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启示|关注

2023-09-05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启示|关注民小编说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志向需要考试评价与教学共同努力。这篇文章从命题角度对2023年三套高考物理全国卷进行研究,发现其命题以素养立意,面向全体学生,弘扬科学精神,助推科学教育生态良性发展。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些特点和变化对分省自命题和高中物理教学有哪些启示?一起来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发挥指挥棒功能的考试命题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承担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重任。      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了三套理综试题,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新课标卷。三套试卷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通过命制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物理试题,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从命题角度研究高考物理全国卷,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突出特点和新变化。这些特点和变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等系列重要指示,也传递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强有力信号,对各省份物理学科自命题开展和高中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高考物理全国卷的基本情况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三套物理试题,主要提供给未进入新高考的省份使用,其中四川、广西、贵州、西藏4个省份使用全国甲卷;河南、江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8个省份使用全国乙卷;安徽、云南、黑龙江、吉林、山西5个省份采用新课标卷。采用新课标卷的省份使用新课标、新教材,考试科目形式仍采用理科综合卷,考试内容包括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没有选做题。      从难度设计来看,高考物理全国卷难度结构设计进一步优化,甲、乙两卷总体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新课标卷难度与乙卷相当。许多考生从理综考场出来,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有考生接受采访时说,“今年物理试题比去年、前年的题都简单”“第一次把物理做完,比平时做的练习简单”“考完物理我就笑了”等[1][2][3]。从数据上看,以使用甲卷的某地为例,在物理部分2023年学生的得分率比2022年高出约9%,在最后一道题(25题)上零分人数比例大幅降低,满分人数也有数量级的提升。      从整卷结构来看,三套高考物理全国卷结构如表1。甲、乙两卷包含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题型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和计算题,总题量为14道题,题型、题量与去年保持一致。新课标卷题型与甲、乙卷一致,没有选考部分,总题量为13道题,比甲、乙卷少了一道多选题,从而使主观题分值所占比例提升到56.4%。表1:高考物理全国卷的题型结构      从试题内容结构来看,高考物理全国卷突出对核心大概念的考查,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内容、认知水平和学业质量水平上保持较高一致性。尽管由于考试时间限制题量有限,但每套试卷均覆盖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要求中70%以上的二级主题并与课标要求的认知水平一致,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考核对准学业质量水平4。      从测试目标来看,试题设计以素养立意,突出对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考查,采用大量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和学习探究问题情境作为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复杂运算减少。试题情境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典型问题情境与科学探究问题情境所占比例最大。三套物理卷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典型问题情境分值占比在45%—70%,科学探究问题情境占比在20%左右。      二、回应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助推科学教育生态良性发展      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是促进公平的教育,是改革创新的教育,还是提高质量的教育。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体现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更加突出高考选拔性功能之外的立德树人和引导教学功能,对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望作出回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命题顶层设计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题难不难”“题目做完了吗”“有不会的题目吗”往往是等在考场外的家长和老师迎接孩子时最先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考卷的难度、题量、与教学的一致性。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在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水平测评的基础上,注重基础性考查,适当调整了总体难度,引导教学和评价向更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动力与积极性的方向发展。过去,有许多省份考生在物理部分平均得分率较低,远低于50%。在“3+1+2”新高考模式中,物理与历史均是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但两个学科在同一个录取批次的单科分数线上相差35—40分。这种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师生积极性,不利于吸引学生选择物理,进而选择投身到以物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类专业学习和科技创新事业中去。总体难度的调整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更有自信,教师对教授物理也更有成就感,有利于引导分省命题平稳过渡并降低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      题量减少,主观题所占比例增大,复杂运算减少,这样设计相对降低了对熟练度的要求,留给学生更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去进行“问题解决”而不仅仅是“解题”。在学生平时的测试中,试卷常常是大题量、高难度,导致学生在考场上几乎没有思考时间,要不假思索地落笔和解题。这样测试考查的是学生的熟练程度和做题速度,容易导致教师以“讲题”替代“讲课”,总结出大量“模型”“套路”,学生大量机械刷题,以保证在测试中不会遇到生题,能够迅速套用“模型”来求解答案。高考物理全国卷的结构调整有利于引导教学扭转前述局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和深度学习,把大量低阶思维训练转变为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    (二)勇于担当,助推科学教育生态良性发展      “物理那么容易还怎么能把分数拉开呢”“这样对尖子生太不公平了”——关于物理卷的变化也有不少质疑声音。对以上观点,笔者并不赞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公平的教育意味着以有教无类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以因材施教促进教育过程公平,以各得其所促进教育结果公平[4]。      首先,高中物理教育绝不是仅仅关注最顶尖学生的区分度,更应该关注的是对全体学生的公平。从测评角度来看,区分度是指测验题目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区分被试所要测量的心理品质的水平差异,一种简单计算方法是极端分组法,如前27%的高分组学生在该题得分率减去后27%的低分组学生得分率 [5]。而一个省份参加高考的考生大约有几十万名,排名前十的考生所占比例不到万分之一,再考虑到全体考生在110分上的频数分布,其实不可能在前十位上体现出区分度。如果能,恰恰是对绝大部分学生的不公平。基础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而不只是学科精英。教育考试的公平,要让不同情况的孩子都能获得有选择的成长路径。      其次,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各地、各有关高校要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有效模式,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等项目在选拔、培育、使用上的各自侧重点,细化支持措施,推进有序实施,提高培养效率。这些项目增加了评价的多元性,也缓解了高考的部分选拔压力。      最重要的是,这些变化将有利于科学教育生态良性发展。物理学家费曼曾经批评一种“自我繁衍的系统(self-propagating system)”式的科学教育,在这种教育系统中,人们通过考试,然后又去教人家怎样通过考试,谁也不去管怎样理解科学知识的实质[6]。物理教育的目的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物理学科学习来培养学生在未来成功生活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责任等方面”,是培养学生面对未来将要出现但目前可能还不存在的新难题、新挑战、新工作的能力。    (三)对试卷难度与区分度的应然讨论      试卷难度设计需要考虑整卷的总难度、难度的结构和影响难度的因素。整体难度调整不意味着把所有试题难度降低,更需要调整“易中难”题目在整卷中的比例。每道题目都有其功能设计和最佳区分度区间。命制多少分值的试题来区分中等水平学生、多少分值区分高水平学生,既与高考的选拔功能密切相关,主要取决于各个档次学校在该区域的招生人数和比例;也与引导教学密切相关,整卷中最大比例难度的试题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的。      试卷难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内容难度、刺激难度、任务难度和预期反应难度等,具体包括试卷内容所涵盖的知识量、内容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和信息量等,考生试图理解题目中文字以及试题其他伴随信息(例如,图表、图形等)所面临的困难,构思和表达答案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命题者在评分方案或评分标准中规定的难度等[7]。具体到学科,高考物理试题难度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知识点多寡、物理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数学过程的复杂性等[8]。试卷难度影响因素很多,总体而言,难度设计应该体现核心素养的考查,比如考查物理建模、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科学探究等关键能力,而不是体现在“繁难偏怪”或是把难度设计在数学计算上,要让物理题“难”得有价值。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难度结构设计合理,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复杂运算减少,新课标卷总题量减少,增大了主观题比例。这些结构性调整体现了命题团队对国家科学教育政策的回应,助力“双减”。其对命题的精准把握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各个进入新高考的省份在分省自命题时借鉴和参考。      三、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励中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意见》中也强调“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激励他们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新课标卷第16题,让学生了解高精准的计时工具——铯钟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范围,关注物理前沿。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时频实验室才能研制出很高精度的铯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其中之一。以此为情境命题,引导师生关注科技前沿,了解我国各方面科技发展在国际坐标中的位置,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新课标卷第17题,这是继2021年全国甲卷第18题、2022年全国乙卷第14题等之后,继续聚焦近年来我国取得巨大进步和成就的航空航天事业——关于空间站、运输飞船、空间探索等。既是在彰显我国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从“被人拒之门外”到“即将拥有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的伟大成就,亦是希望引领更多有志青年投身这项伟大的事业,起到了很好的高考指挥棒作用。      四、加强对科学探究的考查,引导师生做好每一个物理实验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意见》等多个文件均提到:创新试题形式,坚持素养立意,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减少机械刷题;加强实验考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科学规律、认识科学世界的基本手段。由实验在物理等自然科学学科中的重要性推出其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似乎理所当然,但在现实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以播放实验视频代替真实实验操作的现象仍然存在。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通过试卷和试题设计,在引导教学改变上述不良倾向上作出积极努力。试卷一方面加大了对学生实验能力考查的比例。在甲、乙卷中,除了实验题部分外,还在选择题部分各有两道题以实验为试题载体,使得实验能力考查分值达到27分。另一方面,在考查中除了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之外,非常注重通过误差分析、数据图像处理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真正理解,用探究性、开放性实验考查学生对图表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现象分析、解释和预测的能力。      全国甲卷第21题和全国乙卷第17题(如图1)就是典型例子。两道题目命题素材来源于经典的电磁阻尼现象。磁铁在铝管中慢落,这个实验素材在教材的课后习题有出现(如图2),甚至在科技馆里也有相关装置(如图3)进行演示。但这两道试题并不是课本实验的重复,而是采用了“漆包线绕在有机玻璃管和铝管外侧,用传感器采集强磁体在管内下落的过程中通过漆包线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并做对比”的新情境。在这个探究情境中,学生没有现成的“模型”或“套路”可以调用,需要去读懂这个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探究过程,能从这个学生小组所做的比较实验中推断研究问题是什么,对实验数据进行解读,并对小磁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进行预测。这道试题最巧妙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参考、可重复的实验,成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学生在考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个实验是真的吗?在强磁体连续下降过程中,总有一匝正在被强磁体通过,怎么会出现感应电流脉冲呢?强磁体在下落过程中到底有没有翻转?漆包线缠绕的疏密和不同绕法是否会影响感应电流的波形……那么在学生大胆质疑、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并主动设计实验寻找证据的过程中,科学探究项目式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而图4正是笔者与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系列探究的情景。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与图1相似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五、以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科学高阶思维主要指科学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科学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等。在上一代测评中,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通用能力,属于心理学范畴。在最新研究中,高阶思维被认为是有领域特殊性的,科学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外显表现为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等。而国际上许多大规模测评项目都将测试目标定位为预测学生在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杂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评价核心素养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托[9]。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对情境的分类,对高考物理全国卷进行分析,发现其中采用了大量的“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和“学习探究问题情境”。比如全国乙卷第16题,聚焦2022年全球天文观测的一个重要事件——迄今为止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用科技前沿问题考查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大概念“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又如新课标卷第25题中的密立根油滴实验,这是物理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成果,不仅物理思维呈现得非常“漂亮”,此实验还得到了物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量——元电荷。