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六
——沟通
沟通是指人利用文字、语言等手段与他人交流,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对于教师来讲,沟通是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传道、授业、解惑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达其目标,否则就一事无成。一般情况下,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沟通对象主要为学生和家长。老师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都需要提前备课,也就是要打有准备之仗,而不能临时抱佛脚。那么,沟通之前老师应做哪些准备呢?
一、要做好沟通准备
首先要确定沟通目的,明确与被沟通人交流要达成什么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设定沟通步骤,比如从什么地方切入,是直奔主题还是迂回而行,用什么作为切入的话题,分几步进行沟通等。然后要确定沟通的底线,也就是被沟通者一旦提出要求,老师可以答应什么,不答应什么,或是哪部分答应,哪部分不答应。最后要摸清情况,对被沟通者的基本情况应该掌握清楚,比如家庭人员构成、职业、脾气秉性,学生的文化基础、朋友是谁,等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避免在沟通过程中出现敏感话题,让沟通陷入尴尬的境地;二是为感动对方,因为你对情况如此清楚,对方会很惊讶,继而对老师产生佩服心理;三是可以找到沟通的话题,也就是下文提到的“切入”。
某天,一位老师请来一位家长,想和家长沟通一下学生情况,因为她的孩子最近连续几次违纪,批评教育也不见效,老师很着急。家长到校后,老师把学生的近况向家长一一做了汇报,说到兴奋处,老师说:“你这做家长的也该好好教育孩子,不能让这孩子觉得你像后妈似的。”没想到,听了老师的话,这位妇女立即站起身,哭着就走了,弄得老师尴尬得摸不着头脑。
后来了解到,这位女士是孩子爸爸再婚所娶,孩子很不接受她。她每天为这事非常苦恼,对孩子百般呵护,就怕别人说自己是后妈。老师很后悔,后来专程到家里道歉。孩子母亲很通情达理,表示愿意配合老师工作。老师在清楚学生的家庭情况后,从关爱的角度关心学生,师生关系越来越好。一次班上活动,需要请家长到校。开始,这个学生坚决不愿请自己的继母来,在老师的再三劝说下才终于答应。孩子母亲到校后表现非常好,对孩子请她到校当众表示感谢。在老师的帮助下,这母女俩关系越来越好,家长、学生都非常感谢老师。
以下是一位老师讲述的亲身经历。
我之前任职的学校是个农村校,由于离家较远,大部分学生都在学校住,晚上要上自习。进入高三后,部分学生提出,为了有充裕的时间学习,要求到校外租房住。开始我没有答应,可又没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有的学生做通了家长的工作,家长帮着学生找老师。我把这个情况向学校反映后,校方让各班根据情况,由班主任自己决定。由于拒绝的后路被堵死,我只能答应学生的要求。可没有监护,学生能像他们说的那样好好学习、好好休息吗?对此,我仍然持怀疑态度。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条件,一旦发现问题,无论什么理由都必须搬回学校。
开始,我对他们上课状态、考试成绩、课间纪律等细心观察,感觉还可以。但随着时间的延续,我发现有的学生上课精神状态不好,甚至在自习课睡觉。于是,利用他们上课的机会,我悄悄去了他们租房的地方,只见屋里乱七八糟,地上到处都是水,真是一片狼藉。我把几位家长找到学校,领着他们到孩子租房的地方看了看,家长气得甚至要对孩子动粗。我说:“别急,您几位晚上再过来一下,咱们看看他们晚睡的情况。”下晚自习半个小时后,我和几位家长悄悄来到孩子们租房的地方。我们耐心地等待,可房间里直到夜里十一点半也没有静下来。我说:“咱们是不是该出面了?”几位家长先是向我道歉,然后表示一切都听我的。我和几位家长的出现,让学生们感觉很突然,立刻鸦雀无声。我并没有发火,只是说:“我和你们的家长在这已经待了一个多小时,想看着你们静下来学习,可实在忍不下去了。另外,家长们还要赶很远的路程回家,他们几位都说了,一切听我安排,你们有意见吗?”学生们低着头,一言不发。我说:“你们赶紧休息吧,不要再学习了,明天全回学校宿舍去住,我去找主任给你们几个求求情。”
第二天,几个学生都搬回了宿舍,我分别找他们谈话,指出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几个学生没想到此事我会这样处理,加之当初对老师的许诺没能兑现,内心产生极大的愧疚。从此之后,他们学习更努力了,学校活动、班上活动也更积极主动了,都像变了个人似的。毕业十周年的聚会上,这几个孩子对我特别亲,让我很感动。
二、沟通要讲究方法
