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考试研究详情

高考试题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4-03-05

原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中国考试 2024-02-27 15:41 北京

微信图片_20240306092521.jpg

引用格式: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202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J]. 中国考试, 2023(7): 27-31.


摘要:202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树立科技强国志向,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命题深化学科基础性考查,强化创新思维考查,提升考查的综合性、应用性;结合课程标准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际,优化难度设计,丰富试题呈现方式;持续加强教考衔接,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考;高考命题;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评价;育人价值;科学选拔;教考衔接

202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有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新课标卷3套试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组织命制。命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选才,彰显学科育人价值,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命题遵循国家课程标准,旨在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1],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重要基础[2],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3],引导基础教育依标教学;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高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4];聚焦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在联系实际中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一)展现我国科技成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关注我国科技前沿进展,选取我国科学家的创新科研成果,在考查科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科学志向、增强科技强国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例如,全国乙卷第16题以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为背景,介绍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新课标卷第17题以今年5月刚刚成功发射的“太空快递”天舟六号为背景,介绍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再如,新课标卷第10题以我国化学工作者研发的Zn-V2O5电池为素材,展现我国科学家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创新成果;全国乙卷第35题以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为背景,展现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进展;新课标卷第9题呈现我国在多孔配位聚合物晶体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这些试题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化学试题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选取中药作为素材,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全国甲卷第8题以中药藿香蓟的有效成分为素材,展现我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文物是文明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存留了无数极具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的历史遗迹与文物。新课标卷第7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文物,考查文物及其修复材料中成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科学文化。


生物试题加强情境设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例如,新课标卷第2题展现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考查其中的生物学原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加强文化浸润。


(三)有机融入体美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精选素材,注重发挥试题的引导作用,在体美劳的考查和引导方面下功夫。


联系体育运动,激发运动热情。生物试题立足机体稳态调节的考查内容,联系体育运动情境,新课标卷第32题以运动时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稳态的方式为主题,考查呼吸、心跳、血糖及水盐平衡等方面的调节方式,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加深强健身体的意识。物理试题设计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试题情境,全国甲卷第14题以学生推铅球为背景,全国乙卷第14题以学生垫排球为情境,将物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关联劳动生产,弘扬劳动精神。生物试题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农业生产问题创设劳动情境。例如,全国甲卷第32题提出成熟果实不耐储存和运输的实际问题,强调通过遗传育种培育乙烯合成缺陷的不能正常成熟的新品种,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考查学生对遗传规律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劳动的精神,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二、注重考查关键能力,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注重学科本质,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进一步深化基础性考查,突出主干知识和基本规律,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学科本质,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


物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引导学生真正动手做实验。例如,新课标卷第22题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多用电表,分析电阻大小对电容器充电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影响以及曲线下面积的物理意义;第23题考查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掌握单摆的组装、使用条件和数据处理。


化学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和综合思维品质。例如,全国乙卷第9题在考查化学原理理解、物质性质掌握、实验装置设计等化学基础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处理化学实验问题的综合思维品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引领学生重视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学习,为复杂问题的深度探究性实验打好基础。


生物试题强化基本概念的考查,引导学生强化学科基础。例如,新课标卷第3题考查学生对人体适应性免疫及免疫细胞功能的理解,主要为新课标中新增内容,包括病原体的识别、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细胞等,引导学生注重基本概念的辨析和深入理解。


(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深化综合性、应用性考查


物理试题更加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选取鲜活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例如,新课标卷第15题以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做功这个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新课标卷第24题以趣味浓郁的“打水漂”游戏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物理模型解释有趣的生活现象,体会通过科学推理指导生活实践的成就感,凸显物理学科从自然生活中来、到自然生活中去的科学魅力。


化学试题在突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内容考查的同时,强化对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基础上的综合运用。例如,新课标卷第29题以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合成氨为素材,紧密联系工业生产实际,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物质结构与性质等知识,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全国乙卷第36题采用结构较为复杂的药物奥培米芬的合成路线作为素材,将高中阶段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新反应结合起来,新反应通过已知条件给出,将基础和创新融入试题,设问由浅入深,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其对有机化学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生物试题注重实践中的考查,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全国乙卷第37题以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背景设题,考查学生微生物培养和应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程,引导学生增强学以致用的主动意识。


