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教学研究详情

大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索

2023-08-07

大概念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索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单元设计为例

大观念指能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观点,是单元内容结构化思考的集中表现,有相对的统领性,是通往核心素养的阶梯。基于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助于解决知识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将隐性的内容显性化,形成知识结构化,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单元为例,对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展开深入探索。

一、结合教学内容,明晰单元具体概念

在大单元教学中,应先明晰单元的具体观念,把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基于大观念的视野重构教学内容。明晰单元的具体观念,一是站在大单元教学视角,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数学学科如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学段目标要求;二是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各知识点及知识间的关联,形成知识结构。

(一)分析教材,聚焦知识本质

1.纵向分析

角的度量处于小学度量体系的中间阶段,是在长度、面积之后的由一维到二维的再次转折,之后还将学习立体图形体积的度量。角的认识方面,教材分两段编排,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角;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角,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与二年级上册相比,本单元更加注重从概念的本质层面上进行理解,这是学习后续知识的重要基础。

2.横向对比

比较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发现,北师大版与苏教版都将角的学习置于线的体系中,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强调概念认识的系统性;人教版则单独分出一个单元,强调对量角、画角步骤的梳理,关注操作技能的形成。就本单元具体内容来看,无论是哪个教材的版本,都是用小角来比较大角,注重对单位角和量角器的认识;北师大版还通过回忆长度、面积单位,引导学生类比角的单位。(见表1)

图片1.png

(二)解读课标,锚定学习目标

“角的度量”这个单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要能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角,量角器或三角板画角。以“做中学,学中用”为主线来设计本单元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象概念,在动手操作中领悟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深化概念,在各类活动中积累经验,为量感和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

(三)归纳提炼,确立具体观念通过深入研读课标和分析教材,可以用“物体的一些属性可以借助单位量进行量化”这个大观念引领统整,归纳提炼出本单元的3个具体观念。观念一:加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与角的度量单位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度量是相同单位累加的结果,凸显度量的本质。观念二:让学生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这一再创造的经历,为量角以及画角打下坚实的基础。观念三:在各类活动中积累经验,为量感和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认知基础。

二、调研学生学情,把握单元学习目标

数学大观念对数学知识具有自上而下的引领作用,能促其发生、迁移和应用。为了更精准地教学,了解具体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之间的关系,把握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笔者围绕学生能否将初步认识角、长度及面积的学习经验迁移到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学情调研,问题如下:

1.学生眼中的角有大小吗?

参与调查的 100 人中,有 93 人认为角有大小,占前测总人数的93%;只有7人认为角没有大小。

2.你能比较下面两组角的大小吗?

图片2.png

在参与前测的100人中,有93人答对,正确率达到93%。显然,大部分学生对角是有大小的,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3.你能从工具袋中选择你需要的工具,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吗?

图片3.png

前测发现,只有18人正确选择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学生在生活中没接触过量角器,所以认识量角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还是有难度的。

通过学情调研,发现对于比较直观的知识点的探索方法,学生能顺利迁移,但是不够系统。基于以上思考,站在整体教学的视角,依据单元具体观念,确立本单元TUKE学习目标。由“大观念统领”的大单元教学,学习目标除了关注知识技能目标(K 目标)、根据具体观念确定的意义理解目标(U 目标)和迁移目标(T 目标)外,还要关注“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助推作用(E目标),具体规划如下(见表2)

图片4.png

三、规划学习任务,促进预期目标达成

大观念是单元学习任务开发的基石,对学习任务设计起着引领拉动的作用,反过来,学习任务的实施又支撑推动着大观念的形成与完善。(见图 1)在大观念引领下,根据教材的学习内容,通过分析学情,从明确“具体观念”和“预期目标”,到依托核心问题或子问题设计对应的学习任务,层层推进,最后形成以问题为驱动的系列学习任务(见表3),促进目标的达成。

图片5.png

图片6.png

学习任务序列主要是依据“唤醒经验—类比迁移—探索研究——总结经验”的逻辑顺序进行整体设计,用唤起学生对已学习图形的研究思路和经验方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以问题为抓手,关注知识间的联系,感悟度量的内涵,帮助学生从学结构到用结构,让学习有“魂”。

四、构建评价体系,落实教评一致性

大观念教学注重学生的能力表现。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改进教学,需要构建合理科学的单元评价体系(见表 4)。要制订可操作的评价框架,应先明晰具体教学内容所对应的核心素养在该阶段的内涵,对内容进一步分解、描述和刻画;再围绕知识层面、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等方面设置评价目标、任务和标准;最后通过学习单、课堂提问、课堂观察等方式,将学生内在的想法呈现出来。只有评价的内容、目标、任务、标准和方式都明确了,教师才能清晰了解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图片7.png

本单元评价设计聚焦核心问题的表现性任务,始终以目标问题为核心,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习情况与评价有机融合,支撑着教学目标层层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容易区分出学生达成标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逐渐掌握同类学习内容的基本路径和方法,落实“学教评一致性”,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大观念视角下的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在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明晰学情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单元内容进行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和落实课标的有效措施。通过重构学习内容,搭建更为科学的单元教学体系,尝试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如何”的问题,促进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真正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以上内容来自于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的邓柳华老师,分享旨在交流学习不做他用,尊重原创,版权属原作者及出处,如有异议,敬请联系删除。本文转自《教学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