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教学研究详情

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2023-04-10

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孙伟  杨希发

    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能否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关键在任教的前十年,这段时间是他们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青年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更好成长与发展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一:明确目标,树立信心

众所周知,一个人没有目标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我相信每一名青年教师入职之初都曾踌躇满志,怀揣远大理想,但时间一长,就会被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繁复的事务所冲淡。

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需要千千万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建设,而教育事业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把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有了这样的目标和追求,我们就要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勇往直前。

有的青年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信,遇到挫折就怀疑、就举步不前,甚至退缩。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强烈而坚定的自信,在中国革命遭遇重大挫折时,他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带领中国共产党人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他带领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毛泽东同志所遇到的困难相比,我们的困难算得了什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和丰盈的青年教师要牢记,自信的生命才美丽,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可以让你实现教育理想,在教育的征途上越走越远! 

建议二:涵养师德,坚定信念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立德树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青年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既要品德高尚、趣味高雅,又要信念坚定、敬业奉献。

    第一,青年教师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品德高尚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导之以行。只有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通过其言行,把“立德树人”的理念,点点滴滴、时时处处注入到学生的内心,对他们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做到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好老师,就应该是以德立身、以德示范的楷模。   

第二,青年教师要把自己打造成为兴趣高雅的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意思是,为人师者要成为学生的楷模。无数的经验与教训告诫我们,要成为这样的教师,必须是一名兴趣高雅的人。目前,确实有个别教师中的败类干了违法乱纪的坏事,影响了教师群体的声誉。这些人除了法制观念淡漠外,兴趣低下、不良嗜好侵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青年教师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健康高雅的兴趣爱好;净化自己的朋友圈,清除不良的土壤;读好书,遴选健康、阳光、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食粮来涵养我们的身心。

第三,青年教师要把自己打造成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青年。一名教师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对一代人思想的启蒙,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忠诚实践。香港经历的事件告诉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育人是多么的重要!教师的理想信念是多么的重要!所以青年教师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合格教师。

建议三:潜心阅读,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大学问家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圆满履行这个职责,教师自身除了要有良好的品德、敬业的精神外,更要有渊博的知识,并不断更新。

第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精通专业知识的渊博之师。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呈现多元化态势,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还要具有及时获取新知识、更新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手段,“领先一步”是新时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东晋时期葛洪在《抱朴子》说:“学之广在于不倦。”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知识,研究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不断开掘、拓展获取新知识的路径。

第二,要拓宽知识领域,成为触类旁通的能者之师。继2017版(2020年修订)高中课程标准颁布以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相应学科课程标准也已颁布。新的课程方案强调:“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知识储备,只有单一学科知识的教师很难胜任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所以了解一些临近学科知识与技能,研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或解释相关实践问题,是包括青年教师在内所有老师的必修课。

建议四:虚心求教,潜心研究教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所以,最终还得是“贵在得法”。

一是,要研究经典教学理论。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典理论,如以皮亚杰、维果斯基、斯滕伯格、卡茨等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以马斯洛、康布斯、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青年教师要悉心学习涉猎,吸收其精华,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素

二是,要研究经实践检验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倾心学习前辈们行之有效教学经验与同行切磋,不断研究与借鉴,从中汲取营养。

三是,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青年教师借鉴前人的经验方法是必要的,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学习经典教育理论是为了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研究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为了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少走弯路但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所以,青年教师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要自我体验,积累案例、查找不足、分析得失,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一名教师有四个师父,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学高手,他从师父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从不模仿更不照抄照搬师父的方法,因为他知道,照抄照搬的结果只能使他成为师父的“复制品”。他的做法是,把师傅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思路融入到他的教学体系中,不合适的地方加以改进与补充,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最终成为了一名特级教师。

建议五:脚踏实地,扎根课堂教学

课堂是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大有可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备好课。要通过研读课标、阅读教材确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要研究学情,预设好教学难点;要精心提炼教学问题,做到难度适中、梯度合理;精心撰写教案,设计好教学各个环节。

其次,要上好课。建议采取启发式教学,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要讲练结合,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习得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要让学习自主解决,教师在疑难问题、易混易错知识方面引领讲解到位。

最后,要常反思。《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要结合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反馈、课堂检测、考试分析等方式,研究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补救措施;对于课堂教学中经验与亮点及时总结,养成写反思笔记的习惯;注意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与研究。

建议六:满怀激情,扎根学生当中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一个人只有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有这样一个例子,当年我所在学校分来一位新毕业的青年教师,任高一班主任兼化学教学。在许多老教师眼里,他几乎不能称之为教师,一有机会就与学生泡在一起,值日、打球、跑步、聊天(谈心)……都有些担心他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但就是这位老师,在学生升高二、高三时强烈要求他继续任教化学课并担任班主任。许多老教师担心,一点儿毕业班教学经验都没有的他能完成任务吗?最后的结果确出人意料,他任班主任的班级当年高考成绩雄踞各班之首,升学率达到80%以上,创造了普通高中二本上线率的奇迹;同时,该班还连年被评为三好班集体。在总结经验时,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可能跟我与他们长期在一起,有快乐一起分享、有困难一起承担有关吧!”他的学生说:“班主任扎根在我们中间,融入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看到了他的喜怒哀乐,不忍心让他失望,为了‘良哥’我们也得学好、做好!”

但也有失败的案例:个别青年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忽视了教师身份,丢掉了对学生教育帮助的责任,致使学生没有了对老师的敬畏感,班级管理失控,致使所带班级成为了乱班、差班。青年教师的优势是年轻、与学生容易打成一片;缺陷是经验少、易冲动,与学生交往的“度”有时把握不好。所以,青年教师既要融入学生当中,又要时刻牢记教师的身份,做学生的表率和导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青年教师不但要懂得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更要明确培养什么人。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教授主动放弃在英国的优厚待遇和条件,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效力,七年如一日,每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浪费,为祖国科学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事迹,激励我们青年教师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要秉持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一生的追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

孙伟,19764月生,高级教师,天津市宝坻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领航工程教师,天津市骨干教师,天津市教科院课程中心特聘评价专家;《天津基础教育》编委;宝坻区拔尖人才,宝坻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杨希发,男,1962年2月生,特级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天津市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天津市宝坻区首届高中数学名师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曾任天津市宝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宝坻区教育学会会长、天津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第六届人民政府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