(三)创新试题设计,考查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物理试题创新设问角度,着重考查学生探究能力。例如,全国甲卷第22题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考查学生对电流表内接、外接两种基本测量电路原理的深刻理解,要求学生画出按照另外一种电路图进行实验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的示意图,具有一定探究性;全国甲卷第23题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类似伽利略最初研究斜面运动时探究位移和时间关系的实验,要求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试题创新试题呈现方式,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文本、符号、图形、表格等信息,深度挖掘数据,客观全面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概括和描述所涉及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信息中蕴含的规律或原理。例如,新课标卷第13题以向饱和AgCl溶液中滴加氨水的反应为背景,呈现一个自变量下的多个因变量变化过程图,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和加工实验数据的能力;新课标卷第9题以图文形式呈现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晶体的结构,选材新颖前沿,考查学生理解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图文阅读分析与信息判断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体系下对课本知识点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思想与内涵。


生物试题在情境设置、考查内容、提问方式等多方面体现创新性,多方位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城市水鸟甲为情境设题,考查学生对生态学中种群密度、环境容纳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围绕食物指出了解环境容纳量需要调查的内容。题目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持续加强教考衔接,稳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一)注重新旧课标衔接,落实改革理念


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对主干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严格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各科试题严格依据相应版本的课标命制,确保各卷种的考查内容都在课标要求的范围之内,不追求标新立异,不出“繁难偏怪”试题,通过依标施考引导中学依标施教。


物理试题中,新课标卷不再设置选考题,全面考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的必修一、二、三和选择性必修一、二、三的内容。新课标卷考查的“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两个实验均来自课标规定的物理实验。


化学试题中,全国甲卷第36题和新课标卷第30题以药物合成路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者的合成路线中均含有带氨基的有机物,考查时严格依标命题。新课标卷第30题针对新课标所要求的“胺的结构特点”进行设问,考查氨基官能团,而全国甲卷第36题则根据老课标要求,未针对氨基的相关知识进行设问。


生物试题中,新课标卷第31题围绕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考查细胞增殖、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光受体等内容,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内因和外因;全国甲卷第6题以水稻抵抗真菌病害的抗性基因遗传分析为主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二)科学调控试题难度,关注学生感受


在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学情教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试题设问的开放性、思维的层次性、情境的新颖性、计算的复杂性等因素对难度的影响,在保证整体区分度的前提下,从以下3个方面合理调控试题难度。


第一,合理调控基础题数量。3套试卷均保证了适当的基础题比例,增加考查基本概念的试题数量,帮助学生稳定心态,发挥正常水平,提高答题参与度。


第二,降低计算量和复杂程度。在设计试题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尽可能避免较为复杂的数据计算。物理试题增加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选择题,减少重复、繁难的计算。例如,新课标卷第23题题干给出了计算中需要使用的π2的取值,不需要学生再进行计算。化学试题中,新课标卷第29题晶胞中含有Fe原子数的计算要求学生列出计算式即可;全国乙卷第28题反应焓变的计算通过字母表示,避免复杂的数值运算。生物试题优化试题情境设计,遗传题的计算结果为常见比例或较常规的数据。此外,对于实验设计问题努力做到减少学生作答的文字量。例如,全国甲卷第29题第(3)问只要求学生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全国乙卷第38题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探究某种基因能否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作答要求不是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而是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第三,精心调整设问方式。物理试题中,新课标卷第22题中4个填空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2个或3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大幅降低了试题难度。化学试题中,全国甲卷第36题第(7)问在存在较多同分异构体的情况下给出限定条件使问题简化,并且采用选择正确答案的方式降低难度;全国乙卷第26题第(3)问试剂的选取通过给出选项限定答案范围,降低难度。生物试题优化试题难度结构与题序设计,以增强学生的作答表现,如非选择题的各小题排序努力体现由易到难、从基础到应用的特征。


(三)优化试题呈现方式,规避“机械刷题”


高考命题科学设计试题设问,优化试题呈现方式,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方法,避免将学生导向细枝末节知识的过度辨析、典型题套路和技巧的运用,引导教学减少“机械刷题”现象。例如,物理试题中,新课标卷第26题让金属框沿导轨运动并进入磁场,导轨使金属框上下边框短路,电路极大简化,构思新颖巧妙,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化学试题中,新课标卷第9题以新颖的形式呈现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晶体的结构,要求学生根据晶体中原子成键方式推断元素。生物试题中,全国甲卷第4题展现多种形式的实验结果图,要求学生根据试题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全国乙卷第5题以含有一种特殊氨基酸的肽链的生物合成为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试题信息判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这种特殊肽链所必需的物质,考查学生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理解和应用。


综上,202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命制充分考虑学情变化和新旧课标的差异,加强教考衔接,精选试题素材,创新试题设计,发挥自然科学独特育人功能,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更好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


参考文献

微信图片_202403060934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