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教学研究详情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2022-05-16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特级教师  杨希发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行为,其范围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的改进与提升。

那么,当前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有哪些?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关注点又在哪里呢?笔者有如下几个观点与同行切磋。

一、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错位

所谓奖惩性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它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挂钩,并以此作为教师晋级、嘉奖、降级、解聘等的依据。

所谓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则是期望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讨论、反思,使被评价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总结、反思、切磋与交流使其教学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评价结果不与奖惩挂钩,而是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发现各自的优缺点提供机会,为制订教师发展目标和对策提供依据。

多年的教研实践证明,发展性评价较奖惩性评价更具科学性、客观性、激励性和有效性。但目前仍然存在以奖惩性评价代替发展性评价的现象。受荣誉、职称、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或专家在评价时对课堂是否热闹、老师讲解是否精彩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外在表现关注过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等核心指标关注不足。这种情况,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评课人的感受,忽视甚至无视作为课堂教学直接受益人——学生的感受,从而导致部分课堂教学中评不中用,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基于以上问题,学校应建立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制度:一是,形成科学规范的听评课制度:授课教师要自我反思与总结,将课堂所呈现的亮点、不足以及改进思路与同伴交流;听课教师既要谈优点,找出值得自己学习的亮点,又要直言不讳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改进建议与措施;授课教师与评课教师研讨交流,形成共识。通过发展性评价制度地实施,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切磋交流的教研文化。二是,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避免一节课决定教师命运的不合理机制。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思维拓展情况、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情况等要素,把评价重点从教师教的情况转向学生学的情况。

(二)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不协调

按评价主体,可以将课堂教学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种。所谓外部评价是指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的评价,如教研员、评价专家、学校领导及教师同行等的评价;内部评价则是由直接从事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本人和学生群体所进行的评价。

目前大多数的情况是:认定教师课堂的优劣大多是由外部评价得到的结论,组织者按照事先拟定好的标准打分、去掉一个或几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剩下的几个成绩的平均分就决定了这节课的好与不好,看似公平公正,实际有很多问题。俗话说得好,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外人通常只关注鞋子的外观,而很少关穿鞋人的感受。所以,单一外部评价必然带来授课教师对评价者的迎合,而忽视受众群体——学生的感受,致使有的课堂教学好看不中用,“好课”的提供者不见得有好的教学质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外部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但并不是说一无是处,甚至要全盘否定。相反,其评价者能以客观的标准、第三人的视角、超出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局限去评价课堂教学,能给授课教师更有创意的建议与意见,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灵感,这恰恰解决了内部评价容易产生思维禁锢、经验主义、因循守旧、不利于创新等弊端。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用内外部相结合的方式来取代单一的外部评价。具体方法是:评价者在听课后与授课教师和学生分别座谈,听取授课教师的意见,了解学生听课后知识掌握情况及感受,针对评价者关心的问题与疑问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与探讨,把听课评价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即可以评出好课,又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任天津市宝坻区第四中学教务主任期间,在老校长陈国旺的带领下形成了“听课必交流评课”的教研文化,听课、讨论甚至辩论、各抒己见、出主意想办法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常态;经常性的学生问卷调查、座谈成为课堂教学评价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使一所普通中学名师辈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数量甚至超过不少市级重点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也显著提高,成为区域名校。

(三)评价方法单一

课堂教学评价一般采用评价者直接进入课堂的现场观察评价方式,近些年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入校园,也出现了监控观察评价、录像观察评价等方式。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采用评价者直接课堂现场观察评价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有评价资料收集时效性强,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直观感受,对课堂临时生成资源的处理及时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及时感知等诸多优点。但这种评价方式也有评价者注意力分配和记录速度等的限制,教师和学生也可能受到听课者进入使其心理和行为受到影响的不利因素,甚至可能使教师为了迎合评价者而出现表演的现象,使课堂教学评价失去应有的作用。

监控观察评价和录像观察评价两种方式都有评价者不直接进入课堂,对教师和学生影响较小的优势,尤其是录像观察评价的方式还具有对关键环节可以回看、反复观察研究的特点。但这两种方式也有受观察角度限制无法全面了解课堂全貌的不足。