它既是物理学史问题情境,亦是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典型问题情境。再如,降雨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雨滴从高空落下,为什么不会把人砸伤”是一个真实又有趣的问题。新课标卷第15题题干描述了无风时雨滴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在地面附近达到收尾速度、匀速下落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了一种接近真实的受到阻力的落体运动模型。在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后,这个模型还可以继续精细化探究下去:在不同情况下,阻力与速度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会有不同吗?雨滴能达到收尾速度匀速下落吗,还是只能无限接近收尾速度?随着科学探究的深入,便能解答前面那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还有前述全国甲卷第21题和全国乙卷第17题关于电磁感应的实验情境,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情境;全国甲卷第18题采用在电子显示设备中常用的电场聚集电子束的模型,是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情境。     六、创新试题形式,在开放性和探究性上不断突破     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任务就没有结构性了,完成任务的方式也更无章可循。许多教育家使用“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这一术语来强调开放性任务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10]。而开放性试题为学生高阶思维和能力提供了展示空间,鼓励学生产出观点,而不仅仅是在预定选项中作出选择。     在一个高利害考试中设计开放性试题是极具挑战性的:一是选择命题素材的困难;二是解答过程受纸笔考试和时空限制,无法在提出观点后进一步寻找证据;三是阅卷的困难。篇幅有限,本节主要讨论命题素材的选择。      开放题(open-ended problem)从其英文表述来看是指结果开放(open-ended)的问题。而在高中物理学科考试领域,试题的开放性应该是相对封闭性而言的。从问题的结果上看,可能是截至目前还没有定论的问题,可能是以高中生目前认知水平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还可以是存在竞争性的观点、需要在考试后进一步探究才能判定的问题等。从作答方式上,开放是指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组织和表达观点,允许学生多样化展现实践应用能力。开放还指有未来可拓展空间,学生在继续深入学习后,可以对现有问题提出更加精细化的解释或设计出更优的问题解决方案。     以新课标卷第24题为例,乍看此题,学物理的人可能会感到一阵紧张,因为看似简单的“打水漂”实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石子的抛体运动,还涉及石子与水的相互作用、石子与空气的相互作用、水的表面张力等问题,似乎超出了高中生能力范围。题目设问“将一石子从距水面高度为h处水平抛出,抛出速度的最小值为多少”,一下子将模型拉到了教师和学生非常熟悉的平抛运动模型。而本题妙就妙在命题者并未将“打水漂”情境变成一个“壳子”,而是让问题生长在情境中。要将“水漂”打成功,石子“接触水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水面的夹角不能大于θ”。这个必要条件简化了打水漂的物理模型,让这个阶段的学生可以解决问题,又给学生埋下了科学问题的种子——为什么入水角度不能大于θ?θ是多少?如何才能控制这个θ?这就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未来,在学生进一步学习之后,甚至在大学、研究生阶段还可以对这个问题做更深入、更精细的探究。      探究性、情境性、开放性试题能甄别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测试后想要进一步探究、实验和观察,而不是“机械刷题”;促使学校和家长想给孩子提供更多科技探究实践机会,而不是“提前教学”或“应试培训”;让学生即使没有答对,也能在测评中得到学习与收获。     七、对教育教学的引导与启示     综上所述,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在其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上有减法也有加法。难度结构设计优化和实施精准,题量和复杂运算减少;聚焦核心概念,注重科学探究,考查高阶思维,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这些变化对教学有以下启示。    (一)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融入高中物理教学      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对15岁学生科学相关职业志向(Science Career Aspirations)的调查中,发现我国学生科学学业成绩位居第一,但有志向未来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学生人数比例仅有25%,在79个参测国家(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九。[11] 有研究表明,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态度、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以及学生对科学家的看法是影响科学职业理想形成的主要因素。[12] 高考物理全国卷选取我国科技发展前沿的系列情境,正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引导教师把科学家的光辉事迹、追求真理的科研过程、勇攀科学高峰的心路历程作为教学内容和案例,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伟大科学家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等;引导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把自主选择与国家科技发展、人才储备需求结合起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二)用丰富的情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纸笔考试中,有情境的物理问题解决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真实情境到物理模型—过程分析和推理—选择公式—推导演算”。在前人研究中,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试题上的表现远低于无情境的试题或常见情境的试题[13]。两种试题的差异就在于是否需要学生处理从真实问题到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以前述新课标卷第24题“打水漂”问题为例,这道试题涉及的公式和数学计算并不复杂,难就难在学生要“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对象和过程转换成所学的物理模型”,即新课标中对“科学思维”水平4的要求。学生在情境性试题上遇到困难,反映出目前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即比较关注“选公式”“做计算”,而忽视了“从真实情境到物理模型”“过程分析和推理”的重要过程。      基于情境的物理教学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成就[14]。情境教学让学生有机会看到科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把概念、知识与情境相结合,把物理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情境对促进深度学习的作用来看,可以将情境分为两类:一种是尽量接近真实的情境;另一种是与心理作用交互,暴露学生迷失概念的情境[15]。在实施中,情境不仅可以作为教学的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应该作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暴露学生迷失概念的真正载体,培养学生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科学志向。    (三)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给学生创造科学探究经历      科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的产物(概念、模型和理论等),还要围绕科学的本质和历史,知道科学知识是如何发展的;学会“做科学”,发展科学探究实践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性科学议题[16]。在物理教学中应根据目标逆向设计,给学生创造科学探究的经历,深入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创造条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发现问题、科学探究的机会,有不断试错和纠正的机会。      综上所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评价和教学通力合作,打破“应试教育自我繁衍的系统”,导向科学教育遵循育人的规律,在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发展上保持一种“生态平衡”,孕育出良好的科学教育发展态势,才能更有力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科技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注释[1] 四川高考通. 2023四川高考理综现场[EB/OL]. https://www.douyin.com/user/MS4wLjABAAAAPGnTg2kspZdkVG7Wa0NNJAAooe0Wc6IrMiD2Ib8BhL_V2qQ35sVImEJkwlSs3fL2modal_id=7242155928324214048,2023-06-08.[2] 四川广安电视台. 2023广安高考现场[EB/OL]. https://www.douyin.com/video/7242174112582405431,2023-06-08.[3] 洛阳网. 2023洛阳理综高考现场[EB/OL]. https://www.douyin.com/video/7242163815243107642,2023-06-08.[4] 高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 宁夏日报,2022-11-17(003).[5] [美]卡普兰(Kaplan,R.M.). 心理测验(第5版)[M]. 赵国祥译.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113.[6] 解世雄. 费曼的物理教学思想[J]. 物理通报,2004(01):34-38.[7] T.EONG See Cheng(2006). On varying the difficulty of test items[EB/OL].A paper presented at the32n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actiona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Assessment,Singapore,May 2006[2006-09-17]. http/www.iaea2006.seab.gov.sg/conference.[8] 杜明荣. 高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9] 杨向东. 核心素养测评的十大要点[J].人民教育,2017(Z1):41-46.[10] Wiggins G . A True Test:Toward More Authentic and Equitable Assessment[J]. Phi Delta Kappan,2011.[11] OECD. PISA 2018 Results (Volume II):Where All Students Can Succeed[M]. PISA,OECD Publishing,2019,Paris.https://doi.org/10.1787/b5fd1b8f-en.[12] 翟俊卿,祝怀新. 我国中学生科学职业理想的调查与分析[J]. 科普研究,2015,10(01):42-48+100.[13] 杜明荣. 试题的情境化对试题难度的影响[J]. 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9):40-44.[14] Glynn,S.,&Koballa,T. R.(2005). The contextu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structional approach. In R. E. Yager (Ed.),Exemplary science:Best practic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p. 75–84). Arlington,VA: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Press.[15] 童大振,胡扬洋,包雷. 促进深度学习的物理问题情境:内涵、作用与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23,43(3):125-131.[16] Hodson,D. (2014). Learning science,learning about science,doing science:Different goals demand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36(15),2534–2553. https:// doi.org/10.1080/09500693.2014.899722.     本文系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化开放性试题的开发和质量评估研究”(课题号GJK202102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15-16期,原标题为《科学素养怎么考、怎么教——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启示》文章作者|张殷责任编辑|邢星微信编辑|陶玉祥声明:本栏目尊重原创,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启示|关注

2023-09-05

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启示|关注  民小编说  2023年高考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基于新课标、使用新教材、落地新高考的“三新”第一年。这篇文章以2023年6套高考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为研究样本,依次从真实情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具体典型试题案例进行阐释,得出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一起来看——  一、高考试题分析模型的确定  2023年高考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基于新课标、使用新教材、落地新高考的“三新”第一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对今年高考化学全国卷的评价是“遵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引导依标教学;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本文拟从定量的视角对今年高考化学试题进行评析。  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主要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进行总体刻画,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学业质量水平考试应“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中提出“情境创设、任务设计和内容整合”三个层面[1],其中不同能力水平的“任务设计”可用“关键能力”代替。由此,我们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模型系统,以期实现考试与教学从“双重变奏”到“良性互动”。图1:高考化学试题分析模型  由图1可知,素养导向的教学变革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未来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2],真实情境是实现“知识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3] 转变的重要载体,具体到化学学科,即通过精心遴选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实验探究、化学史料、学术探索[4] 等情境,实现对不同内容、不同水平学科素养的考查。必备知识是指最有素养发展价值的核心知识,涵盖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所有内容,具体包括化学语言与概念、物质结构与性质、反应变化与规律、物质转化与应用、实验原理与方法[5]。关键能力是实现知识向素养转化的关键路径,根据化学学科的特质,提出“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归纳与论证、实验与探究”等四大学科关键能力[6]。通过遴选不同陌生度的真实情境、融入不同关联度的必备知识、设计不同水平关键能力的实际问题,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2023年高考坚持素养立意,强化关键能力考查,本文以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甲卷(四川、广西、贵州、西藏)、全国乙卷(河南、陕西、江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和全国新课标卷(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云南)、北京卷、广东卷、浙江卷作为研究样本,共计20个省(区、市),涵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分别从真实情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三个维度展开定量研究,并结合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以冀能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改进有所启发。   二、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特点  (一)精心遴选真实情境,彰显化学学科价值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精心遴选情境素材,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学科社会功能,彰显化学学科的价值。不同情境素材在不同试卷中的占比如图2所示。图2:不同情境素材在不同试卷中的占比  由图2可知,各套试卷均注意真实情境的遴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意在让学生完整解决真实复杂问题。首先,各套试卷均注意情境的覆盖面。