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教学研究详情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几个问题

2022-07-25

【好文共赏】靳玉乐,胡月 ||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几个问题我们

劳动是否作为独立开设的课程进入国家课程方案之中,对此有过不同的认识。在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明确了劳动作为国家课程的地位,并要求从2022年秋季开始,一至九年级都要开设劳动课程。作为新的国家课程,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地位与特点

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同时明确指出:“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由此,进一步彰显了劳动课程的重要地位和突出特点。

(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地位

劳动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指的就是“劳动是人的本质”。只有劳动才赋予人的本质力量以可感知的外部客观存在形式,在其中呈现着人的能动性的显明的印迹,闪烁着人的创造才能与智慧的光辉。可见,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其本质。只有正确理解了劳动的本质,明确了劳动对人本身的意义之后,才不会随意对待劳动,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劳动课程的本质内涵。过去,劳动教育处于从属地位,被列入智育或道德教育中,导致劳动教育没能被单独列为一项教育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将劳动独立为新科目,既是新时代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迫切需要。这不仅正视了劳动课程应有的价值,同时体现了劳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同等地位。从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来看,劳动课程的重要地位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首先,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把劳动课程规定为国家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劳动课程具有了“官方”的权威性,体现了国家意志,既是国家专门为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而设计的,也是依据未来劳动者需要达到的素养而设计的。因此,地方和学校须严格落实劳动课程,依据相关课程标准来计划、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劳动课程会成为“普及型课程”。这里的“普及”是指劳动课程将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各学段的特点提出适宜的劳动课程标准、设计恰当的劳动课程任务。其次,新课程方案对劳动课程的课时进行明确规定。针对学校劳动教育被弱化、劳动课程名存实亡的情形,不仅在新课程方案中规定了劳动课程的教学时数,而且在劳动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设置劳动周的必要性,并指出劳动周与劳动课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这些规定和安排,充分保证了劳动课程的独立性、必修性,从过去的从属地位转变成独立地位,充分体现了劳动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及其育人价值。

如今,国家正稳步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具备劳动能力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加以培育。可以说,新课程方案明确将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并列,从政策层面确立劳动课程的重要地位。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特点

从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对劳动课程性质的规定来看,劳动课程具有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

1.鲜明的思想性

劳动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共同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劳动课程必须坚持坚定正确方向,着重强调思想性。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思想性突出表现在劳动课程理念和劳动课程目标上。在课程理念上,新课程方案将“坚持育人导向”摆在首要位置,强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课程目标上,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为“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由此来强调“价值体认”的重要性。所谓“价值体认”,就是劳动课程要始终贯彻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不断地感受、思考与领悟,以此获得有意义的价值体验,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际上,对思想性的强调意在削弱过去劳动课程过度表现出的活动性,致力转向活动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新课程方案虽然明确指出劳动课程要重视学生的经历体验,但这“绝不只是肢体的和体力的付出和消耗,更是内在思想价值观的生成和理性思维品质的提升”。这就是说,劳动课程要避免停留在表层的、泛化的活动设计,要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强调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价值,进而培育劳动精神。

2.突出的社会性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要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尤其要强调现代劳动内容。一方面,劳动课程的性质决定其无法脱离社会生活,主张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课程,势必会与社会生活相关联,强调基于时令特点和地区特色来选择课程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正如杜威所说:“一个课程方案必须考虑课程能适合现有共同体生活的需求;必须带着改善共同生活的意图来挑选课程方案,从而使未来比过去更美好。”因此,劳动课程必须考虑现存社会需要,尤其要审慎思考如何将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合理融入学校劳动课程之中。这样一来,劳动课程不仅能够回应现代社会的基本发展诉求,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总之,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将劳动课程视为联通学生与社会关系的桥梁,认为劳动课程必须充分考虑社会要素,同时指向学生社会责任的发展。这样一种带有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向学生呈现这样的情境:在这里,研究的问题要与共同生存的问题相关;学生观察和互通的信息旨在发展其社会洞察力和社会兴趣。简言之,就是劳动课程呈现的情境要源于社会生活;反之,又必须影响社会生活。

3.显著的实践性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虽然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但其仍然属于活动课程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时代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活动课程,劳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本质区别集中体现在实践性上,这一特性可以说是劳动课程的核心要义。进一步地讲,相较于学科课程,劳动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匡正当下教育偏向于让学生被动接受间接经验的缺陷,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要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劳动课程结构,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设计劳动项目,强调通过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来落实劳动课程,以学生经历体验为基本要求,让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达到锤炼学生实践品格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作出理性判断以及求真创造。比如,劳动课程围绕生产劳动构建内容结构,应设计让学生直接去经历物质财富创造的过程这一关键环节,使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劳动价值,明白创造性劳动的意义,进而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物质产品。总之,新时代劳动课程要引导学生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即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由此决定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体系。

