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考试研究详情

福建省中考命题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展望

2023-10-25

谢梅沁:福建省中考命题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展望

图片1.png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10期第53—61页。

22.png


谢梅沁,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命题处处长、副研究员。

 

摘 要:福建省根据近些年中考改革实践经验,提出一核三层三翼的中考评价体系,作为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理念。一核指中考的核心功能,包括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三层指考查内容,包括核心价值、学科基础和行为习惯;三翼指考查要求,命题应遵循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原则。福建中考命题重点从3个方面推进改革: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评价改革,推进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一体化改革,落实双减要求、注重教考衔接。未来福建中考命题改革应继续探索学科+生活的命题方向,强化核心素养考查,加强考试内容改革,引导培育创新人才。

 

关键词:中考改革;中考评价体系;一核三层三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0 引言

 

  2019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命题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建立考试命题评估制度等要求[1]。文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评价改革,特别是考试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从国家宏观层面提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人才自主培养的迫切需要,要把握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就要深入研究和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五育并举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考等核心问题,系统性地推进教育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改革创新,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专门部署,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3]。多年以来,中考被视为决定学生未来教育和职业道路发展的一次关键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考试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因此,要想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提升质量,就必须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依标施教。为了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必须同步推进中考命题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考试指挥棒的问题。
  福建省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提出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关注思维能力提升、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改革要求,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中考评价体系,较好地回答了中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的问题。2018年,福建省有关教育主管机构进一步加强对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的研究,持续深入地探索如何更好地落实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问题。2021年,省教育考试院深入总结近些年的中考统考命题经验,借鉴《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层四翼结构及其内涵要义[4],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征的福建省中考评价体系。福建中考以评价标准为指导,持续提升中考命题质量,注重引导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向[5]。同时,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福建省在命题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中考评价体系,形成更加科学、规范、可行性强的中考命题实施指南。
  本文以福建省一核三层三翼的中考评价体系为基础,分析中考命题改革探索中的重点举措和实践经验,并提出今后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

 

1 福建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理念

 

  自中考制度确立以来,中考改革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主要呈现三大基本价值取向,即以学生为本位、注重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6]。中考命题改革的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就是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中考命题改革要坚持正确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1]。确保中考试题的规范、科学、合理,是有效发挥考试功能的关键,因此,中考试题命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双减背景下,依据课程标准、合理设置试题情境、科学设计试题难度和类型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7]
  近年来,各地陆续推进中考命题改革实践,其价值取向和改革思路既有共同之处,也呈现一些地方特点。福建省遵循《命题工作意见》和《总体方案》,结合部分省份命题改革实践成果和本省命题研究基础提出一核三层三翼的中考评价体系,见图1。其中:一核主要解决为什么考的问题,其内涵包括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三层指中考评价的考查内容,主要解决考什么的问题,涵盖核心价值、学科基础、行为习惯3个方面;三翼指中考评价的考查要求,主要解决怎样考的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3项原则[8]

图片3.png

  中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核心功能,包括了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3个方面,主要实现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方向的引导。立德树人指引导德育为先、课程育人、健全人格、人人成才;遵循课标指引导教学依据课标、实现课程理念、达成课程目标、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实现课程在课堂中发展的理念、保障教学评一致;有利发展指中考改革应注重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和健康发展。
  中考评价体系中的三层重点解答考什么的内容问题,主要包括核心价值、学科基础、行为习惯3个方面。核心价值是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的综合,是在各学科中起价值引领作用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情境时应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表现;学科基础指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和基本方法观念;行为习惯是中考评价的知行性内容,主要从学科德育和学科学习的视角考查在学科德育和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即学习者通过学科学习所形成素养行为、能力行为和实践行为3类行为习惯。
  中考评价体系中的三翼要求主要解决怎样考的问题,即要求命题时应坚持和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原则。基础性原则主要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塑造基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终生发展打好基础;应用性原则要求中考命题关注学科内容,以贴近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实践情境、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和探究情境为载体;发展性原则要求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力求试题考查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转变,促进学生发展。

 

2 中考命题改革的主要内容

 

  福建中考命题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以遵循课标为核心要义,以落实双减要求为落脚点,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在命题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3个导向: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减少单纯考核知识的现象,将知识嵌入贴近学生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情境中,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知行合一;二要坚持过程导向,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核,提高探究性试题占比,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思维过程、做事过程的考查,强化对过程的测量和评价,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三要坚持开放性与综合性相统一的导向,减少碎片化、单一性的考核,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占比,拓宽试题材料的选择范围和类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素养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2.1 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入命题改革


  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青年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9]。为此,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入中考命题改革,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中考命题改革应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精神培育新人,真正实现价值观念的有效提升。从中考试题内容上看,要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要求,做到入心入脑入行动;从命题技术看,要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将学科内容与思政、德育课程深度整合;从命题过程上看,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考试内容的思想性。
  以2022年道德与法治的时政试题为例,试题命制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凸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命题围绕课程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并注重引入党和国家的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