各套试卷均能基本覆盖5大真实情境,只有全国甲卷和浙江卷在化学史料情境这方面没有涉及。其次,各套试卷均注意情境的体验性。各套试卷通过精心遴选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真实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浙江卷第6题以“利用头发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对头发定型”的化学烫发过程为情境素材,考查其中涉及的外加药剂的还原性、氧化性以及其中蕴含的S-S键断裂的相关问题。北京卷第5题以“利用电化学装置综合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和SO2”为情境素材,考查其中涉及的装置分析及绿色化学的相关内容。再次,各套试卷均注意情境的价值性。通过遴选化学史上尤其是我国灿烂辉煌悠久的历史情境素材,树立做中国人的底气、志气和豪气。全国新课标卷第7题以文物研究和修复中“竹简、龟甲、古陶瓷、古壁画”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及其分类作为情境素材,考查基本概念,意在让学生有扎实的文化积淀。广东卷第8题以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点击化学”为情境素材,考查其中涉及的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等有机化学基础核心知识,意在让学生有高远的国际视野。最后,各套试卷均注意情境的探究性。通过精心遴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北京卷第19题以“实验探究Cu被I2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为情境素材,帮助学生实现从“理想转化”向“实际转化”的认识进阶,在探究过程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通过设计不同陌生度和复杂度的真实情境,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素养水平,与素养导向的教学形成呼应,有利于教考衔接、教考共振。  (二)深化必备知识融合,体现迁移应用价值  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精心遴选最有素养发展价值的知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体现知识迁移应用的价值。不同类型知识在不同试卷中的占比如图3所示。图3:不同类型必备知识在试卷中的占比  由图3可知,各套试卷均注重必备知识的合理覆盖,深化综合性考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首先,各套试卷均注意各项必备知识的合理分布。考题覆盖化学语言与概念、物质转化与应用、化学变化与规律、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原理与方法考查等方面。其次,各套试卷均注意对新课标新增的知识进行积极回应。北京卷第16题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反应过程,浙江卷第14题以O3在没有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情况下生成O2的反应历程,全国新课标卷第29题以工业合成氨在Fe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这些情境素材均体现了对新课标变化点的回应。再次,各套试卷均关注学科内模块及学科间的有效融合,注重知识结构化。广东卷第18题以氨浸工艺提取矿石硝酸浸取液中的Ni、Co为情境素材,在传统工业流程的考点上新增加了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结构的分析,有效地将物质结构与性质融入物质转化的考查中,体现了转化的价值。浙江卷第20题以ZnO@MOF荧光材料测定1个人血浆铜蓝蛋白分子中铜原子的数量,将化学材料科学与生物科学跨学科有效关联起来,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化知成智的信心与能力[7]。  (三)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核心素养导向  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素养导向,落实新课程理念。不同水平关键能力在不同试卷中的占比如图4所示。图4:不同能力水平关键能力在试卷中的占比  由图4可见,各套试卷均体现素养立意,凸显关键能力的考查。  首先,重视理解与辨析能力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各套试卷关于理解与辨析能力的考查在全卷中的占比均超过了10%,其中浙江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均超过了18%。理解与辨析能力与PISA科学测试能力目标中的“科学地解释现象”相对应,主要是指掌握已学过的化学符号、概念、原理和事实等术语知识内容,并能融会贯通;辨识模型、图表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从中提取关键内容并与已学知识进行整合;辨析在解决生产、生活与社会问题过程中运用的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并能解答简单化学问题。[8]  其次,重视分析与推测能力的考查,体现综合性。推理能力是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关键能力,各套试卷在这方面均分配了较大分值和比例。各套试卷关于分析与推测能力的考查在全卷中的占比均超过了30%,其中全国甲卷和北京卷更是超过了40%。分析与推测能力,主要是指基于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运用比较和分类等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反应及产物;根据物质的性质或反应现象等,判断物质的结构特征;结合化学原理,推测简单反应的过程和机理。[9]  再次,重视归纳与论证能力的考查,体现应用性。各套试卷均重视归纳与论证能力的考查,占比均超过了16%,其中全国乙卷、广东卷、全国新课标卷更是超过了25%。归纳与论证能力与PISA科学测试能力目标中的“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相对应,主要是指认识不同呈现方式的数据和信息,利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转换,推导物理化学参数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归纳总结出变化特征和规律;比较不同方式得到的结果,论证并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10]  最后,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创新性。各套试卷均高度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占比均超过了17%,其中北京卷、浙江卷甚至超过了28%,充分体现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质。实验与探究能力与PISA科学测试能力目标中的“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相对应,主要是指根据实验操作和过程,分析实验目的或预测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现象,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在运用规律、原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践探索、科学研究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清晰、准确而有逻辑地运用化学专业术语、数据图表和模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方案,科学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1]  三、教学启示  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加强教考衔接,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素养导向作用、新教材的育人载体作用,对日常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方向引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遴选真实情境,让学生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  情境提供了联结现实生活世界和学科领域的桥梁,为引发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提供了载体[12],因此“无情境不成题”。由此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无情境不教学。首先,没有融入真实情境的教学很容易得到错误的结论。在去情境的教学中,谈到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时候,教师往往喜欢帮助学生梳理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气体),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对于反应“CO+NO2===CO2+ NO”,其速率方程为υ=kc2(NO2),很显然,此时增大反应物CO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却不变。其次,融入真实情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浙江卷第19题(5)问“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历程包含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快速)、反应及产物分子脱附等过程。随着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其速率减小的原因是”就是基于真实情境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先增大后降低的原因”因为学生的大量刷题已经基本形成了答题模板,即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的失活或者反应物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而这道题除了传统的“温度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外,还要求学生基于真实情境现场学习“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由此归纳总结出“温度过高时,不利于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导致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量及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通过真实情境,很好地防止了机械刷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联必备知识,让学生实现从“应知”到“应用知识”  知识关联有利于促进学生将化学学科知识转化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由此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打破知识之间的界限,从知识的结构化走向知识关联的结构化。2023年之前高考化学试题中的物质转化题被中学教师俗称“工业流程题”,考点基本套路化,即主要聚焦“价—类”二维的理想转化、平衡速率的实际转化、分离提纯的实践转化、绿色环保的工程转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程式化的解题模型。物质转化题一般利用矿石或者废渣生产有高附加值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很显然,这些金属及其化合物一定是有特殊结构或者特殊功能的材料,因此其中一定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选择什么样的分离提纯方法,往往是根据组分中不同溶质的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选择对应的类似萃取、蒸馏等操作,其实质也是由其不同组分的结构决定的。因此打破模块间固有的藩篱,打破试题已有的固定模式,融通各个模块,实现知识关联的结构化势在必行。广东卷第18题就打破了物质转化题的固有命题模式,有效地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体现了知识解决问题的价值与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问提供了“(NH4)2CO3会使滤泥中的一种胶状物质转化为疏松分布的棒状颗粒物。滤渣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出现了NH4Al(OH)2CO3的明锐衍射峰”的相关信息,由此让学生判断NH4Al(OH)2CO3是否属于晶体并分析(NH4)2CO3提高Ni、Co浸取速率的原因。前者要求学生关联《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中“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有明锐衍射峰的其内部微粒在空间按照一定规律或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物质成为晶体”,后者关联必修1教材中胶体的吸附性的相关内容,因此提高浸取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减少胶状物质对镍钴氢氧化物的包裹,增加了滤泥与氨性溶液的接触面积”。打破知识之间的界限,从“应知应会”到“应用知识”,很好地体现了关联的知识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特殊价值和功能。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关联的结构化,构建系统化、一体化、整体化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实现知识向素养转化。  (三)落实关键能力,让学生实现从“用中学”到“创中学”  关键能力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核心价值的能力基础[13],因此“无思维不命题”。由此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无思维不教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键能力培育的进阶性,既不能一直在低阶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中夯实基础,也不要一直在高阶的“实验与探究能力”中培育创新思维,要通过合理调控关键能力的进阶水平,最终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控驱动性问题的开放度来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好的时候可以将问题设计为自主角度,以期激发更多的智慧火花;学生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可以将问题设计为提示角度;如果学生完全没有思路,则可以将问题设计为指定角度。通过调控驱动问题的开放度,让不同水平层级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北京卷第16题以“尿素的合成与发展”的化学史为情境素材,依次设计了不同复杂度和开放度的问题,既有利用“氰酸银与氯化铵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无机物到有机物尿素”合成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的考查,又有以“CO2和NH3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的关键步骤”能量变化示意图的“分析与推测能力”的考查,也有电催化CO2和NO3-常温常压下合成尿素的电解池中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等问题的“归纳与论证”的考查,更有尿素样品含氮量测定的“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一道题目一气呵成,完美涵盖并依次进阶了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在面对情境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拆解真实复杂情境,融入结构化的必备知识,设计不同能力水平的驱动性问题,实现从“用中学”到“创中学”,真正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注释[1] 杨磊,吴欣歆,郑国民. 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模型建构与应用[J]. 中国考试,2023(6):40-48.[2] 刘徽.真实性问题情境的设计研究[J]. 全国教育展望,2021(11):26-44.[3] 张开,单旭峰,巫阳朔,等. 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解读[J]. 中国考试,2019(12):13-20.[4] 江合佩,单旭峰,王春. 高考化学试题真实情境的建构:思路、内涵与教学策略[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23(1):51-61.[5] 单旭峰.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 中国考试,2019(12):45-52.[6][8][9][10][11] 单旭峰. 高考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建构思路、基本内涵与考察实施路径[J]. 课程·教材·教法,2022(6):139-146.[7] 郭华. 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育人质量的一条新路径[J]. 人民教育,2023(2):25-27.[12] 杨向东.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J]. 全球教育展望,2018(10):39-51.[13] 李勇,赵静宇,史辰羲. 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J]. 中国考试,2019(12):7-12.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STEM视域下中学理化项目式学习课程实践研究”(编号:FHB18060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SOLO分类理论观照下的教育写作研究”(编号:FJJKZX21-511)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化学教研员,高级教师)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15-16期,原标题为《实现考试与教学的“良性互动”——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与启示》  文章作者|江合佩  责任编辑|谭希  微信编辑|陶玉祥    声明:本栏目尊重原创,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构建研究

2023-08-22

