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谈高三历史专题的立体化复习 ——以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及世界为例

2024-05-13

  教材是平面化的叙述,而高考是立体化的考查,对此我们一线教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不妨从一道高考题来说起。      2019年全国卷一第41题考查了1950—1980年中国、美国、苏联、日本四国钢产量变化表,答题要求是让考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这道题看似考查的是钢铁产量,实际是从宏观角度考查考生分析和解释1950—1980年四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这道题其实考查的知识并不难,但考生几乎很少通过立体化的方式去整合各国历史的演变,只是从章节的方式去认识。这就导致了这道题得分不是很高。      那么针对高考考查的这类问题该如何突破呢?针对高考立体化的考查,我们其实应该有立体化的复习。比如高考题中涉及的高频考点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我就设置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专题: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及世界。      设置原因:学生习惯于教材的每章每节的内容,但不会整合教材,缺乏对教材立体化的整合。      设置方式: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安排给小组,让小组按照老师的思路去整合教材知识,搜集相关的高考题,并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讲解,教师随时跟进,抓住学生讲解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去及时解决。      设置内容:第一部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政治形势,该部分主要介绍新中国的外交和冷战的第二阶段苏攻美守阶段;第二部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形势,该部分主要介绍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形成,美国1972年经济危机,苏联的勃列日涅夫改革等;第三部分 影响美国经济因素的原因,该部分主要讲影响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缓慢的原因有:越南战争、经济滞胀、1972年美国经济危机等的影响。     反思:学生总结专题的过程就是换了一个视角,把几本教材的内容按照专题主线重新进行整合。在总结完该专题后,学生再去分析考查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及其世界的相关高考题就变得异常清晰。当然,该专题只是一个视角,我们还可以总结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及其世界,六七十年代的苏联及其世界等。如此一来,学生再应对2019年卷一的1950—1980年中、美、苏、日四国经济发展原因剖析方面的题就会变得游刃有余。                         作者: 山西介休十中 郭龙飞                               2024年3月24日(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历史论文悦读分享》公众号,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文中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跨学科学习的命题与评价设计框架

2024-05-13

作者:刘浏跨学科学习和评价的合理性,是跨学科学习开展过程中,师生能够提振信心,继续前行的保障。通过命题和评价,师生更明确跨学科学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具体说来,跨学科学习的命题和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之间的关系。跨学科学习的目标是侧重学习者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是为了引导学生获取各学科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提升技能、培养能里和塑造价值观。通常情况下,学习目标是具体、明确的,直接指向学习的内容和预期成果,因为是着眼于未来要达成的状态,跨学科学习的目标具有前瞻性,激励者学习者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评价目标是为了衡量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判断学习者是否达到特定的标准或要求。评价目标往往与特定的评估准则或指标相关联,用于对学习成果进行量化或定性的判断。评价目标具有总结性和鉴定性的特点,是对已经完成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方向和指引,而评价目标是检验学习目标是否达到的依据。评价目标又小于学习目标,并不是所有的跨学科学习都需要评价。根据跨学科的独特性,命题与评价要特别关注学习者是否在学习中形成对跨学科理解。二、跨学科学习的评价需要根据目标和功能而定。跨学科学习的目标有知识型、实践型、概念型。根据目标的类型,采取相应的评价类型。跨学科学习目标如果是知识型的,更多采取的是笔试评价。让知识型目标导向的跨学科学习的命题,加入来自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的情境,学生作答情况也体现了学习评价。实践型和概念型导向的跨学科学习,更加注重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供深入的跨学科研究课题,让学生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跨学科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跨学科领域提出新的见解和方法。在评价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跨学科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并不断改进。三、实践型与概念性的学习评价一般是嵌入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评价。评价要与学习相结合,也就是说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希望学生展现怎样的能力,要有明确的期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跨学科学习的载体时,就需要同时明确主要的评价任务、情境、评分规则。在进行跨学科学习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学习表现,提供额外的学习支架和资源,表现期望、评价任务和评分规则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这好比是建立跨学科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洄读会写》公众号,版权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与本栏目无关。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中考作文之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024-05-01