2.2 推进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一体化改革


  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10](以下简称新课标),这是对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的一次高水平、全方位的改革。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推动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一体化改革,是中考评价改革必须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中考具有学生学业水平评测与升学选拔的双重功能,必须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兼顾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并结合当年各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试卷结构和题型。
  福建省中考命题改革以新课标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科基础,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体现了中考命题对课程标准的遵循。2022年,福建省中考命题呈现4个显著特征,分别是以课标为依据、以情境为载体、与学科相融合、与任务相匹配。具体表现为:命题范围限定在新课标要求内,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注重对科学实验、实践活动类内容的考查;选取生产生活中具有育人价值的实际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素材,创设真实的育人情境,重视体现正向引导的价值取向。此外,试题充分考虑学科特点,从学科知识体系中挖掘育人价值,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知识构建、知识应用、社会发展等学以致用的探究和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在做事中学习、在做事中育人的教育目的,发挥考试的育人价值。


2.3 有效落实双减要求,注重教考衔接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双减工作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从基本实现现代化迈向总体现代化、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进程中的紧迫要求。推进双减工作,既要面向校外培训机构治乱、减负、防风险,更要聚焦学校教育的改革、转型、促提升,围绕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主题,持续深化中考综合改革,将教考衔接作为实现双减的重点举措之一。双减工作的重点是减少机械刷题等应试现象,这就要求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不断提升考试质量。
  2022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了课程本质属性、落实了课标评价要求,并注重在真实情境中考查学生做事情的能力,其中日常生活情境类题目的分值占比54.67%,文学体验类情境题目的分值占比45.33%。在重视核心素养培养和双减的背景下,试卷结构中减少了记忆性试题的占比,适当增加体现高阶思维试题数量。例如,通过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整合知识,发展学科思维,有效检测核心素养,推进教学实践变革[7]。在命题方面,注意丰富和挖掘情境材料,合理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运用情境,着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解决方案的能力,积极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以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为例:第一大题的整体情境任务是美丽福建、锦绣中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选用旁观者素材设置校园语文学习情境,以我的福建,我的家园为主题,要求学生补写名句,意在涵养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文学作品阅读素材选用吴伯箫的抗战主题散文《潞安城》,意在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文言文阅读题通过词语解释、断句、翻译等题型,重点考查学生积累、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第6题通过提示参考方法,要求考生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着重考查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逐渐形成语文素养。
  整体而言,福建省2022年中考试题注重素养与运用相结合,遵循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原则,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坚持素养立意,注重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

 

3 中考命题改革的特色实践

 

  福建省在中考命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坚持平稳是关键,方向是核心,在关注核心素养考查、关注跨学科项目式命题、突出考试内容改革、引导培育创新人才4个方面加强改革与探索,将一核三层三翼的评价理念落实到命题实践中。


3.1 从单一学科视角走向学科+生活的多维视角


  新课标强调,命题要在兼顾学科逻辑的同时更多关注生活逻辑[10]。生活逻辑是学生成长面临的真实环境、真实需要,命题要引导适合学生成长这一主线,不能仅仅依据学科特点研制试题。因此,中考命题改革要打破学科逻辑的单一主线,从学生生活的真实环境和真实问题解决出发,关注学生成长主线,参照学生的生活逻辑设计题目和题组。
  福建中考命题改革倡导学科即生活,生活即学科的命题理念,认为学习和生活是普遍联系和统一的。在命题实践中,一是结合学科特点加强情境化命题,引导教育教学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知识建构与迁移运用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强化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和匹配性,以任务为外在驱动,激发学生真实体验,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建构与迁移能力,还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进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2022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从生活视角出发,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说明、论证解释、推论预测或参与相关决策,帮助他们感悟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认识化学学科对提升生活质量、指导生产实践等重要作用。其中,第15题以我国古代焰硝提纯工艺创设生产实践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溶解度、常见物质性质与反应等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工艺过程中相关操作的作用或目的进行分析说明、对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及其具体组成进行推论预测,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在解决生产实践中物质分离、提纯与转化等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意义,感悟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目前,传统的学科定义逐渐被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新知识的产生更加依赖多维度的学科融合。对学生来说,单一的学科认知虽然能带来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专业化,但过于单一的教学与实践不仅会阻碍学生在平行领域的发展,也会限制学生对本学科的认知广度。新课标要求各门课程原则上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10],以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跨学科试题的出现,特别是以问题解决为重点的试题对中考具有较大影响,学生需要从多学科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


