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
科学减负提质指导系列之十三——上课 班级授课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后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研究、归纳,终成体系。中国于清朝末期的1862年开始采用班级授课。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进步,班级授课也在不断创新完善,从最初相对呆板,到后来引进小组合作、多媒体等,使班级授课越来越富有内涵、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弱点,比如学生个性化培养欠佳,学生主体容易被忽视,因老师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等。事实上,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上好课是关键,更要在“启”和“精”上下功夫。一、落实一个“启”字“启”,即启发式教学思想,由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老师们对启发式教学可以说是最熟悉的,可真正能运用自如的人恐怕不多。朱熹对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做出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也就是说,愤和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由此可见,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若思考一段时间仍然想不通,老师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老师就应该开导他,这才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再后来,启发式教学演变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法——问答法,现在老师们通常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样的教学课堂容量大,效率似乎也很高,但有时也很有可能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表面上看,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学生个性也得到适当张扬。实际上,启发法式教学涉及时机把握的问题,学生不经过深思熟虑的“答”并不能真实体现启发成果。所以,老师们应该深刻理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真谛,并将其有效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其真正达到“启发”的效果。曾到一个区听过两节市级研讨课,讲的都是四年级语文——诗词诵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课异构”。第一位老师开始上课,先用5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内容,顺便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诗词的诵读。老师读诗,学生欣赏;学生集体读,老师指导;学生个别读示范,老师讲诗的韵律(仄仄平平平仄仄),写诗时应注意什么;老师诵读示范,学生听;学生模仿诵读。铃响、下课,老师延长2分钟。第二位老师开始上课,也利用5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内容,顺便引出新课——诗词的诵读。老师读诗,学生欣赏;接着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老师指导。老师还引用了《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学生竞相参与,积极性非常高。铃响、下课,收尾略显得有些仓促。最后,市教研员点评这两节课时说,两位老师准备充分,讲解清楚,练习方法多,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高。据其观察,这两节课的优点虽有目共睹,但对照课标要求本节课应“让学生掌握诗词的诵读”的要求来说,仍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可能并没有清楚什么是诗词的诵读。因为第二位老师根本没有讲解,第一位老师虽然讲了,但也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是一个启发式教学常见的蹩脚,表明对启发式教学研究不到位。第二,“仄仄平平平仄仄”,不应该是本节课应讲内容。第三,第二位老师安排的形式多样,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启发式教学没有体现出来,只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有一位老师教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题目是: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这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新课导入时,老师设计了一道求平均数的问题——把720毫升的果汁倒满6个同样大的小杯,每个小杯可以装多少毫升?对此,学生们很快做出了解答。然后,第二个问题出现——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进1个大杯里,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对此,学生还是很快解答出来。再接着,老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现在要把这720毫升果汁同时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刚好都倒满,并且同时满足一个条件,小杯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每个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分别是多少毫升?我们还能用720÷(6+1)计算吗?那么,应该怎样解答呢?我们一起讨论研究解答方法吧。这位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和疑问,激发了学生解决困难的欲望,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好的启发式教学案例。二、解决一个“精”字突出“精准”讲授,可以实现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学好知识的目的。(一)语言精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讲好课的关键。针对某一知识,有的老师讲一遍学生就明白了,适当练习就掌握了;而有的老师讲完课后,学生给出的评价却是“越听越糊涂,还不如我们自己看一遍明白呢”;有的老师语言幽默,很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的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越听越乏味;有的老师讲课云山雾罩、滔滔不绝,学生也听得稀里糊涂、不知所云。