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
——给学生积淀
积淀是多年的积累和沉淀。顾名思义,“积累”只是叠加,而“积淀”则可以升华为精神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讲,积淀高于积累。教学中,老师们在学生知识的积累方面,更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实际上,知识只是媒介,传授知识只是手段,教师作为灵魂的塑造者、人生的启迪者,最终的职责是育人。文化积淀和知识积淀是知识传授的升华,是塑造灵魂、启迪人生的奠基工程。
一、学科知识积淀
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打下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天职。作为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工作中,教师的授业是要传授先人留给后人的经验与认识,它经过归纳梳理后统称为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知晓结果,以此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其对知识的探寻欲望,指导学生在积累大量知识的基础上,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知识的探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产生一定的疑惑,或是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产生疑问,等等。对此,老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解疑,让学生消除疑惑、掌握知识。事实上,“掌握知识”既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也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开发运用,也就是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对学生来讲,积累学科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中,老师们务必利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有的老师指导学生随身携带英语单词本,利用零散时间,随时拿出来看一看、背一背。河北衡水中学是全国瞩目的学校,也是众多学生向往的学校。当你进入学校后,让你震撼的首先是学生课间操前大声地朗读、全情投入地朗读。每个学生手里都拿着一本书或小本子,在等待跑步的过程中,人人都读出来,场面之壮观令人感动。这就是积累知识,这就是零散时间的利用。而这种组织方式,就是在赋予学生自信,也是给予学生自豪。因为有那么多人在观看他们、学习他们,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学生跑步时紧凑的队伍、整齐的步伐、洪亮的呼号就是证明。事实上,这也是积累——自信与自豪的积累。
知识的学习是呈梯次递进的,无论哪一学科都应打好基础。比如汉语拼音就是语文学习的第一层基础,学生必须掌握好,才能进行以后的学习。英语的音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应掌握好。一个人阅读的书目越多,了解的知识就越多,知识面就会越来越宽,知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到用的时候就可顺手拈来、运用自如。比如,计算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更需要掌握相应的公式、定理和定义,没有平时的积累,很可能在用时就卡壳。实际上,把知识储存在大脑里才算积累,否则就是过眼云烟。而知识的积累包括方方面面,不仅老师要为学生积累提供帮助,学生自己也要用心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成为知识渊博之人。
另外,在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应注意指导学生学科知识积淀,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道”,也可以说是各类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升华。
二、核心素养积淀
在国家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其中,“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这六大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是靠简单说说就可实现的,而要靠老师们的工作得以落实,它实际上应该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和积累形成的,没有培养、没有积累,一切无从谈起。
三、积淀的途径与思考
积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必须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古往今来,有很多这方面的经典描述,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试想,在山上踏出一条小路,需要多少人,走多少遍?书山之路更是靠学习才能找到,就是要靠无数遍的学习、反复的学习,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习是无止境的,也是枯燥痛苦的,需要具备在漫无边际的海上苦苦航行的顽强精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等等,实际上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
孙权劝吕蒙学习也是典型的例子。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绝不是。我只不过让你们多读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自我执政以来,仔细研究了《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觉得大有收益。而你们二人思想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一些史书。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连曹操都说自己老而好学,为什么你们偏偏不能呢?”吕蒙从此开始勤奋学习,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吕蒙在酒宴上纵论天下事,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当应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吕蒙如果不读那么多书,怎么可能给鲁肃提出这些建议呢!这个例子清楚讲明了积淀的溯源在积累。老师应指导学生积累,使其养成积累习惯、形成积累品质、具备积累精神,真正得到人生积淀。
积淀是多方面的。学科知识的积累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而核心素养恰恰是学科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升华,其起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也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的答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