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教学是一个解读文本、学习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生成创造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通过解读单元目标、解读文本内容、解读典型案例、解读训练设计,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学习框架,引导学生理清认知思维脉络,夯实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一些教师喜欢根据自己的认知自主 解读文本,但错误认知指导下的文本解读必然不能对教材文本做出科学解读。因此,在道德 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教材解读的误区,对教材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解读,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价值。
一、解读单元目标,构建基本学习框架
单元主题的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明确的学习方向。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由于思想 认识不足,对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理解不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只是参考优秀教案、个人经验、教学参考书等,根本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开展调研,更没有对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单元目标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设计注定是低效的,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灵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要将“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深入解读教材。
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的《绿色小卫士》这一内容,主要通过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水 污染问题,使学生了解水的珍贵,激发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因此,在教学《小水滴的诉说》这课时,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学习目标:了解水的重要性,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情感。教师设计的教学目 标迎合了单元主题,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值得期待。学生由于在头脑中构建起学习框架,在学习其他知识点时自然能顺利接受。
以单元的形式编写内容是道德与法治教材最大的特点,即将内容相同或相似的文本编辑整 理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这样设计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也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巧妙利用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对相关文本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比对、总结,积极探究单元主题,对文本阅读形成共性认知,构建起基本学习框架。
二、解读文本内容,理清认知思维脉络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义务阶段好的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将足球教学和游戏相结合需要进行合理设计。教师可以在游戏和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这样既能让学生玩得开心,又学有所得。如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是一款老少皆宜的节目,很多学生对其中的撕名牌环节有较为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此来设计相关的游戏环节。此外,动画片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容忽视,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将动画片作为游戏元素设计到教学中,因此游戏和教学内容的结合也是教师应该考虑的一 个问题。如果游戏和教学内容没有较好地结合,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游 戏上而忽略学习。所以,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要对自己设计的内容有所了解。如教师可以将《熊出没》作为足球攻守教学的游戏载体,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分别扮熊大、熊二、光头强等角色。在此基础上,教师将足球设计成双方 要争抢的东西。这种游戏将动画片与足球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足球攻守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爱上足球运动。
总之,将游戏与足球运动 相 结 合 是 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降低学习难度,加强家 庭和学校间的联系,以学生的现有认知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学习区域,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本文转自:宋婕.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思路[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