老师要想讲好课,一定要让自己过好语言关,研究授课内容,组织精练语言,表达言简意赅,言辞风趣幽默。除了语言表达外,教师上课也离不开肢体语言。一位只会站着讲课而不适当搭配肢体语言的教师,是不可能上出精彩课程的。但是,教师的肢体语言必须不夸张、不猥琐、不做作,要恰到好处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选择精一是案例选择精。老师上课时常常用案例说明一个问题,解释一个道理,表达一个含义,这就对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与授课内容匹配的案例一定会收到增值的效果,反之,一定误课、误导、误学,影响效果。所以,老师根据授课内容,务必在案例选择上下功夫,万万不可草率为之。二是例题选择精。对于理科课程来说,除讲解课本中的例题外,常常需要老师根据授课内容再添加一两道试题作为讲解的辅助。这个例题的选择必须非常典型,一般应是紧联授课内容、书本例题补充,万万不可随便找个题就讲解,否则很可能会干扰学生对例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三是巩固习题选择精。老师讲完课后,一般需要配备一些练习促进理解、强化掌握。这个练习选择要精,主要是针对性要强,也就是讲什么、练什么,不要盲目要求学生把刚刚学的知识迁移运用。这是因为,学生对刚刚学的知识尚未掌握牢固,立刻迁移运用会干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三)练习作业精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媒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可是,当下很多老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感觉压力很大,非常反感。这样做,虽然会使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是细细分析,付出与回报并不匹配。学生的练习量到底应该怎样,需要我们去研究。实际上,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们应该科学布置练习,不应仅仅靠增大练习量提高成绩。如果学生做3道题能掌握,就绝不让学生做5道题,因为另外两道题就是不应有的负担。合理练习题量的确定,需要老师长时间的摸索、研究和积累。再有就是练习的频次,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老师应该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采取间隔时段的练习,这既可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当然,就毕业年级而言,竞技比赛前的集训式练习也是必要的,但即便如此,老师们也应当在“精练”上下功夫,那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升华效果。总之,上课是每位老师的日常工作,但讲出一节漂亮的好课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师们应强化日常的积累,用心研究、用心去做,才能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2022-08-02
教学方式变革要在“转化”上下功夫 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但,却少有教师和家长愿意给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把学生的时间填满,被视作保证好分数的最可靠的办法。为了取得好分数,将知识作为固定结论告诉学生,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反复刷题,全然不考虑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是否会熄灭学生心目中对知识的内在渴求,是否会损害学生原本极为宝贵的创造力和年轻气盛的自信心。这是典型的机械教学观,认为教学只是信息的输入——输出,以为更多的输入必定会有更多的输出,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对内容接受有选择权,对内容要理解、“加工”——转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大多在寻求改变这种机械教学的教学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期上海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通过改变课堂活动结构,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活动。近年来的“先学后教”“导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其意也均在此。但是,仅仅变革教学方式,甚至指望用某种唯一的教学方式来解决所有问题,就会违背初心,走向反面。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不应是追求某种与众不同“灵丹妙药”式的唯一方式,也不应是追求花样翻新种类繁多的教学方式,而应该寻求使教学规律得以实现的多样综合的方式。具体的方式可以千千万,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评判教学方式优劣好坏的首要指标,是学生是否动手、动脑、动心,是否真正发生了学习。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既可以是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式的“修炼”,也可以是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刹那顿悟。无论哪一种,其机理都在“转化”。正如粮食需要消化才能变成养分转化为人的血液、肌肉和骨骼,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转化才能变成学生精神成长的能量,变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品格、价值观。转化,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系列主动活动,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活动方式。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必先有教师对知识的转化。即:把遥远的转化为切近的,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把抽象的转化为具体的,把难的转化为易的,总之是要把书本上的抽象文字转变为学生主动活动的对象。这样的转化工作,必然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及其结构有整体把握,又对学生现有水平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实现的路径有清晰的认识;教师需要知道,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观念,学生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学习哪些知识点来领会和把握——这正是教学方式的前提。或者说,教学方式就是在学生与知识之间搭建桥梁、建立关系,将学生原本不能独立操作的知识技能变成一系列有序呈现的教学素材,使之成为学生以现有水平便能够观察、思考、想象的对象,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典型的、基本的活动。