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慧 新课程评论 2024-05-13 06:30 湖南
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中,学校应该直面自身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真实困境和问题,比如:如何让学校局促有限的空间变成期待的育人场景?如何让学校德育从“说理说教化为真实的体验和行动”?如何实现美育在整个校园的自觉生发?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发出“美,在这里生长”的集结号,用向美的育人行动深耕校园的精神领地,从单向度的育分到全方位的育人,共创多元视角的个性发展,共绘校园生活的共创图景,共解万物生长的持续密码,从而激发每一个孩子内在的心灵力量,让“美”成为他们的生命底色,让学习成为审美的需要和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其葆有好奇,发现使命,找到热爱,成为分数之上的明媚少年。
有研究者指出:“未来学校的根本功能,就是以不同的场景,激活不同的学习内驱力及学习方式,实现全方位的真实成长。”这也是我们非常赞同和正在行动的办学方向,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从理念思考到行动推进,着力打造了以下三条新美育场景式学习的路径。
一
浸润的场景式学习:空间学习流的打造促美育自然生发
对于浸润式的场景式学习,我们着力打造的是空间里的“学习流”,不仅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植入文化艺术元素,更是将空间内容转化为学习场景。
比如在对学校本部一楼校史馆原杂乱无序的空间进行重造设计时,除了空间美化维度,主要聚焦在如何复合赋能这个小小的空间,实现大大的育人功能。我们先提出一种“图书馆”样态的重造思路,但又想呈现出的不仅仅是图书馆——可否融入更多的学习元素?于是,在图书馆的基础上又叠加了“文脉史馆”这样一个学习流设计。
在“文脉史馆”的设计上,考据学校史料,梳理地方文脉,以创新复合的思路实现“书史融合”,既体验时间赋予文化的痕迹,又感受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以此还实现在校史馆里创造学习场景,让学习流在空间里发生。
比如在“文脉史馆”里就用了一张图梳理呈现整个学校的文脉历史,融合了整个温州古城的发展史,讲述学校与温州这片土地的历史渊源。同时,还收集展陈各种各样关于温州历史的书籍,布置了温州古城地图的古今对比图,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场景也就搭建在其中。
类似这样的学习场景还融合了很多,比如在校史梳理过程中,就清晰了“文脉史馆”所在的本部校区,是温州中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地方——1902年在这里创建温州府学堂一直到1960年才搬走,历史上很多大师都曾在这里生活学习,于是就结合史料在文脉史馆中间区域开辟了“大师博物馆”,借助互动媒体方式,呈现大师们的生平事迹,实现互动学习。
同时,还在里面植入了“与大师同行”的课程设计,做了一个“时光电话亭”的互动装置,配置了具有年代感的话筒。比如“与苏步青对话”,通过装置可以模拟跟苏步青先生打电话问好,还可以向他提问,调出他的资料,了解其相关事迹,同时这个平台还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学习材料再次植入,不断丰富补充。最后,还可以选一位大师,打出他送出的专属书签,当学生收到这样一份特别礼物时,隐藏其中的人文力量即无声传递,生生不息。
在“文脉史馆”这样的空间学习流创设过程中,我们还看到学校的历史文脉跟整个温州古城的文脉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在馆展资料的收集上,就把学校所在的整个历史街区的所有展馆的介绍导览图作为资料悉数陈列,也设计了“文脉史馆”的专属导览图。
近期,学校还编印了《校史读本》,通过《校史读本》,再借由“文脉史馆”这个场景,学生可以很好地形成对整个温州古城的看法。这里的学习并不是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虽然有组织统一的“文脉史馆”课程,但这里的学习更多是一种自然生发的学习状态,所以你会看到里面有很多的卡片留言牌,那都是学生自己进来之后自然生发的学习成果的分享。
除了这些,“文脉史馆”里还融入了另外一个维度的设计,留置了一块相对比较安静且比较私密的小空间,指向美好心灵的塑造,使学生增加了一个自我心理疗愈的学习课程。布置了“心理树洞”装置,支持学生的倾诉需求,还布置了一个互动的学习装置,命名“解忧杂货铺”,其里面既有“心灵放映厅”,也有“青春阅读会”,有书籍,有音乐,有电影,有成长的留言板,也有“学习100问”这种相互交流和趣味的问答。如此一个小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发生的同时,也及时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舒缓了心理压力。
从“文脉史馆”改造出发,在后续学校空间的打造上,我们一直在积极创设“场景美学+无处不在的学习现场”,并坚持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学校的教育梦想和儿童视角,对学习样态、课程资源、环境美学进行融合再造。
