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教学研究详情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二十一

2022-10-18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二十一

——评课

 

评课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的不断更新进步,评课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但无论怎么变化,其基本内容是不会有大的改变的。虽是老生常谈,但客观、公正地评价一节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下面,仅从七个方面就如何评价一节课与同仁们进行探讨。

一、评教材处理

教材是给老师提供的教学蓝本,老师要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自身特点等因素,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使之适合授课使用。任何不对教材进行整合、直接照本宣科的教师都不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不会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更不会取得称心的成绩。整合教材确实需要有真功夫,部分老师尚不具备这个能力,这就要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使之逐渐进步。实际上,备课组仅仅就某个知识点沟通、统一进度等,远远不能达到集体备课的要求,而对教材进行整合才应是重要的环节。评课时,应看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也就是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这既是对授课教师的个人评价,也是对学校教研的整体评价。

二、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评课的重点,老师在评课时应把握几个“是否合理”:一是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是否存在老师讲授时间过长、学生练习时间少的问题,是否存在出现老师提出问题立刻要求学生回答,而不给学生思考时间的问题。是否存在老师因讲授与本课无关内容过多而耽误授课等的问题。二是主导主体摆位是否合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不变的原则。可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总是摆不正这个关系,整节课在讲,生怕哪一点没讲耽误了学生,造成学生主体地位丧失,其结果也并不理想。三是优等生和学困生活动是否合理。老师往往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学困生。上课时,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多,而学困生相对就少,这势必会造成两极分化,导致成绩差的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四是课堂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这要根据课型而定,因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等,其评价标准各不相同。评课时,应在准确无误地判定课型后进行评议,不能妄加评论。但无论何种课型,都要看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顺畅,课堂效率是高是低,师生配合是否协调,等等。五是教师授课语言是否合理。主要考察教师授课语言是否精练,专业术语运用、解释是否专业、恰当;是否讲普通话;抑扬顿挫是否恰到好处(有的老师整节课都是高音教学,一节课下来,自己很累、学生很烦);老师的授课语言是否幽默(有的老师讲课学生越听越爱听,部分老师讲课,听着就发困);老师激励性语言运用是否恰当,也就是该激励的时候激励,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老师肢体语言运用是否得体;最后,还要观察,师生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从一节课师生的互动中,足以看出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此外,老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如何,老师布置任务时,学生翻书、拿笔的动作等,都是评课老师观察的项目。

三、评目标达成

一是按照课标要求,考察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全面。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审视,切忌仅仅关注知识。课程标准对每个学科都有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评课教师应该熟悉课程标准,否则就不能准确评价。二是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达成教学目标。主要考察知识的传授是否恰当,技能的培养是否完成,方法选择、运用是否合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体现。虽然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教学的总目标,但在评课时完全可以重点涉猎一两个正反两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目标,不必面面俱到。

四、评教法、学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如何也是评课的重要内容。应重点关注本节课用了哪几种教学方法;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运用得是否合适;各种教法的穿插运用、过渡是否顺畅;学生接受起来是否有难度。

学法的指导往往是老师忽略的内容,可恰恰是好的学习方法才会创造出好的成绩,才会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评课时,务必要把学法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察。

五、评育人

每节课有每节课的育人目标,也是我们所说的“学科德育渗透”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一点常被一些老师忽略,但它恰恰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否则,我们培养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专业上的尖子、道德上的败类。因此,学科育人也要成为评课的重要部分,主要考察其是否切中要点,是否自然贴切,是否得法,是否挖掘充分。在天津市中小学学科德育实践成果交流会上,蓟州区杨家楼中学以《春风化雨·润物》为题介绍了学校“让德育走进课堂”的做法,这里介绍给大家。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讲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学校德育过程其实就应该是这样一种“无所作为的教育”,由于“教学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学科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品行修养最经常的途径,而学科德育渗透则是学校德育最重要的途径,课堂应该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

学校的学科德育实施,要求做到“七切”,即:切实开展、切合实际、切中要点、语言亲切、情感深切、言辞恳切、举止真切。学科德育不仅仅是生成的,更是生长的,是“润”在课堂里面的,是“浸”在其中的教育,即打造一种“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的学科德育。学科教学是在无声润德,要以成功的学科育德拉动学科育智的成功。

一、建设优秀的学科课堂是实施学科德育的基础

无论什么内容的德育渗透,其前提必须是一节优秀的学科课。脱离学科特点和学科规律,有效的德育渗透根本就无从谈起。如何跳出德育看德育,如何让所有的教师明白知识就是德育的一部分,这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学校的课堂教学强调“四带进”,即:“微笑、趣味、赏识、激情”,是教师的四件“法宝”,同时教师“激情授课”,学生“激情学习”也成了学校听课评课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这些方面的培训,老师们对德育不再是过去的单一理解。老师在进行课堂研究时要把对学科本身的认识放在首位,学科特点体现得越明显,德育效果就越显著。学校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积累知识是表象,教育学生是本意,塑造灵魂是真谛。当一切学科知识成为生命的营养时,德育渗透也就进入了生命的深处。