当此之时,知识便成为学生活动的客体,学生则成为与客体交互作用的主体,主动去操作客体、转化客体,通过转化、在转化中,实现发展。转化,是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观察、思考、想象、表达、制作、沟通……通过转化,学生形成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能力,体会到作为主体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愿意孜孜不倦地去渴求知识。因为转化,客观、静态的知识才能在不同的主体那里展现出多种不同的样态,生发出无限的可能,创造出新的联想。可以说,学生学习就是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能量的活动过程,是学生旺盛生命力的最鲜活的表达。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要在“转化”上下功夫。(郭华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人民教育》2022年第11期作者:郭华
2022-08-01
“双减”之后关键是发展高质量教育作者:余慧娟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随着中高考落下帷幕,“双减”迎来一周年。“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 “孩子们放学后,得有人接得住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回望一年来从雷霆万钧之势的大刀阔斧整顿到静悄悄的革命,“双减”的意义和影响已远远超出文件本身。“双减”最直接的成效,就是为亿万少年儿童赢得了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线下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超过了94%。孩子们因此才有了闲暇,有了高质量发展的可能。“内卷”是一种边际效益不再增加的状态,学生集体“内卷”最终会深深伤害整整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幸福生活,伤害整个民族和国家的竞争力。“双减”以国家之力打破抢跑的剧场效应,改变严重扭曲的教育逻辑以及由此波及的生活逻辑,重塑健康教育生态,乃民心之所向,复兴之所需。“双减”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时代大宣言,释放了改革大动力,提出了研究大课题。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教育不能被资本所左右,合理竞争不能被逐利裹挟异化,社会焦虑不能被炒作利用,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不能被侵蚀践踏。教育是民生之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教育承担着国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承载着国家意志、民族希望、人民幸福。让学习回归校园,就是要让人民信任学校,让学校教育主导教育方向,让教育公平深深植根于发展质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双减”不是要“躺平”,而是倡导科学学习、健康成长。只有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最优发展。这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大宣言。“减负”,就是要为学习成本设限。一年来,中小学校深入研究作业本质,提高作业质量;改革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因材施教水平,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充分释放。科学学习、课后服务、教师弹性工作制、学校管理效能日益成为热点话题。一场聚焦教育质量提升的深刻变革正悄悄来临。这是小切口撬出的大动力。在中高考升学竞争客观存在的背景下,如何更科学地设计好教育体系,协调发展,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如何真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质量?如何调动全社会力量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协调好个人诉求与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何引导家长摆脱身份焦虑,设置合理教育预期,回归理性平和状态?这是新格局下的大课题。也因此,“双减”并不仅仅为“减负”,也不仅仅是对现实之问的回应,更是对时代之问、未来之问的破题,本质是发展高质量教育。当前,国家一系列重大举措更加坚定了“双减”的信心和决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以主题、项目、任务统筹内容,以学科实践提升学习效果,以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学习水平,精准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水平等问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助力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终身学习。义务教育县域基本均衡已经实现,优质均衡提上日程,办好每一所学校、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局面正在形成。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家长的期盼,也是国家民族的期盼。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只有胸怀“国之大者”,凝聚社会共识,咬定青山不放松发展高质量教育,才能真正跳出“内卷”,化解“短视”,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余慧娟 作者系《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人民教育》2022年13-14期作者:余慧娟
2022-08-01