高鑫 沈光辉: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构建研究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6期第58—66页。作 者高鑫,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沈光辉,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摘 要:学校STEAM教育发展关乎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厘清学校STEAM教育质量内涵,根据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理论,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德尔菲法、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了包括背景基础、资源条件、过程实践、质量效益4个一级维度和13个二级维度在内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并初步验证了测评框架的科学性。教育质量测评框架的构建有利于全面评价学校STEAM教育发展状况,促进STEAM教育质量提升。    关键词:学校STEAM;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教育质量监测  0 引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1]。作为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场域,学校对高质量教育体系举足轻重;学校高质量发展也对其教育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STEAM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促进综合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2],是学校特色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学校STEAM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STEAM的内生动力、形成STEAM教育联动育人的协同力、增强STEAM教育持续发展的推进力[3]。  2016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等教育模式中的应用[4]。政策文件的出台掀起我国中小学STEAM教育发展探索的热潮。我国STEAM教育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中小学“自下而上”的自主探索为主、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STEAM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测评的推动,以何种方式测评、测评什么内容等成为考察STEAM教育是否有效实施的重要议题。为此,本研究在深入分析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已有研究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厘定学校STEAM教育质量内涵,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以期为后续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研究奠定基础。  1 文献综述  STEAM教育是指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共同构成的跨学科教育,是美国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指向。英国、德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将其纳入国家行动之中,加快推进STEAM教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5]。纵观国内外STEAM教育研究发展历程,国外研究经历了STEAM教育转向期、整合期和全面发展期,国内研究则经历了STEAM教育借鉴期、发展期和转型期[6]。可以看出,国内外STEAM教育发展具有同向一致性,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STEAM教育随着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研究的深入、社会力量的推动、国际教育趋势的变化等,开始逐步深化拓展,STEAM教育测评研究也随之丰富。美国STEAM教育测评研究与美国作为STEAM教育缘起国具有阶段一致性特点,主要聚焦于能力、课程、测评方式方法等方面。例如,赫罗等为评估学生在基础教育(K-12)阶段STEAM教育活动时的协作能力,开发了协作问题解决的测量框架[7];霍普等通过干预研究证明了STEAM课程在提高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有效性[8];哈维尔使用项目反应理论来开发、扩展和验证STEAM评估,强化学生的STEAM学习[9]。我国STEAM教育测评研究在近几年呈现上升态势,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能力、课程、质量、教学等领域。例如,肖林等从学生主体出发,针对小学生特点,搭建了包括知识基础、情境理解、问题解决、态度倾向等在内的小学生STEAM学习能力的评价框架体系[10];郭芬芬基于创造力培养视野,依据背景、设计、实施、效果4个维度展开STEAM课程评价[11];李艳燕等构建了包含课堂环境、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表现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12];张辉蓉等基于STEAM教育与深度学习价值取向、教育目标、教育过程的高度契合性,构建了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学习结果3个维度的中小学生STEAM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3];黄宁等基于我国STEAM教育发展的本土化需求,构建了涵盖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设计评价、教学评价反思3个方面在内的中小学STEAM教育评价体系[14]。韩国STEAM教育发展相对较晚,但其测评相关研究发展较为迅速。例如,金邦熙等针对教师STEAM教育教学能力,构建了由7个领域的35个项目组成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科理解、教学方法、诱导学习者参与学习、学习者的理解、学习环境和情境、学习者评价和个人资格[15];李安健对创造力、沟通、融合、关注4个方面进行评估,形成4C-STEAM课程评估模式[16]。此外,其他国家学者也根据本国STEAM教育发展的具体实际,关注到本国STEAM教育的相关测评,如英国学者关注STEAM教育测评的课程领域评价[17]、日本学者关注本科STEAM教育质量测评[18],等等。  学界关于STEAM教育测评的研究角度多元、内容丰富,对教育决策者了解群体STEAM能力状况,并基于证据进行教育决策有助力价值[19]。然而,当前STEAM教育测评研究大多聚焦于学生、教师,较少关注学校层面,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则更为少见。学校是STEAM教育活动发生的重要场域,学校STEAM教育质量决定着STEAM教育的效果。作为衡量学校STEAM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测评担负着为学校STEAM教育发展把脉的重任,应当加以重视。  2 学校STEAM教育质量的内涵、理论与模型基础  2.1 学校STEAM教育质量的内涵  学校STEAM教育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教师专业需求、学校发展需要而形成和发展,意味着学校STEAM教育质量提升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教育质量是指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育产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20]。从这个意义出发,学校STEAM教育质量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所提供的STEAM教育产品应满足并适应不同参与主体的需要。  从学生角度而言,STEAM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1],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和问题场域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促使其真正参与到教育情境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从教师角度而言,STEAM教育的融合性、整合性等特点要求教师注重学科融合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具有专业性、创新性的STEAM教师是促进STEAM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从学校角度而言,STEAM教育要求学校为学习者提供能够运用STEAM教育相关知识技能,解决与之有关的个人、社会或全球性问题的机会或条件[22];学校内的教学活动与STEAM教育产生联动效应,促使二者间融合创生,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上述可知,STEAM教育质量依据不同主题会涉及教育基础内容、教育教学过程以及教育保障条件等方面。据此,本研究认为学校STEAM教育质量应聚焦学校开展STEAM教育的整体状况,适应学生、教师、学校的需求,综合体现在学校STEAM教育基础内容的发展、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教育保障条件的实现及其对不同主体需求满足的程度等方面。  2.2 学校STEAM教育质量的理论与模型基础  学校STEAM教育质量具有STEAM教育发展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过程性与结果性特征。从质量发展的角度而言,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以管理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具体包括管理过程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凸显管理的过程性,注重对管理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形成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监控[23];全面质量管理则凸显管理的全面性,倡导参与的全面、过程的全面、管理要素的全面,是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性、全面性的管理[24]。两个理论对学校STEAM教育质量发展有着启发意义,对于其测评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价值:管理过程理论的过程性与学校STEAM教育质量的阶段性相契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全面性与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的整体性、系统性相契合。两个理论为STEAM教育质量测评提供了过程控制与全程监督的依据。  学校STEAM教育质量的模型基础,主要包括柯氏评估模型和CIPP评估模型。柯氏评估模型从反应层面、学习层面、行为层面和效果层面开展动态评估,形成4个不同层级,层级的重点在于通过反应、学习、行为等达到的效果考察被评估对象,具有结果导向性,也凸显评估的过程性[25]。学校STEAM教育质量是对学校开展STEAM教育状况的整体评估结果,而这一结果带有对STEAM教育实施内容的过程性监控。学校STEAM教育实施的环境、资源、学生发展等都需要以结果进行评价,针对学校STEAM教育质量中的不同层级展开测评,从而促进学校STEAM教育质量的提高。CIPP评估模型将测评由目标导向转向决策导向,在完善教育方案的同时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26]。具体而言,CIPP评估模型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纳入评价系统之中,从学校STEAM教育目标、内外环境、软硬件设施、参与主体、实施过程、实施结果等方面进行测评,是对学校STEAM教育质量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表现,有利于全方位、系统化地开展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同时,CIPP模型的改进服务导向主张评价是循环动态化的评价,将其应用于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中能够为STEAM教育质量提供灵活、动态、可操作的测评框架。  3 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初步构建  以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相关理论为根本,采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面对现实需求,从学校出发,依据背景基础、资源条件、过程实践、质量效益4个维度建构新的测评体系。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主要分为以下3层:首先,对STEAM相关人员开展半结构化访谈以析取测评指标;其次,开展两轮问卷调查,向STEAM领域专家咨询对前述指标的意见与建议,优化测评框架;最后,向STEAM教师和研究人员调查对前述框架的认同度,最终确定初步构建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3.1 指标析取  选取重庆、四川、广东、浙江、湖南等地STEAM教育领域共52名参与过相关研究的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其中高校STEAM教育研究者3名、教科研机构人员4名、中小学STEAM教师44名、企业家1名。研究以半结构化访谈方式为主,围绕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应从哪些方面展开、这些方面又分别应细分为哪些维度等问题进行访谈。研究采用NVivo12.0软件初步分析访谈材料,出现词频最高的是学生,高达167次,占比为4.33%,其他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还有课程、能力、教学、教师、学习、问题、过程、学校、知识、项目等。  作为文本价值意义传达最基本的单元,字词频次的统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题的趋势特点。据此,初步构建包含方向基础、资源条件、过程实践、质量提升的4个一级维度和内外环境、主体需求、规划设计、培养目标、空间设施、师资队伍、经费保障、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师生参与、反馈调节、机制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效益推广等16个二级维度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  3.2 框架修订与形成  为进一步提高框架的科学性、合理性,采用德尔菲法对初拟框架进行专家意见咨询,以修订测评框架。咨询主要涉及两类专家:一类是各高校从事STEAM教育科学研究,并已经有相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专家;另一类是在STEAM教育实践一线进行研究与实践的教科研部门人员、中小学教师等。为保证咨询前后的一致性,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每轮专家咨询群体人数均为21人,其中小学教师10人、高等院校专家4人、教科研机构7人;按照职称划分为教授/正高级教师10人,副教授/副高级教师11人。研究编制《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专家咨询问卷》,内容包括专家基本信息调查和权威程度,以及专家对前述初步构建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的意见与建议。问卷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形式:客观题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赋值范围为1~5分,分数越高表示认同度越高,主观题主要征询专家对框架是否合理、增减、修改的意见及建议等内容。统计两轮专家咨询反馈信息,针对分歧观点进行咨询和确认,以提升结果的可靠性,最终确定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  3.2.1 专家咨询意见的积极系数与权威程度  积极系数代表专家对于该项研究参与的重视程度。两轮专家咨询中每轮发送问卷21份,回收21份,回收率为100%,即专家积极系数为100%,表明专家对本研究的参与程度较高。专家咨询意见权威程度是专家咨询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依据,用专家权威系数(Cr)表示[27],由专家对方案作出的判断依据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两个因素决定,其中判断依据用Ca表示,专家熟悉程度用Cs表示,取值范围为0~1,Cr=(Ca+Cs)/2。由于两轮专家咨询发送群体为同一群体,故只在第一轮专家意见咨询调查了专家权威程度。两轮专家咨询中,Ca的均值为0.809,说明专家对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指标做出判断的依据对专家的影响较高,Cs均值为0.733,说明专家对调查的指标体系较为熟悉,Cr均值为0.771,参考相关标准认为本次进行的两轮咨询专家权威程度较高,咨询结果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3.2.2 专家咨询意见集中程度  专家咨询意见集中程度用均值和满分频率来表示[28]。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指标中,全部16个指标均值得分为4分且各指标的满分频率均大于0.5,反映出专家针对意见集中程度较高。但也有专家针对内外环境、机制建设、效益推广等指标提出建议。为此,对指标进行修改,删除异议指标并进行内容调整,在将第一轮咨询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的同时,进行第二轮咨询。在第二轮的专家意见咨询中,全部13个指标均值得分为4分且各指标的满分频率均大于0.5,表明专家已经形成了较为集中统一的意见。  3.2.3 专家咨询意见协调程度  专家咨询意见协调程度一般采用变异系数(CV)和肯德尔协调系数(W)来判断专家意见的一致性[29]。变异系数主要通过指标标准差与指标均数之间的比值来表示,变异系数越小,表明专家之间的协调程度越高;肯德尔协调系数主要反映不同专家之间意见是否具有一致性,协调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专家之间的一致性越好。两轮专家咨询所得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0.2,说明专家之间的协调程度较高。第一轮的协调系数W为0.277,第二轮的协调系数W为0.605,说明第一轮专家咨询存在较大分歧,协调程度较低,但经过修改,第二轮的专家认同较为统一,可信性也较高;通过非参数检验可得,两轮专家咨询结果的和谐系数对应的检验p值均小于0.001,表明统计检验结果显著,具有一致性。由此可知,专家对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协调程度。  3.2.4 专家咨询意见结果  最终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得到包含4个一级维度、13个二级维度在内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见表1。   3.3 认同度调查  采用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对测评框架进行认同度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为937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78.1%。所调查的对象中,高校STEAM教育研究专家29人、中小学STEAM教育教师872人、教研机构STEAM教育研究人员36人。对所回收的数据进行检验:认同度调查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90,表明该问卷信度很高。