3.2 强化核心素养考查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既包括学科独特的核心素养要求,也包含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11]。核心素养导向是课标的灵魂,是贯穿课标文本的主旋律,也是课标研制工作的主线。各个学科结合课程的性质与内容特点,提出学生学习本课程所应形成的核心素养。换言之,即明确了本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方面的基本贡献。
  福建中考命题改革以考查核心素养为目标,并在正确处理3对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做到3个统一。首先,实现差异性与通用性的统一。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各不相同,但也有相通之处,如思维能力、态度责任等,因此要总结通用性的核心素养并将其运用到学科命题中。其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学科实践。命题定位于运用学科理论知识应对生活实践、应对未来学习及解决情境中问题所需要的能力。最后,实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科学合理地设置试题难度。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应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增加情境类题型,同时还应注意防止出现偏题怪题。
  设计综合性任务的前提在于情境的综合性。2022年福建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中的任务设计注重综合性,通过设置多样性、综合性的任务考查学生认识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7题要求学生对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点评,学生需要对情境中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国家站位、全球视野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理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第28题通过一米线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现象,考查学生的规则认知、道德理解和心理调适等分析与探究能力,既体现了学科+生活视角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实践+素养立意的考查重点;第29题要求学生说明我国多措并举发展种业的意义,学生需要对农业芯片进行综合解读并从中提取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国家种质资源库、十四五重点任务等关键信息,才能较好地论证其意义。


3.3 加强考试内容改革


  《总体方案》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2]。当前,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学生学业负担和培训负担过重。因此,教育考试机构要把提高考试命题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从命题趋势看,要重点落实无价值,不入题要求,确保试题全面体现育人价值。
  在福建省中考评价体系中,五育内容已深度融入核心价值、行为习惯考查,是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要求。自2020年起,福建省中考命题着力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针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稳步开展。

  将五育内容纳入考试内容体系,是中考的重要内容和要求。首先,将五育的活动体验作为命题素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仅靠一次或几次测试,而是要构建完善的学校培养体系,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形成重视学生五育实践体验的良好氛围。依托和融入课内外、校内外的日常实践活动,学生、学校、教师、家长等相关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各种活动和教育场景中,如国旗下讲话、革命场馆参观、学科实践、美育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务劳动等,学生都有深切的感受。通过将学生在上述各种活动中的体验结合学科特点融入试题,可以有效推进学校五育培育体系的全面建设和实施。其次,将五育观念作为命题素材。例如:通过开放性试题呈现学生的五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评价;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测试,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考试内容体系,考查考生日积月累的知识和能力,并进一步引导素质教育[12]。最后,从命题的基本情境上看,从学生的活动场域和未来研究场域中选取合适的情境来设题。以2022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题为例:在听力文本、选择填空、情景交际和看图写话的语料中都涉及了五育内容,呈现了双减背景下的校园生活、环保、时事、志愿者服务和感谢师恩等素材;在书面表达题目中,以热爱劳动,珍爱粮食为主题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爱惜粮食、关注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

 

3.4 引导培育创新人才


  通过教育改革引导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提升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为国育才的根本,应予以高度重视。
  首先,通过对两项能力的认知理解,将其转化为学科认知并全面融入试题。其中,认知能力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过往学习能力、即时学习能力和迁移能力等进行考查;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归纳思维等进行考查。通过考查两项能力,可以引领教学,进而提升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开展针对学生两项能力的学科试题研制,并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试题创新。例如: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学科阅读理解、设计思维导图、解决实际问题等设题;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试题、发散性思维问题、学科研究性问题等予以考查。总之,中考试题既要有效考查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新能力。
  以2022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为例,试题创设化学研究与学术探索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应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学科认知、拓展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进而感悟化学知识的认知价值,认识到化学知识对终身学习和素养发展的重要价值。

 

4 中考命题改革的未来展望

 

  未来一段时期,福建省中考命题应继续以一核三层三翼的中考评价体系为指导,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务落到实处,把全面强化关键能力的培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进阶转化为考试评价标准,把建设高素质考试命题队伍作为深化改革的基础性保障,同时注重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和资源,把中考评价标准落实到试题命制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实效化要求上来。
  第一,要继续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落实五育并举的培养要求。中考命题要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学校应充分挖掘五育资源,将五育内容有机融入教学,从而实现学科之间、课堂内外、教育评价之间的互补共育,形成全员、全程、全学科的育人格局,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第二,要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中考命题不仅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注重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秉持素养立意命题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加深试题探究程度、重点考查思维能力,深化五育并举考查、落实素养立意命题,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进阶发挥正向积极的导向作用。
  第三,要聚焦命题队伍建设,提高命题质量。高水平的命题队伍是考试命题工作的关键,也是试题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探索多渠道组建学科命题专家库、多方面把握命题人员结构、多层次设立专兼职中考学科秘书、多样化培训学科命题能力,从而保障命题教师队伍的高水平。开展形式新颖、效果显著的分类分层命题教师专项能力提升培训会,将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贯彻与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教育评价素养的提高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通过命题、说题及评题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命题教师的命题能力和学科素养。发现和遴选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保密意识的人员补充到命题教师专家库,逐步构建一支素质高、实力强、后备力量充足的命题教师队伍。
  第四,要探索智能化评价新技术,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求。为进一步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需求,福建省积极探索智能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例如,福州市自2020年起率先在中考英语科目中采用人机对话考试,莆田市积极搭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注重实验教学与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多学科的有机融合。面对教育考试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趋势,考试评价技术方面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今后,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考试资源、考试平台的搭建与应用,运用智能化技术开展教育评价,使福建中考命题工作向着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和实效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图片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