从“教学”到“学习”的嬗变——一份语文优质课评分表引发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变革,有时候往往可以通过一个小的侧面反映出来。最近苏州市吴江区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的评分表让人想到很多。评分表共6个方面:学习目标10分、学习过程30分、学习方法10分、学生状态30分、学习效果10分、教师素质10分。可以看出来,评分表紧紧围绕“学生”“学习”做文章。课堂教学的评价维度,从看教师的“教”转向看学生的“学”。学习目标。以往评课一般谈教学目标,“教”和“学”是并列关系,在人们约定俗成的意识里,强化的是“教”,淡化的是“学”,忽略的是“学”。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依然“教”得太多,认为“教得多”就“学得多”,“教了”就等于“会了”,“教好了”就等于“学好了”,其实不然。这个评分表不谈“教学目标”而直接从学生角度出发看“学习目标”,给出一个清晰的引导信号:课堂教学要看学生是否学足了、学会了,而不是看教师是否教足了、教好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学习过程。以往评课一般谈“教学过程”。评课时无论上课教师还是评委,都比较在意教师“教的过程”而忽略学生“学的过程”。这份评分细则专门用了“学习过程”,就是要从看教师的“教”,转向看学生的“学”和“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潜台词是“课堂是学生的”。学生在属于他们的课堂上干什么?“学”和“习”!以语文学科来说,最经常最重要的“学”的方式是读,最经常最重要的“习”的方式是写,写字、写话、写作业。尽管叶圣陶先生提出“听说读写”并重的构想,然而,连叶圣陶先生本人也说过,“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想要达成学习目标,就一定要有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程,要看课上每一个学生“学”了多少时间、“习”了多少时间,也就是课堂上每一个学生读了多少时间,写了多少时间。“学习过程”在整个评分中占30分,足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学习方法。过去评课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侧重教师怎么教以及教得好不好。“学习方法”则是看学生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而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应简单实用,如果方法太复杂,那学生在学知识之外,还要学一门“方法”的知识,无疑会加重负担。不是每一课都要有新的学习方法,关键要看课堂上学生是不是在不断地使用该学习方法进行“学”和“习”,只有常使用,“方法”才能转化为能力和习惯。所以说,“用方法”比“学方法”更重要。学生状态。以往评课不太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生学习的状态自然是衡量课堂好坏的重要标准。这一条占30分,令人振奋。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课上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读、背、写,“学生状态”首先要看课上每一个学生有多少读的时间、背的时间和写的时间。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状态好不好,课堂激励非常重要,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观察学生状态如何,不只是关注积极主动、回答精彩的学生,更应看“沉默的大多数”。学习效果。学习目标面向学生,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强调学生使用,学生状态强调“每一个”,这样的课一定有效果。学习效果看什么?不是看班长、课代表,也不是看“学霸”,同样要看全班“每一个”。“每一个”的学习效果怎么看?最好的检测方式是当堂完成书面作业。书面作业本身就是“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书面作业,所谓的学习效果,无论是上课的学生,还是上课的教师,或是评课的评委,都是跟着感觉走。当堂书面作业,既能以“书面作业不出课堂”的方式实现作业减负,又能以可见的学习效果测评课堂质量,是值得提倡的探索方向。教师素质。评价教师的素质,不仅要看教师的学科基本功,还要看其教学基本功。语文教师的学科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写字示范、朗读示范上,而教学基本功主要看教师的课堂激励做得如何,课堂亲和力、课堂感染力如何。人们对于课堂和教师的评价,有着强大的惯性和思维定式,要想一下子扭转很难,但这份评分表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导向,说明当前课程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正在逐步落实到课堂上、进入到教师的头脑中,未来值得期待。(作者系苏州市吴江区长安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作者:管建刚《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01日第9版 版名:课程周刊
2022-07-29
“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案重构作者:郑太年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学习评价和课程开发四个方面重新设计学生学习的整体进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案,其中课堂教学的重构是核心。应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新知识作为主要活动,改变课堂教学快节奏、高密度、教师主控、学生探索有限、新知识学习不充分的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负担相互强化的循环。[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学变革[作者简介] 郑太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上海200062)“双减”针对的是学生作业多、校外培训多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固然与学生、家长、学校过度看重考试及升学结果有关,但也与我们教育体系的结构有关,与教学方式及在其影响下发展出来的教—学形态有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主导力量,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需要在反思现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转型、如何立新。课堂视频分析揭秘学生负担为何加重经过严格的课堂视频分析我们发现,当前的课堂教学非常普遍呈现出几个突出特征:一是快节奏。教—学活动是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上任务接着任务、问题连着问题,大大小小的活动密密匝匝,整节课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流水线;二是小步子。每个活动持续的时间较短;三是新知识学习不充分。在所有的教学环节和师生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这个环节的时间非常有限,通常教师在复习引入之后,有几个循环的学习新知识和巩固新知识环节,最后是总结和布置作业,多环节多步骤的教学留给每个部分的时间都不够充分;四是教学方式单一。无论在新知识学习还是巩固应用环节,教师讲授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虽然课堂上会穿插一些师生互动,但这些互动也大多以教师主导的师生对话方式进行,主要表现为教师小步子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反馈、追问,直至出现预期答案。这样的课堂有目标明确、小步推进、及时反馈等优点,加上及时的当堂及课后练习和周练、月考之类的强化复习,有助于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稳步前进、步步为营。