结果显示,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的整体认同情况较好,均值都在4分以上。从百分比来看,各维度认同(含完全认同、比较认同)占比都在75%以上,反映出拟定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基本合理。  4 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量表制订  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维度的确立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前提基础,但维度内容是否广泛被学校STEAM教育教师、高校STEAM教育研究专家、教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等认可,还需要开展更大范围的研究和调查,以确保测评框架科学性和完整性。  4.1 量表编制  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量表编制不仅是为了明晰指标体系的结构关系,促进测评框架的构建,更是为测评维度确定提供实证数据支持,保证测评框架构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于前期的研究和认识,在借鉴已有相关测评问卷的基础上,以在各二级维度下设置相应题项的方式编制《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量表》。除基本信息外,量表依据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的背景基础、资源条件、过程实践、质量效益4个一级维度以及13个二级维度,拟定47道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赋值范围为1~5分。为更好地提高量表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咨询了6名高校STEAM教育研究专家和12名学校STEAM教育教师,有关量表结构、内容、问题表述的清晰性、问题的合理性等方面的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反馈修改完善量表,从而形成《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量表(初稿)》。  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以《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量表(初稿)》为调查工具,在四川、广东、重庆、河南等省市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7份,问卷回收有效率80.6%。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量表的KMO度量值为0.954,且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对应的p值小于0.05,表明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研究所构建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指标体系经过专家效度的检验,根据事前准则法,为更好地进行各子量表的因素分析,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探索、删减、再探索等一系列步骤,形成量表的结构要素。结果显示,4个维度下各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度分别为94.718%、94.197%、96.763%、96.080%,表明抽取的因子具有较好的解释度,正交旋转得出的因子载荷如表2所示,总量表和背景基础、资源条件、过程实践、质量效益4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994、0.981、0.987、0.991、0.982,说明所形成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量表最终删除7道题,得到包含40道题目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量表》(见表2)。   4.3 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检验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的框架结构与实际情况是否适配,选取四川、重庆、甘肃、河南、广东5省市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量表》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78%。借助AMOS24.0软件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会产生诸多评判指标,包括因素负荷量(标准化回归系数)、卡方自由度比值(CMIN/DF)、拟合优度指数(GFI)、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均方根误差(RMR),等等。侯杰泰等认为,如果RMSEA在0.08以下,比较拟合指数(CFI)在0.90以上,所拟合的模型是一个好模型[30]。为此,研究针对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量表整体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将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作为三阶因素,将背景基础、资源条件、过程实践、质量效益作为二阶因素,将规划设计、目标定位、主体需求等作为一阶因素,选取标准化回归系数、CMIN/DF、GFI、RMSEA、RMR、CFI等指标作为拟合度检验的标准。结果显示,学校STEAM教育质量框架各维度因素负荷量为0.62~0.98,均大于0.60,表明框架维度基本适配度良好(见表3)。   对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进行适配判断,结果显示:CMIN/DF=2.293<3.000,表明简约适配指数符合标准;GFI=0.917>0.900,RMSEA=0.065<0.080,RMR=0.047<0.050,表明绝对适配指数符合标准;CFI=0.945>0.900,表明增值适配指数符合标准。从上述各个适配指标的数值来看,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达到检验标准,表明所构建的包含4个一级维度和13个二级维度在内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框架结构合理。  5 结束语  我国STEAM教育开展时间较晚,在各中小学发展中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因此,当前学校STEAM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初步构建包括4个一级维度、13个二级维度在内的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期望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STEAM教育质量提升和发展。虽然,本研究通过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学校STEAM教育质量测评框架进行了认同度调查,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进一步解决。后续研究将针对测评框架进一步深化,根据所制订的量表开展学校实践应用,在实践中检验量表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学校STEAM教育质量提高。参考文献:(略)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考试》,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中国式现代化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概念与路径

2023-08-22

钟秉林 王新凤:中国式现代化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概念与路径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8期第1—10页。作 者钟秉林,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新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摘 要:现代化是指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或者结果。考试招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体现了教育治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政府主导、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以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实现了教育领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这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持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应在坚持统一高考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处理好科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教育新形态。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治理现代化;考试招生制度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部署,《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于2014年发布,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促进科学选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作出重要尝试,在实现既定改革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政策溢出效应,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重要路径,这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考试招生领域而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  1 概念释义  1.1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从词义的角度来讲,现代化指成为现代的过程,也可以指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特征;从理论涵义上来讲,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包括传统经济、社会、政治、文明向现代经济、社会、政治、文明转变的过程及其变化;从政策含义上来讲,在不同国家和领域现代化有着不同的政策含义,但总体上是指推进现代化的各种战略和政策措施[1]。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方面[2]。  各国现代化路径与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中国亦如是。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4]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在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特殊性在于其具有中国国情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包括教育在内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基本遵循,各个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与现代性增长也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人与社会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包括教育的民主性与公平性、教育的终身性与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与社会性、教育的个性性与创造性等特征[5]。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动力引领,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6]。  1.2 治理现代化与教育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等,有力地冲击着国家治理体系并挑战着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即国家治理制度和制度能力的现代性逐步增长的过程和结果。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和政府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有关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强调从国家控制、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的理念变迁。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9]。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明确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具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通过改革和完善现行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推动各项教育制度日益完善,实现教育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在教育治理体系的框架下,增强按照各项制度治教的本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效管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10]。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总体上制约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3 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  从现代化的概念出发,可以将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界定为考试招生制度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和结果。有学者提出高考制度现代化是指高考制度现代性不断增长、扩展及实现的历史过程,包括高考制度理念、技术与形态的现代化,其根本任务是服务与促进学生发展,最终实现高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高考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教育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因此必须理顺高考制度与政治、教育、文化的关系[12]。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一直在适应国家、社会、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变革与创新,因此未来高考现代化的变革也要从国家、社会及教育三重关键维度上加以考量[13]。全力推进高考改革,构筑适应新时代的现代化考试,就需要准确定位高考核心功能,科学构建“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框架[14]。同时,需要意识到,效率、科学与公平是驱动高考制度持续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据此构建高考制度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15]。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就是追求现代性的过程。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也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动全身,不仅关系着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也关系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目标实现。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不仅是教育领域内的事,有学者提出探讨高考制度现代化必须把高考制度置于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背景和框架中加以考虑[15]。应该在国家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视野中探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问题。  2 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的路径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体现了我国治理理念的转变、治理程序的规范,推进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考试招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重构了政府主导、学校自主、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推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体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相互作用机制。  2.1 治理理念的转变  治理现代化是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公平优先、科学选才、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改革过程体现出价值性、民生性、协同性的国家治理理念。  首先,注重价值性。从单一的工具性转向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治理理念的重要转变。工具性是指人作为某种实践目的的工具性作用,价值性是指对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作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既重视学生个体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重视学生作为个体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在考试科目、考试次数、报考志愿等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视学生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与选择权;另一方面,系统性地加强考试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逐步由注重智育评价的人才选拔向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载体转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高考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16]。