2023年底,学校西区一幢危旧老房子“换上新装”,化身一座校园美术馆——春草塘美术馆,连着的停车场也“摇身一变”,成为学生创造的艺术品的展示台。“樟树下自成蹊,美术馆的落成给予全校师生‘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欣喜!”《温州晚报》以《以美赋能成长!温州这所学校将危房“化身”美术馆,并发起春草美育行动》为标题报道了我们校园的这个新美育空间。
美术馆的出现,学校也用行动回答了“如何创造一个新的美育空间为同学们营造欣赏美的氛围?”“如何让同学们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力量创造生命的美?”等问题。除了引入优质的校外艺术展陈和驻地艺术项目外,更重要的是让这座美术馆成为学习平台,比如多次把美育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教学实践,完成“如果山水会说话”“汉字里的中国味道”等主题展览,突破学科学习的边界,形成多条美术馆里的跨学科学习流。
在这里,还推出“与大师对话”项目,美术拓展课程得以集中展示,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喜爱的艺术家和作品背后的故事,研究总结艺术表现手法,在同一画面中创造表现不同大师的绘画风格,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孩子们借助美术馆这一平台去感受美、创造美的学习过程。
借由这样一次次的美育活动,提升他们对审美情趣的敏感度,展现他们对跨学科的学习力,让他们明白“美”就在身边。由此,我们也越发相信,在过度强调“智育”的当下,这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
以上是学校美育理念的一次次生动实践,我们用特有的浪漫想象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去打磨重塑了校园的每一个空间,把校园空间从单纯的文化美化变成学习发生的能量场,引导师生与美对话,与美偕行,让学校的空间都变成这样浸润式的不说话的老师,让“学习流”在学校的空间里随处流淌,它不是一种强加的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自然生发的教育,也就是常说的“润物无声”的教育状态。
这样以美育为主题的校园,在打开每个孩子发现美视角的同时,也在用校园之景传递一种生活的信仰:美,从这里开始。
二
真实的场景式学习:现实问题链的驱动促美育自主生发
除了浸润的场景式学习,学校也特别重视现实问题驱动的美育的自主生发。学习是需要任务来驱动的,如果只借助理论的说教,是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而如果能够立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自主的体验的方式,在这个时候发生的美育,就是一种自主的生发。
那么,用什么样的任务能够真正驱动?这个问题不仅涉及知识学习的驱动,也是每一个人向美而行的自主生发的驱动问题。我们选择从现实的问题去驱动,用现实问题链去驱动,在真实的场景式学习中,经历真实的生命体验,促进美育的自主生发。
比如作为美育的主阵地,学校的艺术节也在不断的迭代中,从培育精英到全员参与,再到走向项目化学习,成为校园的日常。学校的艺术活动不再是一种教育手段,而有着更重要的教育目的,凸显对孩子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孩子们自由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和校园生活的一种态度。
在学校的艺术节中,集体创作是雷打不动的项目,每年都有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课本剧展演,从剧本到舞美到表演,整个过程都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
今年艺术节,在剧本创作的要求上,我们就提到要学生立足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所折射出的心理现象,聚焦一些现实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在人际交往中,在适应障碍中,在情绪冲动中,包括蛋壳心理,包括亲子或师生的冲突、青春期的困扰、网络沉迷、厌学情绪、生涯迷茫、疫情心理等方面。
我们就特别希望孩子们能针对自己了解到经历过的心理冲突,去尽情创作,把这些都变成小剧本,把大道理以心理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表演。只要孩子们投入这样的艺术创作,就会是一个个真实的场景式学习,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也会闪烁其间,孩子们也将开始懂得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比请专业人员来辅导指导更有作用,因为问题非常真实。