我国学生的“双基”很好,与这种模式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小步子快节奏推进的课堂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能很好地维持注意力,有良好的先前知识支持新知识学习,对思维敏捷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学生跟不上,只好采取补课和提前学习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环节时间不足,也导致学生理解往往不充分,一些学生需要反复的巩固练习和补充讲解才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标。同时,由于学习新知识环节时间较短,学生充分展开探究的机会和时间往往不够,缺乏对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难以有效锻炼思维、发展创新力。如果学校又缺乏丰富的课程,一些资优生或者在某些领域有特长及兴趣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在校外培训中,各种特长班、兴趣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是学科特长班。在学业和考试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学生难免内卷其中,负担加重。由此观之,在现有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校内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外作业、校外培训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强化的整体:课堂上的快速讲练(穿插教师主导的问答式互动)辅以课外校外的反复练习和提前学习,校内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辅以校外培训中的选择性延伸教育(包括学科类培训以及一定比例的发展特长和爱好的教育)。而教师知道学生在课后会有大量作业练习,在校外培训中会加强学习和提前学习,因而可能会倾向于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和难度。因此“相互强化”变成了恶性循环,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沉重,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教育实践与教育目标越来越背离。整体设计学习进程,构建以促进学习与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个整体,需要整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以支持学生知识学习,发展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这里尝试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学习评价和课程开发四个方面构建整体方案。1.调整课堂教学活动结构,学习新知识阶段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充分支持实现“双减”目标,就要致力于打破学生负担与课堂教学模式之间的相互强化。特别是要着力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知识环节时间不足、探索不充分、理解不到位的问题,避免通过课后和校外的反复练习、不断纠正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习投入不足、学习不透彻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已有知识出发不断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进行探索、参与知识建构,才能很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并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后面的巩固和深化都要建立在充分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给予充分的探索时间、探索机会,并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判断和提供适应性支持,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阶段能够达到充分学习的程度,而不能仅仅考虑赶进度、赶内容。如果学习新知识阶段囫囵吞枣,后面反复练习多遍也难以补偿由此带来的缺失。2.优化作业设计,注重作业的巩固反馈与强化自主学习功能学生负担的直接来源是学生课后作业普遍多、耗时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近视率高、学习动机弱甚至厌学就是明显体现。“双减”背景下要保障教学效果,需要将课外作业与课堂上的学习统筹考虑,将二者统一到一个整体的、接续的学习进程之中。课堂学习重视学生的实际习得,作业更多发挥巩固和确认学习内容掌握状况的作用,而不再主要是为了补充课堂学习不足、解决掌握不到位的问题。为支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参与知识建构,也可以从启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角度来设计作业,典型做法就是安排学生预习,比如提前阅读教材内容并主动提出问题,预先研究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等。如此,相应的课堂教学就有更多的时间支持师生互动和研讨,从而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在这样的模式下,一个内容主题的教学周期开始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或者探究活动,知识建构在更充分互动的课堂活动中得到深化,在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中得到巩固、确认和核查,有利于实现课堂轻负高效。3.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减少考试占用常规学习时间的问题高频次的考试与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也相互强化。从周测、月考,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学年考试,以及质量监测考试、区域内学校联考等,从考前的复习准备、考试的施行到考后总结,挤占了大量的常规学习时间,打断了连续的学习进程,给学生造成了精神上的压力,加剧了不必要的教育竞争,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在“双减”背景下,应大力减少这些大大小小的考试,重新设计学习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习的根本功能。教师应充分发掘课堂活动和常规作业的学业诊断功能,并提供即时反馈,设计后继的学习活动,从而将学习活动与学习评价有机融合,而不是打断学习进程去评价。特别是应在聚焦课程目标的课堂探究任务中评价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的水平,在挑战性的课后长作业中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4.