当然,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因为过于强调学生的选择性,也产生了学生趋易避难的功利化选科倾向,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学加强了对学生选科的引导,努力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价值统一,体现高考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其次,坚持民生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彰显了国家治理的民生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作为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9],这都体现了民生性的治理理念。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公平优先,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着力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公平和城乡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考被赋予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功能,不仅促进个体向上社会流动、实现阶层跃升,也通过实施招生协作计划、专项计划等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和贫困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落实扶贫攻坚战略,体现出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国家治理路径。  最后,强调协同性。协同性是判断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和达成善治的重要途径[17]。新高考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整体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18],体现出协同性治理理念。协同性治理是要解决因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而形成的碎片化治理困境问题[19],妥善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构建多元主体的国家治理结构。考试招生制度作为一项高利害性、高关注度的制度,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管理部门、利益相关群体,利益冲突和矛盾众多,仅教育系统内部也涉及不同教育阶段和部门,迫切需要多部门的统筹协调,加强整体性、协同性治理。新高考改革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过程体现了协同性治理理念,力图优化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妥善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协同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促进教考招衔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  2.2 治理体系的完善  治理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的规范化[20]。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治理手段的制度化、治理程序的法制化推动了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治理现代化首先是治理手段的制度化。2014年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教育部陆续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新时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21]。针对新高考实施过程中学生功利化选科等现象,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先后出台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部分省份启动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引导高校合理限制选考科目和学生合理选科。高考改革配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完善。同时,经过慎重政策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取消过时或者无效的政策,如高考加分政策尽管在维护教育公平、弥补统一高考不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0],但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失范现象损害教育公平。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清理规范高考加分,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还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部分加分政策逐步缩减、取消的过程体现了考试招生制度的规范化。  治理现代化还包括治理程序的法治化。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坚持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之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规范教育管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4]。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信息公开,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诚信制度,健全教育考试招生的法律法规,加大违规查处力度,提高考试招生程序的法治化、规范化。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全面从严治考、全面从严治招,制定出台《高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持续强化信息公开,配合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严格招生规范管理,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法制化,为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3 治理能力的提升  治理现代化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构建一种良性的治理文化,提高治理的效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构基础教育教学生态,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促进教考招衔接,以及高中教育、考试招生、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首先,高中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高中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的变革,促进高中特色化、多样化、信息化发展,重构了基础教育教学生态,提高了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性。其一,为适应新高考选考制度,改革省份的高中学校实行不同程度的选课走班模式,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可以实现全员分科分层选课走班,教学资源薄弱的学校可能会实行套餐制的选课走班,这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行政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授课方式的改变在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和选课需求的同时,弱化了行政班级的功能,拓展了学生学习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其二,新高考对师资队伍的结构、能力要求和管理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仅学生的选科偏好就会引发教师队伍结构性的变化,要求进一步增加教师编制;改革还对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提出新要求,需要加强高中教师培训和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配备、培养、培训;高中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其三,为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教学资源与学生选课需求的匹配,高中学校逐步引入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排课、信息录入、学生发展测评等,提高了高中教育信息化程度。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已建立省级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22]。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程度作出了贡献。  其次,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倒逼高校招生与育人模式变革、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高校招生与培养部门及高校与高中的协作,增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开放性。其一,新高考实施统一高考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强基计划等多种招生模式,要求高校招生部门提高专业能力。综合评价招生包括校测环节,如何提高校测笔试和面试命题能力,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同时还要实现信息公开透明,保证招生录取的公平性,这些工作对高校招生部门和各院系都是不小的挑战。其二,新高考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招生录取,尤其是实行“专业(类)+学校”“院校专业组”等专业导向的志愿填报方式,倒逼高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冷门专业或者招生不景气的专业可能面临因生源不足而逐步萎缩的状况。其三,在选科模式下,新高考生源质量、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对文理分科模式下形成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提出挑战,高等学校亟须调整适应新高考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其四,新高考推进了高校内部治理模式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开放性。新高考模式下需要高校招生部门与培养部门共同研究提出专业限选科目要求,共同组织综合评价招生、强基计划招生,共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高校招生和培养部门的协作。同时,高校为了获得优质生源,也需要加强与高中学校的协作,共同加强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加强高中生源基地建设,提前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等。  最后,考试招生治理能力的提升。新高考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在考试命题等方面探索简政放权,以考试招生专业能力提升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新高考实施过程中,国家和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命题队伍建设,提升命题能力;加强国家题库建设,建成具有征集试题、研磨审校和统计分析等多功能、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统,为高考命题提供高水平现代化技术支撑[16]。同时,全国范围形成了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相结合的考试命题权力分配格局。《实施意见》提出,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18]。据此,选择性考试科目均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命题,推动改革省份加强命题队伍和命题能力建设。新高考实施中,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省份已逐步增加至28个。  2.4 治理格局的重构  治理现代化是治理格局的重构。教育治理新格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征,旨在通过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进而实现多元共治[23]。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构建政府主导、学校自主、社会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首先,坚持政府主导。1952年,我国确立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奠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政府的主导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8]这明确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政府宏观管理的职能定位。教育部牵头制定《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协同各部门加强教育资源投入,同时充分发挥试点省份的示范效应,借鉴试点省份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政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考试院制定本省份的改革方案,完善选考指引、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等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指导中学教学和高校招生,保障改革稳妥进行。  其次,坚持学校自主。学校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在新高考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新高考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与中学的协同发展,促进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系统外部协调改革。高校和中学在新高考实施过程中主动或者被动应对新高考改革的挑战,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以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为例,为应对新高考的挑战,高中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主题活动,进行相关师资培训,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满足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发展指导需求。此外,高校如何设置选考科目,如何应对生源知识结构多元化和生源质量差异大的挑战,如何凸显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如何保障综合评价招生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成为高校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24]。高校在具体分析生源的实际构成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暑期补课、分层教学、优化培养方案、适当放开转专业等针对性措施,并在应对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选考科目前置引导、大类招生、生源培育、增强特色等改善招生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长远布局[25]。凡是积极应对新高考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校,其改革的获得感更强,也对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和更广泛社会参与提出新的要求,如《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等文件的出台就是对学校有关诉求的及时回应。  最后,吸纳社会参与。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制定、执行、评估过程中广泛吸纳社会参与,加强了专业精英、各利益相关群体和社会媒体的参与。在政策制定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多方利益群体的参与。改革启动前,教育部组织专家团队针对15个省份开展调研,形成指导意见草案[26],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借助专家论证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在政策执行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院加强政策解读,模拟志愿填报,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舆情事件,支持和指导后续省份因地制宜调整改革方案。同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和资源建设,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在政策评估方面,形成官方评估、自我评估、第三方评估等评估模式,由高校等非官方机构牵头组织专家团队对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进行第三方评估,评估结果与数据成为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决策参考。广泛社会参与能够促进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但也要避免因过度社会参与而给教育生态带来负面效应。  