在收到的作品中就有一个叫《天才基本法》的小剧本,讲述了一个男孩的妈妈能在孩子的头顶看见他中考的分数,于是便想方设法让分数增加。孩子从年级倒数第一进步到准状元,但却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冰冷的刷分机器。最后妈妈想起儿子的梦想是开一场演唱会,于是在学校帮他准备了舞台。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活泼泼”的生命理解,在对分数意义的突破中得以抵达,孩子们对生命的美的感受也在这个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同步被唤醒,他们更加珍惜参与艺术节的经历。
还有一个叫《平衡的艺术》的小剧本,讲述了孩子们因参加艺术节导致作业时间减少,熬夜、成绩下降、父母责备,让孩子们陷入迷茫的真实故事,剧本最后孩子们懂得了要规划好时间,平衡学习和活动,由此可见真实的学习能力的形成。
在2023年暑假,学校推送的心理情景剧《共生》还拿到浙江省一等奖,正是因为我们的剧本创作有很大的变化——基于真实的校园生活问题的创作。剧本的初创阶段,孩子们开始去关注生活中的各类细节,每个人记录下自己对不同心理问题的观察,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校园当中不自信的一群人,这就是《共生》剧本的雏形——讲述了一个孩子打破内向自卑的心理并得以成长的故事,他们选择化身两种动物以歌剧的形式来表演内心的冲突。
正如孩子们给自己的剧组的命名——共生剧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成长是一个共生的过程,想法交织时的僵持,灵感耗竭时的无助,热情重拾时的激动,突破出现时的狂喜……他们说:“一次次的低谷时期,一次次的痛苦磨炼,最终有不懈的努力让这个剧组每一个人都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彩,我相信艺术给人的力量是美的,超越实体,直击心灵的,而这种美仅仅是真情的流露,勇敢表达便可抵达的远方。”
从中就会发现,当你用真实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启发其心智和情感的学习模式,会让学生不仅仅获得艺术的表演,更收获生命的体验和成长。美育在这里,既不强求,也不造作,一切自然生长。
所以,美育“既不是技能教育,也不仅仅是艺术活动,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它像“磨刀石”,雕琢人的外形、内心、精神和灵魂。
除了艺术教育之外,在劳动教育中,我们也是这样的美育思路。作为劳动教育周的前奏,要求学生去思考校内的整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调研,基于自己调研发现的问题,聚焦并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与计划。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把校内的问题解决,还引导孩子们回到家里也进行同样的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订制家庭劳动项目手册用于设计记录真实的劳动流程。最后学校再不失时机地推出学校的劳动指南,就特别接地气,特别具有实操性。
劳动不是任务,劳动也是一个学习的项目,一种真实的生活之美。反观当下的劳动教育,小学种种菜,初中也种种菜,小学缝缝衣服,初中也缝缝衣服……我们就在思考今天的劳动教育如何能从现实的问题中解决他们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劳动技能,更多的是生命的成长,这就是我们想要由现实问题链驱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美育。
三
融合的场景式学习:全员全场域的联动促美育自觉生发
在场景式学习的思考与践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校园会逐步变成一种全域联动美育的项目。美育在校园里不再是一个倡导的理念和布置的任务,而是每个人在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里都会意识到的一种自觉生发的状态,是一种融合的场景式学习,是校园里最多见的。
比如,《你好,中学!》是在学校的七年级孩子一入校就会推出的一个德育教材,是一个习惯养成篇,也是一个“向美而行”的行动。比如,八年级确定的新学期德育主题——九月,美从“XIN”开始;十月,要向下扎根;十一月,寻找向美行动者的画像。
还比如,九年级很多时候变成刷题刷分的最重要的时段,我们却把更多的笔墨留给了九年级,我们在思考的是——如何为青春着色?开学就提出“给新学期一点颜色”主题活动,在九年级最后一学期里,还推出融合美术、科学学科的“光和普鲁士蓝的不期而遇”跨学科课程项目,一节课一节课推进,在紧张的考试缝隙里体验优雅和沉静的蓝色调之美,直至每一个孩子们的作品全部呈现出来,化成一个蓝晒艺术作品展。
九年级全体师生还用两个星期把语文课和小说剧本融合进行剧本创作和表演。“愿戏剧之光,点亮每个人的梦。”那些时间,学校的所有角落都是表演的大师,校园溢满希望。我,更希望校园是这样子。同时,在九年级的评价体系里,更多考虑的是助力学生向美进发,推出一系列“逐梦行动”,为梦助力,激发每个孩子坚持的力量,给孩子精心安排奖品——老师亲自做奶茶,引导师生去发现奋斗的样子也很美。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发现美育空间不再是决定要素,美是无处不在生发的。就像秋天来临的时候,孩子们会在校园里捡到不同的落叶,在上面进行创作和表达:
“觉醒:为自己而活!”