开发基于自主学习的丰富课程,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教学不仅仅要支持学生学习教材和课程标准确定的知识内容,还要从支持学生发展的视角去思考如何提供更加丰富而有选择性的学习机会。校本课程和活动是常规教学的延伸、丰富和补充。在“双减”背景下,不能增加课程内容和学习任务,而是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各类课程,包括各种选修课程。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课程实施要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学生对于喜欢的活动和领域可能会乐此不疲,并不视之为负担。重构课堂教学,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新知识作为主要活动在整个教学方案的重构中,课堂教学的重构是重中之重。而课堂教学重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形成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教学变革。首先,从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看,在时间安排上,要增加新知识学习和探索的时间;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新知识成为课堂主要活动。要改变那种快讲、快问快答、多练习多做题的方式,要聚焦核心知识让学生充分进行探索,教师适当指导,师生深度互动。表面上,原来的课堂容量更大,教师讲授更多,学生还可以多做几轮练习题,现在却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教学效率似乎是降低了,但是从学习的视角看,教师讲授看起来效率高,学生获得的却往往是表层知识,他们只是暂时记住了这些知识而并没有真正掌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而当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索之后再真正掌握这些知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如何将学科知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探究问题、建构知识的活动。在活动设计时,一种方法是将知识内容直接转化为学生的任务,比如让学生去理解一篇课文,推导一个数学公式,理解一个科学现象,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让学生去解决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另一种方法是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情境化的问题解决任务,比如在学习一个数学概念时设计一个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要用这一概念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分析关于当前热点问题的不同观点并提出、论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来发展阅读和写作能力;研究一个需要用到科学知识才能理解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等。再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先行探索,去自主面对提出的问题或者安排的任务,形成观点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前提,师生之间围绕学生提出的观点、方法、疑问展开对话。在多数情况下,教师的讲授、解释是引导性、指导性的,引导学生明晰问题及要求,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进程并及时作出活动的调整。在一些学科的内容主题上,可以采取产品/成果导向的任务型学习,即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一个作品(一项设计、一个报告、一个文本、一个问题解决方案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转而成为指导者、支持者和监督者。即便是在讲授知识的环节,教师也需要注重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了解学生对于当前内容的观点及理解情况,并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课堂的主动参与。当代学习科学研究强调学习的建构性、情境性、合作性,聚焦于学习者的能动性(agency)的发挥和发展,注重探索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适应性专长,也就是将以有意义方式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到新情境中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赋权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也是赋能学生——发展他们在未来社会中需要的关键能力。由此可见,重构课堂教学,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在今天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不仅仅是先行者的探索,更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自觉。我国当前教学变革的核心问题是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发展学生的高阶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考与创新能力。上述种种,实质上是在“双减”背景下探索如何“立新”,也就是要将“接受+操练”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更加注重(跨)学科实践的学习模式。实践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学生在知识体系或者应用知识体系的问题情境中经由自己的认知努力而发展知识、解决问题、建构意义。若此,学生何需反复机械操练而疲于无效无益的沉重负担?亦何苦做那么多无用功反而丧失了探索的乐趣和学习的动力?再则,对于今日及未来关键能力发展这一目标而言,那种机械操练又有何益?当下 “双减”政策正在深入实施,实践者不仅要考虑如何“减”,更要考虑如何“增”和“变”。要“增”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深度参与、自主探索,“变”的是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和活动结构,以及从课堂教学方式、作业设计,到学习评价和课程开发在内的整个学习进程。在“增”与“变”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也必将迎来自我革新。(郑太年)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课堂对话的视频分析研究”(项目编号:17YJA880109)的研究成果《人民教育》2022年第11期作者:郑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