时多积累,多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加以运用,有助于规避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16]。 (四)引导教学上,优化情境设计,加强教考衔接 高考语文注重优化情境设计,加强教考衔接,使考试内容改革与新课改、新教材改革同向同行,引导中学生拓展阅读的宽度、表达的厚度和思维的深度广度,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落地落实。 1. 加强情境设计,突出语文实践 高中语文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来设计典型任务[12]。试题以典型任务为考查内容,增强了开放性和应用性,也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2024年全国甲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患者—医生”交际情境,考查特定语境下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并根据语境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答题时需注意自述者的身份、交流的对象和目的等,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语言表达运用实践的本质特征[17]。这种设计传达的理念是无应用即无学习,无应用情境则无能力考查,有助于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从而发挥高考命题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2. 贴近教材教学,强化教考衔接 高考语文注重贴近教材教学,回归课堂,回归教学,强化教考衔接,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同向同行。曾几何时,高考语文命题为了适应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曾有意规避教材,客观上造成了学过的不考、考的又没学,导致一线教师“重考试轻教学”“重复习资料轻教材”“教学跟着高考转”等现象。教师只能戴着“镣铐”跳舞,因为如果不这样教,学生、校长和家长都不会答应。近年来,高考语文有意识扭转这种现象,主动贴近教材教学,勾连教材内容,呼应教学实际,体现教-学-考的有机衔接。例如,鲁迅和海明威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早已为学生所熟知。2019年和2020年的语文阅读试题分别采用了鲁迅的《理水》和海明威的《越野滑雪》,题目“中国的脊梁”勾连初中所学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大量留白”呼应高中所学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冰山理论”,所设题目只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相关内容的引申与拓展。2023年语文全国新课标Ⅰ卷有一道题目要求就陈村《给儿子》一文写文学短评,直接改编自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学写文学短评”。该任务说明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等。题干中给出的甲、乙两组不同的关键词,也正契合了这样的指导方向。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2024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阅读题以《论持久战》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落实高中语文课标中的“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以及“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等要求[12]。这些试题,贴近教学实际,关注学生语文生活,无疑体现了衔接勾连教材的命题立意,反映了高考语文回归教材、回归课堂教学的匠意,以教定考、以学定考,必然发挥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指挥棒”作用。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标、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引导一线教师依标教学,用好教材,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
三、对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该书通过以上回顾与梳理,不难看出,十年来的高考语文命题蹄疾步稳,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求新求进。每一点变化,都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发挥了正向的“指挥棒”作用。但是,毋庸讳言,高考语文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研究不够、有的题型连年变化给一线教师教学带来困惑、对教考衔接的辩证认识不足、语文命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特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高考语文如何适应国家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加精准地履行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责任使命,回应社会各界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关切,如何在考查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思辨力和探究欲上进一步提高试题质量,真正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是高考语文内容改革面临的新挑战,考验着相关专家的命题智慧和设计技巧,未来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高考语文命题的理论研究 目前,高考语文命题理论研究不足,与高考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一方面,由于高考命题工作具有特殊性,实际参与者不能发表有关高考命题的论文或著作,限制了他们的研究兴趣。另一方面,高考牵涉万千莘莘学子的前途命运,高考复习备考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充满商机和诱惑,吸引着各路“高考专家”蜂拥而至,于是各种复习备考资料铺天盖地,有的甚至言之凿凿地预测来年的命题方向,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却不多。其实,像高考语文这样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完全应该像对待教材那样,作为国家事权予以重视,组织一支高水平的国家级队伍,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实验。例如,高考语文如何更好地履行为国选才育人使命,站稳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核心立场,发挥好“指挥棒”效应;如何更科学地掌控效度、信度,合理控制难度,提高区分度,服务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人才战略;如何更好地引导教学,通过科学化、差别化、人性化的试题设计,降低题海战术、机械刷题收益,扭转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倾向,让那些真正热爱读书、勤于思考、乐于表达的学生得高分,更高水平地实现教-学考的有机衔接统一;全国统一高考如何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及中考和谐共生、相辅相成;如何从语文教育大家和语文名师的理论实践中汲取经验启示;如何进一步突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如何使作文阅卷更好地控制评分误差,引导学生端正文风;如何兼顾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差异优化命题,使不同地区所使用的试卷更具有针对性;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调查,并及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吸收到高考语文命题实践中。 (二)把握高考语文的“变”与“不变” 高考语文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高考的指导思想、考试理念、考查形式、试题材料、试题命制,必须体现国家教育考试现代化的精神,贴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实际,落实课程教材改革要求,与新课标、新教材同向同行,与时俱进,应该变,也必须变,否则将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同时,高考语文也有不变的一面。不管考试理念、考查形式如何变化,高考语文总还是语文学科的一种考试,必须立足在中国大地上,着眼于“语文”二字,即考查考生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1978年高考作文是阅读《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然后缩写,引起一片哗然,有的人甚至误以为高考不考作文了。时任语文命题组组长的朱德熙教授在《光明日报》撰文表示:“中学语文教学也好,高考语文试题也好,都得服从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说高考试题是指挥棒,那么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更大的指挥棒。看清了这一点,中学语文老师就没有必要从每年的高考题去探测风向了。风向已经定了,是不会变的,会变的只是具体的考试方法。只要我们致力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不管高考出什么样的题目,我们的学生都能应付自如。”[18]对此,叶圣陶给予极高评价:“入学考试要考语文,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测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就是理解语文的能力和运用语文的能力,看他们够得上够不上大学所要求的水平。这一回的作文题兼顾这两方面,因此我认为值得称赞。”[19]近十年来的高考语文命题实践,尽管在文本选择、题型设计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仍基本上坚持把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主要考查目标。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实际,题型设计固然要求新求变,但有的题型连年变化,难免会给一线教师教学带来诸多困惑。因此,应尽量避免此种现象,坚持考查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这应该成为高考语文的优良传统,也是守正创新的坚实基础。 (三)重视高考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教师、考试评价诸要素中,高考处于教育教学链条的末端,但却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一端。高考语文固然要主动靠近新课标、新教材,与新课改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同时又必须看到高考对教学所具有的反拨功能,发挥高考对教学的导向、诊断和矫正作用,用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倒逼”教学改革。比如,前述要求拟出成语讲解要点的语言文字运用题,无疑将会“倒逼”中学语文教学转向激发思考、引导探究、指导实践上来。高考语文应在题目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上下功夫,重点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在阅读、思考、表达等语文实践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 (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命题教师队伍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具有社会分层的功能,因而成为党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民生话题。语文学科又是统考科目之一,特别是作文题目,在所有高考试题中赋分最高,更是备受关注,万众瞩目。一篇选文、一道题目,甚至一篇作文的评分,稍有不慎,就会登上热搜,成为焦点,甚至酿成舆情事件。命题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与此相应的是压力大,难度也大。不仅需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湛的业务水平、高超的命题技巧,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保密意识。既要吃透国家相关政策精神,熟悉课标教材教学,又要甘当无名英雄。提高高考语文命题的专业化水平,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命题教师队伍。命题教师的选拔、培养、造就,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当前,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高考语文应认真思考如何实现现代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如何既甄别选拔又激励成长,让学生有获得感,教师有成就感,家长有满意感。这些问题是时代之问,也是未来之问。唯其如此,方能守正创新,接续前行,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