中国教育报 赵查 2024-04-26 11:39■本期聚焦·中考作文复习策略①语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学科价值和学科地位不言自明。坊间曾有一论——“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此论虽有夸大其词之嫌,但语文和作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2024年中考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全国各初中学校正在进行紧张的备考复习。中考作文如何备考?怎样的作文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中考试卷里脱颖而出?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命题和评卷经验,谈一谈自己对中考作文备考与写作的粗浅见解,希望能为教育同行与广大考生提供参考。众所周知,写作是极具个性和灵性的精神活动,无论是自由写作还是应题写作,都应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早在四个多世纪以前的明代后期,“公安派”袁宏道就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他强调写作“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时下的考场作文,常常陷入模式化、机械化的窠臼,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弊病仍普遍存在。因此,重塑中考作文主张,让写作回归本真才是正道。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实施教与学。用有张力的叙述展现真我的风采中考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常见的“六要素”写作技能在小学阶段就已习得。如果中考作文仍停留在五六年级《记一件难忘的事》那样的叙述水平,就很容易“泯然众人”而陷入平庸。那么,怎样的叙述才是有张力的叙述呢?首先,叙述要“陈言务去、辞必己出”。这是韩愈的写作主张,意思是要摒弃那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语言,要让读者听到你心底的声音。时下的考场作文常有两个极端倾向,一是叙述语言过于直白粗糙,毫无可读性;一是刻意写得艰深晦涩,让人不知所云。有张力的叙述应该像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那样“平中显奇,淡中有味”。且看汪先生在《昆明的雨》一文中的语句“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乍一看,不过是淡淡的一笔,但却能让读者的思绪停留在此处,久久回味。实则这句话里有大乾坤。缅桂花是“带着雨珠的”,那幅鲜妍的画面赫然眼前。“使我的心软软的”,用一个普通的叠词来写心境,远比“沁人心脾”一类所谓的好词更熨帖。最后“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让人遐想作者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呢?既不怀人,也不思乡,只是此时此刻单纯的感动而已。其次,叙述要“张弛有度、锋芒不露”。这一主张类似于当下流行的“你要写什么,就不能只写什么”的写作指南。平庸的作品就像透明的水杯,内容一望而知;高级的作品应似园林艺术,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如苏轼写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不见一个“月”字而月色满庭,照彻千年。如何张弛有度,还需用到平常习得的写作方法,比如巧设伏笔、倒叙与插叙、创造冲突、双线交织等等,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要让文章读起来曲折有致、波澜起伏。比如有一篇回忆外婆的中考作文,以一个小猪扑满(储钱罐)为线索,用很多富有画面感的细节刻画了与外婆生活的点滴,但写作时外婆已经离世了。如何用一种艺术化的手法来写外婆已不在人世呢?如果直接写就显得俗套,这名考生这样写道:“可现在,现在我只有我的小猪扑满了,我的灰扑扑的落寞的小猪扑满。”看似在写小猪扑满,其实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写外婆。这就是曲笔写真情的写作艺术。再者,叙述要“纤毫毕现、如在眼前”。这里的“纤毫毕现”不是要事无巨细地叙述,而是要在合理安排详略的基础上,聚焦关键事件或重要场景,以细节的刻画来传情达意。如影视艺术的特写镜头,通过动作、神情、背影等特殊视角来刻画人物形象,让叙述富有画面感。要像《核舟记》中的微雕大师一样“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下很多中学生平时不能静下心来观察,描写时难免粗枝大叶,很难让读者有代入感。