3 改革经验与未来展望  中国式现代化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也终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新贡献。回顾8年多来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并展望未来方向,可以得出5点经验与启示。  第一,坚持统一高考制度,因地制宜推进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过程必须正视中国人口规模、分布与发展趋势与特点,完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基于此,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统一高考制度不动摇。统一高考制度是相对公平、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方式,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选拔绝大多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在人口规模巨大和分布不平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下,坚持统一高考制度不动摇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同时,要正视各地人口分布、教育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引导各地因地制宜设计高考改革方案,稳妥推进高考改革。  第二,处理好人才选拔科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必须服务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民主化进程。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促进社会公平的价值导向,继续实施专项计划、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等高校招生补偿政策,完善异地高考政策,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和薄弱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同时,也要意识到,效率、科学、公平是促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重视教育、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性支撑作用,重视人才选拔的效率,唯其如此,才能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选拔出各类急需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  第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良好价值风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社会良好价值风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这对考试内容和考试技术的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考试内容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应进一步加强考试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注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使考试内容改革成为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风向标。另一方面,随着考试手段越来越信息化、技术化、智能化,也要彰显技术的教育价值,扭转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异化,注重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创造性、批判性、个性化,强调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评价。  第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需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新发展理念融入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一是在课程改革、考试改革中应将新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现有知识体系,将绿色低碳要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升国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知识素养。二是应加快新能源等领域的紧缺人才选拔和培养,完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碳达峰碳中和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三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生命个体、群体、教育生态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关键支撑。  第五,以中国特色考试招生制度探索重塑教育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当前人类与自然面临巨大安全风险的背景下,教育现代化应该引导重塑人类社会的价值和目标,以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公开考试的国家。统一考试招生制度是适应本国国情、具有民族性的,因此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考试招生制度也将在世界范围内提供模式与经验参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新征程中,坚持考试招生制度的中国特色、促进考试招生制度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后在考试招生制度方面的新探索,也将为推动教育重塑人类社会的价值和目标、重塑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贡献。  面向未来,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在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下,如何统筹考试招生制度的工具性和价值性,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三者的统一,如何在多元共治的格局下,推进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的衔接,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加强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衔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如何在治理体系日臻完善的背景下,防止因政策叠加而产生过度执行、无效执行等新问题,所有这些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略)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考试》,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侵权,联系立删。

于涵:打造智慧考试 服务智慧教育

2023-08-07

于涵:打造智慧考试 服务智慧教育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5期第1—10页。作 者于涵,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摘 要:教育考试数字化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促进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与实现教育考试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要选择和必由之路。本文聚焦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总体要求,对标智慧教育总体架构,以数字化思维重构考试业务流程,提出以智慧考试为核心概念的全新考试业务系统,描绘我国大规模教育考试数字化发展的愿景和技术路线。智慧考试按照“3133”的整体架构进行总体布局,以海量题库、个性试卷、科学评价为核心特征,以试题创生为龙头,并与考试投送、编码评分和智能评价共同构成核心圈层,以数据确权、数据安全和数据标准作为技术支撑。当前,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正在掀起全面智能化发展浪潮,智慧考试的整体架构和研究成果对于探索适应智能时代的教育考试新模型、新工具、新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数字化;智慧考试;智慧教育;智能算法;大数据;原型机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1]。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变革,特别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更是加速推动社会智能化水平迈入新的阶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2-3]。“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发展教育数字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4]。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5]。《“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6]。教育部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总要求[7],全面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3年2月,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召开,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教育数字治理和教育发展评价等专题展开深入讨论,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8]。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以来,在应对疫情、服务“双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9]。综上,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教育数字化的变革性实践和标志性成果正在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驱动力量。  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我国大规模教育考试通过人才甄别和选拔的组织实施,在保障教育公平公正、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人力资源优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考试又同教育教学紧密衔接,既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又通过反馈和评价机制深刻影响教育教学,与之形成循环和互馈。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理念助力教育考试内容、形式、评价及治理改革,建设与智慧教育相适应、为智慧教育服务的数字化考试体系(以下简称智慧考试),是我国教育考试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要且急迫的任务。1 背景和意义  首先,数字化发展是教育考试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总体要求下,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引领教育变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聚焦到教育考试领域的改革发展历史进程,实现教育考试现代化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和矢志不渝的目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考试标准化改革[10]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考试信息化建设[11]有力促进了我国教育考试现代化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教育考试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教育考试领域,深入推进教育考试数字化,实现数字化变革和转型,是落实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对实现教育考试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数字化发展是教育考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选择。新发展理念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数字化所依托的数据科学被称为继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科学范式,直接影响并促进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发展和转型。新范式具有与新发展理念相一致的特征:在创新方面,数字化能够带来产业变革,考试数字化将促进教育考试创新发展和业态重塑;在协调方面,数字化能够实现交流和互通,考试数字化有助于加强考试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保障考试的质量和公平;在绿色方面,数字化能够优化服务、提高效率,考试数字化可以营造简洁、高效、低碳的考试服务环境;在开放和共享方面,数字化的基础就是通过数据流通打破信息孤岛,考试数字化有利于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共享,构建更加开放、融通的教育生态。  最后,数字化发展还是教育考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事关教育考试事业发展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教育考试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落实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和实现“四个评价”等[12]。对照总体目标,教育考试必须面对包括如何破“五唯”、如何尊重教育规律以更好发挥考试正向反拨作用、如何引导和鼓励创新、如何在超大规模考试中考出能力和素养、如何实现因材施考而非抹杀个性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教育考试数字化发展寻求突破、化解难题并取得成效,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现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教育考试而言,数字化发展既是走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的战略机遇,也是推进我国从考试大国迈向考试强国的关键着力点。  立足教育考试数字化发展,对标国家智慧教育总体架构,坚持理念创新和技术实践相结合,面向服务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大局,聚焦国家考试重要功能,本文提出智慧考试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框架,助力考试业务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构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考试新模型、新应用,打造可为育人选才全过程服务的考试新业态。2 智慧考试整体框架  智慧考试按照“3133”的框架进行总体布局,架构示意图见图1。在整体架构中,海量题库、个性试卷和科学评价是智慧考试的3个核心特征。其中,海量题库汇集大量优质试题,承载数据资源,确保试题对教育教学目标及选才需求的有效覆盖;个性试卷使试卷难度和考生群体能力水平更加匹配,提高考试信效度,减轻大量刷题带来的学习负担和偏题怪题带来的心理压力;科学评价提供合理有效的结果报告及使用方法,既直接弱化“唯分数”导向,又间接服务教育管理改进和教育质量提升。3个核心特征聚焦实现“有考无类”“因材施考”和破除“五唯”,目标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服务创新人才选拔和助力教育评价改革。在智慧考试总体架构中,试题创生是龙头,拥有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出题、难度预估、自动组卷和全网查重等创新技术,支持多媒体动态题型,由此衍生的国家题库系统发挥着数据中枢和超级节点作用。考试投送、编码评分[13]和智能评价三线赋能,与试题创生一起共同构成智慧考试的核心圈层。其中,考试投送支持多种模式的考生试卷交互,记录和获取作答数据及其他无感采集信息;编码评分的过程实现了对考生主观题作答从单维评分到多维编码的转变,力求充分理解作答思路,发现闪光点,保护个性,鼓励创新;智能评价包含数据分析、结果报告、数据仓库和监控预测等功能,智能生成评价报告,从“按分排队”转变为“立体塑像”。数据确权、数据安全和数据标准构成3大支撑。智慧考试架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数据驱动,图1中的箭头表示数据流动的方向,从而形成考试全链条的数字化联动。3 智慧考试的关键要素智慧考试核心圈层由试题创生、考试投送、编码评分和智能评价4部分共同构成。它们是智慧考试的实体,也是重要功能单元,直接体现数字化思维对考试业务流程的重塑和对考试整体生态的重构。    3.1 试题创生  试题创生是命题人员进行试题创作和生产的平台,既为试题构思设计提供智能化的技术支撑,也为试题精雕细琢提供全方位的工具配置。在试题创生所搭建的环境中,命题人员可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批量加工试题,还能够像塑造工艺品一样逐个研磨试题。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赋能,以智能出题、难度预估、自动组卷和全网查重为代表的创新技术已经成为试题创生的重要功能,在命题的相关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智能出题聚焦试题命制,助力生产端;难度预估和全网查重着眼试题质量,守好出口端;自动组卷面向试题管理,服务考试端。这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试题创生的交互性、精准化和个性化程度,在提质、增效、保稳和控险等多个方面体现出了数字化的特点和优势,使试题创生成为智慧考试的核心单元。具体来说,试题创生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和两项主要内容。  试题创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支持创新试题类型。试题创生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试题类型,除了面向已有考试项目的传统命题需求提供通用功能组件外,更为未来考试命题的创新需求提供个性化配置服务,目的是通过丰富的交互方式引导和激发命题人员的创作灵感,突破传统试题类型的限制,设计出更多且能够体现出数字化特点和优势的试题。