双方平等是沟通的前提。老师无论与学生沟通还是与家长沟通,千万不要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用一种教训人的口吻。如果这样,学生或家长就在你们之间构筑了一道防御墙,接收信息的路径就会关闭,不会有好的效果。给对方让座、倒上一杯水后,老师再坐下,而且距离不要太远,让对方有一种亲近感,这样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切入”是沟通能进行下去的基础,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茬”。如果切入点选不好,也会出现被沟通者关闭接受路径的情况。比如:有个老师找学生谈话,开口就说:“你最近怎么回事呀?老拿老师的话当耳旁风,不是迟到就是上课捣乱!”这虽然是直奔话题,但显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另一位老师遇到同样的情况,却是这样开启谈话的:“来,坐得离老师近点,老师想看看我们又帅了吗?”听了这话,这个学生立刻就红着脸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了。试想一下,下边的师生谈话还会尴尬、对立吗?而前一位老师的做法恰恰是很多老师的通常做法,认可的人会说,“有的学生就得教训他,不然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家里爸妈容得了他,可这是学校,没人惯着他”。若一开口就是这样满嘴教训、满口抱怨,还怎么与学生往下沟通。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现在看来,仍是老师们应该借鉴的。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有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先生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在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都是不对的。”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先生与学生的沟通很简单,用一颗糖作为谈话的切入点,虽说就那么几句话,其效果却是落地有声的。其实,老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未必非要说个不停、没完没了,重要的是达到沟通的目的,也就是沟通前确定的沟通目标。
微笑是沟通的第一秘密武器,它可以使人获得亲近感,可以使人消除防范心理,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代表着和美的道德指引。真正甜美的微笑,是和蔼的体现、亲切的象征,往往比语言更真实、更富魅力。为创造温馨和谐的沟通氛围,老师要善于用好微笑这个“第一武器”。如果学生惧怕老师,那必定会形成沟通的障碍。
表扬是沟通的有力助手。既然“扬长避短”是我们都熟悉的词语,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把表扬作为沟通的媒介,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需改正的问题、改进的方向,学生一般易于接受。因为在老师肯定学生优点时,学生大脑中枢就会兴奋,特别是接收信息的细胞比较活跃,之前形成的自我保护墙就会马上崩塌,接收、接受成为学生的第一心理反应,当然沟通就会顺利。
沟通应是两个人之间或几个人之间相互的交流,只听一个人的训诫,不能叫沟通。所以,在老师和学生或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说并有听,也就是有反馈。细心聆听是反馈,点头、微笑也是反馈。当然,语言的反馈也必不可少,但反馈一般不宜使用激烈的言辞,恰恰应该是和风细雨。不排除有时要给学生强烈的语言刺激,但这个刺激应该只是批评,不能是讽刺挖苦、精神打压。
沟通也需要时机,这个时机需要等待,时机成熟再沟通,时机不成熟坚决不沟通,否则就达不到最初设定的目标。
一次,一位班主任找到我说:“校长,我们班有个学生非要求留级,我怎么做工作都做不通,家长也支持他留级。”我说:“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这位老师说:“其实,他留级也可以,估计高考也得给我们班拉分。但如果他发挥好的话,考二本没有问题。”我说:“那就等等吧,你再做做工作,看看再说。”后来,这位老师又找了我两次,我都没有答应。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他们师生都在矛盾中,不如到迫切需要定论的时候再谈。这位老师第三次找到我时,我让他把这个学生领到我的面前并支开老师。在谈了一些情况后,我给这位学生算了几笔账:一是青春账。说的是他留级一年,比同学晚一年大学毕业,晚一年参加工作,晚一年为社会做贡献。二是经济账。算的是多上一年要多花多少钱,晚参加一年工作要少挣多少钱。三是时间账。讲他刚刚进入高三,距高考还有8个月的时间,抓紧时间学习并不晚。谈到这,学生认为8个月的时间不够用,认为自己基础太差。对此,我又和他谈了谈“如何做”。指导他认清楚自己哪科差,每个学科中哪部分差。启发他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如何练习,如何问老师问题,等等。和我谈过后,这名学生高高兴兴地回到班上,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积极性倍增。最终,他顺利进入了重点大学。
以上的事例都表明,沟通要达到理顺思想、化解矛盾、增强自信、激励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