(一)升华学生的劳动观念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学生懂得尊重、理解和崇尚。首先,劳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逐步消除当前存在的劳动歧视、职业歧视等错误观念。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强调基于体验去领悟劳动的意义,进而形成尊重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多类劳动项目,去认识不同类型劳动对国家富强、人类发展的意义,进而学会平等地对待各行业劳动者,并自觉向各类优秀的劳动榜样学习。其次,劳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劳动观念,尤其是当前社会重视的消费观和闲暇观。理解,通常包含更多认知的成分,与学生的脑力有紧密相关。而强调实践与合作的劳动课程,是增强学生脑力的重要途径,因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也就是说,劳动课程能够提升学生脑力,使其能明辨是非,能辨析“攀比消费”和“过度闲暇”的不良现象,由此而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和正确的闲暇观。最后,劳动课程能够促使学生崇尚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强调,劳动课程要着重打破学生对劳动的固化认知,使劳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进而升华劳动观念,并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即“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综上可见,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和见解。

(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规定,劳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完成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具体包括学生体力、智力、操作力等方面。首先,劳动课程最基本的价值,是回归最朴素的体格培养。“无论何种形式的劳动,都一定能还原到对劳动者身体的使用上去。”因此,重视实践的劳动课程实际是为学生提供了使用其身体的机会。通过选择一项合适的劳动项目,让学生的身体得以适度使用,不仅解决当前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的机会,而且能使其更为强健、灵活与协调。其次,劳动课程能够增强学生智力。今天的劳动课程,不再片面地强调艰苦与忍耐,更多是通过有意义的劳动来提升学生智力。当今社会,劳动形态越发多样,劳动任务的高效完成不再完全依赖体力和耐力,更多依靠人的智力。好的劳动课程则能够为学生提供锻炼智力的机会。譬如,选择对学生脑力有益的劳动,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究,同时要求他们作出好的判断与选择。长此以往,学生的智力将得到不断提升,劳动能力也随之得以持续增强。最后,劳动课程有助于去除学生的“钝感力”,提高其操作力。所谓“钝感力”,其实指的是一种较为迟钝的能力。当我们习惯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上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然而然被忽视。于是,就有了许多“四体”不勤但考试成绩优良的学生。劳动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样的片面发展。在劳动课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体验获得更多劳动技能,逐渐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以及增强“敏锐力”。总之,如果学生具有强健的体力、较高的智力,以及较为灵活的操作力,那么他们就具有了完成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这样的胜任力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劳动乐趣,还能让学生获得相应的价值感。这就是劳动课程能够带给学生的巨大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在稳定学生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上有所作为,即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优良的劳动品质。首先,劳动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习惯是处在身体、思想、感情、行为的交会之处的,它将人之分散的“心絮”和“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而又连续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理解劳动习惯,便知道这是一种能够自觉、稳定且持续参与劳动行为的倾向。那么,注重实践的劳动课程,就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和思想参与,更强调情感的投入和行为的付出。这样,学生就能逐渐生成一颗劳动的心,在今后面对劳动任务时,能够具有“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一旦具备这样的欲望,学生便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劳动倾向,可以自觉遵守各类规范,进而有始有终地完成各项任务。其次,劳动课程还有助于培育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包括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方面。这些品质既是学生应该具备且能够具备的美德,更是为今后顺利进入劳动世界所作的必要准备。事实上,一个经受过良好劳动课程的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劳动任务时,同样能够高品质地完成这些任务,这是因为劳动课程让学生具备了应有的品质,懂得如何去行动与改善,更懂得如何分工与合作。另外,在劳动课程中形成的劳动集体,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获得广阔的人际交往机会,这将激发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逐渐养成自主、自觉、自省的习惯,最终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学生相互鼓励,养成学生坚韧的个性品质,更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勇于担当的社会品质。总的来说,这些品质不仅让学生具有了主动性,还让他们越发懂得如何通过劳动去获得智慧力量。