研究表明,技术增强题型更能激励学生的作答兴趣,其互动元素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多地了解学生如何思考问题以及如何根据提示作出反应,鼓励学生对知识应用进行实践探索,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有更强的责任感[14-15]。与传统计算机化题型相比,通过个性配置服务设计出来的技术增强题型凭借技术优势和数据采集多样性,更符合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更有利于服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试题创生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试题创生中创作方面的研发助手;二是在试题创生中生成方面的设计工具。试题创作指的是以传统的专家命题创作为主导形式、以人工智能技术为辅助形式的人机协同模式;这种形式基本可以服务所有考试项目,也包括一些高关注度、高利害的大规模考试项目。试题生成指的是以智能生成试题为主导形式,以专家审校修改为辅助形式的人机协同模式。这种形式由于机器参与程度更高、比重更大,初始阶段可以在一些分散性、小规模和非高利害的考试项目中使用。  试题创生在智慧考试中所发挥的龙头作用可以从3个角度得到体现。从系统功能而言,试题创生是智慧考试运转的“发动机”。试题的创作和生产方式直接关系到考试的呈现方式、格式标准和运行效率。在试题创生的牵引下,智慧考试的其他环节与之深度对接,实现联动。从节点位置而言,试题创生是智慧考试数据的“原生地”。试题创生是智慧考试数据流的最初起点、关键节点和重要支点。试题创生伊始,试题数据即进入题库或卷库,进行统一存储、标注和管理。试题进入智慧考试后续流程,所产生的数据也会与试题创生发生关联。从核心贡献而言,试题创生是智慧考试的“主产区”。试题创生提供各类丰富题型的创作和生产环境,除满足当前考试项目和科目的命题需求之外,还顺应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为技术增强题型等的创造生产提供服务支撑。3.2 考试投送  考试投送是把试题创生输出的试题试卷通过不同形式呈现给考生,同时记录考生作答数据、日志信息和其他无感采集信息。考试投送是连接考试和考生的桥梁,是从试题创生到考生作答的枢纽,关系到命题人员的试题创作意图能否得到准确体现,关系到考试能否安全有效组织实施,还关系到考生的真实作答过程及结果能否得到完整记录。考试投送主要包括如下5种方式。  一是纸笔形式(答题卡+高速扫描)。纸笔考试是最为常见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考试形式,在当前一些重要的大规模考试中还占据主导地位。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大规模考试,纸笔形式也在不断优化完善。例如,考生答题卡设计更加科学,考生信息收集和管理更加规范,考生作答能够通过扫描快速转换成电子文档上传至阅卷平台。纸笔形式对考场软硬件要求都不高,组织管理成熟,能够完整记录考生在答题纸上的书写笔迹,这对以主观题为主、考试和评卷统一组织的大规模高利害教育考试而言,几乎是不可或缺甚至难以取代的。  二是机考形式(仅键鼠输入)。以键盘和鼠标作为输入设备的机考形式已在众多考试项目中应用和推广。计算机屏幕作为重要输出端,能够呈现比纸笔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的试题类型。对命题人员而言,试题创作形式更加灵活,一些受限于纸笔形式的命题理念能够在机考形式下得以体现。例如,增加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设计人机交互的试题类型等。正如计算机已经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样,从长远发展来看,机考形式更能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考试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考试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战场。  三是手写板+摄像头。这种方式同时具备机考和纸笔考试的特点,既可以呈现丰富的题型,又可以支持考生手写笔迹的记录,特别是通过摄像头还能全程捕捉考试作答过程中的视频画面信息。因此,这种方式能够无感采集考生在考试场景下的所有作答信息和操作信息,为多维分析评价考生能力提供重要数据基础。  四是在线视频直播。在线视频直播考试已在一些考试项目中,尤其是在面试环节里得到使用,其主要形式是监考人员通过音视频在线发出指令,实时指导并监控考生在居家等非标准化考试场地进行考试。当考试受到某些突发事件影响时,这种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并还原考试场景,观察和了解考生现场作答,因此正成为当下在线考查和评估考生的重要途径。在线下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受到客观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在线视频直播考试能有效缓解组考压力,完成小型考试任务。  五是专用考试终端。专用终端立足未来考试发展,整合科技创新元素,从软硬件方面同时进行架构搭建,涵盖芯片设计、系统开发和兼容扩展等内容。作为专用考试设备,这些终端将来能够进行定制化的考试服务,有助于增强考试体验、激发考生兴趣,同时对于推动教育考试新基建和提升教育考试专业化水平也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基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终端设备能够呈现出更加逼真、更加贴近现实的试题情景,提供身临其境的考试体验,增强试题的实操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不但能够全面考查考生能力,更有利于寓教于考,促进教与考的衔接和融合。  当然,考试投送方式不限于以上5种类型,而且在某个特定考试项目上也不限于使用一种投送方式。数字化考试投送也并不意味着把考试直接照搬上计算机,其本质上还是为考试目标和考查要求来服务的,同时需要与不同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匹配。对于低利害度的较大规模考试而言,考试投送方式可以作出更加灵活的尝试,而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形式;对于高利害大规模考试而言,考试投送要更加注重安全和平稳;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考试而言,则要勇于创新和试验不同考试投送方式,为将来在更大范围推广和应用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随着更多科技融入考试投送环节,考试安全也能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保障。    3.3 编码评分  在大规模考试中,主观题评分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传统上,评卷老师根据经验“踩点”给分来判定考生得分,容易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观判断带来分数误差和公平问题;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考生个性发挥,抑制创新。我国大规模教育考试多采用以双人评分、全程质控、实时预警、统计校验为核心的网上评卷模式,以尽量减少主观评分的不确定性,这在世界考试行业居于领先地位。  在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主观题评分将开启从传统模式到编码评分的新探索。编码评分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AI),大体分成4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分类归集。AI对所有考生作答进行快速筛选和分类,总结提炼出有代表性的考生答案类别的集合,对每一个类别赋予一个编码值(code),每个编码值代表一类答题思路或解法。第二步,标定编码。编码员根据与不同答案类别的近似度对所有考生作答标定相应的编码值,在此过程中,编码员会及时发现不同考生作答的创新点,必要时提交专家组研判,产生新的答案类别和编码值。第三步,专家赋分。专家组综合评判分类的合理性和编码结果,对每个编码值或类别进行赋分(score)。第四步,自动给分。系统根据每个考生作答的编码自动给出相应分数。  编码评分模式实现智能技术与人工评判的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减少误差、保障公平、保护个性、鼓励创新。编码评分收集的信息更加丰富,有助于更好了解考生能力特点,实现更加精准的评价,并有利于命题评价反馈。    3.4 智能评价  科学产出和使用考试结果是考试工作流程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在智慧考试架构中,这个环节被定义为智能评价。智能评价是各环节数据的“汇集地”和“加工厂”,是使用和呈现的关键“最后一公里”。它接收来自编码评分的评分数据、来自试题创生的信息数据、历史数据以及来自外部的其他相关数据(如考生群体数据、教育发展数据等),既通过传统的教育测量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常规加工处理,又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有3个应用场景。第一,生成结果报告,服务于考生或者特定群体。传统的考试结果报告通常只包括分数或等级,智能评价则可以提供个体、群体、局域及全域的考生能力的立体画像,实现考试结果报告的科学化、精准化和多元化。第二,运用教育测量学中的统计方法进行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生成试题性能的相关评价指标,流转回试题创生环节,为改进命题、提高考试服务专业化水平提供信息反馈。第三,部分数据通过数字大屏或者仪表盘等形式服务行政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实时监控和分析预测。学校、区/县、市、省、全国5级考试评价组织和管理机构在系统中可以即时、便捷了解到本级相关结果,改善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割裂、信息滞后的情况,为数字化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对防治“唯分数论”、改进教育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3.5 三“数”支撑  在智慧考试总体架构中,数据确权、数据安全和数据标准是确保考试数字化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的3个重要方面。  实现数据确权关系到考试的健康有序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一种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确权是在数字化时代构建数据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考试数据范围很广,包括与试题试卷相关的数据、与考生相关的数据以及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伴随数据等多种类型。只有明确这些数据的权属、责任和权利,才能够更好保障考试战线高效管理数据、合理利用数据,更好保障考生权益。  保障数据安全有利于考试的安全平稳发展。考试是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安全在考试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考试数字化发展依托的是考试各信息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是考试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前提。针对不同系统的功能、性质和场景,加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或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能够从不同的层面和维度切实维护考试信息系统安全。  规范数据标准有助于考试的持续融合发展。数字化发展必然要求数据的互通和共享。在教育考试领域已经有相关机构制定了关于考试数据存储、管理和共享的标准,提高了考试数据的规范性和交互性,有利于数据在各个平台、环节和系统之间高效流转和交换[16]。在考试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研究和制定符合我国教育考试特点的数据交换标准,特别是针对试题和试卷等的关键数据制定新标准(China Question and Test Interpretability,CQTI),对构建整个智慧考试生态的底层数据基础具有重要意义。4 未来展望  随着优质数据的持续积累、工程技术的升级迭代、算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新产品和新应用将不断出现在数据科学领域。当前,大语言模型的出现掀起新一轮技术变革[17],也标志着“智慧涌现”的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正加速到来。目前,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迅猛的态势与行业领域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并已经产生更加智能的教育平台、更加便捷的办公系统以及更加高效的辅助工具。在不久的将来,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社会的全面智能化。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智慧考试强调优质试题、考试相关数据资源的收集和标准规范的建立,强调应用需求导向和持续迭代升级,强调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其理念和架构与数据科学范式相统一,与数字化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相适配。在未来实践中,智慧考试将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基础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付诸实施。  第一,基于总体架构进行主体推进,切实保障理念落地见效。按照体系构建、原型机研究、系统中试和应用迭代四步走的方案,进行规划和实施。智慧考试的体系已经初步构建,设计智慧考试原型机以及后续中试和逐步迭代就成为确保智慧考试从理念变为现实的关键举措。目前,结合国内外考试发展趋势,立足中国式教育考试的基本特点,围绕智慧考试总体架构,在主体推进方面已经梳理出6个主要实践方向,即试题呈现动态化、试题情景真实化、解题答题实操化、信息采集无感化、编码评分开放化和考试评价智能化。同时,稳步推进集试题创生、考试投送、编码评分、智能评价等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原型机研发,初步勾勒出在可见的未来关于智慧考试的总体样貌,有关这些实践方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相关研究和论证也在积极进行。目前,智慧考试原型机已经开展了两轮小范围中试,创新题型、编码评分等创新设计引起相关领域的强烈反响,得到教师、考生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第二,基于创新技术进行局部突破,着力探索新模型新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科技引擎,及时跟踪了解、分析研判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而寻找切入点并实现深度融合是智慧考试在实践过程中保持活力和与时俱进的关键因素。大语言模型作为当前最为活跃的科技产品之一,正在成为新的创新驱动力和产业助推剂,其赋能传统行业已经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应用助手和定制化产品[18-19]。这种行业数据、应用场景、大语言模型三者融合的典型案例正在成为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创新模式。早在大语言模型发展初期,在医学领域已有专家学者进行了这种模式的探索。研究表明,在大语言模型中加入高质量的行业数据进行微调,就能够在诸如试题自动生成这样的应用过程中产生特定的文件草案,人类只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就可以得到预期效果[20]。随着大语言模型日渐成熟,智慧考试可以借鉴利用这种模式,进而开发适用于教育考试的专用模型或定制化应用,服务于试题创生和智能评价等关键环节。这将为智慧考试带来新的活力,也将为教育考试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历史不断向前,时代不断进步。在科技变革的浪潮之中,数字化发展是建立数字化时代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驱动的现实需要。智慧考试的本质属性和必然逻辑都决定了其自身要始终面对供与需的衔接和转换,既作为供给方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提供更多的支撑和服务,又作为需求方不断吸收和融合更多创新技术;始终兼顾矛与盾的对立和统一,既需要通过先进数字技术来提高教育考试的现代化水平,又需要防范新技术对教育考试带来伦理及安全方面的影响和破坏;始终平衡历史与未来的过渡和碰撞,既以自信开放的胸怀充分吸收先进技术、勇于面对变革挑战,又要以客观谨慎的态度审视和判断技术创新的风险和隐患。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相互转化。教育考试将持续面对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冲击,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深远影响。智慧考试作为教育考试进入数字化新阶段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更要把握历史主动性,抓住战略机遇期,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助力人才综合评价等方面肩负起教育考试的历史责任。5 结束语  智慧考试的初衷是通过考试数字化的发展推动我国从考试大国迈向考试强国。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大背景下,打造智慧考试的核心目标更是被提升定位在服务智慧教育上。总体而言,智慧考试将从3个层面实现对智慧教育的全方位服务。第一,汇聚考试资源,包括面向考试全环节的海量题库、命题素材、无感信息和考生作答等,对教育而言,这些都是含金量极高的数据资源;第二,强化考试服务,力求在教学端服务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在教育端服务教育评价、服务教育改革;第三,创新考试生态,通过可及性更好的考试促进教育公平,通过准确性更高的评价保障教育质量,通过适配性更强的考试与智慧教育总体架构实现深度嵌套、全面融合。当然,这仅是基于现阶段数字化的发展情况、基于当前对数字化的理解和认识,也基于我国教育考试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形成的智慧考试初步构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智慧考试将不断迈入新的阶段。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3年来世纪疫情给国家教育考试的举办和考生参考造成很大困难。然而,危机之中总是孕育先机和新机,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21]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部署,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必将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迎来一个引领世界潮流、实现古代先贤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千年梦想的数字化发展新时代。作为教育考试工作者,通过打造智慧考试、服务智慧教育,必将在我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略)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考试》,如涉侵权,联系立删.