每个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创新创优课的申报、确定、评选、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从老师到学科组,再到各行政部门,全校上下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务处明确提出创新创优课的目标是“要上出课堂的高度”,而这个高度是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真正把握。“高效教学”是大众的提法,而杨家楼中学对于“高效教学”的定位是“侧重于学生精神、方法、意志”的培养,也就是“教育时机把握恰当,教育方法选用合理,激发兴趣注重赏识,激情洋溢重在熏陶”。德育渗透在教学中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而是整合中的组装。

课堂教学是一项“功在课前”的工作,对于教师的备课,要求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即“知识体系心中有数,培养目标心中有数,重点难点心中有数,教育对象心中有数”。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找准这些“育人点”,即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这就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渗透点”。而教师挖掘到了“渗透点”,就要适当地进行挖掘,做到水乳交融,而不要勉强硬灌,要真正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行为中发生作用,并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落在实处,不做表面文章,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解决学生道德认知方面的困惑。

道德是金子,但当金子变成标本,就不再是道德。学校的德育渗透课堂应该是“盐在汤中”的课堂,要让学生在鲜嫩可口的汤中不知不觉地吸收“盐分”。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去除明显的说教,把握其中的有机联系,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

二、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学科德育的前提

站在讲台上,教师的一切都是德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导者,是德育渗透工作的实践者,学生在校每天都与教师接触,因而教师的形象、人格对学生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什么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就是课堂的资源与课程。这里的“一切”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科性质的把握,对文本深度的开发,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具有教育意义上的引领,还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等。一个对学科兴趣还没有判断的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他的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时间久了,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科里面,看到知识的风景,体会到情感的芬芳。总之,教师在课上课下的各个环节都可打造出由一堆细节组成的德育。

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学校教务处、年级组为老师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重视教师的示范课活动和专题报告会活动,重视学科组的专题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们的课堂更是关注细节,在全面提升教师课堂质量的同时,更是要求教师在“细”字上下功夫。因为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就是写在脸上的德育,教师的动作就是写在行动上的德育,教师的倾听就是写在耳朵上的德育,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发言的那份等待、那份引导,就是写在眼睛里的德育,教师的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是无声的渗透。培养教师将德育渗透在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课前准备到课上的回答问题,再到作业的使用等方方面面,教师不仅要具有极高的学科素质、文化底蕴,还应自然诚实、乐观自信、充满热情,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并应该追求教师大气与豪气,具有极高的亲和力。为了能凸显对教师这些方面的培养,学校每个学期都由学生进行“魅力教师”的评选,从四个维度选出学校的微笑魅力教师、趣味魅力教师、激情魅力教师、赏识魅力教师,纳入学校荣誉系列。通过此项活动,老师们深深体味到了真诚的微笑、趣味的教学、激情的授课、鼓励的赏识对于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几年坚持下来,既强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科德育渗透是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德育渗透是点滴浸润、无声无形的自然过程。而这个过程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中逐步深化。杨家楼中学的学科德育渗透就是要给我们的技能教学注入甜味,让学生吸取,从而能够实现既成就学生现在又成就其未来的“双成教育”目标,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幸福一生,活得智慧、活得道德、活得幸福。

六、评知识掌握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是每节课的重要评课依据。评课时,应依据课型和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新授课,就要关注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应该理解的知识理解到什么程度,对于迁移运用的知识学生能否迁移运用,能否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需要暂时记忆的知识点是否成功记住,等等。对于实验课,就要关注实验相关材料准备齐全情况,实验操作步骤顺序是否合理,学生能不能独立完成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学生是否关注实验安全问题,等等。对于练习课,就要关注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是否会运用,对于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是否能够记忆再现,是否注意到相似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是否能够通过练习总结相应规律,等等。所有知识的掌握情况,都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分组讨论、课堂练习等途径了解清楚。

七、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媒介,评课时也不能忽视,应从规范、先后顺序、重点标注等角度去评价。一般情况下要关注几点:一是板书分布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显著,重点提示是否明显,整体版面是否松紧有序,图文搭配是否恰当。二是板书语言是否精练,层次是否清晰。也就是小标题顺序是否合理。例题板书是否规范,步骤是否规范,摆布是否规范。三是板书文字是否工整。也就是书法怎么样,漂亮的书法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四是板书和老师的讲解是否合拍。板书应随着讲解走,否则可能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干扰。

总之,老师应该关注评课,不能仅仅听好的评语而听不进去问题和建议。要虚心参与评课,认真评别人的课,谦恭学别人怎么评课,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所讲课程的评价。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