“这片叶子很纯粹,想绿就绿,想黄就黄,我也如此,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看见它的第一眼,以为这就是它原本的样子,但当我捡起后才发现,顶端的缺口是烂掉的缺口。这就是我向往的样子——它毫无畏惧地展现它的缺口,使缺口不再是自己的美中不足,而成为它锦上添花的独一无二的特点。”
一份份写满心灵秘密和祝福力量的树叶卡片,自发地张贴或悬挂在校园各处,融合在真实的美的校园生活中,弥漫着身心愉悦和活力的能量。
学校还有“一周心语”项目,每周都会策划推出一张主题海报,一句话一张图,分享在校园大屏和班级群里。有时候,一句话不经意当中就会令人感触,“但凡辛苦,皆为礼物”是今年繁忙开学季后推出的一句爆款心语,被校办文创团队设计成电脑和手机的屏保,很多老师设置使用,这充分体现出心语背后的情绪价值。冷空气忽然来临,我们的“一周心语”也特别应景——“感谢寒冷,让我们学会感知温暖”。
2024年序幕即将拉开的时候,学校推出“汇聚你的小能量”活动,邀请每一位师生在海洋球上写下独属于自己的一句“能量”,给世界(他人)送出祝福,去迎接“越来越好”的新时间。
有时候这种教育就变成了无处不生发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才是让人欣喜看到的教育,即育人,即美育,这也是我们最希望打造的“校园中的社会理想国”。就像我们的学生说的:“美不仅是我们眼前看到的校园之景,正如一周心语中说到的那样——你的视界,决定美的象限。生活在五光十色的校园里,我们定会沾染缤纷,在美的环境中成长,最终成为美的存在。起初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引领,现在它便成了我对自己的展望。”
就像我们的老师说的:
“在发现‘美’、维护‘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生们变得更加阳光、更加向上,也更加幸福。他们学会了用美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人、事、物,用美的态度去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
孩子们和老师们说出的话,也就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新美育视角下的一种场景式学习的设计和路径。我们更希望学校的美育,它不是德育部门或者班主任负责的一项工作,也不仅是一系列的活动和几节专题的课,我们认为美育在整个校园应该是全域联动,充满着美的文化引领,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都融合着美育,如此美育就会变成全体师生自觉生发的一种学习场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是的,学校的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有实实在在的“大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发展,现有教育体系真真切切地遇到了深刻挑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的价值必将迅速减弱,学校不能只是知识或者技能授受的流水线车间,强调素养的教育将变得日益重要,要思考如何提升审美教育、如何保护人之为人的精神性与意义性,更为重要的是去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融合能力。
学校迫切需要去构建一个“大美育”环境,坚持面向人人的美育工作,把空间打造、课程教育、艺术实践、校园美育活动融于一体,整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通过场景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让校内外各类美育资源交融熏陶,唤醒学生们学习的美感,创造的美感与自我实现的美感,充分发挥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价值功能,为一个个鲜活并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而不断努力,让每个孩子成为美好社会的缔造者、创造者,让每个学生都有明媚的状态,抵达教育的本质——培养美的、高尚的心灵,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获取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4/4「专题」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新课程评论》公众号,转载旨在分享与交流,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