(四)养成学生的劳动精神

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精神被视为一种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是通过劳动课程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劳动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其实,劳动课程让学生从事的劳动不同于成人世界的劳动,学生劳动是一种能锻炼其体魄、磨炼其心智的实践活动。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深层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劳动课程还能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其个人志向和志趣,懂得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相关联。其次,劳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秉持关于劳动的人格特质。因为“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即是说,只有劳动能够证明人之为人,能够突出人的独特性。显然,注重实践的劳动课程能帮助学生人格得以进一步完善。为此,劳动课程应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注意避免把实践活动“沦为”表层的游戏体验。因为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和理解,而游戏体验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表层感受,它不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领悟。显然,新时代劳动课程强调前者而非后者。这样一来,劳动课程对学生而言就不是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是丰盈内在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获得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劳动课程的实施

为实现劳动课程育人价值,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对劳动课程实施提出七方面的建议:劳动项目开发、劳动过程指导、劳动周设置、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劳动课程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根据以上建议,劳动课程实施可以归纳为以下主要方面。

(一)合理设置劳动时间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科目的教学时间主要包括每周至少1课时的劳动课以及每学年设立的劳动周。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劳动课程得以有效落实。

劳动课程作为活动课程,其对应课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校本课程的课时统筹使用。由于课时作为教学活动的时间单位,主要依据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长和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制定。因此,劳动课时的安排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劳动项目难易程度来决定。在周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安排劳动课时。以劳动项目难易程度为例,如对于“收纳与整理”这一类较容易的劳动项目而言,可以把每周至少1课时的时间拆分开来安排,将40分钟的劳动课时拆为2个20分钟或是4个10分钟。而对于较难或是需要长期跟进的劳动项目,则可以采取延长单次劳动课时长度的方式,或是课时连排的方式进行。虽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前提在于保证每周至少不能少于1课时。

此外,劳动周作为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与劳动课时相互替代。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周是“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为充分发挥劳动周的意义,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周一般每学年至少一次。可以是某个节假日,也可以是某个纪念日,还可以是某个时节。第二,劳动周应当以集体劳动为主,且可以打破年级限制。一方面在于丰富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其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在于增强学生的劳动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热爱劳动的思想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形成”。通过集体劳动,学生能够更加懂得劳动对个人、他人和社会的意义,进而丰富自身的劳动情感。第三,劳动周应以校外劳动为主。为加强学生与劳动世界的联系,劳动周必须为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的机会,如到种植基地、加工车间去实践、感受与领悟。第四,要有明确的任务规划。为避免劳动周出现只有“劳动”没有“教育”情形,在设置劳动周时必须提前明确相关目标与任务,重视实践的内化,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精神的自由以及品格的完善。

(二)积极开发劳动项目

劳动项目作为落实劳动课程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为确保劳动项目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在开发劳动项目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要制订清晰的项目目标,即明确劳动项目应当达成的劳动素养。如“三维打印制作家用小台灯”这一项目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要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品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二是要选择适当的项目内容。虽然,劳动教育必然包含“苦”的部分,但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当代社会的劳动项目不应过于强调“忍耐劳苦”,这样很可能带来学生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排斥。因此,在开发劳动项目时,必须考虑学生身体和心灵的承受能力,要选择适当难度的项目,这些项目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又能带来一定的挑战。三是要确定合适的劳动场地。场地是实施劳动项目的基础条件,不同项目所需要的场地是不尽相同的。如生产劳动类项目多发生在农场、工厂里,而服务性质的劳动项目则多集中在社区场域下。劳动项目在设计之初,就需要确定项目场地,由此才能确保项目的有效开展与完成。四是要提供安全的操作方法。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有效模拟完成劳动项目,与教师是否提供了安全的操作方法息息相关。比如,在制作面食项目上,教师是否提炼出面食制作过程,以及是否向学生传授了厨具的使用方法,直接关系着该项目能否顺利进行。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课程育人价值,劳动项目还需要与本土文化、其他学科课程相联系。通过与本土文化相联系,劳动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增长文化自信,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进而自觉自愿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出自身力量。例如,剪纸、刺绣、竹编等传统工艺制作项目的开发,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独有技艺,还能使学生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培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劳动项目与其他课程相联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在设计劳动项目时,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跨学科完成项目的思路。譬如,结合所学的物理、美术等知识去制作陶艺实用器皿。

(三)构建协同育人环境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学校劳动课程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从而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环境。这是因为家庭、学校、社区在劳动课程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且极其重要的作用。