无论哪种评价方式,教学管理者针对评价结果使用的目的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用发展性评价替代奖惩性评价是能观察到真实课堂的关键。在评价方式的使用上,现场观察评价、监控观察评价、录像观察评价三种方式互为补充,需要全面了解课堂全貌时一般建议采取现场观察评价为主,如需要了解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部分课堂教学面貌时可以采用监控或录像评价的方式为主。采取监控和录像观察方式时,应尽量避免影响教师和学生,以保证捕捉到真实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二、课堂教学评价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的备课是否充分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备课是否充分主要看以下几点。

一是,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堂教学中是否有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这条主线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二是,看问题设计是否围绕教学重点展开,问题设计是否有思考价值,问题之间的梯度是否合理,问题过多说明重点不突出,问题过少说明梯度设计不合理或没有梯度。

(二)老师的课堂是否有启发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一是,看老师的讲解方式是否有启发性。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要变满堂灌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内容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可以合作完成的内容要通过有梯度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疑难问题老师要讲深讲透,教会学生找到解决问题“钥匙”的方法,即应该如何入手、为什么这么入手,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否是真自主、真合作、真探究。第一,要看老师设计的问题有没有合作探究的价值,过于浅显、没有任何挑战性的问题不会有真的合作与探究,也不需要合作探究超出学生能力要求的超难问题;第二,要看老师是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笔者认为,有效的合作探究一定是以自主学习开始,学生把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自主解决,遇到疑难问题再合作探究,必要时老师介入启发引导。问题解决后学生再总结反思,搞清楚原来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巩固问题解决的思路,即:合作探究的流程应该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反思——巩固成果”;第三,要看合作探究之后是否有交流、分享、质疑、讨论形成共识的过程。我们经常在课堂中见到这样的场景,学生合作探究后老师找学生回答问题,镜头一:一个学生回答正确,老师说回答正确,很好,结束了!而没有问一问:大家认为他(她)的思路正确吗?有不同意见吗?还可以怎么想?......从而失去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镜头二:一个学生回答错了,老师当场否定:对吗?不是应该这样吗?然后开始讲解正确答案,而不是提出问题,大家认为他(她)的思路正确吗?如果你认为不正确,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而失去了在归因分析中纠正错误、正本清源、把学生错误的清除出去的机会。

三是,看是否有课堂训练。学生的能力是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的,“听懂≠学会”是每个教师必须懂得的道理。课堂联系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首先自主思考,独立完成,遇到困难通过回忆、查看笔记等方式尝试自主解决;不会的题目与同学合作完成,听取别人的思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补齐课上学习的薄弱点;合作之后还无法完成的题目求助老师,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独立书写完成。课堂训练环节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是,看教师的课堂小结与板书。好的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学了什么、重点是什么、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易错易混点再哪里......通过小结让学生清楚、明白,并通过板书清晰呈现。好的课堂小结和板书,对学生深刻理解、加深记忆有所学内容非常大的作用;如果能够通过小结把新的知识融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就更好了。

(三)课堂作业是否精选

课堂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查看是否有教学漏洞的重要手段。好的作业,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精选。作业要紧扣教学重点,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特别关注“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

二是,丰富。第一,题型丰富,涵盖尽可能多的类型;第二,种类丰富,如书面作业、观察作业、调查作业、朗诵作业、阅读作业

、家务劳动作业.....;第三,层次丰富,有基础作业,提升作业,拓展性作业,供各层级学生选做。

三是,典型。作业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会一道题,掌握一类题是选题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最终要看是否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得到:

第一,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第二,学生是否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以上指标的评价即要看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回答问题、课堂练习的成功率,更要看疑难问题在合作探究和交流研讨之后在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是否得到提高,防止出现老师设计问题过于简单造成的高吸收率的假象。

教学无止境,课堂教学评价更有角度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本文是笔者多年从事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共享,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文中借鉴了百度百科中的部分概念和他人的部分优秀成果,因为实在不好查出确切出处,故而未逐一列出,如有异议请与本人联系,一定致谢!

作者简介:杨希发,男,1962年2月生,特级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天津市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曾任天津市宝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宝坻区教育学会会长、天津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第六届人民政府督学。

多年来,他潜心教育教学研究,《“构建三元教学体制的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在天津市创新杯论文、“双成果”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主持了《农村区县建设本地区教学网络资源的实验研究》《农村地区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等多个国家级、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构建三元教学体制的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农村地区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分别获天津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他主持的课题《农村地区学区化教研模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被天津市教委确定为天津市基础教育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其研究成果《构建学区化(联盟校)教研模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实践研究》2020年1月9日向全市展示推介,并在珠海举行的全国第五届教博会上进行了展示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