因此在中考复习时,教师要多指导学生细节刻画的技巧,通过二次和三次习作修改进行升格训练。用有诚意的态度抒写真实的情怀叙述也好,描写也罢,都是为抒情服务的。王国维先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就体现了这一主张。“学习抒情”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专题。抒情的角度和方法各异,其效果也有所不同,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较早习得的写作方法。但从中考作文的现状来看,很多考生还是不会抒情,有许多无病呻吟、无感而发的文章,读来如隔千里,当然就很难让读者产生亲近感了。抒情的首要态度是真诚。如何才能让人感觉到你的真诚呢?比较可靠的做法是从自己的生活际遇中寻找素材,以“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尽量说真话、抒真情,展现一个真实而独特的自我。“说真话抒真情”并不是说写作要完全复制生活事件,适当进行艺术加工无可厚非,也很有必要,但叙述最好有生活的原型,不要凭空捏造,除非你的叙述能力能像小说家一样以假乱真。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前提下,要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真诚。饱含情感的写作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中考语文的评卷教师基本上能一眼看穿作者的诚意。所以,平时的练笔和积累很重要,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考场写作时酝酿情感,因为只有“情动”才能“辞发”。很多教师在备考时要求学生准备不同主题的写作素材和多次打磨的范文,以备考场上思维枯竭时直接化用或套用。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也许能帮助考生获得一个不错的基础分或侥幸得到高分,但绝不是提升考场作文的最佳路径,有时还存在生搬硬套的风险。比如深圳市某次初三适应性考试作文题是《这堂课,有我,有______》,遇到这样的考题,学生预先准备的素材很可能会全部失效。因此,教师在指导备考时,还是要回到思维训练和情感训练,在考场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素材搜索和情感酝酿的过程,适当列一点提纲,动笔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用有个性的笔触表达真切的感悟如果说“有张力,有诚意”是写作的基础追求,那么“有个性”则是写作的高端追求。中学生作文的个性类似于作家的写作风格,也就是说,优秀的作品必须有辨识度和记忆点。如何修炼作品的个性呢?需要从“独立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写作视角、独到的见解感悟”三方面去修炼。“独立的语言风格”首先要做到“文从字顺”,再追求“陈言务去、辞必己出”,于无声处见悲喜,于浮华处见真淳,此论前文已阐明,此处不再赘述。“独特的写作视角”就是要发现生活中不易被察觉的真善美,以一颗善感而细腻的心捕捉生活中的动人瞬间,去体察平凡生命的幸福与欢乐、无奈与挣扎。比如某年上海市的满分作文《他们》,关注的是幽居于城市角落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写出了那个群体的辛酸与奋进,让人读来动容。“独到的见解感悟”,即写作要有主题意识,要在叙述之后托出作文的精神内核。究竟是表达一种情怀,还是传达一个观念,抑或倡导一种价值?作者在写作前应有清晰的认知,在作品中要有巧妙的交代,要通过文字把这种情怀、观念、价值输送到读者心中。当然,这一追求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有这样的引导意识,学生的写作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中考只是人生的一处驿站,写作的终极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考试,而是抒写性灵,与天地自然对话,与自我同伴对话。因此中考作文的复习备考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而应回归写作之本源,引领学生追问自己的内心,才有可能达到“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境界。(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语文高级教师、2018年深圳市年度教师,曾任深圳市中考语文命题组组长)作者:赵查《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6日第5版 版名:课程周刊

