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教学研究详情

跨学科案例 | 郑和下西洋

2024-06-17

5.jpg

本文以统编版郑和下西洋一课为例,营造沉浸式学习的历史课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郑和下西洋的情境中。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分别为内阁、吏部、礼部、户部、工部、钦天监。通过皇帝与内阁的对话,了解为何要兴师动众下西洋;通过皇帝与吏部官员的对话,了解郑和超强的个人能力;通过皇帝与工部官员的对话,了解明代强大的造船能力和国力强盛;通过皇帝与钦天监官员的对话,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以及为何选择冬季出发;通过礼部与户部官员辩论,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弊端和深远意义。全员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实现跨学科的学习和知识渗透,真正实现问题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活动主题(一):为何下西洋——朱棣和他的永乐梦想

学生1:今召诸位一议,想必诸位已知缘由,作为朕的亲信,汝等应时时为朕思索当今统治仍所存之余患,切莫失了江山。

内阁组学生1:皇上,今建文帝之辈势力尚存,欲伺机夺皇上之位,北元、东倭等亦虎视眈眈我大明疆土。皇上师出有名,清君之侧。虽掌控京城,但那火烧没建文帝行踪。若建文帝已死,则除去皇上心头大患,臣以为,应速遣一人,遍天下寻之。

内阁组学生依次发言。

通过充分的资料查找和整理,内阁组的学生从建立天下秩序说、寻找建文帝说、开拓海洋说、开展国际贸易说、满足奢侈品的需求说、包围帖木儿帝国的战略动机说、宗教说等角度全方位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活动主题(二):为何选郑和——“博辨机敏、谦恭谨密
   
学生1:扬大明国威实乃当下紧要之事,着吏部官员拟定合适人选。

吏部组学生1:其一,郑和于1371年,出生在云南昆阳的一个色目人家庭。父辈极有可能是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

吏部组学生依次发言。

吏部组的学生,从郑和的个人品质(才智过人、懂得兵法、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和他的家庭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阐释了郑和是当时值得皇帝信任的人选。
    活动主题(三):能否下西洋海舟以福船为上
    学生1:兹事体大,远洋航行技术可有保障?速请工部相关人等前来议事。
    工部学生1:我国目前生产的大型船只主要有三种,如图所示。

6.png

广船用铁木制成,船体坚硬、耐腐蚀,形状下窄上宽。福船呈U型,保证平衡性,增加载货量,适合远洋航行。沙船底平,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主要在北方浅水航线,因其运载能力强、不惧浅滩,被较多应用在近海运输当中。
    工部学生2:远洋航海选择福船最佳,福船拥有先进的水密隔舱,即用隔舱板分隔船舱所形成的各自独立的舱区。此种船舶结构在唐代已问世,是造船技术的一大创新。各舱区彼此独立,所以航行中就算遇个别舱区破损漏水,也不会涉及其他舱区。隔舱板均用厚实木料制成,与船壳通过榫卯和铁钉、黏合物等紧密钉连。

工部学生3:古代木质结构船是用大量木板连接拼合而成的,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如果不严密封堵,水会从缝隙渗入船内,带来沉船风险。造船师傅把填补空隙的技术称为舱缝,专用的填充材料叫作鲶料
    工部学生4:明代宝船采用硬帆结构,帆面有撑条。这种帆虽然升起费力,但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可提高行船速度。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的风云突变,能有效应对各种方向的来风。
    工部学生5:除了造船本身的工艺外,船与船之间需要联络,但是当时还没有电讯方式,那它们怎么联系?喊话是最常见的通信手段,但是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视野不良时,则会采用锣鼓、吹喇叭等方式传递信息。

工部组成员动手拼搭了宝船模型,自主学习水密隔舱”“鲶缝”“硬帆结构等古代造船技术;通过撰写《对明代造船业行业研究报告》和制作《探索古代造船黑科技》科普视频呈现学习过程,并且在课堂上带给大家一段精彩的造船科普讲解。将历史课堂与物理化学课堂形成隔空互动,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
    活动主题(四):何时下西洋——“等风来
    学生1:如此强大的造船技术必可使远航无虞。只是舟车劳顿,不知钦天监是否选好合适日期启程?
    钦天监学生1:讲解航程中所到海域的洋流、季风。
    钦天监学生2:考虑顺风顺水的因素,手绘郑和下西洋航线。
    钦天监学生3:介绍古人如何应用过洋牵星术来确定纬度。
    钦天监学生4:介绍《海道针经》,古代确定经钦天监组成员给老师和同伴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科技洗礼,如图所示。

7.png

通过示意图的绘制和牵星板模型的现场展示,使大家真正臣服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家国情怀。
    活动主题(五):是否继续下西洋——“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1424年,在郑和第六次下西洋途中,明成祖朱棣薨,朝堂上官员围绕是否要继续下西洋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礼部学生1: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应继续下西洋。

礼部组学生依次发言。

户部学生1:我认为郑和下西洋表面上是在促进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带着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贸易往来,虽然是一笔划算的政治账,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笔糊涂的经济账。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忽视了经济利益,有厚往薄来之说,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

户部组学生依次发言。

礼部的学生认为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宗藩体系,增加了大明的政治影响力;郑和下西洋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扩大了海外贸易,促进国内生产尤其是手工业的技术革新;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宗教的传播,加强了中国和伊斯兰教文化区的联系。
    而户部的学生却坚定认为:不应继续下西洋。他们认为朝贡贸易完全是建立在明朝的巨额补急丈教学参考贴上,会导致了明政府财政的缩减;且宣扬国威的赔本买卖会影响正常的海外贸易,使得民间走私频繁,影响社会的安定。

唇枪舌剑中,既是历史又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特征的课堂进入了尾声。

明宣宗想成为他祖父那样的一代圣君,选择了让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可惜的是,郑和仿佛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终点,最终死在了印度古里,此行成为告别海洋之旅。

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朝的国力日渐衰微,统治者的心态也由开疆拓土转而内敛守成,当中国人再次回到索马里的海面上,已经是600年后的今天。以史为鉴,传承郑和精神,将开放、包容、和谐、共存的中国精神发扬光大!

跨学科主题学习绝对不是几个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或轮番上场,也绝不是各自学科独立的知识和信息碎片。以本课为例,学生在解决小组任务的时候,需要大量查阅相关史料。研究造船技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需要调动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及团队协作等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培养学生整体认知世界的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文章原名:《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历史教学》,文章有删减

作者:方晓卉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STEM教师公众号,转载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