家庭作为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域,其对劳动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劳动素养。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乃至当下,由于家长劳动教育观念的缺失,家庭劳动教育都较为缺乏。一方面,“劳动价值观的代际分歧”使家庭劳动教育出现偏差,即劳动仍被大部分家长视为一种生产性技能,未能关注劳动之于自我实现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劳动被家长置于边缘地带。基于此,学校必须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作为当务之急,帮助家长对劳动、劳动课程、劳动教育形成正确认知。

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能为学校劳动课程实施提供丰富外部资源。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同,社区往往会基于劳动教育资源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关系,从经济生产的角度来对待劳动教育,借“教育之名”行“劳动之事”,由此使劳动教育成为“无教育”的“纯粹劳动”。这样就导致劳动教育走向不良结果。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沟通,打通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围墙”,尽力将社区资源发展为可借的、可用的劳动课程资源。

其实,要想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环境,最关键的是让家庭、社区理解劳动的本质。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机构,为了充分落实劳动课程,有责任帮助家庭、社区相关成员理解劳动的价值,让他们知道“劳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它可以揭示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创造精神,揭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意义。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这样一来,相关者才会重视劳动课程实施,也才能形成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环境。基于此,学校需要给予家庭、社区一定的指导,将其发展成实施劳动课程的重要主体。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并不是绝对主导,如果从权力角度展开与家庭和社区的对话,那么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四)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评价须对促进目标实现、保障实施效果发挥重要意义。为此课程评价不能局限最终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和阶段成果。这就要求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这里包括三个步骤:编制评价细则、确立评价工具、提供持续反馈。

首先,编制详细的、可用的评价细则。在表现性评价中,可操作性评价细则的缺乏使教师和学生失去努力的方向,让评价者无法诊断自己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更无法比较学生表现水平上的差异。为此,相关责任人应当编制出相应的评价细则,以此来解决当前表现性评价中容易产生的主观行为。比如,根据学生参与频度、参与时长、任务完成度等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同时确定出每个维度的评价标准。由此才能让师生明确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才能生成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其次,确立合适的评价工具。表现性评价通常会使用到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工具。一般来说,不同评价工具有着不同的功效。劳动任务单一般带有“考核”的性质,要求记录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劳动清单侧重记录学生劳动参与情况;劳动档案袋是一种过程性记录,要求收集学生在整个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基于侧重点的不同,在展开每项任务时,应当提前确立好相应的评价工具,由此才能获得理想中的评价结果。比如,生产性劳动评价一般更关注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因此常常采用劳动任务单这一工具;而家务劳动更多是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因而会用劳动清单来记录学生参与的劳动种类。

最后,带着改进的目的提供持续反馈。劳动课程表现性评价,重在测量学生在真实劳动世界里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要使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持续提升,就必须重视反馈结果。这就需要使频繁的反馈和有使用这些反馈的机会成为评价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可以说是任何有效表现性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有效反馈应成为劳动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它既要能够让师生即刻感知并使用,同时还能让其通过调整得到改进。

(五)加快课程资源建设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劳动课程资源建设是实施劳动课程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确保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根据载体形式,课程资源载体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生命载体主要包括教育领域的相关利益者,如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等;非生命载体主要是一种非生命的物化形式,如文字、资源包、场地、设施等。

劳动课程的实施需要生命载体资源的支持。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建设专职的教研员和教师队伍是劳动课程实施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劳动课程高质量实施离不开教研员的支持与引领。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劳动课程教研员的专业能力,确保关于劳动课程的教研活动能够常态化发展,以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各类难题。另一方面,专职劳动课程教师是实施劳动课程的主体。劳动课程育人价值实现与否,教师是一个关键要素。对于劳动课程教师而言,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劳动教育能力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只有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及培训,向其传达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和知识,肯定其关于劳动课程的规划能力和组织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劳动课程的主体,劳动课程的实施才能得以成功。

劳动课程的实施还涉及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这类“条件性的课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劳动课程的实施程度。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指出,要着重开发、整合、利用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课程资源,坚持以学生劳动素养发展为导向,并结合具体实际以满足劳动课程实施的需要。首先,要形成特色的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基于实际情况的不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须明确手册编写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指导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参照。其次,还要重视场地的建设,包括各类场馆、劳动实践室、劳动基地等。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以此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日常劳动场地。例如,在学校内建设“小苗圃”或“小农场”,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劳动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外资源对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性,通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此外,农村学校要注意充分利用其“天然场域”来开展日常农业生产活动,以弥补由于场馆缺失而对劳动课程实施所造成的影响。

 

作者靳玉乐系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月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本文刊发于《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7期第19—26页,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