巧用双线结构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

2024-05-01

中国教育报 陈涛 2024-04-26 11:38■本期聚焦·中考作文复习策略①记叙文双线结构是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常用的写作技巧,两条线索或平行、或一明一暗、或交叉,呈现出结构明晰、内容丰富的写作特色。利用双线结构的行文技巧,可以让学生在中考考场写作时跳出常规思维,展现更为深刻的生活思考。双线并进:巧用行文脉络双线并进是双线结构的一种形式。在写作时可以分别叙述两个人物或者两件事,也可以叙述一件事的两种发展方向,形成“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效果。这样的双线表面是平行发展,但在叙述中彼此照应、对比、交叉、重合,形成主次分明的叙述效果,让读者在阅读中既能了解事件的变化过程,更能了解其中的内涵与思想。这样的行文技巧,往往能增强文章的阅读感受,丰富文本的内涵。中国古典小说常用双线平行的技法,《智取生辰纲》是其中的典范。一件事分叙“押送”“智取”两个方面,最后相聚,矛盾冲突集中在一天一个地点,这样先分后合,双线并进,又照应交织,使故事更为丰富。在中考中,学生可以通过叙述两个人物的不同表现,从而使文章更为充实:楼下,妈妈急匆匆的身影出现在小区大门。她手里拎着一袋食品,步履匆匆地向家里赶,看来今天又将是一个忙碌的周末。楼上,爸爸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电视屏幕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我提醒了他几次,妈妈叫他收拾收拾,等会儿要做饭,他却一点也不在意。“报告父亲大人,妈妈已经进小区了!”“什么?!”那一跃而起的样子,与之前躺在沙发上的模样判若两人。一顿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把客厅收拾好,妈妈就进门了。爸爸连忙将她手中的食品接了过来,眉开眼笑地连声说:“老婆辛苦了,你看我刚把房间收拾好,正要收拾厨房!”一场风波就这样消失。——《我家的“懒”老爸》小作者非常巧妙地通过楼下、楼上的地点变化对妈妈、爸爸进行双线描写,将周末的故事展现出来,最后双线交织在家中,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让人难忘。对爸爸的描写细腻生动,展现了一个看似“懒”却爱家人的好父亲、好丈夫。双线并行,却又巧妙交织在一起,既生动形象又结构明晰。在考场写作时,双线并行还可以写事件的两个发展方向,能使文章具有思辨性,展现写作者的深度思考。双线显隐:展现写作深度双线显隐是常见的双线结构形式。在写作时两条线索一显一隐,形成明暗双线的艺术效果。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常见的明线为时间、地点、事件的变化。暗线往往潜藏于文本深处,可能是人物的心理变化,也可能是在某个时代下社会思想意识的变更,或者是隐藏于文本中的思想情感。明暗交织往往使文章的内涵更为丰富,表达的思想更深刻。《藤野先生》就是明暗双线的典范,鲁迅先生通过明线写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用暗线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及自己的思想变化过程,这样明暗双线的写作,使得本文内容丰富、意味深长。在中考中,学生可以通过明暗双线的结构,展现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这样的文章往往更有内涵:春节回家,竟然发现奶奶换手机了。她曾经使用的是一个只能接打电话的老年机,没想到竟然换成了一部智能机。没事时,奶奶总问我手机怎么用,我只能一点一点地教她,可她总是笨拙地用手指在手机屏上划着,却怎么也划不出自己要的界面,连声叹息:“老了,不中用了!”我安慰她说:“您就用过去的老年机不好吗?”“这怎么行?”她说,“现在买菜都用手机支付,更重要的是想你们时也可以和你们视频啊!”听到这里,我不由眼中一潮,拿出笔来,帮她把使用步骤一步步写好。自那以后,奶奶洗完衣服、拖完地,就坐在沙发上,仔细研究微信、支付宝、百度地图等。最初我不明白奶奶费时费神学用智能机做什么。渐渐地,我明白了,奶奶不想被社会淘汰,她想尽力跟上社会的脚步。一如在广场上纵情欢快跳舞的时候,她想成为紧跟时代的老人。——《变》明线写奶奶手机的变化,暗线写老人紧跟时代的变化,既有生活体验,又有时代背景,明暗双线结构清晰,让文章的思想高度呈现出来。这种以小见大的选材,通过明暗双线的方式展现出来,更能巧妙地展示出文章的力度与深度。双线交织:升华文章情感双线交织也是双线结构中常用的形式。在叙事中通过视角的变化,让叙事更有层次感。在叙事中,写作者往往以一定的身份来呈现事件的发展过程,一般有亲历者与参与者不同视角。无论以何种视角,都必然有主次之分,通过主次视角的变换,往往能让叙事层次分明,双线结构明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通过主次视角的变换来叙事抒情,全文以“我”的视角写“父亲”,在“我”眼中,“父亲”是迂腐守旧的,他步履蹒跚,买橘子都特别艰难。在“父亲”眼中,“我”永远是他未长大的孩子。通过双视角的描写,文章情感更显真实与真挚。主次双视角的变化,让叙事内容更为充实。在中考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角的变化,使文章富有变化,更加生动:爸爸是一名医生,2020年春节,他刚回家就听到武汉封城的消息,决定马上赶回医院。明天就是除夕,但他决定今晚就走。寒风呼啸的夜晚,我看着他将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搬上车,仔细地戴好口罩。“爸爸,你能不能不要去?”他看着我和妈妈,故作轻松地笑了笑说:“没事!现在医院缺少人手,我应该回去!”我望着他,他眼中流露出疲惫与紧张,额前的白发与皱纹显得格外刺目,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爸爸看到我们眼中的担心与惊恐,放下车窗说:“你们放心,不会有事的!”看着车子越来越远,我忽然觉得,爸爸也是伟大的,在这样危险的时候,他还想着医院、想着同事、想着病人。——《我身边的一个“小人物”》在国难当头时,这些逆行的白衣战士是真正的勇士,尽管他们平凡而普通。在这样一次特殊的告别中,“我”眼中的父亲是如此高大,在家国大义面前,他的离开显得格外高尚。主次视角的转换,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真实。(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第二初级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作者:陈涛《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6日第5版 版名:课程周刊

写好记叙文的“加减乘除”四法则

2024-05-01

中国教育报 吕新辉 2024-04-26 11:41■本期聚焦·中考作文复习策略①中考写作对记叙文要求较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明确要求,“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尝试诗歌、小小说的写作”。这说明写好叙事类文章,要有独特的生活素材,要运用一定的文学技巧,要形成富有创意的思考。复杂记叙文写作至少涉及用什么素材写、用什么技巧写、表达什么思想创意等核心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情,从“加减乘除”四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写好复杂记叙文。做加法,在真实的基础上补白。复杂记叙文写作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按照学生的生活空间,素材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领域,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分类原则对这些素材进行梳理。家庭素材有一家人吃团圆饭、给长辈过生日、做家务等,学校素材有师生情谊、同学互帮互助、参加运动会等,社会素材有参观研学基地、外出旅游等。这些素材来源于生活,具备真实性,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挖掘空白点,让内容更丰富。例如,学生写给长辈过生日,可以穿插长辈以前过生日的材料,把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使内容更加丰富。如果学生能对每一个素材都进行寻白、补白,素材的表现力就会更强。做减法,根据主题需要适当修剪素材。写作不是照搬生活,而是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复杂记叙文取材可以根据主题需要对素材进行深度加工。能表现主题的,就详写;跟主题有一定关联的,就略写;跟主题无关的,就不写。比如写自己参加运动会的经历,没必要把整个训练过程都事无巨细地实录。如果要表现坚持不懈,就重点写面对挫折时的顽强毅力;如果要表现团结力量大,就重点写接力跑的交接棒合作;如果要表现突破自我的荣耀感,就重点写自我努力。好的记叙文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在于丰富和精要,保留精华,删除赘述,根据主题做减法非常重要。做乘法,借鉴小说笔法突出细节的感染力。《史记》《左传》《战国策》里的人物为什么引人入胜,情节为什么扣人心弦,就是借鉴了小说笔法。为了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就要刻意表现鲁庄公的目光短浅;为了突出邹忌善于劝谏,就要精心设计齐王广开言路后群臣吏民纷纷进谏的热闹场面。做乘法,就是以倍数来放大细节,在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夸张、对比、抑扬等技巧来精准强化,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学生写自己参与《红星照耀中国》排演,可以精细描写自己在表演前后对主角精神思想的理解发生了怎样巨大的变化,还可以对配角的表现进行精雕细琢,这些加工都会让记叙文拥有小说的魔力,使主题更加凸显。做除法,精炼语言进行艺术留白。水墨画、诗词创作讲究留白,写复杂记叙文完全可以学习留白艺术。叙事类文章容易陷入语言表达泛滥的陷阱,能用一个词写精彩的内容,可能写了一个长句,能用一句话讲明白的内容,可能写成一个语段。写得太满,不懂留白,就压缩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反而限制了文章的表现力。有学生写父亲放学接人:“父亲矮,就站在石墩子上,手搭凉棚,朝着校门口瞭望。”作者除去人潮拥挤的场面,除去自己急切的心情,直接刻画矮小的父亲站在石墩子上的场景,充分表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语言表达做除法,就是要除去繁杂冗长,除去细枝末节,用精准的表达直击核心、突出神韵。(作者系浙江省慈溪市慈溪实验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作者:吕新辉《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6日第5版 版名:课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